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寻麻疹的药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2913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75205.5

申请日:

2009.08.20

公开号:

CN101628061A

公开日:

2010.01.2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88公开日:20100120|||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8; A61P17/00; A61P37/08

主分类号:

A61K36/888

申请人:

李书林

发明人:

李书林

地址:

032600山西省左权县辽阳镇皇母圣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 源;郑晋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为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解决寻麻疹的治疗问题。是由下列原料药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制何首乌10-20份,苦参13-16份,石菖蒲8-12份,荆芥7-11份,威灵仙10-15份,炒胡麻仁16-20份。以上药物综合使用,能起到清热燥湿,解表散风,驱风散寒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原料药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 制何首乌10-20份,苦参13-16份,石菖蒲8-12份,荆芥7-11份,威灵仙10-15 份,炒胡麻仁16-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寻麻疹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原料药物 按照重量比例制成,制何首乌15份,苦参15份,石菖蒲10份,荆芥10份, 威灵仙13份,炒胡麻仁18份。

说明书


治疗寻麻疹地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为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

    背景技术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目前西医对荨麻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主,如口服西药,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当重新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中医理论认为风邪是本病的主要外因。治疗中祛风是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寻麻疹的治疗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是由下列原料药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制何首乌10-20份,苦参13-16份,石菖蒲8-12份,荆芥7-11份,威灵仙10-15份,炒胡麻仁16-20份。

    以上药物混合后加水15-20倍,然后煎15-2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然后对滤液继续加热浓缩到一半体积。

    何首乌,性味归经,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威灵仙辛咸,温,有毒。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胡麻仁,性甘,平。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以上药物综合使用,能起到清热燥湿,解表散风,驱风散寒的效果。

    以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最佳技术方案:制何首乌15份,苦参15份,石菖蒲10份,荆芥10份,威灵仙13份,炒胡麻仁18份。在数年来的临床使用的治疗情况统计结果表:

    典型病例

    1、王某,女,26岁,左权县铁厂工作。因感冒而引起全身瘙痒,并伴有风疹块发作,一周未能消除。经西医口服和注射抗过敏药物后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一个疗程后治愈。

    2、刘某,男,48岁,机关干部。患病症状,身痒发作数日,成日搔痒,皮肤色红,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细,下午阵性腹痛,形寒,夜寐不宁。服用本药物2个疗程后痊愈。

    3、吴某,女,62岁,务农,左权县桐峪村人。病状:一年前受凉感风寒,身痒且伴有风疹,且在气候明显变化的时候发作。服用抗过敏西药和注射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后病情可暂时控制,但是不久又复发。因一年来病情屡发,周身不适,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服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三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有复发。

    4、程某,女,12岁,本县西关学校学生。不知何因全身出现风疹一周不消,而且部位不固定,周身游移。服用一些西药效果不明显,该用本发明所述药物一个疗程后痊愈。

    5、李某,男,39岁,本县水厂工人。因长期接触凉水环境而引起全身搔痒症状。抓后皮肤潮红浮肿,大小不等,有明显的搔痒和轻度的烧灼感。曾经服用苯海拉朋等药物后效果不佳,只是暂时起效。服用本药物后两个疗程即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是由下列原料药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制何首乌10份,苦参16份,石菖蒲8份,荆芥11份,威灵仙10份,炒胡麻仁20份。

    以上药物混合后加水15-20倍,然后煎15-2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然后对滤液继续加热浓缩到一半体积。

    实施例2,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是由下列原料药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制何首乌20份,苦参13份,石菖蒲12份,荆芥7份,威灵仙15份,炒胡麻仁16份。

    以上药物混合后加水15-20倍,然后煎15-2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然后对滤液继续加热浓缩到一半体积。

    实施例3,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是由下列原料药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制何首乌15份,苦参15份,石菖蒲10份,荆芥10份,威灵仙13份,炒胡麻仁18份。

    以上药物混合后加水15-20倍,然后煎15-2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然后对滤液继续加热浓缩到一半体积。

治疗寻麻疹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治疗寻麻疹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治疗寻麻疹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寻麻疹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寻麻疹的药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为一种治疗寻麻疹的药物。解决寻麻疹的治疗问题。是由下列原料药物按照重量比例制成,制何首乌10-20份,苦参13-16份,石菖蒲8-12份,荆芥7-11份,威灵仙10-15份,炒胡麻仁16-20份。以上药物综合使用,能起到清热燥湿,解表散风,驱风散寒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