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55062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2242.6

申请日:

1996.05.17

公开号:

CN1137914A

公开日:

1996.12.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5/78申请日:19960517授权公告日:20001129终止日期:2011051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1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16

申请人:

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庆党; 杨云; 龙飞; 何国民; 陈钢; 陈红民

地址:

650032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旃习涵;吴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附片为主要原料加水加热加压煎煮、过滤,将过滤液减压浓缩,经喷雾干燥制得附片干浸膏粉,然后加入辅料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附片颗粒剂。本发明药物有效地去除了附片的有毒成分,服用安全、可靠;可配合汤剂处方,代替附片使用,直接兑入煎好的药汁中服用,免除了煎药的麻烦,服用方便;本品也可单独使用,直接兑入肉汤和菜汤中服用或直接用开水冲服。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中药制剂,其特征是以附片为主要原料按照下述方法制 成的颗粒剂: ①制附片干浸膏粉:取附片,加4-12倍重量的水,加热加压煎 煮0.5-3小时,压力为0.01-0.20兆帕,提取液经粗过滤, 精过滤,同样条件下反复提取三次;在温度为40-70℃的条件下, 将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2: 0-1.30(20~40℃检测),经 喷雾干燥制得附片干浸膏粉,待用; ②加入辅料,按常规制剂方法制备附片颗粒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是所用辅料配方 组成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70~90%               微晶纤维素  2~10% 羧甲基纤维素2~10%                糊精        0~20% 附片颗粒剂的制法为:将附片干浸膏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 维素、糊精混合均匀,过60~80目筛;将过筛后的药粉用干法造粒 机制成颗粒,再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 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克,即得本发明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辅料的优选 配比范围是: 附片干浸膏粉80~90%                   微晶纤维素  3~8% 羧甲基纤维素3~8%                     糊精        6~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辅料的最佳 配比是: 附片干浸膏粉 85%                      微晶纤维素  4% 羧甲基纤维素 3.5%                     糊精        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是所用辅料配方 组成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60~85%                     淀  粉 10~30%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5~10%                  蒸馏水 适量 附片颗粒剂的制法为:将上述各组份按所述比例混合后,加入适 量蒸馏水,将其制成软料;再将软料用14目筛制成颗粒,沸腾干燥 后,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出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 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g,即得本发明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辅料的优选 配比是: 附片干浸膏粉65~80%                       淀  粉 15~30%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5~8%                     蒸馏水 适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辅料的最佳 配比是: 附片干浸膏粉     70%                      淀  粉 25%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 5%                       蒸馏水 适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是所用辅料配方 组成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50~90%                       淀粉5~35% 糖  粉      5~15% 附片颗粒剂的制法为:制取含量为5-15%的淀粉浆40-80kg; 用流化床制粒机制粒,先用流化空气将附片干浸膏粉、淀粉和糖粉混 合均匀,制粒工艺条件是:进气温度50~80℃,喷液速度每分钟300~ 600g水量喷入,喷雾压力控制在1~
3: 5Bar,喷嘴高度在13~20cm 处,当成粒结束后,提高进气温度85~100℃,开始干燥,直到颗 粒被干燥到出气温度为60~80℃为止;将干燥后的颗粒分别过一号筛 和四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 当于生药4g,即得本发明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辅料的 优选配方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60~85%                        淀粉5~30% 糖  粉      5~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辅料 的最佳配方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  80%                            淀粉12% 糖    粉      8%
4: 5%                     糊精        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是所用辅料配方 组成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60~85%                     淀  粉 10~30%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5~10%                  蒸馏水 适量 附片颗粒剂的制法为:将上述各组份按所述比例混合后,加入适 量蒸馏水,将其制成软料;再将软料用14目筛制成颗粒,沸腾干燥 后,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出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 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g,即得本发明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辅料的优选 配比是: 附片干浸膏粉65~80%                       淀  粉 15~30%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5~8%                     蒸馏水 适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辅料的最佳 配比是: 附片干浸膏粉     70%                      淀  粉 25%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 5%                       蒸馏水 适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是所用辅料配方 组成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50~90%                       淀粉5~35% 糖  粉      5~15% 附片颗粒剂的制法为:制取含量为5-15%的淀粉浆40-80kg; 用流化床制粒机制粒,先用流化空气将附片干浸膏粉、淀粉和糖粉混 合均匀,制粒工艺条件是:进气温度50~80℃,喷液速度每分钟300~ 600g水量喷入,喷雾压力控制在1~2.5Bar,喷嘴高度在13~20cm 处,当成粒结束后,提高进气温度85~100℃,开始干燥,直到颗 粒被干燥到出气温度为60~80℃为止;将干燥后的颗粒分别过一号筛 和四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 当于生药4g,即得本发明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辅料的 优选配方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60~85%                        淀粉5~30% 糖  粉      5~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片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辅料 的最佳配方为(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  80%                            淀粉12% 糖    粉      8%

说明书


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的主要原料附片,是由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侧根,经加工炮制而成。其药用功能主要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该药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里扶阳的要药。被广泛运用于中医汤剂的临床配方,但是由于附片具有大毒,虽然市售附片已经过炮制,但服食前仍需经过长时间煎煮,稍有不慎或使用不当,仍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目前,临床上使用附片受到下列情况的限制:

    1、附片毒性较强,其毒性成份对人的至死量仅3~4mg,加热煎煮可降低毒性,但时间和温度不易掌握,给安全用药带来危险;

    2、长时间煎煮,会使药物中有效成分生物碱流失,降低药效;

    3、加工炮制时间过长,给使用带来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完全保留附片的治病功效,又可直接供口服,应用于临床汤药配方或民间药膳的安全、有效、方便的附片颗粒剂(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根据附片所含毒性成分(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的化学性质,采用科学的加工方法,将毒性成分水解为对人体无害的胺醇类碱(乌头胺、中乌头胺、次乌头胺)。

    本发明以附片为原料,先制成附片干浸膏粉,再加入相应的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备附片颗粒剂。

    本发明制附片干浸膏粉的方法如下:

    取附片,加4-12倍重量的水,加热加压煎煮0.5-3小时,压力为0.01-0.20兆帕,提取液经粗过滤,精过滤,同样条件下反复提取三次;在温度为40-70℃的条件下,将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30(20~40℃检测),经喷雾干燥制得附片干浸膏粉,待用。

    用附片干浸膏粉加辅料制附片颗粒剂,可分别按以下方法进行:

    制法一:

    配方组成:(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70~90%                  微晶纤维素  2~10%

    羧甲基纤维素2~10%                   糊精    0~20%

    优选配方配比范围:

    附片干浸膏粉80~90%                  微晶纤维素 3~8%

    羧甲基纤维素3~8%                    糊精       6~18%

    最佳配比:

    附片干浸膏粉85%                      微晶纤维素 4%

    羧甲基纤维素3.5%                     糊精       7.5%

    将附片干浸膏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糊精混合均匀,过60~80目筛;将过筛后的药粉用干法造粒机制成颗粒,再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克,即得本发明药物。

    制法二:

    配方组成:(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      60~85%                   淀  粉 10~30%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  5~10%                    蒸馏水 适量

    优选配方配比范围:

    附片干浸膏粉     65~80%                      淀  粉 15~30%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 5~8%                        蒸馏水 适量

    最佳配比:

    附片于浸膏粉     70%                          淀  粉 25%

    羧丙基甲基纤维素 5%                           蒸馏水 适量

    将上述各组份按所述比例混合后,加入适量蒸馏水,将其制成软料;再将软料用14目筛制成颗粒,沸腾干燥后,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出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g,即得本发明药物。

    制法三:

    配方组成:(重量比)

    附片干浸膏粉 50~90%                          淀粉5~35%

    糖  粉       5~15%

    优选配方配比范围:

    附片干浸膏粉 60~85%                          淀粉5~30%

    糖  粉       5~10%

    最佳配比:

    附片干浸膏粉  80%                             淀粉  12%

    糖    粉      8%

    制淀粉浆:制取含量为5-15%的淀粉浆40-80kg,淀粉浆;用流化床制粒机制粒,先用流化空气将附片干浸膏粉、淀粉和糖粉混合均匀。制粒工艺条件是:进气温度50~80℃,喷液速度每分钟300~600g水量喷入,喷雾压力控制在1~2.5Bar,喷嘴高度在13~20cm处。当成粒结束后,提高进气温度至85~100℃,开始干燥,直到颗粒被干燥到出气温度为60~80℃为止;将干燥后的颗粒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g,即得本发明药物。

    经药理及药效学实验证明,本品有较明显的强心作用及明显抑制甲醛、蛋清所致大鼠足爪脓肿作用,这与中医用于“回阳救逆”及治疗“风寒湿痹”是相吻合的。

    本发明药物用于临床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地去除了附片地有毒成分,服用安全、可靠;

    2、可配合汤剂处方,代替附片使用,直接兑入煎好的药汁中服用,免除了煎药的麻烦,服用方便;

    3、本品也可单独使用,直接兑入肉汤和菜汤中服用或直接用开水冲服。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为:口服,成人一次1-2袋,或根据汤剂配方量服用,一日1-3次。使用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娄、贝母、白芨同用。

    实施例一

    ①制取附片干浸膏粉:取附片,加8倍重量的水,加热加压煎煮2小时,压力为0.05-0.10兆帕,提取液经粗过滤,精过滤,同样条件下反复提取三次;在温度为40-70℃的条件下,将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30(20~40℃检测),经喷雾干燥制得附片干浸膏粉,待用;

    ②取附片干浸膏粉70%、微晶纤维素10%、羧甲基纤维素10%、糊精10%混合均匀,过60~80目筛;

    ③将过筛后的药粉用干法造粒机制成颗粒,再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克,即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二

    ①制取附片干浸膏粉:同实施例一;

    ②取附片干浸膏粉70%、淀粉20%、羧丙基甲基纤维素10%加入适量蒸馏水,将其制成软料;

    ③将软料用14目筛制成颗粒,沸腾干燥后,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出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g,即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三

    附片干浸膏粉 80%                              淀粉12%

    糖  粉       8%

    ①制取附片干浸膏粉:同实施例一;

    ②制淀粉浆:制取含量为5-15%的淀粉浆40-80kg;

    ③用流化床制粒机制粒,先用流化空气将附片干浸膏粉、淀粉和糖粉混合均匀。制粒工艺条件是:进气温度50~80℃,喷液速度每分钟450g水量喷入,喷雾压力控制在1~2.5Bar,喷嘴高度在13~20cm处。当成粒结束后,提高进气温度85~100℃,开始干燥,直到颗粒被干燥到出气温度为60~80℃为止;

    ④将干燥后的颗粒分别过一号筛和四号筛,除去头子和细粉,所得颗粒分装于铝塑复膜袋中,每袋相当于生药4g,即得本发明冲剂。

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片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附片为主要原料加水加热加压煎煮、过滤,将过滤液减压浓缩,经喷雾干燥制得附片干浸膏粉,然后加入辅料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附片颗粒剂。本发明药物有效地去除了附片的有毒成分,服用安全、可靠;可配合汤剂处方,代替附片使用,直接兑入煎好的药汁中服用,免除了煎药的麻烦,服用方便;本品也可单独使用,直接兑入肉汤和菜汤中服用或直接用开水冲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