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58634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1097.7

申请日:

2010.07.30

公开号:

CN102342214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202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007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C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贵州师范大学

发明人:

张习敏; 黄家涌; 乙引; 陈训

地址: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贵州师范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树形杜鹃种子繁殖:1)种子采收,选择健壮树形杜鹃植株,于每年11~12月份采收蒴果,收集种子;2)苗床准备;3)催芽与播种,在每年的下一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将储藏的种子浸泡后撒于苗床表面,然后覆盖一层松针叶;4)苗期管理,按常规方式浇水,待种子开始露白发芽时,除去50%松针叶;待2~4片真叶长出以后,每隔10~30天喷施浓度为0.2~1.0%氮肥和浓度为0.1~0.2%钾、磷肥,直到幼苗长到50厘米高即成。本发明可使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率达到76%以上,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施、繁殖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高寒山区进行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按下述步骤进行树形杜鹃种子繁殖 : 1) 种子采收 选择健壮树形杜鹃植株, 于每年 11 ~ 12 月份采收蒴果, 将蒴果经阳光照晒或用炉火直 接烘干, 用手轻拍使种子脱离果皮, 收集种子, 装入布袋或纸袋中, 于通风干燥处储藏 ; 2) 苗床准备 用竹竿搭建塑料拱棚, 并准备苗床, 选择自然土壤作为基质, 竹筛过筛, 将颗粒较大的 粗土与农家肥混合, 铺于苗床箱底, 其上覆盖细土后按常规浇水 ; 3) 催芽与播种 在每年的下一年春季 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 将储藏的种子用布袋包好, 浸于 40 ~ 500C 温水中, 浸泡时间 25 ~ 35 分钟后取出种子, 于 20 ~ 300C 条件下进行催芽 ; 7 ~ 10 天后, 将 种子与细土按 1:5 ~ 1:10 的比列混合均匀, 轻撒于苗床表面, 然后覆盖一层 3 ~ 5 厘米厚 的松针叶 ; 4) 苗期管理 按常规方式浇水, 待种子开始露白发芽时, 除去 50% 松针叶 ; 子叶完全展开时, 再揭去 20 ~ 30% 松针叶 , 每隔 10 ~ 30 天喷施浓度为 0.1 ~ 0.2% 氮肥 ; 待 2 ~ 4 片真叶长出以 后, 每隔 10 ~ 30 天喷施浓度为 0.2 ~ 1.0% 氮肥和浓度为 0.1 ~ 0.2% 钾、 磷肥, 直到幼苗 长到 50 厘米高即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健壮树形杜鹃 植株为发育良好、 无病虫害、 果实饱满的阳生植株, 其树龄应为 20 年以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氮肥为尿素, 所 述钾肥为 KNO3, 所述磷肥为 (NH4)3PO4。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蒴果为已完全 成熟的果实。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自然土壤为当 地腐殖质丰富、 疏松、 透气性能良好的微酸性黄壤。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农家肥为自然 发酵的人畜粪便。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每个苗床的宽度为 0.8 ~ 1.2 米, 长度为 9 ~ 18 米, 垄高为 15 ~ 20 厘米, 苗床垄间距离 50 ~ 60 厘米。

说明书


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属于园艺植物种子繁殖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树形杜鹃 (Rhododendron arboreum Smith), 是杜鹃花科常绿乔木, 高 7-14 米, 叶 厚革质, 叶片长圆状披针形, 长 6.5 ~ 16 厘米, 宽 2.2 ~ 4 厘米, 先端急尖, 表面深绿色, 无 毛, 中脉下陷, 侧脉微凹, 背面有白色至银白色绒毛 ; 叶柄长 1 ~ 2 厘米, 圆柱形, 上面有沟 槽, 下面有腺体。 顶生总状伞形花序, 花序轴长 1.5 ~ 2 厘米, 被绒毛 ; 花梗长约 0.8 厘米, 被 绒毛和腺体 ; 花萼小, 5 裂, 裂片顶端有缺刻, 内面基部有 5 个黑色蜜腺, 其余部分有深色点 ; 雄蕊 10, 花丝基部疏被白色短毛 ; 子房被白色绒毛。蒴果圆柱形, 长约 3 厘米。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 9 月。主要分布于海拔 1700 ~ 1900 米的山坡, 为典型的高山常绿杜鹃, 是贵 州百里杜鹃景区的主要观赏植物之一。
     目前, 树形杜鹃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是以扦插为主的无性繁殖, 而传统的种子繁 殖方式, 其繁殖效率很低, 不足 1‰, 严重制约了树形杜鹃的培育和栽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实用性强、 操作简便、 繁殖率高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 殖方法, 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本发明的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按 下述步骤进行树形杜鹃种子繁殖 : 1) 种子采收 选择健壮树形杜鹃植株, 于每年 11 ~ 12 月份采收蒴果, 将蒴果经阳光照晒或用炉火直 接烘干, 用手轻拍使种子脱离果皮, 收集种子, 装入布袋或纸袋中, 于通风干燥处储藏 ; 2) 苗床准备 用竹竿搭建塑料拱棚, 并准备苗床, 选择自然土壤作为基质, 竹筛过筛, 将颗粒较大的 粗土与农家肥混合, 铺于苗床箱底, 其上覆盖细土后按常规浇水 ; 3) 催芽与播种 在每年的下一年春季 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 将储藏的种子用布袋包好, 浸于 40 ~ 500C 温水中, 浸泡时间 25 ~ 35 分钟后取出种子, 于 20 ~ 300C 条件下进行催芽 ; 7 ~ 10 天后, 将 种子与细土按 1:5 ~ 1:10 的比列混合均匀, 轻撒于苗床表面, 然后覆盖一层 3 ~ 5 厘米厚 的松针叶 ; 4) 苗期管理 按常规方式浇水, 待种子开始露白发芽时, 除去 50% 松针叶 ; 子叶完全展开时, 再揭去 20 ~ 30% 松针叶 , 每隔 10 ~ 30 天喷施浓度为 0.1 ~ 0.2% 氮肥 ; 待 2 ~ 4 片真叶长出以 后, 每隔 10 ~ 30 天喷施浓度为 0.2 ~ 1.0% 氮肥和浓度为 0.1 ~ 0.2% 钾、 磷肥, 直到幼苗 长到 50 厘米高即成。
     上述健壮树形杜鹃植株为发育良好、 无病虫害、 果实饱满的阳生植株, 其树龄应为 20 年以上。
     上述氮肥为尿素, 所述钾肥为 KNO3, 所述磷肥为 (NH4)3PO4。
     上述蒴果为已完全成熟的果实。
     上述自然土壤为当地腐殖质丰富、 疏松、 透气性能良好的微酸性黄壤。
     上述农家肥为自然发酵的人畜粪便。
     上述每个苗床的宽度为 0.8 ~ 1.2 米, 长度为 9 ~ 18 米, 垄高为 15 ~ 20 厘米, 苗 床垄间距离 50 ~ 60 厘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率。经试验证 明, 本发明可使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率达到 76% 以上。因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 明具有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 易于实施、 繁殖率高等优点, 特别适合在高寒山区进行推广使 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 : 在实施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时, 按下述步骤进行树形杜鹃种子繁殖 : 1) 种子采收 选择健壮树形杜鹃植株, 即选择树龄 20 年以上、 发育良好、 无病虫害、 果实饱满的阳生 植株作为采种的母树, 于当年的 11 ~ 12 月采收蒴果, 即采收已完全成熟的果实, 将蒴果经 阳光照晒或用炉火直接烘干, 用手轻拍使种子脱离果皮, 收集种子, 装入布袋或纸袋中, 于 通风干燥处储藏 ; 2) 苗床准备 用竹竿搭建 6m×18m 塑料拱棚, 并准备苗床, 将每个苗床制作成宽度为 1.0 米, 长度为 16 米, 垄高 20 厘米, 使每个苗床垄间距离为 60 厘米 ; 选择腐殖质丰富、 疏松透气性能良好 的自然土壤作为基质, 用 0.1cm 孔径的竹筛过筛 ; 将颗粒较大的粗土与农家肥混合后放于 苗床箱底, 其颗粒较大的粗土与农家肥的比例为 2 : 1, 农家肥为自然发酵的人畜粪便, 混合 铺平后再加入细土, 浇足底水, 清除床面杂物 ; 3) 催芽与播种 在次年的 3 月上旬, 将储藏的种子用布袋包好, 放于浸种的容器中, 加入 400C 温水浸泡 30 分钟后, 滤干水分, 取出种子放入盘中, 于 260C 条件下进行催芽 ; 9 天后, 种子膨胀, 取出 种子放入播种盘中, 按 1:10 的比例加入筛过的细土, 混合均匀后, 轻撒于苗床表面, 然后在 其表面覆盖一层 5 厘米厚的松针叶 ; 4) 苗期管理 于自然条件下按常规方式浇水, 待种子开始露白发芽时, 除去 50% 松针叶, 子叶完全展 开时, 再揭去 30% 松针叶, 每隔 10 天按每亩喷施 20 升 0.1% 浓度的尿素溶液 ; 待第 2 片真叶 长出后, 每隔 15 天按每亩喷施 10 升 1.0% 浓度的尿素溶液和喷洒 10 升含 0.5% 浓度的 KNO3 和含 0.5% 浓度的 (NH4)3PO4 溶液, 直到幼苗长到 50 厘米高即成。4

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2214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2214ACN102342214A21申请号201010241097722申请日20100730A01G1/00200601A01C1/0020060171申请人贵州师范大学地址550001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贵州师范大学72发明人张习敏黄家涌乙引陈训74专利代理机构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代理人刘楠54发明名称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树形杜鹃种子繁殖1)种子采收,选择健壮树形杜鹃植株,于每年1112月份采收蒴果,收集种子;2)。

2、苗床准备;3)催芽与播种,在每年的下一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将储藏的种子浸泡后撒于苗床表面,然后覆盖一层松针叶;4)苗期管理,按常规方式浇水,待种子开始露白发芽时,除去50松针叶;待24片真叶长出以后,每隔1030天喷施浓度为0210氮肥和浓度为0102钾、磷肥,直到幼苗长到50厘米高即成。本发明可使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率达到76以上,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施、繁殖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高寒山区进行推广使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342228A1/1页21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树形。

3、杜鹃种子繁殖1)种子采收选择健壮树形杜鹃植株,于每年1112月份采收蒴果,将蒴果经阳光照晒或用炉火直接烘干,用手轻拍使种子脱离果皮,收集种子,装入布袋或纸袋中,于通风干燥处储藏;2)苗床准备用竹竿搭建塑料拱棚,并准备苗床,选择自然土壤作为基质,竹筛过筛,将颗粒较大的粗土与农家肥混合,铺于苗床箱底,其上覆盖细土后按常规浇水;3)催芽与播种在每年的下一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将储藏的种子用布袋包好,浸于40500C温水中,浸泡时间2535分钟后取出种子,于20300C条件下进行催芽;710天后,将种子与细土按15110的比列混合均匀,轻撒于苗床表面,然后覆盖一层35厘米厚的松针叶;4)苗期管理按。

4、常规方式浇水,待种子开始露白发芽时,除去50松针叶;子叶完全展开时,再揭去2030松针叶,每隔1030天喷施浓度为0102氮肥;待24片真叶长出以后,每隔1030天喷施浓度为0210氮肥和浓度为0102钾、磷肥,直到幼苗长到50厘米高即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壮树形杜鹃植株为发育良好、无病虫害、果实饱满的阳生植株,其树龄应为20年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钾肥为KNO3,所述磷肥为NH43PO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蒴果为已完全成熟的果实。5根据权利要求1所。

5、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土壤为当地腐殖质丰富、疏松、透气性能良好的微酸性黄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家肥为自然发酵的人畜粪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苗床的宽度为0812米,长度为918米,垄高为1520厘米,苗床垄间距离5060厘米。权利要求书CN102342214ACN102342228A1/2页3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属于园艺植物种子繁殖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树形杜鹃RHODODENDRONARBOREUMSMITH,是杜鹃花科常。

6、绿乔木,高714米,叶厚革质,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516厘米,宽224厘米,先端急尖,表面深绿色,无毛,中脉下陷,侧脉微凹,背面有白色至银白色绒毛;叶柄长12厘米,圆柱形,上面有沟槽,下面有腺体。顶生总状伞形花序,花序轴长152厘米,被绒毛;花梗长约08厘米,被绒毛和腺体;花萼小,5裂,裂片顶端有缺刻,内面基部有5个黑色蜜腺,其余部分有深色点;雄蕊10,花丝基部疏被白色短毛;子房被白色绒毛。蒴果圆柱形,长约3厘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1900米的山坡,为典型的高山常绿杜鹃,是贵州百里杜鹃景区的主要观赏植物之一。0003目前,树形杜鹃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是以扦插为主的无。

7、性繁殖,而传统的种子繁殖方式,其繁殖效率很低,不足1,严重制约了树形杜鹃的培育和栽培。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繁殖率高的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树形杜鹃种子繁殖1)种子采收选择健壮树形杜鹃植株,于每年1112月份采收蒴果,将蒴果经阳光照晒或用炉火直接烘干,用手轻拍使种子脱离果皮,收集种子,装入布袋或纸袋中,于通风干燥处储藏;2)苗床准备用竹竿搭建塑料拱棚,并准备苗床,选择自然土壤作为基质,竹筛过筛,将颗粒较大的粗土与农家肥混合,铺于苗床箱底,其上覆盖。

8、细土后按常规浇水;3)催芽与播种在每年的下一年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将储藏的种子用布袋包好,浸于40500C温水中,浸泡时间2535分钟后取出种子,于20300C条件下进行催芽;710天后,将种子与细土按15110的比列混合均匀,轻撒于苗床表面,然后覆盖一层35厘米厚的松针叶;4)苗期管理按常规方式浇水,待种子开始露白发芽时,除去50松针叶;子叶完全展开时,再揭去2030松针叶,每隔1030天喷施浓度为0102氮肥;待24片真叶长出以后,每隔1030天喷施浓度为0210氮肥和浓度为0102钾、磷肥,直到幼苗长到50厘米高即成。说明书CN102342214ACN102342228A2/2页40。

9、006上述健壮树形杜鹃植株为发育良好、无病虫害、果实饱满的阳生植株,其树龄应为20年以上。0007上述氮肥为尿素,所述钾肥为KNO3,所述磷肥为NH43PO4。0008上述蒴果为已完全成熟的果实。0009上述自然土壤为当地腐殖质丰富、疏松、透气性能良好的微酸性黄壤。0010上述农家肥为自然发酵的人畜粪便。0011上述每个苗床的宽度为0812米,长度为918米,垄高为1520厘米,苗床垄间距离5060厘米。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率。经试验证明,本发明可使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率达到76以上。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施。

10、、繁殖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高寒山区进行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4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实施树形杜鹃的种子繁殖时,按下述步骤进行树形杜鹃种子繁殖1)种子采收选择健壮树形杜鹃植株,即选择树龄20年以上、发育良好、无病虫害、果实饱满的阳生植株作为采种的母树,于当年的1112月采收蒴果,即采收已完全成熟的果实,将蒴果经阳光照晒或用炉火直接烘干,用手轻拍使种子脱离果皮,收集种子,装入布袋或纸袋中,于通风干燥处储藏;2)苗床准备用竹竿搭建6M18M塑料拱棚,并准备苗床,将每个苗床制作成宽度为10米,长度为16米,垄高20厘米,使每个苗床垄间距离为60厘米;。

11、选择腐殖质丰富、疏松透气性能良好的自然土壤作为基质,用01CM孔径的竹筛过筛;将颗粒较大的粗土与农家肥混合后放于苗床箱底,其颗粒较大的粗土与农家肥的比例为21,农家肥为自然发酵的人畜粪便,混合铺平后再加入细土,浇足底水,清除床面杂物;3)催芽与播种在次年的3月上旬,将储藏的种子用布袋包好,放于浸种的容器中,加入400C温水浸泡30分钟后,滤干水分,取出种子放入盘中,于260C条件下进行催芽;9天后,种子膨胀,取出种子放入播种盘中,按110的比例加入筛过的细土,混合均匀后,轻撒于苗床表面,然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松针叶;4)苗期管理于自然条件下按常规方式浇水,待种子开始露白发芽时,除去50松针叶,子叶完全展开时,再揭去30松针叶,每隔10天按每亩喷施20升01浓度的尿素溶液;待第2片真叶长出后,每隔15天按每亩喷施10升10浓度的尿素溶液和喷洒10升含05浓度的KNO3和含05浓度的NH43PO4溶液,直到幼苗长到50厘米高即成。说明书CN10234221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