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 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 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 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前列腺炎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 的多发病。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慢性病。主要症状是尿频、 尿急伴小腹憋涨, 尿次数明显 增加, 小便时有烧灼感, 会阴部潮湿、 困胀酸痛等, 中医称这种病为 “淋症” 。 治疗这种疾病西 医基本上没有很好的药物, 除服用一些前列康, 前列通等药只起一些缓解症状作用, 再就是 静脉输注消炎药, 服用药物效果一般不明显, 也不能根治, 病久则肝淤气滞, 脾失健运, 日久 不治常引起小腹拘急, 痛引腰腹。这种病症如果不治疗, 长期延误会引起严重后果, 应当引 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治疗前列腺炎的西药很多, 这些西药的长期服用, 对人体的器官会产生一定 副作用, 长期服用伤害更大。中医主张根据具体病症, 辩证施治, 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具有独 特的效果。
中医辨证论治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慢性前列腺炎基本上可纳入 祖国医学的 “精浊” 、 “劳淋” 、 “白淫” 的范畴, 如清·何梦瑶 《医碥·赤白浊》 篇中有 “窍端时 常牵丝带腻、 如脓如眵” 的记载, 就很象本病之尿末流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 成本低、 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中各原料的质量配比为 :
萆薢 15-25 份、 石菖蒲 10-20 份、 柴胡 10-20 份、 川楝子 10-20 份、 茯苓 10-20 份、 白术 10-20 份、 白芍 10-20 份、 桃仁 12 份、 枳壳 10-20 份、 元胡 5-15 份、 橘核 15-25 份、 荔核 15-25 份、 甘草 4-10 份。
本发明的药物中各原料的质量配比为 :
萆薢 20 份、 石菖蒲 15 份、 柴胡 15 份、 川楝子 12 份、 茯苓 15 份、 白术 12 份、 白芍 15 份、 桃仁 12 份、 枳壳 15 份、 元胡 12 份、 橘核 20 份、 荔核 20 份、 甘草 8 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临床应用的多种剂型。
本发明组方中各原料药理分析如下 :
萆薢 : 利湿去浊, 祛风除痹。用于膏淋, 白浊, 白带过多, 风湿痹痛, 关节不利, 腰膝 疼痛。
石菖蒲 : 化湿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 用于脘痞不饥, 噤口下痢, 神昏癫痫, 健忘 耳聋。
柴胡 : 味苦性凉、 和解表理、 疏肝升阳、 治寒热往来、 除少阳头痛。
川楝子 : 舒肝, 行气止痛, 驱虫。用于胸胁、 脘腹胀痛、 疝痛、 虫积腹痛。
茯苓 : 利水渗湿, 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 痰饮眩悸, 脾虚食少, 便溏泄泻, 心神不 安, 惊悸失眠。
白术 :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肿, 自汗, 胎动不安。
赤、 白芍 : 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 泻痢腹痛, 自汗盗汗, 阴虚发热, 月经不调, 崩漏, 带下。
桃仁 :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用于经闭, 痛经, 癓瘕痞块, 跌扑损伤, 肠燥便秘。
枳壳 : 理气宽中, 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 胀满疼痛, 食积不化, 痰饮内停 ; 胃下 垂, 脱肛, 子官脱垂。
元胡 : 元胡味辛、 苦, 性温。有活血散瘀, 利气止痛的功能。
橘核 : 理气, 散结, 止痛。用于小肠疝气, 睾丸肿痛, 乳痈肿痛。
荔核 : 行气散结, 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 睾丸肿痛。
甘草 : 味甘性平、 和中缓急、 润肺解毒、 调和诸药。
本方以萆、 石菖蒲、 白芍清热解毒、 利尿通淋, 赤芍、 桃仁活血化淤, 柴胡、 川楝子、 茯苓、 白术疏肝理气、 健脾除湿, 枳壳、 元胡、 橘核、 通络止痛。方中主要协同合作, 对前列腺 炎等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治疗时, 将该药物每日三次服用。
本发明人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 20 例前列腺炎病人, 每日服药 2 次, 每次 12-15 克, 三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三个疗程, 结果痊愈 16 例, 基本痊愈 4 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 1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 :
萆薢 2kg、 石菖蒲 1.5kg、 柴胡 1.5kg、 川楝子 1.2kg、 茯苓 1.5kg、 白术 1.2kg、 白芍 1.5kg、 桃仁 1.2kg、 枳壳 1.5kg、 元胡 1.2kg、 橘核 2kg、 荔核 2kg、 甘草 0.8kg。
将上述中草药拣净杂质、 筛选晾晒、 烘干后, 研成 80 ~ 100 目细粉后, 混合均匀 ; 按蜂蜜∶药粉= 2 ∶ 1 ~ 2 比例, 加入足量的蜂蜜放入锅中炼制, 将药粉加入炼蜜中混合搅 匀, 合坨、 搓条、 制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