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360958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4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0240.7

申请日:

2010.08.23

公开号:

CN102372780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7K 19/00申请公布日:201203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K 19/00申请日:20100823|||公开

IPC分类号:

C07K19/00; C12N15/62; C12N15/63; C12N5/10; C12N1/15; C12N1/19; C12N1/21; C12P21/00; A61K38/20; A61K47/48; A61P35/00

主分类号:

C07K19/00

申请人: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蒋俶; 申庆祥; 王键

地址:

200032 上海市斜土路21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徐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重组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亚基单抗或其活性片段与白细胞介素2(IL2)的融合蛋白,编码该融合蛋白的DNA序列,含该DNA序列的载体,含该载体的宿主细胞,用基因工程制备该融合蛋白的方法,以及含该融合蛋白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具有广谱抗肿瘤的治疗作用,且特异性好、半衰期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融合蛋白,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 : (a)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的单抗元件, 该单抗元件的结构如下 : L-H-Cm ( 式 I) ; 式中, L 为单链形式的抗体轻链或其保留结合活性的片段 ; H 为单链形式的抗体重链或其保留结合活性的片段 ; C 为单链形式的抗体恒定区或其片段 ; m为0或1; “-” 表示肽键或连接肽 ; (b) 白细胞介素 2 元件, 该元件由全长人白细胞介素 2、 或保留活性的白细胞介素 2 突 变蛋白或其活性片段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 以及 (c) 任选的、 位于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的单抗元件和白细胞介素 2 元件 之间的连接肽序列。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融合蛋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单抗元件是单链抗体。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融合蛋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头肽序列含 3-15 个氨基酸。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融合蛋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抗体重链和抗体轻链为 IgG1、 IgG2、 IgG3、 或 IgG4 亚类, 且连接肽或位于抗体重链或轻链的羧基端和白细胞介素 2 元件的 氨基酸之间。
5: 一种分离的 DNA 分子, 其特征在于, 它编码权利要求 1 所述融合蛋白。
6: 一种载体, 其特征在于, 它含有权利要求 5 所述的 DNA 分子。
7: 一种宿主细胞, 其特征在于, 它含有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载体或基因组中整合有权利 要求 5 所述的 DNA 分子。
8: 一种产生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融合蛋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步骤 : 在表达所述融合蛋白的条件下, 培养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宿主细胞, 从而表达出权利要 求 1 所述的融合蛋白 ; 和 分离出所述的融合蛋白。
9: 一种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全有效量的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融合蛋白, 以及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或稀释剂。
10: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融合蛋白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说明书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 - 白介素 2 融合蛋白的制备及 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DNA 重组技术和药物领域。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抗人绒毛膜促性腺 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与人白细胞介素 2( 以下简称 IL2) 的融合蛋白, 编码该融合蛋白的 DNA 序列, 含该 DNA 序列的载体, 含该载体的宿主细胞, 以及该融合蛋白的制法和在治疗肿 瘤等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 ( 癌症 )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在临床治疗癌症的过程中, 对手术 后残留肿瘤细胞的治疗是一个涉及预后情况的关键环节。 尽管癌症的治疗技术和方案在不 断改进, 但癌症的复发仍然是一个棘手和致命的问题。 由于各种毒副反应和有限的疗效, 使 得化疗方法有其局限性。因此, 需要有一些更好的治疗方法来控制癌症发展或从根本上消 除癌细胞。
     细胞因子 (Cytokine) 是一类由机体的活化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 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具有调节细胞生理功能、 介导炎症反应、 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 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根据细胞因子的功能又分为如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 干扰素 (Interferon),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等等。由于细胞因子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局部应用 可以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 因而作为药物应用治疗肿瘤疾病。这些细胞因子在市场上都销 售多年并显示出独特的治疗效果, 其缺点是 : 在体内半衰期短、 缺乏特异性。
     例如, 用细胞因子如白介素 2(IL2)、 IL12 和 GM-CSF 等, 进行全身性治疗, 可通 过激活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而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 目前在临床上已取得了一定的疗 效 [1.Rosenberg, S.A., et al, 1998.Durability of complet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 treated with high-dose interleukin-2 : identification of the antigens mediating response.Ann.Surg.228 : 307 ; 2.Ruef, C., et al, 1990.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 pleiotropic cytokine with potential clinical usefulness.Rev.Infect.Dis.12 : 41. ; 3.Tsung, K., et al., 1997. IL-12 induces T helper 1-directed antitumor response.J.Immunol.158 : 3359.]。然 而, 全身性使用细胞因子, 常常会出现系统性问题, 即严重的毒副作用, 而且在肿瘤部位又 达不到有效的治疗剂量 [Cohen, J., 1995.Clinical trials-IL-12 deaths-Explanation and a puzzle.Science 270 : 908 ; 5.Maas, R.A., et al, 1993.Interleukin-2 in cancer treatment : disappointing or(still)promising ? A review.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36 : 141.], 因此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该治疗技术正处于两难的境地。
     如果能研究出一种既能为治疗肿瘤提供有效浓度, 又能减少甚至避免全身性的毒 性, 将极大地推动细胞因子生物治疗技术的发展。
     将细胞因子直接注射到肿瘤部位是一种解决方法 [6.Cortesina, G., et al, 1988.
     Treatment of recurrent se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with low doses of interleukin-2 injected penilymphatically.Cancer 62 : 2482 ; 7.Maas, R.A., et al, 1991.Intratumoral low-dose interleukin-2 induces rejection of distant solid tumour.Cancer Immunol.Immunother.33 : 389.], 但要直接注射到肿瘤部位是很困 难的, 因而这一方法只适用于那些特定的、 易达部位的肿瘤的治疗。
     另一种做法是细胞因子的基因治疗, 就是将细胞因子转基因癌细胞回输到病 人体内, 其缺点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 也使机体本身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 [8.Hurford, R.K.J., et al, 1995.Gene therapy of metastatic cancer by in vivo retroviral gene targeting.Nat.Genet.10 : 430 ; 9.Maass, G., et al, 1995.Priming of tumor-specific T cells in the draining lymph nodes after immunization with interleukin 2-secreting tumor cells : three consecutive stages may be required for successful tumor vaccination.Proc.Natl.Acad.Sci.USA 92 : 5540.]。而且, 尽管有一些研究结果 表明, 这种免疫治疗方法在治疗少量残留肿瘤细胞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但是体外的基因 改造以及患者的细胞输入因人而异, 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此外, 多次的输入接种不仅 费时, 而且需要昂贵的医药费 [10.Hrouda, D., et al, 1999.Gene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Semin.Oncol.26 : 455 ; 11.Simons, J.W., et al, 1999.Induction of immunity to prostate cancer antigens : results of a clinical trial of vaccination with irradiated autologous prostate tumor cells engineered to secrete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using ex vivo gene transfer. Cancer Res.59 : 5160.]。虽然有人尝试过在体内用过滤性病毒载体导入细胞因子基因, 但 是由于病毒载体转移效率低以及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所限而未得到临床应用。 许多病毒载体 的表面糖蛋白能与各种细胞受体结合, 这种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直接降低其体内转染效率 ;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体内存在着对病毒载体的抗体和免疫反应, 这种不利免疫反应直接降 低了载体的半衰期 [12.Smith, R.M., et al, 1999.Hepatocyte-directed gene delivery by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Semin.Liver Dis.19 : 83]。因此, 亟待研究开发出一种 能有效地提高细胞因子在肿瘤局部区域的浓度来进行肿瘤治疗的新技术。
     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Ig)。抗体特异性结 合抗原的特性是由其可变区 (Variable region) 的空间构型决定的。可变区主要由轻 链 (L 链 )N 端 1/2 处 (VL)108-111 个氨基酸残基和重链 (H 链 )N 端 1/5-1/4 处 (VH)118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变区又可分为超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和骨架区 (framework region, FR)。 其 中, 超变区是 V 区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变化频率 更高的区域, 也是抗体与抗原决定簇 ( 表位, epitope) 结合的部位, 称为决定簇互补区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CDR), 是 Ig 分子独特型决定簇主要存在的部位。 因此, 对抗体分子结构的认识为人工合成抗体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 肿瘤细胞往往缺失 HLA-I 类分子, 以及与 NK 细胞受体相配对的配体, 这是其逃脱肿瘤特异性 CTL 或 NK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主要机制。IL2( 也被称为 T 细 胞生长因子 ) 是一种分子量为 14.5kD 的糖蛋白, 是由 T 辅助细胞 (Th 细胞 ) 合成分泌 的一种细胞因子。它不仅能刺激 T 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分化为细胞毒性 T 细胞 (CTL) [19.Grimm , E.A. , et al. , 1982.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 phenomenon.Lysis of natural killer-resistant fresh solid tumor cells by interleukin 2-activated autologous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J.Exp.Med.155 : 1823 ; 20.Hank, J.A., et al., Cheung, N.K., Sondel, P.M., 1990.Augmentation of 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 following in vivo therapy with recombinant interleukin 2.Cancer Res.50 : 52.], 而且能增强 NK 细胞的活性 [21.Grimm et al., 1982.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 phenomenon.Lysis of natural killer-resistant fresh solid tumor cells by interleukin 2-activated autologous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J.Exp.Med.155 : 1823.]。特别是, 外周血淋巴细胞与 IL2 共培养, 能 产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 细胞 )[22.Rosenberg SA, et al, 1985.Observations on the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of autologous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s and recombinant interleukin-2 to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N Engl J Med 313 : 1485-1492.]。像 NK 细胞一样, LAK 细胞也能杀死肿瘤细胞。临床上 IL2 已用于许多 癌症的治疗, 如: 肾癌、 黑色素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然而, 迄今为止本领域尚没有将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与白细 胞介素 2 融合形成高特异性和高肿瘤杀伤力的融合蛋白。因此, 为了更有效的治疗肿瘤病 人, 尤其是治疗那些以传统治疗方式无能为力的病人, 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兼具肿瘤特异 性抗体和 IL2 两者生物活性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肿瘤特异性 ( 或靶向性 ) 抗体和 IL2 两 者生物活性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融合蛋白, 它包括 :
     (a)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的单抗元件, 该单抗元件的结构如下 :
     L-H-Cm ( 式 I) ;
     式中,
     L 为单链形式的抗体轻链或其保留结合活性的片段 ;
     H 为单链形式的抗体重链或其保留结合活性的片段 ;
     C 为单链形式的抗体恒定区或其片段 ;
     m为0或1;
     “-” 表示肽键或连接肽 ;
     (b) 白细胞介素 2 元件, 该元件由全长人白细胞介素 2、 或保留活性的白细胞介素 2 突变蛋白或其活性片段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 以及
     (c) 任选的、 位于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的单抗元件和白细胞介素 2 元件之间的连接肽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 所述的连接肽的长度为 1-20 个氨基酸, 所述的接头肽序列含 3-15 个氨基酸。
     在另一优选例中, 单抗元件中连接肽为 (Gly Gly Gly Gly Ser)1-3。
     在另一优选例中, m 为 1。
     在另一优选例中, 各元件之间 ( 单抗元件与白细胞介素 2 元件之间 ) 的连接方式为 “头—头” 、 “头—尾” 、 “尾—头” 、 或 “尾—尾” 连接。其中 “头” 指元件的氨基端, “尾” 指元 件的羧基端。
     在另一优选例中, 所述的单抗元件包括 : 由抗体重链在前和抗体轻链通过一接头 肽如 (4Gly-Ser)3 或 ARL 等其他类型接头串联起来, 或由抗体轻链在前和抗体重链通过一 接头肽如 (4Gly-Ser)3 或 ARL 等其他类型接头串联起来, 或连接抗体 Fc, 所形成的完整单链 体 (scFv) 或 (scFvFc)。
     在另一优选例中, 所述的单抗元件是单链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 所述的白细胞介素 2 突变蛋白是 125 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丝氨酸 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125Ser) 或是 125 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丙氨酸的重组人白细胞介 素 -2(125Ala)。
     在另一优选例中, 所述的抗体重链和抗体轻链为 IgG1、 IgG2、 IgG3、 或 IgG4 亚类, 且连接肽或位于抗体重链或轻链的羧基端和白细胞介素 2 元件的氨基酸之间。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分离的 DNA 分子, 它编码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 述融合蛋白。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载体, 它含有本发明上述的 DNA 分子。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 它含有本发明上述的载体或基因组 中整合有上述的 DNA 分子。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产生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融合蛋白的方 法, 它包括步骤 :
     在表达所述融合蛋白的条件下, 培养本发明第四方面中所述的宿主细胞, 从而表 达出所述的融合蛋白 ; 和
     分离出所述的融合蛋白。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 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 包括安全有效量的本发明第一方 面中所述的融合蛋白, 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或稀释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含有选自下组的抗肿瘤药物 : 顺铂、 5-Fu、 氨甲蝶呤、 IFN、 TNF、 氮芥、 环磷酰胺、 阿霉素、 放线菌素 D、 长春新碱、 喜树碱类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 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融合蛋白的用途, 它们被用于制备治 疗肿瘤的药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 所述的肿瘤选自下组 : 黑色素瘤、 鼻咽癌、 肺腺癌、 肺鳞癌、 小细 胞性肺癌、 结肠癌、 直肠癌、 视网膜母细胞瘤、 淋巴瘤、 白血病、 膀胱癌、 前列腺癌、 胰腺癌、 宫 颈癌、 子宫内膜癌、 神经系统癌。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化合物, 它由 PEG 化的本发明上述融合蛋白。
     应理解, 在本发明范围内中, 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 ( 如实施例 ) 中具 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互相组合, 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 限于篇幅, 在此不再 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 1 显示了本发明部分融合蛋白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将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 的基因和 IL2 基因融合在一起, 产生由合适的氨基酸连接臂连接的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具有两者的生物学功能, 既可通过抗 hCG 抗体的特异性地达到肿瘤部位, 或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 杀伤肿瘤细胞 ( 仅 hCGbeta-scFvFc-IL2 具有 ), 还可以激发机体局部和全身的抗肿瘤免疫 反应, 并通过 IL2 的生物活性提高肿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提高肿瘤局部摄取化疗药 物的数量, 同时由于和大分子抗体蛋白的融合, IL2 的半衰期得以延长。因此, 本发明所得 到的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融合蛋白质可以在两者的协同下增强抗肿 瘤的效果, 还可减少两者分别给药给患者所带来的麻烦和痛苦, 为抗肿瘤等治疗提供新的 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如本文所用, 术语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和白细胞介素 2 的融 合蛋白” 、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融合蛋白” 等可互换使用, 都指由抗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的氨基酸序列和白细胞介素 2 元件的氨基酸序列融 合而成的蛋白质, 其中在两者之间可以有或者没有连接肽序列。 此外, 所述融合蛋白可以具 有或没有起始的甲硫氨酸或信号肽。 如本文所用, 术语 “hCG” 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最初被发现是由人胚胎滋养 层细胞特异表达的一种由 alpha 和 beta 两个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 1990 年代, 人们 相继在许多肿瘤细胞膜上也发现有 hCG 样蛋白分子的表达。Acevedo 等人建立了一种高度 敏感的定量方法, 采用针对 hCG 不同表位的单抗, 对 85 株不同病理特性和组织来源的肿瘤 细胞膜结合型 hCG 进行检测, 所检测的癌细胞包括 : 黑色素瘤、 鼻咽癌、 肺腺癌、 肺鳞癌、 小 细胞性肺癌、 结肠癌、 视网膜母细胞瘤、 淋巴瘤、 白血病、 膀胱癌、 前列腺癌、 乳腺癌、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神经系统癌等。这些结果证实, hCGβ 亚基或其片段在所有癌细胞膜上都有表 达, 且与癌细胞的型别和组织来源无关。虽然不同的癌细胞都特异表达 hCG 亚基或片段, 但在性质和数量上存在着差异 [30.Acevedo HF, et al.1992.Flow cytometry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membrane-associated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its subunits, and fragments on human cancer cells.Cancer, 69(7) : 1818-1828]。 此外, 各种证据显示, hCG 在肿瘤细胞转化、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转移和免疫逃逸中起重要作用 [31.Triozzi PL, Stevens VC.1999,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as a target for cancer vaccines. Oncol Rep.6(1) : 7-17]。因此, hCG 可作为肿瘤细胞表面的靶分子, 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如本文所用, 术语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 和 “hCGβ 亚基单 抗” 可互换使用, 都指针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中任意一表位的单克隆抗体。 这种抗体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膜具有 hCGβ 亚基表达的肿瘤细胞, 肿瘤特异性好。一种 优选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是单链抗体。
     如本文所用, 术语融合蛋白中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 指在所 述融合蛋白中的一部分氨基酸序列, 该序列与天然的或变异的全长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或其可变区片段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并且具有与天然抗人绒 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基本上相同的生物活性。
     应理解, 在本发明中,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可以由抗体重链
     和抗体轻链通过接头肽连接形成, 并且在轻链或重链的一端 ( 优选羧基端 ) 与 IL2 连接。 因此, 优选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是全长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或其可变区片段。例如, 对于重链而言, 对于结合特异性起重要作用是区 域是重链的 CDR1、 CDR2、 和 CDR3 的氨基酸序列。对于轻链而言, 对于结合特异性起重要作 用是区域是轻链的 CDR1、 CDR2、 和 CDR3 的氨基酸序列。至于重链和轻链的恒定区, 可以选 用人抗体的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也可选用人抗体的骨架区序列 (FR) 改造小鼠单抗 可变区中的骨架区序列 (FR)。
     如本文所用, 术语融合蛋白中 “白细胞介素 2 元件” 或 “IL2 元件” 可互换使用, 指 在所述融合蛋白中的一部分氨基酸序列, 该序列与天然的或变异的全长白细胞介素 2 或其 活性片段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并且具有与天然白细胞介素 2 基本上相同的生物 活性。优选的 IL2 元件是人白细胞介素 2, 更佳地是全长的白细胞介素 2 或其活性片段。
     人白细胞介素 2(Interlukin-2, IL-2)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肿瘤、 AIDS 和感染性疾 病, 是一广泛应用临床的细胞因子。天然人白细胞介素 2 由 133 个氨基酸组成, 第 58 位和 105 位的半胱氨酸 (Cys) 间形成二硫键, 第 125 位半胱氨酸是游离疏基。 与天然人白细胞介 素 2 氨基酸结构组成相同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IL-2) 大多在大肠杆菌中以包含体形式 表达。 产物需经复性后才能进一步纯化处理。 复性时往往会形成部分的 58 位和 125 位之间 或 105 位和 125 位之间二硫键错配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异构体, 或形成分子间的二聚体, 这为纯化带来了许多困难。 因此, 为了避免这些异构体的干扰, 在基因构建时将重组人白细 胞介素 2 的 125 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丝氨酸 (Ser) 或丙氨酸 (Ala)。 结果表明这不仅大大提高 了复性后二硫键的配对正确率, 而且不影响 rIL-2 的生物活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重组人 白细胞介素 2 有两类 : 一类是天然结构的、 一类是 125 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丝氨酸 : 重组人白 细胞介素 -2(125Ser)、 或是 125 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丙氨酸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125Ale)。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和白细胞介素 2 的序列可以源自人, 也 可以源自非人的动物。例如, 单体的序列可以来自大鼠、 小鼠或人。然而, 优选的是人的天 然序列。
     如本文所用, 术语 “连接肽” 或 “氨基酸连接臂” 可互换使用, 指位于抗人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的重链和轻链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和 IL2 元件的氨基酸序列之间 的、 起连接作用的任选的短肽。连接肽的长度通常为 1-20 个氨基酸, 较佳地为 3-15 个氨基 酸, 更佳地为 5-10 个氨基酸, 最佳地为 4-6 个氨基酸。 技术人员可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 ( 如 参见 PNAS 1998 ; 95 : 5929-5934 ; Protein Eng, 2000 ; 13(5) : 309-312 ; Protein Eng, 2003 ; 15(11) : 871-879 等文献 ) 设计连接肽。通常, 连接肽不影响或不严重影响抗人绒毛膜促性 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的氨基酸序列和 IL2 元件的氨基酸序列形成正确的折叠和空间构 象。
     优选的连接肽例子包括 ( 但并不限于 ) : 为了有利于蛋白在空间折叠成相互独 立 的 有 充 分 生 物 活 性 的 结 构 域, 用 GG、 AAAGGGS、 SGGGSGGG 和 GGGGSGGGGSGGGGS 等 序 列 作为连接臂是合适的 ; 为了有利于纯化, 可把 6His 作为连接臂, 以用金属亲和层析纯化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融合蛋白。
     一种优选的融合蛋白是将单链抗体与 IL2 融合而形成的。例如, 从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或噬菌体抗体库中, 筛选出编码抗 hCG beta 抗体可变区的 cDNA, 构建成单链抗体cDNA, 再与 IL2 基因 cDNA 连接成单链嵌合 cDNA, 进而在宿主细胞 ( 如 CHO 细胞 ) 中表达, 从 而重组表达本发明的融合蛋白。
     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可由位于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 3 个特定的区域来描述, 称为 互补决定区 (CDR), 将该段间隔成 4 个框架区域 (FR), 4 个 FR 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比较保守, 不直接参与结合反应。这些 CDR 形成环状结构, 通过其间的 FR 形成的 β 折叠在空间结构 上相互靠近, 重链上的 CDR 和相应轻链上的 CDR 构成了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
     本发明还包括含上述互补决定区 (CDR) 的轻链和重链的任何蛋白质或蛋白质偶 联物及融合表达产物 ( 即免疫偶联物及融合表达产物 ), 只要该超变区与本发明的轻链和 重链的超变区相同或至少 90%同源性, 较佳地至少 95%同源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上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的 DNA 分子。本发明的单抗的核苷 酸全长序列或其片段通常可以用 PCR 扩增法、 重组法或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一种可行的 方法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合成有关序列, 尤其是片段长度较短时。 通常, 通过先合成多个 小片段, 然后再进行连接可获得序列很长的片段。 此外, 还可将轻链和重链的编码序列融合 在一起, 形成单链抗体。
     一旦获得了有关的序列, 就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大批量地获得有关序列。这 通常是将其克隆入载体, 再转入细胞, 然后通过常规方法从增殖后的宿主细胞中分离得到 有关序列。
     目前, 已经可以完全通过化学合成来得到编码本发明蛋白 ( 或其片段, 或其衍生 物 ) 的 DNA 序列。因此, 编码本发明融合蛋白的 DNA 序列, 可以全部人工合成。也可用 PCR 扩增或合成的方法获得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和或白细胞介素 2 的编码 DNA 序列, 然后将其拼接在一起, 形成编码本发明融合蛋白的 DNA 序列。
     在获得了编码本发明新融合蛋白的 DNA 序列之后, 将其连入合适的表达载体, 再 转入合适的宿主细胞。 最后, 培养转化后的宿主细胞, 通过分离纯化得到本发明的新的融合 蛋白。
     如本文所用, 术语 “载体” 包括质粒、 粘粒、 表达载体、 克隆载体、 病毒载体、 噬菌粒 等。代表性的状态包括 ( 但并不限于 ) : 能在真核细胞如 CHO、 COS 系列等真核细胞中表达 的载体, 能在酿酒酵母或毕氏酵母中表达的载体, 能在家蚕等昆虫细胞中表达的载体以及 原核表达载体、 或噬菌体表达。
     在本发明中, 可选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如市售的载体。 比如, 选 用市售的载体, 然后将编码本发明新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可操作地连于表达调控序列, 可以形成蛋白表达载体。
     如本文所用, “可操作地连于” 指这样一种状况, 即线性 DNA 序列的某些部分能够影 响同一线性 DNA 序列其他部分的活性。例如, 如果信号肽 DNA 作为前体表达并参与多肽的 分泌, 那么信号肽 ( 分泌前导序列 )DNA 就是可操作地连于多肽 DNA ; 如果启动子控制序列 的转录, 那么它是可操作地连于编码序列 ; 如果核糖体结合位点被置于能使其翻译的位置 时, 那么它是可操作地连于编码序列。一般, “可操作地连于” 意味着相邻近, 而对于分泌前 导序列则意味着在阅读框中相邻。
     在本发明中, 术语 “宿主细胞” 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常用的原核宿主细胞的 例子包括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等。 常用的真核宿主细胞包括酵母细胞, 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较佳地, 该宿主细胞是真核细胞, 更佳地是哺乳动物细胞。
     在获得转化的宿主细胞后, 可在适合表达本发明融合蛋白的条件下培养该细胞, 从而表达出融合蛋白。可利用其物理的、 化学的和其它特性通过各种分离方法分离和纯化 重组的蛋白。这些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些方法的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 : 常 规的复性处理、 用蛋白沉淀剂处理 ( 盐析方法 )、 离心、 渗透破菌、 超处理、 超离心、 分子筛层 析 ( 凝胶过滤 )、 吸附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高效液相层析 (HPLC) 和其它各种液相层析技术 及这些方法的结合。
     本发明的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融合蛋白既具有单抗针对肿 瘤细胞的特异亲和力, 又具有 IL2 的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
     除了直接使用本发明的融合蛋白之外, 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还可与另一个化合物 ( 比如延长多肽半衰期的化合物, 例如聚乙二醇 ) 偶联, 形成融合蛋白 -PEG 偶联物。 可以采 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形成 PEG 化蛋白的方法来制备这些融合蛋白 -PEG 偶联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 量的本发明的新型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融合蛋白, 以及至少一种药 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稀释剂或赋形剂。在制备这些组合物时, 通常将活性成分与赋形剂混 合, 或用赋形剂稀释, 或包在可以胶囊或药囊形式存在的载体中。当赋形剂起稀释剂作用 时, 它可以是固体、 半固体或液体材料作为赋形剂、 载体或活性成分的介质。 因此, 组合物可 以是片剂、 丸剂、 粉剂、 溶液剂、 糖浆剂、 灭菌注射溶液等。合适的赋形剂的例子包括 : 乳糖、 葡萄糖、 蔗糖、 山梨醇、 甘露醇、 淀粉、 微晶纤维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纤维素、 水、 等。制剂还 可包括 : 湿润剂、 乳化剂、 防腐剂 ( 如羟基苯甲酸甲酯和丙酯 )、 甜味剂等。 组合物可制成单元或多元剂型。 各剂型包含为了产生所期望的治疗效应而计算出 预定量的活性物质, 以及合适的药剂学赋形剂。
     配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途径进行给药, 其中包括 ( 但并不限于 ) : 肌 内、 静脉内、 皮下、 皮内、 鞘内 (intrathecal)、 侧脑室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腹腔 (intraperitoneal) 以及肿内 (intraparenchymal) 或局部给药。
     使用药物组合物时, 是将安全有效量的本发明融合蛋白或其抗体施用于人, 其中 该安全有效量通常至少约 1 微克 / 千克体重,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超过约 8 毫克 / 千克 体重, 较佳地该剂量是约 1 微克 / 千克体重 - 约 1 毫克 / 千克体重。当然, 具体剂量还应考 虑给药途径、 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 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
     此外, 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还可与其他治疗药物联用, 其中包括 ( 但并不限于 ) : 各 种细胞因子, 如 IFN、 TNF、 IL18 等 ; 各种肿瘤化疗药物, 如 5-Fu、 氨甲蝶呤等影响核酸生物合 成的药物, 氮芥、 环磷酰胺等烷化剂类, 阿霉素、 放线菌素 D 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RNA 合成的 药物, 长春新碱、 喜树碱类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及某些激素等各类药物。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如下 :
     (1) 将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与 IL-2 融合表达后, IL-2 可以特 异性地到达肿瘤部位。因此融合蛋白, 既具有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亲和力, 又具有 IL2 的增 强在肿瘤细胞周围的免疫应答能力, 而对机体无毒副作用, 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药物。
     (2) 增强蛋白的稳定性, 延长半衰期。 重组 IL-2 在体内的半衰期短, 临床应用病人 需要每天注射。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大大延长 IL-2 的半衰期, 使每日注射改为每周或更长时
     间注射一次, 大大方便了病人给药, 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3) 本发明融合蛋白采用抗体分子的可变区, 它不仅保留了与特异的肿瘤抗原的 结合能力, 还具有分子小、 容易穿透血管到达肿瘤部位的特点
     (4) 本发明融合蛋白还具有特异抗肿瘤和广谱抗肿瘤的特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 通常按照 常规条件, 例如 Sambrook 等人, 分子克隆 : 实验室手册 (New York :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9) 中所述的条件, 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 1
     融合蛋白的制备
     从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或噬菌体抗体库中, 筛选出编码抗 hCG beta 抗体可变区的 cDNA, 构建成单链抗体 cDNA, 再与人 IL2cDNA 连接成单链嵌合 cDNA, 进而在 CHO 细胞中表 达, 从而制得的本发明的融合蛋白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结构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
     实施例 2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融合蛋白的检测
     (a)IL2 效价测定
     用常规的 IL2 生长依赖的细胞株 CTLL-2/MTT 比色法进行。方法如下 :
     (1) 制备细胞悬液 : 取足量 CTLL-2 细胞 (ATCC TIB-214) 培养物离心收集, 用基础 5 液 (RPMI1640+10%小牛血清 ) 洗涤 3 次, 然后重悬于基础培养液, 配制成 5x10 /ml 的细胞 悬液, 放 37℃保存。
     (2) 制备标准液 : 取 1 支标准品 (2000IU) 按说明书要求溶解后, 用基础培养液稀 释至 200IU/ml。
     (3) 将待检样品 ( 原液, 按照 1×106IU/mg 计算 ) 用基础培养液稀释至 200IU/ml。
     (4) 在 96 孔细胞培养板中, 将配好的标准液 (200IU/ml) 和样品 (200IU/ml) 溶液 继续以倍比稀释做梯度稀释, 标准品和样品同做 8 个稀释度, 每个梯度做 3 个复孔。
     (5) 加入细胞悬浮液并培养 : 每孔加入 50ul 细胞悬液, 置 37℃, 5% CO2 培养 19 小 时。
     (6) 加入 MTT 并培养 : 每孔加入 20ul MTT 溶液, 37℃, 5% CO2 培养 5 小时。
     (7) 加入裂解液并保温 : 每孔加入 150ul 裂解液, 37℃保温 20 小时。
     (8) 在酶标仪上比色, 测定波长 570nm, 记录测定结果。
     (9) 用计算机程序或直线回归计算法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各待检样品的半效稀释 倍数 ( 即从待检样本溶液至相当于标准品 50%最大效应点的稀释倍数 ), 并按下列公式计 算结果 :
     待 检 样 品 效 价 = 标 准 品 效 价 ×( 待 检 样 品 预 稀 释 倍 数 / 标 准 品 预 稀 释 倍 数 )×( 待检样品半效稀释倍数 / 标准品半效稀释倍数 )
     比活性计算 :
     所测的活性效价与其蛋白浓度之比即为比活性, 其单位为 IU/mg
     (b)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的特异结合活性
     采用常规的 “固定 Raji 细胞或其他能与相应单抗结合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 测 定。方法如下 :
     (1) 固定细胞, 如 Raji 细胞 :
     a. 将培养的 Raji 细胞离心 1000rpm 6 分钟 ;
     b. 用 PBS 清洗 1 次 1000rpm 6 分钟 ;
     c. 将配好含有 2%多聚甲醛的 PBS 加入 Raji 细胞中固定, 室温 15 分钟, 在此其间 要不断地轻轻地吹打细胞 ;
     d.15 分钟后, 离心 1000rpm 6 分钟 ;
     e. 去上清, 加入含有 0.02%叠氮钠的 PBS 中 ;
     f. 细胞计数, 调节细胞浓度至 6x106/ml
     (2) 吸上述固定细胞, 实验细胞所需量为每管 2x106, 将细胞放入 eppdorf 管中, 细 胞离心 1000rpm 6 分钟, 弃上清 ;
     (3) 加入一抗 ( 即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融合蛋白浓度为 1mg/ml 的样品 ), 每管 5ul, 冰箱 4℃保存, 25 分钟 ;
     (4) 加入 PBS 清洗 2 次, 离心 1000rpm 6 分钟 ; (5) 离心弃上清, 加入二抗 ( 抗人或抗小鼠 IgG 抗体 -FITC 偶联物, 购自 Sigma Co 公司 )2ul, 避光保存 4℃ 25 分钟 ;
     (6) 用 PBS 清洗 2 次, 准备上机作流式细胞仪检测。
     (c) 分子量鉴定
     用 常 规 的 5 %、 8 % 和 15 % 的 SDS-PAGE 测 定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融合蛋白的分子量。
     (d) 半衰期测定
     取 Wistar 大鼠测定 125I 标记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的血药 浓度时间 - 曲线。实验动物在受试前 3 天开始喂食碘溶液, 以封闭甲状腺, 该处理直至试验 结束。试验设高、 中、 低 3 个剂量组, 氯胺酮浅麻醉, 给药体积为 0.5ml。
     Wistar 大鼠给药剂量如下
     高剂量组 : 5mg/kg, 中剂量组 : 0.5mg/kg, 低剂量组 : 0.05mg/kg
     在给药后 30 秒到 96 小时共设置 10 个时间点取血测定血药浓度。
     检测方法 :
     将血样在 5000rpm 下离心 10 分钟, 分离血浆, 取 10μl, 测量沉淀前放射性计数率, 然后以 TCA 沉淀, 弃去上清液, 测量沉淀后的放射性计数率, 用 γ 放射免疫计数器测量放射 性计数率, 计算沉淀后与沉淀前放射性计数率之比为 TCA 沉淀率, 同时以 TCA 沉淀后的放射 性计数率, 通过 TCA 沉淀后的标准曲线, 得到受试药物浓度, 绘制血药 - 浓度曲线。
     结果显示 Wistar 大鼠体内的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平均半 衰期明显延长。
     实施例 3
     药物组合物
     按制药领域中常用的混合法配制以下药物组合物。
     单用 hCGbeta-scFv-IL2 或 hCGbeta-scFvFc-IL2 的配方 :
     白蛋白 1% 1g/100ml
     甘露醇 5% 5g/100ml
     土温 80 0.02% 20mg/100ml
     hCGbeta-scFv-IL2 1mg/ml
     缓冲液 PBS
     适应症 : 结直肠癌、 非小细胞肺癌或膀胱癌。
     实施例 4
     用 IL2 蛋白或 scFv 蛋白或 scFv-IL2 融合蛋白对荷瘤小鼠进行体内肿瘤抑制试 验, 比较三种蛋白对肿瘤的抑制情况。
     取 Balb/C 小 鼠 28 只, 在 每 只 小 鼠 的 左 侧 腹 股 沟 处 接 种 2x106Cells/0.1mL 的 SP2/0-hCGbeta 细胞 ( 转染了 hCGbeta 基因的 SP2/0 细胞株 )。当 7-11 天时, 刚可触及肿 块, 然后将小鼠随机分成四组。 一组为对照组, 只接种 PBS, 另外三组小鼠分别接种等克分子 的 IL2 或 scFv 或 scFv-IL2 蛋白。约过三周后, 此时对照组小鼠因肿瘤过大而开始死亡, 杀 死所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 取瘤、 称重记录。相同实验进行三次, 统计所有实验数据。
     讨论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 已为生物合成肿瘤细胞特异性抗体与细胞因子的 融合蛋白提供了一个极其有效的方法。这些抗体融合蛋白具有一种全新的性质, 不仅保留 了抗体对肿瘤相关抗原的特异性作用, 而且又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是一种双功能生 物分子。它可以通过肿瘤特异性抗体的靶向作用, 在肿瘤组织的局部区域集中了大量的细 胞因子, 诱导免疫反应, 抑制肿瘤活性而又能避免产生全身毒性。 事实上, 在过去二十年中, 国外研究人员已经利用不同肿瘤表面抗原, 针对各种肿瘤制备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抗体 - 细 胞因子融合蛋白 [13.Gafner V, et al, 2006.An engineered antibody-interleukin-12 fusion protein with enhanced tumor vascular targeting properties.Int J Cancer.119(9) : 2205-12 ; 14.Müller D, et al., 2008.A novel antibody-4-1BBL fusion protein for targeted costimulation in cancer immunotherapy.J Immunother.31(8) : 714-722]。临床前的小鼠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抗体 -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是非常有效的 抗癌药物, 抗体 -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不仅可以靶向到肿瘤组织, 而且产生了极好的抗 肿 瘤 反 应, 在 某 些 情 况 下 会 导 致 肿 瘤 彻 底 消 除 [15.Ortiz-Sánchez E, et al., 2008. Antibody-cytokine fusion proteins : applications in cancer therapy.Expert Opin Biol Ther.8(7) : 1037 ; 16.Halin C, Müller D, 2003.Synergistic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 tumor targeting antibody fragment, fused to interleukin 12 and to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Cancer Res.63(12) : 3202-3210 ; 17.Heuser C, et al., 2003. Anti-CD30-IL-12 antibody-cytokine fusion protein that induces IFN-gamma secretion of T cells and NK cell-mediated lysis of Hodgkin″ s lymphoma-derived tumor cells.Int J Cancer.106(4) : 545-52.]。由于它的应用价值正日益显现, 这些年 来抗体 -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数量和多样性都在不断增加 [18.Carter PJ.2006.Potent antibody therapeutics by design.Nat Rev Immunol.6(5) : 343.]。
     事实上, 在各种抗肿瘤抗体 -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中, 使用最广的细胞因子就 是 IL2, 其 融 合 蛋 白 在 抗 肿 瘤 动 物 模 型 实 验 中 的 结 果 也 是 最 成 功 的 [23.Helguera G,et al, 2005.Antibody-cytokine fusion proteins for the therapy of cancer. Methods Mol Med.109 : 347-374 ; 24.Heuser C, et al, 2004.Anti-CD30-scFv-Fc-IL-2 antibody-cytokine fusion protein that induces resting NK cells to highly efficient cytolysis of Hodgkin ″ s lymphoma derived tumour cells.Int J Cancer.110(3) : 386-394 ; 25.Ruehlmann JM, et al, 2001.MIG(CXCL9)chemokine gene therapy combines with antibody-cytokine fusion protein to suppress growth and dissemination of murine colon carcinoma.Cancer Res.61(23) : 8498-8503 ; 26.Matsumoto H, et al, 2002.Targeting of interleukin-2 to human MK-1-expressing carcinoma by fusion with a single-chain Fv of anti-MK-1 antibody.Anticancer Res.22(4) : 2001-2007 ; 27.Marlind, J.et al.2008.Antibody-mediated delivery of interleukin-2 to the stroma of breast cancer strongly enhances the potency of chemotherapy.Clin Cancer Res.14(20)6515-6524 ; 28.Hirsch, B.et al.2009.Anti-CD30 human IL-2 fusion proteins display strong and specific cytotoxicity in vivo. Curr Drug Targets.10(2)110-117 ; 29.Ronca, R.et al.2009.Delivering cytokines at tumor site : The immunocytokine-conjugated anti-EDB-fibronectin antibody case. Immunobiology.214(9-10) : 800-810.]。
     本发明的研究也表明, 抗肿瘤抗体 -IL2 融合蛋白在靶向治疗肿瘤细胞中是有效 的。此外, 通过与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β 亚基单抗的融合, 使得融合蛋白不仅具有 优异的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 而且具有更长的半衰期, 从而使得 IL2 的治疗效果大幅提 高。
     此外, 本发明采用抗体分子的可变区, 它不仅保留了与特异的肿瘤抗原的结合能 力, 还具有分子小、 容易穿透血管到达肿瘤部位的特点 ; 将它与细胞因子连接成融合蛋白, 既有靶向作用又具细胞免疫反应功能, 因而是一种潜在的双功能抗体生物治疗药物。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 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 引用作为参考那样。 此外应理解, 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 围。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2780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2780ACN102372780A21申请号201010260240722申请日20100823C07K19/00200601C12N15/62200601C12N15/63200601C12N5/10200601C12N1/15200601C12N1/19200601C12N1/21200601C12P21/00200601A61K38/20200601A61K47/48200601A61P35/00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地址200032上海市斜土路2140号72发明人蒋俶申庆祥王键74。

2、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代理人徐迅54发明名称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重组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或其活性片段与白细胞介素2IL2的融合蛋白,编码该融合蛋白的DNA序列,含该DNA序列的载体,含该载体的宿主细胞,用基因工程制备该融合蛋白的方法,以及含该融合蛋白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具有广谱抗肿瘤的治疗作用,且特异性好、半衰期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2页附图1页CN1。

3、02372783A1/1页21一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A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的单抗元件,该单抗元件的结构如下LHCM式I;式中,L为单链形式的抗体轻链或其保留结合活性的片段;H为单链形式的抗体重链或其保留结合活性的片段;C为单链形式的抗体恒定区或其片段;M为0或1;“”表示肽键或连接肽;B白细胞介素2元件,该元件由全长人白细胞介素2、或保留活性的白细胞介素2突变蛋白或其活性片段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以及C任选的、位于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的单抗元件和白细胞介素2元件之间的连接肽序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抗元件是单链抗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

4、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肽序列含315个氨基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体重链和抗体轻链为IGG1、IGG2、IGG3、或IGG4亚类,且连接肽或位于抗体重链或轻链的羧基端和白细胞介素2元件的氨基酸之间。5一种分离的DNA分子,其特征在于,它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融合蛋白。6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DNA分子。7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体或基因组中整合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DNA分子。8一种产生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步骤在表达所述融合蛋白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7所述的宿主细胞,从而表达出权利要求1。

5、所述的融合蛋白;和分离出所述的融合蛋白。9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或稀释剂。10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权利要求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1/12页3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白介素2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DNA重组技术和药物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与人白细胞介素2以下简称IL2的融合蛋白,编码该融合蛋白的DNA序列,含该DNA序列的载体,含该载体的宿主细胞,以及该融合蛋白的制法和在治疗肿瘤等。

6、疾病中的应用。背景技术0002恶性肿瘤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临床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对手术后残留肿瘤细胞的治疗是一个涉及预后情况的关键环节。尽管癌症的治疗技术和方案在不断改进,但癌症的复发仍然是一个棘手和致命的问题。由于各种毒副反应和有限的疗效,使得化疗方法有其局限性。因此,需要有一些更好的治疗方法来控制癌症发展或从根本上消除癌细胞。0003细胞因子CYTOKINE是一类由机体的活化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具有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根据细胞因子的功能又分为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集落刺。

7、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干扰素INTERFERON,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等等。由于细胞因子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局部应用可以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因而作为药物应用治疗肿瘤疾病。这些细胞因子在市场上都销售多年并显示出独特的治疗效果,其缺点是在体内半衰期短、缺乏特异性。0004例如,用细胞因子如白介素2IL2、IL12和GMCSF等,进行全身性治疗,可通过激活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而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目前在临床上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ROSENBERG,SA,ETAL,1998DURABILITYOFCOMPLETERESP。

8、ONSESINPATIENTSWITHMETASTATICCANCERTREATEDWITHHIGHDOSEINTERLEUKIN2IDENTIFICATIONOFTHEANTIGENSMEDIATINGRESPONSEANNSURG228307;2RUEF,C,ETAL,1990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PLEIOTROPICCYTOKINEWITHPOTENTIALCLINICALUSEFULNESSREVINFECTDIS1241;3TSUNG,K,ETAL,1997IL12INDUCESTHELPER1DIRECTEDANT。

9、ITUMORRESPONSEJIMMUNOL1583359。然而,全身性使用细胞因子,常常会出现系统性问题,即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且在肿瘤部位又达不到有效的治疗剂量COHEN,J,1995CLINICALTRIALSIL12DEATHSEXPLANATIONANDAPUZZLESCIENCE270908;5MAAS,RA,ETAL,1993INTERLEUKIN2INCANCERTREATMENTDISAPPOINTINGORSTILLPROMISINGAREVIEWCANCERIMMUNOLIMMUNOTHER36141,因此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该治疗技术正处于两难的境地。0005如果能。

10、研究出一种既能为治疗肿瘤提供有效浓度,又能减少甚至避免全身性的毒性,将极大地推动细胞因子生物治疗技术的发展。0006将细胞因子直接注射到肿瘤部位是一种解决方法6CORTESINA,G,ETAL,1988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2/12页4TREATMENTOFRECURRENTSEQUAMOUSCELLCARCINOMAOFTHEHEADANDNECKWITHLOWDOSESOFINTERLEUKIN2INJECTEDPENILYMPHATICALLYCANCER622482;7MAAS,RA,ETAL,1991INTRATUMORALLOWDOSEINTERLE。

11、UKIN2INDUCESREJECTIONOFDISTANTSOLIDTUMOURCANCERIMMUNOLIMMUNOTHER33389,但要直接注射到肿瘤部位是很困难的,因而这一方法只适用于那些特定的、易达部位的肿瘤的治疗。0007另一种做法是细胞因子的基因治疗,就是将细胞因子转基因癌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其缺点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使机体本身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8HURFORD,RKJ,ETAL,1995GENETHERAPYOFMETASTATICCANCERBYINVIVORETROVIRALGENETARGETINGNATGENET10430;9MAASS,G,ETAL,1995PRI。

12、MINGOFTUMORSPECIFICTCELLSINTHEDRAININGLYMPHNODESAFTERIMMUNIZATIONWITHINTERLEUKIN2SECRETINGTUMORCELLSTHREECONSECUTIVESTAGESMAYBEREQUIREDFORSUCCESSFULTUMORVACCINATIONPROCNATLACADSCIUSA925540。而且,尽管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免疫治疗方法在治疗少量残留肿瘤细胞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但是体外的基因改造以及患者的细胞输入因人而异,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此外,多次的输入接种不仅费时,而且需要昂贵的医药费10HROUDA。

13、,D,ETAL,1999GENETHERAPYFORPROSTATECANCERSEMINONCOL26455;11SIMONS,JW,ETAL,1999INDUCTIONOFIMMUNITYTOPROSTATECANCERANTIGENSRESULTSOFACLINICALTRIALOFVACCINATIONWITHIRRADIATEDAUTOLOGOUSPROSTATETUMORCELLSENGINEEREDTOSECRETE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USINGEXVIVOGENETRANSFERCANCERRES595160。。

14、虽然有人尝试过在体内用过滤性病毒载体导入细胞因子基因,但是由于病毒载体转移效率低以及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所限而未得到临床应用。许多病毒载体的表面糖蛋白能与各种细胞受体结合,这种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直接降低其体内转染效率;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体内存在着对病毒载体的抗体和免疫反应,这种不利免疫反应直接降低了载体的半衰期12SMITH,RM,ETAL,1999HEPATOCYTEDIRECTEDGENEDELIVERYBYRECEPTORMEDIATEDENDOCYTOSISSEMINLIVERDIS1983。因此,亟待研究开发出一种能有效地提高细胞因子在肿瘤局部区域的浓度来进行肿瘤治疗的新技术。0008抗体。

15、是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IG。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特性是由其可变区VARIABLEREGION的空间构型决定的。可变区主要由轻链L链N端1/2处VL108111个氨基酸残基和重链H链N端1/51/4处VH11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变区又可分为超变区HYPERVARIABLEREGION,HVR和骨架区FRAMEWORKREGION,FR。其中,超变区是V区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变化频率更高的区域,也是抗体与抗原决定簇表位,EPITOPE结合的部位,称为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CDR,是IG分子独特型决定簇主要存在的部位。

16、。因此,对抗体分子结构的认识为人工合成抗体奠定了基础。0009众所周知,肿瘤细胞往往缺失HLAI类分子,以及与NK细胞受体相配对的配体,这是其逃脱肿瘤特异性CTL或NK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主要机制。IL2也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分子量为145KD的糖蛋白,是由T辅助细胞TH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它不仅能刺激T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19GRIMM,EA,ETAL,1982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PHENOMENON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3/12页5LYSISOFNATURALKILLERRESIST。

17、ANTFRESHSOLIDTUMORCELLSBYINTERLEUKIN2ACTIVATEDAUTOLOGOUSHUMAN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JEXPMED1551823;20HANK,JA,ETAL,CHEUNG,NK,SONDEL,PM,1990AUGMENTATIONOF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FOLLOWINGINVIVOTHERAPYWITHRECOMBINANTINTERLEUKIN2CANCERRES5052,而且能增强NK细胞的活性21GRIMMETAL,1982LYMPHOKINEACT。

18、IVATEDKILLERCELLPHENOMENONLYSISOFNATURALKILLERRESISTANTFRESHSOLIDTUMORCELLSBYINTERLEUKIN2ACTIVATEDAUTOLOGOUSHUMAN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JEXPMED1551823。特别是,外周血淋巴细胞与IL2共培养,能产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22ROSENBERGSA,ETAL,1985OBSERVATIONSONTHESYSTEMICADMINISTRATIONOFAUTOLOGOUS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SANDR。

19、ECOMBINANTINTERLEUKIN2TOPATIENTSWITHMETASTATICCANCERNENGLJMED31314851492。像NK细胞一样,LAK细胞也能杀死肿瘤细胞。临床上IL2已用于许多癌症的治疗,如肾癌、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0010然而,迄今为止本领域尚没有将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与白细胞介素2融合形成高特异性和高肿瘤杀伤力的融合蛋白。因此,为了更有效的治疗肿瘤病人,尤其是治疗那些以传统治疗方式无能为力的病人,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兼具肿瘤特异性抗体和IL2两者生物活性的药物。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肿瘤特异性或靶向性抗体和。

20、IL2两者生物活性的药物。0012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融合蛋白,它包括0013A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的单抗元件,该单抗元件的结构如下0014LHCM式I;0015式中,0016L为单链形式的抗体轻链或其保留结合活性的片段;0017H为单链形式的抗体重链或其保留结合活性的片段;0018C为单链形式的抗体恒定区或其片段;0019M为0或1;0020“”表示肽键或连接肽;0021B白细胞介素2元件,该元件由全长人白细胞介素2、或保留活性的白细胞介素2突变蛋白或其活性片段的氨基酸序列构成;以及0022C任选的、位于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的单抗元件和白细胞介素2元件之间的连接。

21、肽序列。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连接肽的长度为120个氨基酸,所述的接头肽序列含315个氨基酸。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单抗元件中连接肽为GLYGLYGLYGLYSER13。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M为1。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各元件之间单抗元件与白细胞介素2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4/12页6为“头头”、“头尾”、“尾头”、或“尾尾”连接。其中“头”指元件的氨基端,“尾”指元件的羧基端。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单抗元件包括由抗体重链在前和抗体轻链通过一接头肽如4GLYSER3或ARL等其他类型接头串联起来,或由抗体轻链在前和抗体重。

22、链通过一接头肽如4GLYSER3或ARL等其他类型接头串联起来,或连接抗体FC,所形成的完整单链体SCFV或SCFVFC。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单抗元件是单链抗体。002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白细胞介素2突变蛋白是125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丝氨酸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SER或是125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丙氨酸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ALA。003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重链和抗体轻链为IGG1、IGG2、IGG3、或IGG4亚类,且连接肽或位于抗体重链或轻链的羧基端和白细胞介素2元件的氨基酸之间。0031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DNA分子,它编码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融合。

23、蛋白。0032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载体,它含有本发明上述的DNA分子。0033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它含有本发明上述的载体或基因组中整合有上述的DNA分子。0034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产生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融合蛋白的方法,它包括步骤0035在表达所述融合蛋白的条件下,培养本发明第四方面中所述的宿主细胞,从而表达出所述的融合蛋白;和0036分离出所述的融合蛋白。0037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安全有效量的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融合蛋白,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或稀释剂。003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含有选自下组的抗。

24、肿瘤药物顺铂、5FU、氨甲蝶呤、IFN、TNF、氮芥、环磷酰胺、阿霉素、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喜树碱类或其组合。0039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融合蛋白的用途,它们被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004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肿瘤选自下组黑色素瘤、鼻咽癌、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性肺癌、结肠癌、直肠癌、视网膜母细胞瘤、淋巴瘤、白血病、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神经系统癌。0041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它由PEG化的本发明上述融合蛋白。0042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

25、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0043图1显示了本发明部分融合蛋白实例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5/12页7具体实施方式0044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将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的基因和IL2基因融合在一起,产生由合适的氨基酸连接臂连接的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VFCIL2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具有两者的生物学功能,既可通过抗HCG抗体的特异性地达到肿瘤部位,或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杀伤肿瘤细胞仅HCGBETASCFVFCIL2具有,还可以激发机体局部和全身。

26、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通过IL2的生物活性提高肿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肿瘤局部摄取化疗药物的数量,同时由于和大分子抗体蛋白的融合,IL2的半衰期得以延长。因此,本发明所得到的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VFCIL2融合蛋白质可以在两者的协同下增强抗肿瘤的效果,还可减少两者分别给药给患者所带来的麻烦和痛苦,为抗肿瘤等治疗提供新的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0045如本文所用,术语“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和白细胞介素2的融合蛋白”、“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VFCIL2融合蛋白”等可互换使用,都指由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

27、抗的氨基酸序列和白细胞介素2元件的氨基酸序列融合而成的蛋白质,其中在两者之间可以有或者没有连接肽序列。此外,所述融合蛋白可以具有或没有起始的甲硫氨酸或信号肽。0046如本文所用,术语“HCG”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最初被发现是由人胚胎滋养层细胞特异表达的一种由ALPHA和BETA两个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1990年代,人们相继在许多肿瘤细胞膜上也发现有HCG样蛋白分子的表达。ACEVEDO等人建立了一种高度敏感的定量方法,采用针对HCG不同表位的单抗,对85株不同病理特性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膜结合型HCG进行检测,所检测的癌细胞包括黑色素瘤、鼻咽癌、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性肺癌、结肠。

28、癌、视网膜母细胞瘤、淋巴瘤、白血病、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神经系统癌等。这些结果证实,HCG亚基或其片段在所有癌细胞膜上都有表达,且与癌细胞的型别和组织来源无关。虽然不同的癌细胞都特异表达HCG亚基或片段,但在性质和数量上存在着差异30ACEVEDOHF,ETAL1992FLOWCYTOMETRYMETHODFORTHEANALYSISOFMEMBRANEASSOCIATED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ITSSUBUNITS,ANDFRAGMENTSONHUMANCANCERCELLSCANCER,69718181828。此外,各种证据显示,H。

29、CG在肿瘤细胞转化、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转移和免疫逃逸中起重要作用31TRIOZZIPL,STEVENSVC1999,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ASATARGETFORCANCERVACCINESONCOLREP61717。因此,HCG可作为肿瘤细胞表面的靶分子,用于治疗恶性肿瘤。0047如本文所用,术语“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和“HCG亚基单抗”可互换使用,都指针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中任意一表位的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膜具有HCG亚基表达的肿瘤细胞,肿瘤特异性好。一种优选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是单链抗体。0048。

30、如本文所用,术语融合蛋白中“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指在所述融合蛋白中的一部分氨基酸序列,该序列与天然的或变异的全长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或其可变区片段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具有与天然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基本上相同的生物活性。0049应理解,在本发明中,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可以由抗体重链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6/12页8和抗体轻链通过接头肽连接形成,并且在轻链或重链的一端优选羧基端与IL2连接。因此,优选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是全长的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或其可变区片段。例如。

31、,对于重链而言,对于结合特异性起重要作用是区域是重链的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对于轻链而言,对于结合特异性起重要作用是区域是轻链的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至于重链和轻链的恒定区,可以选用人抗体的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也可选用人抗体的骨架区序列FR改造小鼠单抗可变区中的骨架区序列FR。0050如本文所用,术语融合蛋白中“白细胞介素2元件”或“IL2元件”可互换使用,指在所述融合蛋白中的一部分氨基酸序列,该序列与天然的或变异的全长白细胞介素2或其活性片段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具有与天然白细胞介素2基本上相同的生物活性。优选的IL2元件是人白细胞介。

32、素2,更佳地是全长的白细胞介素2或其活性片段。0051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UKIN2,IL2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肿瘤、AIDS和感染性疾病,是一广泛应用临床的细胞因子。天然人白细胞介素2由133个氨基酸组成,第58位和105位的半胱氨酸CYS间形成二硫键,第125位半胱氨酸是游离疏基。与天然人白细胞介素2氨基酸结构组成相同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IL2大多在大肠杆菌中以包含体形式表达。产物需经复性后才能进一步纯化处理。复性时往往会形成部分的58位和125位之间或105位和125位之间二硫键错配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异构体,或形成分子间的二聚体,这为纯化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为了避免这些异构体的干。

33、扰,在基因构建时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的125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丝氨酸SER或丙氨酸ALA。结果表明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复性后二硫键的配对正确率,而且不影响RIL2的生物活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有两类一类是天然结构的、一类是125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丝氨酸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SER、或是125位半胱氨酸取代为丙氨酸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ALE。0052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和白细胞介素2的序列可以源自人,也可以源自非人的动物。例如,单体的序列可以来自大鼠、小鼠或人。然而,优选的是人的天然序列。0053如本文所用,术语“连接肽”或“氨基酸连接臂”可互换使用,指位于抗人绒毛膜。

34、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的重链和轻链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和IL2元件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起连接作用的任选的短肽。连接肽的长度通常为120个氨基酸,较佳地为315个氨基酸,更佳地为510个氨基酸,最佳地为46个氨基酸。技术人员可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如参见PNAS1998;9559295934;PROTEINENG,2000;135309312;PROTEINENG,2003;1511871879等文献设计连接肽。通常,连接肽不影响或不严重影响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的氨基酸序列和IL2元件的氨基酸序列形成正确的折叠和空间构象。0054优选的连接肽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为了有利于蛋白在空间折叠成相。

35、互独立的有充分生物活性的结构域,用GG、AAAGGGS、SGGGSGGG和GGGGSGGGGSGGGGS等序列作为连接臂是合适的;为了有利于纯化,可把6HIS作为连接臂,以用金属亲和层析纯化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VFCIL2融合蛋白。0055一种优选的融合蛋白是将单链抗体与IL2融合而形成的。例如,从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或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编码抗HCGBETA抗体可变区的CDNA,构建成单链抗体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7/12页9CDNA,再与IL2基因CDNA连接成单链嵌合CDNA,进而在宿主细胞如CHO细胞中表达,从而重组表达本发明。

36、的融合蛋白。0056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可由位于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3个特定的区域来描述,称为互补决定区CDR,将该段间隔成4个框架区域FR,4个FR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比较保守,不直接参与结合反应。这些CDR形成环状结构,通过其间的FR形成的折叠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重链上的CDR和相应轻链上的CDR构成了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0057本发明还包括含上述互补决定区CDR的轻链和重链的任何蛋白质或蛋白质偶联物及融合表达产物即免疫偶联物及融合表达产物,只要该超变区与本发明的轻链和重链的超变区相同或至少90同源性,较佳地至少95同源性。0058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上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的DNA分子。本发明的单。

37、抗的核苷酸全长序列或其片段通常可以用PCR扩增法、重组法或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一种可行的方法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合成有关序列,尤其是片段长度较短时。通常,通过先合成多个小片段,然后再进行连接可获得序列很长的片段。此外,还可将轻链和重链的编码序列融合在一起,形成单链抗体。0059一旦获得了有关的序列,就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大批量地获得有关序列。这通常是将其克隆入载体,再转入细胞,然后通过常规方法从增殖后的宿主细胞中分离得到有关序列。0060目前,已经可以完全通过化学合成来得到编码本发明蛋白或其片段,或其衍生物的DNA序列。因此,编码本发明融合蛋白的DNA序列,可以全部人工合成。也可用PCR扩增。

38、或合成的方法获得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和或白细胞介素2的编码DNA序列,然后将其拼接在一起,形成编码本发明融合蛋白的DNA序列。0061在获得了编码本发明新融合蛋白的DNA序列之后,将其连入合适的表达载体,再转入合适的宿主细胞。最后,培养转化后的宿主细胞,通过分离纯化得到本发明的新的融合蛋白。0062如本文所用,术语“载体”包括质粒、粘粒、表达载体、克隆载体、病毒载体、噬菌粒等。代表性的状态包括但并不限于能在真核细胞如CHO、COS系列等真核细胞中表达的载体,能在酿酒酵母或毕氏酵母中表达的载体,能在家蚕等昆虫细胞中表达的载体以及原核表达载体、或噬菌体表达。0063在本发明中,可选用。

39、本领域已知的各种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如市售的载体。比如,选用市售的载体,然后将编码本发明新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可操作地连于表达调控序列,可以形成蛋白表达载体。0064如本文所用,“可操作地连于”指这样一种状况,即线性DNA序列的某些部分能够影响同一线性DNA序列其他部分的活性。例如,如果信号肽DNA作为前体表达并参与多肽的分泌,那么信号肽分泌前导序列DNA就是可操作地连于多肽DNA;如果启动子控制序列的转录,那么它是可操作地连于编码序列;如果核糖体结合位点被置于能使其翻译的位置时,那么它是可操作地连于编码序列。一般,“可操作地连于”意味着相邻近,而对于分泌前导序列则意味着在阅读框中相邻。0065在。

40、本发明中,术语“宿主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常用的原核宿主细胞的例子包括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常用的真核宿主细胞包括酵母细胞,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8/12页10细胞。较佳地,该宿主细胞是真核细胞,更佳地是哺乳动物细胞。0066在获得转化的宿主细胞后,可在适合表达本发明融合蛋白的条件下培养该细胞,从而表达出融合蛋白。可利用其物理的、化学的和其它特性通过各种分离方法分离和纯化重组的蛋白。这些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些方法的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常规的复性处理、用蛋白沉淀剂处理盐析方法、离心、渗透破菌、超处理、超离心、分子筛层析凝胶过滤、。

41、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和其它各种液相层析技术及这些方法的结合。0067本发明的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VFCIL2融合蛋白既具有单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亲和力,又具有IL2的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0068除了直接使用本发明的融合蛋白之外,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还可与另一个化合物比如延长多肽半衰期的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偶联,形成融合蛋白PEG偶联物。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形成PEG化蛋白的方法来制备这些融合蛋白PEG偶联物。0069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本发明的新型HCGBETASCFVIL2或HCGB。

42、ETASCFVFCIL2融合蛋白,以及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在制备这些组合物时,通常将活性成分与赋形剂混合,或用赋形剂稀释,或包在可以胶囊或药囊形式存在的载体中。当赋形剂起稀释剂作用时,它可以是固体、半固体或液体材料作为赋形剂、载体或活性成分的介质。因此,组合物可以是片剂、丸剂、粉剂、溶液剂、糖浆剂、灭菌注射溶液等。合适的赋形剂的例子包括乳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甘露醇、淀粉、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水、等。制剂还可包括湿润剂、乳化剂、防腐剂如羟基苯甲酸甲酯和丙酯、甜味剂等。0070组合物可制成单元或多元剂型。各剂型包含为了产生所期望的治疗效应而计算出预定量。

43、的活性物质,以及合适的药剂学赋形剂。0071配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途径进行给药,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肌内、静脉内、皮下、皮内、鞘内INTRATHECAL、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腹腔INTRAPERITONEAL以及肿内INTRAPARENCHYMAL或局部给药。0072使用药物组合物时,是将安全有效量的本发明融合蛋白或其抗体施用于人,其中该安全有效量通常至少约1微克/千克体重,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超过约8毫克/千克体重,较佳地该剂量是约1微克/千克体重约1毫克/千克体重。当然,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途径、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0。

44、073此外,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还可与其他治疗药物联用,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各种细胞因子,如IFN、TNF、IL18等;各种肿瘤化疗药物,如5FU、氨甲蝶呤等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氮芥、环磷酰胺等烷化剂类,阿霉素、放线菌素D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长春新碱、喜树碱类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及某些激素等各类药物。0074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如下00751将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亚基单抗与IL2融合表达后,IL2可以特异性地到达肿瘤部位。因此融合蛋白,既具有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亲和力,又具有IL2的增强在肿瘤细胞周围的免疫应答能力,而对机体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药物。00762增强蛋白。

45、的稳定性,延长半衰期。重组IL2在体内的半衰期短,临床应用病人需要每天注射。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大大延长IL2的半衰期,使每日注射改为每周或更长时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9/12页11间注射一次,大大方便了病人给药,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00773本发明融合蛋白采用抗体分子的可变区,它不仅保留了与特异的肿瘤抗原的结合能力,还具有分子小、容易穿透血管到达肿瘤部位的特点00784本发明融合蛋白还具有特异抗肿瘤和广谱抗肿瘤的特点。007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

46、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YORK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0080实施例10081融合蛋白的制备0082从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或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编码抗HCGBETA抗体可变区的CDNA,构建成单链抗体CDNA,再与人IL2CDNA连接成单链嵌合CDNA,进而在CHO细胞中表达,从而制得的本发明的融合蛋白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VFCIL2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0083实施例20084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

47、VFCIL2融合蛋白的检测0085AIL2效价测定0086用常规的IL2生长依赖的细胞株CTLL2/MTT比色法进行。方法如下00871制备细胞悬液取足量CTLL2细胞ATCCTIB214培养物离心收集,用基础液RPMI164010小牛血清洗涤3次,然后重悬于基础培养液,配制成5X105/ML的细胞悬液,放37保存。00882制备标准液取1支标准品2000IU按说明书要求溶解后,用基础培养液稀释至200IU/ML。00893将待检样品原液,按照1106IU/MG计算用基础培养液稀释至200IU/ML。00904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将配好的标准液200IU/ML和样品200IU/ML溶液继续以。

48、倍比稀释做梯度稀释,标准品和样品同做8个稀释度,每个梯度做3个复孔。00915加入细胞悬浮液并培养每孔加入50UL细胞悬液,置37,5CO2培养19小时。00926加入MTT并培养每孔加入20ULMTT溶液,37,5CO2培养5小时。00937加入裂解液并保温每孔加入150UL裂解液,37保温20小时。00948在酶标仪上比色,测定波长570NM,记录测定结果。00959用计算机程序或直线回归计算法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各待检样品的半效稀释倍数即从待检样本溶液至相当于标准品50最大效应点的稀释倍数,并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0096待检样品效价标准品效价待检样品预稀释倍数/标准品预稀释倍数待检样品半效稀。

49、释倍数/标准品半效稀释倍数0097比活性计算0098所测的活性效价与其蛋白浓度之比即为比活性,其单位为IU/MG0099B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VFCIL2的特异结合活性说明书CN102372780ACN102372783A10/12页120100采用常规的“固定RAJI细胞或其他能与相应单抗结合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测定。方法如下01011固定细胞,如RAJI细胞0102A将培养的RAJI细胞离心1000RPM6分钟;0103B用PBS清洗1次1000RPM6分钟;0104C将配好含有2多聚甲醛的PBS加入RAJI细胞中固定,室温15分钟,在此其间要不断地轻轻地吹打细胞;0105D15分钟后,离心1000RPM6分钟;0106E去上清,加入含有002叠氮钠的PBS中;0107F细胞计数,调节细胞浓度至6X106/ML01082吸上述固定细胞,实验细胞所需量为每管2X106,将细胞放入EPPDORF管中,细胞离心1000RPM6分钟,弃上清;01093加入一抗即HCGBETASCFVIL2或HCGBETASCFVFCIL2融合蛋白浓度为1MG/ML的样品,每管5UL,冰箱4保存,25分钟;01104加入PBS清洗2次,离心1000RPM6分钟;01115离心弃上清,加入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