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蚕毒素和双硫沙的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336276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0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3012

申请日:

1986.04.29

公开号:

CN86103012A

公开日:

1987.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C149/24; C07C153/037; A01N33/08

主分类号:

C07C149/24; C07C153/037; A01N33/08

申请人:

南开大学

发明人:

魏云亭; 王银淑

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谭海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杀虫剂——双硫沙(W-7113)[其结构式为(HCl)]以及沙蚕毒素的合成方法。双硫沙W-7113)的杀虫效率高,而且使用方便。对二、三化螟进行管测触杀时,6.25ppm的水溶液的杀虫效果为96%;用管测内吸时,3ppm的水溶液杀虫效果为96.7%;使用室内浸泡法灭钉螺时,用1ppm水溶液浸泡72小时,钉螺死亡率可达100%。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亩用量为50—60克时,其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为91.83%到97.8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合成沙蚕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沙蚕毒素的: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合成沙蚕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第一步反应时,硫磺的用量为0.084克原子,无水亚硫酸钠的用量为0.084克分子(或用0.084克分子的硫代硫酸钠代替硫磺和亚硫酸钠),二氯化物的用量为0.04克分子,反应温度为75°-80℃,进行第二步反应时硫化钠的用量为0.04克分子,反应温度为10°-20℃,反应后得到的沙蚕毒素可用甲苯提取。
3: 一种合成双硫沙(W-7113)〔其结构为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下列三步反应来制备双硫沙(W-7113)的: 二氯化物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说的合成双硫沙(W-71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第一步反应时,硫磺的用量为0.084克原子,无水亚硫酸钠的用量为0.084克分子(或用0.084克分子的硫代硫酸钠代替硫磺和亚硫酸钠),二氯化物的用量为0.04克分子,反应温度为75°-80℃,进行第二步反应时所用的硫化钠的用量为0.04克分子,反应温度为10°-20℃。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一种农药的合成方法。

    沙蚕毒素()只存在于天然物中,至今它还未被开发为农药使用,但它的一些衍生物已被用作农药,如1967年日本武田药品公司开发的巴丹-padan();1970年瑞士山德士公司开发易卫杀-Evisect()以及1982年日本武田药品公司开发的杀虫磺-Ti-78 Bancol()。但是,上述沙蚕毒素的三种衍生物都是通过较繁杂的合成方法而制得的,所以其成本都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合成的方法来制备沙蚕毒素,以得到一种杀虫药效高,但对人体和农作物药害低而且生产工艺又简单易行的农药。其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

    上述第一步反应的硫磺和亚硫酸钠可以用硫代硫酸钠代替。

    使用本发明所制得的双硫沙(W-7113),其化学名称为4-N,N-二甲胺基-1,2-二硫环戊烷草酸盐(或盐酸盐),它是沙蚕毒素(Nereistoxin)的草酸盐(或盐酸盐)。利用本发明所制得的双硫沙(W-7113),其粗品含量可达90%,收率可达85%(以二氯化物计)。用本发明的双硫沙(W-7113)在室内对水稻的难治害虫二、三化螟反复进行管测触杀、管测内吸、薄膜爬行、点滴、盆栽喷雾、残效、杀卵、灭钉螺等试验,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管测触杀,当浓度为6.25PPM时,其杀虫效果为96%;用管测内吸,当浓度为3PPM时,其杀虫效果为96.7%;室内浸泡法灭螺试验效果为如下:当浓度为1PPM时,经72小时钉螺死亡率达100%,同样条件下,杀虫磺(Ti-78)在浓度为5-10PPM时经72小时钉螺死亡率只为80-94%;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亩用量为50-60克,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效为91.83%到97.80%(上述各种试验见表1-6)。而且,最近我们发现,双硫沙(W-7113)对白蚁地防治有显著的效果。

    本发明所用的合成工艺较简单、所用材料的价格便宜,故使用本工艺路线生产双硫沙(W-7113)可获得相当高的经济效益,而且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沙蚕毒素亦可制成可湿性粉剂使用。

    表1.双硫沙管测触杀法对二化螟室内试验结果<1>

    天津85

    <1>每次处理接二化螟初孵蚁螟40头,5天剥查结果。

    表2.双硫沙管测内吸法对二化螟室内试验结果

    天津85

    <2>内吸杀虫效果是两次重复平均数。

    表3.双硫沙盆栽残效试验结果

    表5.双硫沙对二代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四川85

    *二代三化螟是三次重复平均数

    表6.双硫沙对二化螟杀卵作用试验结果

    天津85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办法,举例如下:

    实例1

    称取0.084克原子的硫磺和0.084克分子的无水亚硫酸钠,加入100毫升水,加热煮沸至硫磺消失,冷却降温后加入0.04克分子的1-二甲胺基2,3-二氯丙烷以及80毫升乙醇,在75°-8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4小时,用浓度为6N的盐酸中和反应液后滴加0.04克分子的硫化钠溶液,在10°-20℃下反应1小时,用甲苯提取反应产物(主要为沙蚕毒素),再用草酸溶液或HCl气体中和该提取液后,析出浅黄色固体即为双硫沙(W-7113),其收率为85%(按二氯化物计),含量为90%。

    实例2

    称取0.084克分子的硫代硫酸钠和160毫升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以及0.04克分子的1-二甲胺基-2,3-二氯丙烷,在750°-8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4小时,其反应液的后处理方法与实例1相同,所得产品收率为85%,粗品经重结晶后,可得到熔点为170-171℃的精制品,其测试分析结果如下:

    实验值(%)    C    34.97    H5.56    N5.70

    元素分析:

    计算值(%)    C    35.10    H5.47    N5.85

    核磁共振:H NMR(D2O):σ2.88(S,6H)

    3.40(d,J=54H)

    4.28(m,1H)

沙蚕毒素和双硫沙的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沙蚕毒素和双硫沙的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沙蚕毒素和双硫沙的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蚕毒素和双硫沙的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蚕毒素和双硫沙的合成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杀虫剂双硫沙(W-7113)其结构式为(HCl)以及沙蚕毒素的合成方法。双硫沙W-7113)的杀虫效率高,而且使用方便。对二、三化螟进行管测触杀时,6.25ppm的水溶液的杀虫效果为96;用管测内吸时,3ppm的水溶液杀虫效果为96.7;使用室内浸泡法灭钉螺时,用1ppm水溶液浸泡72小时,钉螺死亡率可达100。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亩用量为5060克时,其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为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