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32852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2205.7

申请日:

2009.06.06

公开号:

CN101584285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G 1/04登记生效日:2017032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变更后权利人:镇江三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2364 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蒋墅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212126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曲阳村|||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A01G 1/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变更后: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2008 江苏省镇江市宗泽路118号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变更后:212364 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蒋墅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发明人:

朱忠贵; 张会欣; 孙 剑

地址:

212008江苏省镇江市宗泽路118号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公开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鸡腿菇菌袋生产季节,菌种选择,菌袋处理措施,栽培方法选择,覆土处理,其特征在于:鸡爪菌应以预防为主,把杂菌消灭在发生危害之前。覆土时先检查菌袋,因“鸡爪菇”菌丝有一股特殊气味,覆土时可以闻出来。对已感染“鸡爪菇”的菌袋不宜当时覆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3-6个月再覆土,这样,鸡爪菇菌丝大部分失活,而鸡腿菇菌丝活力仍然比较强。本发明的综合防治方法,将鸡爪菌控制在危害发生之前,有效地解决了鸡爪菌污染,为鸡腿菇发展提供了保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鸡腿菇菌袋生产季节,菌种选择,菌袋处理措施,栽培方法与栽培场所的选择,覆土处理,其特征在于:鸡爪菌应以预防和综合防治为主,把杂菌消灭在危害发生之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鸡腿菇菌袋生产季节是:尽量避免在高温期间生产菌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选择是:尽量使用菌丝活力强的菌种接种,最好采用原种直接接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袋处理措施是:覆土前先检查菌袋,因“鸡爪菌”菌丝有一股特殊气味,覆土时可以闻出来。对已感染“鸡爪菌”的菌袋不宜当时覆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3-6个月再覆土,这样,鸡爪菌菌丝大部分失活,而鸡腿菇菌丝活力仍然比较强。当时覆土的菌袋,覆土时将两头老化的菌丝扒去1cm左右,把可能受到感染的菌丝清除。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选择是:将菌袋划3-5道口或开5-6个φ3-4cm的小洞后排在菇床上覆土出菇;或将菌袋直立,把土直接覆在袋口上,采取这种不脱袋覆土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土处理方法是:在土中拌入2-3%的石灰粉及杀虫剂,调好水分后覆薄膜闷24-48小时,覆土前揭开薄膜散气。此外,经常在栽培场所的内外空间、地面喷洒多菌灵、新洁尔灭等药剂,减少环境中杂菌基数。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场所可以选择常年温度保持在18-22℃的防空洞,利用防空洞特殊的生态条件也可以有效预防“鸡爪菌”病害的发生。

说明书

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鸡腿菇色泽洁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含抗癌活性物质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长期食用对降低血糖浓度、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较好的效果。该品种已成为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的集“天然、营养、保健”三种功能为一体的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是一种具有较高商业潜能和开发前景的优质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在鸡腿菇实际栽培中,经常出现一种有害杂菌---“鸡爪菌”,而一旦发生鸡爪菌就无法治愈,发生鸡爪菌的地方一般不会长鸡腿菇,这种病害对鸡腿菇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鸡爪菌被食用菌业界称为鸡腿菇生产中的“蘑菇癌症”。“鸡爪菌”,又叫叉状炭角菌,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危害鸡腿菇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原真菌,主要发生在鸡腿菇的子实体生长阶段。因这种杂菌子实体酷似鸡爪,故被称为“鸡爪菌”。对于该病的防治,目前为止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公开发表。一旦发病,危害严重。现有技术中,是将发生鸡爪菌的地方用工具挖出销毁,洒上石灰粉,不仅不能控制污染,往往将菇床挖的千疮百孔,出菇面积越来越小,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找到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鸡腿菇菌袋生产季节,菌种选择,菌袋处理措施,栽培方法选择,覆土处理,其特征在于:以预防和综合防治为主,把杂菌控制在危害发生之前。覆土时先检查菌袋,因“鸡爪菇”菌丝有一股特殊气味,覆土时可以闻出来。对已感染“鸡爪菇”的菌袋不宜当时覆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3-6个月再覆土,这样,鸡爪菇菌丝大部分失活,而鸡腿菇菌丝活力仍然比较强。本发明利用预防和综合防治方法,将鸡爪菌控制在危害发生之前,有效地解决了鸡爪菌污染问题,为鸡腿菇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了解鸡爪菌生物学特性:鸡腿菇菌袋覆土后,往往先从覆土层上长出“鸡爪菌”,其幼嫩子实体外部浅褐色,内部白色,从基部分枝2-5条,长2cm左右,粗约2mm,基部土壤中有粗网状的菌索与鸡腿菇的菌丝相连。成熟后的子实体全长4-11cm,粗约4mm;其中子座长2-6cm,粗3-4mm,灰褐色至黑色;内部近白色,实心,近似木质,干后韧,不易折断,子座顶端尖细,颜色稍浅,呈棕褐色,长2-4cm,粗0.3-1mm,似鸡爪的趾甲,顶端长满粉状孢子。基部柄长,并深入土中,常有2-5个子座柄相连。形成根状柄,长3-5cm,粗1.8-2.5mm。叉状炭角菌的菌丝和子实体与鸡腿菇争夺营养、水分和空气,强烈抑制鸡腿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菌床上一旦长出“鸡爪菇”,鸡腿菇产量就会大大降低,甚至绝收,具危害很大。
2、掌握鸡爪菌的发生规律:叉状炭角菌主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枯木、草料、土地及空气中,其子囊孢子可随栽培原料、土地、空气等多种媒介侵入鸡腿菇生长基质。“鸡爪菌”喜欢高温、阴暗及通气不良的环境。在春末、夏季及初秋栽培,最容易发生,一般25℃以上危害最重。此外,培养料发酵、灭菌不彻底,覆土材料处理不好,栽培环境消毒不够,也是导致鸡爪菌发生的原因之一。据栽培实践观察,生料、发酵料比熟料更易感染鸡爪菌。鸡爪菌一般在菌袋覆土后才发生,因此,许多人都认为鸡爪菌是土壤带菌。我们在生产中发现,没有覆土的菌袋有时也会长出“鸡爪菌”。所以,本发明认为,“鸡爪菌是土壤带菌”的观点具有片面性,必须予以更新。
鸡爪菌一旦发生,很难治理,因为鸡爪菌的菌丝似乎与鸡腿菇共生,两者生长条件极为相近,且发生迅速。因此,鸡爪菌应以预防和综合防治为主,将其控制在危害发生之前。
3、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本发明认为,预防鸡爪菌发生主要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据观察,鸡爪菌的孢子适宜在25℃以上温度萌发,栽培过程中,温度控制成为鸡爪菌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尽量避免在高温期间生产菌袋;
(2)使用菌丝活力强的菌种接种,最好采用原种直接接种;
(3)覆土时将两头老化的菌丝扒去1cm左右,把可能受到感染的菌丝清除;
(4)覆土时先检查菌袋,因“鸡爪菌”菌丝有一股特殊气味,覆土时可以闻出来。对已感染“鸡爪菌”的菌袋不宜当时覆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3-6个月再覆土,这样,鸡爪菌菌丝大部分失活,而鸡腿菇菌丝活力仍然比较强;
(5)采取不脱袋覆土法。将菌袋划3-5道口或开5-6个φ3-4cm的小洞后排在菇床上覆土出菇;或将菌袋直立,把土直接覆在袋口上,可以有效防治交叉感染;
(6)对覆土进行处理,防止土壤带菌。方法是在土中拌入2-3%的石灰粉及杀虫剂,调好水分后覆薄膜闷24-48h,覆土前揭开薄膜散气。此外,经常在栽培场所的内外空间、地面喷洒多菌灵、新洁尔灭等药剂,减少环境中杂菌基数。
(7)利用人防设施栽培鸡腿菇。大多数防空洞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8-22℃,是很适合鸡腿菇生长发育的环境,但不适合“鸡爪菌”生长。这样,利用防空洞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也可以有效预防“鸡爪菌”病害的发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预防和综合防治方法,将鸡爪菌控制在危害发生之前,有效地解决了鸡爪菌污染问题,为鸡腿菇生产提供了保障。
2、本发明创新的对已感染“鸡爪菌”的菌袋不当时覆土,而是采用在常温下放置3-6个月再覆土的方法,经过高温或者低温环境,鸡爪菇菌丝大部分失活,而鸡腿菇菌丝活力仍然比较强,可以正常覆土出菇,对产量影响也不大。本发明可以使污染的菌袋正常出菇,减少损失,增加经济效益。
3、本发明采取不脱袋而是将菌袋划3-5道口或开5-6个φ3-4cm的小洞后排在菇床上,或将菌袋直立,把土直接覆在袋口上,这种直接覆土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治交叉感染。
4、本发明利用防空洞作为鸡腿菇的栽培场所,其常年温度在18-22℃,自然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控制“鸡爪菌”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现有技术要求选择鸡腿菇栽培原料,进行鸡腿菇菌袋生产,再根据本发明的具体防治方法实施“鸡爪菌”的综合防治。
(1)选择适宜的鸡腿菇菌袋生产季节:据观察,“鸡爪菌”的孢子适宜在25℃以上温度萌发,栽培过程中,温度控制成为鸡爪菌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生产菌袋;可以选择温度在2-23℃的春秋季集中进行鸡腿菇菌袋生产,适宜条件分批开袋出菇的方法,不给“鸡爪菌”生长的机会。
(2)选择菌丝活力强的鸡腿菇菌种,最好采用原种直接接种,提高菌种抗杂能力,不使用时间长,菌丝老化,活力降低的菌种。
(3)覆土时将两头老化的菌丝扒去1cm左右,把可能受到感染的菌丝清除。
(4)覆土时先检查菌袋,因“鸡爪菌”菌丝有一股特殊气味,覆土时可以闻出来。对已感染“鸡爪菌”的菌袋不宜当时覆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3-6个月再覆土,这样,鸡爪菌菌丝大部分失活,而鸡腿菇菌丝活力仍然比较强;
(5)采取不脱袋覆土法。将菌袋划3-5道口或开5-6个φ3-4cm的小洞后排在菇床上覆土出菇;或将菌袋直立,把土直接覆在袋口上,可以有效防治交叉感染;
(6)对覆土进行处理,防止土壤带菌。方法是在土中拌入2-3%的石灰粉及杀虫剂,调好水分后覆薄膜闷24-48h,覆土前揭开薄膜散气。此外,经常在栽培场所的内外空间、地面喷洒多菌灵、新洁尔灭等药剂,减少环境中杂菌基数。
(7)选择人防设施作为鸡腿菇的栽培场所。大多数防空洞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8-22℃,是很适合鸡腿菇生长发育的环境,但不适合“鸡爪菌”生长。这样,利用防空洞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也可以有效预防“鸡爪菌”病害的发生。

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公开一种鸡爪菌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鸡腿菇菌袋生产季节,菌种选择,菌袋处理措施,栽培方法选择,覆土处理,其特征在于:鸡爪菌应以预防为主,把杂菌消灭在发生危害之前。覆土时先检查菌袋,因“鸡爪菇”菌丝有一股特殊气味,覆土时可以闻出来。对已感染“鸡爪菇”的菌袋不宜当时覆土,可以在常温下放置3-6个月再覆土,这样,鸡爪菇菌丝大部分失活,而鸡腿菇菌丝活力仍然比较强。本发明的综合防治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