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4851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15162.6

申请日:

2009.12.26

公开号:

CN101732241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9/06申请公布日:20100616|||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注销IPC(主分类):A61K 9/06合同备案号:2010370000512让与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人: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解除日:20131016|||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9/0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赵志全变更后:赵志全 张则平|||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9/06合同备案号:2010370000512让与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人: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20091226公开日:20100616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009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9/06申请日:200912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9/06; A61K31/137; A61K47/44; A61K47/36; A61K47/34; A61P31/10

主分类号:

A61K9/06

申请人: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志全

地址:

276005 山东省临沂市红旗路2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降低现有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剂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乳膏剂由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和乳膏基质两部分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先制备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再制备乳膏基质,然后按照预定的浓度将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混悬液加入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含有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它由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膜材、抗氧化剂和乳膏基质组成,其中, 所述的脂质体膜材选自磷脂酰胆碱、大豆磷脂、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和硬脂酰胺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维生素E; 所述的乳膏基质包含赋形剂、乳化剂、稳定剂和防腐剂,其中赋形剂选自丙三醇、液体石蜡、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白凡士林和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选自甘露醇、蔗糖、β-环糊精、右旋糖酐40、海藻糖和乳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选自苯扎溴铵、醋酸氯己定、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乳化剂选自聚山梨酯20、聚山梨酯60、聚山梨酯80、司盘80、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材由卵磷脂、胆固醇和硬脂酰胺组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制备脂质体的膜材和维生素E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 卵磷脂        70-90 胆固醇        5-25 硬脂酰胺      0.5-5 维生素E       0.3-2。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材与维生素E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 卵磷脂        80 胆固醇        20 硬脂酰胺      1 维生素E       1。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赋形剂为丙三醇、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白凡士林。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由右旋糖酐40和乳酸乙酯组成。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聚山梨酯80。
9: 一种含有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骤组成:先制备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再制备乳膏基质,最后将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溶液加入乳膏基质中,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溶液的体积与乳膏基质的重量之比为1∶4-19,搅拌均匀即得。

说明书


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在皮肤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一般容易复发,较难治愈,属于顽固性皮肤病之一。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包括手癣、足癣、股癣、体癣、头癣等。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局部皮肤潮湿潮红、糜烂、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皮肤瘙痒难忍、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和淋巴管炎等,干涸后易角化脱屑、皲裂。引起皮肤真菌感染的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秕糠状鳞斑癣菌、子囊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犬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和疣状毛癣菌等。

    目前临床上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主要包括咪唑类、三唑类、角鲨烯环氧酶抑制剂和多烯类。外用抗真菌药主要涉及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环吡酮胺和布替萘芬等的外用乳膏或霜剂。

    盐酸布替萘芬在较低浓度时能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活性,致真菌性内角鲨烯积聚及麦角固醇合成不足。角鲨烯对真菌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致真菌快速死亡;而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形成的必需成分,麦角固醇合成不足使真菌生长受到抑制。盐酸布替萘芬的这种双重作用引起真菌细胞膜的破裂,表现出强大的杀真菌活性。在较高浓度时此药对真菌细胞膜还有直接破坏作用。与咪唑类药物不同的是,盐酸布替萘芬不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不影响肾上腺及性腺激素合成。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1727325A公开了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参见说明书第2页第3段),具体采用如下处方(重量百分比):盐酸布替萘芬0.08-0.1%、硬脂酸9-12%、白凡士林7-10%、单硬脂酸甘油酯4.5-7%、聚山梨醇酯65-75%、丙二醇4-8%、甲基纤维素0.04-0.07%、羟苯乙酯0.01-0.02%、蒸馏水适量。公开的制备工艺为:将硬脂酸、白凡士林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盛于容器内,在70-80℃加热熔化,作为油相;再将聚山梨酯-80、丙二醇、羟苯乙酯及盐酸布替萘芬加入溶有甲基纤维素的蒸馏水中,加热至70-80℃,作为水相;将水相在搅拌下加入到油相中,不断搅拌直至变凉,形成乳剂基质型软膏,分装于管内即得含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但是没有给出该乳膏剂治疗浅表皮肤真菌感染的任何药效学数据。

    临床上使用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剂中盐酸布替萘芬的重量百分含量一般为1%。现有的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均有如下常见不良反应:局部刺激、红斑、瘙痒、灼热感、刺痛感、接触性皮炎等。

    而皮肤疾病治疗成功的关键是药物必须透过角质层达到病变部位,并维持一定时间。脂质体用作皮肤给药的载体,由于与生理膜具有相似的结构,与其他剂型相比,可使药物具有较大的皮肤角质层透过量,避免因透入药量不足引起的疗效欠佳;同时药物极少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减少了一些药物在使用普通剂型时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此外,脂质体可生物降解,本身无毒性,也不产生皮肤刺激,是皮肤局部给药的理想载体。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现有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剂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乳膏剂由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和乳膏基质两部分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先将盐酸布替萘芬制备为盐酸布替萘芬的脂质体,再制备乳膏基质,然后按照预定的浓度将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混悬液加入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将盐酸布替萘芬包封于脂质体中,可显著提高盐酸布替萘芬的透皮吸收作用,同时提高了盐酸布替萘芬的稳定性。脂质体的脂质双分子层与生物膜有较大的相似性,并具有与组织相容性,易于皮肤组织的吸收,因此促进了盐酸布替萘芬的透皮吸收,提高了药物疗效,并降低了毒副作用。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脂质体来包封盐酸布替萘芬。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的包封材料包括膜材和抗氧化剂,其中所述的膜材可以选自磷脂酰胆碱、大豆磷脂、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和硬脂酰胺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抗氧剂为维生素E。优选地,所述的膜材由卵磷脂、胆固醇和硬脂酰胺组成;

    在本发明中,制备脂质体的膜材和抗氧化剂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

    卵磷脂    70-90

    胆固醇    5-25

    硬脂酰胺  0.5-5

    维生素E   0.3-2

    优选地,上述膜材和抗氧化剂按照重量份的配比为:卵磷脂∶胆固醇∶硬脂酰胺∶维生素E=80∶20∶1∶1。

    将本发明制备的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与乳膏基质混合可制备得到本发明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剂。本发明的乳膏基质包含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赋形剂    200-300

    乳化剂    10-30

    稳定剂    5-25

    防腐剂    0.5-1

    上述赋形剂选自丙三醇、液体石蜡、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白凡士林和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的赋形剂为丙三醇、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白凡士林。

    上述稳定剂选自甘露醇、蔗糖、β-环糊精、右旋糖酐40、海藻糖和乳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的稳定剂由右旋糖酐40和乳酸乙酯组成。

    上述防腐剂选自苯扎溴铵、醋酸氯己定、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的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上述乳化剂选自聚山梨酯20、聚山梨酯60、聚山梨酯80、司盘80或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的乳化剂为聚山梨酯80。聚山梨酯80可明显提高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的稳定性,聚山梨酯80对脂质体的保护浓度为2.0-5.0%(聚山梨酯80:乳膏基质)。

    在本发明中,乳化剂不仅可以起到调整产品粘度及乳化效果的作用,使原本不能相容的油相和水相通过乳化剂地作用形成均匀的剂型,更对脂质体起到稳定的作用,减少脂质体中盐酸布替萘芬的泄露,提高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的稳定性。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具体方法为:先将一定比例的溶于二氯甲烷的膜材和抗氧化剂进行旋转蒸发,蒸干有机溶剂后加入预定浓度的盐酸布替萘芬继续进行旋转,形成包封了盐酸布替萘芬的脂质体悬液,超声分散后,经过凝胶过滤,分部收集制得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液。本发明制备的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中,制备的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的包封率不小于80%。

    (2)制备乳膏基质。具体方法为:按照乳膏基质的配方,将赋形剂、乳化剂作为油相,将稳定剂、防腐剂、蒸馏水作为水相,分别融化或溶解,混匀后灭菌或除菌,再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制成乳膏基质。

    (3)按照预定的浓度将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溶液加入乳膏基质中,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溶液的体积(ml)与乳膏基质的重量(g)之比为1∶4-19,搅拌均匀并进行分装,即可制得本发明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提高了药物的疗效。本发明通过实施例8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足癣的总有效率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与现有技术提供的普通乳膏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在治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方面具有治愈率高的特点。

    (2)显著降低毒副作用,对皮肤几乎无刺激性。本发明通过实施例8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足癣引起的不良反应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与现有技术提供的普通乳膏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在治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方面毒副作用明显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第一部分:药物制剂部分

    实施例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

    (一)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的制备及验证

    1.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的制备

    盐酸布替萘芬    10.00g

    乙醇            适量

    卵磷脂          16.02g

    胆固醇          4.04g

    硬脂酰胺        0.20g

    维生素E         0.20g

    制备工艺:

    (1)将盐酸布替萘芬溶解于适量的乙醇中;

    (2)称取处方量的卵磷脂、胆固醇、硬脂酰胺和维生素E;

    (3)用二氯甲烷将称量好的各膜材组分在球型瓶中进行充分溶解后,补加二氯甲烷至100ml,在旋转蒸发仪上,40℃100rpm进行减压旋转蒸发,待有机溶剂完全蒸干后,加入制备好的盐酸布替萘芬乙醇溶液25ml继续旋转蒸发,从而将瓶壁上的脂质膜剥离,然后收集脂质体悬液;

    (4)将收集的悬液用浴式超声仪进行超声分散;

    (5)将经过超声分散的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液通过凝胶过滤柱过滤,收集第一个洗脱峰液20ml,即为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液;

    (6)将过柱后的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液经0.22μm的滤膜除菌过滤,滤过液检定后备用。

    2.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2.1仪器

    RE-524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KT-300Y型超声波药品处理器(济宁中冠超声波有限责任公司);XSZ-109光学显微镜(广州仪器厂);752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仪器厂)。

    2.2包封率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布替萘芬标准品50mg,加无水乙醇少量溶解并定容至10ml作为浓储液。精密量取0.2ml浓储液于25ml的量瓶中加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在分别量取0.5,1.0,1.5,2.0,2.5ml于10ml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刻度,以磷酸盐缓冲液为空白于282nm处测吸收度。求得回归方程为A=0.0098+0.0293c,r=0.9998(n=5),即盐酸布替萘芬在2~10mg·L-1范围呈线形。

    (2)样品包封率的测定

    精密量取4ml脂质体,加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20ml,装入透析袋中,置于50m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4℃下透析,每隔12h更换一次透析液,共换3次。收集透析液定容至250ml,在λ=282nm测吸收度,代入回归方程即得浓度c。将浓度换算成质量即W游。根据ER%=(W总-W游)/W总×100%计算包封率,其中W总、W游分别表示投药量和未包入的游离药物量。

    2.3光学显微镜观

    取少量脂质体用缓冲液稀释,滴至载玻片于40×16倍镜下观察,粒径越均匀质量越好,游离结晶物越少越好。

    2.4试验结果

    具体见表1。

    表1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包封率及镜观

    从表中可以看出,包封率均超过80%。

    (二)乳膏基质的配制

              组分                    重量/g

    赋形剂    丙三醇                  50

              单硬脂酸甘油酯          150

              白凡士林                100

    乳化剂    聚山梨酯80              20

    稳定剂    右旋糖酐40              5

              乳酸乙酯                10

    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5

              水                      加至1000

    制备工艺:

    (1)按以上重量配比精确称量丙三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聚山梨酯80、右旋糖酐40、乳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2)将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在水浴上加热溶化,再加入聚山梨酯80、丙三醇并加热至80℃,形成油相;

    (3)加入处方量的右旋糖酐40、乳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加蒸馏水至1000g,并加热至80℃,形成水相;

    (4)将油相缓慢流加至水相中,边加边搅,直至冷凝,检验得乳膏基质。

    (三)、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制备

    取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溶液5ml,与95g乳膏基质充分搅拌均匀,并进行分装,即可制得本发明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

    实施例2-7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及其制备

    (一)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

    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使用表2描述实施例2-7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处方的组成。

    表2实施例2-7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处方

    制备工艺:实施例2-7(即例2-7)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二)乳膏基质

    为了叙述的方便,以下使用表3描述实施例2-7乳膏基质处方的组成。

    表3实施例2-7乳膏基质处方

    制备工艺:实施例2-7(即例2-7)乳膏基质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三)、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制备

    按照预定的浓度将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溶液加入乳膏基质中,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溶液的体积(ml)与乳膏基质的重量(g)之比为1∶4-19,搅拌均匀并进行分装,即可制得本发明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具体见表4。

    表4实施例2-7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组成

    制备工艺:实施例2-7(即例2-7)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第二部分:盐酸布替萘芬药效学部分

    实施例8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对足癣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1.临床表现

    足癣(又称脚气)是临床常见病,多由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引起,并且再次感染率极高,尤其以夏秋季节多发为特点。足癣虽无生命之忧,但也确实常困扰人们的生活,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足癣。其基本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潮湿、潮红、糜烂、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皮肤瘙痒难忍,干涸后易角化脱屑、皲裂等。并且所述感染是可接触传染的,并可能复发。

    2.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年龄11-50岁,病程2周至3年不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被入选:(1)治疗前两周内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者;(2)治疗前一个月内系统应用皮质固醇激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者;(3)有糖尿病或患有其它严重的免疫功能障碍者;(4)不配合本治疗方案者。

    3.方法

    3.1分组与给药:

    乳膏A组:给药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制备工艺同CN 1727325A实例二);

    乳膏B组:给药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1%);

    以上所有药物涂于患处,每日2次,连用14天。

    3.2不良反应应急处理

    如果使用该产品后,病情加重者或者出现局部刺激、红斑、瘙痒、灼热感、刺痛感、接触性皮炎等其它皮肤损害严重者,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较轻微的症状不影响继续治疗。

    3.3跟踪观察

    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反馈有利于本方案的信息。

    4.结果分析

    4.1标准

    4.1.1痊愈:使用受试药物7天后,停止瘙痒,皮损症状消失,14天之内不复发为痊愈;

    4.1.2有效:使用受试药物7天后,停止瘙痒,皮损症状缓解,7天之内不复发为有效。

    4.1.3无效:使用受试药物7天后,瘙痒有所减轻,皮损症状持续,3天之内有复发为无效。

    4.2数据处理

    4.2.1分别记录各治疗组病例的痊愈人数、总有效人数、无效人数和引起不良反应的人数。

    4.2.2分别计算总有效率、无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各治疗组总有效率的χ2检验。若χ2>χ20.05,1=3.84,以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比较各治疗组组间差异性。在起效时间上,比较各治疗组组间差异性使用t检验。

    4.3结果

    临床结果表明(具体见表5):

    在治疗足癣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方面,布替萘芬乳膏B组与A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在治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方面具有治愈率高、毒副作用低的特点,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剂相比普通乳膏剂提高了药物疗效并降低了副作用。

    表5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对足癣患者的疗效

    注:■与布替萘芬乳膏A组相比,p<0.05;

        ★与布替萘芬乳膏A组相比,p<0.05。

    由于已经根据以上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任何等同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之中。

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降低现有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剂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盐酸布替萘芬的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乳膏剂由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和乳膏基质两部分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先制备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再制备乳膏基质,然后按照预定的浓度将盐酸布替萘芬脂质体混悬液加入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