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纯(春黄)菊(Chamomilla recatita(L.)Rauschert与Matricaria Chamomilla(L.)同义)花头制剂基础上制成的药剂和化妆剂,因为它们具有抗炎和解痉活性,故用途很广。在这方面,(-)-α-红没药醇和母菊薁这两种活性物质,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从(春黄)母菊制备出来的剂,应使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尽可能高些。 现已找到了一种使用四倍体母菊,来生产具有有利特性的新剂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了提供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新剂。这种新剂以其提高了(-)-α-红没药醇和母菊薁的含量而著称。其母菊薁含量至少为30毫克%,(-)-α-红没药醇含量至少为100毫克%,而其它红没药体含量则低于50毫克%。在本发明文中,“其它红没药体”指的是(-)-α-红没药醇氧化物A和B以及红没药酮氧化物A。
本发明涉及主题所列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涉及权利要求中所列的研究结果。
根据这项发明,采用(-)-α-红没药醇是其精油的主要成份的四倍体母菊来生产这种新剂。
从这些(春黄)母菊中选出这样的植株:它们在其干花中(40℃的温度下干燥),其母菊薁的最低含量为100毫克%,(-)-α-红没药醇最低含量为200毫克%,其它红没药体含量不超过50毫克%(当头状花序上有30-70%的管状花开放时收获花)。对选出的植株,还可进一步选择和繁殖(如对可无性繁殖的异花受精种可栽培其母树,参见实例)。
适于用作研究材料的四倍体母菊品种是:Bodegol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Pohorelicky(捷克),Zloty lan(波兰),BK-2种(匈牙利)。关于这些品种的描述可参阅下列文献:M.Chladek和V.Kosova《Pharmazie》第13期,第712-713页(1958年);W.Czabajska,《Diss·Poznan》(1963年);W.Poethke和P.Bulin,《Phaim.Zhalle》第108期,第813-823页(1969年);I.Sarkany《Herb.Hungar》第4期(1),第125-169页(1965年)。至于其它情况,对于二倍体始发春黄菊的(-)-α-红没药醇含量的观测结果(见下文),也同样适于用四倍体始发春黄菊。
但是,从(-)-α-红没药醇是精油的主要成份的二倍体母菊中,也可得到四倍体母菊材料。可对这类二倍体母菊进行四倍体化(染色体组突变)。对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四倍体植物进行选择。在选择出来的四倍体植株中,再选择这样的植株:其干花(40℃下干燥)中母菊薁最低含量应为100毫克%;(-)-α-红没药醇最低含量应为200毫克%;其它红没药体含量不超过50毫克%(当头状花序上有30-70%的管状花开放时收获)。而后,还可按照实例中所介绍的步骤,作进一步选择和繁殖。
二倍体(春黄)母菊始材可以从下列母菊中获得:起源于“阿根廷母菊”(参阅L.Z.Padula,R.V.D.Rondina,J.D.Coussio:精油的定量测定,在阿根廷培植的德国(春黄)母菊,Matricaria Chamomilla中的薁及母菊薁总含量,《Planta med》第30期,第273-280页,1976年);也可从任何其它菊中获得,其精油中含相当浓度的(-)-α-红没药醇(一般占精油5%以上)。下列文献对合适的二倍体(春黄)母菊作了介绍:H.Schilcher,母菊油及母菊花的质量估计近况《Planta med》,第23期,第132-144页,1973年;Motl,O.,M.Felklova,V.Lukes,M.Jasicova:(春黄)母菊油的气体色谱法分析及其化学型《Arch.Pharm》第310期,第210-215页,1977年;Franz,Ch.,J.Hoelzl,A.Voemel:母菊的某些群体及品种的形态学和化学特征的初步描述《Acta Hort》第73期,第109-114页,1978年)。
另一个合适的母菊始材是二倍体(春黄)母菊,品种为DEGUMILL(德国专利,第2,402,802号)。在这种情况下,母菊头状花序上有30-70%的管状花开放时进行收获,而且干燥处理时,空气温度不超过50℃,选择得到一种四倍体母菊,其母菊薁含量也可以至出为150毫克%。红没药醇含量只少为200毫克%,如果以后再按照目前这种方法去选择和繁殖,那么上述红没药醇值和薁值还可以进一步增加。
母菊精油,其主要成份一般有法呢烯、匙形烯醇(Spathulenol)、母菊薁、四种红没药体((-)-α-红没药醇;红没药醇氧化物A;红没药醇氧化物B;或者在二倍体单株中,也可含红没药酮氧化物;而在群体混合种及四倍体个体可同时含数个红没药体)中的一种,以及螺醚。总而言之,所提到的物质合在一起便构成了70-80%的精油。因此,主要成份是(-)-α-红没药醇的二倍体母菊始材(超过上述成份量一半以上),尤其合适。如果二倍体(春黄)母菊中的(-)-α-红没药醇,至少占精油的40%,或至少占红没药体的90%,这样的二倍体(春黄)母菊可作为最合适的母菊始材。
尤其可以采用二倍体和四倍体母菊群体,其混合药物中母菊薁含量一般至少为100毫克%,(-)-α-红没药醇含量至少为50-100毫克%(这种药料是经过在40℃干燥处理后,以花的干物成份为基础)。这就是说,假如以二倍体母菊为始材,从上述类型的母菊群体得到种子,并进行四倍体化处理(不必考虑和/或没有关于亲本植株的红没药醇含量的资料亦可)。若以四倍体母菊始材,那么则可直接对按上述方法所获得的种子进行下面的选择和繁殖。
合适的二倍体和四倍体母菊始材可通过测试单株进行选择。一般地说,在始发群体中,应测试1000-10000个单株,以便找出一些符合上述标准的单株,它们的(-)-α-红没药醇含量较高,以此作为合适的母菊始材。而后以常规方法从经选择的单株中得到种子,并对其进行四倍体化处理。四倍体化处理后,将四倍体植株从所剩的二倍体植株中分出来。在所得的四倍体植株中,经过适当的繁殖,它们的花在40℃的温度下干燥处理后应至少含100毫克%的母菊薁和200毫克%的(-)-α-红没药醇,其它红没药体含量应低于50毫克%。把这样的植株全部选择出来。在头状花序上的所有管状花有30-70%开放的生长时期收获花还可进一步进行选择和繁殖,以改善下列特性:花期一致,基部分枝均匀,花部紧凑(这样更适合于机械收获),头状花序大,药料的稳定性增强,特别是花香浓郁。
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四倍体母菊作为始材就可按上述方法从中选择出这样的单株,其干花中(40℃下干燥),应至少含100毫克%的母菊薁和200毫克%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50毫克%的其它红没药体。这些花也应在生长期收获,此时头状花序上所有管状花有30-70%开放。在此场合,以后还可对这些植株进行某些选择和繁殖,以期得到进一步改良(如上所述)。
如果用以母菊薁和(-)-α-红没药醇含量为基础的方法,选择得到这样的植物(即:符合本项发明标准或按照这一发明培植出来的植物),它们的母菊薁含量至少达到200mg%,最好达到250mg%,(-)-α-红没药醇含量总是在300mg%,最好达到400mg%(其它红没药体含量总在50mg%以下),那么这是特别有价值的。
四倍体化处理可通过化学药剂,X-射线,γ-射线,或紫外线,处理二倍体母菊植株的某些部分(种子,根、枝尖、嫩枝、腋芽),或其组织也可对花药培养进行加倍处理达到四倍体化;还可以通过对母菊植株或其某些部分,或它们的离体组织,进行高温甚至低温处理,来取得植物的四倍体化。
化学药物的四倍体化。适合用于四倍体化处理的化学药物有下列几种:秋水仙碱,苊,生物碱,如阿托品(颠茄碱),藜芦碱、菸碱,以及血根碱,苯衍生物,取(二)苯和菲,萘和萘衍生物,二苯胺、三溴苯胺,对二氯苯,甲基萘醌,甲(基)萘氢醌,水杨酸及其有关物质,六氯己烷,脱氧麻黄碱(盐酸盐);烷基-碱氨基甲酸酯,如异丙基-钠氨基甲酸酯,苯氨基甲酸乙酯和卡可基酸盐(如:钠盐),铃兰苷一类的物质,如:铃兰苷,铃兰毒和铃兰苦苷、异生长素,杰米森(苯基汞焦儿茶酚);有机汞化合物,如:磷酸乙基汞,氯化乙基汞,苯基氢氧化汞,和苯基汞二萘甲烷二磺酸盐,氯仿,笑气(N2O)及其混合物。也可以使用油饼、堆肥,牛粪。
采用上述物质进行处理时,温度范围为0-35℃。其中12-30℃较好,15-25℃最好。化学处理方法是处理种子,枝的茎尖,根(如根尖或幼苗的根),子房,叶或茎的切面,分生组织的细胞悬液,以及愈伤组织培养物。甚至可以将化学药物注射到茎基部或腋芽部位。使用化学药物时,通常以水溶液,适度的酒精溶液(酒精含量一般低于5%)或适度的酸溶液的形式进行。适度的酸溶液的PH值,在5.5-6.5之间。用乙酸这类较低的脂族酸,来进行酸化作用。使用的酒精溶液,也可适当酸化。这些溶液中的化学药物浓度可在0.01-0.5%之间,0.02-0.2%之间更好,0.05-0.1%之间最好,可在一定压力下应用气体(例如:压力为1-10巴)。处理时间可在1-36小时之间,2-12小时更好,4-6小时最好。
最好在预备试验中得到最有效浓度、处理接触时间。
例如,用秋水仙碱处理,可获得非常有利结果。处理时温度可在0-35℃之间,12-30℃较好,15-25℃最佳。采用的方法是:将始材二倍体母菊的种子,在0.01-0.2%的秋水仙碱溶液中泡胀,秋水仙碱溶液浓度为0.02-0.1%更好,0.05%最佳;或者以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发了芽的、五-七天苗令的发育良好的二倍体母菊幼苗(下部带有子叶)。溶液浓度可为0.01-0.2%,0.02-0.1%较好,0.05%最好。在使用后一种方法时,周围大气的相对空气湿度必须高达100%。秋水仙碱处理时间可在3-36小时之间,最好在4-10小时之间。若使用幼苗,处理时间一般达到10小时就足够了。若使用种子、处理时间要求长达36小时。
用化学药物处理后,膨胀的种子,幼苗或植物的其它部分,应当用水反复冲洗。播种膨胀的种子。可将根部或其它部分或幼苗经过处理的植株移栽到植物种植盘中,经过这样处理的种子或幼苗可长成植株(如:可放在温室里生长,白天温度18℃-25℃,夜间为10-16℃)。选出那些花粉大小是始材1.5倍。或体细胞的染色体读数为36的植株。如果对植株的其它部分(地上或地下部分)用化学药物进行处理,那么以后只对从处理过的植株上长出来的嫩枝,根或花朵或种子,进行四倍体化检查。如果对芽或腋用化学药物进行处理,那么以后只对从上述腋或芽上生长出来的鲜枝、花朵或更好的是由此形成的种子,进行染色体计数。
可按“实例3”中所用的方法测量花粉的大小和染色体读数。
用辐射处理进行四倍体化。这种处理是在种子上或根尖上进行的。温度范围为0-35℃,10-30℃较好,15-25℃最好。总辐射量:5-50Krad(千拉德)。使用γ-射线或X-射线较好。合适的紫外线,其波长可在400-300nm之间,350nm较好。
对辐射过的植物或植株的一些部分的进一步处理方法,与使用化学药物处理后的植株的处理方法相同。
应用高温和低温处理。
合适的高温是在33-50℃之间,42-45℃较好。采用这些温度处理膨胀的种子,幼苗,嫩枝以及分生组织。处理时间:1-48小时,12-24小时更好。
合适的低温在0-5℃之间,0.5-4℃较好,2℃最好。采用这温度处理膨胀的种子,幼苗,嫩枝及分生组织。处理时间:1-100天,20-40天更好。
经处理过的植株或植株部分的进一步处理,与使用化学药物处理后的植株方法完全相同。
花药培养(从花药产生单染色体组植株,随后用化学药物或射线加倍)。
从开花的植株上采集处于闭合状态的管状花,这时花药处在第一花粉有丝分裂以前时期。用显微操作器将花药以花芽上取出,并将其接到含Nitsch-Nitsch培养基的(见表1)培养皿中。将培养皿放在每天16小时照光的培养室中(光期温度:28℃,暗中温度20℃),约四呈期后,花药开始裂开,小植物开始生长。如亲本是二倍体,则小植物是单倍体,如亲本是四倍体,则小植物是双单倍体。根部形成后,将其栽入花盆,土壤采用花园土壤,而后再放在温室中使其开花。虽然这些单倍体或双单倍体的植株是不育的,但可用化学物,如秋水仙碱,处理茎尖、根或茎,就使其多倍体化以产生纯合植物,然后可通过种子进一步繁殖。进一步处理与使用化学药物处理(如:秋水仙碱处理)后的植株的方法相同。
表1
Nitsch-Nitsch培养基(《科学》1969)
毫克/升
KNO3950
NH4NO3720
MgSO4×7H2O 185
CaCl2166
KH2PO468
MnSO4×4H2O 25
H3BO310
ZnSO4×7H2O 10
Na2MoO4×2H2O 0.25
CuSO4×5H2O 0.025
5毫升下列溶液:1000毫升溶液中,含7.45克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含5.57克的FeSO4×7H2O
肌醇 100
甘氨酸 2
烟酸 5
吡哆素盐酸 0.5
硫胺素盐酸 0.5
叶酸 0.5
生物素 0.05
蔗糖 20g
营养基(琼脂) 8g
乙酸 0.1
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5.5
如前文介绍的四倍体母菊植物,通过花粉大小或染色体数选出,并由此再选出这样的植株,其母菊薁最低含量为100mg%,红没药醇最低含量为200mg%,其它红没药体(尤其是红没药醇氧化物)含量要低于50mg%(基于干花,参考“实例1”)。
摘下所有已开花的头状花,将这样选出的植株,放在每天至少有14小时光照(白天温度为18-24℃,夜间温度为12-14℃)的温室里直至其枯萎。过四个星期后,将所有已枯萎的或就要解体的头状花序采集起来,以回收种子。在空气温度是20-35℃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这样,就可获得所讨论的这种类型母菊的繁殖种子了。
下面还有一些标准,可为这一选择方法所用:
a)大约在同时开花。
b)基部分枝均匀,花部紧凑(10cm,最好5cm)。
c)头状花序大,其外径约30mm(可在20-40mm之间)25-35mm较好。
若达到标准a),b)和/或c),可使花朵和药料高产,而且更适合用机械收获。
如果用已知的四倍体母菊作为始材,那么以同样方法进行如上述的选择,如果需要的话,进行再次选择和繁殖。
为了得到这样的母菊,其母菊薁含量至少为100mg%,(-)-α-红没药醇含量至少为200mg%(基于干燥的花头),而且产花量高,更适于用机械收获,我们推荐下面方法:对选择出来的植株(如上所述),进行插条无性繁殖3-5代以上,总按上述标准,也可按补充标准a)至c)进行选择。
将按这些标准选择出来的植株进行无性系化。从每一无性系植株中回收种子;再按上述母菊薁和红没药醇的抑或根据补充标准a)至c)最低含量对所获的植株进行选择。由此选出的植株中获得种子。
根据上述标准:母菊薁最低含量为100mg%和(-)-α-红没药醇最低含量为200mg%(其它红没药体低于50mg%)并还可根据补充标准a)至c),进行播种和选择,随后回收种子,这样的过程应重复3-5次。
还有另一条播种、选择(可进行无性繁殖系化),和回收种子的程序,最后得到的种子,就是这项发明所规定的用来繁殖母菊的种子。
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插条繁殖:
为了进行插条繁殖,必须将原始植株(母本植株无性系)放在短日照的条件下,生成无花芽的短枝,这在冬季无任何附加光照的温室中进行,或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每天光照6-10小时,8小时较好,温度在10-15℃之间,12℃较好。叶子,嫩枝,尤其是短枝(侧枝)插条,适合于无性繁殖系化,或者更确切地说,适合繁殖。这样的插条在饱和的大气中(大约100%的相对空气湿度),温度12-18℃之间,15℃较好,光照时间在12-16小时之间,14小时较好,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们可以生根。
栽培基质可用泥炭和沙的混合物,比例是1∶1,尽管也可用纯石英砂、石棉、粘土、水、混合颗粒、泥炭、粘土、水混合颗粒、及其类似物质。
可用以播种的土壤有:花园土,腐殖质型中重壤土;壤土或腐殖质型砂壤土。可在温室中,乃至户外进行播种。植株的萌芽及生长温度可在12-24℃之间,18-20℃较好。若在户外进行播种,播种季节在秋天(九月、十月)较好,也可在春天(三月、四月)。这个播种时间适合于所有讨论中的栽培地区(如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地区中的气温适中地区)。
应用下列工艺条件是特别有利的:在母菊薁最低含量为100mg%,(-)-α-红没药醇最低含量为200mg%,其它红没药体(尤其是红没药醇氧化物)含量低于50mg%(所有数值基于干燥的头状花序)的四倍体母菊植株中,应选择这样的植株,大约在同时开花;基部分枝均匀,开花层窄,约为10cm;开头状花序大,外部直径约为30mm。
被选出的植株,通过播插法进行繁殖,并选择3-5代以上。总按上述标准进行选择。对选出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无性系化),而后放一起使其枯萎,回收种子。对从这些种子中获得的植株,按上述标准依次进行选择。而后播种,选择回收种子,这样的过程重复3-5次。
根据本发明,用来生产抗炎活性剂的母菊,属于纯母菊的栽培种,其植物学名为母菊Matrhcaria Chamomilla(L.)(与Chamomilla recutita(L.)同义,Rauschert)。取自这种母菊花的物质,在不超过7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花需要在生长期间收获,此时头状花序上有30-100%的管状花开放。这种物质至少含30mg%的母菊和100mg%的(-)-α-红没药醇,其它红没药体的含量低于50mg%。
如果在花朵更进一步发育,即头状花序上的全部管状花的100%都开放(如:在开花盛期),收获母菊花,而且(或者)收获后的花朵干燥处理时温度高于40℃,那么(-)-α-红没药醇和母菊的含量会降低。因为干燥处理温度高,而且(或者)收获间推迟,可极大地使薁和红没药醇降解。
按这项发明所规定的工艺获得的母菊花(按上述方法收获的),在干燥箱内,温度是40℃条件下干燥处理后,可含100-200mg%的母菊薁,200-450mg%的(-)-α-红没药醇,仅含少量5-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数值基于干物质(即:基于花的绝对干重)。这个绝对干重是这样确定的:干燥箱内,将母菊花单个样本放在105℃下干燥,直至其重量恒定(72-96小时)。在35-50℃温度范围内干燥花的活性物质含量,便是基于在温度是105℃下确定的花的干重之上的。
如果母菊头状花序在生长期间收获,可获得特别有效的制剂(母菊)和(-)-α-红没药醇这两种活性物质的含量最大),生长期是指头状花序上有30-70%的管状花开放时,40-60%,较好,也就是说,一般为50%,干燥气温不超过50℃,可在35-50℃之间,40℃更好。例如:在干燥箱内温度为40℃的条件下干燥的花(花是在花头上有40-60%管状花开放时期收获的),至少含100mg%,也可能是100-150mg%的母菊薁,至少含200mg%,也可能是200-300mg%的(-)-α-红没药醇,仅含少量的5-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数值基于干物质(即:基于花的绝对干重)。这个绝对干重是通过这样一种方法确定的:将单个独母菊样品放在干燥箱内,105℃下干燥,直至其重量恒定(时间在72-96小时之间)。在35-50℃温度范围内干燥处理过的花的活性物质含量,便是基于在温度是105℃下确定的花的干重之上的。
母菊的干燥处理,可通过人工提供空气进行,也可阴干,甚至可以在阳光下晒干,但在太阳下晒干重要的是要保证热量,不超过完全干燥所需的程度。按规定应通过重量控制来确保恒定重量。干燥处理可采用自然的方式,也可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如:采用暖空气方式进行)。在无太阳光照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干燥处理,活性物质量最高。此时温度应在40-60℃之间,40-50℃更佳。收获后应尽快进行干燥处理,最好马上进行。干燥处理时每层不易太厚,厚度可在5-20cm之间,10cm较好。也可以在通风好的棚子里进行干燥处理,空气温度在20-30℃之间。干燥处理时的空气温度一般不应高于60℃。35-50℃较为理想。
按照这项发明,剂的活性物质量,尤其是母菊薁和(-)-α-红没药醇这两种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取决于收获时花朵所达到的生长阶段,也取决于收获后花的干燥处理情况。干燥处理温度愈高,活性物质的分解程度就愈大,即:干花中活性物质量就越低。同样原因,在干燥处理过程中,直接的光照射有不利的作用,应尽量避免。
花的生长期可根据在某个时间(本文中指收获时间)每一朵头状花序上的管状花开放的百分比来确定。这样,在头状花序上管状花开放达到下列百分比,如30-50%,30-70%,40-60%,60-100%,90-100%时,均可收获花朵,根据这项发明使用的母菊,其花朵所达到的特定生长期,可决定其活性物质含量,当所有管状花的40-60%开放时,活性物质含量最高,开放的管状花低于或高于这个百分比时,活性物质含量都较低。因此,最好是这种母菊各单株应同时停止开花,也就是说,大部分播下的种子绝大部分在同一时间出苗,植株处在相同的花期,如:在绝大部分植株其头状花序上所有管状花中有40-60%同时开放。
因此,在最适时期可采收全部花朵;为此,用于生产本发明的制剂的母菊也特别适于机械采收。
下表说明了母菊薁和(-)-α-红没药醇含量与收获时花序所处的时间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回收本发明制剂所常用干燥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每一场合,其它红没药体含量不超过50%)。
干燥温度 收获时花朵的生长期
(空气温度) 每一头状花序上有30 每一头状花序上有70
~70%管状花开放 ~100%管状花开放
干燥产品中的活性物质 干燥产品中的活性物质
含量 含量
不高于50℃ 母菊薁:至少100mg% 母菊薁:至少40mg%
(-)-α-红没药 (-)-α-红没药
醇:至少200mg% 醇:至少120mg%
酒精提出物中活性物质 酒精提出物中活性物质
含量 含量
不高于50℃ 母菊薁:至少5.0mg% 母菊薁:至少2.0mg%
(-)-α-红没药 (-)-α-红没药
醇:至少10.0mg% 醇:至少6.0mg%
干燥产品中的活性物质 干燥产品中的活性物质
含量 含量
50~70℃ 母菊薁:至少50mg% 母菊薁:至少30mg%
(-)-α-红没药 (-)-α-红没药
醇:至少150mg% 醇:至少100mg%
酒精提出物中活性物质 酒精提出物中活性物质
含量 含量
50~70℃ 母菊薁:至少2.5mg% 母菊薁:至少1.5mg%
(-)-α-红没药 (-)-α-红没药
醇:至少7.5mg% 醇:至少10.0mg%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用来生产符合这项发明制剂的母菊,其花朵是在头状花上30~100%的管状花开放时收获,而且对收获后花朵进行干燥处理时的空气温度达到70℃,那么就可以获得这样的干燥的物质:其母菊薁含量至少30mg%,(-)-α-红没药醇含量总是至少为100mg%,而其它红没药体含量则总是低于50mg%。
在酒精提出物中,其它红没药体含量总是低于10mg%。
按上表所列条件以干物中制备的精油中,母菊薁含量至少总是3.5%,(-)-α-红没药醇至少总是10%,其它红没药体含量总是低于10%。
用来生产符合这项发明制剂的母菊,具有中晚收获期,一致的生产高度,开花紧凑,头状花序大,这种植株特别适合用机械收获。此外,在同一时间里播种新的四倍体母菊种子,其植株一般确定在同一时间停止开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并有利于收获。而且这一新的母菊产量高。从符合这项发明的母菊中制备的、富含红没药醇和母药薁的这种制剂具有抗炎活性,它被用于饮食、化妆品和茶叶业中。因此,按这项发明中规定的条件所制备的干燥物质中,可以获得母菊提出物。提出方法可通过用酒精或含水酒精混合物,也可通过用超临界气体来提取。新鲜母菊花或冷冻母菊花提供已冻鲜花,也可以被用来制备提出物。尤其是酒精提出物。此外,菊油,(-)-α-红没药醇,母菊薁,以及其它母菊成份也可从干燥物质中获得。
这样符合“权利要求1”的干燥物质的酒精提出物,在酒精药料提取物中,至少含1.5mg%的母菊薁,含5.0mg%较好;至少含5.0mg%的(-)-α-红没药醇,含10.0mg%较好。其它红没药体含量应低于8mg%。这类提出物以通常的方法来制备。
提取过程中可来用混合机械,如:槽形混合机,渗滤器,或其它合适的提取器械,提取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温度范围,应在10~50℃之间。不必进行冷却。
合适的溶剂特别是直链脂肪族或支链脂肪族,一羟基或多羟基醇,它们含1-6个碳原子;属于这些如:甲醇,乙醇,2-丙醇,丁醇,丙三醇,异丙叉丙三醇的一类物质;也可采用这些溶剂与水的混合物。
也可以使用这些溶剂的混合物。最低溶剂量与干燥物质的比是2∶1。一般来说,1份干燥物质中应放2~20份的溶剂。而1份干燥物质中若放3~10份的溶剂更好。
从符合“权利要求1”的干燥物质中所获的精油,至少含3.5%的母菊薁,5%较好;至少含10%的(-)-α-红没药醇,15%较好;其它红没药体的含量应低于10%。
制备精油,可将干燥物质放在水中加热至沸腾,水中要有抗坏血酸(如:作为盐类尤其是钠盐)。PH值:4-6,若为5-5.5较好。可用盐酸一类的酸来调整PH值。例如:以重量计算,10-50份的水和0.1-1份的抗坏血酸(如果放的话),可用来煮1份的干燥物质。需沸煮2~8小时。
用较低度的脂族液态烃(如:石油醚(Bp35-60℃)、戊烷、萘(撑)二甲基、萘烷)进行摇晃,对所获的水蒸馏物反复进行提取。将水相干燥(如:采用硫酸钠),小心地去掉有机溶剂(如:可在旋转蒸发器中通过蒸馏进行,或在40~70℃最好是50~60℃的温度下蒸馏),如果利用高沸点溶剂应在真空中进行蒸馏。
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母菊提出物中的母菊薁。
用常规气体色谱法,来测定母菊油中的(-)-α-红没药醇和其它成份。
附件A对分析测定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活性物质母菊薁,不是以其本来的形态出现在母菊花当中,而是以倍半萜烯内酯母菊素的形态存在的。母菊素表现出同母菊薁相似的药理作用。母菊薁可以从母菊素的开始阶段立刻形成,如:在加热时(如:蒸气蒸馏或在浸剂时)。因此,对母菊的规范操作并不指出母菊素的含量,而是指由母菊素而形成的母菊薁的含量。
如果所描述的四倍体母菊的花朵,在头状花序上有30-100%的管状花全开放这个生长期间收获,同时对这些花的干燥处理时的空气温度达到70℃,那么这样获得的制剂,至少可含30mg%的母菊薁和10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从这样的剂里通过含水蒸馏作用制备的精油,至少含3.5%的母菊薁和10%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mg%的其它红没药体。同时,用低级醇提取的醇提出物,至少含1.5mg%的母菊薁和5.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mg%的其它红没药体。
如果所描述的四倍体母菊的花朵,在每一头状花序上有30~70%的管状花全开放这个生长期间收获,同时,对这些花的干燥处理时的空气温度不高于50℃,那么这样获得的制剂,至于可含100mg%的母菊薁和20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从这种剂里以任意方式制备的精油,至少含3.5%的母菊薁和10%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的其它红没药体。同时醇提取物,至少含5.0mg%的母菊薁和10.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0mg%的其它红没药体。
如果所描述的四倍体母菊的花朵,在每年一头状花序上有30~70%的管状花全部开放这个生长期间收获,同时对这些花的干燥处理时空气温度在50~70℃范围内,那么,这样获得的制剂,至少可含50mg%的母菊薁和15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从该剂中任意制备的精油,至少含3.5%的母菊薁和10%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的其它红没药体。同时醇提出物,至少含2.5mg%的母菊和7.5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0mg%的其它红没药体。
如果花朵是在每一头状花序上有70~100%的管状花全部开放这个生长期间收获,同时对这些花进行干燥处理时空气温度不高于50℃,那么,这样获得的制剂,至少可含40mg%的母菊薁和12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从这种剂里以任意方式制备的精油,至少含3.5%的母菊薁和10%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的其它红没药体。同时,醇提出物至少含2.0mg%的母菊薁和6.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0mg%的其它红没药体。同时,醇提出物至少含2.0mg%的母菊薁和6.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0mg%的其它红没药体。
如果所描述的四倍体母菊的花朵,在每一头状花序上有70~100%的管状花全部开放这个生长期间收获,同时对这些花的干燥处理时的空气温度在50-70℃之间,这样获得的制剂,至少含30mg%的母菊薁和10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从该剂里任意制备的精油,至少含3.5%的母菊薁和10%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的其它红没药体。醇提出物至少含1.5mg%的母菊薁和10mg%的(-)-α-红没药醇,含低于10.0mg%的其它红没药体。
实例1
从始材为四倍体母菊中回收抗炎活性的制剂:
可将按上文中所描述的那种方式获得母菊,以通常的方式播在地里。当植株已发育,头状花序处于生长期,这时约50%的管状花已开放,可用母菊摘采机收获这些头状花序。调整摘采机的梳距,使机梳只把那些管状花已开了50%的头状花序采摘下来。在进一步进行处理前,应尽快把收获后的花运到一个阴凉地方,薄薄地散开。而后,将头状花序放在筛里以除去茎杆并将其干燥至恒重。重量损失约80%。可在阴凉处,将花放在架子上进行干燥处理,层厚约为10cm,干燥地点通风要好。
2至3天后可结束干燥处理。将干燥的物质过筛,以去掉茎杆碎片和花的碎屑,而后打包成捆。
分析
精油:960mg%
母菊薁:162mg%
(-)-α-红没药醇:330mg%
如果在固定的带式干燥装置上进行干燥处理,且人工加热的空气温度在50~70℃之间,那么干燥过程需4-5小时。将干燥的物质过筛,以去掉茎杆碎片和花的碎屑,而后打包成捆。
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制剂,其分析数据如下:
精油:870mg%
母菊薁:94mg%
(-)-α-红没药醇:197mg%
所用的四倍体母菊始材是按下列方法获得的:
通过对由I.Sarkany描述的四倍体母菊种(见《Herba Hungar》第4期(1)第125-169页(1965))10000株单株植物进行变异性测试,结果发现大约每1,000个单株中,就有一株在其精油中母菊薁含量高达20%(按重量计算);在(-)-α-红没药醇含量高达50%(按重量计算),而其它红没药体(特别是(-)-α-红没药酮氧化物)的含量则非常低(按重量计算,低于5%)。把这些单株选出来,按下列步骤去做:
步骤1:
在所选的四倍体母菊(如上所述)的子代中,选出了符合下列条件的单株:
A)在大约同一时间开花
B)其部分枝均匀,花部紧凑,约10cm,最好5cm。
C)头状花序大,外径约30mm,25~35mm较好。
D)达到或超过最低母菊薁含量150mg%,红没药醇含量300mg%这个标准。其它红没药体(尤其是红没药醇氧化物)要明显地低于50mg%(所有数值均基于在40℃干燥头状花序;收获时,每株头状花序上所有管状花的0-70%开放)。
对这些植物的无性系处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把植物(要无性系化母株)修剪短,使其枝长约15cm,而后暴露在每天照光为8-10小时,温度12-14℃条件下以便促其重新生长(短侧芽)。将短侧芽剪下,植入泥炭和沙的混合物中。在相对空气湿度约为100%,空气温度为15℃,14小时的日光照射,这样的条件下,插条的生根需要持续7-14天。
除上述的传统无性系化(扦插繁殖)外,还可用植物的可分裂组织的离体培养进行繁殖(即:所谓的分生组织繁殖)。母菊植物的各个部分,均适合于繁殖,但以茎尖或腋芽较好。
植株用H2O2洗后,在无菌条件下的超净工作台,从叶腋芽取出茎尖;将其接到试管中的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上(见《Physiol,Plant》15期,第473-497页,1962)。然后将试管放在人工气候箱里,接受每天光照时间为12~18小时,以16小时为好(荧光灯光)、光强:500-10,000lux,以1000-3000lux较好。温度为15~30℃;以22~27℃较好。
当外植体长势良好时,将其转入上述培养基上,但其中含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浓度*(如:30mg/升的6-异戊烯腺嘌呤),及少量的生长素(0-0.3mg/升的吲哚乙酸)。这样,腋芽就长高了,并产生不定器官和更多的腋芽。而后,可将它们取出并按上文所述再进行培养。
为了大量繁殖,可将经三次继代培养或第三代的外植体,当其在上述第一培养基上生长及形成叶片后,转移至含10mg/升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或0.1-0.3mg/升的α-萘乙酸的培养基上。小植株生根,大约经过4个星期,将其栽入装有灭菌花园土(120°蒸气处理12小时)的花盆中,以后再放入温室中栽培(条件同常规扦插繁殖)。
*细胞分裂素是促进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
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
mg/升 mg/升
NH4NO3400 吲哚乙酸 2.0
Ca(NO3)2·4H2O 144 激动素 0.1
KNO380 硫胺素 0.1
KH2PO412.5 烟酸 0.5
MgSO4·7H2O 72 吡哆素 0.5
KCl 65 甘氨酸 2.0
NaFe-EDTA 25 肌醇 100
H3BO31.6 酪蛋白水解 1000
MnSO4·4H2O 6.5 蔗糖 2%
ZnSO4·7H2O 2.7 纯琼脂粉 1%
KI 0.75
步骤2:
按“步骤1”所得的植物,在温室里分开的条件下,同时停止开花。这些植物是放在大小为11cm的花盆里,栽培的土壤用花园土,白天温度为18~24℃,夜晚温度为12~14℃。每天至少有14小时的照光,在冬季以灯光来补充(200瓦/米2)。根据需要供水。
在选出的所有个体植株中,将已枯萎或将要解体的头状花序收获起来,以回收种子,收获时间持续4星期。在通风好的棚子里进行干燥处理,空气温度在20°~30℃之间。然后把种子在槽形筛(5×0.4mm)内筛一下,再用升降分离器将种子净化。
步骤3:
随机地取出在“步骤2”里所获得的种子样品,从中得到约2000棵植株(生态条件与“步骤2”一样),对其“步骤1”里的(A)至(D)标准进行选择,将选出单株按“步骤2”作进一步处理。
步骤4:
把“步骤3”中所获得的一些种子于秋天种在二个不同地方。
地区Ⅰ):
450m MSL,48.5° N/11.5°E
年总降雨量为750mm。
湿润温和的气候、
一月 -10-0℃
七月 +10-20℃
地区Ⅱ):
200m MSL,42° N/1°E,
年总降雨量为400mm
地中海气候、
一月 0-+10℃
七月 +20-+30℃
MSL=平均海平面,north=海平面
°N=北纬(无度数)
°E=东经(无度数)
在两个地区,都是在九月末或十月初进行播种。
对由此生长的作物进行大田试验,检查和测定(进行分类)了生长的一致性,花朵的大小及其收获时间。此外,随机取样分析了花朵中活性物质含量。把符合“步骤1”中所提到的那些参数的单株,再次选择出来。根据“步骤2”中最后一段,从这些单株中回收种子。
步骤5:
对步骤4所得种子再以同样顺序,重复做步骤3和4。
步骤6:
从在“步骤5中获得的种子(其生态条件如“步骤2”所述)里,得到了约1500个单株、并按“步骤1”的同样标准进行选择。从其中又选出34个单株,按“步骤1”得到它们无性系,把每一无性系中的10株种植在户外;随机排列,分开播种,间距为40×30cm(在地区Ⅰ参见“步骤4”)土壤为黄壤土,PH为7.0,栽植时间在六月初。七月中旬收获第一批种子。之后,修剪植株,使其再开花。八月中旬至八月底,收获第二批种子。
按照“步骤2”,对这种物质进行了种子回收。
“步骤6”中所获得的种子就是通过符合这项发明规定的过程所获得的母菊繁殖种子。
从这些种子(九月或十月播种,次年六月初收获)栽培出的植株的花,应在30-70%的管状花开放时采摘,而后立即干燥处理(在干燥箱内,时间为72小时,温度为40℃);这样的花可至少含150mg%的母菊薁、300mg%的(-)-α-红没药醇,含至多为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以上参量均按干燥花(即:干燥物质)的重量计算。
实例2
从始材是四倍体母菊中回收具有抗炎活性的新剂:
按下文所介绍的方式所获的母菊,以一般方式种在田里。当植株已发育,头状花序已达到约50%的管状花开放这个生长阶段时,可用春黄菊摘采机收获这些头状花序。调整摘采机的梳距,使机梳只把那些管状花已开了50%的头状花序来摘下来。在做进一步处理之前,应尽快地把收获后的花,运到一个阴凉地方,薄薄地散开。而后,在格筛里除去茎杆将头状花序干燥到恒重。重量损失约80%。可在阴凉处,将花放在架子上进行干燥处理。层厚约10cm,干燥地点通风要好。
2~3天可结束干燥处理。将干燥的物质过筛,去掉茎碎片和花的碎屑,而后打包成捆。
分析
精油:940mg%
母菊薁:132mg%
(-)-α-红没药醇:243mg%
如果干燥处理是在固定的带式干燥装置上进行的,人工加热的空气温度要在50~70℃之间,干燥过程需4-5小时。将干燥的物质过筛,去掉茎碎片和花的碎屑,而后把包成捆。
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剂的分析数据如下:
精油:775mg%
母菊薁:65mg%
(-)-α-红没药醇:163mg%
所用的四倍体菊始材是按下列方式获得的:
对由I.Sarkany描述的四倍体母菊种(见《Herba Hungar》1965 4(1)P125-569)的约10,000株进行单株变异性测试,结果发现的在每100个单株中就有一株在其精油中母菊薁含量高达20%(按重量计算),在其精油中,(-)-α-红没药醇含量高达50%,而其它红没药体(特别是(-)-α-红没药酮氧化物)含量则非常低(按重量计算,低于5%),把这些单株选出来,按下列步骤去做:
步骤1:
在按上述方式选出来的四倍体母菊子代植株中,选出这样的单株株:其最低母菊薁含量达到或者超过100mg%,(-)-α-红没药醇的最低含量达到或超过200mg%,其它红没药体含量则低于50mg%(尤其是红没药醇氧化物)。这些数值是根据下列条件计算的:头状花序干燥时温度约40℃;收获时处这样阶段,每个头状花序上所有管状花约有30~70%的开放。
步骤2:
从“步骤1”中所获得的植株上,摘下所有开放的花头。将这些植株放入温室中,在分开的条件下,一起停止开花。将这些植株放入大小为11cm的花盆中养植。花盆应放满花园土。白天温度为18~24℃、夜晚:12~14℃。每天至少有14小时的照光。若在冬季,辅助以灯光来达到(200瓦/米2)。根据需要提供水。
在选出的所有单株中,将已枯萎或将要解体头状花序收获起来,以回收种子。收获时间持续4个星期。在通风好的棚子里进行干燥处理,空气温度在20~30℃之间,然后把种子在槽形筛子(5×0.4mm)里筛一筛,再用升降分离器将种子净化。
“步骤2”中所获的种子,就是通过符合这项发明规定的过程所获的母菊繁殖种子。从这些种子(九月或十月播种、次年六月初收获)栽培出来的植株的花,在30~70%管状花开放时采摘,而后立即干燥处理(在干燥箱内进行,时间:72小时,温度:40℃);这样的花可至少含100mg%的母菊薁和200mg%的(-)-α-红没药醇,含不超过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以上参数均按干燥花的重量来计算。
实例3
从起始材料为二倍体母菊中回收具有抗炎活性的制剂:
按下面所介绍的方式所获得的母菊,用常规方法种于田间。
当植株已发育,头状花序已达到约50%的管状花已开放这个生长阶段时,可用母菊摘采机收获这些头状花序。调整摘采机的梳距,使机梳只把那些管状花已开了50%的花摘采下来。在做进一步处理之前,应尽快把收获后的花运到一个阴凉地方,薄薄地散开。而后在格筛里除去茎杆,将头状花序干燥到恒重。重量损失约80%。可在阴凉处,将花放在架子上,进行干燥处理。层厚约为10cm,干燥地点通风要好。
2至3天后可结束干燥处理。去掉茎的碎片和花碎屑,而后将干燥物质打包成捆。
分析
精油:910mg%
母菊:117mg%
(-)-α-红没药醇:252mg%
所用的二倍体菊始材下列方式获得的:
对Franz,Ch.,J.Hoelzl,A.Voemel所描述的低级红没药醇,但是无红没药醇和二倍体母菊(见《Acta Horti-Culturae》,1978年,73期,109-144页)进行的单株变异性测试,结果发现所有单株中,多达20%的个体植株在其精油中约含20%的母菊薁(按重量计算),以及(或)含高达50%的(-)-α-红没药醇(按重量计算),它们的其它红没药体含量非常低。选出这些单株,而后按下列方法将其加倍:
将这样选出来的母菊种子,放在浸渗了0.05%含水秋水仙碱溶液的滤纸上,使其膨胀6小时,室内温度为20℃。而后将其从滤纸上拿下,用水反复冲洗。将其种植在种子盘里(置于温室内)。土壤采用炭泥-沙混合土壤,比例是1∶1。温度:18-20℃,相对空气湿度:约60%。每日光照14小时,以人工光照补助。
观察正在发芽的植株,一直观察到开花阶段。通过比较测量花粉和种子的大小,及通过计染色体数来测定多倍体化的结果。(F1-子代=从用秋水仙碱处理过、被认定是四倍体植株种子发育出来的第一代子代)。
可按下面方法进行加倍处理:
取发育良好,5-7天苗令的、在浸了水的滤纸上发芽的菊苗。放在0.05%秋水仙碱溶液中,溶液应没过子叶,时间为4-6小时,室内温度为20℃。纤细的种子根要小心处理。为了防止干坏,周围大气应有100%的相对空气湿度。处理后,将幼苗用水反复冲洗,移植到栽培箱内。用处理种子的同样方法,进一步处理这些幼苗。用雷茨(Leitz)双目研究用显微镜,使用测微目镜和测微的镜来测定母花粉的大小。
以根尖测量染色体数:
从温室中栽培的小植株或播插植株上,取其1-2cm长的新鲜根的末端,放入0.002克分子的羟喹啉溶液中,浸泡5小时;之后在放入1N的HCl中浸泡15分钟。检验时,取约1毫米长的根尖,以2%苔红素-乙酸染色,而后浸入油中进行显微镜观测。如果细胞处在有丝分裂状态,便可测定出体细胞的染色体组为4倍(4n=36)。
这样的植株,如其花粉直径大约大于二倍体起始材料的50%(约为30,而不是20μm);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是二倍体发的二倍,即:36(二倍体植株相应的数是18),那它们就是四倍体选出这些植株。大约有0.1-0.5%的种子,更确切地说是幼苗,可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四倍体化,并发育成完整的可以开花的植株株。这些获得的植株,而后可按“实例2”中的步骤1和2来对其进行处理。
这样获得的母菊花可至少含100mg%的母菊薁、200mg%的(-)-α-红没药醇,含不超过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收获时期为30-70%的管状花开放,用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时间为72小时,温度为40℃)。
实施4
从起始材料为二倍体母菊中回收具有抗炎活性的制剂:
按下面介绍的方式所获的母菊,用常规方法种于田间。
当植株已发育,头状花序已达到约有50%的管状花开放这个生长阶段时,可用母菊摘采机收获这些头状花序。调整摘采机的梳距,使机梳只把那些管状花已开了50%的花摘采下来。在做进一步处理之前,应尽快把收获后的花运到一阴凉处,薄薄地散开。而后,在格筛里除去茎杆,将头状花序干燥到恒重。重量损失约80%。可在阴凉处,将花放在架子上进行处理。层厚约为10cm。干燥地点通风要好。
2~3天后,可结束干燥处理。将干燥物质过筛,去掉茎的碎片和花的碎屑,而后打包成捆。
分析
精油:1020mg%
母菊薁:173mg%
(-)-α-红没药醇:418mg%
所用的二倍体发菊始材是按下列方式获得的:
对由Franz,Ch.,J.Hoelzl,A.Voemel介绍的低级红没药醇,而无红没药醇二倍体母菊(见《Acta,Horti-Culturae》第73期,第109~114页(1978年)进行单株变异性测试,结果发现在所有单株中,多达20%的单株在其精油中约含20%的母菊薁(按重量计算)、和(或)含高达50%的(-)-α-红没药醇(按重量计算),其它红没药体(尤其是(-)-α-红没药酮氧化物)的含量非常低。选出这样的单株,而后完全按在《实例3》里的方法,使其四倍体化。之后,选出四倍体化的单株。
大约有0.1~0.5%的种子,更确切地说是幼苗可被四倍体化,并发育成完整的、可以开花的植株。这样获得的植株,可按实例1中的步骤1至6来做。
这样获得的母菊花,可至少含150mg%的母菊薁,300mg%的(-)-α-红没药醇;含至多50mg%的其它红没药体(收获时期为有30-70%的管状花开放,用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时间为72小时,温度为40℃)。
其它特性与按实例1所获的母菊的特性一样。
实例5
制备母菊醇提出物的实例:
取符合《实例1》的干燥物质400g,用2100克含水乙醇(以重量计算:40%的乙醇),将干燥物质在槽式混合器内提取3小时,混合器速度为30转/分钟。而后挤压这一物质,并将提出物过滤。提出物含3.7mg%的母菊薁,10.2mg%的(-)-α-红没药醇。
所用的母菊花,收获时期为头状花序上有30-70%的管状花开放。干燥时气温不得高于50℃,这样获得干燥物质,含母菊薁105mg%,含(-)-α-红没药醇12mg%。
实例6
制备精油实例:
取一个5升的圆底烧瓶,放入3.6升水,2克的抗坏血酸钠,200克《实例1》中的干燥物质(干燥处理是在无阳光的条件下进行的,气温为50℃);用1N的HCl将PH值调整到5.0。在加入沸石后,将瓶内的物质加热至沸腾温度,约3小时后,便可收集到大约1.2升的蒸馏物。
蒸馏完成时,用100ml的石油醚,摇晃3次以提取蒸馏物。然后将蒸馏物在无水硫酸钠上方进行干燥处理。将无水溶液过滤;而后用旋转蒸发器、将溶剂蒸馏掉。精油产量为1.44克,其中含3.6%的母菊薁,10.2%的(-)-α-红没药醇。
附件A
回收精油
起始材料是母菊干物,母菊类型是根据本发明产生抗炎剂所提供的。只采用那些有30-70%、最好是40-60%管状花已开放的头状花序来制备精油。在干燥箱里进行干燥处理,时间是72小时,温度为40℃。
采用下文所介绍的方法,将干燥物质进行蒸气蒸馏,以回收母菊花的精油:
在一个若干升的圆底瓶里,放大2.0克的无细碎屑的干燥花,再加入250ml的去离子水。而后对这些无细碎屑的干燥花,在一个克莱文装置中(用以对少量精油进行定量测定的蒸气回流装置)进行回流蒸馏,时间为2小时。每次分析采用1毫升的戊烷作为接收介质。回流速率为40±4滴/分。蒸馏完成后,将溶于戊烷中的精油完全脱水并倒入试管中,并用戊烷洗净装置中残留精油。为了去掉残留下来的水,可向溶剂中加入一刮勺尖的干燥Na2SO4;而后,通过一个玻璃吸滤器,其滤器孔度为D3或D4,将溶剂滤入园边的烧瓶里。在40℃的水浴中,蒸去戊烷,并在干燥器里干燥,通过测量重量法来测出精油量。
随后,可确定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精油的母菊薁和红没药醇含量(约20mg的精油)。
分光光度测定母菊薁
测定溶液:把所有的、按上述办法从2克的干
燥物质中获得的精油(约
20mg),溶于25ml的n-
乙烷或环己烷溶液中。
测量仪器:过滤光度计(可采用Eppendorf
型)。
波长:578nm
比色杯(Cuvette):1cm
母菊的消光比
(Ig/100ml;1cm):20.8
补偿液:n-己烷或环己烷
所见母菊薁含量
(mg/100g):120 E578
如果测量时无滤光光度计,可用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测量。
测量仪器:分光光度计(可选用
Zeiss PM QⅡ
型或PM QⅢ型)
波长:605nm
比色杯(Cuvette):1cm
母菊的消光比
(Ig/100ml;
1cm):24.5
补偿液:n-己烷或环己烷
所见母菊薁量
(mg/100g):102 E605
随后,可在剂量溶液中测定红没药醇的含量。
气相色谱测定红没药醇和其它红没药体
气相色谱仪:Hewlett Packard型
5750,Erba
Fractovap 2350型或
相似的仪器。
检测器:火焰电离检测器
载气:氦
柱:1/8吋;200cm:钢柱
柱填充物:3%的在硅藻出上硅烷化的氰硅
橡胶“XE60”“Chromosorb
WAW HP”125至
150μm作为载气物质。
温度:
检测器:320℃
注射部位:220℃
柱温:85~220℃
温度程序:4°/分
样品溶液:采用测量母菊薁用测量溶液。
参照溶液:在25ml的环己烷溶液中,应
分解约1.5mg的标准红没药
醇。
注射量:5μl的样品溶液,与5μl的参
照溶液。
评价:通过参照峰值进行评价。
每100g干燥:10×称重部分(参照)
花中的红没药醇 〔mg〕×
含量mg 峰值(样品)
峰值(参照物)
其它红没药体,也可在下列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测定:
仪器:Packard,7721型,
800系列,或Erba
Fractovap系列2350
柱:玻璃柱,直径3m/2mm;
直径2m/2mm
柱填充物:3%在硅藻土上硅烷化的甲基苯
基(聚)硅氧烷橡胶“OVI”;
“Gaochrom Q”125至
150μm作为载气物质
载气:30ml/分 N2
温度程序:80至180℃,
2.5(3)℃/分
注射部分
检测器温度:200℃
检测器:火焰电离检测器
注射量:在比例约为1∶50时,约有
2μl的精油稀释。
一部分评价可使用内标,一部分可不使用内标。用来评价低母菊薁或无母菊薁的精油的合适的内标是月桂酸甲基醚,或十六烷。若精油的母菊薁含量高于5%,那么便采用母菊薁作内标,而后用光测的方式测定含量(波长用578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