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339711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7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8354.0

申请日:

2010.09.30

公开号:

CN101960958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102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009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C7/00; A01C7/2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明人:

马洪彬; 翟学军; 李科江; 李志宏

地址: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代理人:

孙廷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和专用小麦播种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将小麦田划分为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作物带宽度为50厘米,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10厘米,在作物带上通过专业专用小麦播种机均匀播种小麦,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包括种料箱、耧脚及连接种料箱和耧脚的导种管,导种管为扁平状,耧脚为前后两排或者两排以上,使得前后耧脚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且各个耧脚在种料箱纵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这样,产量大大提高,而且可以在作业套播带上行走,进行如除虫、打药、浇地等作业或者在作业套播带上间作套种,在作业套播带上形成风道,可以有效防止小麦倒伏。

权利要求书

1: 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第一步, 耕作并平整土地 将耕地耕作, 并对土地进行平整 ; 第二步, 划分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 将耕地划分成相间排列的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 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 50-200 厘米, 所 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 10-30 厘米 ; 第三步, 播种 将小麦种通过播种机均匀地播种在作物带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作物 带宽度为 100-120 厘米, 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 17-23 厘米。
3: 实现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的专用小麦播种机, 包括种 料箱、 耧脚及连接所述的种料箱和耧脚的导种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导种管为扁平状, 所 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以上, 前后耧脚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 且各个耧脚在种料箱纵切面上 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专用小麦播种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专用小麦播种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三排。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专用小麦播种机,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导种管内设置有均 种板, 所述的均种板将该导种管分成多个导流槽。

说明书


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及专用小麦播种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小麦增产且方便 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
     背景技术
     为提高小麦亩产量, 小麦耕作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 从大垄背到小 垄背阶段, 即由减小垄背面积来增加下种量, 增大种子占地面积, 来增加小麦亩产量 ; 第二 阶段, 先采用小垄背播种, 然后复播, 这样, 垄背更小, 虽然可以增加一部分小麦产量, 但增 加一次作业且不均匀 ; 第三阶段, 均匀播种阶段 ; 先将小麦均匀在耕地表面, 随旋耕土一起 把麦种打入地下, 使得整个麦田的种子均匀撒播, 这样小麦产量增加显著, 但存在以下缺选 陷, 一是整个麦田没有可适合施肥, 除虫, 间作等其它作业空间。二是旋耕机旋刀对少量麦 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是进入土层深度的麦种深浅不一, 发芽率受到影响且浪费种子。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如除虫、 打药、 浇地等作业 或间作套种、 抗倒伏、 产量高的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第一步, 耕作并平整土地 将耕地耕作, 并对土地进行平整 ; 第二步, 划分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 将耕地划分成相间排列的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 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 50-200 厘米, 所 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 10-30 厘米 ; 第三步, 播种 将小麦种通过播种机均匀地播种在作物带上。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 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 100-120 厘米, 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 17-23 厘米。
     本发明所提供的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其一, 由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第一步, 耕作并平整土地, 将耕地耕作, 并对土地进行平 整; 第二步, 划分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 将耕地划分成相间排列的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 所 述的作物带宽度为 50-200 厘米, 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 10-30 厘米, 第三步播种, 将小 麦种通过播种机均匀地播种在作物带上。麦种以条带状均匀播入耕地中, 有利于出苗、 分 蘖、 更有效利用空间、 水肥、 阳光等自然生长条件, 从而使产量大幅度提高, 由于留有在作物 生长过程中为其它作业的空间小, 增大种子占地面积, 也增加了小麦的产量。 而且可以在作 业套播带上行走, 进行如除虫、 打药、 浇地等作业或者在作业套播带上间作套种, 在作业套 播带上形成风道, 可以有效防止小麦倒伏 ; 其二, 由于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 100-120 厘米,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 17-23 厘米, 既满足了产量高的要求, 又便于作业和间作套种, 使得产量和作业效果达到更佳。
     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播种均匀、 深浅统一、 对麦种无损伤 的专用小麦播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专用小麦播种机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包括种料箱、 耧 脚及连接所述的种料箱和耧脚的导种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导种管为扁平状, 所述的耧脚 为前后两排以上, 前后耧脚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 且各个耧脚在种料箱纵切面上的投影基 本相互搭接。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 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 ; 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三排 ; 在所述的导种管内设置有均种板, 所述的均种板将该导种管分成多个导流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专用小麦播种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 其一, 由于包括 种料箱、 耧脚及连接所述的种料箱和耧脚的导种管, 所述的导种管为扁平状, 所述的耧脚为 前后两排以上, 前后耧脚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 且各个耧脚在种料箱纵切面上的投影基本 相互搭接, 下种管是扁平状, 有利于麦种在下降过程中形成散状, 圆盘耧脚前后两排在地面 投影左右无缝隙覆盖, 每个耧脚播种宽度 10-12 厘米, 这样, 不但方便播种机前行, 而且利 于在种子上覆土 ; 其二, 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或者三排, 更加便于种子的覆土 ; 其三, 由 于在所述的导种管内设置有均种板, 所述的均种板将该导种管分成多个导流槽, 播种更加 均匀。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地块的分布示意图 ; 图 2 为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导种管的横截面图 ; 图 4 为另一种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 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地块的分布示意图, 该栽培地块 分为作物带 1 和作业套播带 2, 作物带 1 和作业套播带 2 相间排列。
     实施例 1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第一步, 耕作并平整土地 将耕地耕作, 并对土地进行平整 ; 第二步, 划分作物带 1 和作业套播带 2, 将耕地划分成相间排列的作物带 1 和作业套播带 2, 作物带 1 宽度为 50 厘米, 作业套播 带 2 的宽度为 10 厘米 ;第三步, 播种 将小麦种通过播种机均匀地播种在作物带上。
     实施例 2 将作物带 1 的宽度定为 100 厘米, 将作业套播带 2 的宽度设计为 17 厘米, 其它与实施 例 1 相同, 这样更便于进行如除虫、 打药、 浇地等作业或者在作业套播带上间作套种。
     实施例 3 将作物带 1 的宽度定为 120 厘米, 将作业套播带 2 的宽度设计为 23 厘米, 其它与实施 例 1 相同。
     实施例 4 将作物带 1 的宽度定为 200 厘米, 将作业套播带 2 的宽度设计为 30 厘米, 其它与实施 例 1 相同。
     实施例 5 将作物带 1 的宽度定为 110 厘米, 将作业套播带 2 的宽度设计为 20 厘米, 其它与实施 例 1 相同。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该专用小麦播种机包括种料箱 3、 耧脚 4 及连接种料箱 3 和耧 脚 4 的导种管 5, 导种管 5 为扁平状, 耧脚为前后两排或者两排以上, 使得前后耧脚 4 沿左右 方向相间排列, 且各个耧脚 4 在种料箱 3 纵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 这样不但方便播种 机前行, 而且利于在种子上覆土, 耧脚 4 可以为转盘式耧脚, 如图 4 所示耧脚 4 也可以为普 通三角开沟式耧脚。
     耧脚 4 为前后两排或者三排, 更加便于种子的覆土。
     如图 3 所示, 在导种管 5 内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均种板 6, 均种板 6 将该导种 管 5 分成多个导流槽 7, 这样, 播种更加均匀。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只要结构与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 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相同, 就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0958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0958ACN101960958A21申请号201010298354022申请日20100930A01G1/00200601A01C7/00200601A01C7/2020060171申请人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址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72发明人马洪彬翟学军李科江李志宏74专利代理机构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13119代理人孙廷玉54发明名称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57摘要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和专用小麦播种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

2、机。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将小麦田划分为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作物带宽度为50厘米,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10厘米,在作物带上通过专业专用小麦播种机均匀播种小麦,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包括种料箱、耧脚及连接种料箱和耧脚的导种管,导种管为扁平状,耧脚为前后两排或者两排以上,使得前后耧脚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且各个耧脚在种料箱纵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这样,产量大大提高,而且可以在作业套播带上行走,进行如除虫、打药、浇地等作业或者在作业套播带上间作套种,在作业套播带上形成风道,可以有效防止小麦倒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196095。

3、9A1/1页21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耕作并平整土地将耕地耕作,并对土地进行平整;第二步,划分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将耕地划分成相间排列的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50200厘米,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1030厘米;第三步,播种将小麦种通过播种机均匀地播种在作物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100120厘米,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1723厘米。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的专用小麦播种机,包括种料箱、耧脚及连接所述的种料箱和耧脚的导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种管为。

4、扁平状,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以上,前后耧脚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且各个耧脚在种料箱纵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小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小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三排。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小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种管内设置有均种板,所述的均种板将该导种管分成多个导流槽。权利要求书CN101960958ACN101960959A1/3页3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及专用小麦播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背景技。

5、术0002为提高小麦亩产量,小麦耕作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大垄背到小垄背阶段,即由减小垄背面积来增加下种量,增大种子占地面积,来增加小麦亩产量;第二阶段,先采用小垄背播种,然后复播,这样,垄背更小,虽然可以增加一部分小麦产量,但增加一次作业且不均匀;第三阶段,均匀播种阶段;先将小麦均匀在耕地表面,随旋耕土一起把麦种打入地下,使得整个麦田的种子均匀撒播,这样小麦产量增加显著,但存在以下缺选陷,一是整个麦田没有可适合施肥,除虫,间作等其它作业空间。二是旋耕机旋刀对少量麦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三是进入土层深度的麦种深浅不一,发芽率受到影响且浪费种子。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

6、题就是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如除虫、打药、浇地等作业或间作套种、抗倒伏、产量高的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耕作并平整土地将耕地耕作,并对土地进行平整;第二步,划分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将耕地划分成相间排列的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50200厘米,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1030厘米;第三步,播种将小麦种通过播种机均匀地播种在作物带上。0005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100120厘米,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1723厘米。0006本发明所提供的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与现。

7、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耕作并平整土地,将耕地耕作,并对土地进行平整;第二步,划分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将耕地划分成相间排列的作物带和作业套播带,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50200厘米,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1030厘米,第三步播种,将小麦种通过播种机均匀地播种在作物带上。麦种以条带状均匀播入耕地中,有利于出苗、分蘖、更有效利用空间、水肥、阳光等自然生长条件,从而使产量大幅度提高,由于留有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为其它作业的空间小,增大种子占地面积,也增加了小麦的产量。而且可以在作业套播带上行走,进行如除虫、打药、浇地等作业或者在作业套播带上间作套种,在作业套播带上形成风道。

8、,可以有效防止小麦倒伏;其二,由于所述的作物带宽度为100120厘米,说明书CN101960958ACN101960959A2/3页4所述的作业套播带的宽度为1723厘米,既满足了产量高的要求,又便于作业和间作套种,使得产量和作业效果达到更佳。0007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播种均匀、深浅统一、对麦种无损伤的专用小麦播种机。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用小麦播种机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种料箱、耧脚及连接所述的种料箱和耧脚的导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种管为扁平状,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以上,前后耧脚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且各个耧脚在种料箱纵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0009其附加。

9、技术特征为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三排;在所述的导种管内设置有均种板,所述的均种板将该导种管分成多个导流槽。0010本发明所提供的专用小麦播种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种料箱、耧脚及连接所述的种料箱和耧脚的导种管,所述的导种管为扁平状,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以上,前后耧脚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且各个耧脚在种料箱纵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下种管是扁平状,有利于麦种在下降过程中形成散状,圆盘耧脚前后两排在地面投影左右无缝隙覆盖,每个耧脚播种宽度1012厘米,这样,不但方便播种机前行,而且利于在种子上覆土;其二,所述的耧脚为前后两排或者三排,更加便于种子的覆土;其三,由于。

10、在所述的导种管内设置有均种板,所述的均种板将该导种管分成多个导流槽,播种更加均匀。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地块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种管的横截面图;图4为另一种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地块的分布示意图,该栽培地块分为作物带1和作业套播带2,作物带1和作业套播带2相间排列。0014实施例1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耕作并平整土地将耕地耕作,并对土地进行平整;第二步,。

11、划分作物带1和作业套播带2,将耕地划分成相间排列的作物带1和作业套播带2,作物带1宽度为50厘米,作业套播带2的宽度为10厘米;说明书CN101960958ACN101960959A3/3页5第三步,播种将小麦种通过播种机均匀地播种在作物带上。0015实施例2将作物带1的宽度定为100厘米,将作业套播带2的宽度设计为17厘米,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这样更便于进行如除虫、打药、浇地等作业或者在作业套播带上间作套种。0016实施例3将作物带1的宽度定为120厘米,将作业套播带2的宽度设计为23厘米,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0017实施例4将作物带1的宽度定为200厘米,将作业套播带2的宽度设计为30厘米。

12、,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0018实施例5将作物带1的宽度定为110厘米,将作业套播带2的宽度设计为20厘米,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0019如图2和图3所示,该专用小麦播种机包括种料箱3、耧脚4及连接种料箱3和耧脚4的导种管5,导种管5为扁平状,耧脚为前后两排或者两排以上,使得前后耧脚4沿左右方向相间排列,且各个耧脚4在种料箱3纵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这样不但方便播种机前行,而且利于在种子上覆土,耧脚4可以为转盘式耧脚,如图4所示耧脚4也可以为普通三角开沟式耧脚。0020耧脚4为前后两排或者三排,更加便于种子的覆土。0021如图3所示,在导种管5内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均种板6,均种板6将该导种管5分成多个导流槽7,这样,播种更加均匀。0022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发明小麦增产且方便作业的栽培方法及专用小麦播种机的结构相同,就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1960958ACN101960959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0958ACN101960959A2/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60958ACN101960959A3/3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6095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