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钵苗移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式钵苗移分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13430A43申请公布日20110706CN102113430ACN102113430A21申请号201010269430522申请日20100827A01C11/0220060171申请人浙江大学地址310027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72发明人王永维应翀王俊金伟丰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代理人张法高54发明名称带式钵苗移分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钵苗移分机。它包括带式输送总成、间距控制总成、倾斜控制总成、行走总成,机架。带式输送总成由支架、支承轴、输送器等组成,输送器由输送架、主动轴、主动齿轮、齿带、从动齿轮、从动轴等构成。
2、。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主动轴安装在输送架后端,通过从动轴安装在输送架前端;间距控制系统具有连杆、连杆偶件、滑块、导轨等,多组结构相同的连杆与连杆偶件的端部与中心处铰连连接组成缩放机构,导轨固定在输送架上,滑块与导轨配合,连杆一端铰连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铰连通过连接片与输送架连接,缩放机构伸展、收缩带动输送器沿主动轴、支承轴滑动实现间距调节。本发明能够实现钵苗株距、行距无级调节,田间短距离批量运输,作业效率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CN102113430A1/2页21一种带式钵苗移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式输送总成、间距控制。
3、总成、倾斜控制总成、行走总成、机架34;带式输送总成具有支架12、双耳支座24、单耳支座25、支承轴26、连接片28、直线轴承29、轴承支座39、主动轴减速器40、输送直流电动机41和多个输送器,支架12前端下侧固定两个单耳支座25,机架34前端上侧固定两个双耳支座24,固定在支架12前端下方的单耳支座25与固定在机架34上的双耳支座24铰链连接,支架12前端上侧分别固定三个单耳支座25,支承轴26通过单耳支座25固定在支架12上,支承轴26上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直线轴承29,直线轴承29通过连接片28与输送架6固定;轴承支座39、主动轴减速器40、输送直流电动机41固定在支架12上,主动轴减速器。
4、40与输送直流电动机41通过联轴器连接;输送器由输送架6、主动轴7、主动轮8、齿带9、张紧轮18、从动轮30、从动轴31、弹簧32、苗铲33组成,主动轴7通过轴承支座39安装在支架12上,输送器两侧以输送架6为支承,主动轮8通过主动轴7安装在输送架6后端,主动轴7穿过所有输送器与主动轴减速器41通过联轴器连接,从动轮30通过从动轴31安装在输送架6前端,齿带9与主动轮8、从动轮30构成带传动,对称中心线处的输送器与支承轴26固定,两侧的输送器可沿主动轴7移动;间距控制总成具有传动架10、传动杆11、间距控制手轮13、轨道15、滑块16、间距控制减速器19、连杆20、连杆偶杆21、铰链螺栓27、。
5、左旋丝杠37、右旋丝杠35、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耐磨垫片44、轴承45;传动架10、轨道15固定在输送架6下方,间距控制减速器19固定对称中心线处输送器的输送架6下方,传动杆11穿过传动架10一端与间距控制减速器19的输入轴连接,传动杆11另一端与间距控制手轮13连接;多组结构尺寸相同的连杆20和连杆偶杆21的中心、两端通过铰链螺栓27连接组成缩放机构,每一个铰链处连杆20与连杆偶杆21之间设有耐磨垫片44,铰链螺栓27与铰链处连杆20、连杆偶杆21间设有轴承45;缩放机构前侧铰链处的铰链螺栓27通过连接片28与输送架6、直线轴承29连接,缩放机构后侧铰链处的铰链螺栓27上固定。
6、有滑块16,滑块16与轨道15配合并可沿轨道15直线运动;在缩放机构对称中心线左右两侧的连杆20中心处的铰链螺栓27下方固定有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间距控制减速器19左右两侧的输出轴分别与左旋丝杠37、右旋丝杠35的一端连接,左旋丝杠37、右旋丝杠35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螺旋配合;倾斜控制总成具有提升手轮1、提升减速器2、线轮3、扶手架4、钢丝绳5、线轮轴36,扶手架4固定在机架34的后端,提升减速器2固定在扶手架4上,线轮轴36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提升减速器2输出轴连接,线轮轴36另一端通过轴承支座固定在扶手架4上,线轮轴36两端均固定有线轮3,钢丝绳5。
7、一端绕结在线轮上,钢丝绳5另一端与支架12连接;提升手轮1安装在提升减速器2的输入轴上;行走系统具有万向轮14、蓄电池17、驱动轮22、行走直流电动机23、控制开关38,万向轮14固定在机架34的后下方,驱动轮22与直流电动机23为一体结构固定在机架34的前下方,蓄电池14安装在机架34的下方,控制开关38安装在扶手架4上,整机的行走由控制开关38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钵苗移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器主动轴7权利要求书CN102113430A2/2页3上设有键,主动轮8的轮毂上设有键槽,主动轮8能沿主动轴7上轴向滑动。权利要求书CN102113430A1/4页4带式钵苗移分机技。
8、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育苗管理的带式钵苗移分机,用于蔬菜、花卉、苗木等工厂化育苗时钵苗在温室内运输、钵苗株距和行距调节,运输快速、高效,株距和行距无级调节,生产效率高。背景技术0002工厂化育苗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育苗过程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是现代农业的要求。目前,育苗机械作业主要集中播种机械化、灌溉机械化、成苗移栽机械化等,在芽苗培养至成苗的过程中幼苗的管理机械较少,尤其是壮苗过程中根据作物生理进行秧苗株距、行距调节全部由人工完成,作业量大,工人劳动强度高,难以适时完成,且人工调节的幼苗株距、行距不能精确控制,造成钵苗质量难以保证;钵苗田间短距离运输由人工进行装卸与运输,效。
9、率低,仅有的钗式钵苗移分机生产率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工厂化育苗的要求。因此,特别需要研制一种机械化程度高、株距和行距无级调节、田间运输速度快的育苗管理机械。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工厂化育苗管理机械化程度,提供一种带式钵苗移分机;带式钵苗移分机包括带式输送总成、间距控制总成、倾斜控制总成、行走总成、机架;带式输送总成具有支架、双耳支座、单耳支座、支承轴、连接片、直线轴承、轴承支座、主动轴减速器、输送直流电动机和多个输送器,支架前端下侧固定两个单耳支座,机架前端上侧固定两个双耳支座,固定在支架前端下方的单耳支座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双耳支座铰链连接,支架前端上侧分别固定三。
10、个单耳支座,支承轴通过单耳支座固定在支架上,支承轴上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直线轴承,直线轴承通过连接片与输送架固定;轴承支座、主动轴减速器、输送直流电动机固定在支架上,主动轴减速器与输送直流电动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输送器由输送架、主动轴、主动轮、齿带、张紧轮、从动轮、从动轴、弹簧、苗铲组成,主动轴通过轴承支座安装在支架上,输送器两侧以输送架为支承,主动轮通过主动轴安装在输送架后端,主动轴穿过所有输送器与主动轴减速器通过联轴器连接,从动轮通过从动轴安装在输送架前端,齿带与主动轮、从动轮构成带传动,对称中心线处的输送器与支承轴固定,两侧的输送器可沿主动轴移动;间距控制总成具有传动架、传动杆、间距控制手轮、。
11、轨道、滑块、间距控制减速器、连杆、连杆偶杆、铰链螺栓、左旋丝杠、右旋丝杠、左旋丝杠滑块、右旋丝杠滑块、耐磨垫片、轴承;传动架、轨道固定在输送架下方,间距控制减速器固定对称中心线处输送器的输送架下方,传动杆穿过传动架一端与间距控制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传动杆另一端与间距控制手轮连接;多组结构尺寸相同的连杆和连杆偶杆的中心、两端通过铰链螺栓连接组成缩放机构,每一个铰链处连杆与连杆偶杆之间设有耐磨垫片,铰链螺栓与铰链处连杆、连杆偶杆间设有轴承;缩放机构前侧铰链处的铰链螺栓通过连接片与输送架、直线轴承连接,缩放机构后侧铰链处的铰链螺栓上固定有滑块,滑块与轨道配合并可说明书CN102113430A2/4页。
12、5沿轨道直线运动;在缩放机构对称中心线左右两侧的连杆中心处的铰链螺栓下方固定有左旋丝杠滑块、右旋丝杠滑块,间距控制减速器左右两侧的输出轴分别与左旋丝杠、右旋丝杠的一端连接,左旋丝杠、右旋丝杠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旋丝杠滑块、右旋丝杠滑块螺旋配合;0004倾斜控制总成具有提升手轮、提升减速器、线轮、扶手架、钢丝绳、线轮轴,扶手架固定在机架的后端,提升减速器固定在扶手架上,线轮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提升减速器输出轴连接,线轮轴另一端通过轴承支座固定在扶手架上,线轮轴两端均固定有线轮,钢丝绳一端绕结在线轮上,钢丝绳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提升手轮安装在提升减速器的输入轴上。行走系统具有万向轮、蓄电池、驱动轮、行走直。
13、流电动机、控制开关,万向轮固定在机架的后下方,驱动轮与直流电动机为一体结构固定在机架的前下方,蓄电池安装在机架的下方,控制开关安装在扶手架上,整机的行走由控制开关控制。0005所述的输送器主动轴上设有键,主动轮的轮毂上设有键槽,主动轮能沿主动轴上轴向滑动。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机不仅能够实现钵苗株距、行距无级调节与精确控制,同时可完成钵苗田间短距离批量机械化运输,整机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附图说明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08图1是带式钵苗移分机的主剖视图;0009图2是带式钵苗移分机的府视图;0010图3是带式钵苗移分机的AA放大图;0011图4带式钵苗移分。
14、机的BB剖视图;0012图5是带式钵苗移分机的CC局部剖面图;0013图6是带式钵苗移分机的DD局部剖面图。0014图7是带式钵苗移分机的电气控制线路图。0015图中,提升手轮1、提升减速器2、线轮3、扶手架4、钢丝绳5、输送架6、主动轴7、主动轮8、齿带9、传动架10、传动杆11、支架12、间距控制手轮13、万向轮14、轨道15、滑块16、蓄电池17、张紧轮18、间距控制减速器19、连杆20、连杆偶杆21、驱动轮22、行走直流电动机23、双耳支座24、单耳支座25、支承轴26、铰链螺栓27、连接片28、直线轴承29、从动轮30、从动轴31、弹簧32、苗铲33、机架34、右旋丝杠35、线轮轴3。
15、6、左旋丝杠37、控制开关38、轴承支座39、主动轴减速器40、输送直流电动机41、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耐磨垫片44、轴承45。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7带式钵苗移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式输送总成、间距控制总成、倾斜控制总成、行走总成、机架34。带式输送总成具有支架12、双耳支座24、单耳支座25、支承轴26、连接片28、直线轴承29、轴承支座39、主动轴减速器40、输送直流电动机41和多个输送器,支架12前端下侧固定两个单耳支座25,机架34前端上侧固定两个双耳支座24,固定在支架12前端下方的单耳支座25与固定在机架34上的双耳支座。
16、24铰链连接,支架12前端上侧分说明书CN102113430A3/4页6别固定三个单耳支座25,支承轴26通过单耳支座25固定在支架12上,支承轴26上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直线轴承29,直线轴承29通过连接片28与输送架6固定;轴承支座39、主动轴减速器40、输送直流电动机41固定在支架12上,主动轴减速器40与输送直流电动机41通过联轴器连接;输送器由输送架6、主动轴7、主动轮8、齿带9、张紧轮18、从动轮30、从动轴31、弹簧32、苗铲33组成,主动轴7通过轴承支座39安装在支架12上,输送器两侧以输送架6为支承,主动轮8通过主动轴7安装在输送架6后端,主动轴7穿过所有输送器与主动轴减速器41。
17、通过联轴器连接,从动轮30通过从动轴31安装在输送架6前端,齿带9与主动轮8、从动轮30构成带传动,对称中心线处的输送器与支承轴26固定,两侧的输送器可沿主动轴7移动;间距控制总成具有传动架10、传动杆11、间距控制手轮13、轨道15、滑块16、间距控制减速器19、连杆20、连杆偶杆21、铰链螺栓27、左旋丝杠37、右旋丝杠35、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耐磨垫片44、轴承45;传动架10、轨道15固定在输送架6下方,间距控制减速器19固定对称中心线处输送器的输送架6下方,传动杆11穿过传动架10一端与间距控制减速器19的输入轴连接,传动杆11另一端与间距控制手轮13连接;多组结构尺。
18、寸相同的连杆20和连杆偶杆21的中心、两端通过铰链螺栓27连接组成缩放机构,每一个铰链处连杆20与连杆偶杆21之间设有耐磨垫片44,铰链螺栓27与铰链处连杆20、连杆偶杆21间设有轴承45;缩放机构前侧铰链处的铰链螺栓27通过连接片28与输送架6、直线轴承29连接,缩放机构后侧铰链处的铰链螺栓27上固定有滑块16,滑块16与轨道15配合并可沿轨道15直线运动;在缩放机构对称中心线左右两侧的连杆20中心处的铰链螺栓27下方固定有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间距控制减速器19左右两侧的输出轴分别与左旋丝杠37、右旋丝杠35的一端连接,左旋丝杠37、右旋丝杠35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旋丝杠滑块42。
19、、右旋丝杠滑块43螺旋配合;倾斜控制总成具有提升手轮1、提升减速器2、线轮3、扶手架4、钢丝绳5、线轮轴36,扶手架4固定在机架34的后端,提升减速器2固定在扶手架4上,线轮轴36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提升减速器2输出轴连接,线轮轴36另一端通过轴承支座固定在扶手架4上,线轮轴36两端均固定有线轮3,钢丝绳5一端绕结在线轮上,钢丝绳5另一端与支架12连接;提升手轮1安装在提升减速器2的输入轴上。行走系统具有万向轮14、蓄电池17、驱动轮22、行走直流电动机23、控制开关38,万向轮14固定在机架34的后下方,驱动轮22与直流电动机23为一体结构固定在机架34的前下方,蓄电池14安装在机架34的下方,。
20、控制开关38安装在扶手架4上,整机的行走由控制开关38控制。0018所述的输送器主动轴7上设有键,主动轮8的轮毂上设有键槽,主动轮8能沿主动轴7上轴向滑动。0019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当一定苗龄且排列较密的钵苗需要株距、行距调节时,操作控制开关38控制直流电动机23带动驱动轮22使带式钵苗移分机移动至需要调节株距行距或需要运输的批量钵苗前。转动间距控制手轮13带动传动杆11转动,传动杆11使间距控制减速器19输入轴转动,控制减速器19两侧的输出轴带动左旋丝杠37、右旋丝杠35转动,从而分别带动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向两侧或中心移动,而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固定在缩放机构的中。
21、心处的铰链螺栓27上,由于左旋丝杠滑块42、右旋丝杠滑块43移动使缩放机构伸展和收缩,使带式输送系统的行距增加或减少,从而将带式输送系统的行距调节至与苗床上钵苗的行距一致。转动提升手轮1使提升减速器2带动说明书CN102113430A4/4页7线轮轴36与线轮3转动,与支架12连接的钢丝绳5便缠绕在线轮3上,同时支架12在钢丝绳5的作用下,以双耳支座24与单耳支座25组成的铰链为支点进行旋转,输送器、间距控制总成随支架12一起转动,当输送器的苗铲33与钵苗的苗床接触时,停止转动提升手轮1,提升减速器2自锁,输送器保持要求的地面倾角;控制开关38控制直流电动机23带动驱动轮22前进,同时输送直流。
22、电动机41通过主动轴减速器40带动主动轴以与直流电动机23与匹配的转速运转,随着整机的前进,钵苗经苗铲33被推移至齿带9上并随齿带9向上运动,当钵苗布满整个齿带时,控制开关38使输送直流电动机41停止工作。转动提升手轮1使输送器与地面保持水平处与运输状态。然后整机行走并到达规定放苗温室,转动间距控制手轮13调节输送器的行距至要求行距,然后转动提升手轮1使苗铲33再次与苗床接触,控制开关38控制直流电动机23带动驱动轮22以一定速度倒退,同时输送直流电动机41通过主动轴减速器40带动主动轴7转动,随着整机的后退,钵苗经齿带9被推移至苗铲33逐一放在苗床上,通过控制整机后退速度调节钵苗的株距,全部钵苗放至苗床即完成一次钵苗的运输、间距调节,重复上述过程进行下次移苗。说明书CN102113430A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13430A2/4页9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113430A3/4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113430A4/4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