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34442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81021.9

申请日:

2010.12.09

公开号:

CN102077881A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18申请日:20101209|||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8; A23F3/22

主分类号:

A23F3/18

申请人: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启忠

地址:

665000 云南省思茅市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园丁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代理人:

陈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15%的普洱生茶,将配好的混合料经100℃左右的蒸汽处理,进行二次熬煮和三次浓缩,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趁热盛入模具成型,压制定型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 (1) 、 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 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 15% 的普洱生茶, 拌 匀; (2) 、 将配好的混合料放入竹框内用清水淋洗, 摊凉, 采用 50℃温度进行干燥备用 ; (3) 、 放入蒸茶桶内, 放置在蒸汽孔上, 用 95-110℃的蒸汽蒸 15-20 秒, 然后倒出摊凉至 常温 ; (4) 、 经蒸气处理好的茶叶和水按 1:10-15 的重量比例放置于熬煮锅里进行第一次熬 煮, 温度控制在 90-95℃, 时间 1.5-
2: 5 个小时 ; 熬煮以后双重纱网过滤, 上面一层 80 目, 下 面一层 120 目, 滤得的茶汤移入浓缩锅, 茶渣按 1:5 的茶水比放入熬煮锅进行第二次熬煮, 温度、 时间和过滤纱网同第一次熬煮, 茶渣弃之, 滤得的茶汤并入大型浓缩锅中进行第一次 浓缩 ; (5) 、 第一次浓缩温度控制在 70-80℃, 通过锅盖上安装的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 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 每浓缩 20-30% 时用 350 目的纱网过滤一次, 至少过滤三次, 使浓缩达到 60% 以上 ; (6) 、 移入中型锅进行第二次浓缩, 温度控制在 50-60℃, 同样通过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 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 缩, 待茶汁变稠后, 移入小型锅进行第三次浓缩 ; (7) 、 第三次浓缩温度控制在 30-40℃, 浓缩过程中用竹片匀速搅拌, 待茶膏浓缩到不粘 手, 趁热盛入模具成型, 压制定型, 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冷却 4.5-5.5 个小时放入箱式烘干机 内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控制在 50-60℃, 茶膏水分控制在 10% 以内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说明书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方法, 特别是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背景技术 茶膏是茶中精品、 珍品, 是制茶工艺的创新, 它把饮茶提高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茶膏品种, 古代主要有玉蝉膏、 耐重儿、 邕湖含膏和黄色、 青色、 紫色、 黑色茶膏。 现 代茶膏有 10 余种, 主要有黑珍珠、 玉龙胜雪、 红运当头等等几个品种。其制作方法由于工序 设计不合理, 所作出的茶膏大多是生膏, 滋味苦涩 ; 做出的熟膏外形较松散, 不光滑, 且滋味 非常淡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的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不但能增进产 品的外形、 光泽、 香气和滋味, 而且还能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净度, 从而提升产品的价值。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 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 15% 的普洱生茶, 即 100kg 熟茶配生茶 15 kg, 拌匀, 将配好的混合料放入竹框内用清水淋 洗, 摊凉, 采用 50℃温度进行干燥备用 ; 放入蒸茶桶内, 放置在蒸汽孔上, 用 95-110℃的蒸 汽蒸 15-20 秒, 然后倒出摊凉至常温 ; 经蒸气处理好的茶叶和水按 1:10-15 的重量比例放置 于熬煮锅里进行第一次熬煮, 温度控制在 90-95℃, 时间 1.5-2.5 个小时 ; 熬煮以后双重纱 网过滤, 上面一层 80 目, 下面一层 120 目, 滤得的茶汤移入浓缩锅, 茶渣按 1:5 的茶水比放 入熬煮锅进行第二次熬煮, 温度、 时间和过滤纱网同第一次熬煮, 茶渣弃之, 滤得的茶汤并 入大型浓缩锅中进行第一次浓缩 ; 浓缩温度控制在 70-80℃, 通过锅盖上安装的排湿装置 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 缩, 每浓缩 20-30% 时用 350 目的纱网过滤一次, 至少过滤三次, 使浓缩达到 60% 以上时, 将 茶汤移入稍小的中型锅进行第二次浓缩, 温度控制在 50-60℃, 同样通过锅盖上安装排湿装 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 浓缩, 待茶汁变稠后, 移入小型锅进行第三次浓缩, 浓缩温度控制在 30-40℃, 浓缩过程中用 竹片匀速搅拌, 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 趁热盛入模具成型, 压制定型, 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冷 却 4.5-5.5 个小时放入箱式烘干机内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控制在 50-60℃, 茶膏水分控制在 10% 以内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本发明在熬制前对原料按一定普洱熟茶和生茶的比例进行拼配, 把配好的原料逐 一放置到蒸茶桶内再放置到蒸汽孔上用 100 度的蒸汽进行处理, 蒸好以后进行摊凉后采用 50 度温度进行干燥。 由于在原料处理上采取了蒸汽进行处理, 既改变了产品的纯度和净度, 又增进产品滋味的强度, 香气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通过以下具体步骤进一步说明 :
     1、 原料配比及处理 : 原料的选择和恰当拼配很关键。 这不仅关系到普洱茶膏的品质, 而 且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一般多选用 5-9 级, 普洱茶或茶叶副产品作原料。先 把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拼配好, 再将配好的原料逐一用清水淋洗后, 用 100℃左右的蒸汽进行 蒸茶, 然后将其低温干燥待用。
     2、 大锅熬煮原料 : 大锅熬煮原料时要综合考虑茶和水的比例。 用水量不可太多, 否 则茶汤浓度太低, 不利于后期浓缩加工, 能耗也大。常用的茶和水的比例为 1 : 10-15 之间。 先将茶叶和水按 1:10 比例放置于大锅里中火熬煮, 温度控制在 90-95℃, 时间大约 2 个小时 左右, 用 80 目和 120 目的纱网双重过滤, 茶渣再按 1:5 的茶水比放入大锅再煮一次, 把过滤 好茶汤移入大锅, 中火熬煮, 时间约 2 小时左右, 用 80 目和 120 目的纱网再过滤一次, 将茶 渣弃之, 茶汤并入大锅中。
     3、 大锅浓缩茶汤 : 将第二次过滤的茶汤并入第一次茶汤的大锅中, 中火浓缩, 温度 控制在 70-80℃, 在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能够 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 然后每浓缩 20% 左右时再用 350 目的纱网过 滤一次, 至少过滤三次, 浓缩达到 60% 以上, 将茶汤移入中型锅。
     4、 中型锅浓缩 : 茶汤移入中型锅, 中火浓缩, 温度控制在 50-60 ℃, 同样在锅盖上 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能够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 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 待茶汁变稠后, 移入小型锅。 5、 小型锅浓缩 : 茶汁移入小型锅, 小火浓缩, 温度控制在 30-40 ℃, 要用打磨精致 的竹片匀速搅拌, 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即可。
     6、 盛入模具成型 : 将浓缩后的茶膏移出小型锅, 趁热盛入模具, 压制定型。
     7、 干燥 : 将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在摊凉架上, 冷却大约在 5 个小时左右, 放入箱式烘 干机内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控制在 50-60℃, 茶膏水分控制在 10% 以内即可。
     通过上述步骤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4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7881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1CN102077881ACN102077881A21申请号201010581021922申请日20101209A23F3/18200601A23F3/2220060171申请人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665000云南省思茅市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园丁路1号72发明人朱启忠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3100代理人陈左54发明名称普洱茶膏加工工艺57摘要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15的普洱生茶,将配好的混合料经100左右的蒸汽处理,进行二次熬煮和三次浓缩,待茶膏浓。

2、缩到不粘手,趁热盛入模具成型,压制定型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077884A1/1页21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15的普洱生茶,拌匀;(2)、将配好的混合料放入竹框内用清水淋洗,摊凉,采用50温度进行干燥备用;(3)、放入蒸茶桶内,放置在蒸汽孔上,用95110的蒸汽蒸1520秒,然后倒出摊凉至常温;(4)、经蒸气处理好的茶叶和水按11015的重量比例放置于熬煮锅里进行第一次熬煮,温度控制在9095,时间1525个小时;熬煮以后双。

3、重纱网过滤,上面一层80目,下面一层120目,滤得的茶汤移入浓缩锅,茶渣按15的茶水比放入熬煮锅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时间和过滤纱网同第一次熬煮,茶渣弃之,滤得的茶汤并入大型浓缩锅中进行第一次浓缩;(5)、第一次浓缩温度控制在7080,通过锅盖上安装的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每浓缩2030时用350目的纱网过滤一次,至少过滤三次,使浓缩达到60以上;(6)、移入中型锅进行第二次浓缩,温度控制在5060,同样通过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待茶汁变稠后,移入小。

4、型锅进行第三次浓缩;(7)、第三次浓缩温度控制在3040,浓缩过程中用竹片匀速搅拌,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趁热盛入模具成型,压制定型,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冷却4555个小时放入箱式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茶膏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权利要求书CN102077881ACN102077884A1/2页3普洱茶膏加工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背景技术0002茶膏是茶中精品、珍品,是制茶工艺的创新,它把饮茶提高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0003茶膏品种,古代主要有玉蝉膏、耐重儿、邕湖含膏和黄色、青色、紫色、黑色茶膏。现代茶膏有10余种。

5、,主要有黑珍珠、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等几个品种。其制作方法由于工序设计不合理,所作出的茶膏大多是生膏,滋味苦涩;做出的熟膏外形较松散,不光滑,且滋味非常淡薄。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的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不但能增进产品的外形、光泽、香气和滋味,而且还能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净度,从而提升产品的价值。000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15的普洱生茶,即100KG熟茶配生茶15KG,拌匀,将配好的混合料放入竹框内用清水淋洗,摊凉,采用50温度进行干燥备用;放入蒸茶桶内,放置在蒸汽孔上,用95110的蒸汽。

6、蒸1520秒,然后倒出摊凉至常温;经蒸气处理好的茶叶和水按11015的重量比例放置于熬煮锅里进行第一次熬煮,温度控制在9095,时间1525个小时;熬煮以后双重纱网过滤,上面一层80目,下面一层120目,滤得的茶汤移入浓缩锅,茶渣按15的茶水比放入熬煮锅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时间和过滤纱网同第一次熬煮,茶渣弃之,滤得的茶汤并入大型浓缩锅中进行第一次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7080,通过锅盖上安装的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每浓缩2030时用350目的纱网过滤一次,至少过滤三次,使浓缩达到60以上时,将茶汤移入稍小的中型锅进行第二次浓缩。

7、,温度控制在5060,同样通过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待茶汁变稠后,移入小型锅进行第三次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3040,浓缩过程中用竹片匀速搅拌,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趁热盛入模具成型,压制定型,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冷却4555个小时放入箱式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茶膏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0006本发明在熬制前对原料按一定普洱熟茶和生茶的比例进行拼配,把配好的原料逐一放置到蒸茶桶内再放置到蒸汽孔上用100度的蒸汽进行处理,蒸好以后进行摊凉后采用50度温度进行干燥。由于在原料处理上采取了蒸汽进。

8、行处理,既改变了产品的纯度和净度,又增进产品滋味的强度,香气的提高。0007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通过以下具体步骤进一步说明说明书CN102077881ACN102077884A2/2页41、原料配比及处理原料的选择和恰当拼配很关键。这不仅关系到普洱茶膏的品质,而且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一般多选用59级,普洱茶或茶叶副产品作原料。先把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拼配好,再将配好的原料逐一用清水淋洗后,用100左右的蒸汽进行蒸茶,然后将其低温干燥待用。00082、大锅熬煮原料大锅熬煮原料时要综合考虑茶和水的比例。用水量不可太多,否则茶汤浓度太低,不利于后期浓缩加工,能耗也大。。

9、常用的茶和水的比例为11015之间。先将茶叶和水按110比例放置于大锅里中火熬煮,温度控制在9095,时间大约2个小时左右,用80目和120目的纱网双重过滤,茶渣再按15的茶水比放入大锅再煮一次,把过滤好茶汤移入大锅,中火熬煮,时间约2小时左右,用80目和120目的纱网再过滤一次,将茶渣弃之,茶汤并入大锅中。00093、大锅浓缩茶汤将第二次过滤的茶汤并入第一次茶汤的大锅中,中火浓缩,温度控制在7080,在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能够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然后每浓缩20左右时再用350目的纱网过滤一次,至少过滤三次,浓缩达到60以上,将茶汤移。

10、入中型锅。00104、中型锅浓缩茶汤移入中型锅,中火浓缩,温度控制在5060,同样在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能够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待茶汁变稠后,移入小型锅。00115、小型锅浓缩茶汁移入小型锅,小火浓缩,温度控制在3040,要用打磨精致的竹片匀速搅拌,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即可。00126、盛入模具成型将浓缩后的茶膏移出小型锅,趁热盛入模具,压制定型。00137、干燥将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在摊凉架上,冷却大约在5个小时左右,放入箱式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茶膏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可。0014通过上述步骤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说明书CN10207788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