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耐高温的干式布袋除尘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弥散的粉尘粒子从空气中分离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可耐高温的干式布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2008年1月23日公开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008774Y的200720005346.6号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大型高炉煤气干式布袋除尘器”。该除尘器包括一个密闭的筒体、灰斗,灰斗上端与筒体下端连接为一体,筒体内上端有花格板,下端设有气流分配板,筒体内设有若干过滤布袋,过滤布袋的上端与花格板连接,筒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灰斗的内腔相通,过滤布袋的下口与灰斗的内腔相通,筒体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筒体内腔相通,筒体上还设有吹灰进气口。该“大型高炉煤气干式布袋除尘器”存在的不足是,由于其过滤布袋装在密闭的筒体内,过滤布袋在高温粉尘气流通过的作业状态下,容易被损坏,耐高温性能差,致使过滤布袋的使用寿命短,增加维修和更换布袋的工作量,增加使用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耐高温的干式布袋除尘器,可提高高温作业的可靠性,延长过滤布袋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灰斗、气流分配板、若干过滤布袋、进气口、清灰气流孔,所述的灰斗上部与气流分配板连接,气流分配板上有气流孔,所述的过滤布袋上端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杆件上,过滤布袋下端与气流分配板的气流孔处连接,所述的进气口与气流分配板上的气流孔及过滤布袋的内腔相通,所述的清灰气流孔与气流分配板上的气流孔及过滤布袋的内腔相通,所述灰斗的内腔与气流分配板的气流孔及过滤布袋的内腔相通;
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顶板,所述的杆件与机架上部的构件连接,所述的气流分配板与机架下部的构件连接;设有上下均为敞口的筒体,过滤布袋位于上下敞口的筒体内,所述筒体的上敞口与顶板之间的空腔相通并形成气流出口,位于所述筒体内的过滤布袋的溢气通道与气流出口相通,所述筒体的下敞口中有与大气相通的气流通道。
作业过程是,参见图1,高温粉尘气流由进气口4进入,经气流分配板2上的气流孔6进入过滤布袋3内进行过滤除尘,过滤除尘后的气流溢出布袋,沿溢气通道14上升至气流出口13排出;作业过程中,在高温粉尘气流进入过滤布袋3,以及在除尘后的高温气流溢出布袋3和沿溢气通道14上升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筒体12的上下为敞口,外部的自然空气则由筒体下敞口的气流通道12a进入筒体12内,对过滤布袋3进行冷却,并因高温气流与进入筒体12内的自然空气的温差作用,即在气流出口13排出气流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气流上升的抽力,可加速气体的排出;清除过滤布袋3内的粉尘过程是,关闭进气口4,清灰气流孔5通过提供负压气流,使所有过滤布袋3产生往复的收缩和张开,以振动所有布袋内壁的粉尘脱落至灰斗内。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的筒体12上下端为敞口,作业过程中,外部的自然空气则由筒体下敞口的气流通道12a进入筒体12内,对过滤布袋3进行冷却,以降低过滤布袋3地作业温度,因此,可有效提高过滤布袋作业的可靠性,可用于高温含尘气体的除尘处理,减少因高温造成对过滤布袋的损坏,有效延长过滤布袋的使用寿命,减少过滤布袋的维修和更换工作量,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2、由于所设置的筒体12上下端为敞口,作业过程中,外部的自然空气则由筒体下敞口的气流通道12a进入筒体12内,并因筒体12内高温气流与进入筒体12内的自然空气的温差作用,因此,即在气流出口13排出气体的过程中,对筒体内的所有溢气通道14自然形成气流上升的抽力,该自然形成气流上升的抽力,有助于降低进气的风压,可减少风机作业过程的能量损耗,具有节能的效果,此外,自然形成气流上升的抽力,可加速气体的排出,从而提高含尘气体的处理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确定该图为摘要附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展示了进气口4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图4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
实施例1的结构,包括灰斗1、气流分配板2、若干过滤布袋3、进气口4、清灰气流孔5,本例的灰斗1为1个;灰斗1上部与气流分配板2为密封式连接,下部有出灰口15;气流分配板2上有气流孔6,过滤布袋3上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杆件7上,过滤布袋3下端与气流分配板2的气流孔6处为密封式连接,过滤布袋3的分布及连接方式,除图示和前述的形式外,还有多种变化的设置形式;所述的进气口4与气流分配板2上的气流孔6及过滤布袋3的内腔相通,所述的清灰气流孔5与气流分配板2上的气流孔6及过滤布袋3的内腔相通,灰斗1的内腔与气流分配板2的气流孔6及过滤布袋3的内腔相通;
如图所示,本例进气口4的进气管设置为与灰斗1连接,即进气口4通过灰斗1的内腔与气流分配板上的气流孔6及过滤布袋3的内腔相通;清灰气流孔5的气流管设置为与灰斗1连接,即清灰气流孔5通过灰斗1的内腔与气流分配板上的气流孔6及过滤布袋3的内腔相通;进气口4的设置方式不是唯一的,图3展示了进气口4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即进风管4a由机架上的顶板装入机架内,进风管4a的进风口4即与灰斗1的内腔相通,除此外,进气口4还有其他设置方式;清灰气流孔5的设置,同样有多种设置方式;
设有机架8,机架8上设有顶板9,所述的杆件7与机架上部的构件10连接,气流分配板2与机架8下部的构件11连接;设有上下均为敞口的筒体12,上下均为敞口的筒体12实施时,在安装现场由多件组装而成,过滤布袋3位于上下敞口的筒体12内,筒体12的上敞口与顶板之间的空腔相通并形成气流出口13,位于所述筒体12内的过滤布袋3的溢气通道14与气流出口13相通,筒体12的下敞口中有与大气相通的气流通道12a;
如图所示,所述的上下均为敞口的筒体12通过连接件16与机架连接,还可通过筒体12上的连接构件17与其他台或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构件17的结构形式或设置的部位不是唯一的;此外,上下均为敞口的筒体12的壁上设有检修门孔装置18;灰斗1的腔内设有尘灰静止腔19,以在进气或负压清灰过程中防止灰斗内尘灰向上飘移。
实施例2,参见图4、图5。
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上下均为敞口的筒体12内的过滤布袋3较实施例1的数量多,设有两个灰斗1,每个灰斗与筒体12内的部分过滤布袋3对应,每个灰斗与对应的过滤布袋3可视为其中的一个单元;根据过滤布袋3所设置数量的需要,灰斗1还可为三个或更多,以满足更大量的含尘废气处理,当至少设有两个灰斗1时,灰斗之间可设置与筒体12内部相通的进风通道20,自然风则由进风通道20进入上下均为敞口的筒体12内,以满足对中间部位过滤布袋3的冷却降温,以有效提高过滤布袋作业的可靠性,减少因高温原因造成对过滤布袋的损坏,延长过滤布袋3的使用寿命。其他同实施例1。
申请人声明,在本发明方案基础上的任何变形结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