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其中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
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 2008 年 3 月 25 日的专利申请 (Tokugan)2008-077740, 以及 申请日为 2008 年 7 月 29 日的国际中请 PCT/JP2008/063578 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背景技术
登山和滑雪等运动中使用的手套, 其外层材料和内层材料之间插入了由防水膜制 成的手套插入物。关于将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 ( 表面材料 ) 与内层材料之间 的方法, 已知的一种是使用热塑性树脂 ( 专利文件 1)。由于插入物能够自成形为手套的形 状, 在将这种插入物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上时, 使用一个手形的模具, 将手套外层材料和手 套插入物固定在此模具上, 从外部进行加热和压缩, 并通过使涂覆在手套外表面上的熔融 热塑性粘合剂熔化, 来进行粘合操作 ( 专利文件 1)。
[ 专利文献 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 : 特开平 7-216609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 如果使用这种手形模具, 便需要准备多个适用于各式样和形状的手套的模 具, 导致成本过高。并且, 就算具备了这种模具, 仍无法通过外部加热和压缩的方式为手套 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之间的热塑性粘合剂提供所需的热量和压力, 于是, 会产生局部未 粘合或粘合不充分等问题, 另外, 在使用时手套时, 手套插入物可能会从外层材料和内层材 料上部分脱离。这些都将降低手套的耐用性。
另外, 使用模具时, 粘合操作需要手工逐一进行, 不仅耗时, 且缺陷率高, 导致生产 率极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该方法和设备能控制手套 外层材料与手套插入物之间的粘合的不稳定, 以提高操作效率, 防止手套形变, 最终提高生 产率。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手套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将 外侧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插入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后, 通过气体充入装置将气体充 入到手套插入物中, 手套插入物膨胀, 使手套外层材料与手套插入物粘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 当气体由手套插入物上的开口充入外侧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 中时, 手套插入物在气体作用下膨胀, 并在气压作用下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上, 这样, 手套 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在两者之间的粘合剂的作用下粘合在一起。
本发明优选的粘合剂为热塑性粘合剂, 对于热塑性粘合剂的热处理, 下面两种热 处理方式都可以满足要求 : 一是在加热炉进行热处理以使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粘
合, 二是将热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中以粘合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 并且, 在对热处理 后的手套进行冷却时, 优选地, 对手套插入物在充入气体后的状态下进行冷却。 如果热处理 后立即移除气体, 由于热的热塑性树脂尚未彻底固化, 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将无法 充分粘合。另外, 冷却处理优选地为自然冷却方式。
另外, 在热处理时, 对手套插入物施予了进一步的压力, 且相比热处理初始阶段, 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优选地为增加。 在进行这种操作时, 考虑到手套外层材料的易变形性, 当对手套插入物进行粘合时, 通过使用控制罩 ( 该罩用于控制因手套插入物中充入气体而 引起的手套外层材料的非正常膨胀导致的形变 ), 在多数情况下能够控制手套的外层材料 的形变, 从而控制产品缺陷率, 提高生产率。另外, 通过向手套插入物的内侧施予足够的压 力, 使手套插入物和手套外层材料牢固粘合, 于是便能够制得这样一种手套, 其中, 手套插 入物和手套外层材料之间的粘合的不稳定性是可以控制的。
热处理过程中, 由于施加压力而在加压状态下进行处理的时间优选为 3 秒到 20 秒。如果时间少于 3 秒, 则手套插入物和手套外层材料将不能牢固粘合 ; 如果时间超过 20 秒, 手套外层材料 Ts 将伸长, 并无法恢复原状。
在所述热处理过程中, 所述热处理初始阶段的压力优选地为大于 0.0001MPa 且小 于 0.003MPa ; 在施予压力后, 增加后的压力优选地为大于 0.003Mpa 且小于 0.05Mpa。
如果所述热处理初始阶段的压力未达到 0.0001MPa(0.001kg/cm2), 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之间将可能形成空隙, 如果在这之后施予压力, 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 插入物 Ti 将无法充分粘合, 这样, 可能会存在局部粘合不足的空隙, 无法获得足够的粘合 强度。
另外, 如果所述热处理初始阶段的压力超过了 0.003MPa, 手套外层材料 Ts 将产生 形变。
如果因施予压力而增大后的压力未达到 0.003MPa, 手套插入物和手套外层材料将 无法牢固粘合。
当因施予压力而增大后的压力超过 0.05MPa(0.5kg/cm2), 手套外层材料 Ts 将可能 伸长, 且无法恢复原状。
通过气体充入装置向手套插入物中充入气体后, 手套插入物膨胀, 手套外层材料 和手套插入物牢固粘合 ; 理想地, 利用气体隔离装置将手套插入物中充入的气体进行隔离, 以控制已经充入手套插入物中的气体的外流 ; 将用于支撑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的手 套支撑部件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分离, 并将所述手套支撑部件移至加热炉。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向手套插入物 Ti 充入气体的装置与热处理的装置 ( 加热炉 ) 是可分离的, 于是, 能够分别对气体充入装置和加热炉进行管理。例如, 一个气体充入装置 能够配置多个加热炉, 以优选方式进行热处理。 另外, 一个加热炉也能够配置多个气体充入 装置, 以优选方式进行气体充入处理。
同样, 使用气体充入装置并借助手套支撑部件将热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中、 将手 套支撑部件传送到加热炉中、 热塑性粘合剂在加热炉中受热软化或熔化, 这些操作都是合 适的。 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热塑性粘合剂可能会在热气体中软化或熔化, 优选方式依然为热 塑性粘合剂在热气体中进行预加热, 即, 热塑性粘合剂首先优选地处于一个不会熔化的温 度, 之后, 优选地, 热塑性粘合剂在加热炉中受热软化或熔化。本发明的手套制造设备的特征在于, 其中, 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 侧; 所述手套制造设备具有手套支撑部件, 用于支撑手套部件并将其保持在手套插入物已 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的状态 ; 所述手套制造设备还具有气体充入装置, 用于向手套 插入物中充入气体。
根据本发明, 利用所述手套支撑部件, 能够将手套部件保持在手套插入物已插入 到手套外层材料内侧的状态, 并且, 通过气体充入装置将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中后, 能够 使手套插入物膨胀。 于是, 当外表面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插入到手套的外层材料后, 通过手套插入物的开口充入气体时, 随着手套插入物膨胀, 手套插入物与手套外层材料在 气压作用下粘合在一起, 由于两者之间粘合剂的作用, 手套外层材料与手套插入物牢固地 粘合在一起。
在本发明中, 所述手套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空心内部通道, 且优选地, 所述气体充入 装置连接至该手套支撑部件。 根据本发明, 能够通过具有空心内部通道的手套支撑部件, 从 气体充入装置向手套插入物中充入气体, 以及例如, 从外部支撑所述手套支撑部件, 因此, 将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 例如通过所述气体充入装置充入气体等。
在本发明中, 所述手套支撑部件上具有气体隔离装置, 用于控制气体的外流, 并 且, 所述手套支撑部件优选地与气压调节装置相连, 以防止充入手套插入物中气体的气压 超过特定值。 另外, 该手套支撑部件固定在转盘上, 便于随时安装和拆卸, 通过转盘的旋转, 手套支撑部件被送至位于转盘上特定位置的加热炉, 接着热塑性粘合剂软化并熔化, 在经 过特定的间隔时间后, 手套支撑部件返回入口 / 出口处, 于是, 提高了将手套插入物粘合在 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的这一粘合操作的效率。
本发明优选地具有加热炉。这样, 在充入气体后, 能迅速进行热处理, 从而提高工效。 本发明优选地具有接合部件, 用于将所述手套支撑部件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连接 起来, 且该接合部件优选地具有阀机构。这样, 在手套支撑部件从接合部件上拆离后, 能防 止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中外流。 于是, 使气体充入装置的内部压力稳定, 提高了气体充入处 理的工效, 且不会对气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使用所述方法和所述设备, 能够制造本发明描述的手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 手套插入物由于充入气体而产生膨胀, 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 材料上, 粘合剂在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之间起到粘合作用。 因此, 仅借助于手套插入 物在气体作用下产生的膨胀, 便能够控制粘合的不稳定性, 制得合适形状的手套。 气体充入 装置相对简单, 另外, 通过使用转盘, 将外层材料内插入了手套插入物的手套部件传送至设 置在转盘上特定位置的加热炉, 以软化和熔化热塑性粘合剂, 能够预见到将手套插入物粘 合在手套外层材料内侧面上的粘合操作的工效的提高, 以及生产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透视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剖视图 ;
图 3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手套支撑部件和接合部件的透视图; 图 4 为模块化平面图, 示意了预加热室、 加热炉和冷却室的布置, 以及根据本发明 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支撑部件的布置 ;
图 5 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剖视图 ;
图 6 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炉和冷却室的安装平面图 ;
图 7 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抑制控制罩的剖视图 ;
图 8 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侧视图 ;
图 9 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侧视图 ;
图 10 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炉和手套支撑部件的平面布置图 ;
图 11 为实施例 6 中的手套插入物 Ti 中压力的图解 ;
附图标记对照表
1: 手套制造设备
2: 转盘
3: 手套支撑部件
5: 加热炉
6: 入口 / 出口 7: 气体隔离装置 8: 压力调节装置 8a : 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b : 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9: 气体充入装置 10 : 接合部件 11 : 冷却室 15 : 抑制控制罩 20 : 电动气动开关阀 T: 手套部件 ( 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 ) Ts : 手套外层材料 Ti : 手套插入物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 1 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透视图, 图 2 为该手套制造装置 的剖视图。图 3 为手套支撑部件 3 在转盘 2 上的固定状态的透视图。图 4 为模块化平面图, 示意了转盘 2 上的加热炉 5、 冷却室 11 和预加热室 12 的设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 1 具有位于基座上的转盘 2 和加热炉 5, 以 及位于转盘 2 上的手套支撑部件 3。在手套支撑部件 3 上, 气体充入装置 9 和压力调节装置 8 通过轴 4 接合在一起。并且, 手套支撑部件 3 上具有气体隔离装置 7。
本发明适合制造的手套有滑雪手套, 登山用手套, 以及具有较长腕部的手套, 如消防用手套和防寒手套, 在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内侧具有手套插入物 ( 也称防水插入物 )Ti, 用 来防水和防风。另外, 手套最终成品的手套插入物 Ti 的内侧配备了内层材料, 且手套插入 物 Ti 和内层材料之间有绝缘材料, 另外, 当手套插入物 Ti 的内层材料时由织物层形成时, 也适合使用手套插入物。
通过覆盖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的开口, 手套支撑部件 3 起到支撑作 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手套支撑部件 3 将手套部件 T 保持在手套插入物 Ti 插入到手套外层 材料 Ts 上的状态, 其中。手套支撑部件 3 与设置在转盘 2 周围的多个部件一起, 能够同时 加工多个手套部件 T( 见图 4)。所述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在转盘 2 上。
转盘 2 与手套支撑部件 3 在固定状态下一起旋转, 加热炉 5 设置在转盘 2 的顶部表 面上。并且, 预加热室 12 和冷却室 11 分别设置在靠近加热炉 5 的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即, 具有这样一种结构, 其中, 入口 / 出口 6 位于转盘 2 的前侧, 加热炉 5 等位于后侧, 并且, 当 转盘 2 与手套支撑部件 3 旋转一次 -- 该手套支撑部件 3 用于支撑所述手套部件 T, 并通过 接合部件 10 固定在转盘 2 上的入口 / 出口 6 处, 预加热室 12, 加热炉 5 和冷却室 11 排成一 列, 送回手套支撑部件 3, 所述手套支撑部件 3 用于将所述手套部件 T 固定在入口 / 出口 6 处 ( 见图 4)。 壁 2d 将旋转转盘 2 分割成特定区域, 隔离幕 2c 固定在壁 2d 形成的开口处, 形成加 热炉 5, 冷却室 11 和预加热室 12。加热炉采用循环型暖气加热器、 红外加热器、 电加热器和 燃气等手段进行加热。预加热室 12 除采用与加热炉 5 相同的加热手段外, 即循环型暖气加 热器、 红外加热器、 电加热器和燃气等, 还能被热空气加热, 所述热空气从加热炉 5 中流出, 经由加热炉 5 和预加热室 12 之间的隔离幕 2c 形成的空间。
在加热炉 5 中进行加热之前, 优选地, 对手套部件 T 进行预加热, 该手套部件 T 支 撑在手套支撑部件 3 上, 其温度介于加热炉内部温度和室温之间。另外, 除使用送风机从冷 却室外向冷却室 11 引入空气之外, 还使用通风风扇等 ; 由于使用了借助冷却媒介的空气冷 却装置, 冷却室 11 中的温度低于加热炉 5 中的温度 ; 通过加热炉 5 和冷却室 11 之间的隔离 幕 2c, 可控制热空气从加热炉 5 中流向冷却室 11 中, 因此, 冷却室 11 中的温度低于加热炉 5 中的温度, 也能够对支撑在手套支撑部件 3 上的手套部件 T 进行冷却。
从加热炉 5 内部温度的稳定性的角度看, 设置预加热室 12, 并且, 在不使用例如冷 却介质等强制冷却方式的情况下, 优选地在隔离幕 2c 处设置冷却室 11, 以控制从加热炉 5 流出的气流。在转盘 2 下面设置用于旋转转盘 2 的轴 4, 通过驱动电机 13 的减速器 17 和 皮带 V, 使轴 4 和转盘 2 以预定速度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 除了具有设置在转盘 2 上的加 热炉 5, 还可以设置预加热室 12, 对手套部件 T 进行预加热, 以及冷却室 11, 对已在加热炉 5 中加热过的手套部件 T 进行冷却 ( 见图 4), 但是, 也可以只设置加热炉 5( 见图 6), 或者设 置加热炉 5 和冷却室 11, 或者设置加热炉 5 和预加热室 12。另外, 在无固定的预加热室 12 和冷却室 11 时, 除利用入口 / 出口 6 和隔离幕 2c 来维持加热炉 5 中的稳定温度之外, 还可 以在入口 / 出口 6 处设置预加热室和冷却室。
使转盘 2 旋转的轴 4 为圆柱状或管状, 其内部具有空心通道, 并且, 用于送入体的 气体充入装置 9 通过旋转接头 4j 连接 ( 见图 2)。气体充入装置 9 可使用压缩机, 吹风机, 气瓶等, 也能充入热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 9 输出的气体经由手套支撑部件 3 的空心部分, 充入到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插入物 Ti 中。轴 4 连接到转盘 2 的中心, 轴 4 的叉轴连接到附着
在转盘 2 上的接合部件 10, 通过接合部件 10 将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起来。接合部件 10 除 与轴 4 连接之外, 还可以通过连接的方式插入手套支撑部件 3, 且手套支撑部件 3 能借助接 合部件 10, 从转盘 2 上自由地安装和拆卸。
另外, 由于手套支撑部件 3 朝接合部件 10 插入, 接合部件 10 会导致气体从所述轴 4 处外流, 而当手套支撑部件 3 从接合部件 10 上拆卸后, 阀机构能阻挡气体从所述轴 4 处 外流。气体隔离装置 7 为活栓 ( 阀 ) 等, 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 3 的下方, 用于控制气体的外 流。在活栓 7 固定后, 当手套支撑部件 3 从接合部件 10 上拆离时, 由于所述活栓 7 的闭合, 将不会有气体从手套支撑部件 3 中流出。
手套支撑部件 3 除固定手套部件 T 外, 还提供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的充气开 口, 即轴 4 插入处, 手套支撑部件 3 的内部形成有圆柱形或管状的空心通道。因此, 手套支 撑部件 3 固定在转盘 2 上, 且与轴 4 连接, 来自气体充入装置 9 的气体通过旋转接头 4j 充 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手套支撑部件 3 的充气开口 ( 固定开口 ) 可为圆形或椭圆形。
轴 4 上的压力调节装置 8 具有安全阀, 该压力调节装置 8 用于将手套插入物 Ti 中 的压力保持在预设值。当压力超过预设值时, 该安全阀能够放出气体。如果由于加热炉 5 的热处理, 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压力增加过多, 手套外层材料 Ts 或手套插入物 Ti 过度膨胀, 甚至当移除气压后, 手套外层材料 Ts 仍无法恢复至初始形状, 便会导致手套的变形。由于 手套调节装置 8 具有安全阀, 当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压超过预设值, 气体会由手套插入物 Ti 中释放出来, 以避免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值。 同时, 向手套插入物 Ti 中充气 时, 优选地, 使用压力调节装置 8, 以避免充入过量气体而导致手套外层材料 Ts 变形。
手套外层材料 Ts 可选用纺织布、 编织物、 无纺材料、 复合皮、 人造皮革、 天然皮革 和塑料薄膜等材质, 也可使用以织物做基材的材料, 如覆盖在塑料薄膜上的编织布, 手套可 以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 例如, 手套的手背部分使用编织布, 手心部分使用天然皮革。还可 选用化纤织物, 如涤纶、 尼龙、 锦纶、 腈纶、 聚氨酯、 人造丝和氯乙烯树脂等, 以及天然纤维织 物, 如树脂、 棉制品、 毛织品、 丝和麻、 牛皮等皮革, 以及这些材料的组合。另外, 无论大小和 形状如何, 这种具有五个单独手指的手套的外层材料 Ts 不同于连指手套, 即具有一个大拇 指部分和一个其余四个手指部分的手套。专利文献 1 中引用了现有技术, 其使用了与手套 尺寸和形状相同的模具, 本实施方式未使用这种模具, 而用气体作为模具来膨胀手套插入 物 Ti, 这样, 可灵活控制其形状和尺寸。
对于手套插入物 Ti, 只要能使用气体充入装置进行膨胀, 对其材料并无特定限制, 尽管如此, 优选的材料为防水材料, 并且, 从耐用性和表现性的角度看, 手套在使用时, 优选 的材料为具有弹性的材料。 另外, 从手套内部保温和防潮的角度看, 优选的材料为可渗透性 材料, 具体例如无孔和有孔聚氨酯薄膜, 伸长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 聚酯薄膜, 尼龙薄膜和 氯乙烯薄膜等。更进一步地, 例如无纺材料、 纺织布和编织物, 以及覆盖在所述薄膜基材上 的编织层等。还可使用两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物。也可以使用由融合剂或粘合剂粘合而成 的的手套插入物, 插入物材料的边缘部分 ( 即两个手套插入物形成手套形状的地方 ) 被除 去了, 该材料除去部分位于穿 / 脱手套的开口处。
另外, 在在手套插入物 Ti 的外侧涂覆热塑性粘合剂时, 手套插入物 Ti 可以由预先 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材料制成, 也可以在手套插入物制成后, 使用气枪或气喷器工 具等将热塑性粘合剂喷涂到该外侧。 粘合剂能够以点状、 线状、 块状方式涂覆在手套插入物Ti 的表面, 或不留空白地涂覆手套插入物的整个外表面。
另外, 尽管手套插入物 Ti 优选地为近似等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大小, 然而, 当手 套插入物 Ti 具有弹性时, 也可以稍小于手套外层材料 Ts ; 根据本发明, 还可使用大于手套 外层材料 Ts 的手套插入物。 这样, 同样的手套插入物 Ti 可用于不同的手套外层材料 Ts, 无 需考虑形状和大小的改变, 因此, 不需要使用多个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手套插入物 Ti, 从而降 低成本, 简化库存管理。
接下来, 将对实现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 制造方法为, 将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 外侧涂 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 Ti 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内侧, 通过气体充入装置 9 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 使手套插入物 Ti 膨胀, 手套外层材料 Ts 粘合到手套插入物 Ti 上。
粘合剂涂覆在手套插入物 Ti 的外表面。尽管可选用多种粘合剂, 如热固性粘合 剂、 热塑性粘合剂、 光固化粘合剂等, 然而, 由于粘合剂加热后的可塑性能够使得粘合步骤 随时简便地进行, 于是, 优选的粘合剂为热塑性粘合剂。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加热炉 5 和 气体充入装置 9 充入到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热气, 热塑性粘合剂为优选的粘合剂。热塑性粘 合剂也称热熔性胶合剂, 在常温下为固态胶, 受热后软化并熔化。将热塑性粘合剂涂覆在 手套插入物 Ti 上, 接着进行加热以使其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 Ts 上, 热塑性粘合剂软化或熔 化, 通过随后的冷却实现粘合。热塑性粘合剂可不留空白地涂覆手套插入物 Ti 的整个外表 面, 也可采用点状、 线状或块状的方式涂覆。从渗透性和手套部件处理的角度看, 优选地为 点状涂覆方式, 但从粘合强度的角度看, 不留空白地涂覆整个表面为最优选的方式。 可以选用任一种熟知的热塑性粘合剂, 并根据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的材料随意选择其软化点, 然而, 从粘合的角度看, 60℃到 180℃为优选软化点温度范围。
在手套支撑部件 3 上, 涂覆在手套插入物 Ti 上的、 位于手套外层材料 Ts 内侧的热 塑性粘合剂通过接触方式固定在手套部件 T 上, 其中手套插入物 Ti 位于插入后状态。手套 部件 T 的手套插入物 Ti 上的开口与手套支撑部件 3 的外部边缘的形状相匹配, 通过这种方 式使手套部件 T 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 3 上。也可以使用绑带、 皮带或夹子等工具使手套部 件 T 固定到手套支撑部件 3 上。但使用这些进行固定, 在充入气体后, 漏气现象较为明显。 而采用弹性部件或橡胶等, 结合绑带, 将手套部件 T 固定到手套支撑部件 3 上, 能较好地减 少漏气现象。
接下来, 利用气体充入装置 9 将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 Ti 中, 使手套插入物 Ti 膨 胀, 使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紧密粘合。 充入的气体可以是空气、 氮气、 二氧化碳 和氦气等, 出于成本考虑, 最好为空气。 另外, 气体的温度可以为室温, 但如果将气体加热到 50℃到 90℃时再充入, 热塑性粘合剂便能迅速软化或熔化, 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 这样为优 选的方式。手套插入物 Ti 中充入气体的气压优选地为 0.01-0.5kg/cm2(1.0-49kPa)。当气 压低于 0.01kg/cm2(1.0kPa) 时, 手套插入物 Ti 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可能无法充分粘合, 而 当气压高于 0.5kg/cm2(49kPa) 时, 手套外层材料 Ts 可能伸长且无法恢复原状。另外, 必要 时可使用抑制控制罩 15, 以避免手套外层材料 Ts 过度伸长 ( 见图 7)。
在手套插入物 Ti 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中、 且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 Ti 之前, 使用圆柱形烙铁等工具将指尖部分预加热到 80℃到 200℃, 使手套插入物 Ti 的指尖部分和
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指尖部分初步粘合, 并使手套插入物 Ti 的指尖部分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固定在一起, 这样有益于粘合的牢固性。另外, 对于手指和手指根部, 在以同样方式将手套 插入物 Ti 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中、 且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 Ti 之前, 使用圆柱形烙铁 等工具将这些部位加热到 80℃到 200℃, 使手套插入物 Ti 的手指根部和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手指根部初步粘合, 并使手套插入物 Ti 的手指根部和手套外层材料 Ts 固定在一起, 从而 有益于粘合的牢固性。
接下来进行加热。转盘 2 旋转, 将手套部件 T 送至加热炉 5, 开始进行加热。手套 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处于粘合状态, 手套插入物 Ti 外侧的热塑性粘合剂软化或熔 化。可根据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的材料以及热塑性粘合剂的软化点而随意设 定加热炉 5 的热处理程度, 然而, 最好在 60℃到 200℃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操作。如果热 处理使得手套插入物 Ti 内部的气压升高了, 尤其当手套外层材料 Ts 为易变形的薄型材料 时, 从保持手套部件 T 的形状的角度看, 优选地可通过压力调节装置 8 排出气体, 以防止手 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压超过特定值。另外, 必要时可使用抑制控制罩 15, 以避免手套外部材 料 Ts 伸长 ( 见图 7)。
根据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的材质、 涂覆于手套插入物 Ti 上的热塑性 粘合剂的软化点和热处理程度, 热处理的时间持续 10 秒到 10 分钟较为合适。从粘合的牢 固性和手套成品的生产率的角度考虑, 优选的时间为 1 分钟到 5 分钟。如果热处理的时间 少于 10 秒, 手套的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可能无法充分粘合, 而如果热处理的时间 超过 10 分钟, 将降低生产率。另外, 手套部件 T 在加热炉 5 中进行加热之前, 也可以先在预 加热室 12 中进行预加热。 在加热炉 5 中进行了预定时间的加热处理之后, 通过设置在所述加热炉 5 之后的 冷却室 11 中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 ( 见图 4)。这种冷却是在将气体通过气体充入装置 9 充 入到手套插入物 Ti 后的状态下进行的。 并且, 在加热炉 5 中进行了预定时间的热处理之后, 将手套外层材料 Ts 中插入了手套插入物 Ti 的手套部件 T 取出, 送入入口 / 出口 6, 最好使 热塑性粘合剂自然冷却。
在这种情况下, 当手套部件 T 离开固定的加热炉 5, 且手套支撑部件 3 的活栓 7( 气 体隔离装置 ) 闭合后, 在入口 / 出口 6 处, 手套支撑部件 3 从转盘 2 上移走, 通过气体充入 装置 9 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体在充入后的状态下冷却, 因受热而软化的热塑性粘合剂 也开始冷却。当冷却结束后, 由于热塑性树脂已经硬化, 可以将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体移 除, 并且, 对于将要从手套支撑部件 3 上拆离的手套部件 T 来说, 由于这个原因, 手套插入物 Ti 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粘合更加牢固。
另外, 也可以采用先从手套插入物 Ti 中移除气体, 再进行冷却的方式。然而, 所述 在气体充入套到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状态下进行冷却的方式更好一些。在离开加热炉 5 后, 热塑性粘合剂不能即刻充分硬化, 如果手套支撑部件 ( 没有气体隔离装置 7 的手套支撑部 件, 或气体隔离装置 7 未闭合的手套支撑部件 ) 在离开加热炉 5 后直接从转盘 2 上移开, 且 手套部件 T 离开手套支撑部件 3, 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体被移除, 这样, 由于手套部件 T 中 压力的突然改变, 手套插入物 Ti 可能会从手套外层材料 Ts 上部分脱离。由于安装在手套 支撑部件 3 上的气体隔离装置 7 能够防止气体的外流, 手套插入物 Ti 和手套外层材料 Ts 之间可以实现牢固粘合。这样, 热塑性粘合剂硬化, 制得的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插入物 Ti 粘
合在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内侧。
另外, 在用所述方式向手套插入物 Ti 中充入气体、 加热炉中压力增大的同时, 使 用一种方法以防止手套插入物 Ti 中压力过高时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变形, 即使用抑制控制 罩 15, 避免手套外层材料 Ts 过度伸长 ( 见图 7)。如果手套外层材料 Ts 伸长, 而手套插入 物 Ti 恢复至初始大小, 则抑制控制罩 15 优选地为近似等于手套的大小, 抑制控制罩 15 也 可以大于手套外层材料 Ts。 盖抑制控制罩 15 优选地为具有 5 个手指, 但为了防止手套外层 材料 Ts 的伸长, 也可以不具有全部 5 个手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 5 和图 6 示意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其中采用了轴 4 上连接吸气装置 16 的 结构, 用于从手套插入物 Ti 中移除气体。特别地, 如果手套插入物 Ti 中充入的不是空气, 而是氮气和氦气等, 在将空气从手套插入物 Ti 内部吸出时, 同时充入了氮气和氦气等。对 于这种类型的手套支撑部件 3 和轴 4, 可以只使用一个管道, 但使用 2 到 3 个管道更为适合, 在充入气体、 移除气体 ( 空气 ) 时, 各自使用单独的管道。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未使用本 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冷却室 11 和预加热室 12, 并且, 本实施方式中的手套支撑部 件 3 设置在转盘 2 转动方向的内侧和外侧, 手套支撑部件 3 的数量也可以比第一实施方式 中的多。 另外,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 以可以使用回路型传送带代 替转盘 2, 其中, 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在该回路型传送带上, 当传送带转动时, 手套支撑部件 3 进入加热炉 5 中, 进行预定时间的加热处理, 接着手套支撑部件 3 返回入口 / 出口。这种 情形下, 手套支撑部件 3 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个中心轴 4 具有多个分支分别与多个 手套支撑部件 3 相连, 而是一个手套支撑部件与一个轴 4 相连, 因此可以使多个手套部件 T 的支撑和旋转同时、 一体地进行。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 8 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为一种装置, 其中, 底座上有接合部件 10, 气体充入装置 9 连接至接合部件 10, 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在接合部件 10 上, 气体如空气由气体充入装置 9 充入到手套插入物中, 还具有加热炉, 可进行特殊的热处理。即, 用于向手套插入物 Ti 中充 入气体的装置和热处理的装置 ( 加热炉 ) 是分离的, 并且, 在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后, 气 体隔离装置 7 将气体限制在手套插入物 Ti 之中。接下来, 手套支撑部件 3 从接合部件 10 上拆离, 手套支撑部件 3 移至加热炉中, 对手套部件 T 进行热处理, 使手套插入物 Ti 和手套 外层材料 Ts 通过热塑性粘合剂粘合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 尽管未使用例如转盘等用于 传送支撑部件 3 的设备, 但配置了压力调节装置 8。 另外, 配置吸气装置 16 等也是较好的方 式。
手套的制造方法是, 在手套插入物 Ti 的外侧涂覆热塑性粘合剂, 将其插入到手套 外层材料 Ts 的内侧, 制造出手套部件 T, 再将手套部件 T 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 3 上。接下 来, 将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到接合部件 10 上, 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手套插入物 Ti 膨 胀, 使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粘合在一起。此时, 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 式相同, 涂覆在手套插入物 Ti 外侧的热塑性粘合剂呈现在手套插入物 Ti 和手套外层材料 Ts 之间, 并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粘合。接着, 手套支撑部件 3 的气体隔离装置 7 闭合, 将气体 限制在手套插入物 Ti 的内部。充入气体的气压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另外, 手套外层材料 Ts 与手套插入物 Ti、 热塑性粘合剂、 手套插入物 Ti 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指尖和手指根部等预粘合, 都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接着, 支撑着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支撑部件 3 从接合部件 10 上移除, 进入加热炉, 进 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 粘合剂 ( 热塑性粘合剂 ) 软化或熔化, 手套外层材料 Ts 粘合在手 套插入物 Ti 上。接着进行冷却, 完成手套外层材料 Ts 与手套插入物 Ti 的粘合操作。热处 理的温度和持续时间都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当加热炉作为传送设备如转盘 2 或传送带的附属设备使用时, 用于将手套部件 T 保持在传送装置上的手套支撑部件 3 优选地为固定的, 随后进行热处理。另外, 如果使用不 带传送装置如转盘的加热炉, 用于固定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支撑部件 3 进入加热炉中进行热 处理, 在经过必要的时间后, 优选地, 将用于固定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支撑部件 3 从加热炉中 移开。对于热处理后要进行的冷却, 尽管可以将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体移除, 然而, 考虑到 粘合的牢固性, 优选地为在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状态下进行冷却, 即, 与本发明的 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方式。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为了将手套插入物 Ti 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上, 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 并进行热处理 ; 至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类型, 在充入气体的气压作用下, 手套外层材料 Ts 产生形变 ( 膨胀 ), 且插入物中的气体移除后, 仍无法恢复原状。本实施方式涉及手套的制 造方法和设备, 当手套插入物 Ti 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上时, 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形变是 可以控制的。
本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方法与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手套插入物 Ti 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内侧, 并且, 当外侧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 Ti 插入到 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内侧时, 通过气体充入装置 9 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 使手套插入 物 Ti 膨胀, 于是, 手套外层材料 Ts 与手套插入物 Ti 粘合, 但在热处理过程中, 对手套插入 物 Ti 施予了进一步压力, 并且, 与热处理的初始阶段相比, 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增加了。
这样, 并且当使用易发生形变的手套外层材料 Ts 时, 在对手套插入物 Ti 进行粘合 后, 为了不使用控制罩而控制手套外层材料的变形且减少缺陷产品, 也可以控制生产率。 另 外, 由于能够对手套插入物 Ti 的内侧施予足够的压力, 使手套插入物 Ti 和手套外层材料 Ts 牢固粘合, 于是, 便能够制造出这样一种手套, 对手套插入物 Ti 和手套外层材料 Ts 粘合的 不稳定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手套外层材料 Ts、 手套插入物 Ti 和热塑性粘合剂等可按照与第一 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使用。
进一步地, 对于将手套插入物 Ti 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上, 最好按照与第一实施 方式相同的方法进行, 并且, 最好将手套插入物 Ti 的手指根部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手指根 部进行预粘合, 并将手套插入物 Ti 的指尖部分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指尖部分进行预粘合, 其操作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至于热处理的条件, 在热处理初始阶段, 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压力较低, 此时, 手套 外层材料 Ts 没有过度伸长。根据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种类, 热处理期间的低压各不相同, 但 以大于 0.0001MPa(0.001kg/cm2) 较为合适, 优选的值为大于 0.0005MPa(0.005kg/cm2)。 另 外, 最好小于 0.003MPa(0.03kg/cm2)。如果气压未达到 0.0001MPa(0.001kg/cm2), 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之间可能形成空隙, 在这之后施予压力时, 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 手套插入物 Ti 无法充分粘合, 于是, 在局部粘合不足处会有空隙, 最终无法获得足够的粘 合强度。
进一步地, 如果压力超过 0.003MPa, 手套外层材料 Ts 可能会产生形变。
热 处 理 时, 在 对 手 套 插 入 物 Ti 内 施 予 了 进 一 步 的 压 力 后, 其中的压力大小 取 决 于 手 套 外 层 材 料 Ts 的 种 类, 但 以 小 于 0.05MPa 较 为 合 适。 更 优 选 的 压 力 为 大 于 0.003MPa(0.03kg/cm2) 且小于 0.01MPa(0.1kg/cm2)。
如果压力超过 0.05MPa(0.5kg/cm2), 手套外层材料 Ts 可能伸长且无法恢复原状。
尽管可按照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程度和加热时间来进行加热, 然而在本实施方 式中, 在热处理时施予了进一步的压力。加压时间为, 从热处理结束前即刻开始施予该压 力, 并持续不到 20 秒时间, 而在高压下进行 3 秒到 20 秒处理较为合适。接下来, 最好使手 套插入物 Ti 中的压力恢复至热处理初始阶段的低压, 再进行冷却。
至于冷却, 也适于按照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进行。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设备进行说明。图 9 和图 10 为本实施方式示意图, 描述了在连接 6 个手套部件 T 时如何进行热处理, 然而, 这一数目并不构成对连接数量的限 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中, 包含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转盘 2、 加热装置 5、 手套支撑部件 3、 气体隔离装置 7 以及接合部件 10 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9 和图 10 所示, 对手套部件 T 进行热处理时, 为使多个手套 插入物 Ti 中的每一个的气压均发生改变, 具有以下装置 : 轴 4 上的检测装置, 即检测螺栓 21 ; 邻接开关 22, 用于对压力切换装置发出切换命令, 该压力切换装置对检测螺栓 21 进行 检测 ; 电动气动开关阀 20, 即压力切换装置, 用于切换提供到每个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压力 ; 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a, 为电动气动开关阀 20 提供高压 ; 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b, 以同样 方式为电动气动开关阀 20 提供低压 ; 在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a 和低压用压力调价装置 8b 的压力调节装置上还连接了气体充入装置 9, 用于向手套插入物 Ti 中充入气体。
另外, 电动气动开关阀 20 与旋转接头 4j 相连, 且通过软管经旋转接头 4j 与转盘 2、 位于转盘 2 上的接合部件 10、 手套支撑部件 3 和手套部件 T 相连, 将气体送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
同样, 本实施方式具有 6 个电动气动开关阀 20, 以固定 6 个手套支撑部件。 进一步 地, 以同样的方式, 还具有 6 个检测螺栓 21, 邻接开关 22, 压力调节装置 ( 分别用于高压和 低压 ) 以及接合部件 10 等。另外, 旋转接头 4j 上还有 6 个连接口, 用于充入和移除气体, 每个连接到电动气动开关阀 20 和位于转盘 2 上的接合部件 10。
进一步地, 通过使用图 9 的设备, 当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到接合部件 10 上时, 低压 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 之后, 在热处理中按预设时间施予压力, 这样, 手套插入物中的 压力得以增大 ; 然而, 如图 8 所示、 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 尤其当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在接 合部件 10 上时, 将来自气体充入装置 9 的气体如空气充入手套插入物中, 为多个手套支撑 部件 3 配备了多个手套部件 T, 低压气体充入该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插入物 Ti( 充入气体后, 气体隔离装置 7 闭合, 防止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体外流 ) ; 如本实施方式的图 9 中的装置 所示, 提供的多个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在接合部件 10 上, 气体隔离装置打开, 进行热处理,在热处理过程中对手套插入物 Ti 施予进一步压力, 与热处理初始阶段相比, 手套插入物中 的压力增大了, 于是, 手套插入物 Ti 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能够粘合在一起。
实施例
实施例 1
滑雪手套的外层材料 Ts 用涤纶布制成, 手套插入物 Ti 上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 ( 软化点为 85℃ ), 用点状方式涂在由可渗透性防水聚氨酯树脂制成的手形无孔膜的一侧, 两个这些涂有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形物覆盖在手套插入物的外表面上, 对外边缘部分除手套 开口处进行粘合。 插入手套插入物 Ti, 使手套插入物 Ti 上的热塑性粘合剂粘合到手套外层 材料 Ts 的内侧, 以形成手套部件 T。手套插入物 Ti 的尺寸大于手套外层材料 Ts。使用的 手套制造设备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设备。由于向接合部件 10 中插入了手套支撑 部件 3, 以及气体从所述轴 4 中外流的缘故, 当手套支撑部件 3 从结合部件 10 上移开后, 使 用具有阀机构的接合部件 10, 以防止气体从所述轴 4 中外流。
接下来, 使用加热到 100℃的圆柱形烙铁来软化指尖和手指根部的热塑性粘合剂, 使手套插入物 Ti 的指尖和手指根部分别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指尖和手指根部预先粘合。
接下来, 将手套部件 T 固定在从转盘 2 上取下来的手套支撑部件 3 上后 ( 用绑带 固定 ), 手套支撑部件 3 通过接合部件 10 固定到转盘 2 上, 气体从连接到手套支撑部件 3 的 气体装置 9 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 引起手套插入物 Ti 膨胀。此时, 手套插入物 Ti 内的气 压为 0.2kg/cm2(19.6kPa)。转盘 2 旋转, 将手套部件 T 送入加热炉 5 中, 在 120℃时进行 2 分钟热处理。3 分钟后 ( 预加热 30 秒, 加热 2 两分钟, 冷却 30 秒 ), 手套部件 T 送至入口 / 出口处, 当活栓 ( 气体隔离装置 7) 闭合后, 将手套部件 T 与手套支撑部件 3 一起取下, 这样 便制得了手套部件 T, 其中, 手套插入物 Ti 用热塑性粘合剂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上。 进一步地, 立即将刚刚取下的、 其上固定了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起 来, 并充入气体, 这样, 有望获得按计划制造的手套部件 T。这种方式制得的手套部件 T 具 有整个手套外层材料 Ts, 且手套插入物 Ti 粘合牢固, 生产率高。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 冷却处理是在冷却室 (50-60℃ ) 中进行的, 如果送至入口 / 出口 6 处的手套部件 T 与活栓 ( 气体隔离装置 )7 处于闭合状态的手套支撑部件 3 一起移除, 则热塑性粘合剂冷却并硬化, 整个手套插入物 Ti 充分且牢固地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上, 不会发生粘合不稳定情况。
实施例 2
当温度为 60-80℃的气体 ( 热气体 ) 经由手套支撑部件 3 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后, 通过转盘 2 将传送至加热炉 5, 在 120℃加热 2 分钟。同时, 冷却持续时间为 24 秒。移开位 于加热炉 5 和预加热室 12 之间的隔离幕 2c, 并且预加热室 12 和加热炉 5 中不进行预加热。 除此之外, 其余的方法都与实施例 1 中的相同。
这种方法制得的手套部件 T, 其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充分牢固粘合, 不会发生粘合不稳定。另外, 对比实施例 1, 将热气体充入预加热室时, 可以加快处理过程。 这是因为热空气的充入使外侧的热塑性粘合剂迅速软化或熔化。
实施例 3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手套制造设备未使用预加热室 12 和冷却室 11, 只配备了加热 炉 5, 并且, 在热处理后 ( 热处理持续时间为 2 分 30 秒 ), 手套部件 T 被送至入口 / 出口 6, 活栓 ( 气体隔离装置 ) 闭合, 手套部件 T 与手套支撑部件 3 一起取下, 在室温下进行 10 分
钟自然冷却。除此之外, 其余的方法都与实施例 1 中的相同, 这样制得手套部件 T。这种方 式获得的手套部件 T, 其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充分牢固粘合, 且不会发生粘合 不稳定。并且, 生产率高于使用现有模具时的生产率。
实施例 4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手套制造设备未使用预加热室 12 和冷却室 11, 只配置 了加热炉 5, 并且, 当空气通过吸气装置 16 从手套插入物 Ti 中移除后, 向其中充入氮气。 接 着, 在热处理后 ( 热处理持续时间为 2 分 30 秒 ), 到达入口 / 出口 6 处的手套部件 T 的活 栓 ( 气体隔离装置 ) 闭合, 手套部件 T 与手套支撑部件 3 一起取下, 接着在室温下自然冷却 10 分钟。除此之外, 其余的方法都与实施例 1 中的相同, 这样制得手套部件 T。这种方式获 得的手套部件 T, 其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充分牢固粘合, 且不会发生粘合不稳 定。并且, 生产率高于使用现有模具时的生产率。
实施例 5
将外侧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 Ti 插入手套部件 T 中, 使其与手套外层 材料 Ts 的内侧粘合, 该手套部件 T 用硅带缠绕在手套支撑部件 3 上, 并用绑带牢牢固定。 手套支撑部件 3 固定在无加热炉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接合部件 10 上, 并与气体充入装置 9 相 连, 将空气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 使其膨胀, 并使手套插入物 Ti 和手套外层材料 Ts 粘合。 另外, 如实施例 1, 手套支撑部件 3 中从接合部件 10 上取下后, 接合部件 10 的阀机 构能防止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中外流。
接下来, 手套支撑部件 3 的气体隔离装置 7 闭合, 将空气限制在手套插入物 Ti 中。 手套支撑部件从接合元件 10 上拆下, 手套支撑部件 3 移至单独的加热炉, 进行 2 分钟热处 理。
接下来, 从加热炉中移出手套支撑部件 3, 在室温下进行 10 分钟自然冷却。冷却 后, 从手套支撑部件 3 上取下手套部件 T, 接着, 在对粘合状态进行确认后, 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充分且牢固地粘合, 不留空隙。然而, 由于气体充入装置 9 和加热装置是 分离的, 本实施例中产品的产率低于所述其它实施例。
另外, 手套外层材料 Ts、 手套插入物 Ti、 热塑性粘合剂、 热处理温度、 手套插入物 Ti 内的气压, 以及手套插入物 Ti 的指尖和指根部分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指尖和指根部分 的粘合, 都与实施例 1 中的相同。
虽然在上述的每种实施方式中, 手套部件 T 的制造均是通过将手套插入物 Ti 粘合 至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内侧而实现的, 但也可以通过已知的其它方法来将里面的插入材料 固定至手套部件 T 从而制得手套。
实施例 6
本实施例使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手套制造方法。
手套外层材料 Ts 为高尔夫球运动中使用的材料, 用一面为氯乙烯树脂薄膜层的 材料制成。手套插入物 Ti 为例如由可渗透防水型聚氨酯树脂制成的手形无孔膜, 两个这种 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形物覆盖在手套插入物的外表面上, 对除手套开口处的其余外边 缘部分进行粘合, 制得手套插入物。 接下来, 将粉末状热塑性粘合剂 ( 软化点为 75℃ ) 洒在 手套插入物的整个外表面, 以得到外侧涂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
插入手套插入物 Ti, 于是, 手套插入物 Ti 上的热塑性粘合剂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内侧, 形成手套部件 T。使用大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手套插入物 Ti。
接着, 用加热到 100℃的圆柱形烙铁来软化指尖和指根部位的热塑性粘合剂, 使手 套插入物 Ti 的指尖和指根部分与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指尖和指根部分预粘合。
接着, 将手套部件 T 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 3 上。用橡胶带缠绕在手套部件 T 和手 套支撑部件 3 的手腕部分, 其上使用夹子加以固定。
固定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支撑部件 3 上的气体隔离装置 7 闭合, 手套支撑部件 3 固 定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 8 所示设备的接合部件 10 上, 将空气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此时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压为 0.001MPa(0.01kg/cm2)。为重复这一操作, 使用多个手 套支撑部件 3, 这些手套支撑部件 3 上固定了手套部件 T, 空气充入手套插入物 Ti 中。进一 步地, 当手套支撑部件 3 从接合部件 10 上取下后, 如实施例 1 所示, 图 8 的接合部件 10 的 阀机构能防止从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中外流。
接着, 手套支撑部件 3 的气体隔离装置闭合, 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 8 所示的设备上 取下手套支撑部件 3, 将其固定到图 9 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转盘 2 上的 接合部件 10 上, 并打开手套支撑部件 3 上的空气隔离装置 7。手套支撑部件 3 通过穿过空 心轴 4 的耐热胶管连接到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b, 6 个旋转接头 4j 和电动气动开关阀 20, 以及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b 连接到气体充入装置 9。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将压力调节至 0.001MPa(0.01kg/cm2)。另外, 接合部件 10 具有阀机构, 以防止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中外 流。
转盘 2 以预定速度转动, 将手套部件 T 传送至加热炉 5( 使用循环型热空气加热 器加热 ), 热处理温度为 120 ℃ (120 秒 )。在热处理结束前 8 秒时, 通过电动气动开关阀 20, 从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b 切换到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a, 手套插入物内部施予压力为 0.005MPa(0.05kg/cm2), 热处理持续 6 秒。在热处理结束前 2 秒 ( 此时手套支撑部件移至 入口 / 出口处 ), 从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a 切换到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b, 手套插入物中 的压力恢复至初始值 0.001MPa(0.01kg/cm2)。图 11 示意了热处理过程中手套插入物中的 压力情况。
在由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b 切换到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a 时, 在邻接开关 22 处 检测到固定在轴 4 上的检测螺栓 21, 并向电动气动开关阀发出切换指令。 涉及相反过程, 在 切换到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6 秒后, 电动气动开关阀收到指令, 将其切换到低压用压力调 节装置 8b。
热处理完成后, 手套支撑部件 3 移至入口 / 出口处, 气体隔离装置 7 闭合, 手套支 撑部件 3 与手套部件 T 从位于转盘 2 上的接合部件 10 上取下, 其中, 气体已充入手套插入 物 Ti 中, 室温下进行 20 秒的冷却。之后, 从手套支撑部件 3 上取下手套部件 T。立刻将手 套支撑部件 3 上固定在这些接合部件 10 上, 打开气体隔离装置 7, 继续进行热处理。其中, 手套支撑部件 3 上具有手套部件 T, 手套插入物 Ti 中预先通过图 8 的设备充入了气体。
冷却后的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部件 T 的手套插入物 Ti 充分且牢固粘合, 以此 获得的手套部件 T 没有诸如伸长之类的形变。
另外, 对于以同样方式获得的、 由手套外层材料 Ts 和手套插入物 Ti 构成的手套部 件 T, 在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气压为 0.005MPa(0.05kg/cm2) 时, 如果热处理继续进行 120 秒, 手套外层材料 Ts 将过度伸长, 甚至当移除手套插入物 Ti 中的空气后, 仍然大于初始大小。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 使用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图 8 所示的手套制造设备, 预先制备 并使用了固定到手套支撑部件 3 的、 具有充入了气体的手套插入物 Ti 的手套部件 T, 并且, 在使用了第四实施方式的图 9 的设备进行了热处理之后, 生产率比之前各实施例有所提 高。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 使用了图 8 的设备, 尽管预先制备并使用了固定到手套支撑 部件 3 的、 具有充入了气体的手套插入物 Ti 的手套部件 T, 但是, 如果使用第四实施方式中 的方法, 如果未使用图 8 的设备预先进行制备, 且只使用图 9 的设备将手套插入物 Ti 与手 套外层材料 Ts 粘合在一起, 那么, 不言而喻, 由于制得的手套外层材料 Ts 的伸长, 将可以控 制缺陷产品的产生, 并实现手套插入物 Ti 和手套外层材料 Ts 之间的牢固粘合。
工业应用
根据本发明, 手套插入物由于充入气体而膨胀, 手套插入物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 上, 且粘合剂是通过介于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之间来实现的。 因此, 仅通过充入气体 使手套插入物膨胀的方式便能够控制粘合的形变, 制得合适形状的手套。 进一步地, 用相对 简单的装置进行气体充入, 并且, 通过使用转盘, 通过将手套外层材料内插入了手套插入物 的手套部件送至设在转盘上预定位置的加热炉, 使热塑性粘合剂软化和熔化, 这些都能够 预见到将手套插入物插入至手套外层材料内侧的粘合操作的工效的提高, 并因此实现生产 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