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双黄酮苷在制备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植物中提取分离的化学成分作为药物的应用技术领域, 是一种抗病 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苦豆双黄酮苷在制备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中的应 用, 本发明首次提出苦豆子中的化学成分苦豆双黄酮苷作为药物的用途, 并首次将苦豆双 黄酮苷应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和抗肿瘤药物。
背景技术
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很高, 死亡率也很高 , 其传播不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 经济损失 , 而且随时随地象恶魔般杀死无数生灵。在人类已发现众多病毒中 , 流感病毒堪 称元老 , 由于其变异性极高 , 科学家们至今还没有弄清其变异规律 , 当针对流行株的疫苗 研制成功后 , 往往又出现新的传播性更强的变异株 , 使人类无法获得终身免疫。在这种形 势下 , 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人群进行保护 , 或控制感染者的病情就显得十分重要。 乙型肝炎也是世界性的流行病, 我国属高地方流行区 , 在全球 3.5 亿乙肝病毒感 染者中, 中国人占三分之一 , 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由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 癌。 由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 计划免疫在我国还无法全面普及, 乙型肝炎的流行已成为 我国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抗乙肝药物的开发在国际上一直未取得理想的进展, 目前临床上可选择的有效药物寥寥无几 , 而且都存在治疗周期长、 反弹率高、 副作用大、 价 格昂贵等种种无法克服的问题。
爱滋病自被发现后 , 其传播速度惊人, 在短短 20 年时间里 , 已扩散到了全球各个 角落。目前, 我国 HIV 感染每年增加人数列世界第 1 位, 感染人数已超过 100 万。新疆为我 国艾滋病重灾区之一 , 于 1995 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截至 2005 年 , 已累计报 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1303 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居全国第 4 位。艾滋病的防治已成 为我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科研课题。近年来, 虽然政府一直在不断加强各级医疗 部门防控艾滋病的能力, 全面推进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仍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
由于为世人瞩目的 HIV 疫苗研制工作在众多科学家付出了 20 年的艰辛努力之后, 成功的希望依然 “非常渺茫” , 使抗爱滋病毒药物的研发在国际上备受瞩目, 许多发达国家 一直在努力通过药物筛选争取实质性的进展。随着对 HIV 病毒及其感染机制的研究不断深 入, 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进行抗 HIV 药物的筛选及评价, 促使更多高效、 低毒的抗 AIDS 药物问世, 是攻克艾滋病防治的这一世纪性难题的有效途径。
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 表明, 癌症每年发病 1000 万人, 死亡 700 万人, 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人类第 2 杀手。目前, 化疗、 放疗和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通常, 对于有转移淋巴结癌灶的早 期癌症及全部进展期癌症, 均需进行化学药物治疗, 合理的化疗能最大限度地通过细胞毒 作用抑制肿瘤扩散, 消灭残存癌灶, 防止复发和转移, 晚期癌症患者也可通过化疗延长生存 期, 改善生存质量。但现有的化学抗癌药均存在疗效有限、 价格昂贵、 毒副作用大等缺点 , 天然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受到备受关注。能否找到既能杀伤肿瘤细胞, 毒副作用又比
较小的药物及治疗方法, 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具有作用广泛, 副作用小和调节免疫功能等 特性, 对很多常规化疗效果欠佳的肿瘤有较好疗效。据研究报道, 我国传统中药中存在许 多抗癌有效成分, 如黄酮类、 生物碱类、 多糖类成分, 作为抗肿瘤活性物质都具有广阔的开 发前景。许多研究表明,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 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 长 , 如人结肠癌细胞、 人胃癌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等的增殖。通过对该类物质抗肿瘤作用机 理的研究, 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效应, 如细胞生长抑制, 影响信号 转导, 凋亡诱导, 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 抑制肿瘤侵袭行为等。这些研究结果为黄酮类 化合物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目前, 针对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基础和应 用研究仍在积极进行, 发达国家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在我国现有国情下, 应当充分发 挥中草药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快该领域的研究, 尽早开发出高效的抗肿瘤新药。
苦豆子 Sophora alopecuroides L. 为豆科槐属植物, 药用全草或种子, 主产于我 国西北地区。苦豆子中含有生物碱、 黄酮、 有机酸和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苦豆双黄酮苷为 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的双黄酮苷类化合物, 为苦豆子中含量较高的一种黄酮类成分, 其化 学结构式如下 :有关苦豆双黄酮苷在制备抗病毒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在国内外均未见研究报道, 也未 检索到有相关的文献。
本发明首次提出苦豆双黄酮苷作为药物的用途, 并首次将苦豆双黄酮苷用于制备 抗病毒药物和抗肿瘤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苦豆双黄酮苷在制备 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首次提出苦豆子中的化学成分苦豆双黄酮苷作 为药物的用途, 并首次将苦豆双黄酮苷应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和抗肿瘤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的 : 一种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 其为含有苦豆双黄酮苷的单位剂量形式, 单位剂量中含苦豆双黄酮苷按重量计为 45 毫克 至 220 毫克。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和 / 或选择 :
上述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采用片剂或硬胶囊剂剂型。
上述的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按以下方法得到 : 第一步, 苦豆子种子或全草以水或乙醇粗提, 其中水粗提为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 ; 乙醇粗提为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至 80℃ 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第二步, 将上述粗提物浓缩液加相当于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得到乙醇溶液 , 浓缩乙醇溶液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第三步 , 将上述第二步中的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 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 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第四步, 取上述提取物浸膏加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后, 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10% 的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萃取液合并后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 , 得流浸膏 ; 第五步 , 将上述流浸膏用 2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后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至 60% 浓度的乙醇梯 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第六步, 将上述第五步中的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30% 至 50% 的甲 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流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 得淡黄色苦豆双黄酮苷粉末 ; 第七步, 取上述苦豆双黄酮苷粉末与赋形剂混合后, 按单位剂量中含苦豆双黄酮苷 45 毫克至 220 毫克制成片剂或硬胶囊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的 : 一种上述的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 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按以下方法制备 : 第一步, 苦豆子种子或全草以水或乙醇粗提, 其中水粗提为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 ; 乙醇粗提为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至 80℃ 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第二步, 将上述粗提物浓缩液加相当于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得到乙醇溶液 , 浓缩乙醇溶液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第三步 , 将上述第二步中的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 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 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第四步, 取上述提取物浸膏加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后, 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10% 的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萃取液合并后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 , 得流浸膏 ;第五步 , 将上述流浸膏用 2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后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至 60% 浓度的乙醇梯 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第六步, 将上述第五步中的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30% 至 50% 的甲 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流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 得淡黄色苦豆双黄酮苷粉末 ; 第七步, 取上述苦豆双黄酮苷粉末与赋形剂混合后, 按单位剂量中含苦豆双黄酮苷 45 毫克至 220 毫克制成片剂或硬胶囊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的 : 苦豆双黄酮苷在制备抗病毒或 / 和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之三的进一步优化和 / 或选择 : 上述苦豆双黄酮苷在制备治疗流感和 / 或乙型肝炎和 / 或艾滋病或 / 和肝癌和 / 或胃 癌和 / 或肠癌和 / 或肺癌和 / 或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首次提出苦豆双黄酮苷作为药物的用途, 并首次将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 双黄酮苷胶囊应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体内、 外实验研究表明, 本发明苦豆双 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具有显著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其抗流感药效优于现有西药利 巴韦林片。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在体外实验中还显示了较强的抗乙肝病毒 作用及抗爱滋病毒作用。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对肝癌、 胃癌、 肠癌、 肺癌及 宫颈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 其抗肿瘤作用优于现有化学成分制剂羟基喜树碱注射 液。本发明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可作为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 乙肝和爱滋 病, 并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肝癌、 胃癌、 肠癌、 肺癌及宫颈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可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论述 : 实施例 1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次, 每 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 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 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述 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 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 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 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 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
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 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 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 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 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 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4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3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 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 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5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4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 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 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5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 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 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4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6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 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 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5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7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 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 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8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 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 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4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9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上 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5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0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 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 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 液;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 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1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 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 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 液;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 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2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 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 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 液;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 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3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 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 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 液;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 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4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4 : 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水 , 在 80℃至 100℃下提取 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 过滤 ,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 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乙醇得浓缩 液;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离子水冲洗 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物浸膏后, 以稀 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梯度洗脱上述层析 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 析柱吸附 , 以 5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 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 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 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硬胶囊壳 , 即得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5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6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4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7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5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8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19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4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0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5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1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2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4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3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5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4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4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5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6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3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7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 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4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实施例 28 : 将苦豆子的种子或全草加 8 倍量至 10 倍量 30% 至 70% 的乙醇, 在 60℃ 至 80℃提取两次, 每次 2 小时至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并浓缩得粗提物浓缩液 ; 加相当于 粗提物浓缩液 1 倍量至 2 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醇, 放置沉淀 24 小时, 滤除沉淀 , 浓缩并回收 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AB-8 型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 , 以相当于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的去 离子水冲洗上述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50% 的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层析柱, 每浓度洗脱剂的 用量相当于 2 至 8 个层析柱体积, 流速为 2 至 5 个层析柱体积 / 小时,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 并 , 在 50℃至 80℃下浓缩 , 回收乙醇 , 得提取物浸膏 ; 加 5 倍量至 10 倍量的水溶解提取 物浸膏后, 以稀盐酸调节 PH 值为 2 至 3, 用等体积的饱和正丁醇萃取 3 至 5 次 , 合并萃取 液并减压浓缩 , 回收正丁醇得流浸膏 ; 用 3 倍量至 8 倍量的水溶解流浸膏后 , 上聚酰胺层析柱吸附 , 以 3 至 8 个柱体积的水洗脱聚酰胺层析柱除去杂质 , 再以 60% 浓度的乙醇 梯度洗脱上述层析柱, 收集乙醇洗脱液并合并 , 减压浓缩,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 浓缩液上 Sephadex LH-20 层析柱吸附 , 以 50% 的甲醇梯度洗脱层析柱, 收集洗脱液并合并 , 并于 50℃至 60℃减压浓缩成浸膏, 再以 3 倍量至 5 倍量的甲醇或无水乙醇溶解浸膏, 放置 24 小 时, 析出淡黄色结晶 , 将所得结晶真空干燥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 ; 取苦豆双黄酮苷与微晶 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硬脂酸镁按重量比 1 比 0.3 比 1 比 0.2 配比制成颗粒 , 压片或装入 硬胶囊壳 , 即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将上述实施例所得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进行药效学试验, 其过程 和结果如下 :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的规格为每片或每粒含苦豆双黄酮苷按重量计 为 45 毫克至 220 毫克, 临床用量为每次 1 至 2 片或粒, 每天 2 至 3 次。
试验例 1 : 本发明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抗流感病毒作用 实验材料 : 流感甲型病毒 (H3N2 亚型粤防 72243 株) 、 流感乙型病毒 (济防 97-13 株) 及狗 肾传代细胞 MDCK, 分别购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自行传代后备用。 阳性对照 药利巴韦林片, 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批号 0911025。 样品苦豆双黄酮苷片或 苦豆双黄酮苷胶囊 , 由新疆药物研究所药理室提供, 实验时将片剂粉碎或取胶囊内容物配 成所需要浓度的溶液或混悬液给药, 给药浓度或剂量均按苦豆双黄酮苷原料计。
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对 MDCK 细胞毒性的测定 : 苦豆双黄酮苷片用营养液配成 2 毫 克 / 毫升原液, 以营养液作 2 倍稀释 , 取 1000 微克 / 毫升至 62.5 微克 / 毫升 6 个浓度 ; 阳 性对照利巴韦林片配成 400 微克 / 毫升原液, 以营养液作 2 倍稀释 , 取 200 微克 / 毫升至 6.25 微克 / 毫升 6 个浓度, 分别加到接种 MDCK 和 Hela 细胞并已长成单层的培养板中, 100 微升 / 孔, 每浓度 4 个平行孔, 同时设细胞对照。 将培养板置 37℃、 5% CO2 条件培养四天, 每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以细胞不出现明显退变的最小稀释倍数为最大无毒浓度 (TC0) 。并 按 Reed-Muench 法计算 50% 有毒浓度 (TC50) 。详见表一。
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对病毒致细胞病变的影响 : 取接种后已长成单层的 MDCK 细 胞培养板, 吸弃上清液, 设细胞对照组、 病毒对照组、 阳性对照利巴韦林片 (取 25 微克 / 毫升 至 0.8 微克 / 毫升共六个 2 倍稀释度) 组和不同浓度苦豆双黄酮苷片给药组 (取 62.5 微克 / 毫升至 2.0 微克 / 毫升共六个 2 倍稀释度) , 每组 4 个平行孔。病毒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和 给药组每孔接种病毒液 100 微升 , 细胞对照组加等体积的维持液, 置 35℃吸附 2 小时后吸 弃上清液, 以不含血清的维持液洗细胞表面 2 次 , 给药组加入相应稀释度的苦豆双黄酮苷 片样品溶液, 细胞对照组、 病毒对照组加等体积的维持液。于 37° C、 5%CO2 条件培养, 每日 观察细胞病变情况, 细胞病变程度按六级标准判断 ( - : 无病变 ; ±: 细胞病约占整个单层 的 10%以下 ; 1: 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的 25%以下 ; 2: 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的 50%以 下; 3: 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的 75%以下 ;4: 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的 75%以上 )。
当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为 4 时记录实验结果。按 Reed-Muench 法计算半数有效浓 度 IC50, 并计算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的选择指数 SI(TC50/IC50), 结果如表二所示。
苦豆双黄酮苷片抑制甲、 乙型流感病毒的选择指数 SI 均大于利巴韦林, 表明苦豆 双黄酮苷片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优于利巴韦林。以苦豆双黄酮苷胶囊进行上述实验, 所 得结果与苦豆双黄酮苷片相符。试验例 2 : 本发明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 型的保护作用 测定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 PR8 - M5 的毒力, 取感染后 15 天内小鼠死亡率在 90% 以 上的浓度作为实验浓度。
取小鼠 100 只, 随机分为病毒感染对照组、 利巴韦林对照组 (剂量为 40 毫克 / 千克) 和苦豆双黄酮苷片 20、 40、 80 毫克 / 千克三个剂量的给药组, 每组 20 只。按剂量灌胃给药, 每天一次, 连续 7 天, 病毒感染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于第二天给药后, 各组小鼠以 乙醚吸入法麻醉, 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 PR8 - M5 以上述实验浓度滴鼻感染小鼠, 0.05 毫升 / 只。观察记录小鼠死亡情况, 计算死亡保护率、 平均存活天数及生命延长率, 结果如表三所 示。
苦豆双黄酮苷片 20 毫克 / 千克、 40 毫克 / 千克和 80 毫克 / 千克剂量对感染小鼠 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明显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并延长存活时间。从上述实验所测得 的死亡保护率和生命延长率数据可知, 在临床等效剂量下, 苦豆双黄酮苷片对小鼠流感病 毒性肺炎模型的保护作用优于利巴韦林。以苦豆双黄酮苷胶囊进行上述实验, 所得结果与 苦豆双黄酮苷片相符。
试验例 1 和试验例 2 的研究结果表明,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的抗 流感病毒作用明显优于西药利巴韦林。由于利巴韦林是临床治疗流感的经典药物, 而苦豆 双黄酮苷胶囊作为中药化学成分制剂, 其的抗流感病毒作用超过等剂量的利巴韦林 , 因而 该制剂作为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流感方面比现有药物具有突出的优势。
试验例 3 : 本发明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抗乙肝病毒作用 实验材料 :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克隆转染人肝癌细胞 (Hep G2) 的 2.2.15 细胞, 购 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中心, 以含谷氨酰胺的 MEM 培养液于 37℃, 5 % CO2 条件下培养, 大约一周传代一次。MEM 培养基, GiBco,Invitrogen Corporation ; 胰酶, 北京三博远志生 物技术有限公司 ; 小牛血清、 HEPES, 中国医科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乙肝病毒核酸定量 检测试剂盒、 cPCR -荧光探针,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阳性对照药苦参素胶囊, 宁夏博尔泰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 20030901。
实验前取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配成 4 毫克 (原料) / 毫升原液, 苦参素胶囊配制成 1 毫克 (原料) / 毫升原液 , 过滤除菌后于 4℃保存, 临用时以培养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给药。
细胞毒性的测定 : 取 2.2.15 细胞接种 96 孔培养板, 待细胞长成单层时, 吸弃上 清, 设细胞对照组和苦豆双黄酮苷六个 2 倍稀释浓度 (2000 微克 / 毫升至 62.5 微克 / 毫升) 的给药组, 每组 4 孔, 分别加样, 200 微升 / 孔, 细胞对照组加等体积的培养液, 于 37℃、 5% CO2 条件培养, 第 4 天各组换相应浓度的药液, 第 8 天于显微镜下观察, 以细胞病变 CPE 为指 标, 程度分为五级 : 完全破坏为 4 ; 75%为 3 ; 50%为 2 ;25%为 1 ; 无病变为 0。计算每浓度 药液平均细胞病变程度和抑制百分率。观察最大无毒浓度 TC0, 并按 Reed&Muench 法计算半 数有毒浓度 TC50, 结果如表四所示。
对乙肝病毒 DNA 复制的抑制作用 : 取 2.2.15 细胞接种 96 孔细胞培养板, 每 孔 200 微升, 37℃、 5% CO2 条件培养, 待细胞长成单层后, 吸弃上清, 设细胞对照组、 苦参素 (100 微克 / 毫升) 组、 苦豆双黄酮苷四个浓度 (取 100 微克 / 毫升至 6.25 微克 / 毫升共五 个 2 倍稀释度) 的给药组, 每浓度 4 孔, 分别加样, 200 微升 / 孔 , 于 37℃、 5 % CO2 条件培养, 第 4 天换一次药液, 继续培养, 于第 8 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 以荧光定量 PCR 法测定乙 肝病毒 DNA 表达量 (拷贝 / 毫升) , 计算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的抑制率。按 Reed&Muench 法 计算半数有效浓度 IC50, 并计算选择指数 SI, 结果如表五所示。
苦豆双黄酮苷片抑制乙肝病毒 DNA 复制的选择指数 SI 达 86.8, 其 100 微克 / 毫升 浓度对乙肝病毒 DNA 的抑制率高于等浓度的苦参素胶囊。以苦豆双黄酮苷胶囊进行上述实 验, 所得结果与苦豆双黄酮苷片相符。本研究结果表明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 囊对乙肝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抗乙肝病毒作用优于等浓度的苦参素胶囊, 临床可用 于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试验例 4 : 本发明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在人类嗜 T 淋巴细胞病毒 I 型感染的 T 细胞系 MT-4 细胞中对爱滋病毒 HIV-1 P24 抗原的抑制作用 MT-4 细胞悬液计数, 用 100CCID50 的 HIV-1 Ⅲ B 感染细胞, 在 37℃, 5%CO2 培养箱中吸 附 1.5 小时。用无血清的 1640 培养液洗去未吸附病毒, 用培养液将感染病毒的细胞配成 5 2×10 个细胞 / 毫升, 接种于 96 孔细胞培养板内, 每孔 100 微升 ; 再分别加入 3 倍稀释的苦 豆双黄酮苷片样品溶液和 5 倍稀释的阳性对照药齐多夫定 (AZT) 溶液 100 微升。每个稀释 度重复 3 个孔, 同时设细胞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培养板置于 37℃、 5%CO2 饱和湿度培养箱 内培养。4 天后吸出上清, -20℃冻存, 待测 HIV-1 P24 抗原滴度。细胞加 MTT 染色测药物 对细胞的毒性。
染色测定细胞毒性 : 每孔加 5 毫克 / 毫升 MTT10 微升染色, 37℃、 5%CO2 饱和湿度 培养箱内培养 4 小时后, 每孔加入 100 微升 50% DMF-17%Triton X-100 脱色液, 37℃过夜, 酶标仪上波长为 570 纳米处测定 OD 值, 计算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的半数有毒浓度 (TC50) 。
测定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在细胞培养内抑制 HIV-1 P24 抗原的 EC50 : 将冻存的感 染病毒的 MT-4 上清液融化后进行稀释, 按预实验结果调整稀释比例。按照 HIV-1 P24 抗原 检测试剂盒说明测定 HIV-1 P24 抗原滴度, 加样组与病毒对照组比较, 计算苦豆双黄酮苷片 样品的 EC50 及选择指数 SI(CC50 / EC50) 。结果见表六所示。
本实验中苦豆双黄酮苷片抑制 HIV-1 P24 抗原的选择指数 SI 高于齐多夫定, 以苦 豆双黄酮苷胶囊进行上述实验, 所得结果与苦豆双黄酮苷片相符。说明本发明苦豆双黄酮 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的抗艾滋病毒作用优于已上市西药齐多夫定片, 提示苦豆双黄酮 苷胶囊还可用于抗爱滋病治疗。
试验例 5 :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抗肿瘤作用 实验材料 : 人肝癌细胞 HepG2、 人胃癌细胞 BGC823、 直肠癌细胞 HCT-8、 人大细胞肺癌 H460、 人宫颈癌 Hela 细胞, 均由中国医科院北京药物研究所肿瘤室提供。RPMI1640 培养 基, L- 谷氨酰氨, Sigma 出品 ; DMSO、 HEPES, 中国医科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MTT、 胰蛋 白酶 (1:25), Amresco, 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装。对照药羟基喜树碱 (规格 5mg/2ml) , 批号 050601, 湖北美升药业有限公司。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及对照药实验时均 以营养液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过滤除菌后加样。
细胞培养及接种 HepG2、HCT-8、 BGC823、H460 和 Hela 均为贴壁细胞, 用含 10 % 小牛血清的 RPMI1640 培养液于 37℃、 5 %CO2 条件下培养。取生长活跃、 形态良好的单层培 养细胞用 0.25 % 的胰酶消化后, 以 RPMI1640 培养液配成浓度为 4.5×105/ml 的细胞悬液, 接种于无菌 96 孔板, 200μl/hole, 24 小时后, 吸弃上清, 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以培养液配成 1000、 500、 250、 125μg/ml 四个浓度加药, 每浓度 4 个复孔 , 培养 48 小时后 , 加入以 PBS 配制的 MTT(5mg/ml) 10μl/hole, 继续培养 4 小时, 吸弃上清, 加 DMSO 100μl/hole, 振摇 后在酶标仪上于 570nm 测定 OD 值。 实验重复三批。 计算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对细胞生长的 抑制率 CT, 并用 SPSS 软件 16.0 计算苦豆双黄酮苷片样品对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三批实验结果如表七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 苦豆双黄酮苷片对肝癌细胞 HepG2、 胃癌细胞 BGC823、 肠癌细胞 HCT-8、 宫颈癌 Hela 细胞和肺癌细胞 H460 细胞均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 其 0.5 毫克 / 毫升浓 度对上述五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达 50%以上 ; 在 0.5 毫克 / 毫升浓度下, 苦豆双黄酮苷片 对上述五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高于羟基喜树碱注射液。 以苦豆双黄酮苷胶囊进行上 述实验, 所得结果与苦豆双黄酮苷片相符。
结论 : 体外实验表明,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对人癌传代细胞 HepG2、 BGC823、 HCT-8、 Hela 和 H460 的抗肿瘤作用优于等浓度的化学成分制剂羟基喜树碱注 射液 , 提示其作为中药化学成分制剂在肝癌、 胃癌、 肠癌、 宫颈癌及肺癌的化学治疗中有较 高的应用价值。
根据以上试验例, 苦豆双黄酮苷可应用于制备广谱抗病毒药物 : 苦豆双黄酮苷片 或苦豆双黄酮苷胶囊的抗病毒作用优于现有药物, 抗流感病毒作用优于西药利巴韦林, 其 抗乙肝病毒作用优于化学成分制剂苦参素胶囊, 其抗爱滋病毒作用优于西药齐多夫定片。 根据以上实验例, 苦豆双黄酮苷还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苦豆双黄酮苷片或苦豆双黄 酮苷胶囊对肝癌、 胃癌、 肠癌、 宫颈癌和肺癌的抗肿瘤作用优于已上市的化学成分制剂羟基 喜树碱注射液。 综上所述, 苦豆双黄酮苷应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和抗肿瘤药物, 苦豆双黄酮苷片 和苦豆双黄酮苷胶囊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可治疗流感、 乙型肝炎和爱滋病 ; 苦豆双黄酮苷 片和苦豆双黄酮苷胶囊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可治疗肝癌、 胃癌、 肠癌、 宫颈癌和肺癌。 实验研 究证明, 苦豆双黄酮苷片和苦豆双黄酮苷胶囊针对上述疾病的抗病毒药效或抗肿瘤药效优 于现有药物, 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