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底板纵梁及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厢底板纵梁及其加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43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9438A21申请号201310705973022申请日20131220B62D25/2020060171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地址54511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新兴工业园乐业路12号72发明人廖警韦仁宝周丹云姚焕叙薛志敏林建华74专利代理机构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代理人黄有斯54发明名称车厢底板纵梁及其加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厢底板纵梁及其加工方法,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开有槽的条形钢,所述条形钢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条形钢按以下步骤操作而成将热轧钢板卷在常。
2、温下使用U型辊轧设备进行冷轧成型,再经退火和表面平整后即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解决现有车厢底板纵梁材料成本高,加工工序复杂的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9438ACN104129438A1/1页21一种车厢底板纵梁,包括开有槽的条形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钢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条形钢为冷轧后退火而成的U型的条形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底板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钢的U型开口向上。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底板纵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将热轧钢板卷在常温下使用U型辊轧设备进行冷轧成型,再经退火和表面平整后即可。权利要求书CN104129438A1/2页3车厢底板纵梁及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车厢底板上的纵梁。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汽车车厢底板的纵梁,尤其是重型车的车厢底板纵梁,由于大度尺寸较大,体积重量较大,加工难度较大。为了不增大设备资源,避免使用超大型设备,现有的汽车车厢制造企业一般都是采用钢板折弯拼焊的方法加工。由于折弯的钢板抗拉程度较差,因而需要将两块钢板折弯成U型后,相互嵌套焊接而成,以增强纵梁强度,焊接好的纵梁横截面如图1所示。这样既造成纵梁的材料成本较高,纵梁重量较大。
4、,又增加了加工工序,而且嵌套焊接难度也较大,影响生产效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厢底板纵梁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车厢底板纵梁材料成本高,加工工序复杂的问题。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车厢底板纵梁的技术方案是本车厢底板纵梁包括开有槽的条形钢,所述条形钢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条形钢为冷轧后退火而成的U型的条形钢。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条形钢的U型开口向上。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车厢底板纵梁的加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将热轧钢板卷在常温下使用U型辊轧设备进行冷轧成型,再经退火和表面平整后即可。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
5、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车厢底板纵梁采用U型辊轧设备用冷轧的方式一次辊轧成型,冷轧后的条形钢厚度更加精确,而且表面光滑、强度较高,经过退火后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远比现有技术的折弯得到的更佳,既减少了工序,降低了由于焊接造成的缺陷,提高了焊接效率,同时在达到机械性能的基础上,只需使用一根钢条制造纵梁,节省了约40的原料成本,整个纵梁的重量也大大减轻。附图说明0008图1是现有技术的截面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如图2至图3所示的本车厢底板纵梁,它包括开有槽的条形钢1,条形钢1的横截面为U型,条形钢1的U型开口向上。说明书CN104129438A2/2页40010实施例二加工实施例一的条形钢1按以下步骤操作而成将热轧钢板卷在常温下使用U型辊轧设备进行冷轧成U型钢条,退火及表面平整后即可。采用U型辊轧设备用冷轧的方式一次辊轧成型,冷轧后的条形钢厚度更加精确,而且表面光滑、强度较高,经过退火后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远比现有技术的折弯得到的更佳,既减少了工序,只需使用一根钢条制造纵梁,节省了约40的原料成本。说明书CN104129438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2943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