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环缝缝纫机.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346247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0573.3

申请日:

2009.05.08

公开号:

CN101575779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5B 73/04申请日:20090508|||公开

IPC分类号:

D05B73/04; D05B57/00; D05B27/02; D05B69/02

主分类号:

D05B73/04

申请人:

株式会社森本制作所

发明人:

村上智纪; 松崎博史; 细川真人

地址:

日本大阪

优先权:

2008.5.8 JP 2008-12203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黄永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重环缝缝纫机,其可以采用作业性良好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即使在使用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缝纫机臂以及缝纫机座大型化,而且可以施行压缩缝制、布料的反向进给、抽褶缝制中有无抽褶的切换。排列在缝纫机座(2)的第1收纳空间(S1)的前端侧地形成第3收纳空间(S3),在该第3收纳空间(S3)内收纳配置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的第1进给机构(16),跨越机座前端壁(2b)的内外,安装通过手柄操作对进给轴(9)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调节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重环缝缝纫机,在缝纫机座(2)上并列设置第1收纳空间(S1)和第2收纳空间(S2),所述第1收纳空间(S1)收纳配置有纵摆打环器(13)、分纱器(14)、送布牙(15)和使送布牙(15)进行进给动作的第2进给机构(18),所述纵摆打环器(13)与多根针线的上下运动同步,沿和布料进给方向基本平行的前后方向绕打环器轴(19)摆动,实现与针线卡合,所述分纱器(14)与多根针线的上下运动同步,沿和布料进给方向基本垂直的左右方向往复驱动,钩住纵摆打环器(13)的打环器线,使其靠近所述针线方向,所述第2收纳空间(S2)收纳配置有位于该第1收纳空间(S1)的机座基端侧并把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分纱器轴(17)的机构部件,其特征在于,
排列在第1收纳空间(S1)的机座前端侧地形成第3收纳空间(S3),跨越第1收纳空间(S1)、第2收纳空间(S2)以及第3收纳空间(S3)架设缝纫机主轴(8),并且与缝纫机主轴(8)相平行地跨越第1收纳空间(S1)和第3收纳空间(S3)架设进给轴(9),在第3收纳空间(S3)内收纳配置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的第1进给机构(16),同时,跨越机座前端壁(2b)的内外安装通过手柄操作对进给轴(9)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调节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环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第3收纳空间(S3)形成于和第1收纳空间(S1)隔开的隔壁(2a)与机座前端壁(2b)之间,在机座前端壁(2b)上形成与第3收纳空间(S3)的内外贯通的部件装配用开口(6),该部件装配用开口(6)被法兰盘(10)封堵,在该法兰盘(10)和隔壁(2a)上分别设置缝纫机主轴(8)的轴承(11、12)。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重环缝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第1进给机构(16)包括进给曲柄杆(25)、进给连接手柄(26)和进给前后手柄(30),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所述进给曲柄杆(25)通过轴承(24)外嵌合在进给偏心凸轮(23)上,该进给偏心凸轮(23)固定于第3收纳空间(S3)内的缝纫机主轴(8)上,所述进给连接手柄(26)的一端(26a)由销(27)连接在进给曲柄杆(25)上,所述进给前后手柄(30)通过轴承(28)由销(29)连接在进给连接手柄(26)的另一端(26b)上,并插通固定在进给轴(9)上,
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具有进给连杆(40),该进给连杆(40)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连接进给曲柄杆(25)和进给连接手柄(26)的销(27)上,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进给调节手柄(41)的一端部的支轴(41a)上,在进给调节手柄(41)的另一端部上连接固定进给调节手柄轴(42),在进给调节手柄轴(42)上设有操作手柄(43),同时设有能够对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角度进行可变调整的进给调节盘(47)。

说明书

双重环缝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环缝缝纫机,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即使在设有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手柄式进给机构的双重环缝缝纫机。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采用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的双重环缝缝纫机,还没有存在过设置通过手柄操作可以改变进给量的手柄式进给机构的缝纫机。
在用于双重环缝缝纫机的打环器上具有:与针线的上下运动同步、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沿左右方向作椭圆运动从而产生针脚的横摆打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平行地进行前后运动的纵摆打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纵摆打环器的情况下并列设置有分纱器,由该分纱器钩住打环器线,形成针脚。特别是,纵摆打环器具有可以用多根针进行缝制的优点。
然而,在采用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的双重环缝缝纫机中,其收纳纵摆打环器的缝纫机座内的收纳空间,必然需要在缝纫机座的延伸方向(左右方向)宽阔地形成,与此相伴,收纳使各轴(主轴或进给轴、分纱器轴)运动的机构的收纳空间变狭小,部件的尺寸或数量受到限制。
即,如图20(a)(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1、图2)所示,若将收纳配置相对于多根针70的纵摆打环器71的缝纫机座72内的空间部作为第1收纳空间S1,将收纳配置位于该第1收纳空间S1的右侧位置、把运动传递给各轴的机构部件的缝纫机座72内的空间部作为第2收纳空间S2的话,随着针70的数量的增多,第1收纳空间S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X1就会变大,必然会使第2收纳空间S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X2变窄。这样,如图20(b)所示,若加宽第2收纳空间S2的宽度X2,缝纫机臂73的针杆74位置和缝纫机臂73的立起部(基端部)之间的距离W就会变长,借此,就会导致缝纫机臂73的大型化,也导致包括缝纫机臂73和缝纫机座72在内的整体大型化。因此,并不期望扩大第2收纳空间S2。
这样,在采用纵摆打环器或横摆打环器的双重环缝缝纫机中,由于在第2收纳空间S2内收纳的部件的尺寸或数量有限的关系,在该第2收纳空间S2内设置通过手柄操作改变进给量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并不是良策,因此,采用了按钮式进给量调节机构,其使用能以较小的空间安装在进给量调节机构上的可变偏心凸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5(采用横摆打环器的双重环缝缝纫机)、6(采用纵摆打环器的双重环缝缝纫机))。
【专利文献1】特开平08-1316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09-569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昭51-5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实开昭60-143571号公报
【专利文献5】实开昭60-140573号公报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第229225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采用纵摆打环器的上述双重环缝缝纫机,在采用使用了可变偏心凸轮的按钮式的进给量调节机构时,由于必须暂时停止缝纫机的运行,在按压按钮的同时使缝纫机主轴旋转,因此存在作业效率的问题(参照专利文献4的权利要求4以及按钮47)。
另外,由于在按钮式的进给量调节机构中不能在缝纫机运行当中改变进给量,因此,存在无法进行压缩缝制(为防止脱线,在缝制即将结束时,通过缩小进给量而减小针脚的缝制)、可实现防止脱线缝制的布料反向进给、由进给量的改变引起的抽褶缝制的切换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环缝缝纫机,该双重环缝缝纫机即使在采用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的情况下,也不会使缝纫机臂以及缝纫机座大型化,可以采用作业性良好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而且该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能够进行压缩缝制、布料的反向进给、抽褶缝制中有无抽褶的切换。
解决问题的手段
如果参照图1~图19所附的标记说明本发明的双重环缝缝纫机,则如技术方案1所述那样,该双重环缝缝纫机,在缝纫机座2上并列设置第1收纳空间S1和第2收纳空间S2,所述第1收纳空间S1收纳配置有纵摆打环器13、分纱器14、送布牙15和使送布牙15进行进给动作的第2进给机构18,所述纵摆打环器13与多根针线的上下运动同步,沿和布料进给方向基本平行的前后方向绕打环器轴19摆动,实现与针线卡合,所述分纱器14与多根针线的上下运动同步,沿和布料进给方向基本垂直的左右方向往复驱动,钩住纵摆打环器13的打环器线靠近所述针线方向,所述第2收纳空间S2收纳配置有位于该第1收纳空间S1的机座基端侧并把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分纱器轴17的机构部件,其特征在于,排列在第1收纳空间S1的机座前端侧地形成第3收纳空间S3,跨越第1收纳空间S1、第2收纳空间S2以及第3收纳空间S3架设缝纫机主轴8,并且与缝纫机主轴8相平行地跨越第1收纳空间S1和第3收纳空间S3架设进给轴9,在第3收纳空间S3内收纳配置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的第1进给机构16,同时,跨越机座前端壁2b的内外安装通过手柄操作对进给轴9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调节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双重环缝缝纫机中,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的第1进给机构16收纳配置在第3收纳空间S3内,同时,跨越机座前端壁2b的内外安装有通过手柄操作进行调节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因此,即使在采用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13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扩大第2收纳空间S2并且不改变缝纫机臂或缝纫机座2的尺寸的情况下,设置通过手柄操作能够改变进给量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
由于可以在采用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的双重环缝缝纫机上配置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因此,和按钮式的进给量调节机构不同,作业性良好,能够施行压缩缝制(为防止脱线,通过在缝制即将结束时缩小进给量,从而减小针脚的缝制)、可进行防止脱线缝制的布料反向进给、抽褶缝制中有无抽褶的切换等。
如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那样,技术方案1所述的双重环缝缝纫机能够采用如下结构:第3收纳空间S3形成于和第1收纳空间S1隔开的隔壁2a与机座前端壁2b之间,在机座前端壁2b上形成与第3收纳空间S3的内外贯通的部件装配用开口6,该部件装配用开口6由法兰盘10封堵,在该法兰盘10和隔壁2a上分别设置缝纫机主轴8的轴承11、12。这样,即使在尽可能地缩窄左右方向的宽度紧凑形成第3收纳空间S3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部件相对于第3收纳空间S3内的缝纫机主轴8或进给轴9的装配。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那样,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双重环缝缝纫机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第1进给机构16包括进给曲柄杆25、进给连接手柄26和进给前后手柄30,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所述进给曲柄杆25通过轴承24外嵌合在进给偏心凸轮23上,该进给偏心凸轮23固定于第3收纳空间S3内的缝纫机主轴8上,所述进给连接手柄26的一端26a由销27连接在进给曲柄杆25上,所述进给前后手柄30通过轴承28由销29连接在进给连接手柄26的另一端26b上,并插通固定在进给轴9上,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具有进给连杆40,该进给连杆40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连接进给曲柄杆25和进给连接手柄26的销27上,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进给调节手柄41的一端部的支轴41a上,在进给调节手柄41的另一端部上连接固定进给调节手柄轴42,在进给调节手柄轴42上设有操作手柄43,同时设有能够对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角度进行可变调整的进给调节盘47。
发明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即使在使用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缝纫机臂以及缝纫机座大型化,可以采用作业性良好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而且该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可以施行压缩缝制、布料的反向进给、抽褶缝制中有无抽褶的切换等。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双重环缝缝纫机的透视外观斜视图。
图2-表示该缝纫机的缝纫机座部分的平面图。
图3-表示该缝纫机的缝纫机座部分的正面图。
图4-表示该缝纫机的缝纫机座部分的背面图。
图5-表示图2中的A-A线剖面图。
图6-表示图2中的B-B线剖面图。
图7-表示该缝纫机的缝纫机座部分的左侧面图。
图8-表示将该缝纫机的缝纫机主轴、进给轴、送布牙、进给机构组装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9-表示将该缝纫机的缝纫机主轴、进给轴、送布牙、进给机构组装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0-表示将该缝纫机的缝纫机主轴、进给轴、送布牙、进给机构组装后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11-表示将该缝纫机的缝纫机主轴、进给轴、送布牙、进给机构组装后的状态的左侧面图。
图12-表示该缝纫机的各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3-表示该缝纫机的缝纫机框架的正面图。
图14-表示该缝纫机的缝纫机框架的左侧面图。
图15-表示图13中的X-X线剖面图。
图16-表示图14中的Z-Z线剖面图。
图17-表示装配该缝纫机的缝纫机主轴后的状态的缝纫机框架的左侧面图。
图18-表示图17中的C-C线剖面图。
图19-表示图17中的D-D线剖面图。
图20(a)表示现有例的双重环缝缝纫机的纵断正面图;图20(b)表示比较例的双重环缝缝纫机的纵断正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2.缝纫机座
2a.隔壁
2b.机座前端壁
5.针
6.部件装配用开口
8.缝纫机支轴
9.进给轴
10.法兰盘(flange)
11、12.轴承
13.纵摆打环器
14.分纱器
15.送布牙
16.第1进给机构
17.分纱器轴
18.第2进给机构
23.进给偏心凸轮
24.轴承
25.进给曲柄杆
26.进给连接手柄
27.销
28.轴承
29.销
30.进给前后手柄
39.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
40.进给连杆
41.进给调节手柄
41a.支轴
42.进给调节手柄轴
43.操作手柄
44.受扭螺旋弹簧
45、46.弹簧座
47.进给调节盘
Y.布料进给方向
S1.第1收纳空间
S2.第2收纳空间
S3.第3收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现根据图1~图19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双重环缝缝纫机,如图13所示,由缝纫机臂1和缝纫机座2构成缝纫机框架,该缝纫机座2在该缝纫机臂1的基端下部相对于该缝纫机臂1在平行状态下向左侧方延伸设置。在借助上下轴承(图示略)沿上下方向可往复运动地支承在缝纫机臂1的前端部的针杆3的下端部上,通过针座4安装有多根针5。
如图13~图16所示,在缝纫机座2上形成第1收纳空间S1、排列在该第1收纳空间S1的右侧(机座基端侧)而形成的第2收纳空间S2、排列在第1收纳空间的左侧(机座前端侧)而形成的第3收纳空间S3。在与第1收纳空间S1隔开的隔壁2a和机座前端壁2b之间形成第3收纳空间S3。在机座前端壁2b上,贯通第3收纳空间S3内外的部件装配用开口6形成横长的椭圆形等形状。该部件装配用开口6,如后述的那样,在将各部件装配到缝纫机主轴8或进给轴9后,被法兰盘10堵住。
如图17~图19所示,在缝纫机座2上,借助来自缝纫机马达(未图示)的传动、通过带轮7绕轴心旋转的缝纫机主轴8沿左右方向架设跨越第1收纳空间S1、第2收纳空间S2以及第3收纳空间S3,另外,如图2所示,进给轴9与缝纫机主轴8平行地架设跨越第1收纳空间S1以及第3收纳空间S3。
缝纫机主轴8的左端侧由固定在法兰盘10的内面侧上的轴承11和介入隔壁2a的轴承12支承,上述法兰盘10封堵机座前端壁2b的部件装配用开口6。
如图1~图5所示,在第1收纳空间S1收纳配置有相对于多根针5的纵摆打环器13、分纱器14、送布牙15、以及使送布牙15作进给动作(前后动以及上下动)的第2进给机构18。在第2收纳空间S2收纳配置有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分纱器轴17的机构部件。如图6所示,在第3收纳空间S3收纳配置有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的第1进给机构16,同时,跨越机座前端壁2b的内外,安装通过手柄操作对进给轴9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调节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
首先,对收纳配置在第1收纳空间S1内的相对于多根针5的纵摆打环器13、分纱器14、送布牙15、第2进给机构18以及收纳配置在第2收纳空间S2内的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分纱器轴17的机构部件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图5所示,相对于多根针5的纵摆打环器13,其各基端部13A通过纵摆打环器架20安装在打环器轴19的左端侧,该打环器轴19垂直于布料进给方向(后方向)Y,并且可往复驱动旋转地架设跨越第1收纳空间S1以及第2收纳空间S2。纵摆打环器13,伴随着与多根针5的上下往复运动同步的打环器轴19的往复驱动旋转,将具有打环器穿线孔(未图示)的前端部13B侧设为基端部13A的上位,跨越布料进给方向Y的规定的摆动范围地进行往复驱动摆动,从而能够和针线(未图示)相卡合。
如图1、图2、图5所示,分纱器14配置在纵摆打环器13的前侧。分纱器14与多根针5的上下运动同步,沿与布料进给方向Y基本垂直的左右方向往复驱动,钩住纵摆打环器13的打环器线(未图示)使其向针线方向靠近。该分纱器14具有钩线用爪14a,如图1、图2所示,安装在分纱器轴17的左端侧,该分纱器轴17通过由第2收纳空间S2内的分纱器驱动轴21或分纱器驱动手柄22等构成的分纱器驱动机构,沿和布料进给方向Y垂直的左右方向可往复运动地架设跨越第1收纳空间S1以及第2收纳空间S2。
如图5所示,送布牙15在纵摆打环器13的后方、以配置于错脚位置的前后的方式设置,并设有使送布牙15进行进给动作(前后动以及上下动)的第2进给机构18。
如图2、图5、图8~图12所示,第2进给机构18,通过螺丝33将支承送布牙15的送布牙安装架31一体结合于进给基座34上,在固定于架设在第1收纳空间S1的进给轴9上的进给机架32上,通过安装轴35枢轴支承地连接进给基座34的一端的轮毂部34a,通过销38将该进给基座34的另一端的轮毂部34b枢轴支承地连接到偏心胎具(エキセンダルマ)37上,该偏心胎具37外嵌于固定在缝纫机主轴8上的进给上下偏心凸轮36。这样,伴随着进给轴9的摆动,进给机架32绕进给轴9前后摆动,依靠该进给机架32的前后摆动,送布牙安装架31以及送布牙15通过进给基座34作前后运动。另一方面,依靠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通过进给上下偏心凸轮36和进给基座34,送布牙安装架31以及送布牙15作上下运动。送布牙15借助这些前后运动和上下运动的合成进行椭圆运动,在供给到错脚位置的缝制布料上,增加与缝针(未图示)的上下运动对应的间歇的进给。
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第2进给机构18,依靠进给机架32、进给基座34以及在进给上下偏心凸轮36上外嵌的偏心胎具37,可以确切地使送布牙15进行前后运动及上下运动,通过这些前后运动和上下运动的合成可以保证其进行椭圆运动。
下面,对收纳配置在第3收纳空间S3内,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的第1进给机构16、以及安装跨越机座前端壁2b的内外,通过手柄操作对进给轴9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调节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2、图6、图8~图12所示,第1进给机构16包括:通过轴承24外嵌合在进给偏心凸轮23上的进给曲柄杆25,上述进给偏心凸轮23固定于第3收纳空间S3内的缝纫机主轴8上;一端26a通过销27连接在进给曲柄杆25的两岔部25a上的进给连接手柄26;通过轴承28由销29连接在进给连接手柄26的另一端26b上并且插通固定在进给轴9的左端的进给前后手柄30。而且,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通过第1进给机构16被传递给进给轴9,进给轴9绕轴心摆动。另外,缝纫机主轴8旋转时,在外嵌合于进给偏心凸轮23上的进给曲柄杆25上会产生与进给偏心凸轮23的偏心量相应行程的往复运动。
这种结构的第1进给机构16,首先,当缝纫机主轴8朝一方向旋转时,在连接于进给偏心凸轮23上的进给曲柄杆25上,会产生与进给偏心凸轮23的偏心量相应行程的往复运动。而且,通过进给连接手柄26,进给前后手柄30的前端部分沿前后方向被推拉,嵌合固定在该进给前后手柄30上的进给轴9绕轴心在规定角度范围内作往复旋转运动。通过该进给轴9的往复旋转运动,如上所述,送布牙安装架31以及送布牙15进行前后运动。
接着,对安装跨越机座前端壁2b的内外、通过手柄操作用于对进给轴9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行调节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进行说明。
如图8~图12所示,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包括进给连杆40、进给调节手柄41和进给调节手柄轴42等。即,进给连杆40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轴支承在连接进给曲柄杆25和进给连接手柄26的销27上,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进给调节手柄41的一端部的支轴41a上。进给调节手柄41,在其一端部通过支轴41a与进给连杆40进行连接,在另一端部连接固定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一端部。
如图7~图12所示,在进给调节手柄轴42上呈垂直状地一体设置有操作手柄43。在进给调节手柄轴42上卷装有受扭螺旋弹簧44,该受扭螺旋弹簧44的一端44a与拧合固定在缝纫机座2的机座前端壁2b上的弹簧座45卡合,另一端44b与拧合固定在操作手柄43的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下方部位上的弹簧座46卡合,通过该受扭螺旋弹簧44,进给调节手柄轴42总是沿顺时针方向(图7中为箭头M方向)转动施力。
这里,在图7中,通过以脚踏板或气缸等施加使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操作手柄43的下端部沿前后方向(箭头N方向)移动的转动操作,能够改变连接进给调节手柄41和进给连杆40的支轴41a的位置。
在此,如上所述,进给曲柄杆25与进给连杆40相连接,该进给连杆40由支轴41a轴支承。因此,进给曲柄杆25的往复运动,按照以支轴41a为中心的进给连杆40的转动轨迹被确定。另外,在改变进给连杆40的转动轨迹时,通过转动进给调节手柄41来改变支轴41a相对于进给曲柄杆25的相对位置。即,可以改变进给连杆40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因此,通过转动操作进给调节手柄轴42、使进给调节手柄41进行规定量的转动,从而改变支轴41a的位置,并且,进给连杆40的转动轨迹变化,改变进给曲柄杆25的往复运动的轨迹。
而且,通过改变该进给曲柄杆25的往复运动的轨迹,可以改变进给连接手柄26的前后方向的移动量,并且可以改变嵌合固定在进给前后手柄30上的进给轴9绕轴心旋转的转动角(摆动角)。
在上述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39上,如图7、图12所示,配设有能够对上述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角度进行调整的进给调节盘47。进给调节盘47在带台阶的轴部47a的前端设有旋钮47b,支承在固定于机座前端壁2b的外侧上的盘支承板48上。
即,盘支承板48以和操作手柄43相向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延伸地配置在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左侧,并通过螺栓49等固定在缝纫机座2的外部。在盘支承板48的前后端设置轴支承部49、50,在该前后的轴支承部49、50上,绕轴心旋转自如地插通支承有进给调节盘47的带台阶的轴部47a。另外,在盘支承板48的前后的轴支承部49、50之间设置前后方向长的长孔51,在该长孔51内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地装配滑动销52。该滑动销52贯通状地形成阴螺纹53,设置在进给调节盘47的带台阶的轴部47a的中途部的阳螺纹47c拧合在该阴螺纹53上。如图7所示,滑动销52与臂部54的前端部的前端侧相抵接,该臂部54从调节手柄轴42起、在操作手柄43的上方、以与操作手柄43处于相同面上的方式进行延伸设置,上述进给调节手柄轴42借助受扭螺旋弹簧44的施力总是沿顺时针方向(图7中为箭头M方向)被转动施力。
在进给调节手柄轴42上设置操作手柄43、臂部55,该臂部55在与臂部54不同的方向上,以与操作手柄43、臂部54处于相同面上的方式延伸设置,在该臂部55上结合固定带台阶的螺钉58的前端部,该带台阶的螺钉58从左侧方向插入设置在进给刻度板56上的圆弧状槽57,在带台阶的螺钉58上拧合进给手柄螺母59,通过紧固该进给手柄螺母59,能够将进给调节手柄轴42停止保持在规定角度。
现在,通过松开进给手柄螺母59,抓住朝向缝纫机座2的前侧的进给调节盘47的旋钮47b使进给调节盘47左旋转或右旋转,滑动销52在长孔51的引导下沿前后方向移动。通过该滑动销52的后方移动,该滑动销52与进给调节手柄轴42上的臂54抵接,抵抗受扭螺旋弹簧44的力将进给调节手柄轴42向后方按压,由此,进给调节手柄轴4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滑动销52的前方移动,进给调节手柄轴42依靠受扭螺旋弹簧44的施力,沿顺时针方向(图2中为箭头M方向)转动。就是说,通过使进给调节盘47旋转,借助滑动销52可以使进给调节手柄轴42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可以对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角度进行调整,使由送布牙15进行的进给针脚的微调整成为可能,即使在运行中也可以对进给量进行可变调整。
这样,通过松开进给手柄螺母59,在缝纫机运行中旋转进给调节盘47使进给调节手柄轴4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能够缩小由送布牙15进行的进给针脚,实现压缩缝制。另外,即使通过以脚踏板或气缸等使进给调节手柄轴42的操作手柄43的下端部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也能够缩小由送布牙15进行的进给针脚,实现压缩缝制。另外,也能够进行可实现防止脱线缝制的布料的反向进给、或由进给量改变导致的抽褶缝制的切换等。
在由法兰盘10封堵机座前端壁2b的部件装配用开口6之前,即由固定在法兰盘10的内面的轴承11支承缝纫机主轴8的左端的前阶段,很容易地从部件装配用开口6进行相对于缝纫机主轴8的上述各部件(即图12所示的轴承24、进给曲柄杆25、进给连接手柄26、进给连杆40和进给调节手柄41)的组装,以及相对于进给轴9的进给前后手柄30和销29的组装。就是说,即使在尽可能地缩窄左右方向宽度紧凑地形成第3收纳空间S3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容易地这些部件的装配。

双重环缝缝纫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双重环缝缝纫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双重环缝缝纫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环缝缝纫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环缝缝纫机.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重环缝缝纫机,其可以采用作业性良好的手柄式进给量调节机构,即使在使用相对于多根针的纵摆打环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缝纫机臂以及缝纫机座大型化,而且可以施行压缩缝制、布料的反向进给、抽褶缝制中有无抽褶的切换。排列在缝纫机座(2)的第1收纳空间(S1)的前端侧地形成第3收纳空间(S3),在该第3收纳空间(S3)内收纳配置将缝纫机主轴(8)的旋转传递给进给轴(9)的第1进给机构(16),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