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49749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7808.0

申请日:

2009.04.08

公开号:

CN101502311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23L 1/212公开日:2009081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12; A23L1/28; A23L1/30; A23L3/3472; A23L1/221

主分类号:

A23L1/212

申请人:

邢海明

发明人:

邢海明

地址:

300204天津市东丽开发区丽北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原料的清理,设备的检测和调控,设备预热,原辅料的配制和预混合,原辅料的碱化,原辅料的拌和,原辅料的蒸炒和灭菌,粉碎,最后检测包装制成成品使用。经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成品菌落总数在20000以下,霉菌在200个/g以内,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本发明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科学合理、安全性能高、易于操作和监控,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使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生产出的食品添加剂杀菌彻底,成品水分含量低,易于保藏,使用更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原料的清理:选取进料前先将经检验各项指标合格的原料筛选干净,一定不要有金属物在里面,启动埋刮板时检查传动链条附近有无异物,埋刮板内有无异常响声,正常后开始投入原料;
(2)设备的检测和调控:开机前首先要检查每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然后排放供汽仓内的冷凝水,排放后向粗粉加工设备供汽;
(3)设备预热:把生产用的水箱中加热,温度在90℃~100℃左右,并将拌和机加热,温度在100℃~120℃左右,同时加热蒸炒锅;
(4)原辅料的配制和预混合:在拌和机中,加入相应的辅料与原料充分拌合,调节PH值,使PH值控制在5.0~5.8;
(5)原辅料的碱化:添加辅料时,根据原料的PH值情况,适量添加碱和小苏打,使PH值控制在6.2~6.8;
(6)原辅料的拌和:当设备温度达到要求时,按生产要求准确计量,首先启动埋刮板,再将所述经碱化的原辅料投入到拌和机,拌和15~20min,使原辅料混合均匀待用;
(7)原辅料的蒸炒和灭菌:将所述混合好的原辅料经过埋刮板送入蒸炒锅,原料焙炒时蒸汽压力应稳定在0.6mpa以内,电流稳定在50安培以内,当蒸炒锅温度达到120℃~135℃,保持90min之后,进行循环约20~40min,出锅前检测测水分,一般水分通常控制在2%~4%之间;
(8)粉碎:粗粉水分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出料、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筛选;
(9)检测包装:将所述经粉碎,过筛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水分,成品水分控制在3.5%~5%之间,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包装制成成品使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原料水分的不同决定加水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焙炒过程也是杀菌的过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炒锅有夹层,内有高温循环气体,锅内原料受热产生蒸汽,使内外达到高湿高温,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炒锅内所充蒸汽为水蒸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炒后的成品菌落总数应控制在20000以下,霉菌控制在200个/g以内。

说明书

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味的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目前,我国有20多类、近1000种食品添加剂,而且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
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
现有市场上所通用的调味用食品添加剂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质量不稳定,容易变质结块;二是放置一段时间后,味道容易蒸散或变味;三是营养价值低。而上述缺陷的主要原因均是由于杀菌不彻底,成品水分含量偏高所造成的;且目前,我国调味用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生产出的调味料已不能满足人们目前的需要。因此,完全有必要对现有植物性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及方法加以改进,尤其是干燥和杀菌工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性为主要原料,工艺步骤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可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所述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的清理:选取进料前先将经检验各项指标合格的原料筛选干净,一定不要有金属物在里面,启动埋刮板时检查传动链条附近有无异物,埋刮板内有无异常响声,正常后开始投入原料。
(2)设备的检测和调控:开机前首先要检查每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然后排放供汽仓内的冷凝水,排放后向粗粉加工设备供汽。
(3)设备预热:把生产用的水箱中加热,温度在90℃~100℃左右,并将拌和机加热,温度在100℃~120℃左右,同时加热蒸炒锅。
(4)原辅料的配制和预混合:在拌和机中,加入相应的辅料与原料充分拌合,调节PH值,使PH值控制在5.0~5.8。
(5)原辅料的碱化:添加辅料时,根据原料的PH值情况,适量添加碱和小苏打,使PH值控制在6.2~6.8。
(6)原辅料的拌和:当设备温度达到要求时,按生产要求准确计量,启动埋刮板,拌和15~20min,使原辅料混合均匀待用。
(7)原辅料的蒸炒和灭菌:将所述混合好的原辅料经过埋刮板送入蒸炒锅,原料焙炒对蒸汽压力应稳定在0.6mpa以内,电流稳定在50安培以内,当蒸炒锅温度达到120℃~135℃,保持90min之后,进行循环约20~40min,出锅前检测测水分,一般水分通常控制在2%~4%之间。
(8)粉碎:粗粉水分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出料、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筛选。
(9)检测包装:将所述经粉碎,过筛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水分,成品水分控制在3.5%~5%之间,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包装制成成品使用。
在步骤4中,倒辅料时,手不得伸入拌和机内部,在原辅料的预混合过程中操作工不得远离设备周围,随时观察,如有问题立即停机,检查维修。根据各原料水分的不同决定加水量。
在步骤7中,所述蒸炒锅是以杀菌为主,所述蒸锅本身有夹层,内有循环气体,其原理是:由于温度很高,使锅内原料受热产生蒸汽,使内外达到高湿高温,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在步骤7中,整个焙炒过程也是杀菌的过程,经过高温高湿,即可将原料现有的菌落总数及霉菌控制在合格范围内,所述范围为:蒸炒后菌落总数为20000以下,霉菌为200个/g。
本发明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科学合理、安全性能高、易于操作和监控,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使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生产出的食品添加剂杀菌彻底,成品水分含量低,易于保藏,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其工艺包括:
原料的清理→设备的检测和调控→设备预热→原辅料的配制和预混合→原辅料的碱化→原辅料的拌和→原辅料的蒸炒和灭菌→粉碎→检测包装→成品
实施例1
按制作1t以胡椒为原料来计算:
(1)胡椒的清理:选取进料前先将经检验各项指标合格的胡椒原料1t筛选干净,去除金属物等杂质;检查传动链条附近无异物后启动埋刮板,检查埋刮板内无异常响声后开始投入胡椒。
(2)设备的检测和调控:开机前检查每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然后排放供汽仓内的冷凝水,排放后向粗粉加工设备供汽。
(3)设备预热:把生产用的水箱中加热,温度控制在95℃左右,并将拌和机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20℃左右,同时加热蒸炒锅。
(4)原辅料的配制和预混合:在拌和机中,加入所需的辅料与胡椒充分拌合,调节PH值到5.6。
(5)原辅料的碱化:添加纯碱和小苏打各4kg,使胡椒预混合料PH值控制在6.6左右。
(6)原辅料的拌和:当设备温度达到要求时,按生产要求准确计量,首先启动埋刮板,再将经碱化的胡椒预混合料投入到拌和机,拌和20min,使胡椒和辅料完全混合均匀待用。
(7)原辅料的蒸炒和灭菌:将所述混合好的原辅料经过埋刮板送入蒸炒锅后,观察电流表,电流的安培数不能超过50安培,蒸汽压力应稳定在0.6Mpa以内,温度控制在120℃~135℃,保持90min之后,进行循环约30min,出锅前检测测水分控制在3%左右方可。
(8)粉碎:粗胡椒粉水分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出料、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筛选。
(9)检测包装:经粉碎,过筛的胡椒粉检测水分,成品水分控制在4.5%左右,蒸炒后的成品菌落总数控制在20000以下,霉菌数控制在200个/g以内,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包装制成成品使用。
实施例2
按制作1t以可可为原料来计算:
(1)可可的清理:选取进料前先将经检验各项指标合格的可可1t筛选干净,去除金属物等杂质;检查传动链条附近无异物后启动埋刮板,检查埋刮板内无异常响声后开始投入可可。
(2)设备的检测和调控:开机前首先要检查每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然后排放供汽仓内的冷凝水,排放后向粗粉加工设备供汽。
(3)设备预热:把生产用的水箱中加热,温度在100℃左右,并将拌和机加热,温度在100℃~120℃左右,同时加热蒸炒锅。
(4)原辅料的配制和预混合:在拌和机中,加入所需的辅料与可可充分拌合,调节PH值到5.0。
(5)原辅料的碱化:添加纯碱和小苏打各4.5kg,使PH值控制在6.2左右。
(6)原辅料的拌和:当设备温度达到要求时,按生产要求准确计量,首先启动埋刮板,再将经碱化的可可预混合料投入到拌和机,拌和15min,使可可和辅料完全混合均匀待用。
(7)原辅料的蒸炒和灭菌:将上述混合好的可可料经过埋刮板送入蒸炒锅后,观察电流表,控制电流的安培数不能超过50安培,蒸汽压力应稳定在0.6Mpa以内,温度控制在120℃~135℃,保持90min之后,进行循环约30min,出锅前检测测水分控制在3.5%左右方可。
(8)粉碎:可可粗粉水分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出料、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筛选。
(9)检测包装:将经粉碎,过筛的可可粉检测水分,成品水分控制在5%以下,蒸炒后的成品菌落总数控制在20000以下,霉菌数控制在200个/g以内,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包装制成成品使用。

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原料的清理,设备的检测和调控,设备预热,原辅料的配制和预混合,原辅料的碱化,原辅料的拌和,原辅料的蒸炒和灭菌,粉碎,最后检测包装制成成品使用。经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成品菌落总数在20000以下,霉菌在200个/g以内,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本发明植物性食品添加剂的加工方法科学合理、安全性能高、易于操作和监控,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使用本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