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321992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6870.5

申请日:

2009.05.27

公开号:

CN101574040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C05G3/00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发明人:

林先贵; 胡君利; 张正高; 施维臣; 李 晶

地址:

210008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7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建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培养步骤为:灵芝培养包经灭菌处理,待培养包料内温度冷却至30℃左右时接入灵芝菌种,然后将培养包置于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下培养,菌丝长满袋;在疏松砂质土壤上做畦,四周设排水沟,并在畦中挖芝床,将培养包开袋,接种面朝上立排于畦床内,包上覆土,间隙用土填平,保持土壤湿润;在露天条件下继续培养,促其自然出芝;在灵芝子实体成熟后架设遮阳棚,并在遮阳棚上铺设防雨的塑料薄膜,继续培养,收集灵芝孢子。采用野外露天阳畦覆土出芝模式,改变了现有技术一直处于大棚环境的问题,降低了成本,栽培过程只需无菌操作、保持湿度,方法简单,程序化高,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步骤为:
a.灵芝培养包经灭菌处理,待培养包料内温度冷却至30℃左右时接入灵芝菌种,然后将培养包置于20~25℃、空气湿度55%~65%、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下培养30~40d,菌丝长满袋;所述培养包内的培养料为以下三种中的任意一种:1)以壳斗科树种为主,长度小于36cm的段木;2)以壳斗科树种为主,长度小于36cm的段木与木屑的混合物;3)以质量百分比计,壳斗科树种为主的木屑70%~90%,麦麸9%~26%,菜子饼1%~6%,加入清水拌匀,含水质量控制在55%~60%,pH5~6;
b.在pH5~6的疏松砂质土壤上做宽1.5m、长10~15m、高20~25cm的畦,四周设排水沟,并在畦中挖深18~20cm的芝床,在15~20℃条件下将培养包开袋,接种面朝上立排于畦床内,培养包的行距5~7cm,包上覆土2~3cm厚,间隙用土填平,保持土壤湿润;
c.在25~30℃、湿度85%~95%的露天条件下继续培养,促其自然出芝;
d.在灵芝子实体成熟后架设遮阳棚,并在遮阳棚上铺设防雨的塑料薄膜,继续培养7~10d,收集灵芝孢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芝床底部撒有灭蚁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条件优选为:代料栽培质量组成以78%栎树木屑、20%麸皮、2%菜籽饼为佳,以含水量58%、pH5.5为宜;接种后以室温23℃、空气湿度60%为佳;野外出芝以28℃、空气湿度88%为佳。

说明书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灵芝的栽培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
二、背景技术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且已作为中药材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同时也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食药兼用。然而,灵芝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和酸碱度等环境条件,故在历史上多以野生生产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栽培技术应运而生,主要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第一阶段为菌种的分离培养、原种与栽培种的生产,第二阶段为子实体的栽培。目前。人工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很快,但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下降问题,影响灵芝入药与临床应用的效果;菌种培育和栽培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所以也会对灵芝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是世界市场上主要的灵芝生产和出口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对功能性食品需求的逐渐增大,全球灵芝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野生灵芝少,室内栽培即利用棉籽壳、木屑和麸皮作为培养基,采用大棚培养,生产的灵芝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与野生灵芝相比具有很大差别。因此,如何改进灵芝的人工栽培技术、提高其产品质量具有实质性意义。与此同时,灵芝发育后期弹射释放出的种子(生物学上称担孢子,直径只有5~8μm),集中起来后呈粉末状,含有比灵芝更丰富的多糖肽、腺嘌呤核苷、蛋白质、酶类、硒元素,在增强免疫、抑制肿瘤的药效方面远远超过其母体灵芝。因为灵芝孢子粉在自然环境下收集非常困难,所以如何将其有效收集且不影响灵芝正常生长日益显得重要。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栽培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应用该方法栽培灵芝通风好、光线足、出芝齐、芝型美、色泽亮、菌盖厚、质地坚、产量高、性状好,收集的孢子粉量多、洁净、无污染,便于分离、破碎与提纯。该方法设施简单、管理方便、成本低廉、产品优质、易于推广。
技术方案: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方法为:灵芝培养包经灭菌处理,待培养包料内温度冷却至30℃左右时接入灵芝菌种,然后将培养包置于20~25℃、空气湿度55%~65%、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下培养30~40d,菌丝长满袋;所述培养包内的培养料为以下三种中的任意一种:1)以壳斗科树种为主,长度小于36cm的段木;2)以壳斗科树种为主,长度小于36cm的段木与木屑的混合物;3)以质量百分比计,壳斗科树种为主的木屑70%~90%,麦麸9%~26%,菜子饼1%~6%,加入清水拌匀,含水质量控制在55%~60%,pH5~6;在pH5~6的疏松砂质土壤上做宽1.5m、长10~15m、高20~25cm的畦,四周设排水沟,并在畦中挖深18~20cm的芝床,在15~20℃条件下将培养包开袋,接种面朝上立排于畦床内,培养包的行距5~7cm,包上覆土2~3cm厚,间隙用土填平,保持土壤湿润;在25~30℃、湿度85%~95%的露天条件下继续培养,促其自然出芝;在灵芝子实体成熟后架设遮阳棚,并在遮阳棚上铺设防雨的塑料薄膜,继续培养7~10d,收集灵芝孢子。所述芝床底部撒有灭蚁粉。
培养条件优选为:代料栽培质量组成以78%栎树木屑、20%麸皮、2%菜籽饼为佳,以含水量58%、pH5.5为宜;接种后以室温23℃、空气湿度60%为佳;野外出芝以28℃、空气湿度88%为佳;与代料栽培相比,段木栽培的仿野生灵芝质地更为优良,商品价值高。
有益效果:采用野外露天阳畦覆土出芝模式,改变了现有技术一直处于大棚环境的问题,降低了成本,栽培过程只需无菌操作、保持湿度,方法简单,程序化高,易于推广;
采用野外露天出芝模式,改变了荫棚栽培技术在出芝前即在畦上方架遮荫棚的特点,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始终保持野外自然条件,栽培的仿野生灵芝生长在野外,营养价值高,与野生灵芝非常接近;
采用架棚防雨集粉模式,产孢子灵芝待子实体基本长成后,在畦上方架遮荫棚防雨,采用孢子粉收集器最大限度地收集灵芝孢子(粉),实现最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按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接种、培养菌种、制作培养包、培养包接种、培菌管理、培养包移植野外土壤中栽培、出芝管理、采收灵芝的流程进行。
实施例2:
一种仿野生无孢子灵芝覆土栽培方法,按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接种、培养菌种、制作培养包、培养包接种、培菌管理、培养包移植野外土壤中栽培、出芝管理、采收灵芝的流程进行。培养包由培养料装入袋内制成,装培养料的培养包袋由高温塑料制成,培养包中的培养料可由长度小于36cm的段木(壳斗科树种为主:如栲、栎、槠、榉等,尤以质硬为好)制成,也可由长度小于36cm的段木和木屑(壳斗科树种为主:如栲、栎、槠、榉等,尤以质硬为好)制成,还可由木屑、麦麸和菜子饼制成,培养料配方为(质量百分比):木屑70%~90%,麦麸9%~26%,菜子饼1%~6%,加入清水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5%~60%,pH5~6。培养包先经100℃以上的高温处理,待冷却到30℃左右(料内温度)时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抢温接种,然后置于20~25℃、空气湿度55%~65%、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下培养30~40d左右,菌丝便可满袋进入出芝管理程序。采用野外露天阳畦覆土出芝模式,选择在山体沿河(或溪)附近区域朝向东南、地势平坦、湿度较大、排水方便的地方栽培,以通气性好、pH5~6的疏松砂质土壤为宜。晴天翻土深20cm,去除杂草、石块,暴晒后做南北走向、宽1.5m、长10~15m、高20~25cm的畦,四周设排水沟。选择15~20℃的晴天或阴天移植培养包,在事先整好的条畦中挖深18~20cm的地沟(芝床),沟底撒少许灭蚁粉,小心开袋取出培养包,接种面朝上立排于畦床内,平整排列,行距5~7cm,覆土2~3cm厚,间隙用土填平,淋少量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栽培灵芝的土壤在出芝前保持野外自然条件(温度25~30℃、湿度85%~95%),促其自然出芝。覆土后10~16d,灵芝长出原基,段木栽培从原基形成到菌盖成熟约需45~65d,代料栽培从原基形成到菌盖成熟约需25~30d。
实施例3:
一种仿野生产孢子灵芝覆土栽培方法,按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接种、培养菌种、制作培养包、培养包接种、培菌管理、培养包移植野外土壤中栽培、出芝管理、收集孢子、采收灵芝的流程进行。培养包由培养料装入袋内制成,装培养料的培养包袋由高温塑料制成,培养包中的培养料可由长度小于36cm的段木(壳斗科树种为主:如栲、栎、槠、榉等,尤以质硬为好)制成,也可由长度小于36cm的段木和木屑(壳斗科树种为主:如栲、栎、槠、榉等,尤以质硬为好)制成,还可由木屑、麦麸和菜子饼制成,培养料配方为(质量百分比):木屑70%~90%,麦麸9%~26%,菜子饼1%~6%,加入清水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5%~60%,pH5~6。培养包先经100℃以上的高温处理,待冷却到30℃左右(料内温度)时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抢温接种,然后置于20~25℃、空气湿度55%~65%、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下培养30~40d左右,菌丝便可满袋进入出芝管理程序。采用野外露天阳畦覆土出芝模式,选择在山体沿河(或溪)附近区域朝向东南、地势平坦、湿度较大、排水方便的地方栽培,以通气性好、pH5~6的疏松砂质土壤为宜。晴天翻土深20cm,去除杂草、石块,暴晒后做南北走向、宽1.5m、长10~15m、高20~25cm的畦,四周设排水沟。选择15~20℃的晴天或阴天移植培养包,在事先整好的条畦中挖深18~20cm的地沟(芝床),沟底撒少许灭蚁粉,小心开袋取出培养包,接种面朝上立排于畦床内,平整排列,行距5~7cm,覆土2~3cm厚,间隙用土填平,淋少量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栽培灵芝的土壤在出芝前保持野外自然条件(温度25~30℃、湿度85%~95%),促其自然出芝。覆土后10~16d,灵芝长出原基,段木栽培从原基形成到菌盖成熟约需45~65d,代料栽培从原基形成到菌盖成熟约需25~30d。采用架棚防雨集粉模式,在子实体基本成熟(子实体成熟的标准是芝盖边缘白色生长圈消失转为棕褐色,并有大量孢子吸附在芝盖上)后,在畦上方架遮荫棚防雨,子实体继续培养7~10d,收集灵芝孢子(粉)。
实施例4: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按照南方的气候情况,在第一年11~12月准备段木或代料,12月份接种,翌年2月至3月移植野外土壤中,6月份收获。
以荫棚栽培方法作对照,采用的栎树段木栽培,无孢子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达6.6%~8.4%,产孢子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为3.3%~4.4%、孢子粉生物转化率约3.0%;采用的代料(78%wt栎树木屑、20%wt麸皮、2%wt菜籽饼)栽培,无孢子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达8.4%~10.2%,产孢子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为4.3%~5.9%、孢子粉生物转化率约3.6%。
本实施例采用的栎树段木栽培,无孢子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达6.3%~8.2%,产孢子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为3.1%~4.2%、孢子粉生物转化率约2.8%;采用的代料(78%wt栎树木屑、20%wt麸皮、2%wt菜籽饼)栽培,无孢子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达8.0%~9.8%,产孢子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为4.0%~5.7%、孢子粉生物转化率约3.5%。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仿野生灵芝覆土栽培方法,培养步骤为:灵芝培养包经灭菌处理,待培养包料内温度冷却至30左右时接入灵芝菌种,然后将培养包置于黑暗或弱光的环境下培养,菌丝长满袋;在疏松砂质土壤上做畦,四周设排水沟,并在畦中挖芝床,将培养包开袋,接种面朝上立排于畦床内,包上覆土,间隙用土填平,保持土壤湿润;在露天条件下继续培养,促其自然出芝;在灵芝子实体成熟后架设遮阳棚,并在遮阳棚上铺设防雨的塑料薄膜,继续培养,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