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用禾本科植物的病害 防治剂和防治病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属于Exserohilum属的微生物来防治有用的禾本科植物的病害防治剂和防治病害的方法。 技术背景
在水稻的栽培中,稻瘟病是最易发生的导致减产的疾病。因此,每年需施用1至3~4次杀真菌剂。
然而,从近来由化学农药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的角度出发,需要开发一种不以化学农药为基础的防治作物病害的药剂,以及应用该药剂的方法。
因此,开发出了一种应用微生物的防治病害的方法。根据施用方式,该方法可被分为两类。方法之一是对水稻品种接种与一些水稻品种不亲合性的稻瘟病菌(引起稻瘟病的病原体),因此使水稻产生抵抗病害的能力并防治稻瘟病。这种方法的例子包括在Bull.TohokuNatl.Agric.Exp.stn.75,27~39(1987)中所描述的方法以及在Annals of the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Vol.56 No.2,pp.273~275(1990)中描述的方法。另外,有一种相似的方法,是用从水稻分离出来的,对水稻有弱抗病原性的微生物对水稻品种接种,因而使其具有抵抗病害的能力并防治稻瘟病。这种方法在例如Annual Report of the Society of PlantProtection of North Japan,No.30,pp.53~55(1979)中有所描述。
另一种方法是应用对稻瘟病(导致稻瘟病的病原体)具有拮抗性的微生物来防治稻瘟病。这种方法的例子包括在Annals of the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Vol.58,No.3,pp.380~385(1992)中描述的方法,以及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号2—35076和5—65 209中描述的那些方法。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然而应用与稻瘟病不相容性的品种来诱发抵抗病害的能力的方法有以下问题。那就是,既然“不相容性”性质是某些病原体品种和某些靶标作物品种之间的相对性质,则对一种品种表现出不相容性的品种对其它品种能表现出互容性。因此在水稻种植地施用稻瘟病菌本身含有引起对所用稻瘟病菌有互容性的水稻品种稻瘟病的危险。特别是,在种植几种不同品种的地方,如果种植一种有互容性的水稻品种,则引发稻瘟病的可能性会增加。而且不相容性可以被诱变成相容性。因此,存在上述互容性品种混入将要被使用的不相容性的品种之中的危险。
在上文提到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接种一种由水稻分离出的微生物来诱发抗病害能力时,稻胡麻斑病(Bipolaris oryzae)显示了异常高的防治稻瘟病的效果。可是由于这种微生物是引发稻胡麻斑病叶斑的病原体,因此不能应用于稻田。
在许多情况下,应用对稻瘟病存在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上述方法,一般产生低的防治效果。例如,根据上述Annals of the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Vol.58,No.3,描述的方法,其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仅为大约50%。另外,在许多情况下,在这种方法中使用的微生物是有用作物的病原体,因此有在其它有用作物上导至有害效果的危险。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号No.2—35076中描述的方法使用了引发唐菖蒲细菌软腐病的病原体,日本未审专利公开号No.5—65209描述的方法使用了引发稻“恶苗病”病害的病原体(Gibberella fujikuroi)。
由于上述原因,尽管社会需求很强烈,但使用微生物防治病害的方法却应用极少。
在这样的环境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引起对有用植物生长不利效果的防治作物病害,如稻瘟病的方法。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本发明人对不对有用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杂草病原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稗病原体的属于Exserohilumspp.属的株具有高度防治有用禾本科植物病害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得以完成。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有用的禾本科植物病害的防治剂,其含有一种作为活性成份的属于Exserohilum属并具有防治有用禾本科植物病害的能力的微生物。关于属于Exserohilum属的微生物,可以使用Exserohilum monoceras。优选菌株的例子包括:
Exserohilum monoceras B026,Exserohilum monoceras B276,Exserohilum monoceras B232,Exserohilummonoceras B263,Exserohilum monoceras B267,Exserohilum monocerasJTB-159,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15,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40,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64,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77,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81,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3,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4,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5,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6,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7,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8,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9和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80。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有用禾本科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其中包括对有用禾本科植物施用一种属于Exserohilum属并具有防治有用禾本科植物病害能力的微生物。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关于用于本发明的微生物,只要是属于Exserohilum属,则没有什么特别限定。优选使用属于Exserohilum monoceras的微生物。作为优选的菌株,可以例举的有:Exserohilum monoceras B026,Exserohilummonoceras B276,Exserohilum monoceras B232,Exserohilum monocerasB263,Exserohilum monoceras B267,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159,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15,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40,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64,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77,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81,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3,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4,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5,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6,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7,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8,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9,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80
上面提到的菌株已经以下列登记号在国际生物科学和人类技术学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and HumanTechnology),工业科学和技术局(Agency of IndustrialScience and Technology)进行了保藏。
Exserohilum monoceras B026:FERM BP-4215
(原始保藏日:3月5日,1993)
Exserohilum monoceras B276:FERM BP-4220
(原始保藏日:3月5日,1993)
Exserohilum monoceras B232:FERM BP-4217
(原始保藏日:3月5日,1993)
Exserohilum monoceras B263:FERM BP-4218
(原始保藏日:3月5日,1993)
Exserohilum monoceras B267:FERM BP-4219
(原始保藏日:3月5日,1993)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159:FERM BP-4812
(原始保藏日:10月3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15:FERM BP-4813
(原始保藏日:10月3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40:FERM BP-4814
(原始保藏日:10月3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64:FERM BP-4815
(原始保藏日:10月3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77:FERM BP-4816
(原始保藏日:10月3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281:FERM BP-4817
(原始保藏日:10月3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3:FERM BP-4915
(原始保藏日:12月8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4:FERM BP-4916
(原始保藏日:12月8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5:FERM BP-4917
(原始保藏日:12月8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6:FERM BP-4918
(原始保藏日:12月8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7:FERM BP-4919
(原始保藏日:12月8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8:FERM BP-4920
(原始保藏日:12月8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79:FERM BP-4921
(原始保藏日:12月8日,1994)
Exserohilum monoceras JTB-680:FERM BP-4922
(原始保藏日:12月8日,1994)
这些菌株是从已生病害的杂草(稗)中分离的,并具有以下真菌学性质。
它们是需氧的,且它们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呈深的暗绿色或黑色。偶尔会发现白色或灰色空气生菌丝。它们的分生孢子是暗色的并以大约2至8个间距分生。它们为棱形,在中心部位最宽阔,趋向边缘时变薄。种脐是从这些分生菌丝的根底部伸出。分生菌丝的大小为大约40~150×10~25μm。
用A.Sivanesan的“Graminicolous Species of Bipolaris,Curvularia,Drechslera,Exserohilum and Their Teleomorphs”Mycological Pagers,No.158,p.211,Nov.1987和Ueda,Tsuda及Nishiyama的“Scientific Names for the So-Called Helminthosporium Pathogen Family”Plant Protection,Vol.32,No.9,pp.361-368,1978这两篇文献查对上述结果,主要由于它们菌落的形状以及它们分生菌丝的形态学与Exserohilummonoceras的相同,故将上文提及的菌株命名为Exserohilummonoceras。
根据上文提及的Ueda,Tsuda和Nishiyama及A.Sivanesan进行的分类使用了“Exserohilum属”这个名称。Luttrell[Revue deMycologie,41卷,271-279页,(1977)]和Alcorn(Mycotaxon8卷,411-414页,1978)也支持这一分类。另一方面,在Drechslera属中,Ellis[Dematioceous Hyphomycetes,CMI,Kew,608(1971)]包括Exserohilum属和Bipolaris属两者,而只使用后一个。然而除Ellis外,近来没有不承认Exserohilum属和Bipolaris属的研究人员。另外,既然已知Exserohilum属电镜形态即是Setosphaeria属,则那些被分类为Setosphaeria属的微生物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上述Exserohilum菌株的培养不需要特殊方法;可以使用类似于用来培养已知的Exserohilum株的方法。关于培养基,只要含有可吸收的碳源、氮源、矿物质,以及必需的适宜的生长促进物质的合成基质或者天然基质都可以使用。这种基质的具体例子包括燕麦粉蔗糖琼脂培养基、燕麦粉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V-8果汁琼脂培养基、查氏-Dox琼脂培养基等等。在培养中需要将温度保持在10至40℃,优选15至28℃,但更优选20至25℃,同时保持pH3至9,优选5至8。当在这些条件下菌株生长大约7至14天,在培养基表面就会生成足够量的分生孢子。
当本发明菌株被用于病害防治方法中时,使用了微生物的细胞(如分生孢子,子囊孢子、菌丝等),优选使用由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将无菌水倒在菌落上并用文具刷刮除培养基表面来收集分生孢子。根据这些方法,每个直径为9cm的实验盘可得到1×107至108分生孢子。
作为本发明的病害防治剂,可以使用微生物本身。然而通常,这些微生物与杀虫剂可接受的固体或液体载体相混合配制,并以液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乳油、油剂、胶囊等等形式使用。
对于微生物,通常使用其分生孢子。在液体制剂的情况下,合适的孢子的浓度是103至107孢子/ml,优选104至106孢子/ml。
当微生物被实际应用于农田时,需要调节其施用量,使其分生孢子数为每10公亩为108至1012个,优选每10公亩109至1011个。
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治的靶标病害包括稻瘟病、稻胡麻斑病、稻叶枯病、稻纹枯病、玉米叶斑病、玉米黑粉病、玉米大斑病,以及麦、大麦、黑麦和燕麦的各种黑粉病。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实施例1)如B026、B232、B263、B267和B276的菌株的选择。
从全日本收集染有病害的杂草,从损害处采集真菌病原体。然后根据下面提及的方法研究这些病原体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将杂草病原体施用到健康的水稻植株(品种:Koshihikari)上。当植株在温室里培养任一段时期后,向其接种对这一稻品种有相容性的稻瘟病病原体。接种大约一个月后,综合评价稻瘟病的损害指数,选出了高效的稗病原体(菌株B026、B232、B263、B267、B276、JTB-159、JTB-215、JTB-240、JTB-264、JTB-277、JTB-281、JTB-673、JTB-674、JTB-675、JTB-676、JTB-677、JTB-678、JTB-679、和JTB-680)(实施例2)抗稻瘟病稗病原体的19个菌株的防治效果
在1/10000公亩的盆中播种水稻种子(品种:Koshihikari)并在温室中生长大约4星期。然后施用1%硫酸铵水溶液作为肥料。所得植株再在温室中培养大约一周,然后用6叶期的植株进行防治效果实验。
在25℃下,分别将19种稗病原体的菌株在燕麦粉蔗糖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个星期以生成分生孢子。将这些分生孢子悬浮在0.02%吐温20水溶液中,然后将浓度调至105或106个分生孢子/ml,从而得到不同浓度的试验溶液。用喷雾器以1ml/盆的剂量将每一分生孢子悬浮液喷施在植株上,然后将植株放在保持在25℃,100%湿度的湿润空间,生长20个小时。每一试验小区处理三个小盆。
将这些小盆置于温室2天后,以1ml/盆的剂量,用对水稻品种Koshihikari相容性的由稻瘟病种007产生的分生孢子的悬浮液(105分生孢子/ml 0.02%吐温20水溶液)对植株进行喷雾接种,然后将植株置于25℃,100%湿度的湿润室内生长20小时。
接种后一星期,研究每个第六叶损伤的平均数,按下式计算防治百分率。
表1.抗稻瘟病稗病原体的防治效果
防治稻瘟病的百分率
稗病原体的分生孢子的浓度
108 分生孢子/ml 105分生孢子/ml
未处理 - -
B026 +++ ++
B232 +++ +++
B263 +++ ++
B267 +++ ++
B276 +++ +++
JTB-159 +++ +++
JTB-215 +++ +++
JTB-240 +++ +
JTB-264 +++ ++
JTB-277 +++ +++
JTB-281 +++ +++
JTB-673 +++ +++
JTB-674 +++ +++
JTB-675 +++ +++
JTB-676 +++ +++
JTB-677 +++ +++
JTB-678 +++ +++
JTB-679 +++ +++
JTB-680 +++ +++防治百分率=(1—处理小区内损伤的平均数/未处理小区内损伤的
平均数)×100防治百分率的评定:
0~25%: -
26~50%: +
51~75%: ++
76~100%:+++
如表1所示,发现任一被试验的菌株对稻瘟病均有高效防治效果。(实施例3)对稻瘟病防治效果的持久性
将水稻种子(品种:Koshihikari)在1/10000公亩的盆中播种,并在温室中生长大约3星期。然后施用1%硫酸铵水溶液作为肥料,所得植物再在温室中生长大约一星期,然后用4至5叶期植物进行防治效果实验。
使稗病原体B026菌株在燕麦粉蔗糖琼脂培养基中生长2星期以生成分生孢子。将这些分生孢子悬浮在含0.02%吐温80的无菌水中,然后将浓度调至105或106个分生孢子/ml,从而得到不同浓度的处理溶液。用喷雾器以2ml/盆的剂量将每种分生孢子悬浮液喷施于植物,然后将植物置于25℃,100%湿度的湿润小室中生长18小时。每一试验小区处理两个盆。
这些盆置于温室中2、3或9天后,以1ml/盆的剂量对植物喷雾接种对水稻品种:Koshihikari具有相容性的来自稻瘟病品种013的分生孢子的悬浮液(105个分生孢子/ml 0.02%吐温80水溶液),然后将植物置于25℃,100%湿度的湿润小室中生长18个小时。
接种后一星期,综合评价稻瘟病的损伤系数(评定:健康植株为0;完全枯萎和被杀死为100;植物生长水平,稻瘟病病斑数等已被考虑在内)。由下式计算抑制百分率。
表2.用B026处理数天后防治稻瘟病的效果 分生孢子浓度 / 防治百分率 (孢子/ml) 用稗病原体处理后的天数
2 3 9
105 68 63 79
106 74 74 79防治百分率=(1-被处理小区内的病害指数/未处理小区内的病害
指数)×100如表2所示,无论用稗病原体处理后的时间有多久,发现以每一浓度处理的任何试验小区均有高的防治稻瘟病的效果。(实施例4)处理秧苗培养箱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在秧苗培养箱(12×12×3cm)中播种水稻种子(品种:Koshihikari)并在温室中生长。用所得2-至3-叶期水稻植株进行防治作用实验。对水稻植株喷施产生于菌株JTB—277的分生孢子悬浮液(105或106个分生孢子/ml 0.02%吐温20水溶液),然后将其置于保持在温度25℃,100%湿度的湿润小室中生长20个小时。植物在温室中生长7天后,其中每5个秧苗被移栽到一个1/10000公亩的盆中,通过装填稻田土壤使小盆具有稻田的条件。
移栽14天后,用对Koshihikari品种有相容性的稻瘟病种007对达到5个时期前后的植物进行接种,然后将植物置于保持温度25℃,100%湿度的湿润小室中生长18个小时。接种后七天,研究植株的每个第5叶的平均损害数,用下式计算防治百分率。结果如表3所示,用本发明的病害防治剂处理秧苗培养箱防治稻瘟病会得到高的防治效果。防治百分率=(1-被处理小区内损害的平均数/未处理小区内损害
的平均数)×100
表3
分生孢子浓度 防治百分率
(孢子/ml)
0 0
105 78
106 90(实施例5)叶面施用防治稻瘟病的效果
在机械插秧水稻秧苗(品种:Koshihikari)的田间安排了重复三次的4块试验小区(I~IV地块)总共12块,每一小区为4m2。按常规进行栽培管理。用低压喷雾器以100升/10公亩的剂量将浓度为106分生孢子/ml 0.02%吐温20水溶液的JTB-678菌株微生物的悬浮液喷施于水稻植株上,I小区喷施一次,II小区喷施两次,III小区喷施三次,IV小区喷施四次。
当旗叶完全长出后,检验每一试验小区24棵植株发生的稻瘟病的比例,并用下式计算防治叶枯萎的百分率。进一步地,在收获前两个星期,对每一试验小区的8棵植株检查穗枯萎发生的严重度,并通过下面常用的公式计算防治穗枯萎的百分率。如表4所示,叶面施用本发明病害防治剂会得到对叶枯萎和穗枯萎的高的防治效果。
防治叶枯萎的百分率=(1-被处理小区病害面积比/未处理小区病
害面积比)×100
防治穗枯萎的百分率=(1-被处理小区内发病的严重度*/未处理
小区内发病的严重度*)×100其中 A:颈部发生枯萎的穗的数目B:2/3以上的枝梗发生枯萎的穗的数目C:2/3至1/3的枝梗发生枯萎的穗的数目D:1/3以上的枝梗发生枯萎的穗的数目
表4
试验小区 处理次数 防治百分率
叶枯萎 穗枯萎
I 1 100 88
II 2 100 91
III 3 100 93
IV 4 100 95
*I试验小区:处理5-至7-叶期植物
II试验小区:处理5-至7-叶期和8-至9-叶期植物。
III试验小区:处理5-至7-叶期、8-至9-叶期和10-至11
-叶期植物。
IV试验小区:处理5-至7-叶期、8-至9-叶期、10-至11
-叶期和11-至12-叶期植物。(实施例6)穗部施用防治稻瘟病效果
在机械插秧水稻秧苗(品种:Koshihikari)的田中安排总共12块,三次重复的4个试验小区,每一小区为4m2。按常规进行栽培管理。用低压喷雾器以100升/10公亩的剂量将浓度为106分生孢子/ml的JTB-159菌株微生物的悬浮液一次喷施于水稻植株。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收获前两个星期,检查每一试验小区8株植物发生穗枯萎的严重度,并计算发病的严重度。用实施例5描述的公式计算防治穗枯萎的百分率。如表5所示,穗部施用本发明病害防治剂会得到对穗枯萎的高的防治效果。
表5
防治穗枯萎的百分率
用JTB-159处理 99(实施例7)防治水稻胡麻斑病的效果
在1/10000公亩的小盆中播种的水稻种子(品种:Koshihikari),并置于温室中生长。用所得4-至5-叶期植株进行防治效果试验。对植株喷施浓度为105或106个分生孢子/ml 0.02%吐温20水溶液的JTB-679菌株或JTB-680菌株的分生孢子的悬浮液,并将植株置于保持温度在25℃,湿度100%的湿润的小室中生长20小时。这些植株在温室中放置一天后,对植株喷雾接种稻长蠕孢(Bipolarisoryzae),再将其置于保持在温度25℃,湿度100%的湿润小室中20小时。接种后七天,检查每叶损伤的平均数,并用实施例4描述的公式计算防治百分率。如表6所示,本发明病害防治剂防止了水稻胡麻斑病的发生。
表6
菌株 分生孢子浓度 防治百分率
(分生孢子/ml)
JTB-679 105 90
106 99
JTB-680 105 87
106 96
应用实施例制剂实施例1(液剂)
向无菌水(20升)中加入Exserohilum monoceras B026菌株的分生孢子(2×109)和吐温80(4g)并混合,从而制得液剂。该液剂可施用于稻瘟病可能发生的1公亩的水稻田中。制剂实施例2(可湿性粉剂)
以107个分生孢子/ml的浓度,将分生孢子(来自JTB-680菌株)悬浮于麦芽糖(9%),粘土(1%)和水(90%)的混合物中,空气干燥后,混合干燥产物并挤压从而制得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3(可湿性粉剂)
以107个分生孢子/ml的浓度将分生孢子(来自B-263菌株)悬浮于乳糖(9%)、沸石(1%)和水(90%)的混合物中。空气干燥后,将干燥产物混合并挤压制得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4(可湿性粉剂)
以107个分生孢子/g的浓度将分生孢子(来自JTB-674菌株)悬浮在硅藻土(15%)、高岭土(77%)和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8%)的混合物中。空气干燥后,混合干燥产品并挤压制得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5(可湿性粉剂)
以107个分生孢子/ml的浓度将分生孢子(来自JTB-159菌株)悬浮在硅藻土(33%)、羧甲基纤维素(0.33%)和水(66.67%)的混合物中。空气干燥后,混合干燥产品并挤压制得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6(粉剂)
以107个分生孢子/g的浓度,将分生孢子(来自B-276菌株)混合在羟丙基-β-环糊精(14%)、白碳黑(12%)和粘土(74%)的混合物中。空气干燥后,将干燥产品均匀挤压,从而制得粉剂。制剂实施例7(颗粒剂)
以107个分生孢子/g的浓度向β-环糊精(15%)、淀粉(2%)、膨润土(18%)、碳酸钙(36%)和水(29%)的混合物中加入分生孢子(来自JTB-281菌株)并混合。用造粒机将所得混合物造粒然后干燥,从而制得颗粒剂。制剂实施例8(乳油)
以107个分生孢子/g的浓度向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磷酸铵(18%)、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6%)、磷酸三乙酯(29%)和磷酸三丁酯(47%)混合物中加入分生孢子(来自JTB-675菌株)并悬浮均匀,从而制得乳油。制剂实施例9(油剂)
将107个分生孢子(来自JTB-277菌株)悬浮于1ml由锭子油(95%)、蓖麻油(4%)和硅油(1%)组成的混合物中,从而制得油剂。制剂实施例10(干胶悬剂)
将107个分生孢子(来自JTB-215菌株)悬浮于1ml由烷基苯磺酰钠(12%)和聚乙二醇醚(88%)组成的组合物中,从而制得干胶悬剂。 制剂实施例11(胶囊)
将107个分生孢子(来自JTB-679菌株)悬浮在1ml由藻酸钠(0.7%)、高岭土(5%)、甘油(15%)和水(79.3%)组成的混合物中,并滴入0.2M乙酸钙溶液,从而制得类胶囊产物。将该产物研细,过筛并空气干燥,从而制得胶囊。制剂实施例12(胶囊)
将107个分生孢子(来自JTB-678菌株)悬浮在1ml由藻酸钠(0.7%)、硅藻土(5%)、甘油(15%)和水(79.3%)的混合物中,并滴入0.2M氢化钙溶液,从而制得类胶囊制品。将该产品研细,过筛并空气干燥,从而制得胶囊。
本发明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于有用禾本科植物的一种新的病害防治剂和病害防治方法。由于该病害防治剂和方法使用了由杂草分离的微生物,因而不必担心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外,与常规微生物杀虫剂不同,本发明试剂及方法不会对有用作物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使用本发明病害防治剂对这些作物处理一次,就能防治有用的禾本科植物的病害。同时,该剂有防治在有用的禾本科植物生长的全部周期中产生的病害的效果。因此,从工业角度出发,本发明的制剂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