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及医药应用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降低血清胆固醇剂的新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 以及服用本发明的 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用于治疗。本发明还涉及含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是西方国家死亡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以及健康投资大量消 耗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主要成分, 并且也是胆固醇在动脉 壁细胞内的主要贮存形式。
调节人和动物全身胆固醇体内平衡涉及调节饮食胆固醇和调节胆固醇生物合成、 胆汁酸生物合成和含有胆固醇的血浆脂蛋白的分解代谢。 来自食物和胆汁源的胆固醇在肠 道被吸收, 并且作为乳糜微粒的成分进入循环。 另一方面, 胆固醇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是通 过肝脏进行的。 因此, 它是血浆胆固醇含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肝脏是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合成和分泌的场所, 然后 VLDL 在循环中代谢为低密度脂蛋白 (LDL)。LDL 是血浆中带有脂 蛋白主要胆固醇, 并且其浓度的增加与增加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无论通过什么手段, 如果 肠的胆固醇的吸收被减少了, 那么就会有较少的胆固醇输送到肝脏。该作用的结果是减少 了肝脏脂蛋白 (VLDL) 产生, 以及增加肝脏清除血浆胆固醇。
目前的很多临床研究已明确,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导致冠心病的重大危险因 素之一。血清总胆固醇越高, 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大, 时间也越早。血清总胆固醇每 降低 1%, 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 2%。因此, 抑制胆固醇酯形成和降低血清胆固醇似 乎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损害形成的发展、 减少胆固醇酯在动脉壁内的积累并阻止肠吸收饮 食胆固醇。
尽管目前有各种各样的治疗剂, 如他汀类 (statins) 例如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 胆汁酸粘合剂, 氯贝特类 (fibrates), 烟酸类似物等, 但是相当比例的高胆固醇血症人群未 能达到目标胆固醇水平, 或者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安全性, 不能进行达到目标水平所 需要的长期使用。因此, 仍然需要开发出更有效且耐受性更好的活性剂。
很 多 专 利 对 具 有 所 述 胆 固 醇 吸 收 抑 制 活 性 的 化 合 物 已 有 描 述, 例如描述于 WO 93/02048、 WO 94/17038、 WO 95/08532、 WO 95/26334、 WO 95/35277、 WO96/16037、 WO 96/19450、 WO 97/16455、 WO 02/50027、 WO 02/50060、 WO02/50068、 WO 02/50090、 WO 02/66464、 WO 04/000803、 WO 04/000804、 WO04/000805、 US 5756470、 US 5767115 和 US RE37721 中的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报道的是可用于降低胆固醇和 / 或抑制哺乳动物动脉壁 内含有胆固醇损害的形成的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是基于以上 2- 氮杂环丁烷酮衍生物令人惊奇的抑制胆固醇吸收的发现。 本发明对这类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进行合成和结构改造, 以期寻找对胆固醇有更强抑制作 用的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没有在上面任何申请中公开。
本发明还涉及应用本发明的氮杂环丁酮化合物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公开新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剂——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或 其药学上适用的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公开所述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可用式 (I) 表示 :
式 (I)
其中
R1 独立地选自 1-3 个以下基团 : 氢、 卤素、 三氟甲基、 氰基、 C1-C6 烷基、 C2-C6 烯基、 7 C3-C6 环烷基、 羟基、 C1-C6 烷氧基、 苄氧基和 -OCOR ;
R2 独立地选自 1-3 个以下基团 : 氢、 卤素、 三氟甲基、 氰基、 C1-C6 烷基、 C2-C6 烯基、 7 C3-C6 环烷基、 羟基、 C1-C6 烷氧基、 苄氧基和 -OCOR ;
R3 独立地选自 1-3 个以下基团 : 氢、 卤素、 三氟甲基、 氰基、 C1-C6 烷基、 C2-C6 烯基、 C3-C6 环烷基、 C1-C6 烷氧基和苄氧基 ;
R4 为氢、 C1-C6 烷基、 C2-C6 烯基和 C3-C6 环烷基 ; 5
R 为氢、 C1-C6 烷基、 C2-C6 烯基和 C3-C6 环烷基 ;
R6 为氢或者 -COR7 ;
R7 为 C1-C10 烷基、 苯基或者取代苯基, 所述取代基包括 : 卤素、 三氟甲基、 氰基、 羟 基、 C1-C6 烷基、 C2-C6 烯基、 C3-C6 环烷基、 C1-C6 烷氧基、 苯氧基和苄氧基 ;
m 为 0、 1、 2 或者 3 ;
n 为 1、 2 或者 3 ;
其中, 碳碳双键为 Z 构型或者 E 构型。
或者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中, “卤素” 包括氟、 氯、 溴和碘 ; “C1-C6 烷基” 包括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正丁基、 异丁基、 叔丁基、 正戊基、 异戊基、 新戊基、 正己基、 异己基、 新 己基 ; “C2-C6 烯基” 包括乙烯基、 丙烯基、 烯丙基、 丁烯基、 戊烯基、 己烯基 ; “C3-C6 环烷基” 包 括环丙基、 环丁基、 环戊基、 环己基 ; “C1-C6 烷氧基” 包括甲氧基、 乙氧基、 正丙氧基、 异丙氧 基、 正丁氧基、 异丁氧基、 叔丁氧基、 正戊氧基、 异戊氧基、 新戊氧基、 正己氧基、 异己氧基、 新 己氧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涉及制备式 (I) 化合物中使用的中间体化合物, 式 III 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
R3 为独立地选自 1-3 个以下基团 : 氢、 卤素、 三氟甲基、 氰基、 C1-C6 烷基、 C2-C6 烯 基、 C3-C6 环烷基、 C1-C6 烷氧基和苄氧基 ; 4
R 为氢、 C1-C6 烷基、 C2-C6 烯基和 C3-C6 环烷基 ; 5
R 为氢、 C1-C6 烷基、 C2-C6 烯基和 C3-C6 环烷基 ; 8
R 为羟基的保护基团, 如: 乙酰基, 叔丁基二甲基硅基 (TBDMS), 三甲基硅基 (TMS) 或叔丁基二苯基硅基 (TBDPS) 等 ;
m 为 0、 1、 2 或者 3 ; n 为 1、 2 或者 3 ; 其中, 碳碳双键为 Z 构型或者 E 构型。 式 V 化合物 :
其中 R1、 R2、 R3、 R4、 R5、 R8、 m、 n 如上所定义。 式 IV 化合物 :
其中 R1、 R2、 R3、 R4、 R5、 R8、 m、 n 如上所定义。 式 L 化合物 :
其中 R3、 R4、 R5、 R8、 m、 n 如上所定义。 式 K 化合物 :
其中, R3、 R4、 R5、 R8、 m、 n 如上所定义, R9 为 Me 或 Et。 式 J 化合物 :
其中 R3、 R4、 R5、 R8、 R9、 m、 n 如上所定义。 式 H 化合物 :
其中 R3、 R4、 R5、 R8、 R9、 m、 n 如上所定义。 式 G 化合物 :
其中, R3、 R4、 R5、 R8、 m、 n 如上所定义, X 为卤素, 即为氟、 氯、 溴或碘。 式 F 化合物 :
其中, R3、 R4、 R5、 R8、 m、 n 如上所定义。 式 D 化合物 :其中, R3、 R4、 R5、 R8、 m、 n 如上所定义。
并且, 在上述带有碳碳双键的中间体化合物中, 碳碳双键为 Z 构型或者 E 构型。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涉及药物组合物, 其中包括有效剂量的式 (I) 化合物或者它 们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与式 (I) 化合物相容的药学上适用载体。式 (I) 化合物可以用一般的剂型给药, 优选口服剂型如胶囊剂、 片剂、 粉剂、 扁囊剂、 混悬液剂或溶 液剂。剂型和药用组合物可以用常用的药学上适用的赋形剂和添加剂以及常用的技术制
得。所述药学上适用的赋形剂和添加剂包括无毒性的可配伍的填充剂、 粘合剂、 崩解剂、 缓 冲剂、 防腐剂、 抗氧化剂、 润滑剂、 矫味剂、 增稠剂、 着色剂、 乳化剂等。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涉及所述式 (I) 化合物在制备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 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服用有效剂量的式 (I) 化合 物。即应用本发明化合物作为降低血清胆固醇的药物。
本发明化合物可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 (T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 因此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功能不良、 心力衰竭、 冠心痛、 心 血管病、 心肌梗塞、 心绞痛和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
本发明所使用的部分术语定义如下 :
“卤素” 是指氟、 氯、 溴和碘。
“烷基” 当作一基团或一基团的一部分时是指直链或者带有支链的脂肪烃基团。最 优先选择为 C1-C6 的烷基, 除非另有指明。 直链或带有支链的 C1-C6 烷基的实例包括, 但不限 于: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2- 丙基、 正丁基、 异丁基、 叔丁基、 己基等。
“烯基” 作为一基团或一基团的一部分时是指至少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脂肪烃基 团, 可为直链也可以带有支链。最为优先选择的是 C2-C6 的烯基。该基团可在其主链中含有 多个双键且其构象可各自为 E 或 Z。烯基基团的例子包括, 但不限于 : 乙烯基、 丙烯基、 烯丙 基、 丙烯基等。
“环烷基” 是指饱和或部分饱和的单环、 稠环或螺环之碳环。以 3-6 个碳原子组成 的环为优先选择。实例包括, 但不限于 : 环丙基、 环丁基、 环戊基、 环己基等。
“烷氧基” 是指 ( 烷基 -O-) 的基团。其中, 烷基见本文有关定义。C1-C6 的烷氧基 为优先选择。其实例包括, 但不限于 : 甲氧基、 乙氧基、 正丙氧基、 异丙氧基、 正丁氧基、 异丁 氧基、 叔丁氧基等。
本发明包括式 (I) 所表示的化合物及其可能的各种异构型式。包括 : 非镜像异构 体、 镜像异构体和 “Z” 或 “E” 构型异构体的几何异构体等。
此外, 术语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是指上述化合物能保持原有生物活性并且适合 于医药用途的某些盐类。式 (I) 所表示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与碱金属形成的 盐。与式 (I) 所表示的化合物形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碱金属包括 : 锂、 钠、 钾、 镁、 钙、 铝、 锌等。
式 (I) 所表示的化合物优先以口服的方式给药。
我们已经发现, 本发明化合物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的制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所述式 (I) 化合物的制备, 所述方法包括 : 将式 V 所示的化 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脱保护得到 ;
其中, R1、 R2、 R3、 R4、 R5、 R6、 m、 n 如上文所定义, R8 为羟基的保护基团, 如: 乙酰基, 叔丁基二甲基硅基 (TBDMS), 三甲基硅基 (TMS) 或叔丁基二苯基硅基 (TBDPS) 等。
其中式 V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所述方法包括 : 将式 IV 所示化合物 与 N, O- 双 ( 三甲硅基 ) 乙酰胺反应环合得到 ;
其中, R1、 R2、 R3、 R4、 R5、 R8、 m、 n 如上文所定义。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IV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即将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溶 于合适的无水溶剂 ( 如无水二氯甲烷 ), 在干燥的惰性气流 ( 如氮气 ) 保护下, 在路易斯酸 TiCl4 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 与式 II 亚胺缩合得到 ;
以上式 III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在无水惰性溶剂 ( 如 CH2Cl2 或 THF) 中, 式 L 所示的酸与 (S)-4- 苯基 -2- 噁唑烷酮在合适的催化剂 ( 如二 ( 三甲硅基 ) 氨基钠或 4, 4- 二甲胺基吡啶 (DMAP), 优先二 ( 三甲硅基 ) 氨基钠作用下, 在 -60℃到 -25℃的温度下 缩合反应生成式 III 所示的化合物 ;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L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将式 K 所示的化合物在碱性 条件下水解, 然后酸化得到式 L 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 R9 为 Me 或 Et。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K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将式 J 所示的化合物在加热 的条件下脱羧得到单酯化合物, 即为式 K ;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J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将式 H 所示的化合物控制合 适的反应条件发生单酯水解得到式 J 所示的化合物 ;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H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将式 G 所示的化合物与丙二 酸二酯反应生成式 H 所示的二酯化合物 ;其中, X 为卤素, 即为氟、 氯、 溴或碘。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G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将式 F 所示的化合物中的羟 基在卤化剂作用下卤代生成式 G 所示的化合物 ;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F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将式 D 所示的化合物在合适 的还原剂 ( 如二异丁基氢化铝 (DIBAH)) 作用下酯基被还原得到式 F 所示的化合物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D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将式 C 所示的化合物发生 Wittig-Horner 反应生成式 D 所示的化合物, 同时分离得到 Z 式和 E 式构型 ;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C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在合适的溶剂中, 合适的催 化剂 ( 如 4- 二甲胺基吡啶 (DMAP)) 作用下对式 B 的羟基进行保护得到式 C 所示的化合物 ;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B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在碱性条件下, 将式 A 中的酯 基水解得到相应的醇, 即式 B 化合物 ;
在上文中使用的式 A 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 卤代物与乙酸钠反应生成式 A 所示的化合物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式 (I) 所表示的代表性化合物 的制备及相关结构鉴定数据。必须说明, 下述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 限制。
在下列实例中, 除非另有指明, 所有温度为摄氏温度, 除非另有指明, 各种起始原 料和试剂均来自市售。市售原料和试剂均不经进一步纯化直接使用, 除非另有指明。
玻璃器皿用烘箱干燥和 / 或加热干燥。反应用玻璃硅胶 -60 F254 平板 (0.25mm) (TLC) 上进行跟踪。分析性薄层色析并以适当的溶剂比例 (v/v) 加以展开。以 TLC 上起始 物质耗尽时为反应终点。 1
H NMR 图谱是用 Bruker 仪器 (400MHz) 测定而得, 化学位移用 ppm 表示。使用四 1 甲基硅烷内标准 (0.00ppm)。 H NMR 的表示方法 : s =单峰, d =双重峰, t =三重峰, m= 多重峰, br =变宽的, dd =双重峰的双重峰, dt =三重峰的双重峰。若提供偶合常数时, 其 单位为 Hz。
质谱是用 LC/MS 仪测定得到, 离子化方式可为 ESI 或 APCI。
所有熔点均未经修正。
下面的实例仅仅是用来说明所发明的具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但在合成方法上并 没有任何限制。 在下面未列出的化合物, 也可以用与下面同样的合成路线与合成方法, 选择 适当的起始原材料、 在有必要的地方稍加适当的常识性的反应条件调整即可加以制备。
合成
在式 (I) 中, 当 R1 = R3 = F, R2 = OH, R4 = R5 = R6 = H, R8 = TBDMS, R9 = Me, X = Cl, m = 0, n = 1 时, 相应的化合物可以用以下合成路线所示的方法来合成。
其中, 化合物 II-1 由以下方法来合成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 1 : 2- 乙酰氧基 -1-(4- 氟苯基 ) 乙酮 ( 化合物 A-1) 的制备在 3 升反应瓶中加入 400 克 (2.32 摩尔 )2- 氯 -1-(4- 氟苯基 ) 乙酮、 1 升 N, N- 二 甲基甲酰胺、 265 克 (3.23 摩尔 ) 无水乙酸钠, 搅拌, 加热至 90℃反应 10 小时。 反应完毕后, 停止加热, 使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用乙酸乙酯萃取 (600 毫升 ×6),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 水洗涤三次, 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至干。用甲苯 / 石油醚混合溶液结晶, 干燥, 即 1 为化合物 A-1, 得 357 克 (1.82 摩尔 ), 收率为 78.5%。 H NMR(400MHz, CDCl3) : δ2.23(s, 3H, -CH3), 5.30(s, 2H, -CH2-), 7.14-7.19(m, 2H, Cpr-H), 7.93-7.97(m, 2H, Cpr-H) ; MS(m/z) : 197[M+H]
实施例 2 : 2- 羟基 -1-(4- 氟苯基 ) 乙酮 ( 化合物 B-1) 的制备
在 2 升反应瓶中加入 321.3 克 (1.64 摩尔 ) 化合物 A-1、 1 升甲醇、 18 克 (0.13 摩 尔 ) 碳酸钾, 室温搅拌反应 2 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 5 次 (800 毫升 ×5), 合并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至干, 即为化合物 B-1, 得 211.0 克 (1.37 摩尔 ), 收率 83.5%。1H NMR(400MHz, CDCl3) : δ3.46(br s, 1H, -OH), 4.85(s, 2H, -CH2-), 7.17-7.21(m, 2H, Cpr-H), 7.95-7.98(m, 2H, Cpr-H)
实施例 3 : 2-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1-(4- 氟苯基 ) 乙酮 ( 化合物 C-1) 的制备
在 5 升反应瓶中加入 187.8 克 (1.22 摩尔 ) 化合物 B-1、 1.2 升乙腈、 1.8 升二氯 甲烷、 17.6 克 (0.14 摩尔 )4- 二甲氨基吡啶 (DMAP)、 200 毫升 (1.44 摩尔 ) 三乙胺、 258.4 克 (1.72 摩尔 ) 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 (TBDMSCl), 室温下搅拌反应 10 小时。然后向反应 液中滴加 136 毫升 (1 摩尔 / 升 ) 盐酸, 滴毕后继续搅拌 20 分钟, 用二氯甲烷萃取 3 次 (400 毫升 ×3),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5 次,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至干, 柱层 析 ( 石油醚 / 二氯甲烷= 1.5/1) 分离得化合物 C-1219.5 克 (0.82 摩尔 ), 收率 67.2 %。 1 H NMR(400MHz, CDCl3) : δ0.16(s, 6H, 2×-CH3), 0.93(s, 9H, 3×-CH3), 4.86(s, 2H, -CH2-), 7.11-7.15(m, 2H, Cpr-H), 7.96-8.00(m, 2H, Cpr-H) ; MS(m/z) : 269[M+H]
实施例 4 : 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3-(4- 氟苯基 )-2- 丁烯酸乙酯 ( 化合物 D-1) 的制备
在 5 升 反 应 瓶 中 加 入 27.0 克 (1.19 摩 尔 ) 膦 酰 基 乙 酸 三 乙 酯、 1.3 升 四 氢 呋 喃、 搅拌, 在 -30 ℃左右温度下滴加 0.82 升 (2 摩尔 / 升 ) 双 ( 三甲硅基 ) 氨基钠, 滴加 完毕升到室温反应 1 小时。接着在 -60 ℃左右温度下滴加 192.1 克 (0.72 摩尔 ) 化合物 C-1( 用 450 毫升四氢呋喃溶解 ), 滴毕后升至室温反应 1 小时, 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250 毫升 ×3),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柱层析 ( 石油醚 ) 分离, 得到化合物 D-1(Z 1 式 )125 克 (0.37 摩 尔,收 率 51.4 % ) H NMR(400MHz, CDCl3) : δ0.10(s, 6H, 2×-CH3), 0.65(s, 9H, 3×-CH3), 1.21(t, 3H, J = 7.2Hz, -CH3), 4.11(q, 2H, J = 7.2Hz, -CH2-), 5.06(s, 2H, -CH2-), 5.89(s, 1H, -CH-), 6.90-6.95(m, 2H, Cpr-H), 7.35-7.38(m, 2H, Cpr-H) ; MS(m/ 1 z) : 339[M+H] 和化合物 D-1(E 式 )67.6 克 (0.20 摩尔, 收率 27.8% ), H NMR(400MHz, CDCl3) : δ0.10(s, 6H, 2×-CH 3), 0.94(s, 9H, 3×-CH 3), 1.10(t, 3H, J = 7.2Hz, -CH 3), 4.02(q, 2H, J = 7.2Hz, -CH2-), 4.30(s, 2H, -CH2-), 6.20(s, 1H, -CH-), 7.02-7.06(m, 2H, Cpr-H), 7.13-7.16(m, 2H, Cpr-H) ; MS(m/z) : 339[M+H]。
实施例 5 : 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3-(4- 氟苯基 )-2(Z)- 丁烯醇 ( 化合物 F-1Z 式 ) 的制备
在 5 升反应瓶中加入 120 克 (0.36 摩尔 ) 化合物 D-1(Z 式 )、 1.0 升二氯甲烷, 在 -60℃左右温度下滴加 0.8 升 (1.125 摩尔 / 升 ) 二异丁基氢化铝 (DIBAH) 的正己烷溶液, 然后升到室温反应 30 分钟, 接着向反应液中加入 500 毫升二氯甲烷, 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 溶液, 饱和食盐水洗涤 3 次,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得化合物 F-1(Z 式 )103.6 克 (0.35 1 摩尔 ), 收率 97.2%。H NMR(400MHz, CDCl3) : δ0.07(s, 6H, 2×-CH3), 0.86(s, 9H, 3×-CH3), 2.25(t, 1H, J = 5.8Hz, -OH), 4.36(t, 2H, J = 6.3Hz, -CH2-), 4.54(s, 2H, -CH2-), 5.99(t, 1H, J = 6.8Hz, -CH-), 6.98-7.02(m, 2H, Cpr-H), 7.32-7.36(m, 2H, Cpr-H)
实施例 6 : 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3-(4- 氟苯基 )-2(E)- 丁烯醇 ( 化合物 F-1E 式 ) 的制备该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 5 的方法由 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3-(4- 氟苯 基 )-2(E)- 丁烯酸乙酯 ( 化合物 D-1E 式 ) 制得的。1HNMR(400MHz, CDCl3) : δ0.09(s, 6H, 2×-CH3), 0.94(s, 9H, 3×-CH3), 4.12-4.14(m, 2H, -CH2-), 4.34(s, 2H, -CH2-), 6.01(t, 1H, J
= 6.8Hz, -CH-), 7.05-7.09(m, 2H, Cpr-H), 7.16-7.19(m, 2H, Cpr-H)
实施例 7 : 1-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2-(4- 氟苯基 )-4- 氯 -2(Z)- 丁烯 ( 化合物 G-1Z 式 ) 的制备
在 5 升反应瓶中加入 100.6 克 (0.34 摩尔 ) 化合物 F-1(Z 式 )、 1.6 升二氯甲烷、 10.5 克 (0.085 摩尔 )4- 二甲氨基吡啶、 182 毫升二异丙基乙基胺, 搅拌, 氮气保护, 在 -20℃ 左右温度下滴加 74.3 克 (0.39 摩尔 ) 对甲苯磺酰氯 (TsCl)( 用 800 毫升二氯甲烷溶解 ), 然 后升至室温反应 12 小时, 接着用 2 摩尔 / 升的盐酸调至反应液 PH = 4 左右, 搅拌 30 分钟, 分 层, 用二氯甲烷萃取水相 2 次 (100 毫升 ×2),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3 次, 用无水 1 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得化合物 G-1(Z 式 )77.5 克 (0.25 摩尔 ), 收率 73.5%。 H NMR(400MHz, CDCl3) : δ0.06(s, 6H, 2×-CH3), 0.88(s, 9H, 3×-CH3), 4.34(t, 2H, J = 8.0Hz, -CH2-), 4.57(s, 2H, -CH2-), 5.91(t, 1H, J = 8.0Hz, -CH-), 6.99-7.03(m, 2H, Cpr-H), 7.35-7.39(m,
2H, Cpr-H)
实施例 8 : 1-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2-(4- 氟苯基 )-4- 氯 -2(E)- 丁烯 ( 化合物 G-1E 式 ) 的制备
该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 7 的方法由 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3-(4- 氟 苯基 )-2(E)- 丁烯醇 ( 化合物 F-1E 式 ) 制得的。1H NMR(400MHz, CDCl3) : δ0.07(s, 6H, 2×-CH3), 0.91(s, 9H, 3×-CH3), 3.97-3.99(m, 2H, -CH2-), 4.30(s, 2H, -CH2-), 5.99(t, 1H, J = 8.0Hz, -CH-), 7.04-7.09(m, 2H, Cpr-H), 7.17-7.21(m, 2H, Cpr-H)
实施例 9 : 2-(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3- 对氟苯基丁基 -2(Z)- 烯 ) 丙二酸二甲 酯 ( 化合物 H-1Z 式 ) 的制备
在 3 升反应瓶中加入 57.2 克 (0.43 摩尔 ) 丙二酸二甲酯、 1 升 N, N- 二甲基甲酰胺, 搅拌, 氮气保护, 在室温下加入 73.0 克 (0.55 摩尔 ) 碳酸铯, 室温下反应 2 小时, 然后滴加 75.5 克 (0.24 摩尔 ) 化合物 G-1(Z 式 )( 用 300 毫升 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 ), 反应 1 小时
后, 向反应液中加入 400 毫升乙酸乙酯、 100 毫升水, 分层, 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100 毫 升 ×3),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3 次,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得化合物 H-1(Z 1 式 )96.5 克 (0.235 摩尔 ), 收率 98%。 H NMR(400MHz, DMSO-d6) : δ0.01(s, 6H, 2×-CH3), 0.81(s, 9H, 3×-CH3), 2.84(t, 2H, J = 7.6Hz, -CH2-), 3.50(t, 1H, J = 7.6Hz, -CH-), 3.73(s, 6H, 2×-CH3), 4.50(s, 2H, -CH2-), 5.62(t, 1H, J = 7.6Hz, -CH-), 6.93-6.97(m, 2H, Cpr-H), 7.27-7.31(m, 2H, Cpr-H) ; MS(m/z) : 411[M+H]
实施例 10 : 2-(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3- 对氟苯基丁基 -2(E)- 烯 ) 丙二酸二甲 酯 ( 化合物 H-1E 式 ) 的制备
该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 9 的方法由 1-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2-(4- 氟苯 基 )-4- 氯 -2(E)- 丁烯 ( 化合物 G-1E 式 ) 制得的。1SH NMR(400MHz, CDCl3) : δ0.03(s, 6H , 2×-CH 3) , 0.90(s , 9H , 3×-CH 3) , 2.54(t , 2H , J = 7.6Hz , -CH 2-) , 3.39(t , 1H , J = 7.6Hz, -CH-), 3.71(s, 6H, 2×-CH3), 4.24(s, 2H, -CH2-), 5.67(t, 1H, J = 7.6Hz, -CH-), 7.02-7.07(m, 2H, Cpr-H), 7.10-7.14(m, 2H, Cpr-H) ; MS(m/z) : 411[M+H]
实施例 11 :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基 )-2- 甲氧羰基 -4(Z)- 己烯酸 ( 化合物 J-1Z 式 ) 的制备
在 2 升反应瓶中加入 94.0 克 ( 含量为 75% 0.23 摩尔 ) 化合物 H-1(Z 式 )、 0.62 升乙醇, 室温下滴加 85 毫升、 3 摩尔 / 升氢氧化钾水溶液, 反应 1 小时后, 用 2 摩尔 / 升盐 酸调至 PH = 4 左右, 搅拌 30 分钟, 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150 毫升 ×3), 合并有机相, 用 饱和食盐水洗涤 3 次,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得化合物 J-1(Z 式 )76.1 克 (0.19 摩 1 尔 ), 收率 83.8%。 H NMR(400MHz, CDCl3) : δ0.01(s, 6H, 2×-CH3), 0.80(s, 9H, 3×-CH3), 2.84-2.87(m , 2H , -CH 2-) , 3.53(t , 1H , J = 7.2Hz , -CH-) , 3.74(s , 3H , -CH 3) , 4.49(s , 2H, -CH2-), 5.62(t, 1H, J = 7.2Hz, -CH-), 6.92-6.96(m, 2H, Cpr-H), 7.23-7.30(m, 2H, Cpr-H) ; MS(m/z) : 397[M+H]
实施例 12 :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基 )-2- 甲氧羰基 -4(E)- 己烯酸 ( 化合物 J-1E 式 ) 的制备
该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 11 的方法由 2-(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3- 对氟 苯基丁基 -2(E)- 烯 ) 丙二酸二甲酯 ( 化合物 H-1E 式 ) 制得的。1HNMR(400MHz, CDCl3) : δ 0.02(s , 6H , 2×-CH 3) , 0.86(s , 9H , 3×-CH 3) , 2.56-2.60(m , 2H , -CH 2-) , 3.38(t , 1H , J = 7.2Hz, -CH-), 3.70(s, 3H, -CH3), 4.20(s, 2H, -CH2-), 5.66(t, 1H, J = 7.2Hz, -CH-), 6.99-7.03(m, 2H, Cpr-H), 7.06-7.24(m, 2H, Cpr-H) ; MS(m/z) : 419[M+Na]
实施例 13 :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基 )-4(Z)- 己烯酸甲酯 ( 化合物 K-1Z 式 ) 的制备
在 2 升反应瓶中加 73.66 克 (0.186 摩尔 ) 化合物 J-1(Z 式 )、 0.6 升甲苯, 3.8 毫升 三乙胺, 加热回流反应 5 小时, 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 饱和食盐水洗涤,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1 浓缩干, 得化合物 K-1(Z 式 )57.02 克 (0.162 摩尔 ), 收率 87.1%。 H NMR(400MHz, CDCl3) : δ 0.03(s , 6H , 2×-CH3) , 0.84(s , 9H , 3×-CH3) , 2.45-2.47(m , 2H , -CH2-) , 2.56-2.61(m , 2H , -CH 2-) , 3.69(s , 3H , -CH 3) , 4.52(s , 2H , -CH 2-) , 5.70(t , 1H , J = 7.2Hz , -CH-) , 6.95-7.00(m, 2H, Cpr-H), 7.33-7.36(m, 2H, Cpr-H) ; MS(m/z) : 353[M+H]
实施例 14 :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基 )-4(E)- 己烯酸甲酯 ( 化合物 K-1E 式 ) 的制备
该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 13 的方法由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 苯基 )-2- 甲氧羰基 -4(E)- 己烯酸 ( 化合物 K-1E 式 ) 制得的。1H NMR(400MHz, CDCl3) : δ 0.02(s , 6H , 2×-CH 3) , 0.88(s , 9H , 3×-CH 3) , 2.27-2.33(m , 4H , 2×-CH 2-) , 3.64(s , 3H, -CH3), 4.24(s, 2H, -CH2-), 5.70(t, 1H, J = 7.2Hz, -CH-), 7.02-7.05(m, 2H, Cpr-H), 7.10-7.12(m, 2H, Cpr-H) ; MS(m/z) : 353[M+H]
实施例 15 :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基 )-4(Z)- 己烯酸 ( 化合物 L-1Z 式 ) 的制备
在 1 升反应瓶中加入 56.07 克 (0.159 摩尔 ) 化合物 K-1(Z 式 )、 180 毫升乙醇, 室温下滴加 54.28 毫升 (3 摩尔 / 升 ) 氢氧化钾水溶液, 反应 1 小时后, 用 2 摩尔 / 升盐 酸调至 PH = 4 左右, 继续搅拌 30 分钟, 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60 毫升 ×3), 合并有机 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3 次,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得化合物 L-1(Z 式 )39.88 克 1 (0.118 摩 尔 ), 收 率 74.1 %。 H NMR(400MHz, CDCl3) : 60.03(s, 6H, 2×-CH3), 0.84(s, 9H, 3×-CH3), 2.50-2.54(m, 2H, -CH2-), 2.60(t, 2H, -CH2-), 4.52(s, 2H, -CH2-), 5.74(t, 1H, J= 7.6Hz, -CH-), 6.95-6.99(m, 2H, Cpr-H), 7.32-7.36(m, 2H, Cpr-H) ; MS(m/z) : 361[M+Na]
实施例 16 :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基 )-4(E)- 己烯酸 ( 化合物 L-1E 式 ) 的制备
该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 15 的方法由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 基 )-4(E)- 己烯酸甲酯 ( 化合物 K-1E 式 ) 制得的。1H NMR(400MHz, CDCl3) : δ0.02(s, 6H, 2×-CH3), 0.88(s, 9H, 3×-CH3), 2.27-2.30(m, 2H, -CH2-), 2.35-2.39(m, 2H, -CH2-), 4.24(s, 2H, -CH2-), 5.71(t, 1H, J = 7.2Hz, -CH-), 6.95-6.99(m, 2H, Cpr-H), 7.32-7.36(m, 2H, Cpr-H) ; MS(m/z) : 361[M+Na]
实 施 例 17 : 3-[6- 叔 丁 基 二 甲 基 硅 氧 基 -5-(4- 氟 苯 基 )-1- 氧 代 己 基 -4(Z)- 烯 ]-4(S)- 苯基 -2- 噁唑烷酮 ( 化合物 III-1Z 式 ) 的制备
在 1 升反应瓶中加入 39.21 克 (0.116 摩尔 ) 化合物 L-1(Z 式 )、 300 毫升四氢呋 喃、 19.0 毫升 (0.14 摩尔 ) 氯甲酸异丁酯, 在 -60℃左右温度下滴加 19.3 毫升 (0.14 摩尔 ) 三乙胺, 滴毕后升至室温反应 30 分钟, 过滤, 得混酐的四氢呋喃溶液, 待用。
在 3 升 反 应 瓶 中 加 入 22.69 克 (0.14 摩 尔 )(S)-4- 苯 基 -2- 噁 唑 烷 酮、 0.6 升 四氢呋喃, 在 -25 ℃左右温度下慢慢滴加 69.6 毫升 (2 摩尔 / 升 ) 二 ( 三甲硅基 ) 氨基 钠, 反应 30 分钟, 然后在该温度下滴加上 - 步得到的混酐四氢呋喃溶液, 滴加完毕后升 至室温反应 1 小时, 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150 毫升 ×3),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
涤 3 次,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得化合物 III-1(Z 式 )47.62 克 (0.10 摩尔 ), 收率 1 85%。 H NMR(400MHz, CDCl3) : δ0.05(s, 6H, 2×-CH3), 0.86(s, 9H, 3×-CH3), 2.59-2.64(m, 2H , -CH 2-) , 3.13-3.18(m , 2H , -CH 2-) , 4.32-4.35(m , 1H , -CH 2-) , 4.52(s , 2H , -CH 2-) , 4.74(t, 1H, J = 8.8Hz, -CH2-), 5.47-5.49(m, 1H, -CH-), 5.74(t, 1H, J = 7.5Hz, -CH-), 6.99-7.03(m, 2H, Cpr-H), 7.31-7.41(m, 7H, Cpr-H) ; MS(m/z) : 506[M+Na]
实 施 例 18 : 3-[6- 叔 丁 基 二 甲 基 硅 氧 基 -5-(4- 氟 苯 基 )-1- 氧 代 己 基 -4(E)- 烯 ]-4(S)- 苯基 -2- 噁唑烷酮 ( 化合物 III-1E 式 ) 的制备
该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 17 的方法由 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 苯 基 )-4(E)- 己 烯 酸 ( 化 合 物 L-1E 式 ) 制 得 的。1HNMR(400MHz, CDCl3) : δ0.01(s, 6H, 2×-CH3), 0.87(s, 9H, 3×-CH3), 2.23-2.28(m, 2H, -CH2-), 2.94-2.99(m, 2H, -CH 2-), 4.22(s, 2H, -CH2-), 4.25-4.28(m, 1H, -CH2-), 4.66(t, 1H, J = 8.8Hz, -CH2-), 5.36-5.39(m, 1H, -CH-), 5.69(t, 1H, J = 7.2Hz, -CH-), 6.99-7.01(m, 2H, Cpr-H), 7.06-7.08(m, 2H, Cpr-H), 7.27-7.37(m, 5H, Cpr-H) ; MS(m/z) : 506[M+Na]
实施例 19 : N-(4- 氟苯基 )-4- 苯甲酰氧基苯亚甲胺 ( 化合物 II-1) 的制备
在 500 毫升反应瓶中加入 45.6 克 (0.374 摩尔 ) 对羟基苯甲醛、 150 毫升丙酮、 25.8 克 (0.187 摩尔 ) 碳酸钾, 在 0℃左右温度下缓慢滴加 52.1 毫升 (0.449 摩尔 ) 苯甲酰 氯 (BzCl), 滴加完毕升至室温反应 2 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150 毫升 ×3), 合 并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至干, 得 76.08 克 (0.336 摩尔 )4- 苯甲酰氧基苯甲醛。 然后将其溶于 300 毫升乙酸乙酯, 室温下慢慢滴加 35.7 毫升 (0.37 摩尔 ) 对氟苯胺, 反应 1 小时。过滤, 无水乙醇重结晶, 得白色固体 60.3 克 (0.189 摩尔 ) 即为化合物 II-1。1H NMR(400MHz, CDCl3) : δ7.09-7.14(m, 2H, Cpr-H), 7.23-7.28(m, 2H, Cpr-H), 7.37-7.39(m, 2H, Cpr-H), 7.54-7.59(m, 2H, Cpr-H), 7.67-7.71(m, 1H, Cpr-H), 7.99-8.02(m, 2H, Cpr-H), 8.24-8.26(m, 2H, Cpr-H), 8.49(s, 1H, -CH-)
实施例 20 : (4S)-3-[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基 )-2-[[(S)-(4- 氟苯 基 ) 氨基 ][4- 苯甲酰氧基苯基 ] 甲基 ]-1- 氧代己基 -4(Z)- 烯 ]-4- 苯基 -2- 噁唑烷酮 ( 化合物 IV-1Z 式 ) 的制备
在 1 升反应瓶中加入 350 毫升二氯甲烷、 20 克粉末状分子筛, 氮气保护, 在 0℃左 右温度下加入 10.6 毫升 (95.7 毫摩尔 ) 四氯化钛、 9.6 毫升 (0.032 摩尔 ) 四异丙氧基钛, 反 应 15 分钟后, 加入 47.62 克 (98.6 毫摩尔 ) 化合物 III-1(Z 式 )( 用 60 毫升二氯甲烷溶解 ), 反应 5 分钟后, 在 0℃左右温度下加入 37.8 毫升 (0.21 摩尔 ) 二异丙基乙基胺 (DIPEA), 反 应 1 小时后, 降温至 -20℃左右加入 34.97 克 (98.6 毫摩尔 ) 化合物 II-1( 用 0.87 升二氯 甲烷溶解 ), 反应 4 小时后, 滴加 29 毫升乙酸, 58 毫升 (2 摩尔 / 升 ) 硫酸, 室温搅拌 30 分 钟后, 用二氯甲烷萃取 3 次 (120 毫升 ×3), 合并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柱层析 分离, 得化合物 IV-1(Z 式 )43.3 毫摩尔, 收率 43.9%。1H NMR(400MHz, CDCl3) : δ0.05(s, 6H, 2×-CH3), 0.86(s, 9H, 3×-CH3), 2.60-2.62(m, 2H, -CH2-), 3.15-3.16(m, 1H, -CH-), 4.35-4.40(m, 2H, -CH2-), 4.46-4.52(m, 2H, -CH2-), 4.53-4.60(m, 1H, -CH-), 4.72-4.76(m,
1H, -NH-), 5.74(t, 1H, J = 7.2Hz, -CH-), 6.80-6.85(m, 1H, -CH-), 6.99-7.38(m, 6H, Cpr-H), 7.39-7.41(m, 8H, Cpr-H), 7.59-7.55(m, 2H, Cpr-H), 7.69-7.72(m, 1H, Cpr-H), 8.23-8.25(m, 2H, Cpr-H) ; MS(m/z) : 803[M+H]
实施例 21 : (4S)-3-[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苯基 )-2-[[(S)-(4- 氟苯 基 ) 氨基 ][4- 苯甲酰氧基苯基 ] 甲基 ]-1- 氧代己基 -4(E)- 烯 ]-4- 苯基 -2- 噁唑烷酮 ( 化合物 IV-1E 式 ) 的制备
该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 20 的方法由 3-[6-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 -5-(4- 氟 苯 基 )-1- 氧 代 己 基 -4(E)- 烯 ]-4(S)- 苯 基 -2- 噁 唑 烷 酮 ( 化 合 物 III-1E 式 ) 制 得 的。1H NMR(400MHz, CDCl3) : δ0.01(s, 6H, 2×-CH3), 0.87(s, 9H, 3×-CH3), 2.24-2.26(m, 2H, -CH2-), 2.96-2.97(m, 1H, -CH-), 4.28-4.33(m, 2H, -CH2-), 4.37-4.43(m, 2H, -CH2-), 4.51-4.58(m , 1H ,-CH-) , 4.66-4.70(m , 1H ,-NH-) , 5.68(t , 1H , J = 7.2Hz , -CH-) , 6.78-6.83(m, 1H, -CH-), 6.88-7.25(m, 6H, Cpr-H), 7.29-7.31(m, 8H, Cpr-H), 7.52-7.54(m, 2H, Cpr-H), 7.58-7.60(m, 1H, Cpr-H), 8.15-8.17(m, 2H, Cpr-H) ; MS(m/z) : 803[M+H]
实施例 22 : (3R, 4S)-4-(4- 苯甲酰氧基苯基 )-3-(3- 对氟苯基 -4- 叔丁基二甲基 硅氧基丁基 -2(Z)- 烯 )-1-(4- 氟苯基 )-2- 氮杂环丁烷酮 ( 化合物 V-1Z 式 ) 的制备
向 1 升反应瓶中加入 42.5 毫摩尔化合物 IV-1(Z 式 )、 350 毫升甲苯、 22.93 克 (112.7 毫摩尔 )N, O- 双 ( 三甲硅基 ) 乙酰胺, 在 50℃左右温度下反应 1 小时。 然后加入 1.36 克 (4.3 毫摩尔 ) 四丁基氟化胺 (TBAF), 继续在该温度下反应 3 小时。 反应完毕后停止加热, 待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后, 用 2 摩尔 / 升的盐酸调至 PH = 7.0 左右, 用 300 毫升乙酸乙酯萃 取,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三次,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柱层析, 得化合物 V-1(Z 式 )33.1 1 毫摩尔, 收率 77.9%。 HNMR(400MHz, CDCl3) : δ0.10(s, 6H, 2×-CH3), 0.90(s, 9H, 3×-CH3), 2.92-2.96(m, 2H, -CH2-), 3.31-3.32(m, 1H, -CH-), 4.59(d, 1H, J = 12.0Hz, -CH2-), 4.71(d, 1H, J = 12.0Hz, -CH2-), 4.92(s, 1H, -CH-), 5.78(t, 1H, J = 8.0Hz, -CH-), 7.00-7.07(m, 5H, Cpr-H), 7.26-7.38(m, 5H, Cpr-H), 7.44-7.46(m, 2H, Cpr-H), 7.56-7.60(m, 2H, Cpr-H), 7.69-7.71(m, 1H, Cpr-H), 8.24-8.26(m, 2H, Cpr-H) ; MS(m/z) : 640[M+H]
实施例 23 : (3R, 4S)-4-(4- 苯甲酰氧基苯基 )-3-(3- 对氟苯基 -4- 叔丁基二甲基 硅氧基丁基 -2(E)- 烯 )-1-(4- 氟苯基 )-2- 氮杂环丁烷酮 ( 化合物 V-1E 式 ) 的制备
该 化 合 物 是 按 照 类 似 于 实 施 例 22 的 方 法 由 (4S)-3-[6- 叔 丁 基 二 甲 基 硅 氧 基 -5-(4- 氟苯基 )-2-[[(S)-(4- 氟苯基 ) 氨基 ][4- 苯甲酰氧基苯基 ] 甲基 ]-1- 氧代己 CDCl3) : 基 -4(E)- 烯 ]-4- 苯基 -2- 噁唑烷酮 ( 化合物 IV-1E 式 ) 制得的。1H NMR(400MHz, δ 0.12(s , 6H , 2×-CH3) , 0.93(s , 9H , 3×-CH3) , 2.65-2.69(m , 2H , -CH2-) , 3.09-3.10(m , 1H, -CH-), 4.42(d, 1H, J = 12.0Hz, -CH2-), 4.54(d, 1H, J = 12.0Hz, -CH2-), 4.48(s, 1H, -CH-), 5.71(t, 1H, J = 12.0Hz, -CH-), 6.73-6.75(m, 5H, Cpr-H), 6.92-6.98(m, 5H, Cpr-H), 7.02-7.08(m, 2H, Cpr-H), 7.22-7.25(m, 5H, Cpr-H) ; MS(m/z) : 640[M+H]
实 施 例 24 : (3R, 4S)-4-(4- 羟 基 苯 基 )-3-(3- 对 氟 苯 基 -4- 羟 基 丁 基 -2(Z)- 烯 )-1-(4- 氟苯基 )-2- 氮杂环丁烷酮 ( 化合物 I-1Z 式 ) 的制备
向 500 毫升反应瓶中加入 32.5 毫摩尔化合物 V-1(Z 式 )、 250 毫升甲醇、 4.89 克 (35.8 毫摩尔 ) 碳酸钾, 室温搅拌反应 30 分钟。反应完毕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 (300 毫 升 ×3),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再用 200 毫升四氢呋 喃溶解, 用 6 摩尔 / 升盐酸调至 PH = 1 左右, 室温搅拌反应 30 分钟, 然后用乙酸乙酯萃 取三次 (250 毫升 ×3), 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浓缩干, 柱层 24 析分离, 得化合物 I-1(Z 式 )8.14 克 (19.3 毫摩尔 ), 收率 59.4 %。[α] D = -1.67° (c 1 = 3mg/ml, MeOH),H NMR(400MHz, DMSO-d6) : δ2.72-2.84(m, 2H, -CH2-), 3.20-3.25(m, 1H, -CH-), 4.39(s, 2H, -CH2-), 4.85(t, 1H, J = 5.2Hz, -CH-), 4.93(s, 1H, -OH), 5.80(t, 1H, J = 7.6Hz, -CH-), 6.73-6.76(m, 2H, Cpr-H), 7.10-7.20(m, 4H, Cpr-H), 7.21-7.39(m, 4H, Cpr-H), 8.40-7.42(m, 2H, Cpr-H), 9.48(s, 1H, -OH) ; MS(m/z) : 422[M+H]
实 施 例 25 : (3R, 4S)-4-(4- 羟 基 苯 基 )-3-(3- 对 氟 苯 基 -4- 羟 基 丁 基 -2(E)- 烯 )-1-(4- 氟苯基 )-2- 氮杂环丁烷酮 ( 化合物 I-1E 式 ) 的制备
该 化 合 物 是 按 照 类 似 于 实 施 例 24 的 方 法 由 (3R, 4S)-4-(4- 苯 甲 酰 氧 基 苯 基 )-3-(3- 对氟苯基 -4- 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丁基 -2(E)- 烯 )-1-(4- 氟苯基 )-2- 氮杂 环丁烷酮 ( 化合物 V-1E 式 ) 制得的。1H NMR(400MHz, CDCl3) : δ2.45-2.57(m, 2H, -CH2-), 2.98-3.02(m, 1H, -CH-), 4.22(s, 2H, -CH2-), 4.41(d, 1H, J = 2.3Hz, -CH-), 5.73(t, 1H, J = 7.2Hz, -CH-), 6.75-6.77(m, 2H, Cpr-H), 6.82-6.86(m, 2H, Cpr-H), 6.98-7.00(m, 2H, Cpr-H), 7.04-7.07(m, 2H, Cpr-H), 7.09-7.19(m, 4H, Cpr-H) ; MS(m/z) : 422[M+H]
本发明化合物的体内药效学筛选, 按下列方式进行
1. 建立高胆固醇血症金黄地鼠模型 :
动物适应性饲养 1 周, 自由饮食饮水, 光照周期 10h/14h, 第 8 天, 动物换喂高脂 饲料 ( 配方 : 0.5 %胆固醇, 20 %棕榈油, 79.5 %基础饲料 ), 喂饲 1 周, 将动物乙醚麻醉, 称重后, 眶后静脉采血 0.5ml, 肝素抗凝, 5000rpm, 离心 10min, 吸取血浆, 用全自动生化仪 测定血浆中 TC( 总胆固醇 ) 和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水平, 选取血浆 TC 值 9 ~ 15mmol/L 造模成功的合适动物 ( 造模方法参见文献 Burrier, R.E., Smith, A.A., Mcgregor,
D.G., Hoos, L.M., Zilli, D.L., Davis, H.R.The effect of acyl CoA :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inhibition on theuptake, esterification and secretion of cholesterol by the hamster small intestine.J.Pharm.Exp.Ther., 1995, 272, 156-163)
2. 筛选化合物 :
根据 TC、 LDL-C 值和动物体重分组, 以依替米贝 (Ezetimibe) 为阳性药, 6 只 / 组, 按 5ml/kg 体积灌胃给药, 给药 1 周, 将动物乙醚麻醉, 称重后, 眶后静脉采血 0.5ml, 肝素抗 凝, 5000rpm, 离心 10min, 吸取血浆,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浆中 TC 和 LDL-C 水平, 评价化合 物药效。
3. 筛选结果 :
通过 12 次实验 ( 每个实验的周期是 3 星期 ), 进行体内药效筛选, 以依替米贝 (Ezetimibe) 作为阳性药, 结果显示 I-1(Z) 有降胆固醇作用, 效果较接近阳性药, I-1(E) 也 有一定的降胆固醇作用, 筛选结果见表 1。其中 I-1(Z)) 药效显著, 故对其做进一步的药效 实验来验证其降胆固醇效果。
(1). 药物对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金黄地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表 1 化合物 I-1(Z) 和化合物 I-1(E) 对高胆固醇模型金黄地鼠血浆中血脂水
平的影响 (x±s)
* ** *** * 注: 给药前后比较, P < 0.05, P < 0.01, P < 0.001。( 其中, P < 0.05, 表示 **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 *** 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01 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 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下同。)
表 2 化合物 I-1(Z) 和化合物 I-1(E) 降 TC、 LDL-C 效果
表 3 化合物 I-1(Z) 对高胆固醇模型金黄地鼠血浆中血脂水平的影响 (x±s)
* ** *** 注: 给药前后比较, P < 0.05, P < 0.01, P < 0.001。 表 4 化合物 I-1(Z) 降 TC、 LDL-C 效果
(2). 药物对正常豚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表 5 化合物 I-1(Z) 对正常豚鼠血浆中血脂水平的影响 (x±s)* 注: 与正常组比较, P < 0.05 ;
现有药效学实验显示, 在金黄地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上, I-1(Z) 可显著降低动物 血浆中 TC、 LDL-C 水平, 与等剂量的阳性药 Ezetimibe 相当, I-1(E) 也可降低动物血浆中 TC、 LDL-C 水平, 但降低幅度不到前两者 50%。此外, I-1(Z) 也可显著降低正常豚鼠血浆中 TC、 LDL-C 水平, 与等剂量的阳性药 Ezetimibe 相当。实验结果表明, I-1(Z) 有很好的降胆 固醇作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