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的范畴。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目前, 我国约有 1 亿人患有高血压、 动脉硬 化等心脑血管疾病。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 心脑血管疾病对我国人民的影响也越 来越大, 尤其是脑血管疾病, 包括急性脑出血、 脑血栓以及颅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 颅内压 升高、 昏迷等, 死亡率极高, 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很容易 引起死亡。
本发明的注射乳剂由祖国医学传统名方——凉开方剂的代表方 “安宫牛黄丸” 经 减味而成, 方中以麝香开窍醒神, 为君药 ; 臣药山栀清热泻火解毒, 以清心包之火 ; 冰片、 郁 金芳香辟秽, 通窍开闭, 以加强麝香开窍醒神之效。
方剂处方 : 麝香 7.5g, 郁金 30g, 栀子 30g, 冰片 1g 提取液的制备 : 取栀子、 郁金加 水 1500mL 进行蒸馏, 收集蒸馏液 1000mL ; 将麝香加入上述蒸馏液中, 并加蒸馏水 250mL 进 行蒸馏, 收集蒸馏液 1000mL 备用。
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醒神止痉、 清热凉血、 行气活血、 解毒止痛等功效。现代研究表 明其具有较强的兴奋中枢神经细胞的作用, 起效迅速, 对于意识障碍、 重型颅脑损伤、 脑出 血、 脑梗死、 流行性乙型脑炎、 肝昏迷、 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昏迷、 抽搐、 中毒性脑病及药物 中毒等方面有较好疗效。
由于现有醒脑静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主要只是采用简单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收集 到的只是部分低沸点的挥发性物质, 导致了活性成分的提取不充分, 尤其是其工艺中没有 收集水溶性成分, 导致了栀子药材中具有很好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活性的栀子苷类的完全 损失, 严重影响了疗效, 同时由于在原制剂的制备工艺中, 为了使其挥发性脂溶性成分充分 溶解, 在处方中加入了大量的吐温 80, 众所周知, 吐温 80 具有很强的溶血性, 因此原醒脑静 注射液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和安全隐患。
为克服现有醒脑静注射液的缺陷, CN1562292A 公开了一种醒脑静粉针剂, 对栀 子、 郁金、 麝香三种成分分别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分离处理, 并采用羟丙基 -β- 环糊 精对麝香醇提取物和冰片进行了包合, 但是, 该方法所得到提取物中的杂质量较多, 操作步 骤长, 工业化大生产困难。CN1616020A 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醒脑静粉针剂, 对栀子、 郁金、 麝香采用与药物规定标准一致的方法提取芳香水, 然后再用芳香水量 5-30%的羟丙 基 -β- 环糊精对芳香水进行包合后制备醒脑静粉针。但由于该法得到的芳香水量大, 再对 该芳香水进行羟丙基 -β- 环糊精的包合增加了大生产操作的难度, 同样也不利于工业化 的大生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由如下原辅料制成 : 药材原料 :
辅料 :上述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按照如下制备方法制成 :
(1) 提取过程 : 栀子用石油醚渗漉提取挥发油, 备用 ;
(2) 将脱挥发油的栀子用乙醇提取, 提取液过滤, 浓缩至一定体积后过阳离子交换 树脂, 以 5%盐酸溶液作为洗脱剂, 所得洗脱液浓缩, 再过 D101 大孔吸附树脂, 以 45%乙醇 溶液作为洗脱剂, 所得洗脱液减压浓缩, 得栀子总皂苷 ;
(3) 取麝香、 郁金, 粉碎, 置于乙醇 - 水的混合溶剂中, 加入栀子总皂苷, 使其充分 接触, 离心, 过滤, 滤液回收有机溶剂后, 从水中析出麝香和郁金的挥发油, 备用 ;
(4) 取冰片, 加溶解剂使其溶解, 备用 ;
(5) 混合以上三种备用成分, 加入生理盐水 ; 将磷脂甲氧基聚乙二醇 - 磷脂酰乙醇 胺和胆固醇加入大豆油, 室温溶解 ; 将以上两种液体混合, 探头超声形成初乳, 置于密闭容 器中, 室温下减压旋转蒸发至形成胶态, 另取甘氨酸 -HCl 缓冲溶液、 稳定剂、 pH 调节剂加入 密闭容器, 继续减压蒸发, 形成均匀乳剂, 于配滤室内, 将已配好的乳剂用蠕动泵输送至微 孔滤膜过滤器, 进行除菌过滤, 灌装, 即得。
上述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分接触的方法为 : 渗 漉、 冷浸 ; 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体积比是 60% -90%。
上述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pH 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碳酸钠、 或氢氧化钠。
上述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甘油、 甘露醇、 木糖醇、 或山梨醇。
上述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片的溶解剂为棉子 油、 红花油、 鱼油、 芝麻油、 橄榄油或 C8 ~ C14 的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 何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上述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磷脂选自蛋黄卵磷脂或大 豆磷脂中的一种或它们以任何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上述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麝香为天然麝香或人工麝 香。
上述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栀子用石油醚渗漉提取挥发油, 备用 ;
(2) 将脱挥发油的栀子用 25 倍量 75%乙醇在 65℃水浴下提取 2 次, 每次 1.5h, , 合并提取液, 过滤, 并浓缩至 100ml, 加入 1%的硫酸铝, 在 70℃搅拌 2h, 过滤, 滤液依次过阳 离子交换树脂, 以 5%盐酸溶液作为洗脱剂, D101 大孔吸附树脂, 以 45%乙醇溶液作为洗脱 剂, 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栀子总皂苷 ; (3) 取麝香、 郁金, 粉碎, 置于乙醇 - 水的混合溶剂中, 加入栀子总皂苷, 使其充分 接触, 离心, 过滤, 滤液回收有机溶剂后, 从水中析出麝香和郁金的挥发油, 备用 ;
(4) 取冰片, 加注射用大豆油使溶解, 备用 ;
(5) 混合以上三种备用成分, 加入生理盐水 ; 将大豆磷脂、 甲氧基聚乙二醇 - 磷脂 酰乙醇胺和胆固醇加入大豆油, 室温溶解 ; 将以上两种液体混合, 探头超声形成初乳, 置于 密闭容器中, 室温下减压旋转蒸发至形成胶态, 另取甘氨酸 -HCl 缓冲溶液碳酸氢钠加入密 闭容器, 继续减压蒸发 1 小时, 超声处理, 形成均匀乳剂, 在配滤室内, 将已配好的乳剂进行 除菌过滤, 灌装, 即得。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 :
发明点 1. 复方配伍增溶方法
本发明对麝香、 郁金中难溶性成分的增溶, 不是照搬化学药物的增溶方法, 如添加 例如吐温 -80 等助溶剂、 增溶剂, 而是利用中药复方自身的特点, 通过复方配伍而实现成分 增溶, 无需另行添加辅料和借助特殊工艺或设备, 减少了使用辅料增溶等带来的安全性隐 患, 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通过 “取麝香、 郁金, 混合, 粉碎, 置于乙醇 - 水的混合溶剂中, 加入栀子总皂苷, 使 其充分接触, 离心, 过滤, 滤液回收有机溶剂后, 从水中析出麝香和郁金的挥发油, 备用” 的 过程, 薄层色谱检测显示, 从水中析出的麝香和郁金的挥发油中含有栀子总皂苷。
本发明发现, 栀子中存在着对麝香、 郁金中的难溶性成分具有增溶作用的物 质——栀子总皂苷, 而栀子总皂苷位于被醒脑静传统提取工艺所抛弃的药渣部分, 本身能 抑菌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 增强挥发油成分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复方配伍不是将栀子总皂苷直接添加到麝香、 郁金的难溶性成分中, 而 是基于栀子总皂苷属于三萜类皂苷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能力, 用其提取麝香、 郁金
中的难溶性成分, 这种复方配伍的方法是国内外首创。
昏迷、 抽搐、 中毒性脑病等病人往往阴虚内热, 栀子总皂苷能起到清热凉血的效 果。 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栀子总皂苷, 能帮助其他活性成分突破血脑屏障, 从而起到药引的作 用。这样的配伍体现出了中药制剂的特点。
栀子总皂苷来自于栀子挥发油提取之后的药渣, 节约了成本, 提取工艺简单, 而且 还可以用于其他药物的生产。
发明点 2.“麝香、 郁金” 脂溶性成分的湿式提取方法
现有技术中从麝香、 郁金药材中提取脂溶性成分时多采用水蒸汽蒸馏法, 提取时 间长, 脂溶性成分受热会损失, 而用石油醚提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成本高。
本发明的复方配伍增溶方法, 在另一个方面就是 “麝香、 郁金” 脂溶性成分的湿式 提取方法, 本发明以栀子总皂苷为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 使 “麝香、 郁金” 在渗漉、 冷浸 的过程中, 易被 60% -90%的乙醇润湿, 从而提高溶剂渗入细胞内部的效能。然后是有效成 分扩散和溶解于溶剂中, 达到提高提取效率的目的。 渗漉、 冷浸的温度远远低于水蒸汽蒸馏 的温度, 能提高 “麝香、 郁金” 脂溶性成分的稳定性。
发明点 3.“甲氧基聚乙二醇 - 磷脂酰乙醇胺” 增强药效 栀子总皂苷是两性表面活性剂, 也含在 “麝香、 郁金” 的脂溶性成分之中, 本发明采 用两亲线型聚合物——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 使得栀子总皂苷与 “麝香、 郁金、 栀 子中的挥发性成分” 均匀混合在一起, 促进胶束形成, 协调诸药, 使复方药剂成为一个有机 整体, 突破血脑屏障。
冰片是使药冰片的作用主要是引经, 引导 “麝香、 郁金、 栀子中的挥发性成分” 的药 力直达病所。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能协助冰片发挥引经的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根据本发明制备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与原醒脑静注射用组 合物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
1. 尊重复方配伍规律, 提高药材的利用率
本发明利用其栀子药材中具有很好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活性的栀子总皂苷作为表 面活性剂, 提取麝香、 郁金中的脂溶性成分, 这种方法不仅是一种现代的提取方法, 使活性 成分提取更充分, 更体现了本发明尊重复方配伍规律的巧妙构思。
2. 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本发明采用了乳化技术, 更有利于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作用更加迅速, 稳定, 处方 中不再使用溶血性很强的吐温 80, 因此, 用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实验表明, 本发明可以直接透过血脑屏障, 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脊液 酸碱度, 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和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并具有抗凝、 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及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作用, 明显提高昏迷患者的清醒率。
3. 稳定性好
本品经过 24 个月的稳定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本品稳定性良好。
4. 质量可控
采用多种质控技术对本发明的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对原制剂有了大幅提高。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本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 进一 步增强了药品的安全性, 本方法的精密度、 稳定性、 重复性好, 灵敏度极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原辅料用量之 1
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由如下原辅料制成 :
药材原料 :
辅料 :
实施例 2 : 原辅料用量之 2 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由如下原辅料制成 : 药材原料 :
辅料 :
实施例 3 : 原辅料用量之 3 一种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由如下原辅料制成 : 药材原料 :
辅料 :实施例 4 : 制备过程之 1
按照实施例 1 的原辅料用量进行制备 ;
栀子用石油醚渗漉提取挥发油, 备用 ;
将脱挥发油的栀子用 800ml75%乙醇在 65℃水浴下提取 2 次, 每次 1.5h, 合并提取 液, 过滤, 并浓缩至 100ml, 加入 1%的硫酸铝, 在 70℃搅拌 2h, 过滤, 滤液依次过阳离子交换 树脂, 以 5%盐酸溶液作为洗脱剂, D101 大孔吸附树脂, 以 45%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 洗脱 液减压浓缩, 得栀子总皂苷 2.5g ;
取麝香和郁金, 粉碎, 置于 75%乙醇中, 加入栀子总皂苷, 渗漉, 离心, 过滤, 滤液回
收有机溶剂后, 从水中析出麝香和郁金的挥发油, 备用 ;
取冰片, 加注射用大豆油使溶解, 备用 ;
混合以上三种备用成分, 加入生理盐水, 将大豆磷脂、 甲氧基聚乙二醇 - 磷脂酰乙 醇胺和胆固醇加入大豆油, 室温溶解, 待溶解后, 将以上两种液体混合, 探头超声形成初乳, 置于密闭容器中, 室温下减压旋转蒸发至形成胶态, 另取甘氨酸 -HCl 缓冲溶液、 碳酸氢钠 加入密闭容器, 继续减压蒸发 1 小时, 形成均匀乳剂, 在 10000 级的配滤室内, 将已配好的 乳剂用蠕动泵输送至己安装好的孔径为 0.45μm 和 0.22μm 的微孔滤膜过滤器, 进行除菌 过滤, 开始的滤液立回流至原液桶中, 待澄明度检查合格后, 药液用已高压灭菌的血清瓶接 收; 除菌完毕后, 药液移入灌装室, 灌装, 即得。
实施例 5 : 制备过程之 2
按照实施例 2 的原辅料用量进行制备, 只是将麝香替换为人工麝香 ; 制备过程按 照实施例 4 进行。
实施例 6 : 制备过程之 3
按照实施例 3 的原辅料用量进行制备, 只是将麝香替换为人工麝香 ; 制备过程按 照实施例 4 进行。 实施例 7 : 本发明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对小鼠的促醒作用
1、 试药与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 : 健康昆明种小鼠, 体重 18-20g, 雌雄各半。
试药 : 氯化钠注射液、 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 无锡山禾 ), 本发明实施例 1 的药物。
2、 方法与结果
小鼠随机分组, 分别尾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 无锡山禾 ), 本发明实施例 1 的药物, 每天一次, 连续给药 3 天, 于末次给药后 15min,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 钠生理盐水溶液 (3mg/ml)0.3ml/20g, 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的时间, 计算各组均值 和标准差, 进行 t 检验, 结果见表 1。
表 1 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对小鼠自由活动的影响 (n = 10, x±s)
与生理盐水空白组比较 *P < 0.01
与对照组相比, 本发明实施例 1 的药物表现出促醒的作用。
实施例 8 : 本发明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 神经递质的影响
芳香开窍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在临床上对意识障碍有很好的醒神作用。现代研 究表明, 兴奋性氨基酸 EAA 参与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 在缺氧、 缺血所致急性神经元损伤中 起着关键性作用, 缺氧缺血后脑细胞外液 EAA 可明显升高。
本发明的注射液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并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可降低脑缺血 时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Asp 和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 GABA Gly, 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 从而保护脑缺血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 对抗缺血性脑损害, 还具有抗惊厥及脑水肿的作用。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SD 大鼠, 雌雄不拘, 体重 200 ~ 280g,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模型组、 实施例 2 组 (1mg/ml·d, 按生药量计 )、 生理盐水空白组、 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组 ( 无锡山禾, 2mg/ ml·d, 按生药量计 ), 共 5 组, 每组 10 只。各组大鼠用药量按体表面积公式计算, 假手术组 及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 1ml/kg·d, 各组在造模后给药, 连续给药 60min 后, 进行手术。
模型制备方法
采用 pulsinellide 法, 按 3ml/kg 的剂量予大鼠 10%水合氯醛行腹腔麻醉, 麻醉后 大鼠俯卧在手术台上, 在颈后第一、 第二颈椎上切口, 分离肌肉, 暴露第一颈椎两侧翼小孔, 用电凝笔烧闭双侧椎动脉, 造成永久性关闭 ; 置大鼠于仰卧位, 分离双侧颈总动脉, 用微动 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 45min, 开放动脉夹, 再灌注 6h, 然后断头处死。假手术组, 分离椎动 脉及颈总动脉, 不行椎动脉凝闭和颈总动脉夹闭, 余手术过程相同。
标本的制备 动物于再灌注后断头处死, 手术取大鼠大脑, 迅速置于冰盘上取右侧脑自额极至 枕叶分为 4、 7、 G、 I 等分, 迅速取 G、 I 脑片, 准确称重后, 按每 50mg 组织加入 1ml 甲醇匀 浆, 2000g, 4℃离心 30 分钟, 收集上清液残渣再用甲醇同法提取两次, 合并 3 次提取的上清 液。提取液置沸水浴上蒸去甲醇, 在余下的残留物中准确加入 80%乙醇 5ml, 超声波处理 30min, 2000g, 4℃离心 30 分钟, 收集上清用于检测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值以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spss10.0 软件包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 显 著性水平取 α = 0.05 或 0.01。
试验结果
大鼠脑组织缺血 45min, 再灌注 6h 后, 模型组 Glu、 Asp 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 (P < 0.01), 实施例 2 组和注射液组 Asp 含量量显著低于模型组 (P < 0.01)。
实施例 2 组和注射液组 GABA、 Gly 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 (P < 0.01), 其中实施例 2 组优于注射液组。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 2 的药物可通过降低缺血区脑组织中的 Glu、 Asp, 提高 GABA Gly 的含量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 从而保护脑缺血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 而且效果好 于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组, 这样良好的效果, 其原因可能是来自于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活性的栀子总皂苷。
表 2 各组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μmol/g(x±s)
组别 假手术组 模型组 Glu 3.80±0.75 5.78±0.97* Asp 3.65±0.96 5.99±0.89* GABA 10.77±2.43 11.12±3.19 Gly 2.72±0.49 3.81±0.5711102319394 A CN 102319397 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组 本发明实施例 2 的药物
4.82±0.89* 4.26±0.75*说明书14.23±2.52* 18.99±3.759/9 页 4.20±0.78* 4.81±0.68*4.90±0.75* 4.15±0.58*注: 与假手术组比较, *P < 0.01
实施例 9 : 本发明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对大鼠脑缺血脑组织含水率的影响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模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 9。
标本的制备动物于再灌注后断头处死, 手术取大鼠大脑, 迅速置于冰盘上取脑, 以 生理盐水冲洗组织表面残血, 滤纸仔细吸干表面水分, 去除嗅球、 脑干、 小脑。 装于精密称量 过的称量瓶中, 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湿重并记录, 入烘箱 105℃烘干 48h 后取出, 经反复称量 直至恒重后 ( 每天称一次, 直至两次重量变化小于 1% ), 记录作为组织干重。用干湿重法 求得含水率。公式如下 :
脑组织含水率 (% ) = ( 湿重 - 干重 )/ 湿重 ×100%
实验结果见下表 3。
实验结果表明,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加 (*P < 0.01)。与 模型组比较, 本发明实施例 2 组的大鼠脑水肿程度有所降低。
表 3 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对大鼠脑缺血脑组织含水率的影响
组别 假手术组 模型组 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组 本发明实施例 2 的药物
剂量 等体积蒸馏水 等体积蒸馏水 2mg/ml 1mg/ml 脑组织含水率 (% ) 76.32±1.63 81.73±0.98* 79.22±1.10* 78.07±0.92*注: 与假手术组比较, *P < 0.01
实施例 10 : 本发明的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的刺激性及溶血性
取醒脑静注射用组合物 ( 吐温 -80 浓度为 1% )、 本发明实施例 2 的药物 (1mg/ml, 按生药量计 ), 分别给予小鼠肌内注射 1ml, 经过 1、 5、 24、 72 小时及 5-7 天, 观察刺激性及溶 血性。 实验结果表明 : 本发明实施例 2 的药物无刺激性, 小鼠红细胞无溶血。 本发明中的 栀子总皂苷是安全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