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逃生器.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34214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4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8043.1

申请日:

2010.08.19

公开号:

CN101940820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2B 3/00申请日:20100819|||公开

IPC分类号:

A62B3/00; B60R21/02

主分类号:

A62B3/00

申请人:

北京工商大学

发明人:

谷勇霞; 郭舜福; 杨艳翔; 李翔龙; 李坤; 宋双; 杨宇航

地址: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朱丽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破窗逃生器,包括有壳体,该壳体前侧端的壳壁上开有供锤头弹出的通孔,壳体的内工作室下段设有工作斜面;一支架总成,可沿轴线前后移动;一用于破窗的锤头,前端头尖,后端带有可挡住钳钩下滑的阶台;一对由扭簧控制的钳钩,该钳钩中部与扭簧一起固定在支架的固定连接板上,钳钩支臂的构型使得钳钩常态下可箝住锤头,该对钳钩底端外角有圆弧角,该圆弧角在与壳体内工作室下段的工作斜面接触下滑时可使前面的钩爪逐渐张开而松开锤头。一主弹簧,前端套在锤头的后阶台上,后端抵于尾部壳体内壁上。本破窗逃生器在发生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突发灾害时,可方便、快捷地击碎玻璃门窗,帮助人们迅速逃离危险现场,保护人们生命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破窗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 一壳体, 该壳体有一内工作室, 前侧端的壳壁上开有供锤头弹出的通孔, 壳体的内工作 室下段设有工作斜面 ; 一支架总成, 具有一导向支撑杆, 该导向支撑杆的前端有一支架底板, 该支架底板位于 壳体外, 中心区域开有供锤头弹出的开孔 ; 在导向支撑杆的后端有一固定连接板, 该固定连 接板位于壳体工作室内, 支架总成可沿轴线在壳体工作室内前后移动 ; 一用于破窗的锤头, 该锤头前端带有尖头, 锤头的后端带有可挡住钳钩下滑的阶台及 用于供主弹簧套接的柱台 ; 一对由扭簧控制的钳钩, 该钳钩由支臂及前面的钩爪构成, 支臂的中部与扭簧一起固 定在支架总成的固定连接板上, 支臂的构型使得一对钳钩的前钩爪在常态下可共同箝住锤 头, 该对钳钩支臂底端的外角有过渡圆弧角, 该圆弧角在与壳体内工作室下段工作斜面接 触下滑时可使前面的钩爪逐渐张开而松开锤头 ; 一主弹簧, 前端卡套在锤头上, 后端抵于尾部壳体内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破窗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壳体由前、 后两段组成, 两段 壳体各形成的工作室相互贯通, 前段壳体尾部内收而形成所述的工作斜面, 壳体后部是直 径尺寸适于手握的圆管段, 所述后部圆管段形成的内工作室的直径尺寸与置于工作室内的 主弹簧直径尺寸适配, 主弹簧的后段置于后部圆管段的内工作室中。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破窗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和后 端的固定连接板为一整圆管一体切割及加工制成, 支撑杆为切除大部分管壁而剩余的一对 窄条直长杆, 固定连接板是由圆管切除对向位置的一对窄条管壁而形成的一对弧形板, 在 一对弧形板的对应端口各焊出一对立耳, 立耳上开设连接孔。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破窗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钳钩的支臂的构型呈竖撇状。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破窗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锤头前端的尖头锥角为 110°~ 130°。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破窗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锤头后端的阶台上开有可沿 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滑行的轨道槽。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破窗逃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制成一对固定连接板的整圆 管内径与主弹簧直径相适配。

说明书


破窗逃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用机械装置, 尤指一种破窗逃生器。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生活中, 玻璃已经占据了生活中的很多部分, 例如 : 公交车, 汽车的玻璃 窗、 现代建筑的玻璃门窗等等。 然而, 在玻璃的使用中, 除了美观和实用外, 也具有易于在危 险情况下逃生的特点。但是国内很多地方, 极少配备了辅助逃生装置, 常见的只是安全锤, 但因受到施力空间和施力大小的限制, 效果欠佳。公交车火灾等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报道 屡见不鲜。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破窗逃生器, 其安全、 可靠、 高效且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
     一种破窗逃生器, 其包括有 : 一壳体, 该壳体有一内工作室, 前侧端的壳壁上开有 供锤头弹出的通孔, 壳体的内工作室下段设有工作斜面 ; 一支架总成, 具有一导向支撑杆, 该导向支撑杆的前端有一支架底板, 该支架底板位于壳体外, 中心区域开有供锤头弹出的 开孔 ; 在导向支撑杆的后端有一固定连接板, 该固定连接板位于壳体工作室内, 支架总成可 沿轴线在壳体工作室内前后移动 ; 一用于破窗的锤头, 该锤头前端带有尖头, 锤头的后端带 有可挡住钳钩下滑的阶台及用于供主弹簧套接的柱台 ; 一对由扭簧控制的钳钩, 该钳钩由 支臂及前面的钩爪构成, 支臂的中部与扭簧一起固定在支架总成的固定连接板上, 支臂的 构型使得一对钳钩的前钩爪在常态下可共同箝住锤头, 该对钳钩支臂底端的外角有过渡圆 弧角, 该圆弧角在与壳体内工作室下段工作斜面接触下滑时可使前面的钩爪逐渐张开而松 开锤头 ; 一主弹簧, 前端卡套在锤头上, 后端抵于尾部壳体内壁上。
     所述壳体由前、 后两段组成, 两段壳体各形成的工作室相互贯通, 前段壳体尾部内 收而形成所述的工作斜面, 壳体后部是直径尺寸适于手握的圆管段, 所述后部圆管段形成 的内工作室的直径尺寸与置于工作室内的主弹簧直径尺寸适配, 主弹簧的后段置于后部圆 管段的内工作室中。
     所述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和后端的固定连接板为一整圆管一体切割及加工制 成, 支撑杆为切除大部分管壁而剩余的一对窄条直长杆, 固定连接板是由圆管切除对向位 置的一对窄条管壁而形成的一对弧形板, 在一对弧形板的对应端口各焊出一对立耳, 立耳 上开设连接孔。
     所述锤头后端的阶台上开有可沿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滑行的轨道槽。
     所述制成一对固定连接板的整圆管内径与主弹簧直径相适配。
     本发明破窗逃生器在发生火灾、 地震、 交通事故等突发灾害时, 可方便、 快捷地击 碎玻璃门窗, 帮助人们迅速逃离危险现场, 保护人们生命安全。
     本发明的优点是 :1) 操作简便, 易于被大家所掌握, 使用效果佳, 便于快速的击碎玻璃, 方便逃生。
     2) 安全系数高, 因大大减少了运动范围, 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伤 害。同时锤头与玻璃瞬间的冲击力很大, 确保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3) 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实用性好。
     4) 支架前支架底板的设计, 使得被击碎的玻璃不会四溅伤及无辜。
     5) 采用即压即用的工作方式, 无需事先压缩弹簧。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破窗逃生器结构示意图 ( 主弹簧释放状态 )。 图 2 为本发明破窗逃生器结构示意图 ( 主弹簧被压状态 )。 图 3a 为破窗逃生器的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 主视图 )。 图 3b 为破窗逃生器的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 侧视图 )。 图 4a 为破窗逃生器锤头的结构示意图 ( 主视图 )。 图 4b 为破窗逃生器锤头的结构示意图 ( 侧视图 )。 图 5 为破窗逃生器扭簧及其控制的钳钩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 1、 图 2 所示, 本发明破窗逃生器主要包括有壳体 4、 支架总成 1、 扭簧 6、 钳 钩 5、 主弹簧 3 和用于破窗的锤头 2。
     所述的壳体 4 围合有内工作室, 前侧端的壳壁上开有供锤头弹出的通孔 43, 壳体 的内工作室后段设有工作斜面 41。该工作斜面 41 可以是由壳体的构型直接形成 ( 如图 1 中所示 ), 亦可以其他方式形成。
     如图 3a、 图 3b 所示, 所述的支架总成 1 具有一导向支撑杆 12, 该导向支撑杆的前 端是一支架底板 11, 该支架底板 11 位于壳体外, 中心区域开有可供锤头弹出头的开孔 ; 在 导向支撑杆 12 的后端有一固定连接板 13, 该固定连接板位于壳体工作室内, 支架总成 1 可 沿轴线方向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中, 导向支撑杆 12 和后端的固定连接板 13 为一整圆管一体 切割及加工制成, 导向支撑杆 12 为切除大部分管壁而剩余的一对窄条直长杆, 固定连接板 13 是由圆管切除对向位置的一对窄条管壁而形成的一对弧形板, 在一对弧形板的对应端口 各焊出一对立耳, 立耳上开设连接孔, 采用这样的整体支架, 结构稳固结实, 不易断裂损坏, 使用的安全系数高。支架总成 1 除了在压缩过程中完成对主弹簧 3 压缩外, 在释放过程中, 支架的导向支撑杆 12 部分还对锤头 2 可以起到导向作用 ; 另外, 支架底板 11 可以起到遮挡 被击碎的玻璃向施力者方向四溅。
     如图 4a、 图 4b 所示, 所述的用于破窗的锤头 2 前端带有尖头 21, 尖头的锥度以 110°~ 130°为佳。为更好的配合本发明目的, 在锤头锤体的适当位置设有阶台 22, 该阶 台 22 一方面可挡住钳钩下滑 ; 另一方面可抵住后面套设的主弹簧 3。在阶台 22 上对称开 设两个导向槽, 保证锤头沿固定方向运动。另, 为保证锤头的运行轨迹不偏离方向, 在锤头 后端的阶台上开有轨道槽 23, 该锤头轨道槽 23 可沿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滑行。
     参见图 5, 一对由扭簧 6 控制的钳钩 5, 该钳钩 5 由支臂及前面的钩爪构成, 支臂的中部与扭簧 6 通过销 7 一起固定在支架的固定连接板 13 上, 支臂的构型使得一对钳钩的前 钩爪在常态下可共同箝住锤头 ( 如图 1 中所示, 支臂的构型呈竖撇状 ), 该对钳钩支臂底端 的外角有过渡圆弧角 51, 该圆弧角在与壳体内工作室下段工作斜面接触下滑时可使前面的 钩爪逐渐张开而松开锤头。钳钩 5 的设计是最重要的, 钳钩 5 的整体的角度设计是和壳体 工作斜面 41 角度设计共同配合完成的。钳钩 5 最后端的圆弧角 51 对完成释放起到了关键 作用。钳钩 5 对锤头 2 的锁住和对破窗器的多次使用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见图 1 所示, 所述的主弹簧 3 的前端套在锤头后阶台上, 另一端抵于尾部壳体内 壁上。
     在本设计方案中, 制成一对固定连接板 13 的整圆管内径略大于主弹簧直径, 组装 产品时, 套接的主弹簧 3 位于一对固定连接板 13 所在的整圆管内, 加强了主弹簧套接的可 靠性。
     参见图 1、 图 2 所示, 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 其中, 所述的壳体 2 是由前、 后 两段壳体组成, 前段壳体的尾部内收而形成所述的工作斜面 21, 壳体后部是直径尺寸适于 手握的圆管段 42, 所述后部圆管段形成的内工作室的直径尺寸与置于工作室内的主弹簧 3 的直径尺寸适配, 主弹簧的后段直接置于后部圆管段的内工作室中。所述的壳体工作斜面 41 和支架总成 1 能够相互配合顺利完成锤头 2 的自动释放, 因此可多次反复使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 破窗逃生器可将人为施加的力转换成弹簧的机械弹力, 瞬 间的释放, 使其可快速有效的击碎玻璃。
     本发明的运动过程是 : 把支架底板 1 顶在玻璃上, 手握壳体尾部段, 在顺势向一方 向施压的过程中, 支架总成 1 完成对主弹簧 3 的压缩、 自动释放和导向作用。
     下面以一个工作周期来描述本发明破窗逃生器的具体工作过程 :
     (1) 实现主弹簧 3 被压缩的状态 : 钳钩 5 和支架的固定连接板 13 可以由销来连接, 钳钩 5 可与支架 1 做同向运动, 此状态结束的前段时期, 一对钳钩 5 可以锁住锤头 2, 如图 2 所示状态。
     使用者将破窗器垂直放在玻璃上, 让支架底板 11 与玻璃完全接触。然后握住壳体 尾部, 用力向前压缩主弹簧 3。随着主弹簧 3 的不断压缩, 锤头 3 两边的钳钩 5 越来越接近 壳体尾部的工作斜面 41( 参见图 2 所示出的状态 )。
     (2) 实现主弹簧 3 的释放 : 当锤头 2 两边的钳钩 5 与壳体工作斜面 41 相接触时, 壳体工作斜面 41 的压迫作用使两个钳钩 5 的右端绕着销 7 渐渐向中心转动。当钳钩 5 与 锤头 2 相脱离时, 主弹簧 3 释放, 锤头 2 射出, 击碎玻璃。
     (3) 回到初始状态 : 轻轻用力将支架底板 11 往外拉, 钳钩 5 又能勾住锤头 3, 回到 初始状态。
     本发明在整个实现目的的操作过程中, 只需要一个顺势压的过程即可, 操作简单, 所需施加的外力较小。在非工作状态时主弹簧 3 处于自由状态, 无需事先压缩, 而是即用即 压, 安全可靠, 简便实用。
     本发明破窗逃生器的设计巧妙简单, 与传统的安全锤相比, 在使用过程中大大缩 小了运动范围, 增强了实用性和可靠性, 并且可根据不同材料、 硬度的玻璃换用不同弹性系 数的主弹簧 3( 特殊情况除外 ), 以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其体积小、 重量轻、 零件少、 结构简 单, 制造成本低。如成批生产成本将会更低。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 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 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 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破窗逃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破窗逃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破窗逃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破窗逃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窗逃生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0820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0820ACN101940820A21申请号201010258043122申请日20100819A62B3/00200601B60R21/0220060171申请人北京工商大学地址100048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72发明人谷勇霞郭舜福杨艳翔李翔龙李坤宋双杨宇航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代理人朱丽华54发明名称破窗逃生器57摘要一种破窗逃生器,包括有壳体,该壳体前侧端的壳壁上开有供锤头弹出的通孔,壳体的内工作室下段设有工作斜面;一支架总成,可沿轴线前后移动;一用于破窗的锤头,前端。

2、头尖,后端带有可挡住钳钩下滑的阶台;一对由扭簧控制的钳钩,该钳钩中部与扭簧一起固定在支架的固定连接板上,钳钩支臂的构型使得钳钩常态下可箝住锤头,该对钳钩底端外角有圆弧角,该圆弧角在与壳体内工作室下段的工作斜面接触下滑时可使前面的钩爪逐渐张开而松开锤头。一主弹簧,前端套在锤头的后阶台上,后端抵于尾部壳体内壁上。本破窗逃生器在发生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突发灾害时,可方便、快捷地击碎玻璃门窗,帮助人们迅速逃离危险现场,保护人们生命安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1940824A1/1页21一种破窗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

3、体,该壳体有一内工作室,前侧端的壳壁上开有供锤头弹出的通孔,壳体的内工作室下段设有工作斜面;一支架总成,具有一导向支撑杆,该导向支撑杆的前端有一支架底板,该支架底板位于壳体外,中心区域开有供锤头弹出的开孔;在导向支撑杆的后端有一固定连接板,该固定连接板位于壳体工作室内,支架总成可沿轴线在壳体工作室内前后移动;一用于破窗的锤头,该锤头前端带有尖头,锤头的后端带有可挡住钳钩下滑的阶台及用于供主弹簧套接的柱台;一对由扭簧控制的钳钩,该钳钩由支臂及前面的钩爪构成,支臂的中部与扭簧一起固定在支架总成的固定连接板上,支臂的构型使得一对钳钩的前钩爪在常态下可共同箝住锤头,该对钳钩支臂底端的外角有过渡圆弧角,。

4、该圆弧角在与壳体内工作室下段工作斜面接触下滑时可使前面的钩爪逐渐张开而松开锤头;一主弹簧,前端卡套在锤头上,后端抵于尾部壳体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前、后两段组成,两段壳体各形成的工作室相互贯通,前段壳体尾部内收而形成所述的工作斜面,壳体后部是直径尺寸适于手握的圆管段,所述后部圆管段形成的内工作室的直径尺寸与置于工作室内的主弹簧直径尺寸适配,主弹簧的后段置于后部圆管段的内工作室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和后端的固定连接板为一整圆管一体切割及加工制成,支撑杆为切除大部分管壁而剩余的一对窄条直长杆,固定连接板是由圆。

5、管切除对向位置的一对窄条管壁而形成的一对弧形板,在一对弧形板的对应端口各焊出一对立耳,立耳上开设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钩的支臂的构型呈竖撇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前端的尖头锥角为110130。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窗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后端的阶台上开有可沿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滑行的轨道槽。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窗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成一对固定连接板的整圆管内径与主弹簧直径相适配。权利要求书CN101940820ACN101940824A1/4页3破窗逃生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用机械装置,尤指一种破窗。

6、逃生器。背景技术0002当代社会生活中,玻璃已经占据了生活中的很多部分,例如公交车,汽车的玻璃窗、现代建筑的玻璃门窗等等。然而,在玻璃的使用中,除了美观和实用外,也具有易于在危险情况下逃生的特点。但是国内很多地方,极少配备了辅助逃生装置,常见的只是安全锤,但因受到施力空间和施力大小的限制,效果欠佳。公交车火灾等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报道屡见不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破窗逃生器,其安全、可靠、高效且实用。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0005一种破窗逃生器,其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有一内工作室,前侧端的壳壁上开有供锤头弹出的通孔,壳体的内工作室下段设有工作斜面;一支架。

7、总成,具有一导向支撑杆,该导向支撑杆的前端有一支架底板,该支架底板位于壳体外,中心区域开有供锤头弹出的开孔;在导向支撑杆的后端有一固定连接板,该固定连接板位于壳体工作室内,支架总成可沿轴线在壳体工作室内前后移动;一用于破窗的锤头,该锤头前端带有尖头,锤头的后端带有可挡住钳钩下滑的阶台及用于供主弹簧套接的柱台;一对由扭簧控制的钳钩,该钳钩由支臂及前面的钩爪构成,支臂的中部与扭簧一起固定在支架总成的固定连接板上,支臂的构型使得一对钳钩的前钩爪在常态下可共同箝住锤头,该对钳钩支臂底端的外角有过渡圆弧角,该圆弧角在与壳体内工作室下段工作斜面接触下滑时可使前面的钩爪逐渐张开而松开锤头;一主弹簧,前端卡套。

8、在锤头上,后端抵于尾部壳体内壁上。0006所述壳体由前、后两段组成,两段壳体各形成的工作室相互贯通,前段壳体尾部内收而形成所述的工作斜面,壳体后部是直径尺寸适于手握的圆管段,所述后部圆管段形成的内工作室的直径尺寸与置于工作室内的主弹簧直径尺寸适配,主弹簧的后段置于后部圆管段的内工作室中。0007所述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和后端的固定连接板为一整圆管一体切割及加工制成,支撑杆为切除大部分管壁而剩余的一对窄条直长杆,固定连接板是由圆管切除对向位置的一对窄条管壁而形成的一对弧形板,在一对弧形板的对应端口各焊出一对立耳,立耳上开设连接孔。0008所述锤头后端的阶台上开有可沿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滑行的轨道。

9、槽。0009所述制成一对固定连接板的整圆管内径与主弹簧直径相适配。0010本发明破窗逃生器在发生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突发灾害时,可方便、快捷地击碎玻璃门窗,帮助人们迅速逃离危险现场,保护人们生命安全。0011本发明的优点是说明书CN101940820ACN101940824A2/4页400121操作简便,易于被大家所掌握,使用效果佳,便于快速的击碎玻璃,方便逃生。00132安全系数高,因大大减少了运动范围,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同时锤头与玻璃瞬间的冲击力很大,确保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00143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实用性好。00154支架前支架底板的设计,使得被击碎的玻璃不会四。

10、溅伤及无辜。00165采用即压即用的工作方式,无需事先压缩弹簧。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破窗逃生器结构示意图主弹簧释放状态。0018图2为本发明破窗逃生器结构示意图主弹簧被压状态。0019图3A为破窗逃生器的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主视图。0020图3B为破窗逃生器的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侧视图。0021图4A为破窗逃生器锤头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0022图4B为破窗逃生器锤头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0023图5为破窗逃生器扭簧及其控制的钳钩的结构示意图。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25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破窗逃生器主要包括有壳体4、支架总成1、扭簧6、钳。

11、钩5、主弹簧3和用于破窗的锤头2。0026所述的壳体4围合有内工作室,前侧端的壳壁上开有供锤头弹出的通孔43,壳体的内工作室后段设有工作斜面41。该工作斜面41可以是由壳体的构型直接形成如图1中所示,亦可以其他方式形成。0027如图3A、图3B所示,所述的支架总成1具有一导向支撑杆12,该导向支撑杆的前端是一支架底板11,该支架底板11位于壳体外,中心区域开有可供锤头弹出头的开孔;在导向支撑杆12的后端有一固定连接板13,该固定连接板位于壳体工作室内,支架总成1可沿轴线方向前后移动。本实施例中,导向支撑杆12和后端的固定连接板13为一整圆管一体切割及加工制成,导向支撑杆12为切除大部分管壁而剩。

12、余的一对窄条直长杆,固定连接板13是由圆管切除对向位置的一对窄条管壁而形成的一对弧形板,在一对弧形板的对应端口各焊出一对立耳,立耳上开设连接孔,采用这样的整体支架,结构稳固结实,不易断裂损坏,使用的安全系数高。支架总成1除了在压缩过程中完成对主弹簧3压缩外,在释放过程中,支架的导向支撑杆12部分还对锤头2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另外,支架底板11可以起到遮挡被击碎的玻璃向施力者方向四溅。0028如图4A、图4B所示,所述的用于破窗的锤头2前端带有尖头21,尖头的锥度以110130为佳。为更好的配合本发明目的,在锤头锤体的适当位置设有阶台22,该阶台22一方面可挡住钳钩下滑;另一方面可抵住后面套设的主。

13、弹簧3。在阶台22上对称开设两个导向槽,保证锤头沿固定方向运动。另,为保证锤头的运行轨迹不偏离方向,在锤头后端的阶台上开有轨道槽23,该锤头轨道槽23可沿支架总成的导向支撑杆滑行。0029参见图5,一对由扭簧6控制的钳钩5,该钳钩5由支臂及前面的钩爪构成,支臂的说明书CN101940820ACN101940824A3/4页5中部与扭簧6通过销7一起固定在支架的固定连接板13上,支臂的构型使得一对钳钩的前钩爪在常态下可共同箝住锤头如图1中所示,支臂的构型呈竖撇状,该对钳钩支臂底端的外角有过渡圆弧角51,该圆弧角在与壳体内工作室下段工作斜面接触下滑时可使前面的钩爪逐渐张开而松开锤头。钳钩5的设计是。

14、最重要的,钳钩5的整体的角度设计是和壳体工作斜面41角度设计共同配合完成的。钳钩5最后端的圆弧角51对完成释放起到了关键作用。钳钩5对锤头2的锁住和对破窗器的多次使用都起到了关键作用。0030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主弹簧3的前端套在锤头后阶台上,另一端抵于尾部壳体内壁上。0031在本设计方案中,制成一对固定连接板13的整圆管内径略大于主弹簧直径,组装产品时,套接的主弹簧3位于一对固定连接板13所在的整圆管内,加强了主弹簧套接的可靠性。0032参见图1、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其中,所述的壳体2是由前、后两段壳体组成,前段壳体的尾部内收而形成所述的工作斜面21,壳体后部是直径尺寸适于。

15、手握的圆管段42,所述后部圆管段形成的内工作室的直径尺寸与置于工作室内的主弹簧3的直径尺寸适配,主弹簧的后段直接置于后部圆管段的内工作室中。所述的壳体工作斜面41和支架总成1能够相互配合顺利完成锤头2的自动释放,因此可多次反复使用。00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破窗逃生器可将人为施加的力转换成弹簧的机械弹力,瞬间的释放,使其可快速有效的击碎玻璃。0034本发明的运动过程是把支架底板1顶在玻璃上,手握壳体尾部段,在顺势向一方向施压的过程中,支架总成1完成对主弹簧3的压缩、自动释放和导向作用。0035下面以一个工作周期来描述本发明破窗逃生器的具体工作过程00361实现主弹簧3被压缩的状态钳钩5和支架的。

16、固定连接板13可以由销来连接,钳钩5可与支架1做同向运动,此状态结束的前段时期,一对钳钩5可以锁住锤头2,如图2所示状态。0037使用者将破窗器垂直放在玻璃上,让支架底板11与玻璃完全接触。然后握住壳体尾部,用力向前压缩主弹簧3。随着主弹簧3的不断压缩,锤头3两边的钳钩5越来越接近壳体尾部的工作斜面41参见图2所示出的状态。00382实现主弹簧3的释放当锤头2两边的钳钩5与壳体工作斜面41相接触时,壳体工作斜面41的压迫作用使两个钳钩5的右端绕着销7渐渐向中心转动。当钳钩5与锤头2相脱离时,主弹簧3释放,锤头2射出,击碎玻璃。00393回到初始状态轻轻用力将支架底板11往外拉,钳钩5又能勾住锤。

17、头3,回到初始状态。0040本发明在整个实现目的的操作过程中,只需要一个顺势压的过程即可,操作简单,所需施加的外力较小。在非工作状态时主弹簧3处于自由状态,无需事先压缩,而是即用即压,安全可靠,简便实用。0041本发明破窗逃生器的设计巧妙简单,与传统的安全锤相比,在使用过程中大大缩小了运动范围,增强了实用性和可靠性,并且可根据不同材料、硬度的玻璃换用不同弹性系数的主弹簧3特殊情况除外,以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其体积小、重量轻、零件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如成批生产成本将会更低。说明书CN101940820ACN101940824A4/4页60042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1940820ACN101940824A1/3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40820ACN101940824A2/3页8图3A图3B图4A图4B说明书附图CN101940820ACN101940824A3/3页9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4082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