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346271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49661.7

申请日:

2009.12.11

公开号:

CN101810841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公布日:2010082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9/00; 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律北平

发明人:

律北平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东首岱银纺织服装集团家属院6号楼316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药物组成:当归20g、赤芍20g、川穹20g、牛膝20g、丹参20g、桃仁30g、红花30g、枳壳10g、桔梗12g、白芷12g、生地12g、桂枝10g、柴胡10g、干姜6g。本组方有补血、活血、消淤、散滞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配方的药物组成: 当归20g、赤芍20g、川穹20g、牛膝20g、丹参20g、桃仁30g、红花30g、枳壳10g、桔梗12g、白芷12g、生地12g、桂枝10g、柴胡10g、干姜6g。

说明书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瘤属于血瘀范畴,本病喜血瘀留级脉络所致,起因由气滞、气虚、寒凝、热结形成。目前治疗血管瘤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术后易造成伤口感染,造成溃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补血、活血、消淤、散滞治则。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该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原料按下述重量为:

    当归20g、赤芍20g、川穹20g、牛膝20g、丹参20g、桃仁30g、红花30g、枳壳10g、桔梗12g、白芷12g、生地12g、桂枝10g、柴胡10g、干姜6g。

     药理作用:

    川穹、赤芍、桃仁、红花、黄酒活血祛瘀通络,姜通阳行气,牛膝、桂枝破血祛瘀,柴胡、枳壳疏通调达气机,桔梗、白芷、生地活血祛风,能促使患处淤积消散。

    【具体实施方式】

    药物组成:当归20g、赤芍20g、川穹20g、牛膝20g、丹参20g、桃仁30g、红花30g、枳壳10g、桔梗12g、白芷12g、生地12g、桂枝10g、柴胡10g、干姜6g,共为粗末,分成15包,每日一包,加水煎服,服后饮黄酒100ml。

     典型病例

    王长琴,女,12岁,胸前有血瘤,如核桃大,高出皮肤,曾入院就诊,予药外贴,贴要出皮肤溃破,流黄水,多日瘤体虽高突,渐消,色亦转淡,但患处时有刺痛,患者面色萎黄,舌质偏淡,薄白,脉沉细,乃服上方十日后,刺痛消失,舌淡转红,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经治疗半年后,瘤体全消,未见复发。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用于治疗血管瘤的中药配方:药物组成:当归20g、赤芍20g、川穹20g、牛膝20g、丹参20g、桃仁30g、红花30g、枳壳10g、桔梗12g、白芷12g、生地12g、桂枝10g、柴胡10g、干姜6g。本组方有补血、活血、消淤、散滞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