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熏蒸剂的复配方法及复配熏蒸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熏蒸剂领域,涉及一种熏蒸剂的复配方法及由硫酰氟和氯气两种成分复配成的熏蒸剂。
技术背景
目前使用的熏蒸剂主要有溴甲烷、环氧乙烷、硫酰氟和磷化氢等,开发一种新的熏蒸剂无论从时间、资金投入上都会很高,而且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另外,单一成份的熏蒸剂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实践中的要求,比如,硫酰氟穿透性好,杀灭昆虫的成虫、幼虫和灭鼠效果好,残留较低,是一种很好的熏蒸剂(郑剑宁等人.2007.硫酰氟在有害生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8(1)73~75),但是该熏蒸剂的杀灭虫卵的效果较差。李望昌等人提出的熏蒸剂无杀菌作用(2003.硫酰氟的杀虫药效及毒理学研究.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6(2)113~115)。将有不同作用的熏蒸剂或再包含其它成份的药物等进行复配以发挥它们的各自长处,能够更好地为检疫处理、粮食保存、文物档案保存等多方面进行服务。复配熏蒸剂是现在熏蒸剂研制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内曾有厂家将环氧乙烷与硫酰氟复配以达到杀虫、灭鼠和消毒的效果,但环氧乙烷已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强致癌作用的熏蒸剂,因此在海关口岸卫生处理中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研究者们又在寻找与硫酰氟复配的气体。
氯气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但是氯气的腐蚀性强,将硫酰氟和氯气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复配,既保持硫酰氟原有的杀虫、灭鼠作用,又具有很好的的杀菌效果,而且又能降低复配熏蒸剂中氯气的腐蚀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熏蒸剂的复配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由硫酰氟和氯气两种成分复配成的熏蒸剂,该熏蒸剂具有杀虫、灭鼠和消毒功能。
本发明的熏蒸剂的复配方法为:先将硫酰氟气体充入钢瓶内,然后再将氯气充入同一钢瓶中,在钢瓶中得到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或
先将氯气充入钢瓶内,然后再将硫酰氟气体充入同一钢瓶中,在钢瓶中得到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
在钢瓶(钢瓶及其阀门耐氯气腐蚀)中的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范围在85%~95%:5%~15%之间。
本发明的复配熏蒸剂为含有硫酰氟和氯气两种成分的一种复配熏蒸剂,其中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范围在85%~95%:5%~15%之间。
本发明中硫酰氟和氯气采用了不同比例的复配,并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菌率和金属腐蚀性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杀灭菌率实验和金属腐蚀性实验,结果显示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范围在85%~95%:5%~15%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菌率达到99.0%,对铜和铝轻度腐蚀,对铁和不锈钢基本无腐蚀。
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所得复配熏蒸剂既提高了熏蒸气体的灭菌效果,又降低了复配熏蒸剂中氯气的腐蚀性;同时具有杀虫、灭鼠和消毒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钢瓶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用电子秤对钢瓶进行称重;将抽真空后的钢瓶的进气口与硫酰氟气瓶的出气口相连接,利用钢瓶的真空度将硫酰氟气体吸入到钢瓶中,用电子称对钢瓶再次称重,两次重量差即是钢瓶中硫酰氟的质量;将装有硫酰氟的钢瓶的进气口再与氯气瓶的出气口相连接,利用钢瓶中剩余的真空度和氯气瓶的压力,压入一定量的氯气进入钢瓶中,用电子秤进行称重,得到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保证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为85%:15%。
实施例2
将钢瓶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用电子秤对钢瓶进行称重;将抽真空后的钢瓶的进气口与硫酰氟气瓶的出气口相连接,利用钢瓶的真空度将硫酰氟气体吸入到钢瓶中,用电子称对钢瓶再次称重,两次重量差即是钢瓶中硫酰氟地质量;将装有硫酰氟的钢瓶的进气口再与氯气瓶的出气口相连接,利用钢瓶中剩余的真空度和氯气瓶的压力,压入一定量的氯气进入钢瓶中,用电子秤进行称重,得到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硫酰氟和氯气的质量比为95%:5%。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含有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进行杀灭菌实验。
分别将第3代大肠菌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琼脂斜面,于37℃培养24小时,以5.0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液洗下菌苔,将洗液移至一无菌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菌悬液,置4℃冰箱中备用。使用前先进行活菌培养计数。经计数后将菌悬液稀释至约107cfu/ml。将经灭菌的载体片平铺于无菌平皿内,逐片滴加菌悬液,滴加量每片为20μl。用20μl移液器接灭菌塑料吸头滴染菌液,并用接种环涂匀整个载体表面,滴染菌悬液后,将载体置37℃温箱内干燥(约20分钟~30分钟)。熏蒸时将制好的菌片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在其中充入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含有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放置48小时,再进行每个菌片的回收菌数计数,并设对照组,从而计算出对大肠菌杆菌的灭菌率为98.7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率为98.67%。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2方法得到的含有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进行杀灭菌实验。
分别将第3代大肠菌杆菌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琼脂斜面,于37℃培养24小时,以5.0ml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液洗下菌苔,将洗液移至一无菌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菌悬液,置4℃冰箱中备用。使用前先进行活菌培养计数。经计数后将菌悬液稀释至约107cfu/ml。将经灭菌的载体片平铺于无菌平皿内,逐片滴加菌悬液,滴加量每片为20μl。用20μl移液器接灭菌塑料吸头滴染菌液,并用接种环涂匀整个载体表面,滴染菌悬液后,将载体置37℃温箱内干燥(约20分钟~30分钟)。熏蒸时将制好的菌片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在其中充入实施例2方法得到的含有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放置48小时,再进行每个菌片的回收菌数计数,并设对照组,从而计算出对大肠菌杆菌的灭菌率为98.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率为98.98%。
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含有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进行金属腐蚀性实验。将金属片在有表面活性作用的洗涤溶液中浸泡10分钟,充分去油,洗净;以120号粒度水砂纸磨去金属片两面和周边表面的氧化层,再用自来水冲净,用无水丙酮或无水乙醇再次脱脂。置50℃恒温箱中干燥1小时,待其温度降至室温后称重。将处理后的金属片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在其中充入实施例1方法得到的含有硫酰氟和氯气的复配熏蒸剂,放置48小时。取出金属片,用毛刷或其它软性器具去除腐蚀产物,称重。计算金属腐蚀速率(R),计算公式如下:
R=8.76×107×(m-mt-mk)S×t×d]]>
R为腐蚀速率;m为试验前金属片重量,单位g;mt为试验后金属片重量,单位g;mk为化学处理去除腐蚀产物金属片失重值,单位g;试验中未进行化学清除处理者,计算时在公式中删去mk值;S为金属片的表面积总值,单位cm2;t为试验时间,单位小时;d为金属材料密度,单位kg/m3。
经计算,金属铜片的腐蚀速率为0.071毫米/年,属于轻度腐蚀;金属铁的腐蚀速率为0.010毫米/年,属于基本无腐蚀;金属铝的腐蚀速率为0.071毫米/年属于轻度腐蚀;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为0.006毫米/年,属于基本无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