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24513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6957.1

申请日:

2009.06.03

公开号:

CN101579469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8962申请日:20090603授权公告日:20110706终止日期:201306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2; A61K47/46; A61P1/00; A61P29/00; A61K31/045(2006.01)N; A61K31/19(2006.01)N; A61K33/0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2

申请人:

韩怀民

发明人:

韩怀民

地址:

236600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镜湖中路115号15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徐宝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其主要是由大黄、芒硝、蒲公英、丹皮、红花、败酱、冰片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的外用药。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消炎、活血、消瘀、解毒的功能,治疗慢性阑尾炎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原料药制成:
大黄        100-150克    芒硝      100-150克
独头大蒜    220-280克    蒲公英    15-25克
牡丹皮      20-30克      红花      10-25克
败酱        15-25克      冰片      12-18克
制乳香      15-25克      制没药    50-70克
陈醋        450-550克
85%小麦面粉100-150克,生鸡蛋1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种原料药的用量为:
大黄    120克   芒硝    120克    独头大蒜  250克
蒲公英  20克    牡丹皮  25克     红花      12克
败酱    20克    冰片    15克     制乳香    20克
制没药  60克    陈醋    500克
85%小麦面粉100克,生鸡蛋1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
  大黄: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

2、
  芒硝: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3、
  蒲公英: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

4、
  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5、
  红花:拣净杂质,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6、
  败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喷淋,稍晾,切段,干燥;

7、
  冰片:为龙脑香料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

8、
  制乳香:取拣净的乳香,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溶化点,略黄色,取出放凉;或炒至表面溶化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取出放凉(每乳香100斤,用米醋6斤);

9、
  制没药:拣去杂质,打成碎块,取拣净的没药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溶化点,取得放凉,或炒至表面稍见溶化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取出放凉(每没药100斤,用米醋6斤);
二、制备

1、
  按量取足中药大黄、芒硝、蒲公英、牡丹皮、红花、败酱、冰片、制乳香、制没药粉成细粉末;

2、
  按量取足独头大蒜,做成蒜泥;

3、
  将粉碎的中药与蒜泥、陈醋调成膏状。

说明书

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阑尾炎又叫盲肠炎,是一种常见的阑尾疾病,临床表现为阑尾腹部痛疼,并伴有发烧厌食而影响活动与睡眠,西药治疗只能对症下药,治表不治本,暂时缓解疼痛,不能有效治疗控制阑尾的炎症和复发。
发明内容
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有关报道,本发明依据祖传秘方,并经过反复研究改进,推陈出新,又通过动物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研究出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外用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择大黄、芒硝、独头大蒜、蒲公英、牡丹皮、红花、败酱、冰片、制乳香、制没药和陈醋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慢性阑尾炎的复发。其中选用大黄是因为大黄性味苦、寒,归入胃、大肠、肝径。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能,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赤、痛疡、肿毒、疔疮、汤火伤。选用芒硝,又名芒消,是因为芒硝性味辛苦咸寒,归入胃,大肠径,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痛肿。选用独头大蒜是因为独头蒜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径,有消肿、解毒、杀虫的功能,主治痛疖肿毒、肺痨、痢疾、泻泄、杀钩虫、蛲虫。选用蒲公英是因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肝、胃径,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疗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肿、尿路感染。选用牡丹皮是因为牡丹皮性味辛苦、凉,归心、肝、肾径,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痛,吐血,衄血,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痛疡,扑损。选用红花是因为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痛肿,跌打损伤。选用败酱是因为败酱性味辛、苦、凉,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祛痱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痛肿疗疮。选用冰片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归心、肺经,有通诸窍,散瘀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能。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痛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选用制乳香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的功能,治气血凝带,心腹疼痛,痛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选用制没药是因为没药性味苦、平,归入肝经,散血去瘀,消肿定神,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经闭,痈疽肿病,痔漏、目障。陈醋,异名醋,苦酒,选用陈醋是因为其性味酸、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解毒,杀虫,治产后血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解鱼肉菜毒。
本发明药物组合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摸索试验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是具有较好的疗效。
大    黄  100-150克    芒  硝    100-150克
独头大蒜  220-280克    蒲公英    15-25克
牡 丹 皮  20-30克      红  花    10-25克
败    酱  15-25克      冰  片    12-18克
制 乳 香  15-25克      制没药    50-70克 
陈    醋  450-550克
85%小麦面粉100-150克,生鸡蛋1个。
本发明药物优选组分的用量如下:
大  黄  120克   芒  硝  120克   独头大蒜  250克
蒲公英  20克    牡丹皮  25克    红    花  12克
败  酱  20克    冰  片  15克    制 乳 香  20克
制没药  60克    陈  醋  500克
85%小麦面粉100克,生鸡蛋1个。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大黄: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
2、芒硝: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
3、蒲公英: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
4、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5、红花:拣净杂质,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6、败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喷淋,稍晾,切段,干燥;
7、冰片:为龙脑香料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
8、制乳香:取拣净的乳香,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溶化点,略黄色,取出放凉;或炒至表面溶化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取出放凉(每乳香100斤,用米醋6斤);
9、制没药:拣去杂质,打成碎块,取拣净的没药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溶化点,取得放凉,或炒至表面稍见溶化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取出放凉(每没药100斤,用米醋6斤)。
二、制备
1、按量取足中药大黄、芒硝、蒲公英、牡丹皮、红花、败酱、冰片、制乳香、制没药粉成细粉末;
2、按量取足独头大蒜,做成蒜泥;
3、将粉碎的中药与蒜泥、陈醋调成膏状;
4、按量取足面粉,用鸡蛋和面揉成长条状,将条状的面团圈在患者阑尾部位的上方,即肚脐眼的右下方,再将调制成的中药膏放在圈内,分4次放药,每次两小时,放药后每1小时上下翻动药膏一次。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炎、活血、消瘀的功能,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疗效快,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动物毒性试验资料:
取新西兰家兔20只,体重2-2.5kg,分为二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超量毒性试验,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
正常量组毒性试验:
将10只家兔腹部兔毛拔光,取本发明药膏50克,相当于成人用量,置于脱毛后的兔腹处,用纱布包裹,每次两小时,连用四次,检查兔腹正常,10只家兔也无任何不良反应。
超量毒性试验:
将另一组10只家兔腹部兔毛拔光,取本发明药膏100克,相当于成人用量的二倍,置于脱毛后的兔腹处,用纱布包裹,每次两小时,连用六次,检查兔腹用药处红肿,局部有小水泡,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即愈。
通过两组新西兰家兔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按正常量使用本发明药膏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其中年龄10-20岁7例,21-30岁8例,31-40岁11例,40岁以上4例。
2、诊断标准
本发明药物适用于慢性阑尾炎,患者阑尾部位轻微疼痛,时轻时重,西药只能占时缓解病情,无法治愈。
3、治疗方法
①使用时,按量取足独头大蒜,分4次捣成蒜泥,每次四分之一,随用随做;
②按量取足粉碎的本发明药物及陈醋分4次使用,每次调制四分之一,随用随调;
③将四分之一的蒜泥及四分之一的药物与陈醋调成膏状;
④用鸡蛋和面揉成长条状,将条状的面团圈在阑尾部位的上方,肚脐眼的右下方,再将调制成的中药膏放在圈内,每次两小时,放药后每1小时翻动药膏一次,连续换药4次即愈。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慢性阑尾炎经治疗后,腹疼症状消失,体能恢复正常,观察一年无复发者。
无效:达不到显效标准者。
5、治疗结果

在八个小时的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阑尾炎患者30例,结果显效30例,显效率为100%。

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药物,其主要是由大黄、芒硝、蒲公英、丹皮、红花、败酱、冰片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的外用药。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消炎、活血、消瘀、解毒的功能,治疗慢性阑尾炎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