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50672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56929.0

申请日:

2008.01.28

公开号:

CN101496850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08公开日:2009080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08; A61K9/16; A61K9/20; A61K9/48; A61P1/10

主分类号:

A61K36/808

申请人:

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丽娟

地址:

100101北京市南沙滩2号院天和人家2-3-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是由当归、川芎、大黄、黄芩、火麻仁、玄参、柏子仁、牵牛子、山楂、陈皮、赤芍、木香各原料组成,并按适宜的重量配比制成的各种适合临床应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本发明所制得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泻火、消积导滞、润肠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肠燥便秘,适应于老年人无力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的:
当归  30~120重量份   川芎  10~80重量份   大黄30~120重量份
黄芩  30~120重量份   火麻仁20~100重量份  玄参10~80重量份
柏子仁20~100重量份   牵牛子20~100重量份  山楂10~80重量份
陈皮  20~100重量份   赤芍  10~80重量份   木香10~80重量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当归  100重量份       川芎  50重量份       大黄100重量份
黄芩  100重量份       火麻仁80重量份       玄参50重量份
柏子仁80重量份        牵牛子80重量份       山楂50重量份
陈皮  80重量份        赤芍  50重量份       木香50重量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 的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重量比例的各药物及其有效物成分和常规辅料混合,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中的任一剂型。

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制备方法为:
(1)取当归粉碎成细粉,其余各药粉碎成粗粉,备用;
(2)取大黄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I0),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适量,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用60%乙醇稀释至适量,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制得大黄流浸膏,备用;
(3)取黄芩粗粉,加水煎煮3~4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II值至5~7,烘干,粉碎成细粉,制得黄芩粗提物,备用;
(4)取川芎、火麻仁等其余各药粗粉,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乙醇,使滤液中乙醇浓度达40~70%(V/V),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1~1.29(50~70℃)的清膏,备用;
(5)取制得的大黄流浸膏、黄芩粗提物加入到步骤(4)所述清膏中,混匀,60~80℃干燥,粉碎,加入适宜的制剂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或散剂,即得。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适应于老年人无力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所谓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便秘具体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引起便秘的原因有肠道病变、全身性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其中肠激综合征是很常见的便秘原因。
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①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②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粘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
便秘多见于老年人,可分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老年人牙齿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细饮食,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使结肠运转粪便的时间延长;加之老年人运动少,肠肌收缩力普遍下降,均易促成结肠便秘。老年人提肛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造成粪便嵌塞在直肠窝内而成直肠便秘。
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常的便秘的时候,千万不要轻视。长期便秘得不到药物治疗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为长期便秘会严重妨碍人体排毒,甚至会因长期便秘无法排毒而昏迷甚至死亡。常人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将残渣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大约需要24~48小时,两次大便间隔时间一般是1~2天。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排便习惯可明显不同,有的人每日或2~3天大便1次,也有一些人一天大便2~3次,虽然排便间隔或次数不同,但只要大便不稀,不干燥硬结,排便时不费力,都属于正常状态。由于习惯性便秘,患者往往长期服用泻剂,这可导致肠功能紊乱。
正常的预防和治疗便秘的方法是多吃蔬菜、水果、玉米、大豆等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加强锻炼。同时还要配合一些通便药进行辅助治疗。本发明药物就是针对便秘的根源,精选特效药材提取有效成分加工而成的,其有效治疗老年人的各种便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该药物组合具有清热泻火、消积导滞、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肠燥便秘,适应于老年人无力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疗效显著。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组合中的各药是在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与多年临床研究经验,优选的一些传统中草药。
当归具有补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多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肠燥便秘,痈疽疮疡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归对心血管、血液系统作用显著,具有抗炎、镇痛、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多用于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肠痈腹痛等。临床药理研究证明,大黄中的蒽醌甙是其产生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并且它还对对胃肠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及抗病原微生物等。
火麻仁有较好的润肠通便功能,常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火麻仁配伍当归,火麻仁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滋阴润燥;有滋阴养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多适合用于治疗老年人的肠燥便秘。
本发明的目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剂:
当  归 30~120重量份       川  芎 10~80重量份       大黄 30~120重量份
黄  芩 30~120重量份       火麻仁 20~100重量份      玄参 10~80重量份
柏子仁 20~100重量份       牵牛子 20~100重量份      山楂 10~80重量份
陈  皮 20~100重量份       赤  芍 10~80重量份       木香 10~80重量份
2、本发明的配方最佳各原料重量配比是:
当  归 100重量份           川  芎 50重量份           大黄 100重量份
黄  芩 100重量份           火麻仁 80重量份           玄参 50重量份
柏子仁 80重量份            牵牛子 80重量份           山楂 50重量份
陈  皮 80重量份            赤  芍 50重量份           木香 50重量份
3、制备方法
(1)取当归粉碎成细粉,其余各药粉碎成粗粉,备用;
(2)取大黄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I0),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适量,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用60%乙醇稀释至适量,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制得大黄流浸膏,备用;
(3)取黄芩粗粉,加水煎煮3~4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H值至5~7,烘干,粉碎成细粉,制得黄芩粗提物,备用;
(4)取川芎、火麻仁等其余各药粗粉,混合,加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乙醇,使滤液中乙醇浓度达40~70%(V/V),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1~1.29(50~70℃)的清膏,备用;
(5)取制得的大黄流浸膏、黄芩粗提物加入到步骤(4)所述清膏中,混匀,60~80℃干燥,粉碎,加入适宜的制剂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或散剂,即得。
本发明不含毒性成分,无配伍禁忌,是经提取各药的有效成分加工制成的各种适合临床应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利用各组分间的综合作用治疗肠燥便秘,适应于老年人无力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用上述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起到清热泻火、消积导滞、润肠通便的作用。其诸药配伍,疗效显著。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例基于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但不限于以下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以下处方
当  归 100重量份         川  芎 50重量份         大黄 100重量份
黄  芩 100重量份         火麻仁 80重量份         玄参 50重量份
柏子仁 80重量份          牵牛子 80重量份         山楂 50重量份
陈  皮 80重量份          赤  芍 50重量份         木香 50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
(1)取当归粉碎成细粉,其余各药粉碎成粗粉,备用;
(2)取大黄粗粉1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I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85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用60%乙醇稀释至100ml,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制得大黄流浸膏,备用;
(3)取黄芩粗粉100g,加水煎煮4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H值至5~7,烘干,粉碎成细粉,制得黄芩粗提物,备用;
(4)取川芎、火麻仁等其余各药粗粉,混合,加水煎煮4次,每次1小时,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乙醇,使滤液中乙醇浓度达50%(V/V),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6(60℃)的清膏,备用;
(5)取制得的大黄流浸膏、黄芩粗提物加入到步骤(4)所述清膏中,混匀,75℃干燥,粉碎,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做材料,包衣,即得。
实施例2:
采用以下处方:
当  归 80重量份         川  芎 40重量份          大黄 80重量份
黄  芩 80重量份         火麻仁 60重量份          玄参 40重量份
柏子仁 60重量份         牵牛子 60重量份          山楂 40重量份
陈  皮 60重量份         赤  芍 40g重量份         木香 40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
(1)取当归粉碎成细粉,其余各药粉碎成粗粉,备用;
(2)取大黄粗粉8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I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55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混匀,用60%乙醇稀释至80ml,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制得大黄流浸膏,备用;
(3)取黄芩粗粉80g,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H值至5~7,烘干,粉碎成细粉,制得黄芩粗提物,备用;
(4)取川芎、火麻仁等其余各药粗粉,混合,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乙醇,使滤液中乙醇浓度达40~70%(V/V),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4(55℃)的清膏,备用;
(5)取制得的大黄流浸膏、黄芩粗提物加入到步骤(4)所述清膏中,混匀,70℃干燥,粉碎,加入适量蔗糖与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分装成100袋,每袋2.5g,即得。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是由当归、川芎、大黄、黄芩、火麻仁、玄参、柏子仁、牵牛子、山楂、陈皮、赤芍、木香各原料组成,并按适宜的重量配比制成的各种适合临床应用的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本发明所制得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泻火、消积导滞、润肠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肠燥便秘,适应于老年人无力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