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113282.0
2008.05.28
CN101589834A
2009.12.02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L 2/38公开日:20091202|||公开
A23L2/38; A23L1/29; A23L1/30; A61K36/752; A61P25/32
A23L2/38
北京科技桥科贸有限公司
高云书
100039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五孔桥56号
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醒酒饮料,其特征是:由蜂蜜、抗坏血酸、硫胺素、柠檬酸、柠檬汁、柚皮、氯化钠、蛋白酶、水等原料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醒酒饮料,其主要的特点是:1)本发明既可作为一种醒酒饮料,又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饮料;2)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害和任何毒副作用;3)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1、 本明所涉及的新型醒酒饮料,其特征是:由蜂蜜、抗坏血酸、硫胺素、柠檬酸、柠檬汁、柚皮、氯化钠、蛋白酶、水等原料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醒酒饮料,其各组分的重量份是:组分 重量份 组分 重量份蜂蜜 40 抗坏血酸 0.3硫胺素 0.15 柠檬酸 1.25柠檬汁 0.4 柚皮 0.4氯化钠 0.4 蛋白酶 0.02水 适量3、 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醒酒饮料,其主要的制备方法是:1)将蜂蜜稀释后进行加热熬制并过滤得到A溶液;2)在A溶液加入氯化钠和蛋白酶充分搅拌混合后,保温24个小时,在进行离心过滤得洁净糖浆记为B溶液;3)在B溶液加入柠檬汁、柠檬酸和柚皮,并加入少量水得到C溶液;4)最后把抗坏血酸和硫胺素加入到C溶液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就制得了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醒酒饮料。
新型醒酒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饮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人醉酒后进行解酒的新型醒酒饮料。 背景技术 人在饮酒过量之后,会产生很多危害,首先是对人的身体危害,对人的身体危害最大的是对肾脏和肝脏的损害;其次是对社会的危害,醉酒后驾车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制一种醒酒产品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人在饮酒过量后造成的自身危害和社会危害。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无毒无害的一种新型醒酒饮料。为达到上述的良好效果,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工艺简单的新型醒酒饮料,其主要的原料组分和重量份是: 组分 重量份 组分 重量份 蜂蜜 40 抗坏血酸 0.3 硫胺素 0.15 柠檬酸 1.25 柠檬汁 0.4 柚皮 0.4 氯化钠 0.4 蛋白酶 0.02 水 适量 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醒酒饮料,其主要的特点是:1)本发明既可作为一种醒酒饮料,又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饮料;2)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害和任何毒副作用;3)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醒酒饮料,其主要的原料组分和重量份是: 组分 重量份 组分 重量份 蜂蜜 40 抗坏血酸 0.3 硫胺素 0.15 柠檬酸 1.25 柠檬汁 0.4 柚皮 0.4 氯化钠 0.4 蛋白酶 0.02 水适量 具体的配制方法是:1)将蜂蜜稀释后进行加热熬制并过滤得到A溶液;2)在A溶液加入氯化钠和蛋白酶充分搅拌混合后,保温24个小时,在进行离心过滤得洁净糖浆记为B溶液;3)在B溶液加入柠檬汁、柠檬酸和柚皮,并加入少量水得到C溶液;4)最后把抗坏血酸和硫胺素加入到C溶液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就制得了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醒酒饮料。
《新型醒酒饮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醒酒饮料.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醒酒饮料,其特征是:由蜂蜜、抗坏血酸、硫胺素、柠檬酸、柠檬汁、柚皮、氯化钠、蛋白酶、水等原料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醒酒饮料,其主要的特点是:1)本发明既可作为一种醒酒饮料,又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饮料;2)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害和任何毒副作用;3)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