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40533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9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8538.7

申请日:

2010.10.07

公开号:

CN101953909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18申请日:201010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18; A61P9/10; A61K35/62(2006.01)N;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18

申请人: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发明人:

李长生; 杨晓妮; 李凤玲; 薛琳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67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杨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100-500份,黄芪200-600份,水蛭1-300份,地龙20-400份,当归20-400份,三七1-260份,骨碎补20-400份,黄连1-320份,川芎20-400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功能主治:活血益气,化瘀通络。用于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感觉异常、气短乏力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丹参 100-500 份, 黄芪 200-600 份, 水蛭 1-300 份, 地龙 20-400 份, 当归 20-400 份, 三七 1-260 份, 骨碎补 20-400 份, 黄连 1-320 份, 川芎 20-40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成的 : 丹参 200-400 份, 黄芪 300-500 份, 水蛭 50-200 份, 地龙 100-300 份, 当归 100-300 份, 三七 20-160 份, 骨碎补 100-300 份, 黄连 20-220 份, 川芎 100-30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成的 : 丹参 250-350 份, 黄芪 350-450 份, 水蛭 60-150 份, 地龙 150-250 份, 当归 150-250 份, 三七 40-120 份, 骨碎补 150-250 份, 黄连 50-180 份, 川芎 150-250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成的 : 丹参 280-320 份, 黄芪 380-420 份, 水蛭 80-120 份, 地龙 170-220 份, 当归 170-220 份, 三七 50-80 份, 骨碎补 170-220 份, 黄连 80-150 份, 川芎 170-220 份。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药制成的 : 丹参 300 份, 黄芪 400 份, 水蛭 100 份, 地龙 200 份, 当归 200 份, 三七 60 份, 骨 碎补 200 份, 黄连 120 份, 川芎 200 份。
6: 权利要求 1-5 之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 将该药物制备成胶 囊剂、 片剂、 口服液、 丸剂、 颗粒剂、 滴丸剂、 泡腾片、 糖浆剂、 合剂、 注射剂或粉针剂。
7: 权利要求 1-5 之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 下: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乙醇溶液 提取,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水煎煮提取,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 然后加入三七粉, 干燥, 粉碎成干浸 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得。
8: 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 3-10 倍 量 1-95%乙醇溶液提取 0.5-3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3-10 倍量水煎煮提取 0.5-3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 用;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得。
9: 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 6 倍量 70%乙醇溶液提取 1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8 倍量水煎煮提取 1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 60℃测相对密度为 1.30 ~ 1.35 2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或: 再加入药用辅料,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 粒, 装胶囊, 即得。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药用辅料为淀粉, 淀粉的用量 为 50 份, 按重量份计。

说明书


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脑 梗 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I), 又 称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IS), 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 缺血、 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脑梗死主 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导致局灶 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 ; 也有因异常物体 ( 固体、 液体、 气体 ) 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 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 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 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atherothrombotic brain infarction, ABI), 占本病的 40%~ 60%, 后者称为脑栓塞 (cerebral embolism, CE) 占本病的 15%~ 20%。此外, 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 (lacunar infarction), 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 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 也有人认为少数病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 导致的微栓塞引起, 由于 CT 和 MRI 的普及应用, 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 约占脑梗死的 20%~ 3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 约占 75%, 病死率平均 10%~ 15%, 致残率 极高, 且极易复发, 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该病属中医学卒中、 中风、 类中风、 偏 枯、 半身不遂等范畴。脑梗死好发者为 50 ~ 60 岁以上的人群, 常有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风心病、 冠心病或糖尿病, 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 约 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病史。
     目前, 现有技术中虽有多种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方式和药物, 但大多存在治疗效果 不理想、 成本高、 治疗方式复杂等缺陷。现有技术中已有 CN200410040032 公开了一种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按照重量组分计算 : 由以下组份制成 : 人参 10-3000 与 20-8000 丹参、 三七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再配以适当的辅料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制剂 ; CN200910144776 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血栓急性期的中药, 包括 : 生黄芪 20-120, 当归 3-20, 赤 芍 3-20, , 地龙 3-20, , 川芎 3-15, 桃仁 3-15, 红花 3-15, 生石膏 5-30, 知母 5-15, 山药 5-30, 连翘 5-15, 山萸肉 5-30, 人参 5-30, 生地 5-30, 甘草 3-10 ; CN200610042323 公开了一种治疗 脑血栓的中成药, 其特点是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丹参 20-40 份、 黄芪 20-40 份、 桑枝 10-30 份、 石决明 10-30 份、 白芍 10-30 份、 赤芍 10-30 份、 当归 10-30 份、 川芎 10-30 份、 红 花 10-30 份、 钩滕 10-30 份、 香附 10-30 份、 生地 10-30 份、 白芥子 10-30 份、 木瓜 10-30 份、 熟地 10-30 份、 穿山甲 20-40 份、 蜈蚣 10-30 条、 麝香 0.5-1.5 份、 全虫 10-30 份、 干姜 40-80 份、 水蛭 10-30 份、 麻黄 20-40 份, 是一种有效治疗脑血栓病的中成药。现有技术中的这些 药物, 多以益气活血为主, 忽视了瘀血日久可化热成火, 肾虚则血不活的病机演变, 从而使 得治疗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效果好、 成本低的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丹参 100-500 份, 黄芪 200-600 份, 水蛭 1-300 份, 地龙 20-400 份, 当归 20-400 份, 三七 1-260 份, 骨碎补 20-400 份, 黄连 1-320 份, 川芎 20-400 份。
     优选的,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丹参 200-400 份, 黄芪 300-500 份, 水 蛭 50-200 份, 地龙 100-300 份, 当归 100-300 份, 三七 20-160 份, 骨碎补 100-300 份, 黄连 20-220 份, 川芎 100-300 份。
     进一步优选的,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丹参 250-350 份, 黄芪 350-450 份, 水蛭 60-150 份, 地龙 150-250 份, 当归 150-250 份, 三七 40-120 份, 骨碎补 150-250 份, 黄连 50-180 份, 川芎 150-250 份。
     再 进 一 步 优 选 的,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丹 参 280-320 份, 黄芪 380-420 份, 水 蛭 80-120 份, 地 龙 170-220 份, 当 归 170-220 份, 三 七 50-80 份, 骨碎补 170-220 份, 黄连 80-150 份, 川芎 170-220 份。
     最优选的, 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丹参 300 份, 黄芪 400 份, 水蛭 100 份, 地龙 200 份, 当归 200 份, 三七 60 份, 骨碎补 200 份, 黄连 120 份, 川芎 200 份。
     所述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乙醇 溶液提取,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水煎煮提取,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 然后加入三七粉, 干燥, 粉碎成 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得。
     优选的, 步骤如下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 3-10 倍量 1-95 %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乙醇溶液的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 下同 ) 提取 0.5-3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3-10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0.5-3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 的稠 膏 (60℃测 ),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 得。
     进一步优选的, 步骤如下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6倍 量 7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1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8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1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 乙醇后备用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 60 ℃测相对密度为 1.30 ~ 1.35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 得。
     所述步骤 (4) 还可以为 :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 1.30 ~ 1.35(60℃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药用辅料和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 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得。
     所述药用辅料为淀粉, 淀粉的用量为 50 份, 按重量份计。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功能主治 : 活血益气, 化瘀通络。 用于脑梗死气虚血瘀证, 症见 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 偏身感觉异常、 气短乏力等。
     方义分析 : 方中采用丹参为君药, 其味苦, 性微寒。归心、 心包、 肝经。功善活血祛 瘀, 养血安神。能去瘀生新而不伤正, 《日华子本草》 “破宿血, : 补新生血” , 《本草便读》 “丹 : 参, 功同四物, 能祛瘀以生新, 善疗风而散结, 性平和而走血 ...... 专通营分。丹参虽有参 名, 但补血之力不足, 活血之力有余, 为调理血分之首药。 ” 《本草正义》 “丹参专入血分, : 其 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 ...... 外之利关节而通脉络。 ”
     黄芪甘、 微温, 归脾、 肺经, 为补气诸药之最, 是以有耆之称。 功专补气升阳, 为补脾 益气之良药。 《名医别录》 云本药可 “逐五脏间恶血” , 张元素言其能 “活血生血” , 《本经逢 原》 认为 “能调血脉, 流行经络, 可无碍于壅滞也” 。 《本经疏证》 言: “黄芪利营卫之气, 故凡 营卫间阻滞, 无不尽通, 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 ” 《本草汇言》 “贼风之疴, : 偏中血脉, 而手足 不随者, 可以荣筋骨。 ” 清代名医王清任以 “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 必停留以 瘀。 ” 故方中重用黄芪补而不守, 补宗气而帅血行, 宗气旺, 则虚滞者行, 血瘀者通, 即 “大气 一转, 其结乃散” 。 与君药丹参相配, 增强行气活血之功, 补而寓通, 祛瘀而不伤正, 使气旺血 行。正如 《本草正义》 指出 : “详核古人主治, 无一非宣通运行之效, 而其所以能运行者, 则必 有温和之气, 方能鼓荡之、 振动之 .......” 。水蛭, 咸苦平, 破血逐瘀通络。 《神农本草经》 记 载水蛭 “味咸平, 主逐恶血、 瘀血” , 《本草经百种录》 “水蛭最善食人之血, 而性又迟缓善入, 迟缓则生血不伤, 善入则坚积易破, 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 自有利而无害也” 。张锡纯认为 : “其味咸, 故善入血分 ; 为其原为噬血之物, 故善破血 ; 为其气腐, 其气味与瘀血相感召, 不与 新血相感召, 故破瘀血而不伤新血, 专入血分而不伤气分。 ” 且具有使 “瘀血默消于无形” 之 用。因此借其破瘀而不伤气血之功, 除新旧瘀血, 使瘀除络通。地龙味咸、 性寒, 入肝、 脾、 膀 胱经, 其性走窜, 善于通行经络, 《本经逢原》 “蚯蚓体虽卑伏, : 而性善穴窜 ...... 通经络” , 《本草求真》 “矧蚓本有钻土之能, : 化血之力, 而凡跌扑受伤, 血瘀经络, 又安有任其停蓄而 不为之消化乎” 。与水蛭均属虫类血肉之质, 有动跃攻冲之性, 体阴用阳, 能深入隧络, 搜络 化瘀, 攻剔痼结之瘀滞, 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使络脉瘀去血行。正如叶天士谓 : “籍虫蚁血 中搜逐, 以攻通邪结。 ” “每取虫蚁迅速……血无凝著, 气可宣通。 ” 上三味共为臣药, 活血益 气、 化瘀通络, 使瘀血得去, 经脉得通, 助君药鼓动血脉、 通行周身、 剔除脑络新旧瘀血。
     当归味甘、 性温, 入心、 肝脾经。 《本草正》 “当归, : 其味甘而重, 故能补血, 其气轻而 辛, 故能行血, 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诚血中之气药, 亦血中之圣药 ...... 大约佐之以补则 补, 故能养营养血, 补气生精……佐之以攻则通, 故能祛痛通便, 利筋骨, 治拘挛、 瘫痪、 燥、 涩等证” 。 《医学衷中参西录》 谓其 : “为生血、 活血之主药, 而又能宣通气分, 使气血各有所 归 ...... 其力能升 ( 因其气浓而温 ) 能降 ( 因其味浓而辛 ), 内润脏腑 ( 因其液浓而甘 ), 外达肌表” 。 当归配黄芪即当归补血汤, 能补气生血活血。 气为血帅, 气旺则血自循经。 诚如明 代李梃所言 : “补血以益营, 非顺气则血凝 ; 补气以助卫, 非活血则气滞” 。当归、 丹参并用, 调气养血活血, 使气血各有所归。 三七, 甘、 微苦, 温, 归肝、 胃经, 既能扶正止血, 又能活血散 瘀, 有止血而不留瘀, 化瘀生新而不伤正的特点, 为止血化瘀之良药 ; 《本草求真》 “三七气 : 味苦温, 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 《医学衷中参西录》 说: “化瘀血而不伤新血, 允为理血妙品” 。 骨碎补味苦性温, 入肝肾经, 活血补肾。 《开宝本草》 谓其 “主破血” , 《本草新编》 “破血有 : 功, 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 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 。黄连性寒味苦, 气薄味厚, 降多升少, 苦入心, 寒胜热, 能泻心火, 去心窍恶血。如 《本草纲目》 载: “去心窍恶血” , 《本 草备要》 “凡治血, : 黄连为中部之使, 燥湿开郁……除烦, 益肝胆, 厚肠胃, 消心瘀, 能去心窍 恶血” 。 中风患者瘀血在内, 久而化热成火, 少佐黄连, 既能 “去心窍恶血” , 又可泻心火、 清血 热、 除烦开郁, 一药而两用。此四味共为佐药, 扶正以助化瘀生新, 甘温以助补气活血, 苦寒 以防瘀滞化热。
     川芎味辛性温, 其气芳香走窜, 能升能降, 善于行散开郁, 功擅通行血脉。金代张 元素概括其功用特点 “上行头目, 下行血海” 。 《本草纲目 . 卷十四 . 川芎》 称本品为 “血中 气药” 。 《本草汇言》 “芎 , : 血中气药 ...... 尝为当归所使, 非第治血有功, 而治气亦神验 也 ...... 味辛性阳, 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质之态, 虽入血分, 又能去一切风, 调一切气。 ” 当 归、 川芎又名佛手散, 二者皆为血分之主药, 性温而味甘辛, 以温能和血, 甘能补血, 辛能散 血, 故合用使瘀去新生, 血各有所归。故方中以川芎为使药, 畅血中之气。使气顺血活, 助诸 药发挥作用。此理在 《温病条辨·治血论》 中明确有言 : “血滞者, 调其气而血自通 ; ” 亦即 杨士瀛所说 : “气者血之帅也, 气行则血行, 气止则血止……故人之一身, 调气为上, 调血次 之。 ” 川芎帅气而行血, 虽为使药, 其功甚宏。
     全方通补结合, 补中寓通, 补不壅滞, 诸药配合, 共奏活血益气、 化瘀通络之功。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中黄连一药, 既可去心窍恶血, 又可泻火、 清热、 除烦开 郁, 一药两用 ; 骨碎补入肝肾经, 活血补肾, 同本发明方中补血药同用, 扶正固本以助化瘀生 新, 选择黄连、 骨碎补两味药, 苦寒以防瘀滞化热、 甘温以助补气活血。另外本发明选择水 蛭、 地龙同用为又一特点, 意在取其血肉之质、 动跃攻冲之性, 体阴用阳、 深入隧络、 搜络化 瘀、 攻剔痼结之瘀滞, 推陈出新、 剔除脑络新旧淤血, 使络脉瘀去血行。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治疗效果好, 总有效率可达 86.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300g, 黄芪 400g, 水蛭 100g, 地龙 200g, 当归 200g, 三七 60g, 骨碎补 200g, 黄连 120g, 川芎 20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6倍 量 7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1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8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1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 乙醇后备用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和 50g 淀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 胶囊, 即得。
     实施例 2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280g, 黄芪 420g, 水蛭 80g, 地龙 220g, 当归 170g, 三七 80g, 骨碎补 170g, 黄连 150g, 川芎 17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3倍 量 95%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0.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3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0.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 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 得。 实施例 3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320g, 黄芪 380g, 水蛭 120g, 地龙 170g, 当归 220g, 三七 50g, 骨碎补 220g, 黄连 80g, 川芎 22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 10 倍量 1%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3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10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3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 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 得。
     实施例 4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250g, 黄芪 450g, 水蛭 60g, 地龙 250g, 当归 150g, 三七 120g, 骨碎补 150g, 黄连 180g, 川芎 15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4倍 量 8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1.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7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2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 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和 50g 淀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 胶囊, 即得。
     实施例 5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350g, 黄芪 350g, 水蛭 150g, 地龙 150g, 当归 250g, 三七 40g, 骨碎补 250g, 黄连 50g, 川芎 25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8倍 量 5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2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5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1.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 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 得。
     实施例 6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200g, 黄芪 500g, 水蛭 50g, 地龙 300g, 当归 100g, 三七 160g, 骨碎补 100g, 黄连 220g, 川芎 10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5倍 量 3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3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4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1.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 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 得。
     实施例 7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400g, 黄芪 300g, 水蛭 200g, 地龙 100g, 当归 300g, 三七 20g, 骨碎补 300g, 黄连 20g, 川芎 30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9倍 量 1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0.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7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1.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 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和 50g 淀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 胶囊, 即得。
     实施例 8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100g, 黄芪 600g, 水蛭 1g, 地龙 400g, 当归 20g, 三七 260g, 骨碎补 20g, 黄连 320g, 川芎 20g。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6倍 量 5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2.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9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2.5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 收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 得。
     实施例 9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500g, 黄芪 200g, 水蛭 300g, 地龙 20g, 当归 400g, 三七 1g, 骨碎补 400g, 黄连 1g, 川芎 40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 10 倍量 2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1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4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2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 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和 50g 淀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 胶囊, 即得。
     实施例 10 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配方为 : 丹参 480g, 黄芪 220g, 水蛭 280g, 地龙 40g, 当归 380g, 三七 10g, 骨碎补 380g, 黄连 20g, 川芎 370g。
     制备方法为 :
     (1) 将三七粉碎成细粉, 备用 ;
     (2) 取黄芪、 丹参、 川芎、 黄连、 地龙、 水蛭、 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 混合, 加8倍 量 40%乙醇溶液 ( 按重量倍数 ) 提取 3 小时, 过滤, 得滤液和药渣, 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
     (3) 向药渣中加 8 倍量水 ( 按重量倍数 ) 煎煮提取 2 小时, 过滤, 得滤液, 滤液回收 乙醇后备用 ;
     (4) 将步骤 (2) 和 (3) 得到的滤液合并,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0 ~ 1.35(60℃ 测 ) 的稠膏, 然后加入三七粉, 拌匀, 减压真空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细粉, 制粒, 装胶囊, 即 得。
     临床研究 :
     临床共观察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的病人 80 例, 均来自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 及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 现将临床研究情况总结汇总如下 :
     研究设计采用分层随机分配, 单盲, 对照, 以年龄、 性别、 病情程度为分层因素, 然 后将入选的病人随机化分为芪丹化瘀胶囊 1 组、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 对照组。芪丹化瘀胶囊 1 组 30 例, 其中, 男 18 例, 女 12 例, 平均年龄 58.48±10.34 ; 轻度 2 例, 中度 23 例, 重度 5
     例;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 30 例, 其中, 男 16 例, 女 14 例, 平均年龄 58.57±8.56 ; 轻度 3 例, 中 度 23 例, 重度 4 例 ; 对照组 20 例, 男性 11 例, 女性 9 例 ; 平均年龄 59.12±9.31, 轻度 2 例, 中度 17 例, 重度 1 例。两组病例在性别、 年龄、 病程、 病情程度、 以及其它临床特点经统计学 分析, 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具有可比性。
     1 病例选择标准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 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 《各类脑血管病诊 断要点》 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1.1.2 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 199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 《中风病诊 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 试行 )》 。选择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病人。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病例标准及排除病例标准均参照 199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 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 试行 )》 。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基础治疗
     (1) 两组病人均接受对症处理, 包括调控血压、 血糖、 抗感染及必要时降颅压治疗。
     (2) 观察治疗期间不得加用与试验药品效用相同或相近的药物与非药物疗法, 停 用抗凝、 溶栓等药物。
     2.1.2 芪丹化瘀胶囊 1 组 : 本发明药物 1
     (1) 芪丹化瘀胶囊 1 : 组方及用量 : 丹参 100 份, 黄芪 200 份, 水蛭 1 份, 地龙 20 份, 当归 20 份, 三七 1 份, 骨碎补 20 份, 黄连 1 份, 川芎 20 份。
     (2) 服法 : 0.4g 每粒, 每次 2 ~ 3 粒, 每日 3 次, 21 天为一疗程。
     2.1.3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 : 本发明药物 2
     (1) 芪丹化瘀胶囊 2 : 组方及用量 : 丹参 300 份, 黄芪 400 份, 水蛭 100 份, 地龙 200 份, 当归 200 份, 三七 60 份, 骨碎补 200 份, 黄连 120 份, 川芎 200 份
     (2) 服法 : 0.4g 每粒, 每次 2 ~ 3 粒, 每日 3 次, 21 天为一疗程。
     2.1.4 对照组 : 步长脑心通胶囊。
     (1) 步长脑心通胶囊 ( 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
     (2) 服法 : 0.4g 每粒, 每次 3-4 粒, 每日三次, 21 天为一疗程。
     2.2 观察指标
     2.2.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血、 尿、 大便、 心电图、 肝功能、 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治疗前 后各记录一次, 不良反应随时监测。
     2.2.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2.2.2.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 参照 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 议通过的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
     2.2.2.2 日常生活能力积分 :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 Barthel 指数 (BI) 记分法评
     定。 2.2.2.3 中风病证候积分 : 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 协作组制定的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中关于中风病气虚证、 血瘀证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以上指标于治疗前、 治疗第 7 天、 第 21 天各记录 1 次。
     2.2.3 血液流变学检查 : 治疗前、 治疗第 21 天各记录 1 次
     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 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 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疗效指数= ( 治疗前积分 - 治疗后积分 )/ 治疗前积分 ×100%。
     基本痊愈 :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1%~ 100% ;
     显著进步 :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 90% ;
     进步 :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 45% ;
     无变化 :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7%左右 ;
     恶化 : 功能缺损评分增多 18%以上。
     2.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或秩和检验。当 P > 0.05 时表明在统计学中无明显性差异, P < 0.05 时表示有统计学意 义上的差异, P < 0.01 时表明差异非常显著。
     3 治疗结果
     3.1 三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 治疗第 21 天三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 芪丹化瘀胶囊 1 组 总有效率达 80.0%,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总有效率为 8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0.0%, 三组 比较有差异 (P < 0.05)。见表 1。
     表 1 治疗第 21 天临床总疗效比较
     注: 治疗后三组总有效率比较△ P < 0.05。
     3.2 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三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 (P < 0.05) ; 治疗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 芪丹化瘀胶囊两组神经功能改善均明显 (P < 0.05) ; 提示芪丹化瘀胶囊两种组方配比均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其中本发明药物效果 更显著。见表 2
     表 2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注: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 P < 0.05**P < 0.01 ; 治疗后组间比较 : △ P < 0.05。
     3.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比较 : 治疗第 21 天芪丹化瘀胶囊两组与对照组日常生 活能力积分提高均明显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芪丹化瘀胶囊两组生活能力积分提高 显著 (P < 0.05)。见表 3
     表 3 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比较
     * 注: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 P < 0.05 ; 治疗后组间比较△ P < 0.05。
     3.4 两组治疗后中医气虚证证候积分比较 : 芪丹化瘀胶囊两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 7 天、 第 21 天气虚证证候积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治疗后各 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 芪丹化瘀胶囊两组气虚证证候积分改善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 见表 4。
     表4治疗后中医气虚证证候积分比较* ** 注: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 P < 0.05, P < 0.01 ; 治疗后组间比较 : △ P < 0.05。
     3.5 两组治疗后血瘀证证候积分比较 : 治疗芪丹化瘀胶囊两组和对照组血瘀证证 候积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治疗第 21 天与对照组比较, 芪丹化 瘀胶囊两组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善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见表 5
     表5治疗后中医血瘀证证候积分比较* ** 注: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 P < 0.05, P < 0.01 ; 治疗后组间比较 : △ P < 0.05。
     4 安全性检测
     三组治疗前后血常规、 尿常规、 大便常规、 肝、 肾功能等无显著差异 (P > 0.05)。 芪 丹化瘀胶囊两组病人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提示芪丹化瘀胶囊对血象、 肝功、 肾功等 无不良影响。
     总之, 经过临床观察, 芪丹化瘀胶囊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动物实验 :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选择
     Wister 健康大鼠, 雌雄各半, 体重 280g-350g。清洁级, 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 供。
     1.2 动物分组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模型组、 对照组、 芪丹化瘀胶囊 1 组、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 每组取造模成功大鼠 10 只。
     1.3 受试药物
     芪丹化瘀胶囊 1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提供。( 丹参 100 份, 黄芪 200 份, 水蛭 1 份, 地龙 20 份, 当归 20 份, 三七 1 份, 骨碎补 20 份, 黄连 1 份, 川芎 20 份 )
     芪丹化瘀胶囊 2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提供。 ( 丹参 300 份, 黄芪 400 份, 水蛭 100 份, 地龙 200 份, 当归 200 份, 三七 60 份, 骨碎补 200 份, 黄连 120 份, 川芎 200 份 )
     步长脑心通胶囊 : ( 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
     2 实验方法
     2.1 给药方法
     采取灌胃器灌胃给药, 大鼠药物用量方法计算参照陈奇主编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学》 。
     芪丹化瘀胶囊 1 组 : 芪丹化瘀胶囊溶液灌胃每次 5ml, 含生药量 3.05g ;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 : 芪丹化瘀胶囊溶液灌胃每次 5ml, 含生药量 6.1g ;
     对照组 : 脑心通溶液灌胃每次 5ml, 含生药量 0.12g ;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每天给予饮用水 5ml 灌胃, 以便与给药组有同样的刺激。
     以上各组与造模前 3 天每天给药 1 次和缺血 2 小时再灌注 12 小时后给药 1 次。
     2.2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参照 Zea-longa 线栓法, 在室温 (25℃ ) 条件下, 末次灌胃 1 小时后用 10%水合氯 醛腹腔麻醉 (0.35ml/100g), 大鼠仰卧位固定, 颈部正中切口, 分离右侧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和颈外动脉。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及颈外动脉, 于颈总动脉距分叉处 5mm 位置用眼科剪剪 一小口, 插入尼龙线栓, 轻推线栓尾端经颈总动脉分叉部通过颈内动脉入颅至大脑中动脉
     起始部。线栓插入深度距分叉部平均为 18±0.5mm( 根据大鼠体重 280-350g), 有明显阻挡 感时停止, 固定线栓, 逐层缝合肌肉和皮层, 生理盐水和酒精冲洗并逐层消毒, 操作过程中 需注意避免触碰或牵拉线栓实现再灌注。阻塞 2 小时后抽回线栓至颈总动脉实现再灌注。 假手术组动物接受手术, 但线栓插入深度距分叉处 5mm, 不进入颈内动脉颅内段。手术期间 保持大鼠肛温 36.5 ~ 37.5℃。
     2.3 检查项目
     2.3.1 神经功能评分
     2.3.2 脑梗死面积测定
     2.3.3 血小板 P 选择素表达的测定
     2.3.4 血浆 NO 含量的测定
     2.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以 表示。当 P > 0.05 时表明在统计学中无明显性差异, P < 0.05 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上的差异, P < 0.01 时表明差异非常显著。
     3 结果
     3.1 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如表 6 所示。 表6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24 小时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注: 与假手术组相比 : ☆☆ P < 0.01 ; 与模型组相比 : P < 0.05, P < 0.01 ; 与对 照组相比 : △ p < 0.05。
     假手术组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 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 (P < 0.01), 说明造模 成功。与模型组比较, 各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 (P < 0.05, P < 0.01) ; 与对照组比 较,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显著 (P < 0.05) ;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神经功能评 分低于芪丹化瘀胶囊 1 组 (P < 0.05)。
     3.2 梗死面积比较
     本实验观察到假手术组冠状脑组织切面呈均一红色, 模型组和各用药组大鼠脑梗 死灶位于右侧皮质及纹状体区, 呈苍白色, 与右侧大脑中动脉支配的脑区一致, 说明模型成 功, 如表 7 所示。
     表7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24 小时梗死面积比较** 注: 与假手术组相比 : ☆☆ P < 0.01 ; 与模型组相比 *P < 0.05, P < 0.01 ; 与对 照组相比 : △ P < 0.05, △△ P < 0.01。
     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 模型组梗死面积显著 (P < 0.01) ; 与模型组比较, 各用药 组梗死面积减小 (P < 0.05, P < 0.01) ; 与对照组比较, 芪丹化瘀胶囊两组梗死面积均显 著减小 (P < 0.05) ; 与芪丹化瘀胶囊 1 组比较,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大鼠梗死面积减小 (P < 0.05)。
     3.3 血小板 P 选择素表达比较 : 如表 8 所示。 表8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24 小时 P 选择素表达比较
     ** 注: 与假手术组比较☆☆ P < 0.05 ;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P < 0.01 ; 与对照 组比较△ P < 0.05, △△ p < 0.01。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血小板 P 选择素表达显著升高 (P < 0.01) ; 与模型组比 较, 各用药组血小板 P 选择素表达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与对照 组比较, 芪丹化瘀胶囊两组 P 选择素表达均显著降低 (P < 0.01) ;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与芪 丹化瘀胶囊 1 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 0.05)。
     3.4 血浆 NO 含量比较 : 如表 9 所示。
     表9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24 小时血浆 NO 含量比较注: 与假手术组比较☆☆ P < 0.01 ;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1 ;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 P < 0.01。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血浆 NO 含量显著下降 (P < 0.01) ; 与模型组比较, 各用药组血浆 NO 含量显著升高 (P < 0.01) ; 与对照组比较, 芪丹化瘀胶囊两组 NO 含量均 显著升高 (P < 0.05) ; 芪丹化瘀胶囊 2 组与芪丹化瘀胶囊 1 组 NO 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 (P < 0.05)。
     17

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3909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3909ACN101953909A21申请号201010298538722申请日20101007A61K36/718200601A61P9/10200601A61K35/62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地址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6766号72发明人李长生杨晓妮李凤玲薛琳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221代理人杨琪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1005。

2、00份,黄芪200600份,水蛭1300份,地龙20400份,当归20400份,三七1260份,骨碎补20400份,黄连1320份,川芎20400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功能主治活血益气,化瘀通络。用于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感觉异常、气短乏力等。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4页CN101953909A1/2页21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100500份,黄芪200600份,水蛭1300份,地龙20400份,当归20400份,三七1260份,骨碎补20400份,黄连132。

3、0份,川芎204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200400份,黄芪300500份,水蛭50200份,地龙100300份,当归100300份,三七20160份,骨碎补100300份,黄连20220份,川芎1003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250350份,黄芪350450份,水蛭60150份,地龙150250份,当归150250份,三七40120份,骨碎补150250份,黄连50180份,川芎15025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4、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280320份,黄芪380420份,水蛭80120份,地龙170220份,当归170220份,三七5080份,骨碎补170220份,黄连80150份,川芎17022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300份,黄芪400份,水蛭100份,地龙200份,当归200份,三七60份,骨碎补200份,黄连120份,川芎200份。6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将该药物制备成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丸剂、颗粒剂、滴丸剂、泡腾片、糖浆剂、合剂、注射剂或粉针剂。7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

5、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乙醇溶液提取,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3向药渣中加水煎煮提取,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然后加入三七粉,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8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310倍量195乙醇溶液提取053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3。

6、向药渣中加310倍量水煎煮提取053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9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6倍量70乙醇溶液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3向药渣中加8倍量水煎煮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为130135权利。

7、要求书CN101953909A2/2页3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或再加入药用辅料,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为淀粉,淀粉的用量为50份,按重量份计。权利要求书CN101953909A1/14页4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

8、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HEROTHROMBOTICBRAININFARCTION,ABI,占本病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CEREBRALEMBOLISM,CE占本病的1520。此外,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认为少数病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导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CT。

9、和MRI的普及应用,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约占脑梗死的203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该病属中医学卒中、中风、类中风、偏枯、半身不遂等范畴。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虽有多种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方式和药物,但大多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成本高、治疗方式复杂等缺陷。现有技术中已有CN200410040032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

10、分计算由以下组份制成人参103000与208000丹参、三七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再配以适当的辅料制成医药上可接受的制剂;CN200910144776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血栓急性期的中药,包括生黄芪20120,当归320,赤芍320,地龙320,川芎315,桃仁315,红花315,生石膏530,知母515,山药530,连翘515,山萸肉530,人参530,生地530,甘草310;CN200610042323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成药,其特点是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丹参2040份、黄芪2040份、桑枝1030份、石决明1030份、白芍1030份、赤芍1030份、当归1030份、川芎1030份、红。

11、花1030份、钩滕1030份、香附1030份、生地1030份、白芥子1030份、木瓜1030份、熟地1030份、穿山甲2040份、蜈蚣1030条、麝香0515份、全虫1030份、干姜4080份、水蛭1030份、麻黄2040份,是一种有效治疗脑血栓病的中成药。现有技术中的这些药物,多以益气活血为主,忽视了瘀血日久可化热成火,肾虚则血不活的病机演变,从而使得治疗效果欠佳。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的治疗脑梗死的药物,说明书CN101953909A2/14页5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6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

12、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100500份,黄芪200600份,水蛭1300份,地龙20400份,当归20400份,三七1260份,骨碎补20400份,黄连1320份,川芎20400份。0007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200400份,黄芪300500份,水蛭50200份,地龙100300份,当归100300份,三七20160份,骨碎补100300份,黄连20220份,川芎100300份。0008进一步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250350份,黄芪350450份,水蛭60150份,地龙150250份,当归150250份,三七40120份,骨碎补150250份,黄连50180。

13、份,川芎150250份。0009再进一步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280320份,黄芪380420份,水蛭80120份,地龙170220份,当归170220份,三七5080份,骨碎补170220份,黄连80150份,川芎170220份。0010最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丹参300份,黄芪400份,水蛭100份,地龙200份,当归200份,三七60份,骨碎补200份,黄连120份,川芎200份。0011所述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0012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13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乙醇溶液提取,过。

14、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143向药渣中加水煎煮提取,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15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然后加入三七粉,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16优选的,步骤如下0017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18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310倍量195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乙醇溶液的百分比为体积百分比,下同提取053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193向药渣中加310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053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204将步骤2和3得到的。

15、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60测,然后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21进一步优选的,步骤如下0022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23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6倍量7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243向药渣中加8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说明书CN101953909A3/14页60025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

16、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26所述步骤4还可以为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药用辅料和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27所述药用辅料为淀粉,淀粉的用量为50份,按重量份计。0028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功能主治活血益气,化瘀通络。用于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感觉异常、气短乏力等。0029方义分析方中采用丹参为君药,其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功善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能去瘀生新而不伤正,日华子本草“破宿血,补新生血”,本草便读“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

17、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专通营分。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本草正义“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外之利关节而通脉络。”0030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功专补气升阳,为补脾益气之良药。名医别录云本药可“逐五脏间恶血”,张元素言其能“活血生血”,本经逢原认为“能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本经疏证言“黄芪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本草汇言“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可以荣筋骨。”清代名医王清任以“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以瘀。”。

18、故方中重用黄芪补而不守,补宗气而帅血行,宗气旺,则虚滞者行,血瘀者通,即“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与君药丹参相配,增强行气活血之功,补而寓通,祛瘀而不伤正,使气旺血行。正如本草正义指出“详核古人主治,无一非宣通运行之效,而其所以能运行者,则必有温和之气,方能鼓荡之、振动之”。水蛭,咸苦平,破血逐瘀通络。神农本草经记载水蛭“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本草经百种录“水蛭最善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张锡纯认为“其味咸,故善入血分;为其原为噬血之物,故善破血;为其气腐,其气味与瘀血相感召,不与新血相感召,故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

19、而不伤气分。”且具有使“瘀血默消于无形”之用。因此借其破瘀而不伤气血之功,除新旧瘀血,使瘀除络通。地龙味咸、性寒,入肝、脾、膀胱经,其性走窜,善于通行经络,本经逢原“蚯蚓体虽卑伏,而性善穴窜通经络”,本草求真“矧蚓本有钻土之能,化血之力,而凡跌扑受伤,血瘀经络,又安有任其停蓄而不为之消化乎”。与水蛭均属虫类血肉之质,有动跃攻冲之性,体阴用阳,能深入隧络,搜络化瘀,攻剔痼结之瘀滞,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使络脉瘀去血行。正如叶天士谓“籍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每取虫蚁迅速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上三味共为臣药,活血益气、化瘀通络,使瘀血得去,经脉得通,助君药鼓动血脉、通行周身、剔除脑络新旧瘀血。。

20、0031当归味甘、性温,入心、肝脾经。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其力能升因其气浓而温能降因其味浓而辛,内润脏腑因其液浓而甘,外说明书CN101953909A4/14页7达肌表”。当归配黄芪即当归补血汤,能补气生血活血。气为血帅,气旺则血自循经。诚如明代李梃所言“补血以益营,非顺气则血凝;补气以助卫,非活血则气滞”。当归、丹参并用,调气养血活血,使。

21、气血各有所归。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既能扶正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生新而不伤正的特点,为止血化瘀之良药;本草求真“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骨碎补味苦性温,入肝肾经,活血补肾。开宝本草谓其“主破血”,本草新编“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黄连性寒味苦,气薄味厚,降多升少,苦入心,寒胜热,能泻心火,去心窍恶血。如本草纲目载“去心窍恶血”,本草备要“凡治血,黄连为中部之使,燥湿开郁除烦,益肝胆,厚肠胃,消心瘀,能去心窍恶血”。中风患者瘀血在内,久而化热成火,少佐黄连,既能“去。

22、心窍恶血”,又可泻心火、清血热、除烦开郁,一药而两用。此四味共为佐药,扶正以助化瘀生新,甘温以助补气活血,苦寒以防瘀滞化热。0032川芎味辛性温,其气芳香走窜,能升能降,善于行散开郁,功擅通行血脉。金代张元素概括其功用特点“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本草纲目卷十四川芎称本品为“血中气药”。本草汇言“芎,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质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当归、川芎又名佛手散,二者皆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故合用使瘀去新生,血各有所归。故方中以川芎为使药,畅血中之气。使气顺血活,助诸药发挥作用。。

23、此理在温病条辨治血论中明确有言“血滞者,调其气而血自通;”亦即杨士瀛所说“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故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川芎帅气而行血,虽为使药,其功甚宏。0033全方通补结合,补中寓通,补不壅滞,诸药配合,共奏活血益气、化瘀通络之功。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黄连一药,既可去心窍恶血,又可泻火、清热、除烦开郁,一药两用;骨碎补入肝肾经,活血补肾,同本发明方中补血药同用,扶正固本以助化瘀生新,选择黄连、骨碎补两味药,苦寒以防瘀滞化热、甘温以助补气活血。另外本发明选择水蛭、地龙同用为又一特点,意在取其血肉之质、动跃攻冲之性,体阴用阳、深入隧络、搜络化瘀、攻剔痼结之瘀。

24、滞,推陈出新、剔除脑络新旧淤血,使络脉瘀去血行。0035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好,总有效率可达867。具体实施方式0036实施例1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37配方为丹参300G,黄芪400G,水蛭100G,地龙200G,当归200G,三七60G,骨碎补200G,黄连120G,川芎200G。0038制备方法为0039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40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6倍量7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413向药渣中加8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说。

25、明书CN101953909A5/14页80042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和50G淀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43实施例2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44配方为丹参280G,黄芪420G,水蛭80G,地龙220G,当归170G,三七80G,骨碎补170G,黄连150G,川芎170G。0045制备方法为0046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47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3倍量95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05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

26、;00483向药渣中加3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05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49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50实施例3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51配方为丹参320G,黄芪380G,水蛭120G,地龙170G,当归220G,三七50G,骨碎补220G,黄连80G,川芎220G。0052制备方法为0053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54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10倍量1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3小时,。

27、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553向药渣中加10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3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56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57实施例4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58配方为丹参250G,黄芪450G,水蛭60G,地龙250G,当归150G,三七120G,骨碎补150G,黄连180G,川芎150G。0059制备方法为0060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61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

28、4倍量8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15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623向药渣中加7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2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63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和50G淀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说明书CN101953909A6/14页90064实施例5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65配方为丹参350G,黄芪350G,水蛭150G,地龙150G,当归250G,三七40G,骨碎补250G,黄连50G,川芎250G。0066制备方法为00671将三七粉碎成。

29、细粉,备用;0068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8倍量5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2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693向药渣中加5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15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70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71实施例6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72配方为丹参200G,黄芪500G,水蛭50G,地龙300G,当归100G,三七160G,骨碎补100G,黄连220G,川芎100G。。

30、0073制备方法为0074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75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5倍量3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3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763向药渣中加4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15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77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78实施例7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79配方为丹参400G,黄芪300G,水蛭200G,地龙100G,当归300G,三七20G,骨碎。

31、补300G,黄连20G,川芎300G。0080制备方法为0081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82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9倍量1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05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833向药渣中加7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15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84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和50G淀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85实施例8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86配方为丹参100G,黄芪600G,水蛭1。

32、G,地龙400G,当归20G,三七260G,骨碎补20G,黄连320G,川芎20G。说明书CN101953909A7/14页100087制备方法为0088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89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6倍量5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25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903向药渣中加9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25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91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92实。

33、施例9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093配方为丹参500G,黄芪200G,水蛭300G,地龙20G,当归400G,三七1G,骨碎补400G,黄连1G,川芎400G。0094制备方法为0095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096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10倍量2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1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973向药渣中加4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2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098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加入三七粉和50G淀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

34、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099实施例10制备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物0100配方为丹参480G,黄芪220G,水蛭280G,地龙40G,当归380G,三七10G,骨碎补380G,黄连20G,川芎370G。0101制备方法为01021将三七粉碎成细粉,备用;01032取黄芪、丹参、川芎、黄连、地龙、水蛭、当归和骨碎补共八味药材,混合,加8倍量40乙醇溶液按重量倍数提取3小时,过滤,得滤液和药渣,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1043向药渣中加8倍量水按重量倍数煎煮提取2小时,过滤,得滤液,滤液回收乙醇后备用;0105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的稠膏,然后。

35、加入三七粉,拌匀,减压真空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细粉,制粒,装胶囊,即得。0106临床研究0107临床共观察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的病人80例,均来自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及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现将临床研究情况总结汇总如下0108研究设计采用分层随机分配,单盲,对照,以年龄、性别、病情程度为分层因素,然后将入选的病人随机化分为芪丹化瘀胶囊1组、芪丹化瘀胶囊2组、对照组。芪丹化瘀胶囊1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481034;轻度2例,中度23例,重度5说明书CN101953909A8/14页11例;芪丹化瘀胶囊2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57856;轻度3。

36、例,中度23例,重度4例;对照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912931,轻度2例,中度17例,重度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以及其它临床特点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01091病例选择标准011011诊断标准0111111西医诊断标准0112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0113112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0114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选择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病人。011512病例。

37、选择标准0116纳入病例标准及排除病例标准均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01172研究方法011821治疗方法0119211基础治疗01201两组病人均接受对症处理,包括调控血压、血糖、抗感染及必要时降颅压治疗。01212观察治疗期间不得加用与试验药品效用相同或相近的药物与非药物疗法,停用抗凝、溶栓等药物。0122212芪丹化瘀胶囊1组本发明药物101231芪丹化瘀胶囊1组方及用量丹参100份,黄芪200份,水蛭1份,地龙20份,当归20份,三七1份,骨碎补20份,黄连1份,川芎20份。01242服法04G每粒,每次23粒,每日3。

38、次,21天为一疗程。0125213芪丹化瘀胶囊2组本发明药物201261芪丹化瘀胶囊2组方及用量丹参300份,黄芪400份,水蛭100份,地龙200份,当归200份,三七60份,骨碎补200份,黄连120份,川芎200份01272服法04G每粒,每次23粒,每日3次,21天为一疗程。0128214对照组步长脑心通胶囊。01291步长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01302服法04G每粒,每次34粒,每日三次,21天为一疗程。013122观察指标0132221安全性观察指标血、尿、大便、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不良反应随时监测。0133222临床疗效观察指标013。

39、422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01352222日常生活能力积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记分法评说明书CN101953909A9/14页12定。01362223中风病证候积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关于中风病气虚证、血瘀证证候量化诊断标准。0137以上指标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21天各记录1次。0138223血液流变学检查治疗前、治疗第21天各记录1次013923疗效判定标准0140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

40、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014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014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014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014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014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014624统计方法0147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当P005时表明在统计学中无明显性差异,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时表明差异非常显著。01483治疗结果014931三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第21天三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芪丹。

41、化瘀胶囊1组总有效率达800,芪丹化瘀胶囊2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三组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0150表1治疗第21天临床总疗效比较015101520153注治疗后三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015432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三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芪丹化瘀胶囊两组神经功能改善均明显P005;提示芪丹化瘀胶囊两种组方配比均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其中本发明药物效果更显著。见表20155表2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0156说明书CN101953909A10/14页130157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

42、P005。015833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比较治疗第21天芪丹化瘀胶囊两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提高均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芪丹化瘀胶囊两组生活能力积分提高显著P005。见表30159表3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比较01600161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016234两组治疗后中医气虚证证候积分比较芪丹化瘀胶囊两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天、第21天气虚证证候积分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芪丹化瘀胶囊两组气虚证证候积分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0163表4治疗后中医气虚证证候积分比较01640165注治疗前后组内比。

43、较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016635两组治疗后血瘀证证候积分比较治疗芪丹化瘀胶囊两组和对照组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第21天与对照组比较,芪丹化瘀胶囊两组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50167表5治疗后中医血瘀证证候积分比较0168说明书CN101953909A11/14页140169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01704安全性检测0171三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显著差异P005。芪丹化瘀胶囊两组病人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提示芪丹化瘀胶囊对血象、肝功、肾功等。

44、无不良影响。0172总之,经过临床观察,芪丹化瘀胶囊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0173动物实验01741实验材料017511动物选择0176WISTER健康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80G350G。清洁级,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017712动物分组0178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芪丹化瘀胶囊1组、芪丹化瘀胶囊2组,每组取造模成功大鼠10只。017913受试药物0180芪丹化瘀胶囊1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提供。丹参100份,黄芪200份,水蛭1份,地龙20份,当归20份,三七1份,骨碎补20份,黄连1份,川芎20份0181芪丹化瘀胶囊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提供。丹参300份,黄芪4。

45、00份,水蛭100份,地龙200份,当归200份,三七60份,骨碎补200份,黄连120份,川芎200份0182步长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01832实验方法018421给药方法0185采取灌胃器灌胃给药,大鼠药物用量方法计算参照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0186芪丹化瘀胶囊1组芪丹化瘀胶囊溶液灌胃每次5ML,含生药量305G;0187芪丹化瘀胶囊2组芪丹化瘀胶囊溶液灌胃每次5ML,含生药量61G;0188对照组脑心通溶液灌胃每次5ML,含生药量012G;0189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每天给予饮用水5ML灌胃,以便与给药组有同样的刺激。0190以上各组与造模前3天每天给药1次和缺血2小时再。

46、灌注12小时后给药1次。01912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0192参照ZEALONGA线栓法,在室温25条件下,末次灌胃1小时后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035ML/100G,大鼠仰卧位固定,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及颈外动脉,于颈总动脉距分叉处5MM位置用眼科剪剪一小口,插入尼龙线栓,轻推线栓尾端经颈总动脉分叉部通过颈内动脉入颅至大脑中动脉说明书CN101953909A12/14页15起始部。线栓插入深度距分叉部平均为1805MM根据大鼠体重280350G,有明显阻挡感时停止,固定线栓,逐层缝合肌肉和皮层,生理盐水和酒精冲洗并逐层消毒,操作过程中需注意。

47、避免触碰或牵拉线栓实现再灌注。阻塞2小时后抽回线栓至颈总动脉实现再灌注。假手术组动物接受手术,但线栓插入深度距分叉处5MM,不进入颈内动脉颅内段。手术期间保持大鼠肛温365375。019323检查项目0194231神经功能评分0195232脑梗死面积测定0196233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测定0197234血浆NO含量的测定019824统计方法0199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表示。当P005时表明在统计学中无明显性差异,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时表明差异非常显著。02003结果020131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如表6所示。0202。

48、表6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小时神经功能评分比较02030204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0205假手术组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芪丹化瘀胶囊2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显著P005;芪丹化瘀胶囊2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芪丹化瘀胶囊1组P005。020632梗死面积比较0207本实验观察到假手术组冠状脑组织切面呈均一红色,模型组和各用药组大鼠脑梗死灶位于右侧皮质及纹状体区,呈苍白色,与右侧大脑中动脉支配的脑区一致,说明模型成功,如表7所示。。

49、0208表7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小时梗死面积比较0209说明书CN101953909A13/14页160210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0211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模型组梗死面积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梗死面积减小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芪丹化瘀胶囊两组梗死面积均显著减小P005;与芪丹化瘀胶囊1组比较,芪丹化瘀胶囊2组大鼠梗死面积减小P005。021233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比较如表8所示。0213表8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小时P选择素表达比较02140215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0216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芪丹化瘀胶囊两组P选择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芪丹化瘀胶囊2组与芪丹化瘀胶囊1组比较有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