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263568.1
2009.12.25
CN101743930A
2010.06.2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7/02公开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7/02申请日:20091225|||公开
A01K67/02; A01K67/027; C12Q1/68
A01K67/02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蒋小松; 杜华锐; 李小成; 李晴云; 李雯; 姜小雨; 刘岚; 杨朝武; 张增荣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牛沙路7号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刘惠亭
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其作法是;采用核心群继代选育法进行选育,在育种群后代利用家系全同胞和半同胞选择法进行选择,选择时以胸肌中肌苷酸含量为主选性状,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蛋量,经过4个世代的选择,即培育出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新品系。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选育出肉质风味俱佳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且其选育历程短,选育成本低。
1. 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其作法是;采用核心群继代选育法进行选育,在育种群后代利用家系全同胞和半同胞选择法进行选择,选择时以胸肌中肌苷酸含量为主选性状,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蛋量,经过4个世代的选择,即培育出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新品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肌中肌苷酸含量选择的具体作法是胸肌肉肌苷酸含量不低于1.8mg/g。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肌中肌苷酸含量选择时还在育种群后代进行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即:在育种群后代7~10日龄,采集血样,制备DNA,采用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的引物:正向5′-CTTTCTCCTCCGCAGTCAC-3′,反向5′-AGCACCTACGTCTTCGTTTT-3′,对每个个体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电泳图上不同带型产物分别进行测序,选留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第3797位点为T/T碱基的纯合基因型个体,而淘汰其它的个体。
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育种方法,特别是改良肉鸡品质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肉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是当今肉鸡育种的主导方向之一。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肉鸡育种一直以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等生产性能以及羽色、肤色等商品性状选育为主。而考虑肉质主要着眼于育种素材的选择上,多以地方鸡种在配套系中所占血缘的多少来判定,而没有将肉质指标列入选种计划;此外,通过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进行间接选择,选择的效果不理想。总之,由于育种目标和选育性状的不一致,现有方法很难有效地选育出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肉品质、风味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选育出肉质风味俱佳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且其选育历程短,选育成本低。 本发明为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其作法是;采用核心群继代选育法进行选育,在育种群后代利用家系全同胞或半同胞选择法进行选择,选择时以胸肌中肌苷酸含量为主选性状,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蛋量,经过4个世代的选择,即培育出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新品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直接影响肉质的肌苷酸含量作为主选性状进行选育,而不是采用间接影响肉质的指标进行选择,从而能确保选育的肉鸡为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并且其选育历程短,仅需选育4世代即可完成,较之传统方法需要6~8世代,选育效率提高25%以上,减少饲养量,选育成本明显降低。 本发明选择时以胸肌中肌苷酸含量为主选性状,同时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蛋量,这很好地解决了肉质性状与其它生产效率性状间负相关的问题,实现二者的平衡选择,选育出的高肌苷酸含量优质肉鸡不仅肉质、风味俱佳,而且生产效率高。 上述的胸肌中肌苷酸含量选择的具体作法是胸肌肉肌苷酸含量不低于1.8mg/g。 上述的胸肌中肌苷酸含量选择时还在育种群后代进行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即:在育种群后代7~10日龄,采集血样,制备DNA,采用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的引物:正向5′-CTTTCTCCTCCGCAGTCAC-3′,反向5′-AGCACCTACGTCTTCGTTTT-3′,对每个个体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电泳图上不同带型产物分别进行测序,选留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第3797位点为T/T碱基的纯合基因型个体,而淘汰其它的个体。 本发明以影响肌苷酸含量的关键酶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在7~10日龄,进行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淘汰胸肌中肌苷酸含量低的基因型个体,将首次选种时间从56日龄提前到10日龄,减少了前期饲养量;同时可缩短世代间隔,减少后期饲养量,节省育种开支20%左右。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其作法是;采用核心群继代选育法进行选育,在育种群后代利用家系全同胞和半同胞选择法进行选择,选择时以胸肌中肌苷酸含量为主选性状,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蛋量,经过4个世代的选择,即培育出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新品系。 在选择时可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蛋量的选择,其具体指标根据育种目标确定。 本例中的核心群体为大恒S01(大恒S01为四川省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且通过省级审定的肉鸡品系)。 本例中胸肌中肌苷酸含量选择的具体作法是胸肌肉肌苷酸含量不低于1.8mg/g。即将胸肌肉肌苷酸含量不低于1.8mg/g的个体保留,而淘汰胸肌肉肌苷酸含量低于1.8mg/g的个体。 实施例2 本例的做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核心群体为大恒D99(大恒D99为四川省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且通过省级审定的肉鸡品系)。 实施例3 本例的做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本例还在育种群后代7~10日龄根据候选个体的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标记的基因型来确定个体的选留,进行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即将基因型为高肌肉肌苷酸含量的个体保留,而淘汰低肌肉肌苷酸含量基因型的个体。 本例中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具体作法为:育种群后代7~10日龄,采集血样,制备DNA,采用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的引物:正向5′-CTTTCTCCTCCGCAGTCAC-3′,反向5′-AGCACCTACGTCTTCGTTTT-3′,对每个个体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电泳图上不同带型产物分别进行测序,选留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第3797位点为T/T碱基的纯合基因型个体,而淘汰其它的个体。 申请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胸肌中高肌苷酸含量的个体,其腺苷琥珀酸裂解酶基因第3797位点(GeneBank AY665559)发生了由C碱基变为T碱基的突变。因此,可以通过以上方法对鸡个体进行肌苷酸含量的早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实施例5 本例的做法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核心群为大恒优质肉鸡S01品系与D99品系杂交,杂交后代再与大恒优质肉鸡S05品系杂交组建而成。 本发明的核心群除可由以上实施例的品系构建组成,还可采用各种现有品系构建而成,只要品系中含有肌苷酸含量不低于1.8mg/g的个体即可。
《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育种方法,其作法是;采用核心群继代选育法进行选育,在育种群后代利用家系全同胞和半同胞选择法进行选择,选择时以胸肌中肌苷酸含量为主选性状,兼顾生长速度和产蛋量,经过4个世代的选择,即培育出高肌苷酸含量的优质肉鸡新品系。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选育出肉质风味俱佳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且其选育历程短,选育成本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