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元件.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32533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9208.8

申请日:

2001.12.25

公开号:

CN1356290A

公开日:

2002.07.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5/16; C04B35/622; C04B35/632; C04B35/64

主分类号:

C04B35/16; C04B35/622; C04B35/632; C04B35/64

申请人:

庄国明;

发明人:

庄国明

地址:

51810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20区碧涛居2栋308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东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罗习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用Fe2O3、NiO、TiO2等超细微米粉(3-100nm),掺入硅酸锆超微纳米粉的混合物中,经球磨混匀,粒度不大于2μm,球磨时间不低于72小时,再经成型工艺、烧成工艺,制成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其中:硅酸锆超微纳米粉的混合物配方是:硅酸锆51%,粘土22.6%,滑石2.5%,氧化镍3.0%,氧化钴2.5%,氧化亚铁5.4%,氧化钛3.5%,氧化锌6.5%,二氧化锰3.0%,;经成型工艺的干压、热铸,和烧成工艺的干压、热注铸工艺,制成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可用于工业动力装置和汽车的节油环保,以及加速酒的陈化,消毒、净化饮用水等。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元件,其特征在于: 用F e2 O 3 、NiO、TiO 2 等超细微米粉(3-100nm),掺入 硅酸锆超微纳米粉的混合物中,经球磨混匀,粒度不大于2μm,球磨时 间不低于72小时,再经成型工艺、烧成工艺,制成远红外线辐射材料, 其中: 硅酸锆超微纳米粉的混合物配方是: 硅酸锆(Z r SiO 4 )                    51% 粘土(AL 2 O 3 .2SiO 4 )              22.6% 滑石(3M g O.4SiO 2 .H 2 O)            2.5% 氧化镍(NiO)                         3.0% 氧化钴(C o O)(含1%C o3 O 4 )          2.5% 氧化亚铁(r-F e2 O 3 )                 5.4% 氧化钛(TiO 2 )                       3.5% 氧化锌(ZnO)(含1%ZnS)                6.5% 二氧化锰(MnO 2 )                      3.0% 成型工艺: a,干压:粉料过100目筛,加7%聚乙烯醇溶液,拌匀,800 kg/cm 2 压制成型,在60-80℃温度下干燥6小时。 b,热铸:在150℃温度下,前料烘干2小时,加入焦木悄(8 0目过筛)5%,另加0.3%油酸,再球磨4小时,出料烘干(150 C)1小时,倒入熔化的石腊中(加入少量蜂腊或油酸)搅拌成糊状,在 和腊机中至无气泡为止。 烧成工艺: a,干压成型,其烧成温度至1350℃,保温2小时,共烧成时 间17小时左右,80目石英砂粉填充料。 b,热注铸工艺时,在AL 2 O 3 -粘土各半中排腊(低温200℃ 下)8小时,然后烧成10小时至1330℃,保温2小时。 对于制作粉末则采取热注成蜂窝状,高温只达1300℃即可,急冷却 后,低温-30--40℃处理4小时后,再破碎、磨粉、气流粉碎至 2μm以下备用,便制成远红外线辐射材料。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地制造工艺及元件, 其特征在于:用前述工艺制成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可制成各种形状的元 件,置于汽车油箱、盛酒的容器、饮水容器中,达到环保节油、加速酒的 老化和消毒净化饮用水目的。

说明书


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超细微纳米粉掺入硅酸锆混合物中,制成一种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用于汽车节油,消毒净化饮用水,加速酒的陈化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远红外线材料,但是尚没有用于工业、交通业汽车可以节油少污染,制酒业中加速酒的陈化,使饮用水净化、消毒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Fe2O3、NiO、TiO2等超细微米粉(3-100nm),掺入硅酸锆超微纳米粉的混合物中,经球磨混匀,粒度不大于2μm,球磨时间不低于72小时,再经成型工艺、烧成工艺,制成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其中:硅酸锆超微纳米粉的混合物配方是:

    硅酸锆(ZrSiO4)                      51%

    粘土(AL2O3.2SiO4)                22.6%

    滑石(3MgO.4SiO2.H2O)              2.5%

    氧化镍(NiO)                           3.0%

    氧化钴(CoO)(含1%Co3O4)            2.5%

    氧化亚铁(r-Fe2O2)                   5.4%

    氧化钛(TiO3)                         3.5%

    氧化锌(ZnO)(含1%ZnS)                  6.5%

    二氧化锰(MnO2)                             3.0%成型工艺:

    a,干压:粉料过100目筛,加7%聚乙烯醇溶液,拌匀,800kg/cm2压制成型,在60-80℃温度下干燥6小时。

    b,热铸:在150℃温度下,前料烘干2小时,加入焦木悄(80目过筛)5%,另加0.3%油酸,再球磨4小时,出料烘干(150℃)1小时,倒入熔化的石腊中(加入少量蜂腊或油酸)搅拌成糊状,在和腊机中至无气泡为止。烧成工艺:

    a,干压成型,其烧成温度至1350℃,保温2小时,共烧成时间17小时左右,80目石英砂粉填充料。

    b,热注铸工艺时,在AL2O3-粘土各半中排腊(低温200℃下)8小时,然后烧成10小时至1330℃,保温2小时。对于制作粉末则采取热注成蜂窝状,高温只达1300℃即可,急冷却后,低温-30--40℃处理4小时后,再破碎、磨粉、气流粉碎至2μm以下备用,便制成远红外线辐射材料。

    用前述工艺制成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可制成各种形状的元件,置于汽车油箱、盛酒的容器、饮水容器中,达到环保节油、加速酒的老化和消毒净化饮用水目的;由于采用纳米技术和催化反应裂解技术,使制成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晶格发生重大变化,频带窄,针对性强,辐射率高,刃性大大提高,热冲击稳定性好,在常温状态下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对节能、环保、提高产品质量和人类生活的质量等方面可大量采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依据前述发明内容的配方和各阶段的制作工艺,便可制成本发明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

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元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元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元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元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催化远红外线辐射材料的制造工艺及元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用Fe2O3、NiO、TiO2等超细微米粉(3100nm),掺入硅酸锆超微纳米粉的混合物中,经球磨混匀,粒度不大于2m,球磨时间不低于72小时,再经成型工艺、烧成工艺,制成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其中:硅酸锆超微纳米粉的混合物配方是:硅酸锆51%,粘土22.6%,滑石2.5%,氧化镍3.0%,氧化钴2.5%,氧化亚铁5.4%,氧化钛3.5%,氧化锌6.5%,二氧化锰3.0%,;经成型工艺的干压、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