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45166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29567.5

申请日:

2009.11.09

公开号:

CN102048955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84申请公布日:201105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4; A61P25/04

主分类号:

A61K36/8984

申请人:

赵润清

发明人:

赵润清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创业大街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方由杭白芍、生甘草、佩兰叶、生荷叶、石斛、麦冬、白芨、浙贝母、银花等药材组成。以110克药剂为准,各种成分含量如下:杭白芍9克、生甘草9克、佩兰叶9克、生荷叶9克、石斛9克、麦冬9克、白芨9克、浙贝母9克、银花30克。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药源广,取材容易,制剂简单,经济实惠,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适合于各类患者的治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 其特征在于 : 该药方主要由杭白芍、 生甘草、 佩兰 叶、 生荷叶、 石斛、 麦冬、 白芨、 浙贝母、 银花等药材组成。

说明书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 “脸痛” , 是在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 阵发性剧烈神经痛。该病的特点是 : 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 发病骤发, 骤停、 闪电 样、 刀割样、 烧灼样、 顽固性、 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 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 痛, 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 进食, 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 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 和工作。
     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依靠西医手段, 主要有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和手术疗 法。药物治疗分内服和注射两种, 由于西药治疗只能缓解疼痛, 不能根除疼痛, 目前尚不能 效治疗, 且均存在不同程度副作用 ; 物理疗法多采用针刺疗法、 神经节射频热凝疗法等 ; 手 术疗法主要有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和各种开颅手术疗法等。也只是通过三叉神经根减压、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 三叉神经脊束切断及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等, 但是由于不是针对 病因治疗, 治病治标不治本, 因此疗效不佳。中医学称本病为 “面痛” “脑风” 、 “偏头风” 、 。中 医认为感受风毒之邪, 循经络而上犯巅顶, 阻遏清阳之气, 络道不通, 气血凝滞而不行 ; 又脾 胄虚弱, 气血生化不足, 脑髓脉络失于滋养 ; 或肾水不足, 水不涵木, 肝阳升动太过, 盛旋于 上; 或情志不和, 郁怒伤肝, 气郁化火, 上犯巅顶所致。临床治疗时充分清外感与内伤, 其次 再辨虚实。外感面痛, 起痛突然, 痛势剧烈, 但外邪一去常痛止如常, 多属实证, 治法以疏风 清热散寒为主。 内伤面痛, 起病缓慢, 痛势较轻, 不易速去, 遇劳常发, 多属虚证, 治法以扶正 为主。临床经验来看, 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无创伤, 副作用小, 效果比较明显, 而且治愈率较 高, 不易复发。 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 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进行辨证、 治疗, 在治疗三叉 神经疼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 为非创伤性治疗, 治疗 期间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该药方主要由川芎、 荆芥、 防风、 全蝎、 地龙、 细辛等药 材组成。
     以 110 克药剂为准, 各种成分含量如下 :
     杭白芍 9 克、 生甘草 9 克、 佩兰叶 9 克、 生荷叶 9 克、 石斛 9 克、 麦冬 9 克、 白芨 9 克、 浙贝母 9 克、 银花 30 克。
     治疗方法 : 水煎服。根据病情疗效情况, 适当调整下一个疗程的组方剂量配比, 以 达到最佳疗效。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药源广, 取材容易, 制剂简单, 经济实惠, 无毒副作用, 疗效显 著, 适合于各类患者的治疗。
     3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8955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48955ACN102048955A21申请号200910229567522申请日20091109A61K36/8984200601A61P25/0420060171申请人赵润清地址271000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创业大街33号72发明人赵润清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方由杭白芍、生甘草、佩兰叶、生荷叶、石斛、麦冬、白芨、浙贝母、银花等药材组成。以110克药剂为准,各种成分含量如下杭白芍9克、生甘草9克、佩兰叶9克、生荷叶9克、石斛9克、麦冬。

2、9克、白芨9克、浙贝母9克、银花30克。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药源广,取材容易,制剂简单,经济实惠,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适合于各类患者的治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CN102048959A1/1页2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药方主要由杭白芍、生甘草、佩兰叶、生荷叶、石斛、麦冬、白芨、浙贝母、银花等药材组成。权利要求书CN102048955ACN102048959A1/1页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背景技术0002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

3、”,是在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0003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依靠西医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疗法。药物治疗分内服和注射两种,由于西药治疗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根除疼痛,目前尚不能效治疗,且均存在不同程度副作用;物理疗法多采用针刺疗法、神经节射频热凝疗法等;手术疗法主要有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和各种开颅手术疗法等。也只是通过三叉神经。

4、根减压、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三叉神经脊束切断及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等,但是由于不是针对病因治疗,治病治标不治本,因此疗效不佳。中医学称本病为“面痛”、“脑风”、“偏头风”。中医认为感受风毒之邪,循经络而上犯巅顶,阻遏清阳之气,络道不通,气血凝滞而不行;又脾胄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脑髓脉络失于滋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升动太过,盛旋于上;或情志不和,郁怒伤肝,气郁化火,上犯巅顶所致。临床治疗时充分清外感与内伤,其次再辨虚实。外感面痛,起痛突然,痛势剧烈,但外邪一去常痛止如常,多属实证,治法以疏风清热散寒为主。内伤面痛,起病缓慢,痛势较轻,不易速去,遇劳常发,多属虚证,治法以扶正为主。临床经验。

5、来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无创伤,副作用小,效果比较明显,而且治愈率较高,不易复发。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进行辨证、治疗,在治疗三叉神经疼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0004技术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配方,为非创伤性治疗,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0006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药方主要由川芎、荆芥、防风、全蝎、地龙、细辛等药材组成。0007以110克药剂为准,各种成分含量如下0008杭白芍9克、生甘草9克、佩兰叶9克、生荷叶9克、石斛9克、麦冬9克、白芨9克、浙贝母9克、银花30克。0009治疗方法水煎服。根据病情疗效情况,适当调整下一个疗程的组方剂量配比,以达到最佳疗效。0010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药源广,取材容易,制剂简单,经济实惠,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适合于各类患者的治疗。说明书CN10204895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