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58412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08609.4

申请日:

2011.07.21

公开号:

CN102342794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L 9/00申请日:20110721|||公开

IPC分类号:

A47L9/00

主分类号:

A47L9/00

申请人: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发明人:

铃木龙路; 矢部启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0.07.23 JP 2010-16630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张敬强;李家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排气口朝向正上方且能够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的电动吸尘器。该电动吸尘器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40A)、以及在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形成于第一排气口(40A)的下侧的第二排气口(60A),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形成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上壁面的长度形成得比形成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下壁面的长度长。通过来自第二排气口(60A)的排气进行干涉,来自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成为斜向上的排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吸尘器, 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 以及在上述吸尘器 主体的后部形成于上述第一排气口的下侧的第二排气口,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 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上壁面的长度比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 的壁面中的下壁面的长度长。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排气口包含电源软线的容纳口。
3: 一种电动吸尘器, 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及第二排气口, 其特 征在于, 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形成为来自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排气与来自上述第一排气口的 排气干涉的朝向, 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接近来自上述第一排气口的排气的壁面的长 度比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与上述接近来自上述第一排气口的排气的壁 面相对的壁面的长度长。
4: 一种电动吸尘器, 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 以及在上述吸尘器 主体的后部形成于上述第一排气口的下侧的第二排气口,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 并且形成于比上述吸尘器 主体的表面靠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内侧, 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上壁面向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内侧的形成量比 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下壁面向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内侧的形成量长。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动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排气口形成于从上述电动鼓风机的排出口到上述第一排气口的排气流道的 中途, 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上壁面向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内侧即上述排气流道的流 道内突出而形成。

说明书


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进行排气的电动吸尘器。背景技术 在电动吸尘器中, 在将通过电动鼓风机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吸尘器外时, 主要从吸 尘器主体的后部进行排出气体的动作。但是, 在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向后方排出排气的场 合, 会卷起地面的灰尘。 因此, 提出了下述技术 : 在排气口的下侧向上设置另外的排气口, 使 下侧的向上的排气与上侧的排气干涉, 从而使排气整体向上 ( 参照专利文献 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专利第 3924852 号公报 ( 参照第 0038、 0040 段, 图 9)
     但是, 在专利文献 1 记载的技术中, 由于设定为排气向上 ( 向正上方 ), 因此排气吹 到用户的脸部等, 存在用户感到不适之类的问题。另外, 若设置向上的排气口, 则需要将排 气口设置为向后方突出, 并且与此相应地需要将轮子配置在比排气口更靠后方的位置, 导 致吸尘器主体大型化。另外, 由于排气口设定为向上, 也存在异物 ( 液体, 尘埃等 ) 容易从 排气口的开口部进入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 其目的在于提供不需要使排气口朝向正 上方, 能够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 以及在上述吸 尘器主体的后部形成于上述第一排气口下侧的第二排气口,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排气口 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 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上壁面 的长度比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下壁面的长度长。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 由于不使排气口朝向正上方, 因此排气不会吹到用户, 从而能够防止 吸尘器主体的大型化及异物进入排气口, 并且可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 2 是表示吸尘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 3 是表示卸下吸尘器主体的上主体罩和集尘箱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4 是图 6 的 A-A 线剖视图。
     图 5(a) 是表示排气从电动鼓风机向线轴的流动的概略图, 图 5(b) 是表示排气从 线轴向外部的流动的概略图。
     图 6 是表示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俯视图。
     图 7 是表示构成第二排气口的排气部件的立体图。图 8 是图 7 的 B-B 线剖视图。
     图 9 是表示排气在吸尘器主体的外部的流动的剖视图。
     图 10 是表示来自第二排气口的排气的流动的模式图。
     图 11 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 12 是图 11 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纵剖视图。
     图 13 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 14 是图 13 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纵剖视图。
     图中 :
     1A、 1B、 1C- 电动吸尘器, 2- 吸尘器主体, 2A- 上主体壳体, 2B- 下主体壳体, 2p- 后 部嵌板, 20A、 20B、 20C- 电动鼓风机, 22a- 排出口, 30- 线轴, 31- 电源软线, 40A、 40B、 40C- 第 一排气口, 50A、 50B、 50C- 容纳口, 60A、 60B1、 60B2、 60C- 第二排气口, 61- 排气部件, 62- 框 体, 62a1- 上壁面, 62b1- 下壁面, 63a、 63b- 横肋, 64- 纵肋, 65、 66- 加强肋, 63a1、 63a2、 63b1、 63b2、 68a、 68b、 69a、 69b- 壁面, R- 流道, R1- 排气流道, T1、 T2、 T3- 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 参照图 1 ~图 10 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 1 所示, 电动吸尘器 1A 构成为具备吸尘器主体 2、 软管 3、 设有把手操作开关 SW 等的操作管 4、 作为接头管 ( 管 ) 的延长管 5、 第一吸入件 6 及第二吸入件 7。在第一吸 入件 6 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吸入件 7 的前端部, 在第二吸入件 7 的底部连接有延长管 5 的前 端部, 在延长管 5 的底部连接有操作管 4 的前端部, 在操作管 4 的底部连接有软管 3, 软管 3 的底部与吸尘器主体 2 的前端部连接。另外, 第二吸入件 7 可以连接在延长管 5 和操作管 4 之间, 也可以不连接。另外, 在以下的说明中, 在言及各部的方向时, 以图 2 所示的方向为 基准。
     如图 2 所示, 在吸尘器主体 2 的上表面设有开闭自如的盖体 2a, 通过打开盖体 2a, 使容纳有集尘箱 10 的集尘箱室 2b 露出。另外,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 1A 是不使用纸 袋的类型, 是直接在集尘箱 10 内贮存尘埃的类型, 但也可应用于使用纸袋的类型。
     集尘箱 10 构成为在前面形成有来自软管 3 的尘埃流入的流入口 ( 未图示 ), 在后 面安装有过滤器 13( 参照图 4)。另外, 集尘箱 10 设置为相对于集尘箱室 2b 装卸自如, 在清 扫结束后等定期地从集尘箱室 2b 取出。并且, 将收集在集尘箱 10 的内部的尘埃扔进垃圾 箱等。集尘箱室 2b 形成于吸尘器主体 2 的内部的前侧。
     如图 3 所示, 吸尘器主体 2 通过组合构成上下方向 ( 垂直方向 ) 的大致上半部分 的外形的上主体壳体 2A 和构成大致下半部分的外形的下主体壳体 2B 来构成吸尘器主体 2 的外观。另外, 图 3 是卸下集尘箱 10 的状态。
     在吸尘器主体 2 的内部的右后侧配置有电动鼓风机 20A, 在电动鼓风机 20A 的左侧 配置有线轴 30。在前侧的集尘箱 10( 参照图 2) 与后侧的电动鼓风机 20A 及线轴 30 之间配 置有将吸尘器主体 2 的内部分割为前后的中央分割壁 11。
     中央分割壁 11 形成将从集尘箱 10 排出的空气导入电动鼓风机 20A 的管道。另 外, 在中央分割壁 11 上设有除尘装置 12, 该除尘装置 12 通过敲打设在集尘箱 10 上的过滤
     器 13( 参照图 4), 除去附着在过滤器 13 上的集尘箱 10 内侧的尘埃。
     除尘装置 12 由敲打过滤器 13 的打击除尘件 12a、 驱动打击除尘件 12a 的气缸 12b、 使打击除尘件 12a 向一个方向 ( 前方 ) 加力的螺旋弹簧 ( 未图示 ) 等构成。
     在上述除尘装置 12 中, 伴随拉出线轴 30 的电源软线 31( 拉出软线 )、 或卷绕电源 软线 31( 卷绕软线 ), 设在线轴 30 的绕线筒部 32 上的大径的齿轮 G 的旋转力通过小径的中 间齿轮 g1、 小径的传动齿轮 g2 传达到气缸 12b。
     另外, 除尘装置 12 不局限于在拉出软线时及卷绕软线时的两种情况进行动作, 也 可以在气缸 12b 上设置只传送一个方向的旋转的离合器机构 ( 未图示 ), 在卷绕软线时, 气 缸 12b 不旋转。另外, 也可以在拉出软线时气缸 12b 不旋转。
     另外, 除尘装置 12 不局限于利用线轴 30 动作时的力进行动作, 可以在使用电动机 ( 马达 ) 拉出软线时或卷绕软线时, 利用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控制驱动电动机, 从而使除尘装 置 12 进行动作。
     另外, 中央分割壁 11 在打击除尘件 12a 的下游侧构成为包括中央部同心圆状地配 置的环状的骨架组 11a 和在该骨架组 11a 的外侧放射状地延伸的骨架组 11b。
     由此, 通过集尘箱 10 的过滤器 13( 参照图 4) 的排气 ( 空气 ) 经过除尘装置 12 的 打击除尘件 12a 的框状的间隙、 中央分割壁 11 的骨架组 11a、 11b 的间隙向电动鼓风机 20A 排出。
     如图 4 所示, 电动鼓风机 20A 构成为具备覆盖电动机部 ( 未图示 ) 的周围及风扇 部 ( 未图示 ) 的圆周的电动机壳体 21、 覆盖该电动机壳体 21 的周围的外壳体 22、 防振盖 23 及防振橡胶 24。
     就电动机壳体 21 而言, 风扇部以朝向前方的方式横向配置, 在前面形成有吸引来 自集尘箱 10 的排气的吸气口 21a, 在后部形成有将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排出到电动机壳体 21 的外部的排气孔 21b。
     外壳体 22 容纳电动机壳体 21, 并且在下部形成有将来自排气孔 21b 的排气排出到 外壳体 22 的外部的排出口 22a。另外, 外壳体 22 由合成树脂等形成, 并使用螺钉等固定在 吸尘器主体 2 的下主体壳体 2B 上。另外, 在外壳体 22 的上部搭载控制基板 70。
     防振盖 23 配置在电动机部 ( 未图示 ) 的后部, 构成为安装在与外壳体 22 之间并 弹性支撑电动机壳体 21。
     防振橡胶 24 以覆盖风扇部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大致环状, 并嵌合在电动机壳体 21 的前面。另外, 防振橡胶 24 构成为前面部分与形成在中央分割壁 11 上的圆环状肋 11c 紧密结合、 外周面部分与外壳体 22 紧密结合并弹性支撑电动机壳体 21。
     由此, 从电动鼓风机 20A 的吸气口 21a 吸入的排气通过电动机壳体 21 内的风扇部 及电动机部从排气孔 21b 排出, 并从外壳体 22 的排出口 22a 向吸尘器主体 2 的底部 ( 下主 体壳体 2B 的底面 2t) 排出。另外, 在电动机壳体 21 的排气孔 21b 和外壳体 22 的排出口 22a 之间, 以包围电动机部侧的电动机壳体 21 的方式周状地配置有过滤器 25。
     如图 5 所示, 线轴 30 的卷绕有电源软线 31 的卷轴部 32 由下主体壳体 2B 支撑。 另外, 虽然未详细地图示, 但线轴 30 的空间利用卷轴部 32 的壁与电动鼓风机 20A 的空间隔 开。
     由此, 如图 5(a) 所示, 从电动鼓风机 20A 的排出口 22a( 参照图 4) 排出的排气通过线轴 30 的中央部, 并且如图 5(b) 所示, 向卷绕的电源软线 31 放射状地扩散, 通过形成于 电源软线 31 的容纳口 50A 的间隙从吸尘器主体 2 向水平方向后方排出。
     如图 6 所示, 在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设有第一排气口 40A、 电源软线 31 的容纳口 50A、 第二排气口 60A。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第一排气口 40A、 容纳口 50A、 第二排气 口 60A 全部设在上主体壳体 2A 上, 因此只在例如上主体壳体 2A 上进行第二排气口 60A 的 加工, 因此在成本上便宜。
     第一排气口 40A 构成为, 形成在吸尘器主体 2 的上部, 在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细长 的切口状长孔 41, 各长孔 41 在左右方向以等间隔配置。另外, 第一排气口 40A 形成在斜上 方向的面上 ( 参照图 4)。但是, 第一排气口 40A 也可以形成在水平方向的面上。
     在各长孔 41 内, 在上下方向隔有间隔地形成多个加强肋 42。各加强肋 42 的上表 面 42a 及下表面 42b 都沿水平方向形成 ( 参照图 4)。因此, 形成有第一排气口 40A 的面朝 向斜上方, 但从第一排气口 40A 排出的排气沿加强肋 42 的水平面从吸尘器主体 2 向水平方 向排出。但是, 也可以将各加强肋 42 的上表面 42a 及下表面 42b 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 向斜上方, 使从第一排气口 40A 排出的排气从吸尘器主体 2 向斜上方排出。
     容纳口 50A 构成为, 在横向 ( 水平方向向后 ) 开口为大致四边形状, 成为卷绕软线 时或拉出软线时的通道, 电源软线 31 的插头 PG 以横向的状态容纳其中。另外, 容纳口 50A 位于吸尘器主体 2 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和第一排气口 40A 的左端之间。另外, 长孔 41 形成为 容纳口 50A 所处的区域形成得短, 容纳口 50A 进入长孔 41 侧。 另外, 由于在运转时电源软线 31( 参照图 5) 变热, 因此为了冷却, 构成为空气 ( 排 气 ) 相对于电源软线 31 流动, 冷却了电源软线 31 后, 来自容纳口 50A 的间隙的空气从吸尘 器主体 2 排出到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 容纳口 50A 包含于第一排气口 40A。
     第二排气口 60A 隔着容纳口 50A 形成在第一排气口 40A 的下侧。另外, 第二排气 口 60A 形成为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长形状, 并延伸到配置在比左右方向中央靠左的容 纳口 50A 的下侧。
     另外, 在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 在第一排气口 40A 和第二排气口 60A 之间, 收放电 动吸尘器 1A 时使吸尘器主体 2 立起而收放时与地面抵接并支撑的支撑部 T1 向后方突出地 形成 ( 参照图 4)。
     如图 7 所示, 第二排气口 60A 通过由合成树脂等一体形成的排气部件 61 嵌合在形 成于吸尘器主体 2( 参照图 6) 后部的规定的切口 ( 未图示 ) 中而安装。这样, 由于在形成 有第一排气口 40A 的上主体壳体 2A 上只形成用于安装第二排气口 60A 的切口即可, 因此能 够更容易且便宜地进行设计变更。
     排气部件 61 具有大致四边横长形状的框体 62。 框体 62 包括构成上下方向的上侧 框的上框部 62a、 构成下侧框的下框部 62b、 构成左侧框的左框部 62c 及构成右侧框的右框 部 62d。由此, 利用上框部 62a 的内侧的壁面、 下框部 62b 的内侧的壁面、 左框部 62c 的内侧 的壁面和右框部 62d 的内侧的壁面构成第二排气口的流道 R。 排气部件 61 的开口截面形状 除了大致四边横长形状之外, 也可以是大致日本古时的金币形状、 大致椭圆形状、 大致圆形 状。
     另外, 排气部件 61 在框体 62 的内侧形成有在左右方向横切第二排气口 60A( 参 照图 4) 的两条横肋 63a、 63b。横肋 63a、 63b 分别形成为左右两端延伸到框体 62 的左框部
     62c、 右框部 62d, 互相在上下方向隔有间隔且平行地配置。通过配置两条横肋 63a、 63b, 将 流道在上下方向分割为三部分。但是, 也可以不设置两条横肋 63a、 63b。
     另外, 排气部件 61 在框体 62 的内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横切第二排气口 60A( 参照 图 4) 的两条纵肋 64、 64。各纵肋 64 在俯视中形成为大致三角形。通过配置两条纵肋 64、 64, 将流道在左右方向分割为三个。但是, 也可以不设置两条纵肋 64、 64。
     另外, 排气部件 61 在纵肋 64 和纵肋 64 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横切第二排气口 60A 的两条加强肋 65、 65。 另外, 在纵肋 64 和左框部 62c 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横切的加强 肋 66, 在纵肋 64 和右框部 62d 之间也同样形成有在上下方向横切的加强肋 66。但是, 也可 以不设置两根加强肋 65、 65。并且, 利用框体 62、 两条横肋 63a、 63b、 两条纵肋 64、 64、 两条 加强肋 65、 65, 第二排气口 60A 的各孔的开口截面形状为大致四边形状, 但第二排气口 60A 的各孔的开口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大致日本古时的金币形状、 大致椭圆形状、 大致圆形状。
     如图 8 所示, 排气部件 61 在将上框部 62a 的内壁面即上壁面 62a1 的长度设为 L1、 将下框部 62b 的内壁即下壁面 62b1 的长度设为 L2 时, 形成为长度 L1 比长度 L2 长。另外, 所谓上壁面 62a1 的长度 L1, 表示从与排气 ( 空气 ) 接触的面的排气的入口边缘部到出口 边缘部的长度。另外, 下壁面 62b1 的长度 L2 也与上壁面 62a1 同样地, 表示从与排气 ( 空 气 ) 接触的面的排气的入口边缘部到出口边缘部的长度。 另外, 排气部件 61 的横肋 63a 在将向上的壁面 63a1 的长度设为 L3、 将向下的壁 面 63a2 的长度设为 L4 时, 形成为长度 L3 与长度 L4 为相同的长度。另外, 壁面 63a1 的长 度 L3 及壁面 63a2 的长度 L4 形成为比上壁面 62a1 的长度 L1 短。另外, 长度 L3 与长度 L4 不局限于相同的长度, 也可以为 L3 > L4( 但 L1 > L3)。
     另外, 排气部件 61 的横肋 63b 在将向上的壁面 63b1 的长度设为 L5、 将向下的壁 面 63b2 的长度设为 L6 时, 形成为长度 L5 和长度 L6 为相同的长度。另外, 壁面 63b1 的长 度 L5 及壁面 63b2 的长度 L6 形成为比壁面 63a2 的长度 L4 短, 并且, 形成为比下壁面 62b1 的长度 L2 长。另外, 与上述同样地, L5 和 L6 不局限于相同的长度, 也可以为 L5 > L6( 但 L6 > L2, L4 > L5)。
     另外, 排气部件 61、 上壁面 62a1、 下壁面 62b1 及壁面 63a1、 63a2、 63b1、 63b2 以相 对于水平方向为后侧比前侧高的方式朝上, 并且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成角度 α( 例如 15 度 )( 参照图 8)。
     另外, 排气部件 61 在框体 62 的后端部向外侧形成有凸缘部 62e。即, 相对于上框 部 62a 向垂直方向的上方延伸, 相对于下框部 62b 向垂直方向的下方延伸, 相对于左框部 62c 向左侧延伸, 相对于右框部 62d 向右侧延伸。而且, 图 8 只表示上下方向。
     凸缘部 62e 形成为其前面 62e1 与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嵌板 2p( 参照图 9) 成为同 一面。因此, 由上壁面 62a1、 下壁面 62b1 及壁面 63a1、 63a2、 63b1、 63b2 构成的流道 R 形成 为向吸尘器主体 2 的内侧突出 ( 参照图 4)。
     即, 排气部件 61 的上壁面 62a1 构成为向吸尘器主体 2 的内侧突出。由此, 从吸尘 器主体 2 的后部嵌板 2p 的表面只向外侧突出有相当于凸缘部 62e 的厚度的尺寸。换言之, 构成为形成有上壁面 62a1 的上框部 62a 向吸尘器主体 2 的内部的形成量 ( 突出量 ) 比形 成有下壁面 62b1 的下框部 62b 向吸尘器主体 2 的内部的形成量 ( 突出量 ) 大。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构成第二排气口 60A 的排气部件 61 由不同部件 ( 不同零
     件 ) 构成, 但不局限于此, 也可以在吸尘器主体 2 的上主体壳体 2A 上直接 ( 一体地 ) 形成 作为第二排气口 60A 的流道 R。
     如图 9 所示, 从电动鼓风机 20A 的排出口 22a 排出的排气如空白箭头 (a) 所示, 在 形成于电动鼓风机 20A 和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嵌板 2p 之间的排气流道 R1 内上升。并且, 如空白箭头 (b) 及 (c) 所示, 从第一排气口 40A 向水平方向的后方排出。同时, 如空白箭头 (d) 所示, 从形成于电动鼓风机 20A 的排出口 22a 和第一排气口 40A 之间的第二排气口 60A 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排出。
     另外, 从电动鼓风机 20A 的排出口 22a 排出的排气被引导到线轴 30 侧, 通过线轴 30 的中心部, 沿电源软线 31 向外周方向放射状地流出 ( 参照图 5(a))。此时, 通过排气在 电源软线 31 和电源软线 31 之间的间隙内流动, 冷却电源软线 31。向电源软线 31 的外侧排 出的排气从容纳口 50A 的间隙向吸尘器主体 2 的后方沿水平方向排出 ( 参照图 5(b)), 同时 从第二排气口 60A 的靠左的部分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排出。
     这样, 在图 9 中, 如空白箭头 (c) 所示, 从第一排气口 40A 及线轴 30 的容纳口 50A( 参照图 5(b)) 向水平方向后方排出的排气如图 9 中的空白箭头 (d) 所示, 与从第二排 气口 60A 斜向上排出的排气在吸尘器主体 2 的后方干涉, 其结果, 如图 9 中的空白箭头 (e) 所示, 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的排气并向后方流动。 若进一步说明, 则如图 10 所示, 从第二排气口 60A 排出的排气如空白箭头所示, 在 通过形成于上壁面 62a1 与壁面 63a1 之间的流道、 形成于壁面 63a2 与壁面 63b1 之间的流 道、 形成于壁面 63b2 与下壁面 62b1 之间的流道时, 沿上壁面 62a1、 下壁面 62b1、 壁面 63a1、 63a2、 63b1、 63b2 的倾角 α 流动。但是, 通过上壁面 62a1、 下壁面 62b1、 壁面 63a1、 63a2、 63b1、 63b2 的排气成为比倾角 α 更大的倾角 β、 即比倾角 α 更向上的排气从第二排气口 60A 排出。
     即, 由于上壁面 62a1 的长度 L1( 参照图 8, 以下相同 ) 形成得比壁面 63a1 的长度 L3 长, 因此沿上壁面 62a1 流动的排气的摩擦比沿壁面 63a1 流动的排气的摩擦大, 在离开 第二排气口 60A 时的排气的角度向上壁面 62a1 侧倾斜的状态下从第二排气口 60A 的流道 R 排出。将这种效果称为附壁效果。
     同样地, 由于壁面 63a2 的长度 L4 比壁面 63b1 的长度 L5 形成得长, 因此排气在进 一步向壁面 63a2 侧倾斜的状态下从第二排气口 60A 的流道 R 排出。另外, 壁面 63b2 及下 壁面 62b1 也相同, 排气在进一步向壁面 63b2 侧倾斜的状态下从第二排气口 60A 的流道 R 排出。
     另外, 由于第一排气口 40A 位于比第二排气口 60A 靠吸尘器主体 2 内的电动鼓风 机 20A 的排气流道 R1 上的、 下游侧, 即第二排气口 60A 位于从电动鼓风机 20A 到第一排气 口 40A 的排气流道之间, 因此在从第二排气口 60A 到第一排气口 40A 之间产生压力损失, 排 气从上游侧的第二排气口 60A 的排出比从第一排气口 40A 的排出更强有力 ( 流速快 )。另 外, 由于使第二排气口 60A 相对于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嵌板 2p 向内侧突出地构成流道 R, 因 此电动鼓风机 20A 和后面嵌板 2p 之间的排气流道 R1 变窄, 排气容易从排气流道 R1 流入第 二排气口 60A, 排气容易从第二排气口 60A 排出。另外, 向吸尘器主体 2 内突出的第二排气 口 60A 的开口面不是水平方向, 而是斜向上的方向, 即, 第二排气口 60A 的上壁面比下壁面 更向吸尘器主体 2 内突出。因此, 由于向吸尘器主体 2 内突出的第二排气口 60A 的开口面
     与排气流道 R1 内的从下方向上流动的排气的方向稍微相对, 因此排气容易从排气流道 R1 流入第二排气口 60A, 排气容易从第二排气口 60A 排出。因此, 来自第二排气口 60A 的排气 与来自第一排气口 40A 的排气干涉并占上风, 能够使从第一排气口 40A 水平地排出的排气 向上。
     顺便说明一下, 关于排气的噪音, 通过将从电动鼓风机 20A 到第一排气口 40A 的流 道的长度设定得长, 能够降低排气音。但是, 若从第一排气口 40A 排出的排气多, 则会卷起 地面的尘埃。因此, 通过在比第一排气口 40A 流速快的上游侧设置第二排气口 60A, 使少量 的排气从第二排气口 60A 向上排出, 不会使排气音过大, 且可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也可以 使第二排气口 60A 的开口面积比第一排气口 40A 的开口面积大, 从而加快来自第二排气口 60A 的排气的流速。
     如以上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 1A 中, 由于第二排气口 60A 的流道形 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 且上壁面 62a1 的长度形成得比下壁面 63b1 的长度长, 因 此可通过更小的倾斜面 ( 更少的向上的面 ) 来实现使来自第二排气口 60A 的排气与来自第 一排气口 40A 的水平方向的排气干涉, 作为整体能够成为向上的排气 ( 参照图 9), 可抑制卷 起地面的尘埃。
     并且,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第二排气口 60A 的孔不是朝正上方, 而是相对于水平方 向向上, 并且利用上述的附壁效果设定为更小的倾斜, 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液体或尘埃等 异物的进入。另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由于将来自第二排气口 60A 的排气设定为朝向斜上 方, 因此能够防止排气吹到用户的衣服或脸等, 能够防止用户感到不适。另外, 在第一实施 方式中, 由于第二排气口 60A 几乎不从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嵌板 2p 的表面向后方突出 ( 在 本实施方式中, 只突出相当于凸缘部 62e 的厚度 ), 换言之, 第二排气口 60A 位于比连接支 撑部 T1 和轮子 W 的接点 Q1 的直线 ( 虚线 ) 靠前方 ( 在使吸尘器主体 2 立起的状态下的上 方 )( 参照图 4), 因此不必将吸尘器主体 2 的轮子 W 的位置向后方移动, 吸尘器主体 2 不会 大型化。
     另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上壁面 62a1( 接近第一排气口的壁面 ) 的长度 L1 形成 得比壁面 63a1( 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 ) 的长度 L3 长。另外, 壁面 63a2( 接近第一 排气口的壁面 ) 的长度 L4 形成得比壁面 63b1( 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 ) 的长度 L5 长。另外, 壁面 63b2( 接近第一排气口的壁面 ) 的长度 L6 形成得比下壁面 62b1( 与上述 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 ) 的长度 L2 长。因此, 能够成为比上壁面 62a1、 下壁面 62b1、 壁面 63a1、 63a2、 63b1、 63b2 的倾角 α 更向上 ( 倾角 β) 的排气。这样, 以由更小的倾斜面 ( 更 少的向上的面 ) 构成的流道 R 使排气与来自第一排气口 40A 的排气干涉, 作为整体能够成 为斜向上的排气。由此, 能够防止卷起地面的尘埃。
     另外, 换言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上壁面 62a1 向吸尘器主体 2( 后部嵌板 2p) 的 内侧的形成量 ( 突出量 ) 比形成第二排气口 60A 的流道 R 的壁面中的下壁面 62b1 向吸尘 器主体 2( 后部嵌板 2p) 的内侧的形成量 ( 突出量 ) 形成得长 ( 大 ), 因此能够使来自由更 小的倾斜的面构成的流道 R 的排气与来自第一排气口 40A 的排气干涉, 作为整体能够成为 斜向上的排气。
     另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由于构成为使第二排气口 60A 延伸到与电源软线 31 的 容纳口 50A 上下重合的位置, 即, 第二排气口 60A 位于容纳口 50A 的下侧, 因此即使横向 ( 向水平方向 ) 地配置容纳口 50A 而使排气向水平方向排出, 也可利用来自第二排气口 60A 的 斜向上的排气使来自容纳口 50A 的排气成为斜向上的排气。因此, 可抑制由来自成为电源 软线 31 的冷却风 ( 排气 ) 的出口的容纳口 50A 的排气卷起地面尘埃。在来自第一排气口 40A 的排气的方向为斜向上的场合, 可不使第二排气口 60A 形成在第一排气口 40A 的下侧, 可只形成在容纳口 50A 的下侧。
     另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由于在从电动鼓风机 20A 的排出口 22a 到第一排气口 40A 的排气流道 R1 的途中形成第二排气口 60A, 形成第二排气口 60A 的流道 R 的上壁面 62a1 向吸尘器主体 2 的内侧即排气流道的流道内突出而形成 ( 参照图 10), 因此排气容易从第二 排气口 60A 排出, 并且由于能够使流速快的状态的排气从第二排气口 60A 排出, 因此可使来 自第一排气口 40A 的排气向上。
     说明第二实施方式。
     图 11 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 12 是图 11 的电动吸尘 器的纵剖视图。另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以不使用纸袋、 通过排出尘埃而可反复使用的集 尘箱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主体 1A 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参照需要更换的纸袋式电动 吸尘器 1B 进行说明。另外,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是纸袋式电动吸尘器 1C。 这样,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可适用于非纸袋方式及纸袋方式的任一种。 另外,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 1B 所搭载的电动鼓风机 20B( 参照图 12) 在电 动机壳体 21 的上部配置有集尘性能高的过滤器 25s(HEPA、 ULPA 等 ), 在过滤器 25s 的上部 具备将从过滤器 25s 排出的排气 ( 空气 ) 引导到吸尘器主体 2 的底部的罩部件 26。因此, 从电动机壳体 21 排出的排气的全部量通过过滤器 25s, 并利用罩部件 26 通过电动机壳体 21 的右侧面 ( 纸面背侧 ), 从而被引导到电动鼓风机 20B 的底侧。
     如图 11 所示,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 1B 在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具有第一排 气口 40B、 容纳口 50B、 第二排气口 60B1、 60B2。 另外, 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具有后部嵌板 2p, 该后部嵌板 2p 具有向后方的后面 2p1 和向斜后方的后面 2p2( 参照图 12)。
     第一排气口 40B 构成为具有多个形成为六边形状的贯通孔 43, 贯通孔 43 在上下方 向配置多个 (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五个 ), 并且在左右方向配置多个 (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 11 个 )。另外, 各贯通孔 43 形成在后部嵌板 2p 的后面 2p2 上, 形成为在与后面 2p2 正交的方 向 ( 大致垂直的方向 ) 贯通。即, 排气从第一排气口 40B 的贯通孔 43 向斜上方排出。
     容纳口 50B 包含于第一排气口 40B, 配置在贯通孔 43 的左侧。该容纳口 50B 与第 一实施方式的容纳口 50A 相同, 成为在卷绕软线时或拉出软线时的通道, 电源软线 31 的插 头 PG 以横向的状态容纳其中。
     第二排气口 60B1 位于第一排气口 40B 的下侧, 从第一排气口 40B 到容纳口 50B 在 左右方向上细长地形成。另外, 第二排气口 60B1 与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嵌板 2p 一体地形 成。 另外, 第二排气口 60B1 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排气口 60A 相同地由不同部件形成。
     另外, 第二排气口 60B1 在左右方向具有细长的开口部 68( 参照图 11), 在该开口 部 68 内, 在左右方向隔有间隔地形成加强肋 68s。另外, 第二排气口 60B1 的构成其上侧的 壁的壁面 68a 向吸尘器主体 2( 后部嵌板 2p) 的内侧延伸, 构成下侧的壁的壁面 68b 与壁面 68a 相对地形成。另外, 第二排气口 60B1 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向斜上方的方式形成流道 R3。
     另外, 壁面 68a 的长度 L10( 参照图 12) 形成为比壁面 68b 的长度 L11 长。另外,
     长度 L10 及长度 L11 表示从排气的入口边缘部 ( 内侧 ) 到出口边缘部 ( 外侧 ) 的长度。因 此, 在排气从第二排气口 60B1 向斜上方排出时, 利用所谓的附壁效果, 以比壁面 68a 及壁面 68b 的倾斜大的倾斜的状态、 即进一步向第一排气口 40B 侧倾斜的状态从第二排气口 60B1 的流道 R3 排出。
     第二排气口 60B2 位于第一排气口 40B 的上侧, 从第一排气口 40B 到容纳口 50B 在 左右方向上细长地形成。即, 第二排气口 60B2 构成为与第二排气口 60B1 在上下夹住包含 容纳口 50B 的第一排气口 40B。
     另外, 第二排气口 60B2 的构成其上侧的壁的壁面 69a 向吸尘器主体 2( 后部嵌板 2p) 的内侧延伸, 构成下侧的壁的壁面 69b 与壁面 69a 相对地形成。另外, 第二排气口 60B2 形成在后面 2p2 上, 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后方向上。
     另外, 壁面 69b 的长度 L13 形成为比壁面 69a 的长度 L12 长。 另外, 长度 L12 及 L13 表示从排气的入口边缘部 ( 内侧 ) 到出口边缘部 ( 外侧 ) 的长度。因此, 在排气从第二排 气口 60B2 向斜上方排出时, 利用所谓的附壁效果, 以比壁面 69a 及壁面 69b 的倾斜小的倾 斜的状态、 即进一步向第一排气口 40B 侧倾斜的状态从第二排气口 60B2 的流道 R4 排出。
     另外, 在第一排气口 40B 和第二排气口 60B1 之间的后部嵌板 2p 的后面 2p1 上形 成有支撑部 T2, 该支撑部 T2 在将吸尘器主体 2 立起而收放时, 与地面抵接。 在这种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 1B 中, 形成第二排气口 60B1 的流道的壁面中 的与来自第一排气口 40B 的排气接近的壁面 68a 的长度 L10 形成为比形成第二排气口 60B1 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 68b 的长度 L11 长, 因此来自第二排气口 60B1 的排气以向来自第一排气口 40B 的排气侧倾斜的状态排出。 另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形成第二排气口 60B2 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与来自第一排气口 40B 的排气接近的壁面 69b 的 长度 L13 形成为比形成第二排气口 60B2 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 69a 的长度 L12 长, 因此来自第二排气口 60B2 的排气以向来自第一排气口 40B 的排气侧倾 斜的状态排出。
     但是, 由于形成于后部嵌板 2p 上的贯通孔 43 是在薄板上形成孔的结构, 因此来自 贯通孔 43 的排气在排出时有时会扩散地排出。因此,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 即使来自第一排 气口 40B 的排气扩散地排出, 利用来自第二排气口 60B1 的排气和来自第二排气口 60B2 的 排气夹住来自第一排气口 40B 的排气来防止上述扩散, 通过成为向上的排气, 对排气的流 动进行调整, 可抑制卷起尘埃。
     并且,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由于第二排气口 60B1、 60B2 的开口部 68、 69 不是朝向正 上方, 而是设定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上, 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或尘埃等异物的进入。另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由于将来自第二排气口 60B1、 60B2 的排气设定为向斜上方, 因此能够 防止排气吹到用户的衣服或脸等, 能够防止用户感到不适。另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第二 排气口 60B1 比在收放时立起使吸尘器主体 2 的情况下连接支撑部 T2 和轮子 W 的地面的接 点 Q2 的直线 ( 虚线 ) 位于靠前方 ( 在立起的状态下向上方 )( 参照图 12), 因此即使设置第 二排气口 60B1、 60B2, 也不必将吸尘器主体 2 的轮子 W 的位置向后方移动, 吸尘器主体 2 不 会大型化。
     另外,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 由于构成为使第二排气口 60B1、 60B2 延伸到与电源软 线 31 的容纳口 50B 上下重合的位置, 因此即使横向 ( 水平方向 ) 地配置容纳口 50B, 也使
     来自第二排气口 60B1、 60B2 的各排气与来自容纳口 50B 的排气干涉并夹住来自容纳口 50B 的排气, 作为整体能够成为斜向上的排气。因此, 可抑制由来自成为电源软线 31 的冷却风 ( 排气 ) 的出口的容纳口 50B 的排气卷起地面的尘埃。
     另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由于第二排气口 60B1 形成在从电动鼓风机 20B 的排出 口到第一排气口 40B 的排气流道 R1 的中途, 且形成第二排气口 60B1 的流道的上壁面 68a 向吸尘器主体 2 的内侧、 即排气流道 R1 的流道内突出地形成, 因此排气流道 R1 在第二排气 口 60B1 的部分的流道狭窄, 排气容易从第二排气口 60B1 排出, 通过将流速快的状态的排气 从第二排气口 60B1 排出, 能够防止来自第一排气口 40B 的排气的扩散。
     说明第三实施方式。
     图 13 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 14 是图 13 所示的电动 吸尘器的纵剖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 1C 在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具备第一排气 口 40C、 第二排气口 60C。另外, 第一排气口 40C 作为整体具有比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排 气口 40B 大的开口面积。另外, 电动鼓风机 20C 与上述电动鼓风机 20A 相同, 电动机壳体 21 由外壳体 22 支撑, 排气通过形成于外壳体 22 的底部的排出口 22a 排出。
     即, 第一排气口 40C 由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贯通孔 44 构成, 在由 贯通孔 44 构成的第一排气口 40C 的左侧具有电源软线 31 的容纳口 50C。容纳口 50C 与上 述容纳口 50A、 50B 相同, 向水平方向后方开口, 在横向容纳插头 PG。 第二排气口 60C 配置在包含容纳口 50C 的第一排气口 40C 的上部, 在左右方向具 有细长的开口部 71, 在该开口部 71 内在左右方向隔有间隔地形成加强肋 71s。该第二排气 口 60C 设定为向后方朝向斜上方 ( 参照图 14)。另外, 在吸尘器主体 2 的后部, 在第一排气 口 40C 的下侧形成有在将吸尘器主体 2 立起而收放时与地面抵接的支撑部 T3。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即使来自第一排气口 40C 的排气向上扩散地排出, 也可利用 来自第二排气口 60C 的排气防止上述扩散, 排气成为向斜上方的气流, 由于对排气的气流 进行调整, 因此可抑制卷起尘埃。
     并且,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由于第二排气口 60C 的开口部 71 不是朝向正上方, 而是 设定为向斜上方, 因此能够防止排气吹到用户的衣服或脸等, 能够防止用户感到不适。另 外, 由于第二排气口 60C 比在收放时立起吸尘器主体 2 的情况下连接支撑部 T3 和轮子 W 的 地面的接点 Q3 的直线 ( 虚线 ) 位于靠前方 ( 在立起状态下的上方 )( 参照图 14), 因此不必 将吸尘器主体 2 的轮子 W 的位置向后方移动, 吸尘器主体 2 不会大型化。
     另外,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 由于构成为使第二排气口 60C 延伸到与电源软线 31 的 容纳口 50C 上下重合的位置, 因此即使横向 ( 水平方向 ) 地配置容纳口 50C, 也可使来自第 二排气口 60C 的各排气与来自容纳口 50C 的排气干涉, 作为整体能够成为调整成向斜上方 的排气。因此, 可抑制由来自成为电源软线 31 的冷却风 ( 排气 ) 的出口的容纳口 50C 的排 气卷起地面的尘埃。
     另外,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 以将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配置为上下的关系的 方式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 但不局限于这种关系, 也可以将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配置 在左右, 使来自第一排气口的排气与来自第二排气口的排气干涉, 作为整体将排气设定为 向吸尘器主体 2 的侧方朝上。
    

电动吸尘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动吸尘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动吸尘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吸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吸尘器.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2794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2794ACN102342794A21申请号201110208609422申请日20110721201016630820100723JPA47L9/0020060171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铃木龙路矢部启一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代理人张敬强李家浩54发明名称电动吸尘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排气口朝向正上方且能够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的电动吸尘器。该电动吸尘器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40A、以及在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形成于第一排气口40A。

2、的下侧的第二排气口60A,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形成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上壁面的长度形成得比形成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下壁面的长度长。通过来自第二排气口60A的排气进行干涉,来自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成为斜向上的排气。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14页CN102342810A1/1页21一种电动吸尘器,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以及在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后部形成于上述第一排气口的下侧的第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

3、上方,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上壁面的长度比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下壁面的长度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排气口包含电源软线的容纳口。3一种电动吸尘器,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及第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形成为来自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排气与来自上述第一排气口的排气干涉的朝向,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接近来自上述第一排气口的排气的壁面的长度比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与上述接近来自上述第一排气口的排气的壁面相对的壁面的长度长。4一种电动吸尘器,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以及在上述吸尘器。

4、主体的后部形成于上述第一排气口的下侧的第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并且形成于比上述吸尘器主体的表面靠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内侧,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上壁面向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内侧的形成量比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下壁面向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内侧的形成量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排气口形成于从上述电动鼓风机的排出口到上述第一排气口的排气流道的中途,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上壁面向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内侧即上述排气流道的流道内突出而形成。权利要求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A1/10页3电。

5、动吸尘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进行排气的电动吸尘器。背景技术0002在电动吸尘器中,在将通过电动鼓风机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吸尘器外时,主要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进行排出气体的动作。但是,在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向后方排出排气的场合,会卷起地面的灰尘。因此,提出了下述技术在排气口的下侧向上设置另外的排气口,使下侧的向上的排气与上侧的排气干涉,从而使排气整体向上参照专利文献1。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24852号公报参照第0038、0040段,图90005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设定为排气向上向正上方,因此排气吹到用户的脸部等,存在用户感到不适之类。

6、的问题。另外,若设置向上的排气口,则需要将排气口设置为向后方突出,并且与此相应地需要将轮子配置在比排气口更靠后方的位置,导致吸尘器主体大型化。另外,由于排气口设定为向上,也存在异物液体,尘埃等容易从排气口的开口部进入之类的问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是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不需要使排气口朝向正上方,能够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的电动吸尘器。0007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具备形成于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第一排气口、以及在上述吸尘器主体的后部形成于上述第一排气口下侧的第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上壁面的长度比形。

7、成上述第二排气口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下壁面的长度长。0008本发明的效果如下。0009根据本发明,由于不使排气口朝向正上方,因此排气不会吹到用户,从而能够防止吸尘器主体的大型化及异物进入排气口,并且可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附图说明0010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0011图2是表示吸尘器主体的立体图。0012图3是表示卸下吸尘器主体的上主体罩和集尘箱的状态的立体图。0013图4是图6的AA线剖视图。0014图5A是表示排气从电动鼓风机向线轴的流动的概略图,图5B是表示排气从线轴向外部的流动的概略图。0015图6是表示吸尘器主体的后部的俯视图。0016图7是表示构成第二排气口的排。

8、气部件的立体图。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A2/10页40017图8是图7的BB线剖视图。0018图9是表示排气在吸尘器主体的外部的流动的剖视图。0019图10是表示来自第二排气口的排气的流动的模式图。0020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0021图12是图11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纵剖视图。0022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0023图14是图13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纵剖视图。0024图中00251A、1B、1C电动吸尘器,2吸尘器主体,2A上主体壳体,2B下主体壳体,2P后部嵌板,20A、20B、20C电动鼓风机,22A排出口,。

9、30线轴,31电源软线,40A、40B、40C第一排气口,50A、50B、50C容纳口,60A、60B1、60B2、60C第二排气口,61排气部件,62框体,62A1上壁面,62B1下壁面,63A、63B横肋,64纵肋,65、66加强肋,63A1、63A2、63B1、63B2、68A、68B、69A、69B壁面,R流道,R1排气流道,T1、T2、T3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002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0027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28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1A构成为具备吸尘器主体2、软管3、设有把手操作开关SW等的操作管4、作为接头管管的延长管5、第一吸入件6及第二。

10、吸入件7。在第一吸入件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吸入件7的前端部,在第二吸入件7的底部连接有延长管5的前端部,在延长管5的底部连接有操作管4的前端部,在操作管4的底部连接有软管3,软管3的底部与吸尘器主体2的前端部连接。另外,第二吸入件7可以连接在延长管5和操作管4之间,也可以不连接。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言及各部的方向时,以图2所示的方向为基准。0029如图2所示,在吸尘器主体2的上表面设有开闭自如的盖体2A,通过打开盖体2A,使容纳有集尘箱10的集尘箱室2B露出。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A是不使用纸袋的类型,是直接在集尘箱10内贮存尘埃的类型,但也可应用于使用纸袋的类型。0030集尘箱1。

11、0构成为在前面形成有来自软管3的尘埃流入的流入口未图示,在后面安装有过滤器13参照图4。另外,集尘箱10设置为相对于集尘箱室2B装卸自如,在清扫结束后等定期地从集尘箱室2B取出。并且,将收集在集尘箱10的内部的尘埃扔进垃圾箱等。集尘箱室2B形成于吸尘器主体2的内部的前侧。0031如图3所示,吸尘器主体2通过组合构成上下方向垂直方向的大致上半部分的外形的上主体壳体2A和构成大致下半部分的外形的下主体壳体2B来构成吸尘器主体2的外观。另外,图3是卸下集尘箱10的状态。0032在吸尘器主体2的内部的右后侧配置有电动鼓风机20A,在电动鼓风机20A的左侧配置有线轴30。在前侧的集尘箱10参照图2与后侧。

12、的电动鼓风机20A及线轴30之间配置有将吸尘器主体2的内部分割为前后的中央分割壁11。0033中央分割壁11形成将从集尘箱10排出的空气导入电动鼓风机20A的管道。另外,在中央分割壁11上设有除尘装置12,该除尘装置12通过敲打设在集尘箱10上的过滤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A3/10页5器13参照图4,除去附着在过滤器13上的集尘箱10内侧的尘埃。0034除尘装置12由敲打过滤器13的打击除尘件12A、驱动打击除尘件12A的气缸12B、使打击除尘件12A向一个方向前方加力的螺旋弹簧未图示等构成。0035在上述除尘装置12中,伴随拉出线轴30的电源软线31拉出软线、或。

13、卷绕电源软线31卷绕软线,设在线轴30的绕线筒部32上的大径的齿轮G的旋转力通过小径的中间齿轮G1、小径的传动齿轮G2传达到气缸12B。0036另外,除尘装置12不局限于在拉出软线时及卷绕软线时的两种情况进行动作,也可以在气缸12B上设置只传送一个方向的旋转的离合器机构未图示,在卷绕软线时,气缸12B不旋转。另外,也可以在拉出软线时气缸12B不旋转。0037另外,除尘装置12不局限于利用线轴30动作时的力进行动作,可以在使用电动机马达拉出软线时或卷绕软线时,利用未图示的控制部的控制驱动电动机,从而使除尘装置12进行动作。0038另外,中央分割壁11在打击除尘件12A的下游侧构成为包括中央部同心。

14、圆状地配置的环状的骨架组11A和在该骨架组11A的外侧放射状地延伸的骨架组11B。0039由此,通过集尘箱10的过滤器13参照图4的排气空气经过除尘装置12的打击除尘件12A的框状的间隙、中央分割壁11的骨架组11A、11B的间隙向电动鼓风机20A排出。0040如图4所示,电动鼓风机20A构成为具备覆盖电动机部未图示的周围及风扇部未图示的圆周的电动机壳体21、覆盖该电动机壳体21的周围的外壳体22、防振盖23及防振橡胶24。0041就电动机壳体21而言,风扇部以朝向前方的方式横向配置,在前面形成有吸引来自集尘箱10的排气的吸气口21A,在后部形成有将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排出到电动机壳体21的外部。

15、的排气孔21B。0042外壳体22容纳电动机壳体21,并且在下部形成有将来自排气孔21B的排气排出到外壳体22的外部的排出口22A。另外,外壳体22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并使用螺钉等固定在吸尘器主体2的下主体壳体2B上。另外,在外壳体22的上部搭载控制基板70。0043防振盖23配置在电动机部未图示的后部,构成为安装在与外壳体22之间并弹性支撑电动机壳体21。0044防振橡胶24以覆盖风扇部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大致环状,并嵌合在电动机壳体21的前面。另外,防振橡胶24构成为前面部分与形成在中央分割壁11上的圆环状肋11C紧密结合、外周面部分与外壳体22紧密结合并弹性支撑电动机壳体21。0045由此,。

16、从电动鼓风机20A的吸气口21A吸入的排气通过电动机壳体21内的风扇部及电动机部从排气孔21B排出,并从外壳体22的排出口22A向吸尘器主体2的底部下主体壳体2B的底面2T排出。另外,在电动机壳体21的排气孔21B和外壳体22的排出口22A之间,以包围电动机部侧的电动机壳体21的方式周状地配置有过滤器25。0046如图5所示,线轴30的卷绕有电源软线31的卷轴部32由下主体壳体2B支撑。另外,虽然未详细地图示,但线轴30的空间利用卷轴部32的壁与电动鼓风机20A的空间隔开。0047由此,如图5A所示,从电动鼓风机20A的排出口22A参照图4排出的排气通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

17、42810A4/10页6过线轴30的中央部,并且如图5B所示,向卷绕的电源软线31放射状地扩散,通过形成于电源软线31的容纳口50A的间隙从吸尘器主体2向水平方向后方排出。0048如图6所示,在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设有第一排气口40A、电源软线31的容纳口50A、第二排气口60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排气口40A、容纳口50A、第二排气口60A全部设在上主体壳体2A上,因此只在例如上主体壳体2A上进行第二排气口60A的加工,因此在成本上便宜。0049第一排气口40A构成为,形成在吸尘器主体2的上部,在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细长的切口状长孔41,各长孔41在左右方向以等间隔配置。另外,第一排。

18、气口40A形成在斜上方向的面上参照图4。但是,第一排气口40A也可以形成在水平方向的面上。0050在各长孔41内,在上下方向隔有间隔地形成多个加强肋42。各加强肋42的上表面42A及下表面42B都沿水平方向形成参照图4。因此,形成有第一排气口40A的面朝向斜上方,但从第一排气口40A排出的排气沿加强肋42的水平面从吸尘器主体2向水平方向排出。但是,也可以将各加强肋42的上表面42A及下表面42B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使从第一排气口40A排出的排气从吸尘器主体2向斜上方排出。0051容纳口50A构成为,在横向水平方向向后开口为大致四边形状,成为卷绕软线时或拉出软线时的通道,电源软线31。

19、的插头PG以横向的状态容纳其中。另外,容纳口50A位于吸尘器主体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和第一排气口40A的左端之间。另外,长孔41形成为容纳口50A所处的区域形成得短,容纳口50A进入长孔41侧。0052另外,由于在运转时电源软线31参照图5变热,因此为了冷却,构成为空气排气相对于电源软线31流动,冷却了电源软线31后,来自容纳口50A的间隙的空气从吸尘器主体2排出到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口50A包含于第一排气口40A。0053第二排气口60A隔着容纳口50A形成在第一排气口40A的下侧。另外,第二排气口60A形成为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长形状,并延伸到配置在比左右方向中央靠左的容纳口50A的。

20、下侧。0054另外,在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在第一排气口40A和第二排气口60A之间,收放电动吸尘器1A时使吸尘器主体2立起而收放时与地面抵接并支撑的支撑部T1向后方突出地形成参照图4。0055如图7所示,第二排气口60A通过由合成树脂等一体形成的排气部件61嵌合在形成于吸尘器主体2参照图6后部的规定的切口未图示中而安装。这样,由于在形成有第一排气口40A的上主体壳体2A上只形成用于安装第二排气口60A的切口即可,因此能够更容易且便宜地进行设计变更。0056排气部件61具有大致四边横长形状的框体62。框体62包括构成上下方向的上侧框的上框部62A、构成下侧框的下框部62B、构成左侧框的左框部62。

21、C及构成右侧框的右框部62D。由此,利用上框部62A的内侧的壁面、下框部62B的内侧的壁面、左框部62C的内侧的壁面和右框部62D的内侧的壁面构成第二排气口的流道R。排气部件61的开口截面形状除了大致四边横长形状之外,也可以是大致日本古时的金币形状、大致椭圆形状、大致圆形状。0057另外,排气部件61在框体62的内侧形成有在左右方向横切第二排气口60A参照图4的两条横肋63A、63B。横肋63A、63B分别形成为左右两端延伸到框体62的左框部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A5/10页762C、右框部62D,互相在上下方向隔有间隔且平行地配置。通过配置两条横肋63A、63B。

22、,将流道在上下方向分割为三部分。但是,也可以不设置两条横肋63A、63B。0058另外,排气部件61在框体62的内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横切第二排气口60A参照图4的两条纵肋64、64。各纵肋64在俯视中形成为大致三角形。通过配置两条纵肋64、64,将流道在左右方向分割为三个。但是,也可以不设置两条纵肋64、64。0059另外,排气部件61在纵肋64和纵肋64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横切第二排气口60A的两条加强肋65、65。另外,在纵肋64和左框部62C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横切的加强肋66,在纵肋64和右框部62D之间也同样形成有在上下方向横切的加强肋66。但是,也可以不设置两根加强肋65、65。并。

23、且,利用框体62、两条横肋63A、63B、两条纵肋64、64、两条加强肋65、65,第二排气口60A的各孔的开口截面形状为大致四边形状,但第二排气口60A的各孔的开口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大致日本古时的金币形状、大致椭圆形状、大致圆形状。0060如图8所示,排气部件61在将上框部62A的内壁面即上壁面62A1的长度设为L1、将下框部62B的内壁即下壁面62B1的长度设为L2时,形成为长度L1比长度L2长。另外,所谓上壁面62A1的长度L1,表示从与排气空气接触的面的排气的入口边缘部到出口边缘部的长度。另外,下壁面62B1的长度L2也与上壁面62A1同样地,表示从与排气空气接触的面的排气的入口边缘部到。

24、出口边缘部的长度。0061另外,排气部件61的横肋63A在将向上的壁面63A1的长度设为L3、将向下的壁面63A2的长度设为L4时,形成为长度L3与长度L4为相同的长度。另外,壁面63A1的长度L3及壁面63A2的长度L4形成为比上壁面62A1的长度L1短。另外,长度L3与长度L4不局限于相同的长度,也可以为L3L4但L1L3。0062另外,排气部件61的横肋63B在将向上的壁面63B1的长度设为L5、将向下的壁面63B2的长度设为L6时,形成为长度L5和长度L6为相同的长度。另外,壁面63B1的长度L5及壁面63B2的长度L6形成为比壁面63A2的长度L4短,并且,形成为比下壁面62B1的长。

25、度L2长。另外,与上述同样地,L5和L6不局限于相同的长度,也可以为L5L6但L6L2,L4L5。0063另外,排气部件61、上壁面62A1、下壁面62B1及壁面63A1、63A2、63B1、63B2以相对于水平方向为后侧比前侧高的方式朝上,并且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成角度例如15度参照图8。0064另外,排气部件61在框体62的后端部向外侧形成有凸缘部62E。即,相对于上框部62A向垂直方向的上方延伸,相对于下框部62B向垂直方向的下方延伸,相对于左框部62C向左侧延伸,相对于右框部62D向右侧延伸。而且,图8只表示上下方向。0065凸缘部62E形成为其前面62E1与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嵌板2P。

26、参照图9成为同一面。因此,由上壁面62A1、下壁面62B1及壁面63A1、63A2、63B1、63B2构成的流道R形成为向吸尘器主体2的内侧突出参照图4。0066即,排气部件61的上壁面62A1构成为向吸尘器主体2的内侧突出。由此,从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嵌板2P的表面只向外侧突出有相当于凸缘部62E的厚度的尺寸。换言之,构成为形成有上壁面62A1的上框部62A向吸尘器主体2的内部的形成量突出量比形成有下壁面62B1的下框部62B向吸尘器主体2的内部的形成量突出量大。006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二排气口60A的排气部件61由不同部件不同零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

27、A6/10页8件构成,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吸尘器主体2的上主体壳体2A上直接一体地形成作为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R。0068如图9所示,从电动鼓风机20A的排出口22A排出的排气如空白箭头A所示,在形成于电动鼓风机20A和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嵌板2P之间的排气流道R1内上升。并且,如空白箭头B及C所示,从第一排气口40A向水平方向的后方排出。同时,如空白箭头D所示,从形成于电动鼓风机20A的排出口22A和第一排气口40A之间的第二排气口60A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排出。0069另外,从电动鼓风机20A的排出口22A排出的排气被引导到线轴30侧,通过线轴30的中心部,沿电源软线31向外周方向放。

28、射状地流出参照图5A。此时,通过排气在电源软线31和电源软线31之间的间隙内流动,冷却电源软线31。向电源软线31的外侧排出的排气从容纳口50A的间隙向吸尘器主体2的后方沿水平方向排出参照图5B,同时从第二排气口60A的靠左的部分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排出。0070这样,在图9中,如空白箭头C所示,从第一排气口40A及线轴30的容纳口50A参照图5B向水平方向后方排出的排气如图9中的空白箭头D所示,与从第二排气口60A斜向上排出的排气在吸尘器主体2的后方干涉,其结果,如图9中的空白箭头E所示,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的排气并向后方流动。0071若进一步说明,则如图10所示,从第二排气口60A排出的排。

29、气如空白箭头所示,在通过形成于上壁面62A1与壁面63A1之间的流道、形成于壁面63A2与壁面63B1之间的流道、形成于壁面63B2与下壁面62B1之间的流道时,沿上壁面62A1、下壁面62B1、壁面63A1、63A2、63B1、63B2的倾角流动。但是,通过上壁面62A1、下壁面62B1、壁面63A1、63A2、63B1、63B2的排气成为比倾角更大的倾角、即比倾角更向上的排气从第二排气口60A排出。0072即,由于上壁面62A1的长度L1参照图8,以下相同形成得比壁面63A1的长度L3长,因此沿上壁面62A1流动的排气的摩擦比沿壁面63A1流动的排气的摩擦大,在离开第二排气口60A时的排气。

30、的角度向上壁面62A1侧倾斜的状态下从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R排出。将这种效果称为附壁效果。0073同样地,由于壁面63A2的长度L4比壁面63B1的长度L5形成得长,因此排气在进一步向壁面63A2侧倾斜的状态下从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R排出。另外,壁面63B2及下壁面62B1也相同,排气在进一步向壁面63B2侧倾斜的状态下从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R排出。0074另外,由于第一排气口40A位于比第二排气口60A靠吸尘器主体2内的电动鼓风机20A的排气流道R1上的、下游侧,即第二排气口60A位于从电动鼓风机20A到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流道之间,因此在从第二排气口60A到第一排气口40A之间产生。

31、压力损失,排气从上游侧的第二排气口60A的排出比从第一排气口40A的排出更强有力流速快。另外,由于使第二排气口60A相对于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嵌板2P向内侧突出地构成流道R,因此电动鼓风机20A和后面嵌板2P之间的排气流道R1变窄,排气容易从排气流道R1流入第二排气口60A,排气容易从第二排气口60A排出。另外,向吸尘器主体2内突出的第二排气口60A的开口面不是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的方向,即,第二排气口60A的上壁面比下壁面更向吸尘器主体2内突出。因此,由于向吸尘器主体2内突出的第二排气口60A的开口面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A7/10页9与排气流道R1内的从下方向上。

32、流动的排气的方向稍微相对,因此排气容易从排气流道R1流入第二排气口60A,排气容易从第二排气口60A排出。因此,来自第二排气口60A的排气与来自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干涉并占上风,能够使从第一排气口40A水平地排出的排气向上。0075顺便说明一下,关于排气的噪音,通过将从电动鼓风机20A到第一排气口40A的流道的长度设定得长,能够降低排气音。但是,若从第一排气口40A排出的排气多,则会卷起地面的尘埃。因此,通过在比第一排气口40A流速快的上游侧设置第二排气口60A,使少量的排气从第二排气口60A向上排出,不会使排气音过大,且可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也可以使第二排气口60A的开口面积比第一排气口4。

33、0A的开口面积大,从而加快来自第二排气口60A的排气的流速。0076如以上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A中,由于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上方,且上壁面62A1的长度形成得比下壁面63B1的长度长,因此可通过更小的倾斜面更少的向上的面来实现使来自第二排气口60A的排气与来自第一排气口40A的水平方向的排气干涉,作为整体能够成为向上的排气参照图9,可抑制卷起地面的尘埃。0077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气口60A的孔不是朝正上方,而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并且利用上述的附壁效果设定为更小的倾斜,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液体或尘埃等异物的进入。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将。

34、来自第二排气口60A的排气设定为朝向斜上方,因此能够防止排气吹到用户的衣服或脸等,能够防止用户感到不适。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排气口60A几乎不从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嵌板2P的表面向后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只突出相当于凸缘部62E的厚度,换言之,第二排气口60A位于比连接支撑部T1和轮子W的接点Q1的直线虚线靠前方在使吸尘器主体2立起的状态下的上方参照图4,因此不必将吸尘器主体2的轮子W的位置向后方移动,吸尘器主体2不会大型化。0078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壁面62A1接近第一排气口的壁面的长度L1形成得比壁面63A1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的长度L3长。另外,壁面63A2接近第。

35、一排气口的壁面的长度L4形成得比壁面63B1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的长度L5长。另外,壁面63B2接近第一排气口的壁面的长度L6形成得比下壁面62B1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的长度L2长。因此,能够成为比上壁面62A1、下壁面62B1、壁面63A1、63A2、63B1、63B2的倾角更向上倾角的排气。这样,以由更小的倾斜面更少的向上的面构成的流道R使排气与来自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干涉,作为整体能够成为斜向上的排气。由此,能够防止卷起地面的尘埃。0079另外,换言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壁面62A1向吸尘器主体2后部嵌板2P的内侧的形成量突出量比形成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R的壁面中的下壁。

36、面62B1向吸尘器主体2后部嵌板2P的内侧的形成量突出量形成得长大,因此能够使来自由更小的倾斜的面构成的流道R的排气与来自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干涉,作为整体能够成为斜向上的排气。0080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为使第二排气口60A延伸到与电源软线31的容纳口50A上下重合的位置,即,第二排气口60A位于容纳口50A的下侧,因此即使横向向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A8/10页10水平方向地配置容纳口50A而使排气向水平方向排出,也可利用来自第二排气口60A的斜向上的排气使来自容纳口50A的排气成为斜向上的排气。因此,可抑制由来自成为电源软线31的冷却风排气的出。

37、口的容纳口50A的排气卷起地面尘埃。在来自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的方向为斜向上的场合,可不使第二排气口60A形成在第一排气口40A的下侧,可只形成在容纳口50A的下侧。0081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从电动鼓风机20A的排出口22A到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流道R1的途中形成第二排气口60A,形成第二排气口60A的流道R的上壁面62A1向吸尘器主体2的内侧即排气流道的流道内突出而形成参照图10,因此排气容易从第二排气口60A排出,并且由于能够使流速快的状态的排气从第二排气口60A排出,因此可使来自第一排气口40A的排气向上。0082说明第二实施方式。0083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

38、尘器的外观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电动吸尘器的纵剖视图。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不使用纸袋、通过排出尘埃而可反复使用的集尘箱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主体1A为例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参照需要更换的纸袋式电动吸尘器1B进行说明。另外,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是纸袋式电动吸尘器1C。这样,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可适用于非纸袋方式及纸袋方式的任一种。0084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B所搭载的电动鼓风机20B参照图12在电动机壳体21的上部配置有集尘性能高的过滤器25SHEPA、ULPA等,在过滤器25S的上部具备将从过滤器25S排出的排气空气引导到吸尘器主体2的底部的罩部件26。因此,从电动机。

39、壳体21排出的排气的全部量通过过滤器25S,并利用罩部件26通过电动机壳体21的右侧面纸面背侧,从而被引导到电动鼓风机20B的底侧。0085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B在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具有第一排气口40B、容纳口50B、第二排气口60B1、60B2。另外,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具有后部嵌板2P,该后部嵌板2P具有向后方的后面2P1和向斜后方的后面2P2参照图12。0086第一排气口40B构成为具有多个形成为六边形状的贯通孔43,贯通孔43在上下方向配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五个,并且在左右方向配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11个。另外,各贯通孔43形成在后部嵌板2P的后面2P2上,形成为。

40、在与后面2P2正交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贯通。即,排气从第一排气口40B的贯通孔43向斜上方排出。0087容纳口50B包含于第一排气口40B,配置在贯通孔43的左侧。该容纳口50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纳口50A相同,成为在卷绕软线时或拉出软线时的通道,电源软线31的插头PG以横向的状态容纳其中。0088第二排气口60B1位于第一排气口40B的下侧,从第一排气口40B到容纳口50B在左右方向上细长地形成。另外,第二排气口60B1与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嵌板2P一体地形成。另外,第二排气口60B1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排气口60A相同地由不同部件形成。0089另外,第二排气口60B1在左右方向具有细长的。

41、开口部68参照图11,在该开口部68内,在左右方向隔有间隔地形成加强肋68S。另外,第二排气口60B1的构成其上侧的壁的壁面68A向吸尘器主体2后部嵌板2P的内侧延伸,构成下侧的壁的壁面68B与壁面68A相对地形成。另外,第二排气口60B1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向斜上方的方式形成流道R3。0090另外,壁面68A的长度L10参照图12形成为比壁面68B的长度L11长。另外,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A9/10页11长度L10及长度L11表示从排气的入口边缘部内侧到出口边缘部外侧的长度。因此,在排气从第二排气口60B1向斜上方排出时,利用所谓的附壁效果,以比壁面68A及壁面6。

42、8B的倾斜大的倾斜的状态、即进一步向第一排气口40B侧倾斜的状态从第二排气口60B1的流道R3排出。0091第二排气口60B2位于第一排气口40B的上侧,从第一排气口40B到容纳口50B在左右方向上细长地形成。即,第二排气口60B2构成为与第二排气口60B1在上下夹住包含容纳口50B的第一排气口40B。0092另外,第二排气口60B2的构成其上侧的壁的壁面69A向吸尘器主体2后部嵌板2P的内侧延伸,构成下侧的壁的壁面69B与壁面69A相对地形成。另外,第二排气口60B2形成在后面2P2上,形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斜后方向上。0093另外,壁面69B的长度L13形成为比壁面69A的长度L12长。。

43、另外,长度L12及L13表示从排气的入口边缘部内侧到出口边缘部外侧的长度。因此,在排气从第二排气口60B2向斜上方排出时,利用所谓的附壁效果,以比壁面69A及壁面69B的倾斜小的倾斜的状态、即进一步向第一排气口40B侧倾斜的状态从第二排气口60B2的流道R4排出。0094另外,在第一排气口40B和第二排气口60B1之间的后部嵌板2P的后面2P1上形成有支撑部T2,该支撑部T2在将吸尘器主体2立起而收放时,与地面抵接。0095在这种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B中,形成第二排气口60B1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与来自第一排气口40B的排气接近的壁面68A的长度L10形成为比形成第二排气口60B1的流道的壁。

44、面中的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68B的长度L11长,因此来自第二排气口60B1的排气以向来自第一排气口40B的排气侧倾斜的状态排出。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二排气口60B2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与来自第一排气口40B的排气接近的壁面69B的长度L13形成为比形成第二排气口60B2的流道的壁面中的与上述接近的壁面相对的壁面69A的长度L12长,因此来自第二排气口60B2的排气以向来自第一排气口40B的排气侧倾斜的状态排出。0096但是,由于形成于后部嵌板2P上的贯通孔43是在薄板上形成孔的结构,因此来自贯通孔43的排气在排出时有时会扩散地排出。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即使来自第一排气口40B的。

45、排气扩散地排出,利用来自第二排气口60B1的排气和来自第二排气口60B2的排气夹住来自第一排气口40B的排气来防止上述扩散,通过成为向上的排气,对排气的流动进行调整,可抑制卷起尘埃。0097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排气口60B1、60B2的开口部68、69不是朝向正上方,而是设定为相对于水平方向斜向上,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或尘埃等异物的进入。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来自第二排气口60B1、60B2的排气设定为向斜上方,因此能够防止排气吹到用户的衣服或脸等,能够防止用户感到不适。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气口60B1比在收放时立起使吸尘器主体2的情况下连接支撑部T2和轮子W的地面的。

46、接点Q2的直线虚线位于靠前方在立起的状态下向上方参照图12,因此即使设置第二排气口60B1、60B2,也不必将吸尘器主体2的轮子W的位置向后方移动,吸尘器主体2不会大型化。0098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由于构成为使第二排气口60B1、60B2延伸到与电源软线31的容纳口50B上下重合的位置,因此即使横向水平方向地配置容纳口50B,也使说明书CN102342794ACN102342810A10/10页12来自第二排气口60B1、60B2的各排气与来自容纳口50B的排气干涉并夹住来自容纳口50B的排气,作为整体能够成为斜向上的排气。因此,可抑制由来自成为电源软线31的冷却风排气的出口的容纳口50。

47、B的排气卷起地面的尘埃。0099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排气口60B1形成在从电动鼓风机20B的排出口到第一排气口40B的排气流道R1的中途,且形成第二排气口60B1的流道的上壁面68A向吸尘器主体2的内侧、即排气流道R1的流道内突出地形成,因此排气流道R1在第二排气口60B1的部分的流道狭窄,排气容易从第二排气口60B1排出,通过将流速快的状态的排气从第二排气口60B1排出,能够防止来自第一排气口40B的排气的扩散。0100说明第三实施方式。0101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电动吸尘器的纵剖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C在吸尘器主体2的。

48、后部具备第一排气口40C、第二排气口60C。另外,第一排气口40C作为整体具有比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排气口40B大的开口面积。另外,电动鼓风机20C与上述电动鼓风机20A相同,电动机壳体21由外壳体22支撑,排气通过形成于外壳体22的底部的排出口22A排出。0102即,第一排气口40C由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贯通孔44构成,在由贯通孔44构成的第一排气口40C的左侧具有电源软线31的容纳口50C。容纳口50C与上述容纳口50A、50B相同,向水平方向后方开口,在横向容纳插头PG。0103第二排气口60C配置在包含容纳口50C的第一排气口40C的上部,在左右方向具有细长的开口部71,在。

49、该开口部71内在左右方向隔有间隔地形成加强肋71S。该第二排气口60C设定为向后方朝向斜上方参照图14。另外,在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在第一排气口40C的下侧形成有在将吸尘器主体2立起而收放时与地面抵接的支撑部T3。0104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即使来自第一排气口40C的排气向上扩散地排出,也可利用来自第二排气口60C的排气防止上述扩散,排气成为向斜上方的气流,由于对排气的气流进行调整,因此可抑制卷起尘埃。0105并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排气口60C的开口部71不是朝向正上方,而是设定为向斜上方,因此能够防止排气吹到用户的衣服或脸等,能够防止用户感到不适。另外,由于第二排气口60C比在收放时立起吸尘器主体2的情况下连接支撑部T3和轮子W的地面的接点Q3的直线虚线位于靠前方在立起状态下的上方参照图14,因此不必将吸尘器主体2的轮子W的位置向后方移动,吸尘器主体2不会大型化。0106另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由于构成为使第二排气口60C延伸到与电源软线31的容纳口50C上下重合的位置,因此即使横向水平方向地配置容纳口50C,也可使来自第二排气口60C的各排气与来自容纳口50C的排气干涉,作为整体能够成为调整成向斜上方的排气。因此,可抑制由来自成为电源软线31的冷却风排气的出口的容纳口50C的排气卷起地面的尘埃。0107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将第一排气口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