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023718.7
2008.04.17
CN101559197A
2009.10.21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公开日:20091021|||公开
A61K36/9066; A61P9/06; A61K35/37(2006.01)N
A61K36/9066
韩 杰
215011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滨河路729号2-305苏州瀚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是以红参,黄芪,远志,葛根等十多味中草药为原料。具有补气活血,通阳温经的功效。本发明可治疗心动过缓症,对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制作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没有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1、 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配比:红参1~6克,生黄芪8~15克,远志5~15克,石菖蒲5~15克,葛根5~15克,瓜萎5~15克,薤白1~8克,枳壳1~8克,香附5~15克,郁金15~25克,丹参8~16克,赤芍5~15克,红花1~8克,桂枝1~8克,鸡内金5~15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述重量配比为:红参3克,生黄芪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葛根10克,瓜萎10克,薤白5克,枳壳5克,香附10克,郁金20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红花5克,桂枝5克,鸡内金10克。
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动过缓是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心动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目前用于心动过缓的药有(1)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麻黄素等。阿托品为竞争性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故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速。异丙肾上腺素为β-受体兴奋剂,对正位起搏点(窦房结)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加速传导,故可使心率加快。麻黄素对α、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弱而持久,故可使心率加快。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可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减慢心率,可抵销它的直接加速心率作用,故其加快心率的作用不明显。但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会引起震颤、焦虑、失眠、心悸等副作用并同时伴有头痛、心动过速、出汗以及有发热感等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具有补气活血,通阳温经的功效。治疗心动过缓症,对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制作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红参1~6克,生黄芪8~15克,远志5~15克,石菖蒲5~15克,葛根5~15克,瓜萎5~15克,薤白1~8克,枳壳1~8克,香附5~15克,郁金15~25克,丹参8~16克,赤芍5~15克,红花1~8克,桂枝1~8克,鸡内金5~15克。 本发明的各原料最佳重量配比为:红参3克,生黄芪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葛根10克,瓜萎10克,薤白5克,枳壳5克,香附10克,郁金20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红花5克,桂枝5克,鸡内金10克。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选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利用各位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心动过缓,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症状,药物安全没有毒副作用。 2.选用的中草药具有协同作用,诸药相合,具有补气活血,通阳温经的功效。 2.选用的中草药具有协同作用,诸药相合,具有补气活血,通阳温经的功效。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红参: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的功效。主治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神志恍惚,癫痫发狂,咳嗽痰多,痈疽疮毒,乳房肿痛。 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的功效。主治神昏癫痫,健忘耳聋,脘腹胀闷,噤口下痢。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举陷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疹出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瓜萎: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喘,胸痹结胸,肺痈肠痈,乳痈肿痛,肠燥便秘。 薤白: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功效。主治胸痹疼痛,痰饮咳喘,脘腹痞痛,泻痢后重。 枳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份经不调,经闭痛经。 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凉血的功效。主治经闭痛经,胸胁胀痛,脘腹刺痛,热病神昏,癫痫痰闭,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妇女倒经。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的功效。主治月份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癥瘕积聚,胸腹刺痛,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热病神志昏迷,心悸失眠;肝硬化,冠心病。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仆损伤,痈肿疮疡。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心腹瘀痛,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疡肿痛。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功效。主治饮食积滞,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及石淋,胆结石。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免疫学理论,创造性的选用配方,制作简单,具有补气活血,通阳温经的功效。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对治疗心动过缓,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症状有显著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取上述最佳重量配比的原料洗净,以除去灰尘等杂质,以陶瓷、玻璃器皿(如烧杯)、砂锅为最好,也可以用不锈钢锅,不要用铁锅、铝锅等。然后加水高过药物约3厘米左右,加水后浮在水面上的药要用筷子上下翻动,浸泡40-60分钟,再用火煎煮。一付药煎两次,煎煮时先用大火烧开,第一次在沸后再煎20-30分钟,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水高过药物2厘米左右,再用小火继续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将两次所得药液合并滤过,在100℃高温下灭菌后热封袋中包装即可,每袋200ml,温服,每日一袋,10天为一个疗程。
《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是以红参,黄芪,远志,葛根等十多味中草药为原料。具有补气活血,通阳温经的功效。本发明可治疗心动过缓症,对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制作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没有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