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32390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5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2600.5

申请日:

2009.07.02

公开号:

CN101589717A

公开日:

2009.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3/90; A01N25/04; A01P7/00

主分类号:

A01N43/90

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顾中言; 徐广春; 徐德进

地址:

210014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钟灵街5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牛莉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由阿维菌素、有机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表面张力增效剂、光稳定剂、防冻剂、稀释水按一定质量比组合而成,其中表面张力增效剂由杰效利、矿物油、氮酮构成。本发明合理使用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阿维菌素溶液、表面张力增效剂、光稳定剂、防冻剂以及水进行科学配制,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的乳状液,经喷雾器喷洒到水稻叶片后能很快地润湿展布,提高靶标植物的持药量,增强药效,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其特征是由以下组份按其质量比组合而成:
组份                             质量比
阿维菌素:                       1%-5%,
有机溶剂:                       10%-4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0.8%-2.5%,
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           1%-5%,
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1%-7.5%,
表面张力增效剂:                 1.5%-5%,
光稳定剂:                       0.4%-2%,
防冻剂:                         1%-2%,
稀释水:                         余量,
其中,所述的表面张力增效剂由第一增效剂组分、第二增效剂组分混合而成,所述第一增效剂组分为杰效利,第二增效剂组分为矿物油、氮酮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叔丁基羟基茴香醚、特丁基对苯二酚、维生素C、二丁基羟基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溶剂为环己酮与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张力增效剂中,第一增效剂组分与第二增效剂组分的质量比为0.5~9∶1。

说明书

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及一种防治水稻害虫的微乳剂农药,特别是一种能在水稻叶表面润湿展布、减缓光解的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
背景技术
阿维菌素是日本北里研究所和美国默克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发酵后提取分离的代谢产物。1985年阿维菌素作为农药投入市场,到目前为止,阿维菌素防治谱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蜱螨目、鞘翅目、同翅目和鳞翅目等害虫、害螨至少有84种之多。该杀虫剂极难溶于水,市售的多数为乳油剂型,其中的芳香族溶剂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药害大、生产贮运不安全等缺点,在一些国家已经限制使用。以农业部的农药电子手册中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的10mg/L登记量为参照,我国生产的阿维菌素制剂在浓度为10mg/L时,其溶液的表面张力均远远大于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36.7mN/m,难以很好地在水稻叶片上润湿展布,多数喷洒的药液以液滴的形式滚落下来,减少了害虫与药液接触的几率,大多数药液流入环境中,增加了环境的降解压力、污染了环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参见文献1,“一些药液难在水稻、小麦和甘蓝润湿展布的原因分析”农药学学报,Vol.4 No.2(2002)p.75-80)。同时,阿维菌素见光通过氧化和光氧化机制会迅速分解,在模拟阳光照射下,光解半衰期约为18.84h-59.24h,水中光降解半衰期为12h;在土壤中,光照降解半衰期为21h(参见文献2,“Determination of sunscreen compounds in tropicalsunscreen product”Chromatoggraphy,Vol.519(1999),p.117-124;文献3,“紫外吸收剂抑制阿维菌素光解及对小菜蛾防治的增效作用”生态学杂志,Vol.25 No.2(2006),p.185-188)。8月-10月是水稻用药的高峰期,阿维菌素使用后形成药膜,在太阳光照射下(主要为紫外线),大大提高了阿维菌素的光解速率,使得大田持效期短,无形中增加农民用药次数和单位防治成本,从而导致其在大田推广困难。
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农药,较之化学农药更容易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一般来讲在农药中添加矿物油、氮酮、杰效利或其它的表面张力增效剂有利于提高药液对昆虫表皮穿透率(参见文献4,“渗透剂对高效氯氰菊酯毒力和三种鳞翅目害虫上表皮超微结构的影响”昆虫学报,Vol.51No.2(2008),p.216-221;文献5,“3种助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江苏农业学报,Vol.24 No.6(2008),p.820-825),从而减少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并有利于克服害虫对药剂产生的抗药性。同时在阿维菌素等极易光解的农药中添加光稳定剂,降低阿维菌素形成药膜后的分解速率,延缓阿维菌素的释放速度,从而提高阿维菌素制剂的光稳定性,提高药效。
临界表面张力是表征低能固体表面润湿性质的最重要的经验参数,只要表面张力等于或小于临界表面张力的液体才能在此固体上自发铺展(参见文献4,“表面活性剂科学与应用”p.193-223)。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田间喷雾使用的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必须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才能使雾滴迅速被叶面持留。这就要求选择和合理使用表面活性剂,使表面张力增效剂、光稳定剂、阿维菌素和水均匀地混合起来,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微乳剂,同时其对光稳定性增强、表面张力小于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并且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要大于临界胶束浓度,以便能在水稻上润湿展布,增加水稻叶面的持液量,在减少有机溶剂用量和有效成分用量的前提下提高药效。
到目前为止,未见用在水稻上能很好地润湿稻叶,同时又能延缓阿维菌素光解的制剂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实现了模块化管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其特征是由以下组份按其质量比组合而成:
组份                                质量比
阿维菌素:                          1%-5%,
有机溶剂:                          10%-4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0.8%-2.5%,
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              1%-5%,
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1%-7.5%,
表面张力增效剂:                    1.5%-5%,
光稳定剂:                          0.4%-2%,
防冻剂:                            1%-2%,
稀释水:                            余量,
其中,所述的表面张力增效剂由第一增效剂组分、第二增效剂组分混合而成,所述第一增效剂组分为杰效利,第二增效剂组分为矿物油、氮酮、胡椒基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光稳定剂为叔丁基羟基茴香醚、特丁基对苯二酚、维生素C、二丁基羟基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阿维菌素微乳剂的使用方法如下:根据实际需要对本发明微乳剂加水稀释,但是阿维菌素的最低浓度为8.91mg/L,为了使本发明阿维菌素微乳剂阿维菌素微乳剂既能很好地发挥其药效,又能节省用量,推荐使用阿维菌素的浓度为9mg/L-90mg/L。使用时,用喷雾器将本发明阿维菌素微乳剂喷洒到水稻植株叶片上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合理使用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阿维菌素溶液、表面张力增效剂、光稳定剂、防冻剂以及水进行科学配制,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的乳状液。实验表明:当微乳剂中阿维菌素的浓度为8.91mg/L时,药液的表面张力不再变化,为23.94mN/m。而本发明适用的靶标植物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为36.7mN/m。因此,只要本发明中阿维菌素的浓度大于8.91mg/L,其表面张力就小于水稻的临界表面张力,经喷雾器喷洒到水稻叶片后能很快地润湿展布,提高靶标植物的持药量,增强药效,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二、通过研究阿维菌素对光的分解速率,发现光稳定剂能延缓阿维菌素的光分解速率,从而提高了阿维菌素的持效期,减少农药使用量。即使是8月-10月的强光照天气,也可以按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使用,从而避免阿维菌素因强光照而失效。
三、本发明阿维菌素微乳剂的性能稳定,便于贮藏和运输,可以在室温下贮藏2年;
四、田间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水稀释,配制和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阿维菌素在紫外灯下的光解试验图。
在光解室内控制室温20-30℃,采用人工光源紫外灯进行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h、2h、4h、8h、16h、24h进行采样检测。从图1中可以看出阿维菌素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t=76.881e-0.1708t(R2=0.9969),光解半衰期为2.46h,添加光稳定剂1和光稳定剂2的光解过程也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方程分别为Ct=79.093e-0.0841t(R2=0.9940)、光解半衰期为3.17h和Ct=89.622e-0.0494t(R2=0.9957)、光解半衰期为3.70h。光稳定剂的添加分别使阿维菌素的光解半衰期延长了28.86%和50.41%。
图2是根据GB-5549-90的方法测定的本发明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不同浓度药液的表面张力、药液中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以及根据Zisman提出的测定临界表面张力值的方法测定水稻临界表面张力的关系坐标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阿维菌素浓度为8.91mg/L时,微乳剂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达到了临界胶束浓度。因此只要本发明阿维菌素微乳剂的浓度大于8.91mg/L,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就超过了临界胶束浓度,并且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本发明推荐使用的阿维菌素浓度9mg/L一90mg/L,此时药液在水稻叶片上能很好地润湿展布,既能充分发挥药效,又能节省用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本发明给出组合物实施例1-12,参见表1-表4,其中表面张力增效剂由第一增效剂组分、第二增效剂组分混合而成,第一增效剂组分为杰效利,第二增效剂组分为矿物油、氮酮的一种或两种,第一增效剂组分与第二增效剂组分的质量比为0.5~9∶1。
本发明还给出了阿维菌素微乳剂与阿维菌素乳油在水稻叶片上的持药量的比较(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1.8%阿维菌素微乳剂5.63mg/L-90mg/L的浓度在水稻上的持药量均极显著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10mg/L在水稻上的持药量。表6、表7分别为1.8%阿维菌素微乳剂对水稻二化螟和5%阿维菌素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药效比较(按每公顷兑水750kg喷雾施用),从中可以看出阿维菌素微乳剂试验所用剂量的药效均优于阿维菌素乳油。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1.8%阿维菌素微乳剂在水稻叶片上的持留量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后面的小写字母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下同)
表6 1.8%阿维菌素微乳剂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2008.06  高淳

表7  5%阿维菌素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2008.08  高淳

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于水稻的缓释增效型阿维菌素微乳剂,由阿维菌素、有机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表面张力增效剂、光稳定剂、防冻剂、稀释水按一定质量比组合而成,其中表面张力增效剂由杰效利、矿物油、氮酮构成。本发明合理使用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阿维菌素溶液、表面张力增效剂、光稳定剂、防冻剂以及水进行科学配制,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的乳状液,经喷雾器喷洒到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