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封闭装置及其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创面封闭装置及其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 在对大面积烧伤、 创伤及严重感染创面的传统治疗中, 已将开放的创面治疗 改变为封闭的创面治疗, 但是通常均为创面的负压治疗, 其治疗系统由压力传感器、 微 CPU、 驱动电路、 负压泵、 各种管道组成负压系统, 可将创面各种治疗后的物质按照指定压力、 时 间与速度自动排出体外, 完成创面的负压治疗。这种创面的负压治疗需要一个创面封闭装 置, 设有导管, 导管接入创面的空腔, 用于通过治疗设备排出各种治疗产生的废物。这种创 面封闭装置构造简单, 只能完成负压排放, 治疗的作用和功能均较差。 其治疗系统也只是单 一的负压控制系统, 治疗方式不能满足临床医生和临床科研人员对治疗创面的需要。
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 临床医生和临床科研人员希望在创面密闭状况下, 通过创 面封闭装置将各种治疗用气体、 气雾剂、 药液按照指定的压力、 指定时间输入到封闭的创 面, 进行封闭性治疗。通过实施各种治疗方案, 不需医务人员打开创面进行换药, 就能对创 面进行如氧气疗法、 臭氧杀菌、 循环冲洗灭菌、 营养液循环灌注、 负压吸引等治疗, 使原来难 以对创面实施的治疗变得容易, 完全改变传统的封闭治疗方法。 然而, 适应这种治疗需要的 创面封闭装置和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尚未有见。将开放的创面变为封闭的创面。在创面 负压治疗的治疗基础上增加气体、 气雾剂、 液体的正压治疗通道, 通过 CPU 控制将各种治疗 气体、 气雾剂、 各种清洁剂、 抗菌消毒剂、 营养液循环到治疗创面。 为临床医生提供对各种复 杂创伤进行各种气体的、 气雾剂的、 溶液的治疗途径, 并能准确控制各种药物或气体、 气雾 剂、 液体在创面作用时间, 循环速度等, 对创面的压力、 温度、 湿度、 酸碱度等情况进行全程 动态监测, 提出了创面封闭装置和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创面的传统负压治疗方法, 可以在不需换药情况 下, 进行对各种复杂创伤进行多种气体、 气雾剂和溶液的正压治疗, 并对创面状态进行全程 动态监测, 以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医疗成本, 使用方便的创面封闭装置及其创伤综合治疗控 制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创面封闭装置, 包括粘贴膜、 粘贴圆盘、 医用弹性凝胶条和接头座, 所述粘贴圆盘设有导管, 所述导管穿过所述粘贴圆盘的中心部与所述接头座的内腔相通 ; 所述医用弹性凝胶条位于所述粘贴膜的外缘, 所述粘贴膜设有放置所述接头座的通孔, 所 述粘贴圆盘下表面设有胶层并通过所述胶层封闭所述通孔的外缘 ; 所述接头座内腔的侧壁 均布设有若干个连接头, 所述连接头里端与所述接头座内腔相通, 所述连接头外端封闭并 在使用时剪开, 剪开后连接有多孔吸引管, 所述多孔吸引管置于创伤表面上的双层敷料之 间。
本发明创面封闭装置, 其中所述连接头为 4-8 个, 所述多孔吸引管的壁上均布设 有 2-4 排渗透孔。
本发明创面封闭装置, 其中所述粘贴圆盘、 连接头和接头座采用医用 PE 或 PVC 材 料制成, 所述粘贴膜采用医用 PU 材料制成, 所述双层敷料为具有弹性的医用泡沫或纱布或 PVA 或 PU 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 包括 CPU 和与其相连的键盘和显示器、 创 面封闭装置、 若干第二管道传感器、 第二驱动电路、 负压泵和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所述第二 管道传感器和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 CPU 相连,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负压泵和排出管道 控制装置分别电相连, 所述创面封闭装置包括至少 1 个正压封闭接头、 至少 1 个负压封闭 接头和至少 1 个创面封闭接头 ; 还包括若干创面传感器、 若干第一管道传感器、 第一驱动电 路、 蠕动泵和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所述创面传感器安装在创面的内腔中, 所述第一管道传感 器、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和蠕动泵安装在正压封闭接头的接入管道上, 所述第二管道传感器、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和负压泵安装在负压封闭接头的排出管道上, 其中 :
所述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用于通过管道接入各种治疗所需的气体、 气雾剂和液 体; 所述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用于通过管道排出负压封闭接头和创面封闭接头引出的 各种废气和废液 ;
所述创面传感器, 用于检测封闭创面内的状态参数 ;
所述第一管道传感器用于检测治疗管道状态参数 ;
所述第二管道传感器用于检测排出管道状态参数 ;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 用于将所述 CPU 的指令输出至所述蠕动泵和治疗管道控制装 置;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 用于将所述 CPU 的指令输出至所述负压泵和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
所述创面传感器、 第一管道传感器和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 CPU 分别相连, 所述第 一驱动电路与所述蠕动泵和治疗管道控制装置分别相连, 所述 CPU 执行的步骤包括 :
1) 程序初始化, 显示当前时间 ;
2) 使用者通过所述键盘输入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病历号 ;
3) 选择设置方案 ;
4) 使用者通过所述键盘根据需要修改上述已定设置方案的参数以及设定系统在 设置方案之外的各项检测参数的设定值和系统工作总时间 ;
5) 治疗开始, 所述 CPU 检测所述创面封闭装置各点的检测参数, 对返回的各检测 信号与对应设定值分别进行比较, 并输出指令信号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以控制所述蠕动泵 的启动与停止, 输出指令信号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以控制所述负压泵的启动与停止 ;
6) 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治疗项目、 系统时间、 检测参数的设定值和实时检测值及 其工作时间, 以及所述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蠕动泵和负压泵的工作状 态;
7) 系统工作总时间到, 治疗结束, 返回初始状态。
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传感器和第二管道传感器分别 包括有多个压力传感器, 所述创面传感器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浓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 其中, 压力传感器的连接管与创面封闭接头的导管相通, 温度
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浓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置于创面内的双层敷料中, 连接导线自创 面与医用弹性凝胶条之间引出。
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步骤 4) 中, 系统各项检测参数的设定值 至少包括 :
a) 所述负压泵压力及其循环工作时间 ;
b) 所述蠕动泵压力及其循环工作时间 ;
c) 所述治疗管道控制装置各压力及其循环工作时间、 温度及其加热器工作时间、 湿度及其加湿器工作时间 ;
d) 所述治疗管道控制装置氧气浓度和 / 或臭氧浓度和 / 或臭氧溶液浓度及其使用 时间。
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排出管道控制装置设有液位自动调节装 置, 液位自动调节装置设有排液泵, 所述排液泵安装在负压封闭接头的排出管道上并通过 管道与废液的收集容器相通。
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步骤 5) 中, 所述创面封闭装置各点检测 参数至少包括压力、 温度、 湿度、 氧气浓度和 / 或臭氧浓度和 / 或臭氧溶液浓度及酸碱度。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的创伤综合治疗方法, 该方法包括 :
1) 在创面安装包括正压封闭接头、 负压封闭接头和创面封闭接头的至少 3 个创面 封闭装置 ;
2) 采用安装在负压封闭接头的排出管道上的若干第二管道传感器、 第二驱动电 路、 负压泵、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和 CPU 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排出废气、 废液的负压治疗控 制;
3) 采用安装在正压封闭接头的接入管道上的若干第一管道传感器、 第一驱动电 路、 蠕动泵和治疗管道控制装置和 CPU 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输入气体、 气雾剂、 液体的正压 治疗控制 ;
4) 使用者选择设置方案或根据需要修改设置方案的参数以及设定系统在设置方 案之外的各项检测参数的设定值和系统工作总时间 ;
5) 采用 CPU 检测所述创面封闭装置各点的检测参数, 对返回的各检测信号与对应 设定值分别进行比较, 并输出指令信号至第一驱动电路以控制蠕动泵的启动与停止, 输出 指令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以控制负压泵的启动与停止 ;
6) 采用安装在创面封闭接头的导管上的创面传感器、 安装在创面封闭接头排出管 道上的收集容器、 排液泵和液位自动调节装置进行排出废液的自动控制 ;
7) 通过显示器显示治疗项目、 系统时间、 检测参数的设定值和实时检测值及其 工作时间, 以及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蠕动泵、 负压泵和排液泵的工作状 态;
8) 系统循环操作, 治疗结束时返回初始状态。
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方法, 其中所述步骤 3) 中, 所述设置方案至少包括 :
第一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8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
第二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0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每间隔 68min 注入臭氧,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
第三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2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每间隔 8h 注入消毒液或治疗液,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15min, 同时 负压吸引, 负压值 20mmHg, 吸 1min, 停 2min, 循环工作 ;
第四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0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气雾剂,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3min, 每间隔 8h 注入消毒液或治疗液, 液体温度 26℃, 压力 50mmHg, 使用 时间 15min, 同时负压吸引, 压力 20mmHg, 吸 1min, 停 2min, 循环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创面封闭装置及其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和方法的优点是 : 由于在 创面负压治疗的治疗基础上增加气体、 气雾剂、 液体的正压治疗通道, 通过电脑控制将各种 治疗气体、 气雾剂, 各种清洁剂, 抗菌消毒剂、 营养液循环的治疗创面。 为临床医生提供对各 种复杂创伤进行各种气体的、 气雾剂的、 溶液的治疗途径。能准确控制各种药物或气体、 气 雾剂、 液体在创面作用时间, 循环速度等。使创面用药治疗能在创面封闭、 不需换药情况下 进行, 它将进一步减少换药、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医疗费的开支。本发明提供的创面封闭装 置及其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对大面积烧伤、 创伤及严重感染创面进行封闭治疗 的需求, 为临床医生和临床科研人员治疗创面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创面封闭装置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图 2 是本发明创面封闭装置结构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 图 3 是采用两个创面封闭装置治疗的主视剖视图, 图 4 是采用两个创面封闭装置治疗的俯视图 ; 图 5 是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 图 6 是创面压力传感器、 第一管道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管道压力传感器的电路图 ; 图 7 是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图 ; 图 8a 和图 8b 是 CPU 芯片的电路图 ; 图 9 是第二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 图 10 是第一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 图 11 是第一驱动电路中药物阀门的控制电路图 ; 图 12 第一驱动电路中温度检测和控制电路图 ; 图 13 是液位自动调节装置的电路图 ; 图 14 是显示器的控制的电路图 ; 图 15 特殊部位医用弹性凝胶条使用示意图一 ; 图 16 特殊部位医用弹性凝胶条使用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1 和图 2, 本发明创面封闭装置, 包括粘贴膜 21、 粘贴圆盘 22、 医用弹性凝胶 条 28 和接头座 24, 粘贴圆盘 22 设有导管 25, 导管 25 穿过粘贴圆盘 22 的中心部与接头座 24 的内腔相通, 导管 25 与粘贴圆盘 22 和接头座 24 连作一体制成。
医用弹性凝胶条 28 位于粘贴膜 21 的外缘, 粘贴膜 21 设有放置接头座 24 的通孔,粘贴圆盘 22 下表面设有胶层 23 并通过胶层 23 封闭通孔的外缘。
接头座 24 内腔的侧壁均布设有 8 个连接头 26, 连接头 26 里端与接头座 24 内腔相 通, 外端封闭, 外端在使用时剪开, 剪开后套接多孔吸引管 30。
在本发明创面封闭装置中, 粘贴膜 21 通过其边缘的医用弹性凝胶条 28 将敷料 27 封闭于创伤表面。敷料 27 为具有弹性的医用泡沫或纱布。敷料 27 为还可以为 PVA 或 PU 材料。医用弹性凝胶条 28 沿创面边缘或必需暴露部位, 如会阴部, 颜面部的外周进行粘贴。 粘贴圆盘 22 下表面设有胶层 23, 通过胶层 23 封闭粘贴膜 21 在放置接头座时贯穿粘贴膜 21 的通孔。连接头 26 连接置于两层敷料 27 之间的多孔吸引管 30。多孔吸引管 30 的壁上 均布设有 2 排渗透孔 29。
粘贴圆盘 22、 连接头 26 和接头座 24 采用医用 PE 或 PVC 材料制成, 粘贴膜 21 采用 医用 PU 材料制成。
参见图 5, 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 包括三个创面封闭装置 1, 设置为一个 正压封闭接头 101、 一个负压封闭接头 102、 一个创面封闭接头 103。 在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 控制系统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包括多个创面封闭装置 1, 如设置为两个正压封闭接头 101、 两个负压封闭接头 102、 两个创面封闭接头 103。
若干个第一管道传感器 4 和第二管道传感器 8、 第一驱动电路 5、 治疗管道控制装 置 6、 蠕动泵 7 和第二驱动电路 9、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负压泵 10、 排液泵 13 和 CPU 及与其 相连的键盘 2 和显示器 12。其中,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用于通过管道接入各种治疗所需的 气体、 气雾剂和液体 ;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用于连接负压泵 10 和排液泵 13 的收集容器, 通过管道排出由负压封闭接头 102 和创面封闭接头 103 引出的各种废气和废液 ; 创面传感 器 3 通过连接管与封闭的创面连接, 用于检测封闭创面内的状态参数 ; 第一管道传感器 4 用 于检测治疗管道状态参数 ; 第二管道传感器 8 用于检测排出管道状态参数 ; 第一管道传感 器 4 和第二管道传感器 8 分别包括有多个压力传感器, 创面传感器 3 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浓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其中, 压力传感器的连接管与创面 封闭接头 103 的导管 25 相通,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浓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置于创 面内两层敷料 27 中, 连接导线自创面与医用弹性凝胶条 28 之间引出。压力传感器的个数 由创面治疗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浓度传感器设置有氧气浓度传感器、 臭氧浓度传感器和臭 氧溶液浓度传感器。
第一驱动电路 5, 用于将 CPU 的指令输出至蠕动泵 7 和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 第二 驱动电路 9, 用于将 CPU 的指令输出至负压泵 10 和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 第一管道传感器 4、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和蠕动泵 7 安装在正压封闭接头 101 的接入管道上, 第二管道传感 器 8、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和负压泵 10 安装在负压封闭接头 102 的排出管道上, 排液泵 13 安装在负压封闭接头 102 的排出管道上并通过管道与废液的收集容器相通。
第一管道传感器 4、 第二管道传感器 8 第一驱动电路 5、 和第二驱动电路 9 与 CPU 分别相连, 第一驱动电路 5 与蠕动泵 7 和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分别相连, 第二驱动电路 9 与 负压泵 10 和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分别相连。
在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中, CPU 执行的步骤包括 :
1) 程序初始化, 显示当前时间。
2) 使用者通过键盘 2 输入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病历号。3) 选择设置方案, 设置方案包括有 :
第一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8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
第二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0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每间隔 68min 注入臭氧,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
第三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2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每间隔 8h 注入消毒液或治疗液,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15min, 同时 负压吸引, 负压值 20mmHg, 吸 1min, 停 2min, 循环工作 ;
第四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0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气雾剂,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3min, 每间隔 8h 注入消毒液或治疗液, 液体温度 26℃, 压力 50mmHg, 使用 时间 15min, 同时负压吸引, 压力 20mmHg, 吸 1min, 停 2min, 循环工作。
4) 使用者通过键盘 2 根据需要修改上述已定设置方案的参数以及设定系统在设 置方案之外的各项检测参数的设定值和系统工作总时间, 各项检测参数的设定值至少包 括:
a) 负压泵 10 压力及其循环工作时间 ; b) 蠕动泵 7 压力及其循环工作时间 ;
c)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各压力及其循环工作时间、 温度及其加热器工作时间、 湿 度及其加湿器工作时间 ;
d)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氧气浓度和 / 或臭氧浓度和 / 或臭氧溶液浓度及其使用时 间。
5) 治疗开始, CPU2 检测创面封闭装置 1 各点的检测参数, 至少包括压力、 温度、 湿 度、 氧气浓度和 / 或臭氧浓度和 / 或臭氧溶液浓度及酸碱度, 对返回的各检测信号与对应设 定值分别进行比较, 并输出指令信号至第一驱动电路 5 以控制蠕动泵 7 的启动与停止, 输出 指令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 9 以控制负压泵 10 的启动与停止。
6) 通过显示器 12 显示治疗项目、 系统时间、 检测参数的设定值和实时检测值及其 工作时间, 以及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蠕动泵 7 和负压泵 10 的工作状 态。
7) 系统循环工作总时间到, 总疗程治疗结束, 返回初始状态。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的电路组成。
参见图 6, 在创面压力传感器 3、 第一管道压力传感器 4 和第二管道压力传感器 8 的电路中, 创面压力传感器 3、 第一管道压力传感器 4 和第二管道压力传感器 8 均为桥式传 感器, 均为桥式传感器, 采用恒压源供电, 供桥电压 5 伏。其中, 1、 3 脚为电压接入, 2 脚为输 出电压正, 4 脚为输出电压负, 2、 4 脚之间为差模信号, 它们对地均有共模电压, 信号 s1, s2, s3 输入到信号调理电路进行处理。
参见图 7,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适用于创面压力传感器 3、 第一管道压力传感器 4 和第二管道压力传感器 8, 信号调理电路采用芯片 LM324 构成三运放放大电路, 其中, 射极 跟随器运放的输入为温度补偿端, 输出端作为偏置。
参见图 8-a 和图 8-b, CPU 采用 U2 芯片 HT46R54A 构成, 由两个相同的电路构成, 用 于与创面压力传感器 3、 第一管道压力传感器 4 和第二管道压力传感器 8, 以及第一驱动电
路 5、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蠕动泵 7 和第二驱动电路 9、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负压泵 10 共 同完成采集信号输入和控制信号输出。
参见图 8-a, Cpu1 为负压控制单片机, 用于控制负压泵 10 提供稳定的负压。cpu1 的 8 脚用于采集第二管道压力传感器 8 的转换信号, COM_9 脚用于采集创面压力传感器 3 的 转换信号, 和下述蠕动控制单片机共用。其 10 脚和 14 脚交替出现高低电平, 用于驱动负压 泵 10, 如果其 10 脚和 14 脚同时为高电平, 负压泵 10 则停止运行, 组成反馈系统。
参见图 8-b, 为蠕动控制单片机, 用于控制蠕动泵 7。Cpu2 的 8 脚用于采集第一管 道压力传感器 4 的转换信号, COM_9 脚用于采集创面压力传感器 3 的转换信号, 和上述负压 控制单片机共用。其 OSC 脚用于驱动蠕动泵 7, 组成反馈系统。
在 CPU 电路中, pt1000+ 脚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信号, control_scr 脚输出用来控 制可控硅对加热包进行加热, 组成温度反馈控制系统。SWH1、 SWH2、 SWH3 各脚开关信号用来 控制用于选择药物的电磁阀的启停。
参见图 9, 第二驱动电路 9 的任务是接收 CPU1 的 10 脚和 14 脚控制信号, 使负压泵 10 提供稳定的负压输出。
参见图 10, 在第一驱动电路中, OSC 为 CPU1 提供的脉冲信号, 经 U3 芯片 CD4017 分 频后提供给三极管驱动电路作为接通步进电机电源的开关, 并提供较大的驱动电流输出到 循环驱动步进电机的 4 个绕组 X1、 X2、 Y1、 Y2。 参见图 11, 在第一驱动电路 5 中, 药物阀门的控制电路接收 CPU 的 control_scr 脚 输出, 用来 SWH1、 SWH2、 SWH3 各脚开关信号用来控制用于选择药物的电磁阀的启停。三个药 物选择阀门是用来选择不同的药物, 可能有气态和液态之区别。电磁阀的公共端接到直流 12 伏, 以 SW1 为例, SW1 的一端接到由 CPU 控制的信号端。
参见图 12, 本图中有一道水平分割虚线, 线上部分为测量部分, 下面为控制部分, 测量部分采用温度传感器 PT1000, 控制部分采用可控硅 SCR 加热电阻丝 L。温度检测和控 制电路接收 CPU 的 control_scr 脚输出, 用来通过对可控硅 SCR 进行导通角的控制来控制 加热电阻丝 L 的通电与断电。
CPU 的湿度控制电路和氧气浓度和 / 或臭氧浓度和 / 或臭氧溶液浓度的控制电路 与温度控制电路类似, 故不做详述。
参见图 13, 这是一个液位自动调节装置, 不需要 CPU 的配合, 由浮子传递液位信 号, 用光电开关接收信号, 用此信号触发继电器动作, 继电器输出控制信号 MP 给排液泵 13 维持药液液位的恒定。
参见图 14, 显示器的控制电路经端子 J2 与液晶屏相连, 经 J3 与 CPU 相连。以上电 路采用传统技术, 不做详述。
下面说明本发明创面封闭装置及采用该创面封闭装置的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 的使用。
参见图 1 和图 2, 在创伤表面放置双层敷料 27 时, 要根据创面大小, 设计创面封闭 装置 1 的布局与数量。将双层敷料 27 中的上层敷料剪好用来放置接头座 24 的一个或多个 孔, 并裁剪多孔吸引管 30 的长短, 在孔上方双层敷料 27 之间水平放置放射状排列的 2 根或 多根多孔吸引管 30。
首先, 用弹性凝胶条 28 对准创面封闭部位的周围粘牢, 再将粘贴膜 21 封闭在创面
周围的弹性凝胶条 28 上。
然后, 放置接头座 24。 先在粘贴膜 21 上剪除与接头座 24 大小相同的通孔, 连接头 26 外端是封闭的, 剪除连接头 26 的封闭端, 与多孔吸引管 30 套接后, 放入上层敷料剪好的 接头座位置, 粘贴圆盘 22 和导管 25 放在通孔外, 摘除粘贴圆盘 22 下表面胶层 23 的保护层 纸, 轻压粘贴圆盘 22, 将胶层 23 与粘贴膜 21 的上表面粘在一起。
最后, 结合图 5, 将引出的导管 25 与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的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通过连接管道相连。
参见图 15, 对不平不规则部位的创面, 如会阴部, 颜面部等特殊部位创面的封闭 中, 要在必需暴露的部位周围使用医用弹性凝胶条 28 进行粘贴封闭, 然后在创面上放置双 层敷料 27, 用粘贴膜 21 封闭创面, 剪除必需暴露部位的粘贴膜 21, 参见图 16, 。 医用弹性凝 胶条对创面既有保护治疗作用, 又有粘附性和弹性, 还有非常好的可塑性, 与人体皮肤和胶 粘贴膜 21 都有很好的粘附力, 因此能很好的封闭这些特殊部位, 还能有效防止体腔分泌物 污染创面, 以及保证封闭创面内的正压与负压。
参见图 3 和图 4, 在双层敷料 27 之间一个或多个部位放置的创面封闭装置既可以 在治疗管道控制中使用, 也可以在排出管道控制中使用, 也可与传感器连接使用。 上面所说 即为在治疗管道控制中使用。 如在排出管道控制中使用时, 结合图 5, 导管 25 与排出管道控 制装置 11 相连。 本发明的创面封闭装置保证了创面气体、 液体的有效分布和有效循环, 能有效防 止体腔分泌物污染创面, 使特殊部位的创面也能有效接受正压与负压的治疗, 并且操作简 单, 封闭效果好。
本发明采用上述创面封闭装置的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 通过负压泵 10 和蠕动 泵 7 双动力作用于封闭的创面, 能使密闭的创面有效接受负压与正压多种治疗方案。
创面传感器 3、 第一管道传感器 4 和第二管道传感器 8 采用多个高灵敏度传感器, 可以动态检测管路和创面敷料多部位的状态, 并输出信息给 CPU, CPU 动态精确调控创面的 真实状态。
CPU、 键盘 2、 显示器 12、 第二驱动电路 9、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负压泵 10 可以构 成传统的负压系统, CPU 将高灵敏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实时发出指令 至第二驱动电路 9、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负压泵 10, 将创面各种治疗后的废物按照指定压 力、 时间与速度自动排出体外, 对创面完成负压治疗。其中,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按照设定 的剪开及关闭时间, 以 CPU 的指令完成剪开或关闭的动作。在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中, 液 位自动调节装置设有排液泵 13, 排液泵 13 通过管道与废液的收集容器相通。 液位自动调节 装置保证系统在治疗中各种废液及时自动排出创面封闭系统, 而不需专人监管。
CPU2、 键盘 2、 显示器 12、 第一驱动电路 5、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蠕动泵 7 还可以构 成正压系统, CPU 将高灵敏度传感器检测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实时发出指令至第一驱动 电路 5、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蠕动泵 7, 将各种治疗气体, 气雾剂、 治疗用液体按照指定的压 力、 指定时间输入到封闭的创面, 通过蠕动泵将高压降低到治疗用压力输入到创面, 如将医 院中心供氧系统的高压氧气降压后输入到创面。在创面的正压治疗中, 选择各种不同的治 疗方案, 医务人员在不需打开创面换药的情况下, 就能对创面实施有效治疗, 完全改变了传 统的创面治疗方法, 并使得过去难以对创面实施的治疗方法也变得容易, 如对创面进行氧
气疗法、 臭氧杀菌、 循环冲洗灭菌、 营养液循环灌注、 负压吸引等治疗。其中, 治疗管道控制 装置 6 按照设定的剪开及关闭时间, 以 CPU 的指令完成剪开或关闭的动作。
参见图 12, 在本发明的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中, CPU 具有温度控制过程。在温度 及其加热器设定的工作时间下, CPU 将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实时发出 指令至驱动电路控制加热器工作。当温度传感器感受到温度变化时, 将温度变为电信号回 传给 CPU, CPU 对返回的电信号再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后, 发出新的指令通过驱动电路再次控 制加热器工作, 当液体输入到创面时, 创面温度传感器将创面的温度变化回传 CPU 进行指 令修正。
参见图 13, 在本发明的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中, 液位自动调节装置由浮子传递 液位信号, 光电开关接收信号后, 通过继电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排液泵 13 维持药液液位的 恒定。
参见图 14, 显示器的控制电路经端子 J2 与液晶屏相连, 经 J3 与 CPU 相连。以上电 路采用传统技术, 不做详述。
在本发明的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中, CPU 具有湿度控制过程。在湿度及其加湿 器设定的工作时间下, CPU 将湿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实时发出指令至驱 动电路控制加湿器工作。
在本发明的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中, CPU 具有氧气浓度和 / 或臭氧浓度和 / 或 臭氧溶液浓度控制过程。在氧气浓度和 / 或臭氧浓度和 / 或臭氧溶液浓度及使用时间设定 的工作时间下, CPU 将氧气浓度传感器、 臭氧浓度传感器和臭氧溶液浓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与设定值分别进行比较, 实时发出指令至治疗管道控制装置中的制氧系统或臭氧发生器工 作, 氧气浓度传感器、 臭氧浓度传感器和臭氧溶液浓度传感器感受到浓度变化, 将浓度变为 电信号回传给 CPU, CPU 对返回的电信号再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后, 发出新的指令通过第一驱 动电路、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再次控制制氧系统或臭氧发生器工作。 其中, 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按照设定的剪开及关闭时间, 以 CPU 的指令完成剪开或关闭的动作。
CPU 的湿度控制过程和氧气浓度和 / 或臭氧浓度和 / 或臭氧溶液浓度控制过程与 温度控制过程类似, 故不做详述。
下面, 说明采用上述创伤综合治疗控制系统的创伤综合治疗方法。该方法包括 :
1) 在创面安装包括正压封闭接头 101、 负压封闭接头 102 和创面封闭接头 103 的 至少 3 个创面封闭装置 1 ;
2) 采用安装在负压封闭接头 102 的排出管道上的若干第二管道传感器 8、 第二驱 动电路 9、 负压泵 10、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和 CPU 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排出废气、 废液的负 压治疗控制 ;
3) 采用安装在正压封闭接头 101 的接入管道上的若干第一管道传感器 4、 第一驱 动电路 5、 蠕动泵 7 和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和 CPU 组成的控制系统进行输入气体、 气雾剂、 液 体的正压治疗控制 ;
4) 使用者选择设置方案或根据需要修改设置方案的参数以及设定系统在设置方 案之外的各项检测参数的设定值和系统工作总时间 ; 可供选择的设置方案有 :
第一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8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第二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0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每间隔 68min 注入臭氧,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
第三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2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氧气,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2min, 每间隔 8h 注入消毒液或治疗液,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15min, 同时 负压吸引, 负压值 20mmHg, 吸 1min, 停 2min, 循环工作 ;
第四设置方案 : 负压吸引, 负压值 100mmHg, 吸引时间 5min, 然后注入气雾剂, 压力 50mmHg, 使用时间 3min, 每间隔 8h 注入消毒液或治疗液, 液体温度 26℃, 压力 50mmHg, 使用 时间 15min, 同时负压吸引, 压力 20mmHg, 吸 1min, 停 2min, 循环工作。
5) 采用 CPU 检测所述创面封闭装置 1 各点的检测参数, 对返回的各检测信号与对 应设定值分别进行比较, 并输出指令信号至第一驱动电路 5 以控制蠕动泵 7 的启动与停止, 输出指令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 9 以控制负压泵 10 的启动与停止 ;
6) 采用安装在创面封闭接头 103 的导管上的创面传感器 3、 安装在创面封闭接头 103 排出管道上的收集容器、 排液泵 13 和液位自动调节装置进行排出废液的自动控制 ;
7) 通过显示器 12 显示治疗项目、 系统时间、 检测参数的设定值和实时检测值及其 工作时间, 以及治疗管道控制装置 6、 排出管道控制装置 11、 蠕动泵 7、 负压泵 10 和排液泵 13 的工作状态 ;
8) 系统循环操作, 治疗结束时返回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范 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