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325865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2020.3

申请日:

2000.11.23

公开号:

CN1355398A

公开日:

2002.06.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2.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3C1/08; F23C5/08; F24C1/02

主分类号:

F23C1/08; F23C5/08; F24C1/02

申请人:

昆明市静烈骑士厨房设备厂;

发明人:

阮春生

地址:

650228云南省昆明市西华圆西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章建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的结构,目的是实现燃烧设备和被加热对象与外界隔离的加热装置。其有外壳、燃烧设备及其燃烧室和排烟管等,特征是外壳中还有形状与之相似的敝口型内胆,外壳与内胆在敞口处相互连接形成封闭腔,燃烧室在封闭腔内,内胆外周边有封闭的导热夹层,该夹层中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热流管,热流管另有管口经封闭腔与排烟管连通。本发明构思的结构热效率极高,节能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有外壳7、燃烧设备10及其燃烧 室8和排烟管13,排烟管13上部与大气连通,其特征在于外壳7 为敞口容器,其中还有形状与之相似的敞口型内胆1,外壳7与内 胆1在敞口处相互连接形成壳、胆之间的封闭腔11,燃烧室8在封 闭腔11内的内胆1底下,内胆1外周边有封闭的导热夹层2,导热 夹层2上部经穿出外壳7的引流管14与外界连通,导热夹层2内有 热流管12,热流管12有管口与燃烧室8连通,热流管12另有管口 穿出导热夹层2与封闭腔11连通,封闭腔11与排烟管13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于 外壳7且位于其中的内胆1为炒锅形。
3: 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于 外壳7且位于其中的内胆1为桶形。
4: 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 设备10为燃油式燃烧机,其燃烧口位于内胆下1中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 设备10为燃油式燃烧机,其燃烧口位于内胆1下侧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 管12在导热夹层2内往复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7上有隔热层6。 8、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 夹层2还经穿出外壳7的介质标尺管4与介质标尺3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 设备10装在外壳底7-1上,外壳底7-1和燃烧室底9为可拆卸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 烧设备10装在外壳7的下侧部,外壳底7-1和燃烧室底9为可拆卸 结构。
7: 燃烧设备10及其燃烧 室8和排烟管13,排烟管13上部与大气连通,其特征在于外壳7 为敞口容器,其中还有形状与之相似的敞口型内胆1,外壳7与内 胆1在敞口处相互连接形成壳、胆之间的封闭腔11,燃烧室8在封 闭腔11内的内胆1底下,内胆1外周边有封闭的导热夹层2,导热 夹层2上部经穿出外壳7的引流管14与外界连通,导热夹层2内有 热流管12,热流管12有管口与燃烧室8连通,热流管12另有管口 穿出导热夹层2与封闭腔11连通,封闭腔11与排烟管1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于 外壳7且位于其中的内胆1为炒锅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于 外壳7且位于其中的内胆1为桶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 设备10为燃油式燃烧机,其燃烧口位于内胆下1中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 设备10为燃油式燃烧机,其燃烧口位于内胆1下侧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 管12在导热夹层2内往复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7上有隔热层6。
8: 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 夹层2还经穿出外壳7的介质标尺管4与介质标尺3连通。
9: 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 设备10装在外壳底7-1上,外壳底7-1和燃烧室底9为可拆卸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1所说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 烧设备10装在外壳7的下侧部,外壳底7-1和燃烧室底9为可拆卸 结构。

说明书


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的结构。

    现有的(燃油、燃气式)燃烧加热装置,尽管其燃烧是直接或通过燃烧室作用于被加热对象(如锅等容器)的,但因燃烧设备的燃烧口与被加热对象之间未与外界隔离,燃烧时燃焰产生的热能有相当部分耗散在空气中或被非加热对象(如加热装置的外壳、排烟管等)所吸收,仅少部分热能被加热对象所吸收。这类传统结构的加热装置燃烧时热效率低而热损失严重。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燃烧设备和被加热对象与外界隔离的燃烧加热装置。

    本发明有外壳、燃烧设备及其燃烧室和排烟管,排烟管上部与大气连通,所说外壳为敞口容器,其中还有形状与之相似的敞口型内胆,外壳与内胆在敞口处相互连接形成壳、胆之间的封闭腔,燃烧室在封闭腔内的内胆底下,内胆外周边有封闭的导热夹层,导热夹层上部经穿出外壳的引流管与外界连通,导热夹层内有热流管,热流管有管口与燃烧室连通,热流管另有管口穿出导热夹层与壳、胆之间的封闭腔连通,封闭腔与排烟管连通。

    本发明所说热流管在导热夹层内往复排列,所说外壳上有隔热层。

    本发明的燃烧室和被加热对象(内胆底)均在壳、胆之间的封闭腔内,与外界隔离。故燃烧设备工作时,来自燃烧口(其位于燃烧室内)地燃焰能很好地作用于内胆,从结构上避免了燃烧热在空气中的直接热耗散;燃烧室与排烟管是经封闭在导热夹层内的热流管和壳、胆之间的封闭腔连通的,即燃烧室内的(燃焰)热气流必需流经热流管和封闭腔才能到达排烟管,往复(环绕)排列热流管能让到达排烟管之前的热气流“流程”足够长,使“热气流”在经热流管过程中充分向内胆进行热传导,则可以实现一种比以往任何燃烧加热设备都充分得多的热交换形式。向导热夹层注入热介质,则流经热流管而未被内胆吸收完的(热气流)热能,还会被导热夹层中的热介质所吸收和储存,加之外壳上有隔热层,则壳、胆之间的封闭腔内(包括导热夹层)未被内胆一次吸收完的热能,几乎都会被导热夹层中的热介质吸收、储存并再传导给内胆,即本发明的内胆既可很好地接受来自燃烧室的直接燃烧热,还能充分吸收其外周边热流管中热气流的(一次)传导热和导热夹层中热介质的(再次)传导热。本发明构思的燃烧设备和被加热对象与外界隔离,以及内胆外周边的导热夹层及其热流管结构,保证了燃烧加热设备在开机时具有极高的燃烧热效率和极少的热损失,且在其停机后内胆还能长时间接受传导热,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加热时间短而保温时间长,节能效果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中:1—内胆,2—导热夹层,3—介质标尺,4—介质标尺管,5—排液管,5-1—排液阀,6—隔热层,7—外壳,7-1—外壳底,8—燃烧室,9—燃烧室底,10—燃烧设备,11—封闭腔,12—热流管,13—排烟管,14—引流管。

    实施例1:本实施例由图1构成。

    如图1所示,小于外壳7且位于其中的内胆1为炒锅形,与之形状相似的外壳7上有隔热层6,外壳7与内胆1在敞口处相互连接;导热夹层2内的热流管12沿内胆外周边排列,其有管口与位于内胆1下的燃烧室8连通,并另有管口穿出导热夹层2经封闭腔11(其实际上是热流管12的延伸)与排烟管13的下部连通;导热夹层2的上部经穿出外壳7的引流管14与排烟管13上部连通,导热夹层2还经穿出外壳7的介质标尺管4与介质标尺3连通,热介质可以经介质标尺3注入导热夹层2内,且其液面高度由介质标尺3显示。这里的燃烧设备10为燃油式燃烧机,装在外壳底7-1上,其燃烧口位于内胆下中部;外壳底7-1和燃烧室底9均可拆卸,燃烧室底9上有耐火材料层(如耐火泥)。

    实施例2:本实施例由图2和图3构成。

    如图2所示,外壳7与位于其中的内胆1均为桶形,燃烧设备10装在外壳7的下侧部,其燃烧口则位于内胆1的下侧部;本实施例有与内胆1底部连通且穿出外壳7的排液管5,其上装有排液阀5-1,使内胆1中的汤(水等)可经排液管5流出;如图2、图3所示,热流管12是沿内胆1外周边上下往复排列的,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外壳底7-1和燃烧室底9也为可拆卸结构。

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闭式燃烧加热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的结构,目的是实现燃烧设备和被加热对象与外界隔离的加热装置。其有外壳、燃烧设备及其燃烧室和排烟管等,特征是外壳中还有形状与之相似的敝口型内胆,外壳与内胆在敞口处相互连接形成封闭腔,燃烧室在封闭腔内,内胆外周边有封闭的导热夹层,该夹层中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热流管,热流管另有管口经封闭腔与排烟管连通。本发明构思的结构热效率极高,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