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349220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8739.4

申请日:

2001.11.28

公开号:

CN1353125A

公开日:

2002.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C08G8/02

主分类号:

C08G8/02

申请人:

吉林大学;

发明人:

吴忠文; 陈春海; 姜振华; 王贵宾; 张万金

地址:

130012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卫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喜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技术。本发明是采用4,4’-二氟三苯二酮为第三单体与4,4’-二氟二苯酮和对苯二酚三元共聚,其熔点随第三组分的比例增加而单调上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4,4’-二氟三苯二 酮、4,4’-二氟二苯酮和对苯二酚为单体的三元共聚,共聚物的熔点随 第三单体4,4’-二氟三苯二酮的比例增加而单调上升,双酚成盐用碱为 碳酸钾和碳酸钠或碳酸钠和碳酸锶混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三单体4,4’-二氟三苯二酮与4,4’-二氟二苯酮之间的比例在1.0%至 99.0%之间连续可调。
3: 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混盐中碳酸钾的比例小于20.0%或碳酸锶的比例小于10.0%。

说明书


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

    本发明属于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技术。

    关于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我们已经申请了二项专利(ZL97 1 01168.0,ZL 97 1 02708.0),并先后得到授权,但在上述专利范围内的共聚物体系中由于第三组分的加入,在第三组分含量低的区域都会出现一个耐热性降低(即熔点下降)过程,并在出现最低共熔点(第三组分分含量在35.0%左右)后,共聚物的耐热性才开始上升,直到第三组分超过60.0%以后才会得到熔点高的共聚物。其规律详见附图1。

    我们希望得到耐热等级更高的聚合物,这种体系显然不理想。

    为了找到熔点随第三组分的加入单调上升,而不出现最低共熔点的体系,我们从聚芳醚酮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研究着手,从分子设计角度考虑,消除最低共熔点的出现,得到共聚物熔点与第三组分含量呈单调上升的共聚体系。

    基于这种基础理论分析,我们选择了符合芳环结构相似规则的4,4’-二氟三苯二酮做第三单体的下述(1)式所示的共聚体系,即:对得到的不同组分聚合物的DSC测定结果,用组分对共聚物熔点Tm做图得到附图2。它表明,本共聚体系所得到的共聚物的熔点不出现最低共熔现象,而是随第三组分含量的增加单调上升。实现了原分子设计地构思,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特点为:

    1.以4,4’-二氟二苯酮,4,4’-二氟三苯二酮和对苯二酚为单体的三元共聚,第三单体4,4’-二氟三苯二酮与4,4’-二氟二苯酮的比例在1.0%~99.0%之间连续可调。

    2.当第三组分比例小于3.0%,可得到熔点与均聚聚醚醚酮相同的共聚物,当第三组分大于97.0%时,可得到熔点与均聚物聚醚醚酮酮相同的共聚物。

    3.此三元共聚,其熔点随第三组分4,4’-二氟三苯二酮比例增加而单调上升。

    4.双酚成盐用的碱为:碳酸钠和碳酸钾或碳酸锶混盐,混盐中碳酸钾的比例小于20.0%,碳酸锶的比例小于10.0%。实施例一

    向装有搅拌器的1000ml三口瓶中加入87.28g(0.4mol)4,4’-二氟二苯酮,32.28g(0.1mol)4,4’-二氟三苯二酮,55.0g(0.5mol)对苯二酚,42.4g(0.4mol)Na2CO3,13.86g(0.1mol),K2CO3和360g二苯砜。全部投料完毕后,将三口瓶一侧接上氮气通气管,一侧装上温度计,通氮气后升温至180℃时成盐反应开始,在此温度保持一小时后再升温到250℃保持一小时,再升温至290℃,保持一小时,最后升温至320℃,恒温三小时聚合反应完成。

    将完成聚合的反应物,慢慢以条状倒入冷水中,使其快速冷却凝固,再用粉碎机粉碎成粒径小于2mm的粉末,将粉末过滤干燥。将干粉末装入回流烧瓶中,按应得聚合物量的10倍加入乙醇,回流煮沸一小时,将煮沸液过滤,将粉料再装入瓶中加同体积乙醇煮沸一小时再过滤。粉料装瓶后加入同等量丙酮煮沸一小时,同样操作再煮沸三次,向滤液的丙酮加水至滤液不出现白色二苯砜沉淀为合格。

    将除净二苯砜的粉料,用相同比例的水再煮沸六次,每次一小时,直至碱金属离子含量小于200ppm为止。

    将上述完全精制的聚合物粉末在140℃下干燥12小时,使水分含量<0.5%为止。

    取样测DSC得到共聚物熔点为340℃。实施例二

    将实施例一中4,4’-二氟二苯酮的量改为65.46g(0.3mol),4,4’-二氟三苯二酮的量改为76.65g(0.2mol),二苯砜的量改为384g。其它组分投料完全同例一。

    聚合反应条件完全同实施例一。

    聚合完了后的精制条件也完全同实施例一。

    取样测DSC,得到共聚物熔点为347℃。实施例三

    将实施例一中的4,4’-二氟二苯酮的量改为43.64g(0.2mol),4,4’-二氟三苯二酮的量改为96.84g(0.3mol),二苯砜的量改为409g,其它组分用量同例一。

    聚合和精制条件也完全同例一。

    取样测DSC,得到共聚物熔点为353℃。实施例四

    将实施例一中的4,4’-二氟二苯酮的量改为21.82g(0.1mol),4,4’-二氟三苯二酮的量改为129.12g(0.4mol),二苯砜的量改为433g。混合盐改为加入Cs2CO314.09g(0.05mol),Na2CO347.7g(0.45mol),其它组分完全同实施例一。

    聚合条件除320℃时间缩短为两小时外,其它条件及精制条件完全与实施例一相同。

    取样测DSC,得到共聚物熔点为359℃。

    实施例五

    将实施例一中的4,4’-二氟二苯酮用量改为104.74g(0.048mol),4,4’-二氟三苯二酮改为7.67g(0.02mol),二苯砜改为339g。其它组分投料完全同实施例一。

    聚合和精制条件也完全同例一。

    取样测DSC,得到聚合物熔点334℃,与聚醚醚酮熔点相同。

    实施例六

    将实施例一中的4,4’-二氟二苯酮用量改为4.36g(0.02mol),4,4’-二氟三苯二酮用量改为183.96g(0.48mol),二苯砜改为452g,其它组分投料完全同实施例一。

    聚合和精制条件完全同实施例一。

    取样测DSC,得到聚合物熔点365℃,与聚醚醚酮酮(或聚醚酮PEK)相同。

    将上述六个实施例所得到的聚合物的熔点对组分做图,得到如附图2所示的两者呈单调上升的规律,不再出现附图1所示的最低共熔点。

    附图说明:

    附图1:联苯二酚的摩尔分数与共聚物熔点的关系

    附图2:二氟二酮摩尔分数与共聚物熔点的关系

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技术。本发明是采用4,4二氟三苯二酮为第三单体与4,4二氟二苯酮和对苯二酚三元共聚,其熔点随第三组分的比例增加而单调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