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32240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57102.1

申请日:

2008.01.30

公开号:

CN101497602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401/04登记生效日:2016012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8号变更后权利人:110021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8-1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401/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45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F6-F12层变更后权利人: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8号变更事项:共同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0061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01/04; C07D417/14; C07D413/14; C07D401/14; A01N43/56; A01P7/00; A01P5/00

主分类号:

C07D401/04

申请人: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沈阳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刘长令; 柴宝山; 袁 静; 彭永武; 张 弘; 杨吉春; 李慧超

地址:

100045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F6-F1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秀梅;何 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特别是对甜菜夜蛾、小菜蛾的活性更好,在较低的剂量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式中:
R1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甲硫基、甲磺酰基、甲氧基羰基、甲胺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以下基团取代的氨基:甲基、二甲基、乙酰基或甲磺酰基;
R2选自卤素;
R3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或氨基;
R4选自氰基、—CONHCH2CH2Cl、—CO2R、—CO2CH2CH2N(R)2—CONHCH(OR)2—CONHCH(CH3)CH2CO2Et—CONHCH(CH3)CH2CN、—COCH2COR、或者Q1-Q5基团之一;
其中:
R选自氢、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或苯基;


R5和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氰基、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1-C6烷基、苯基、苄基、噻吩基、呋喃基或吡啶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R1选自氢、Cl、Br、I、氰基、硝基、甲硫基、甲磺酰基、甲氧基羰基、甲胺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以下基团取代的氨基:甲基、二甲基、乙酰基或甲磺酰基;
R2选自Cl或Br;
R3选自氢、Cl、Br、氰基、硝基或氨基;
R4选自氰基、—CONHCH2CH2Cl、—CO2CH3—CONHCH(OCH3)2—COCH2COCH3、—CONHCH(CH3)CH2CO2Et、—CONHCH(CH3)CH2CN、—COCH2CN、或者Q1-Q5基团之一;
其中:

R5和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氰基、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1-C6烷基、苯基、苄基、噻吩基、呋喃基或吡啶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R1选自氢、Cl或氰基;
R2选自Cl或Br;
R3选自氢、Cl、硝基或氨基;
R4选自氰基、—CONHCH2CH2Cl、—CO2CH3—CONHCH(OCH3)2、—COCH2COCH3、—CONHCH(CH3)CH2CO2Et、—CONHCH(CH3)CH2CN、—COCH2CN、或者Q1-Q5基团之一;
其中:

R5和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或苄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R1选自氢、Cl或氰基;
R2选自Cl或Br;
R3选自氢、Cl、硝基或氨基;
R4选自氰基、—CONHCH2CH2Cl、—CO2CH3—CONHCH(OCH3)2或Q1;
其中:R5和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C1-C3烷基。

5、
  一种杀虫组合物,包含生物学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选自表面活性剂、固体稀释剂或液体稀释剂的附加组分。

6、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作为杀虫剂的应用。

7、
  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作为杀虫剂的应用。

说明书

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及N-氧化物、盐和组合物,以及使用它们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作为杀虫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无脊椎动物害虫的防治在实现高种植效率中极为重要。无脊椎动物害虫对生长和贮存的农作物的损害会引起生产率的显著降低,并因此导致消费者的花费增加。用于这些目的的许多产品是可购买的,但是仍然需要更有效、低成本、低毒型、对环境安全或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新化合物。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鱼尼丁受体类)是近几年开发的防治无脊椎动物害虫的有效杀虫剂。
专利WO03015519中公开了如下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专利WO2004033468中公开了如下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专利WO2004067528中公开了如下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以上专利(申请)中所有公开的化合物虽与本发明化合物有相似之处,但结构仍存在显著的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很小的剂量下就可以控制多种病虫害的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其N-氧化物或其盐,它可应用于在农学和非农学环境中防治无脊椎动物害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式中:
R1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甲硫基、甲磺酰基、甲氧基羰基、甲胺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以下基团取代的氨基:甲基、二甲基、乙酰基或甲磺酰基;
R2选自卤素;
R3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或氨基;
R4选自氰基、—CONHCH2CH2Cl、—CO2R、—CO2CH2CH2N(R)2—CONHCH(OR)2—CONHCH(CH3)CH2CO2Et—CONHCH(CH3)CH2CN、—COCH2COR、或者Q1-Q5基团之一;
其中:
R选自氢、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或苯基;

R5和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氰基、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1-C6烷基、苯基、苄基、噻吩基、呋喃基或吡啶基。
本发明中较为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选自氢、Cl、Br、I、氰基、硝基、甲硫基、甲磺酰基、甲氧基羰基、甲胺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以下基团取代的氨基:甲基、二甲基、乙酰基或甲磺酰基;
R2选自Cl或Br;
R3选自氢、Cl、Br、氰基、硝基或氨基;
R4选自氰基、—CONHCH2CH2Cl、—CO2CH3—COCH2COCH3、—CONHCH(CH3)CH2CO2Et、—CONHCH(CH3)CH2CN、—COCH2CN、或者Q1-Q5基团之一;
其中:

R5和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氰基、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1-C6烷基、苯基、苄基、噻吩基、呋喃基或吡啶基。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选自氢、Cl或氰基;
R2选自Cl或Br;
R3选自氢、Cl、硝基或氨基;
R4选自氰基、—CONHCH2CH2Cl、—CO2CH3—COCH2COCH3、—CONHCH(CH3)CH2CO2Et、—CONHCH(CH3)CH2CN、—COCH2CN、或者Q1-Q5基团之一;
其中:

R5和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或苄基。
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选自氢、Cl或氰基;
R2选自Cl或Br;
R3选自氢、Cl、硝基或氨基;
R4选自氰基、—CONHCH2CH2Cl、—CO2CH3-CONHCH(OCH3)2或Q1;
其中:R5和R6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C1-C3烷基。
上面给出的通式I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一般定义如下:
未取代表示所有取代基都为氢。
取代的胺基中取代基的数目可为1~2。
卤:指氟、氯、溴或碘。
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或叔丁基。
卤代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卤代烷基诸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烯基:直链或支链并可在任何位置上存在有双键,例如乙烯基或烯丙基。
炔基:直链或支链并可在任何位置上存在有三键,例如乙炔基或炔丙基。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或多种立体异构体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当一种立体异构体相对于其它立体异构体而言浓度大时,或者当其与其它立体异构体分离时,可能更有活性和/或可能表现出有利的作用。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如何分离、富集和/或选择性地制备所述立体异构体。因此,本发明包括选自通式I、其N-氧化物或其盐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作为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单个立体异构体或者作为旋光形式存在。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盐包括与无机或有机酸,如氢溴酸、盐酸、硝酸、磷酸、硫酸、乙酸、丁酸、富马酸、乳酸、马来酸、丙二酸、草酸、丙酸、水杨酸、酒石酸、4-甲苯磺酸或戊酸加成盐。在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中,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盐优选适于本文描述的农学和/或非农学用途。
可以用下面表1-表2列出的化合物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当R4不为Q1-Q5时,
表1












当R4为Q1-Q5之一时,
表2





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方法一:
通式I化合物可由通式II所示的恶嗪酮类化合物与取代的胺、醇反应制得:

方法二:
通式I化合物可由通式IV所示的茚红酸酐类化合物与取代的胺、醇反应制得的苯胺中间体III,再与吡唑酰氯缩合制得,其中吡唑酰氯可由相应的羧酸(如通式VI所示)通过常规方法制得,如与氯化亚砜反应:

通式IV中间体可由通式V所示的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酸中间体与固体光气反应制得:

通式中各基团的定义同前。
反应在溶剂中进行,适宜的选自如乙腈、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甲苯等。
反应温度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之间,通常为20~100℃。
反应时间为30分钟至20小时,通常1~10小时。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涉及的原料中间体及来源如下:

   II              V             VI
通式II为恶嗪酮类化合物,相关综述见Bi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0,8,2095-2103.和J.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99,36,563-588,其制备方法参照WO03015519、WO2005118552方法。
通式V所示的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可由芳胺经两步制得,参照如下文献:OrganicSyntheses,Coll.Vol.10,p.23(2004);Vol.79,p.196(2002);Adv.Heterocycl.Chem.1975,18,1-58;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Chemical Society 2001,12(3),273-324;Angew.Chem.Int.Ed.Engl.1980,19,222-223。
通式VI所示的羧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参照WO2006062978、WO03015519。
取代的胺、醇部分有市售,也可按照常规方法自制。
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对农业、民用和动物技术领域中有害昆虫的成虫、幼虫和卵都显示出高杀虫活性。因此,本发明还包括通式I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作为杀虫剂的应用。包括使该无脊椎动物害虫或该害虫所处的农学或非农学环境与生物学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接触。
尤其是,通式I化合物对下列科和目的重要品种有活性:鳞翅目(贪夜蛾属、实夜蛾属、禾草螟属、苹果皮小卷蛾等)。例如对欧洲玉米螟、甘蔗螟、苹果小卷蛾、苹果食心虫、舞毒蛾等十分有效,特别是对小菜蛾活性更好,在很低的剂量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通式I化合物对许多有益的昆虫和螨虫、哺乳动物、鱼、鸟具有低毒性,而且没有植物毒性。
由于其积极的特性,上述化合物可有利地用于保护农业和园艺业重要的作物、家畜和种畜,以及人类常去的环境免于有害昆虫和真菌的伤害。
为获得理想效果,化合物的用量因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所用化合物、预保护的作物、有害生物的类型、感染程度、气候条件、施药方法、采用的剂型。
每公顷10克—5公斤的化合物剂量能提供充分的防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涉及通过施用通式I化合物,防治农业和园艺业重要的作物和/或家畜和种畜和/或人类常去的环境中的昆虫和/或植物致病性真菌的方法。尤其是,化合物的用量在每公顷10克—5公斤内变化。
为了实际应用于农业,使用含一种或多种通式I化合物的组合物通常是有益的。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防治无脊椎动物害虫的组合物,其包含生物学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选自表面活性剂、固体稀释剂和液体稀释剂,以及可以含有任选的有效量的至少一种附加生物学活性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作为杀虫剂的应用,包括使该无脊椎动物害虫或该害虫所处的农学或非农学环境与生物学有效量的组合物接触,所述组合物包含生物学有效量的通式I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选自表面活性剂、固体稀释剂或液体稀释剂的附加组分,所述组合物还可以任选进一步包含有效量的至少一种附加生物学活性化合物。
组合物的使用形式可以是干粉、可湿性粉剂、乳油、微乳剂、糊剂、颗粒剂、溶液、悬浮剂等:组合物类型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
组合物是以已知方法制备的,例如任选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通过用溶剂介质和/或固体稀释剂稀释或溶解活性物质。
可用的固体稀释剂或载体是例如:二氧化硅、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硅藻土、白云石、碳酸钙、氧化镁、白垩、粘土、合成硅酸盐、硅镁土、海泡石等。
除水以外,可用的液体稀释剂还包括如芳族有机溶剂(二甲苯或烷基苯的混合物、氯苯等),石蜡(石油馏分),醇类(甲醇、丙醇、丁醇、辛醇、甘油),酯类(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等),酮类(环己酮、丙酮、苯乙酮、异佛尔酮、乙基戊基酮等),酰胺类(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
可用的表面活性剂是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酚、山梨醇的聚氧乙烯酯、木质素磺酸盐等的钠、钙、三乙基胺或三乙醇胺盐。
组合物还可含特殊的添加剂用于特定的目的,例如含有粘合剂如阿拉伯胶、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上述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浓度可根据活性成分、使用目的、环境条件和采用的制剂类型而在宽范围内改变。通常,活性成分的浓度范围是1—90%,优选5—60%。
如果需要,可以向组合物中添加能与通式I化合物兼容的其他活性成分,例如其他杀螨剂/杀虫剂、杀真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除草剂、肥料。
几种剂型的配制方法举例如下:
悬浮剂的配制:常用配方中活性组分含量为5%—35%。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抗冻剂等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制成悬浮剂。
水乳剂的配制:将原药、溶剂和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本发明的水乳剂活性组分含量一般为5%—15%。为制备浓乳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溶解于一种或数种混合溶剂,再加入乳化剂来增强化合物在水中的分散效果。
可湿性粉剂的配制: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表面活性剂及固体稀释剂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预定含量(例如10%—60%)的可湿性粉剂产品。为制备适于喷洒用的可湿性粉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和研细的固体粉末如粘土、无机硅酸盐、碳酸盐以及润湿剂、粘合剂和/或分散剂组成混合物。
水分散性粒剂的配制:将原药和粉状固体稀释剂、润湿展着剂及粘合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也可将原药、分散剂、崩解剂和润湿剂及固体稀释剂加入砂磨机中,以水为介质研磨,制成悬浮剂,然后进行喷雾干燥造粒,通常配制含量为20%—30%颗粒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合成实施例
实例1:化合物1-152的制备

取0.5克II-I于50毫升反应瓶中,加入25毫升四氢呋喃,搅拌下加入1克HOCH2CH2N(CH3)2,升温回流反应1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脱溶后,向反应瓶中倒入50毫升饱和食盐水中,用60毫升乙酸乙酯分三次进行萃取,干燥,脱溶,柱层析得产品0.31克,即化合物1-152,收率51.8%。熔点80-82℃。
核磁数据(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如下:
化合物1-152:δppm 2.18(3H,s),2.41(6H,s),2.79(2H,t),4.45(2H,t),7.19(1H,s),7.39(2H,m),7.80-7.88(2H,m),8.45(1H,q),10.14(1H,s)。
实例2:化合物2-2的制备

取1克IV-1于100毫升反应瓶,加入50毫升二氧六环及中间体H2NC(CH3)2CN,回流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脱溶后,向反应瓶中倒入50毫升饱和食盐水,用90毫升乙酸乙酯分三次进行萃取,干燥,脱溶,柱层析得III-1中间体0.63克。
将制得的中间体III-1溶于60毫升四氢呋喃,加入1毫升三乙胺,搅拌下滴加1.02克酰氯,室温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处理,柱层析得产品0.45克,即化合物2-2,收率31%。熔点170-172℃。
核磁数据(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如下:
化合物2-2:δppm 1.71(6H,s),2.10(3H,s),3.95(1H,s),6.75(1H,t),6.89(1H,s),7.16-7.24(2H,m),7.66-7.73(2H,m),8.38(1H,q)。
实例3:化合物2-6的制备

取0.5克II-2于50毫升反应瓶中,加入25毫升乙腈,搅拌下加入0.8克H2NC(CH3)2CN,升温回流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脱溶后,向反应瓶中倒入50毫升饱和食盐水,用90毫升乙酸乙酯分三次进行萃取,干燥,脱溶,柱层析得产品0.27克,即化合物2-6,收率45.3%。熔点140-142℃。
核磁数据(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如下:
化合物2-6:δppm 1.95(6H,s),2.65(3H,s),6.85(1H,s),7.28(1H,q),7.87(1H,s),7.92(1H,d),8.30(1H,q),8.48(1H,s)。
通式I的其他化合物可以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
部分通式I化合物的熔点和核磁数据(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如下:
化合物1-102:熔点118-120℃。δppm 2.23(3H,s),3.92(3H,s),7.06(1H,s),7.19(1H,m),7.38(2H,m),7.84(2H,m),8.47(1H,q),10.19(1H,s)。
化合物1-104:熔点170-172℃。δppm 2.24(3H,s),3.74(3H,s),7.33(1H,s),7.51-7.59(3H,m),8.07(1H,q),8.47(1H,q),10.25(1H,s)。
化合物1-205:熔点60-62℃。δppm 1.12(6H,t),2.21(3H,s),2.68(4H,q),2.88(2H,t),4.41(2H,t),7.13(1H,s),7.39(2H,m),7.80(1H,d),7.86(1H,q),8.46(1H,q),10.17(1H,s)。
化合物1-218:熔点206-207℃。δppm 2.17(3H,s),3.67(2H,m),3.72(2H,m),6.55(1H,s),7.07(1H,s),7.34(1H,s),7.36(1H,s),7.37(1H,q),7.84(1H,d),8.45(1H,d),9.89(1H,s)。
化合物1-220:熔点240-242℃。δppm 2.26(3H,s),3.73(2H,m),3.79(2H,m),6.58(1H,s),7.02(1H,s),7.41(1H,q),7.36(1H,s),7.64(2H,m),7.86(1H,d),8.43(1H,d),10.41(1H,s)。
化合物1-264:熔点208-209℃。δppm 2.19(3H,s),3.41(6H,s),3.55(2H,m),4.43(1H,t),6.28(1H,t),7.07(1H,s),7.26(2H,m),7.38(1H,q),7.85(1H,q),8.46(1H,q),10.08(1H,s)。
化合物1-266:熔点182-183℃。δppm 2.22(3H,t),3.42(6H,s),3.58(2H,m),4.43(1H,t),6.33(1H,t),7.07(1H,s),7.22(2H,m),7.36(1H,q),7.80(1H,q),8.46(1H,q),10.20(1H,s)。
化合物2-4:熔点190-192℃。δppm 1.70(6H,s),2.10(3H,s),3.95(1H,s),6.87(1H,s),7.21-7.25(2H,m),7.70-7.75(2H,m),8.39(1H,d)。
制剂实施例(各组分加入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活性化合物折百后计量加入)
实施例4:30%可湿性粉剂
化合物1-152                  30%
十二烷基硫酸钠               2%
木质素磺酸钠                 3%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5%
轻质碳酸钙                   补足至100%
将化合物1-152、各种表面活性剂及固体稀释剂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30%的可湿性粉剂产品。
实施例5:20%悬浮剂
化合物1-218                 20%
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3%
农乳0201B                   2%
农乳700#                    1%
黄原胶                      0.2%
乙二醇                      5%
水                          补足至100%
以水为介质,将化合物1-218、分散剂、助悬剂和抗冻剂等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6:60%水分散性粒剂
化合物1-220                 60%
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12%
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      8%
聚乙烯吡咯烷酮              2%
羧甲基纤维素                2%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化合物1-220和粉状固体稀释剂、润湿展着剂及粘合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加水捏合后,加入10-100目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
实施例7:10%水乳剂
化合物1-264                 10%
聚氧乙烯(n20)苯乙基
酚基醚油酸酯                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16%
胡椒基丁醚                  15%
环己酮                      10%
山梨醇                      5%
水                          补足至100%
将化合物1-264、溶剂和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与油相混合,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
实施例8:25%悬浮剂
化合物2-6                    25%
农乳0201B                    2.5%
农乳1601                     1%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2%
白碳黑                       0.1%
乙二醇                       5%
水                           补足至100%
以水为介质,将化合物2-6、分散剂、助悬剂和抗冻剂等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9:20%可湿性粉剂
化合物2-4                   20%
亚甲基萘磺酸钠              6%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3%
十二烷基硫酸钠                 2%
白碳黑                         5%
农乳600#                       0.5%
轻质碳酸钙                     补足至100%
将化合物2-4、各种表面活性剂及固体稀释剂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20%的可湿性粉剂产品。
生物活性测定实施例
实例10  杀虫杀螨活性测定
用本发明化合物对几种昆虫和螨类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试验。测定的方法如下:
待测化合物用丙酮/甲醇(1:1)的混合溶剂溶解后,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以小菜蛾、甜菜夜蛾为靶标,采用airbrush喷雾法和浸液法(淡色库蚊幼虫)进行杀虫活性测定,airbrush喷雾处理的压力为10psi(约合0.7kg/cm2),喷液量为0.5毫升。处理后2-3日调查靶标的死亡率。
部分测试结果如下:
药液浓度为600ppm时,化合物1-102、1-104、1-152、1-205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死亡率达100%;
药液浓度为20ppm时,化合物2-2、2-4、2-6对甜菜夜蛾死亡率达100%:
药液浓度为1ppm时,化合物1-218、1-220、1-264、1-266对甜菜夜蛾死亡率达100%。

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特别是对甜菜夜蛾、小菜蛾的活性更好,在较低的剂量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