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门开闭装置和塞拉门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塞拉门开闭装置(plugdooropening-closingapparatus),
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移动门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塞拉门设
备,其包括上述塞拉门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第2008-121244号公报说明了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传统的塞拉
门设备的示例。该塞拉门设备包括塞拉门开闭装置,该塞拉门开闭装置执行
在使门沿铁路车辆的前后方向滑动的同时沿铁路车辆的宽度方向移动门的
操作、即所谓的塞闭操作。该塞拉门设备包括锁定机构,其在门完全关闭且
完全覆盖位于车辆侧壁中入口时限制门沿车辆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移动。
发明内容
锁定机构被构造成限制被联接到门的上端部的门挂件的移动。例如,当
门的下端部受到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对门加压的大力时,门的下端部向
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移位。这可能在门的下端部和入口之间形成间隙。
如果增大门和锁定机构的刚性以避免这种移位和间隙,则门和锁定机构
会变重。这可能妨碍门设备的组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塞拉门开闭装置和塞拉门设备,其限制了门
在受到过大的外力的情况下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位而无需增大门和锁定
机构的刚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如下的塞拉门开闭装置,其包括锁定机构、驱动机
构和门支撑机构。该锁定机构直接或间接地配置于车辆的至少一个门的上部
和下部中的一方。锁定机构在门完全关闭时锁定门而使得门不会打开。驱动
机构联接到锁定机构。该驱动机构驱动锁定机构以使门从解锁状态转换到锁
定状态。门支撑机构机械地联接到锁定机构并且支撑门。当完全关闭的门从
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门支撑机构被适配成保持门并且阻止门的上部
和下部中没有锁定机构的另一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移位。
在以上结构中,即使当门受到在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对门加压的大
力时,门支撑机构也阻止门的上部和下部的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移位。
这限制了在车辆的车辆侧壁和门之间形成间隙。不用必须提高门和锁定机构
的刚性。
在一些实施中,塞拉门开闭装置还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引导门的移动的
至少一个摆臂机构。门支撑机构通过限制摆臂机构的移动来保持门。
在以上结构中,门支撑机构限制配置于车辆侧壁的与车辆的开口相邻的
边缘的摆臂机构的移动。因而,门支撑机构可以配置于与开口相邻的车辆侧
壁。这使得车辆侧壁的开口变宽。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门支撑机构包括限制摆臂机构的可移
动部的移动以限制摆臂机构的移动的限制构件。与锁定机构的转换相配合,
限制构件能够移动到限制位置和非限制位置,在限制位置处限制构件限制了
摆臂机构的移动,在非限制位置处限制构件不会限制摆臂机构的移动。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限制构件在限制位置处与可移动部接
触。
与当限制构件被定位在限制位置时在限制构件和可移动部之间形成间
隙的情况相比,以上结构进一步限制了在车辆侧壁和门之间形成间隙。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驱动机构直接或间接配置于门的上
部。可移动部限定摆臂机构的上部。
与限制构件与摆臂机构的下部接触以限制摆臂构件的移动的结构相比,
以上结构允许驱动机构和限制构件被定位成彼此靠近。因而,可以容易地将
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传递到限制构件。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门支撑机构还包括可移动支架和联接
杆。可移动支架联接到锁定机构和驱动机构中的一方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移
动。联接杆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使可移动支架和限制构件联接。
与例如使用线缆使驱动力从锁定机构或驱动机构传递到限制构件的结
构相比,以上结构使得门支撑机构的动作稳定化。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联接杆包括长度调整机构。
在以上结构中,可以通过调整联接杆的长度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于
摆臂机构的可移动部来调整限制构件的位置。因而,即使在塞拉门开闭装置
组装之后,也可以容易地改变限制构件的位置,使得在门的上端部或下端部
中进一步适当地限制在宽度方向X上的移位。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门支撑机构还包括固定于车辆的至少
一个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适配成支撑联接杆并且阻止联接杆向车辆宽度
方向上的外侧变形。
摆臂机构的移动可以施加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压联接杆的大力。这
将使联接杆变形,并且这种变形使得限制构件相对于摆臂机构移位。在这方
面,在以上结构中,支撑构件通过限制联接杆的变形而阻止了限制构件的移
位。因而,限制构件适当维持了对摆臂机构的可移动部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功
能。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上述至少一个支撑构件包括多个支撑
构件,该多个支撑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支撑联接杆。限制构
件被定位在多个支撑构件中的两个相邻的支撑构件之间。
在以上结构中,支撑受到来自摆臂机构的力的限制构件的车辆前后方向
上的两相反端部。这进一步限制了联接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变形。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门支撑机构还包括引导构件,该引导
构件引导可移动支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移动。
在以上结构中,当对门施加力时,通过引导构件接收该力。这阻止了施
加到门的力被传递到锁定机构。因而,将锁定机构稳定地维持在锁定状态。
另外,由于引导构件使得可移动支架平稳地沿前后方向移动。因而,可以将
锁定机构平稳地转换到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特别地,可以减小当操作者手
动转换状态时的负担。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至少一个门包括两个门,至少一个摆
臂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门对应的两个摆臂机构。门支撑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
摆臂机构对应的两个限制构件和分别与两个摆臂机构对应的两个联接杆。
在以上结构中,可以通过使联接杆移动来同时移动两个限制构件。与操
作者独立地移动限制构件的情况相比,这简化了手动开闭门的作业。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摆臂机构包括上摆臂,上摆臂在受到
使门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移动的力的情况下绕着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转
动轴线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转动。可移动部包括上摆臂。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摆臂机构还包括下摆臂和柱。下摆臂
支撑门的下部并且在绕着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
外侧转动的情况下引导门的移动。柱使上摆臂和下摆臂联接。
在以上结构中,与门支撑机构直接向柱施加力的情况相比,限制摆臂机
构的移动所必须的力减小了。这消除了对增大门支撑机构的刚性的需要。因
而,可以减小门支撑机构的大小。另外,除了限制上摆臂的转动以外,限制
了下摆臂的转动。这阻止了在门的下端部与车辆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在一些实施中,塞拉门开闭装置还包括联接到门的受压部。当锁定机构
锁定门时,受压部与下摆臂接触并且被压向门关闭侧。
在以上结构中,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在门的下部限制了朝向车
辆前后方向上相反侧、即门打开侧的移位。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受压部包括与下摆臂接触的接触面,
并且接触面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倾斜。塞拉门开闭装置还包括:辊,其联接
到下摆臂;以及下滑轨,其联接到门的下部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下摆
臂经由至少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接触下滑轨的辊支撑下滑轨。
在以上结构中,当门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时,下滑轨相对于下摆臂平稳
地移动。另外,当门关闭时,下摆臂受到作用于受压部的力的在车辆宽度方
向上向外的分量。因而,在门中限制了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移位。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摆臂机构还包括受限杆,受限杆联接
到上摆臂并且受限杆沿高度方向延伸。限制构件通过在限制位置处限制受限
杆的移动来限制上摆臂的转动。
在以上结构中,可以从受限杆的长度范围选择限制构件与受限杆接触的
位置。这提高了用于在高度方向上定位限制构件的设计自由度。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摆臂机构还包括与受限杆能够转动地
联接的杆轮。限制构件当与杆轮接触时限制受限杆的移动。
在以上结构中,当限制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时,杆轮与限制构件接
触并转动。这减小了限制构件和杆轮之间的摩擦力。因而,限制构件与受限
杆平稳地接触、分离。
在一些实施中,塞拉门开闭装置还包括引导臂,该引导臂在绕着沿高度
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情况下使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受限杆联接
到引导臂。
在以上结构中,受限杆联接到上摆臂和引导臂。这限制了受限杆的变形。
因而,稳定地限制了摆臂机构的可移动部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中,塞拉门开闭装置还包括辅助臂,其联接到上摆臂以能够
绕着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辅助臂调整上摆臂相对于引导臂的位
置。联接到辅助臂的受限杆间接地使受限杆联接到上摆臂。
在以上结构中,即使在上摆臂和引导臂的转动位置出现误差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在摆臂机构的组装过程中使辅助臂相对于上摆臂转动而消除这
种误差。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辅助臂包括长度调整机构。
在以上结构中,可以通过调整辅助臂的长度来相对于限制构件调整摆臂
机构的可移动部的位置。因而,即使在组装了塞拉门开闭装置之后,也可以
容易地改变摆臂机构的可移动部的位置,使得在门的另一部分中进一步适当
地限制在宽度方向上的移位。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限制构件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
平坦面,并且平坦面接触可移动部。
在以上结构中,即使在从摆臂机构的可移动部向限制构件施加向车辆宽
度方向上的外侧压限制构件的力时,该力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作用的分量的
形成也受到限制。这降低了由于在锁定状态下施加到门等的力使限制构件移
动到非限制位置的情形。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限制构件包括倾斜面,可移动部在从
非限制位置向限制位置移动时通过倾斜面。倾斜面与平坦面连续并且从平坦
面起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
在以上结构中,当限制构件从非限制位置向限制位置移动时,限制构件
的倾斜面与可移动部接触。因而,可移动部沿着倾斜面移动并且被引导到限
制构件的平坦面。这使可移动部平稳地移动到平坦面。
在塞拉门开闭装置的一些实施中,驱动机构还用作使门开闭的驱动源。
用于使门移动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大于专门用于锁定机构的驱动源输
出的驱动力。使用这种大驱动力来驱动门支撑机构。因而,在门的上端部或
下端部中进一步确保限制了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移位。另外,与设置了
专门用于锁定机构的驱动源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塞拉门开闭装置中驱动源
的数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包括车门和使门开闭的、以上塞拉门开闭装置中的
一个塞拉门开闭装置的塞拉门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即使当门受到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对门加压
的大力时,也可以在不增大门的刚性和锁定机构的刚性的情况下减小门的在
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位。
从结合附图借助于示例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
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当前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与附图,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发
明、发明目的和发明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塞拉门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塞拉门开闭装置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了图1的塞拉门设备的上部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了摆臂机构和门支撑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图4的摆臂机构的下摆臂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图5的下摆臂的末端部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了图5的下摆臂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摆臂机构的接合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的可移动支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的限制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限制构件的放大图;
图12是处于解锁状态的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13是处于锁定状态的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14A是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门支撑机构和摆臂机构的仰视图;
图14B是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门支撑机构和摆臂机构的仰视图;
图15是示出了可移动支架和辊的联接的示意图;
图16是限制构件的仰视图;
图17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的变型例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的变型例的示意图;
图19A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的变型例的示意图;
图19B是示出了图19A的左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9C是示出了图19A的右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0A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的变型例的示意图;
图20B是示出了图20A的左门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0C是示出了图20A的右门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1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和摆臂机构的变型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主视
图;
图22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和摆臂机构的变型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主视
图;
图23是示出了门支撑机构的变型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4是示出了限制构件和连杆的变型例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25是示出了支撑构件的变型例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
图26是示出了包括末端部的下摆臂及其周围的变型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现在将说明用于车辆200的塞拉门设备1,该车辆可以是铁路
车辆。在说明书中,以下,在图1的正交坐标系中的轴X、Y、Z分别表示车
辆宽度方向X、车辆前后方向Y和车辆高度方向Z。
宽度方向X可以表示门2R、2L的闭塞运动(pluggingmotion)方向和拉
拔运动(unpluggingmotion)方向。在一些示例中,宽度方向X表示与各门
2R、2L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横切或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Y可以表示门2R、2L
的滑动运动方向。在一些示例中,前后方向Y表示与各门2R、2L的内表面或
外表面大致平行的水平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词汇“右侧”和“左侧”分别与当从车辆200的内侧观
察塞拉门设备1时的右侧和左侧对应并且如图1所示地进行设定。在本说明书
中,以字母“L”或“R”结尾的附图标记可以被赋予塞拉门设备1的在左右
两侧成对的那些部件。
图1至图6、图8、图10和图11均示出了门2R、2L完全覆盖入口211或完全
覆盖设置于车辆200的车辆侧壁210的开口的完全关闭状态。
塞拉门设备1包括打开和关闭入口211的双滑动门2L、2R以及沿宽度方向
X和前后方向Y驱动和移动门2L、2R的塞拉门开闭装置10。塞拉门设备1包括
沿宽度方向X和前后方向Y引导门2L、2R的移动的两个摆臂机构20L、20R。
在一些示例中,门2L、2R在完全关闭的状态下与车辆侧壁210的外表面平齐。
如图2所示,塞拉门开闭装置10被定位在入口211的上侧,并且塞拉门开
闭装置10包括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基部。基部11由支撑框架12支撑,该支撑
框架12被定位在与门2L、2R的上端部以及基部11的前后方向Y上的中间部对
应的位置处。支撑框架12被固定到车辆侧壁210。
驱动机构13和锁定机构40被定位在基部11上。驱动机构13沿宽度方向X
和前后方向Y移动门2L、2R。锁定机构40锁定门2L、2R,使得门2L、2R在
完全关闭的情况下不会打开。驱动机构13以使得门2L、2R从解锁状态转换到
锁定状态的方式驱动锁定机构40。可选地,驱动机构13可以以使得门2L、2R
从锁定状态转换到解锁状态的方式驱动锁定机构40。
驱动机构13包括被定位于支撑框架12的马达(未示出)以及与马达的输
出轴连接的行星齿轮机构(未示出)。马达的输出轴和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各
齿轮绕着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包括用作第一输出部的小
齿轮(piniongear)以及用作第二输出部的齿轮架(carrier)。小齿轮与两个
齿条14L、14R接合。齿条14L、14R被定位在同一高度处且在宽度方向X上分
离开。齿条14L从塞拉门开闭装置10的前后方向Y上的中间向左延伸。被定
位在齿条14L的宽度方向X上的内侧的齿条14R从塞拉门开闭装置10的前后
方向Y上的中间向右延伸。驱动机构13可以具有与在日本特开2008-121244
号公报中说明的齿条和小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马达和用于转换行星齿
轮机构的输出的转换机构相同的结构。在日本特开2008-121244号公报中,
马达以及行星齿轮机构中的齿轮和齿轮架被构造成绕着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
转动轴线转动。相比之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13的马达以及行星齿
轮机构中的齿轮和齿轮架绕着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
被固定到门2L的门挂件(doorhanger)15L被固定到齿条14R的左端部。
采用同样的方式,门挂件15R被固定到齿条14L的右端部。各门挂件15L、15R
沿着在基部11中包括的两个倾斜轨道中的对应的轨道、沿宽度方向X和前后
方向Y移动。
门挂件15L、15R均包括第一联接板15A和第二联接板15B,第一联接板
15A与齿条14L、14R中的对应的齿条联接,第二联接板15B沿宽度方向X延
伸且与门2L、2R中对应的门联接。各第一联接板15A均为L形且包括沿高度
方向Z延伸的宽度方向X上的内端部。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轴15C与各第一联
接板15A的宽度方向X上的内端部联接。沿着对应的倾斜轨道移动的辊15D
与各第二联接板15B的下表面联接。引导对应的门挂件15L、15R的在宽度方
向X上的移动的挂件引导机构16L、16R均与对应的第二联接板15B的上表面
联接。挂件引导机构16L、16R均包括被固定到对应的第一联接板15A的轨道
16A以及被固定到对应的第二联接板15B的滑动件16B。各轨道16A沿宽度方
向X延伸。各滑动件16B与对应的轨道16A接合且能够沿着轨道16A在宽度方
向X上移动。该结构允许各第二联接板15B在宽度方向X上相对于对应的第一
联接板15A移动并且在前后方向Y上与第一联接板15A一体地移动。各轴15C
与对应的第一联接板15A一体地移动。
图3未示出基部11和支撑框架12,如图3所示,摆臂机构20L、20R被定位
于车辆侧壁210的在前后方向Y上与入口211相邻的边缘、即入口211的前边缘
和后边缘。摆臂机构20L、20R均包括支撑门2L、2R中的对应的门的上端部
的两个引导臂21(参见图3)。各摆臂机构的两个引导臂21被定位在门2L、2R
中的对应的门的前后方向Y上的两个相反的端部处且被固定到基部11。与各
门关联的两个引导臂21可以被称为打开侧引导臂和关闭侧引导臂。
各引导臂21的末端被联接到与两个臂引导机构17L、17R中的对应的臂
引导机构联接的臂联接构件22。臂引导机构17L、17R均与门2L、2R中的对
应的门的上端部联接。臂引导机构17L、17R均包括与门2L、2R中的对应的
门联接的导轨(未示出)以及能够在前后方向Y上相对于导轨移动的支撑体
17A。各臂联接构件22与对应的支撑体17A联接。当门2L、2R沿前后方向Y
移动时,门2L、2R的导轨相对于臂引导机构17L、17R的支撑体17A在前后方
向Y上移动。因而,引导臂21和臂联接构件22在宽度方向X上支撑门2L、2R。
如图4所示,摆臂机构20L、20R均包括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柱23。各柱
23被定位在对应的门打开侧引导臂21的门打开侧。各柱23的上下端部分别可
转动地联接到上支架24和下支架24,上支架24和下支架24被固定到车辆侧壁
210(参见图3)。下摆臂25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被联接到各柱23的位于对应的
下支架24的上方且与对应的下支架24相邻的部分。各下摆臂25支撑门2L、2R
中的对应的门的下端部(参见图2)。连接到且固定于门2L、2R中的对应的门
的下端部的各下摆臂25的末端部支撑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下滑轨30L、30R中
的对应的滑轨。与各柱23的上端部联接的联接机构50根据对应的引导臂21的
转动来使柱23转动。联接机构50使柱23与门打开侧引导臂21联接。
如图5所示,下滑轨30R是U形的且向下开口以形成槽。下滑轨30R包括
被固定到门2R(参见图3)的外壁31、从外壁31向宽度方向X上的内侧分离
的内壁32以及使外壁31的上端部和内壁32的上端部连接的上壁33。利用螺栓
使受压部34联接到外壁31的门打开侧端部。受压部34包括向下延伸到外壁31
之外的下部。受压部34的下部包括随着朝向门关闭侧延伸而向宽度方向X上
的内侧倾斜的接触面34A以及在接触面34A和门关闭侧端部之间沿前后方向
Y延伸的平坦面34B。如图6所示,在从下方观察时,平坦面34B和内壁32的
外表面32A布置在同一平面上。这里,下滑轨30L具有与下滑轨30R相同的结
构。
如图5所示,辊26与下摆臂25的末端部联接。辊26随着绕着沿高度方向Z
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而能在前后方向Y上相对于下滑轨30R移动。从下摆臂
25的末端部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辊26被定位在对应的下滑轨的外壁31和内
壁32之间。
辊27可转动地联接到下摆臂25的从下摆臂25的末端部朝向门打开侧分
离的下表面。辊27随着绕着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而能够相对于
受压部34移动。如图6所示,辊27被配置成与接触面34A接触。辊27朝向门关
闭侧对受压部34加压。
如图7所示,当门2R(参见图3)向外且朝向门打开侧移动时,下摆臂25
以使得由实线表示的下摆臂25移位成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下摆臂25的方式向
外且朝向门打开侧转动。当门2R向外且朝向门打开侧移动时,辊26在下滑轨
30R的内壁32上滚动。这使得门2R相对于辊26和下摆臂25朝向前后方向Y上
的门打开侧移动。当门2R向外且朝向门打开侧移动时,辊27沿着接触面34A
(辊27在滚动时不必与接触面34A接触)向宽度方向X上的内侧移动并且相
对于接触面34A朝向门关闭侧移动。在前后方向Y上经过接触面34A之后,辊
27在平坦面34B上朝向门关闭侧滚动。
参见图8,各联接机构50均包括摆臂机构20L、20R中的对应的摆臂机构
的上摆臂51。上摆臂51被联接到上支架24的下方的对应的柱23的上端部。上
摆臂51不能相对于柱23转动。上摆臂51的末端部通过辅助臂52被联接到引导
臂21的末端部。辅助臂52能够绕着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转动轴线相对于上摆
臂51转动。各辅助臂52均包括能够调整长度、即辅助臂52的基底部54和末端
部55之间的距离的臂长度调整机构53。各臂长度调整机构53包括杆状的螺栓
53A以及两个螺母53B,该两个螺母53B被紧固到螺栓53A。螺母53B相对于
螺栓53A的位置的变化改变了螺栓53A进入基底部54和末端部55的插入量。
结果,改变了辅助臂52的长度。采用这种方式,在辅助臂52相对于上摆臂51
转动以调整辅助臂52的长度的情况下,辅助臂52和引导臂21的相对位置是可
调整的。
各辅助臂52的末端部55被联接到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受限杆56。受限杆
56不能相对于末端部55转动。受限杆56的上部被插入通过臂联接构件22且被
联接到引导臂21。杆轮57被联接到受限杆56的中间部。中间部例如被定位在
臂联接构件22的下方且在辅助臂52的上方。杆轮57能够绕着受限杆56转动。
如图4所示,门支撑机构60被定位在两个柱23之间。门支撑机构60以阻
止门2L、2R的下端部向外移位的方式保持门2L、2R。门支撑机构60通过锁
定滑动件18(参见图9)被机械联接到锁定机构40和驱动机构13(参见图2),
该锁定滑动件18被联接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架。门支撑机构60由驱动机构
13驱动。当锁定机构40处于锁定状态时,门支撑机构60限制摆臂机构20L、
20R的移动并且支撑门2L、2R。更具体地,与锁定机构40的由驱动机构13驱
动的、从解锁状态到锁定状态的转换相配合,门支撑机构60阻止了门2L、2R
的下端部的向外移位。门2L、2R的由门支撑机构60支撑的下端部和门2L、
2R的由锁定机构40(参见图3)锁定的锁定部在高度方向Z上彼此不同或彼此
分隔开。
门支撑机构60主要包括当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架转动时能够沿前后方
向Y移动的可移动支架61、在前后方向Y上能够与可移动支架61一体地移动
的两个联接杆65L、65R以及分别与联接杆65L、65R固定且限制了摆臂机构
20L、20R的移动的两个限制构件66L、66R。可移动支架61被定位在塞拉门
开闭装置10(参见图2)的前后方向Y上的中间并且被定位在支撑框架12(参
见图2)的宽度方向X上的内侧。联接杆65L从可移动支架61向前后方向Y上
的左侧延伸。联接杆65R从可移动支架61向前后方向Y上的右侧延伸。利用
螺栓将限制构件66L、66R均固定到联接杆65L、65R中的对应的联接杆的门
打开侧部分。
如图9所示,可移动支架61包括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上联接部61A。锁定
滑动件18被联接到上联接部61A的上端部。随着向下延伸而向外倾斜的倾斜
部61B与上联接部61A的下端部连续。向外延伸的下联接部61C与倾斜部61B
的宽度方向X上的外端部连续。
在前后方向Y上引导可移动支架61的运动的引导构件62被定位在上联接
部61A的在上联接部61A的外侧的下部。引导构件62包括被联接到支撑框架
12(参见图2)的下端部的轨道62A以及与轨道62A接合且能够在前后方向Y
上相对于轨道62A移动的滑动件62B。轨道62A沿前后方向Y延伸。联接构件
62C被联接到滑动件62B的宽度方向X上的内侧面。利用螺栓将连接构件62C
紧固到上联接部61A的下部。连接构件62C向上且向外延伸到滑动件62B之
外。辊63被联接到连接构件62C的上侧外端部且能够绕着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
转动轴线相对于连接构件62C转动。当门2L、2R(参见图2)完全关闭时,
辊63与块15E的限定了平坦面15F的外侧面接触。块15E被固定到门挂件15L
的第二联接板15B的上表面。
固定各联接杆65L、65R的门关闭侧端部的杆固定构件64被紧固到下联
接部61C的宽度方向X上的外端部。
如图10所示,联接杆65R包括被固定到杆固定构件64(参见图9)的第一
杆65A、用于固定限制构件66R的第二杆65B以及使第一杆65A和第二杆65B
联接且能够调整联接杆65R的长度的杆长度调整机构65C。
杆长度调整机构65C包括杆状的螺栓65D和被紧固到螺栓65D的两个螺
母65E。螺母65E相对于螺栓65D的位置的变化改变了螺栓65D进入第一杆
65A和第二杆65B的插入量。结果,调整了联接杆65R的长度。
第二杆65B由两个筒状支撑构件67支撑。支撑构件67在限制构件66R的
前后支撑第二杆65B。第二杆65B插入通过支撑构件67。支撑构件67被联接
到基部11的下表面。联接杆65L的结构和联接杆65L由支撑构件67支撑的结构
与联接杆65R的那些结构相同。
如图11所示,限制构件66R被定位在联接杆65R的外侧。限制构件66R朝
向门关闭侧凹陷且开口。限制构件66R的外部包括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平坦
面66A。平坦面66A的门关闭侧端部与倾斜面66B连续,该倾斜面66B随着远
离平坦面66A延伸而向宽度方向X上的外侧倾斜。如图11所示,当门2L、2R
(参见图2)完全关闭时,杆轮57与平坦面66A接触。
现在将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锁定机构40的结构和动作。优选地,锁定机
构40在门完全关闭时动作而在其它情况下不动作。
如图12所示,锁定机构40包括连杆机构41和两个致动构件46L、46R。
连杆机构41可以在图12中示出的弯曲状态和图13中示出的笔直状态之间切
换。当连杆机构41在弯曲状态和笔直状态之间切换时,致动致动构件46L、
46R。锁定机构40还包括由附图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引导板47。在宽度方向
X的内侧被定位在连杆机构41和致动构件46L、46R旁边的引导板47引导连杆
机构41和锁定滑动件18的运动。锁定滑动件18被插入到引导板47的下部中,
该引导板47的下部限定了在前后方向Y上引导锁定滑动件18的运动的第一引
导孔47A。
连杆机构41包括三个联接连杆42、43、44。中心连杆42能够绕着被定位
在长度方向中间部的转动中心C1转动。突起42A从连杆4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
的边缘沿远离转动中心C1的分离方向突出。连杆43被联接到连杆42的长度方
向右端部且能够相对于连杆42转动。连杆44被联接到连杆42的长度方向左端
部并且能够相对于连杆42转动。加压部45A、45B被分别固定到连杆43、44
的末端部。加压部45A、45B部分地插入第二引导孔47B中,该第二引导孔47B
设置于引导板47且在限定了长度方向的前后方向Y上长。
致动构件46L、46R在前后方向Y上分别被定位在连杆42、42的旁边的位
置处。各致动构件46L、46R包括限制加压部45A、45B中的对应的加压部的
第一限制部46A以及限制门挂件15L、15R的对应的门挂件的轴15C的第二限
制部46B。致动构件46L、46R均能够绕着转动中心C2转动。
复位弹簧(未示出)被联接到各致动构件46L、46R的宽度方向X上的外
侧面。复位弹簧向致动构件46L、46R施加使致动构件46L、46R从锁定机构
40是笔直的位置复位到锁定机构40是弯曲的位置的力。复位弹簧的一个示例
是螺旋弹簧。
当锁定机构40处于如图13所示的锁定状态下且驱动机构13(参见图2)
的马达的输出轴正转时,齿轮架正转且锁定滑动件18沿前后方向Y上的解锁
方向Y1在第一引导孔47A中移动。然后,如图12所示,当锁定滑动件18沿解
锁方向Y1推连杆42的突起42A时,连杆42绕着转动中心C1沿第一方向W1转
动。连杆42的转动使连杆43、44转动且在前后方向Y上使加压部45A、45B沿
着第二引导孔47B从对应的致动构件46L、46R分离。结果,复位弹簧使致动
构件46L、46R绕着转动中心C2沿复位方向R1转动。结果,锁定机构40如图
12所示地弯曲。此时,致动构件46L、46R的第二限制部46B不限制门挂件15L、
15R的轴15C。因而,锁定机构40处于解锁状态。
当锁定机构40处于如图12所示的解锁状态且驱动机构13的马达的输出
轴反转时,齿轮架反转且锁定滑动件18沿前后方向Y上的锁定方向Y2移动。
然后,如图13所示,当锁定滑动件18沿锁定方向Y2推使连杆42和连杆44联接
的部分时,连杆42绕着转动中心C1沿与第一方向W1相反的第二方向W2转
动。连杆42的转动使连杆43、44转动。然后,加压部45A、45B在前后方向Y
上向对应的致动构件46L、46R移动并且在前后方向Y上对致动构件46L、46R
加压。结果,致动构件46L、46R抵抗复位弹簧的力、绕着转动中心C2沿与
复位方向R1相反的转动方向R2转动。结果,锁定机构40如图13所示地变直。
此时,致动构件46L、46R的第一限制部46A限制加压部45A、45B,第二限
制部46B限制门挂件15L、15R的轴15C。因而,锁定机构40处于锁定状态。
现在将参见图14至图16来说明门支撑机构60的动作和效果。在说明书
中,以下,“解锁位置”指当锁定机构40处于解锁状态时可移动支架61的位
置,而“锁定位置”指当锁定机构40处于锁定状态时可移动支架61的位置。
现在将说明门支撑机构60的整个动作。
如图14A所示,当锁定机构40(参见图12)处于解锁状态时,限制构件
66L、66R被定位在非限制位置处,在该非限制位置处,限制构件66L、66R
在前后方向Y上与受限杆56分离且不会限制摆臂机构20L、20R的移动。
当锁定机构40被从解锁状态转换到锁定状态时,锁定滑动件18(参见图
12)从解锁位置开始沿锁定方向Y2移动,与锁定滑动件18联接的可移动支架
61从解锁位置开始沿锁定方向Y2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联接杆65L、65R与
可移动支架61一体地沿锁定方向Y2移动。结果,与联接杆65L、65R联接的
限制构件66L、66R从非限制位置起沿锁定方向Y2移动。
然后,如图14B所示,当锁定机构40处于锁定状态时,可移动支架61处
于锁定位置,限制构件66L、66R位于限制位置。因而,限制构件66L、66R
在宽度方向X上限制受限杆56。
现在将说明与可移动支架61联接的辊63的动作。
如图15所示,当可移动支架61(参见图14)从解锁位置起沿锁定方向Y2
移动时,与可移动支架61联接的辊63与可移动支架61一体地沿锁定方向Y2
移动。然后,辊63与门挂件15L的块15E的倾斜面15G接触并且被朝向平坦面
15F引导。辊63当沿锁定方向Y2移动时与平坦面15F接触。此时,辊63在倾
斜面15G和平坦面15F上滚动。当可移动支架61处于锁定位置时,辊63如附图
中由双点划线表示地与平坦面15F接触。
现在将说明限制构件66L、66R的动作。
如图16所示,当被定位在由实线表示的非限制位置的限制构件66R沿锁
定方向Y2移动时,限制构件66R接近受限杆56。与受限杆56联接的杆轮57与
限制构件66R的倾斜面66B接触并且该杆轮57随着限制构件66R沿锁定方向
Y2移动而被向平坦面66A引导。此时,杆轮57在倾斜面66B和平坦面66A上
滚动。当可移动支架61被定位在锁定位置时,限制构件66R移动到限制位置,
该限制位置为由双点划线表示的限制构件66R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杆轮
57与平坦面66A接触,但是与限制构件66R的如下部分在宽度方向X上分离:
该部分在宽度方向X上与平坦面66A相对且它们之间具有间隙。
当限制构件66限制了杆轮57时,受限杆56受到限制构件66R的限制。这
限制了联接到受限杆56的引导臂21和上摆臂51(参见图14)的转动。由于锁
定机构40而使得限制构件66R的沿前后方向Y的移动受到可移动支架61和联
接杆65R的限制。另外,对上摆臂51的转动的限制限制了与上摆臂51联接的
柱23和与柱23联接的下摆臂25(参见图14)的转动。因而,即使当向外压门
2R(参见图2)的力被施加到门2R的下端部,下摆臂25也不会转动。这限制
了门2R的下端部的移位。这里,限制构件66L执行与限制构件66R相同的动
作。因而,即使当向外压门2L的力被施加到门2L的下端部时,也限制了门2L
的下端部的移位。
本实施方式的塞拉门设备1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
(1)塞拉门设备1包括阻止门2L、2R的下端部向外移位的门支撑机构
60。因而,即使当门2L、2R受到了向外压门2L、2R的大力时,也阻止了门
2L、2R的下端部向外移位。此外,限制了在车辆侧壁210和门2L、2R之间形
成间隙。不必提高门2L、2R和锁定机构40的刚性。
(2)门支撑机构60以限制摆臂机构20L、20R的移动的方式支撑门2L、
2R。因而,门支撑机构60可以被定位在车辆侧壁210的与入口211相邻的边缘
上。门支撑机构60不会使得入口211的开口面积减小,可以使车辆侧壁的入
口211变宽。
(3)在门支撑机构60的限制构件66L、66R被定位在限制位置时,限制
构件66L、66R的平坦面66A均与对应的受限杆56的杆轮57接触。因而,当限
制构件66L、66R被定位在限制位置时,受限杆56不会向外移动。这与在限制
构件66L、66R的平坦面66A和杆轮57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相比进一步限制了
摆臂机构20L、20R的移动。因而,进一步限制了车辆侧壁210和门2L、2R之
间的间隙的形成。
(4)塞拉门开闭装置10的驱动机构13被定位在门2L、2R的上部。限制
构件66L、66R限制了摆臂机构20L、20R的上摆臂51的转动。因而,与限制
构件66L、66R限制摆臂机构20L、20R的下部、例如下摆臂25的转动的结构
相比,驱动机构13和限制构件66L、66R可以被定位成彼此靠近。这允许易于
从驱动机构13将驱动力传递到限制构件66L、66R。
(5)门支撑机构60包括将驱动机构13和锁定机构40联接到限制构件
66L、66R的可移动支架61和联接杆65L、65R。这与例如通过线缆而将驱动
机构13和锁定机构40联接到限制构件66L、66R的结构相比稳定了门支撑机构
60的动作。
(6)联接杆65L、65R均包括杆长度调整机构65C。因而,通过调整联
接杆65L、65R的长度而使得限制构件66L、66R的位置在前后方向Y上相对于
受限杆56是可调整的。这允许即使在组装了塞拉门开闭装置10之后也易于改
变限制构件66L、66R的位置,使得在门2L、2R的下端部处进一步适当地限
制了宽度方向X上的移位。
(7)采用支撑构件67以支撑联接杆65L、65R并阻止了联接杆65L、65R
向外变形。因而,限制了联接杆65L、65R向外变形。这阻止了限制构件66L、
66R的相对于摆臂机构20L、20R的移位。因而,限制构件66L、66R适当地维
持了限制摆臂机构20L、20R的移动的功能。
(8)支撑构件67在限制构件66L、66R的前后支撑联接杆65L、65R。这
进一步阻止了当从摆臂机构20L、20R向限制构件66L、66R施加大力的情况
下联接杆65L、65R的宽度方向X上的变形。
(9)引导可移动支架61的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的引导构件62被联接到可
移动支架61。因而,当力被施加到门2L、2R时,引导构件62受到该力。这阻
止了施加到门2L、2R的力被传递到锁定机构40。因而,将锁定机构40稳定地
维持在锁定状态。此外,引导构件62沿前后方向Y平稳地移动可移动支架61。
因而,锁定机构40平稳地转换到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这减小了负担、特别
是减小了当操作者手动转换状态时的负担。
(10)限制构件66L、66R和联接杆65L、65R分别与摆臂机构20L、20R
对应。因而,能够通过移动联接杆65L、65R来移动限制构件66L、66R。特
别地,由于联接杆65L、65R被联接到可移动支架61,因此能够通过移动可移
动支架61来使联接杆65L、65R一体地移动。这与操作者单独移动限制构件
66L、66R的情况相比简化了手动开闭门2L、2R的作业。
(11)限制构件66L、66R利用受限杆56限制了上摆臂51的转动。因而,
与门支撑机构60直接向柱23施加力的情况相比,减小了限制摆臂机构20L、
20R的移动所必须的力。这消除了增大门支撑机构60的刚性的需要。因而,
可以减小门支撑机构60的大小。另外,除了限制上摆臂51的转动以外还限制
了下摆臂25的转动。这阻止了在门2L、2R的下端部和车辆侧壁210之间形成
间隙。
(12)在锁定机构40锁定了门的情况下,各下摆臂25的辊27朝向门关闭
侧压受压部34。这限制了门2L、2R的下端部朝向门打开侧的移位。特别地,
当门被锁定时,门支撑机构60限制了下摆臂25的转动。因而,辊27稳定地压
受压部34。
(13)下滑轨30L、30R在宽度方向X上支撑下摆臂25的辊26。各受压部
34包括与对应的下摆臂25的辊27接触且随着沿门关闭侧延伸而向宽度方向X
的内侧倾斜的接触面34A。因而,当门2L、2R沿前后方向Y移动时,下滑轨
30L、30R相对于辊26平稳地移动。另外,当门2L、2R完全关闭时,各下摆
臂25的辊26受到从辊27作用于受压部34的力的向外的分量。这限制了门2L、
2R的下端部向外移位。
(14)由于各受限杆56沿高度方向Z延伸,因此可以从受限杆56的长度
范围选择各限制构件66L、66R接触受限杆56的位置。这提高了用于在高度方
向Z上定位限制构件66L、66R的设计自由度。
(15)当限制构件66L、66R从非限制位置向限制位置移动时,杆轮57
在转动的情况下与限制构件66L、66R接触。这减小了限制构件66L、66R和
杆轮57之间的摩擦力。因而,限制构件66L、66R与受限杆56平稳地接触、分
离。
(16)各受限杆56通过引导臂21和上摆臂51联接。这阻止了当力沿宽度
方向X和前后方向Y被施加到受限杆56时受限杆56的变形。因而,可以稳定
地限制摆臂机构20L、20R的上摆臂51的移动。
(17)各受限杆56可转动地联接到上摆臂51且联接到调整相对于引导臂
21的位置的辅助臂52。因而,即使在上摆臂51和引导臂21的转动位置出现误
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组装摆臂机构20L、20R的过程中相对于上摆臂51
转动辅助臂52来消除这种误差。
(18)各辅助臂52的臂长度调整机构53允许通过调整辅助臂52的长度来
调整受限杆56相对于限制构件66L、66R中的对应的限制构件的位置。因而,
即使在组装了塞拉门开闭装置10之后,也可以容易地改变受限杆56的位置,
使得在宽度方向X上适当地限制门2L、2R的下端部的移位。
(19)限制构件66L、66R均包括平坦面66A。因而,即使当从受限杆56
将向外压限制构件66L、66R的力施加到限制构件66L、66R时,也限制了形
成力的在前后方向Y上作用的分量。这降低了在锁定状态下由于施加到门
2L、2R等的力而使得限制构件66L、66移动到非限制位置的情形。
(20)限制构件66L、66R均包括倾斜面66B。当限制构件66L、66R从非
限制位置向限制位置移动时,各限制构件66L、66R的倾斜面66B与受限杆56
的杆轮57接触。因而,杆轮57和受限杆56沿着倾斜面66B移动且被引导到限
制构件66L、66R中的对应的限制构件的平坦面66A。这使得受限杆56和杆轮
57平稳地移动到平坦面66A。
(21)驱动机构13用作使门2L、2R移动的驱动源且还用作使锁定机构
40在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之间转换的驱动源。
驱动机构13的用于使门2L、2R移动的驱动力(例如,马达的输出)大
于从专门用于锁定机构的驱动源输出的驱动力。这种大驱动力用于驱动门支
撑机构60。因而,以进一步确实的方式限制了门2L、2R的下端部的向外移位。
另外,与设置专门用于锁定机构的驱动源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塞拉门开闭
装置10中驱动源的数量。
(22)当门2L、2R完全关闭时,与引导构件62的连接构件62C联接的辊
63和由门挂件15L的块15E的外表面限定的平坦面15F接触。这限制了门挂件
15L的向外移动。另外,可以限制门2L和根据门2L移动的门2R的上部的向外
移动。
另外,当可移动支架61沿前后方向Y移动时,辊63在转动的情况下与平
坦面15F接触。这减小了辊63与块15E之间的摩擦力。因而,辊63与块15E平
稳地接触、分离。
(23)块15E包括倾斜面15G。当可移动支架61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
置移动时,辊63与倾斜面15G接触。因而,辊63沿着倾斜面15G移动且被引
导到块15E的平坦面15F。这使得辊63向平坦面15F平稳地移动。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显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
以许多其它具体形式实施本发明。特别地,应当理解的是,可以以如下形式
实施本发明。
门支撑机构60可以具有用于支撑门2L、2R的任意结构并且可以进行如
下变型。
图17示出了门支撑机构100,其包括代替限制构件66R的限制杆101。门
支撑机构100利用限制杆101支撑门下部,该门下部被定位在比门挂件15R(参
见图2)和门2R固定的部分靠下方的位置。限制杆101被联接到联接杆65R并
且从联接杆65R向下延伸。门2R的上端部包括向上且向宽度方向X的内侧开
口的槽2A以及形成于槽2A的前后方向Y上的门关闭侧端部的受限壁2B。受
限壁2B形成于门2R的宽度方向X上的内端部。
当被定位在由实线表示的非限制位置时,限制杆101不限制门2R向外移
位。当限制杆101被定位在由双点划线表示的限制位置时,限制杆101和受限
壁2B在宽度方向X上重叠。因而,当门2R受到了使门2R向外移位的力时,限
制杆101接触受限壁2B并且支撑门2R。这限制了门2R的向外移位。
另外,门支撑机构100包括代替限制构件66L的限制杆101。采用与门2R
相同的方式,门2L包括槽2A和受限壁2B。因而,以与门2R相同的方式来限
制门2L的向外移位。
图18示出了包括代替了限制构件66R的凸轮111的门支撑机构110。门支
撑机构110利用凸轮111支撑门下部,该门下部被定位在比门挂件15R(参见
图2)和门2R固定的部分靠下侧的位置。凸轮111的外周包括齿轮112,该齿
轮112与在联接杆120的门打开侧端部上形成的齿条121接合。凸轮111可转动
地联接到转动轴113,该转动轴113被固定到车辆侧壁210(参见图1)。另外,
门2R的上端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收容部2C。
当被定位在由实线表示的非限制位置时,凸轮111不被定位在收容部2C
中。因而,不会限制门2R的向外移位。当联接杆120沿附图中白色箭头表示
的方向移动时,齿条121推动齿轮112。这使得凸轮111沿由粗箭头表示的方
向转动。结果,凸轮111被定位在由双点划线表示的限制位置处。在这种情
况下,凸轮111被定位在门2R的收容部2C中。因而,当门2R受到使门2R向外
移位的力时,凸轮111与限定了门2R的收容部2C的壁接触并且支撑门2R。这
限制了门2R的向外移位。
另外,门支撑机构110包括代替联接杆65L和限制构件66L的凸轮111和联
接杆120。因而,以与门2R相同的方式限制了门2L的向外移位。
图19A示出了门支撑机构130,该门支撑机构130包括与可移动支架61联
接的两个线缆131L、131R、分别支撑线缆131L、131R的两个带轮132L、132R
以及与线缆131L、131R的端部联接的销133L、133R。门2L、2R均设置有收
容部2D,该收容部2D朝向门打开侧开口且被定位在门2L、2R中的对应的门
的门打开侧端部的相对于高度方向Z的中间部。
如图19B所示,当可移动支架61处于解锁位置时,销133L被定位在门2L
的收容部2D的用作非限制位置的上端部处。门2L的收容部2D的上端部向宽
度方向X的内侧开口。因而,销133L不会以限制门2L向外移位的方式进行支
撑。
如图19C所示,当可移动支架61处于解锁位置时,销133R被定位在门2R
的收容部2D的用作非限制位置的下端部处。门2R的收容部2D的下端部向宽
度方向X的内侧开口。因而,销133R不会以限制门2R向外移位的方式进行支
撑。
如图19A所示,当可移动支架61从解锁位置起沿锁定方向Y2移动时,线
缆131L沿着带轮132R、沿由白色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并且销133L向下移
动。此外,线缆131R沿着带轮132R、沿由白色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并且
销133R向上移动。然后,如图19B所示,当可移动支架61处于锁定位置时,
销133L被定位在门2L的收容部2D的用作限制位置的下端部处,并且销133L
与收容部2D的下侧形成的受限壁2E在宽度方向X上相对。此外,如图19C所
示,销133R被定位在门2R的收容部2D的用作限制位置的上端部处,并且销
133R与在收容部2D的上侧形成的受限壁2E在宽度方向X上相对。因而,当门
2L、2R受到使门2L、2R向外移位的力时,销133L、133R与受限壁2E接触并
限制门2L、2R的向外移位。
图20A示出了门支撑机构140,该门支撑机构140包括代替门支撑机构130
的销133L、133R的支撑轴141L、141R和接合爪142L、142R。支撑轴141L、
141R被固定到车辆侧壁210(参见图1)并且从车辆侧壁210起向宽度方向X
内侧延伸。接合爪142L、142R可转动地联接到支撑轴141L、141R。另外,
门2L、2R均设置有收容部2F,该收容部2F可以接收接合爪142L、142R中的
对应的接合爪的一部分。各收容部2F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相对侧被封闭。沿
宽度方向X延伸的销143L在门2L的收容部2F的下部联接到门2L。此外,沿宽
度方向X延伸的销143R在门2R的收容部2F的上部联接到门2R。
如图20A所示,当可移动支架61从解锁位置起沿锁定方向Y2移动时,线
缆131L沿着带轮132L、沿由白色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接合爪142L的末端
部随着绕着支撑轴141L转动而向下移动。相比之下,接合爪142R的末端部随
着绕着支撑轴141R转动而向上移动。然后,如图20B所示,当可移动支架61
被定位在锁定位置时,接合爪142L被定位在门2L的收容部2F的用作限制位置
的下端部,并且接合爪142L与销143L接合。此外,如图20C所示,接合爪142R
被定位在门2R的收容部2F的用作限制位置的上端部处,并且接合爪142R与
销143R接合。因而,当门2L、2R受到使门2L、2R向外移位的力时,接合爪
142L、142R与收容部2F的内壁接触并支撑门2L、2R。
图21示出了门支撑机构150,该门支撑机构150包括与可移动支架61联接
的第一线缆151以及在前后方向Y上分离且支撑第一线缆151的两个第一带轮
152L、152R。该第一线缆151绕着第一带轮152L、152R卷绕成环状。第一带
轮152L、152R联接到第二带轮153L、153R,第二带轮153L、153R被定位在
第一带轮152L、152R的外侧且与第一带轮152L、152R一体地转动。第二线
缆154L、154R分别绕着第二带轮153L、153R卷绕。销155L、155R分别联接
到第二线缆154L、154R的末端部。销155L、155R被定位在摆臂机构20L、20R
的上摆臂51的上方且沿高度方向Z延伸。上摆臂51均设置有通孔51A,该通
孔51A可以接收销155L、155R的对应的销。销155L、155R被定位在用作非限
制位置的上摆臂的51的上方。特别地,当门2L、2R完全关闭时,销155L、
155R被配置成在高度方向Z上与上摆臂51的通孔51A重叠。销155L、155R被
分别部分地插入圆筒156L、156R中,该圆筒156L、156R被固定到车辆侧壁
210(参见图1)。
当可移动支架61从解锁位置沿锁定方向Y2移动时,第一线缆151的移动
使第一带轮152L、152R和第二带轮153L、153R转动。结果,当第二线缆154L、
154R向下移动时,销155L、155R向下移动。然后,当可移动支架61被定位
在锁定位置时,销155L、155R插入上摆臂51的通孔51A中、也就是被定位在
限制位置。因而,即使当门2L、2R受到使门2L、2R向外移位的力时,由圆
筒156L、156R支撑的销155L、155R限制了上摆臂51的转动。这限制了门2L、
2R的向外移位。
图22示出了门支撑机构160,该门支撑机构160被构造成限制摆臂机构
20R的柱23的转动,而门支撑机构150限制了上摆臂51的转动。柱23的上端面
设置有向下凹陷的装配孔23A。该装配孔23A是D形的。另外,销155R被定
位在柱23的上端面的上方并且是D形的。尽管在图22中未示出,但是销155L
和摆臂机构20L的柱23具有与销155R和摆臂机构20R的柱23相同的形状。
当可移动支架61(参见图21)被定位在锁定位置时,销155R被装配到装
配孔23A中。这限制了柱23的转动并且限制了门2R的向外移位。
图23示出了门支撑机构170,该门支撑机构170包括与可移动支架61联接
的线缆171以及在前后方向Y上分离且支撑线缆171的两个带轮172L、172R。
线缆171绕着带轮172L、172R卷绕成环状。限制构件66L、66R被联接到环状
的线缆171的下部。限制构件66L、66R与线缆171一体地移动。限制构件66L、
66R的在前后方向Y上相对于受限杆56的位置与以上实施方式的限制构件
66L、66R的在前后方向Y上相对于受限杆56的位置相反。
在图17和图18中示出的门支撑机构100、110可以被定位在任意位置。例
如,门支撑机构100、110被定位在门2L、2R的下端部或者被定位在门2L、
2R的门打开侧侧壁。
在图19和图20中示出的门支撑机构130、140可以进行如下变型。在图19
中,门2L、2R的收容部2D和门支撑机构130的销133L、133R被定位在门2L、
2R的下端部。在图20中,门2L、2R的收容部2F和门支撑机构140的销143L、
143R被定位在门2L、2R的下端部。
在图17至图20中示出的门2L、2R可以进行如下变型。在图17中,从门
2L、2R省略槽2A,并且受限壁2B从门2L、2R的门打开侧侧壁朝向对应的门
打开侧延伸。在图18中,从门2L、2R省略收容部2C,并且受限壁从门2L、
2R的门打开侧侧壁朝向对应的门打开侧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当被定位在受
限位置时,凸轮111与受限壁在宽度方向X上相对。在图19和图20中,从门2L、
2R省略收容部2C、2D,并且受限壁从门2L、2R的门打开侧侧壁朝向对应的
门打开侧延伸。
图17至图20的变型例不包括摆臂机构20L、20R。
在图21中示出的门支撑机构150可以进行如下变型。门支撑机构150利用
销155L、155R限制了下摆臂25的转动而非限制上摆臂51的转动。在这种情况
下,第二线缆154L、154R延伸到柱23的下部,并且销155L、155R被定位在
下摆臂25的上方的柱23的下部。
可以改变杆长度调整机构65C的数量。可选地,可以省略杆长度调整机
构65C。
杆长度调整机构65C可以被构造成改变通用的(versatile)可伸缩的杆组
件的长度。这种调整机构可以包括例如在第一杆被插入第二杆的情况下从管
状的第二杆的外侧紧固的螺钉。该螺钉在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相对位置在长度
方向上进行调整的情况下紧固该第一杆和第二杆。例如,可以使用以调整后
的长度固定可伸缩的多管杆组件的紧固螺母。辅助臂52的臂长度调整机构53
可以采用与杆长度调整机构65C相同的方式进行改变。
门支撑机构60可以包括代替联接杆65L、65R的单个联接杆。限制构件
66L、66R被联接到单个联接杆。
门支撑机构60可以排除辊63、连接构件62C和引导构件62中的至少一方。
门支撑机构60排除辊63,从第二联接板15B省略块15E。当门支撑机构60排除
联接构件62C的情况下,辊63可转动地联接到可移动支架61的上联接部61A。
门支撑机构60的可移动支架61可以直接连接到齿轮架。更具体地,门支
撑机构60的变型例不包括锁定滑动件18。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支架61包括
用作锁定滑动件18的突起。
门支撑机构60可以具有使可移动支架61和限制构件66L、66R联接的任
意结构。例如,可以通过代替联接杆65L、65R的齿轮系或线缆来联接可移动
支架61和限制构件66L、66R。
各联接机构50的受限杆56不必与引导臂21联接。
各联接机构50不必包括杆轮57。在这种情况下,当受限杆56接触限制构
件66L、66R时,限制了上摆臂51的转动。
各联接机构50不必包括辅助臂52。在这种情况下,受限杆56被联接到上
摆臂51。
各联接机构50的辅助臂52可以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联接到上摆臂51。
各联接机构50的受限杆56可以联接到辅助臂52且能够绕着沿高度方向Z
延伸的转动轴线相对于辅助臂52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杆轮57。
各联接机构50的辅助臂52可以联接到引导臂21。在这种情况下,受限杆
56联接到辅助臂52和上摆臂51。
可以改变臂长度调整机构53的数量。可选地,可以省略臂长度调整机构
53。在这种情况下,在辅助臂52中,基底部54和末端部55彼此联接。
在接触限制构件66L、66R时限制上摆臂51的转动的构件不必具有诸如
受限壁56等的杆状,而可以是块状或球状。限制上摆臂51的转动的构件的形
状可以不是杆状,只要在接触限制构件66L、66R时限制了上摆臂51的转动即
可。
杆轮57不必在限制构件66L、66R沿锁定方向Y2移动时接触平坦面66A。
引导构件可以被固定到基部11且包括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轨道以及在轨
道中滚动的轮。该轮可以联接到可移动支架61的上联接部61A且能够相对于
上联接部61A转动。
引导构件可以被固定到基部11且包括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管状衬套以及
插入该衬套中且能够相对于该衬套在前后方向Y上移动的销。销包括从衬套
分别向前、向后突出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销的两个相反端部被联接到可移动
支架61的上联接部61A。
引导构件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引导联接杆65L、65R或限制构件66L、
66R,而不引导可移动支架61。
如图24所示,限制构件66L、66R可以均为L形。采用与以上实施方式的
限制构件66L、66R相同的方式,限制构件66L、66R均包括平坦面66A和倾斜
面66B。
限制构件66L、66R可以均包括四边形件。限制构件66L、66R当在前后
方向Y上与受限杆56接触时限制摆臂机构20L、20R的上摆臂51的转动。
在限制构件66L、66R限制摆臂机构20L、20R的转动的结构中,限制构
件66L、66R可以均突出,摆臂机构20L、20R的上摆臂51可以均包括凹陷的
可移动部。限制构件66L、66R可以装配到凹陷的可移动部中。例如,当被定
位在限制部时,均包括四边形件的以上限制构件66L、66R被装配到在摆臂机
构20L、20R的上摆臂51上形成的凹部。
在变型例中,可以从各限制构件66L、66R省略平坦面66A和倾斜面66B
中的至少一方。
各限制构件66L、66R的倾斜面66B可以相对于前后方向Y具有任意倾斜
角度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任意大小。更具体地,在本变型例中,本变型例
的倾斜面66B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或小于以上实施方式的倾斜面66B相对于
前后方向Y的倾斜角度。本变型例的倾斜面66B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大小可以
大于或小于以上实施方式的倾斜面66B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大小。
各限制构件66L、66R的平坦面66A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具有任意大小。
更具体地,平坦面66A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大小可以大于或小于以上实施方
式的平坦面66A的在前后方向Y上的大小。
限制构件66L、66R可以均包括代替平坦面66A的倾斜部或弯曲部。
限制构件66L、66R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引导臂21、上摆臂51、辅助臂52、
柱23和下摆臂25中的至少一方来限制摆臂机构20L、20R的转动。限制构件
66L、66R仅需要在接触摆臂机构20L、20R的可移动部时限制摆臂机构20L、
20R的移动。
可以使支撑构件67的数量变成三个以下或五个以上。
支撑构件67可以被直接固定到车辆侧壁210,或者被固定到非基部11的
构件且被固定到车辆侧壁210。
支撑构件67可以被配置成在限制构件66L(66R)的前后中的仅一方支
撑各联接杆65L(65R)。
如图25所示,支撑构件67可以包括支撑部67A,该支撑部67A具有弯曲
的凹面并且从外侧支撑联接杆65L、65R中的一方。可选地,支撑构件67可以
包括平坦面,该平坦面沿前后方向Y和高度方向Z延伸并且从外侧支撑联接
杆65L、65R中的一方。支撑构件67可以是非管状的,只要支撑构件57被构造
成从外侧支撑联接杆65L、65R即可。另外,多个支撑构件67在形状上可以彼
此不同。
图25的支撑构件67的支撑部67A可以向上或向下开口。不限制支撑部
67A开口的方向,只要能够从外侧支撑联接杆65L、65R中的一方即可。
摆臂机构可以不引导引导臂21和下摆臂25而利用齿轮系或连杆来引导
门2L、2R的移动。
可以通过线缆而非柱23来联接上摆臂51和下摆臂25。
摆臂机构不必包括下摆臂25。在这种情况下,省略与门2L、2R联接的
下滑轨30L、30R。
摆臂机构不必包括上摆臂51。在这种情况下,门支撑机构60被构造成限
制下摆臂25或柱23的转动。
摆臂机构的高度可以为门2L、2R在高度方向Z上的高度的大约一半。在
这种情况下,上摆臂51被定位在与门2L、2R的高度方向Z上的中间部对应的
位置处。柱23具有从门2L、2R的下部到门2L、2R的高度方向Z上的中间部的
长度。
各摆臂机构的引导臂21可以联接到柱23的上端部。
可以将引导臂21的数量变成五个以上或三个以下。
可以省略与下滑轨30L、30R联接的受压部34中的至少一个受压部。在
这种情况下,从与受压部34对应的下摆臂25省略辊27。
如图26所示,下滑轨30R的受压部180可以沿宽度方向X延伸。受压部180
的宽度方向X上的内端面可以被定位在下摆臂25的辊27的中心CR的外侧。采
用相同的方式构造下滑轨30L的受压部180。
图26的受压部180可以包括随着从宽度方向X上的内端部朝向门关闭侧
延伸而向宽度方向X的内侧倾斜的倾斜面。
受压部180不必联接到下滑轨30L、30R中的至少一个下滑轨。
下滑轨30L、30R不必包括外壁31。
可以将各下摆臂25的辊27变成能够接触受压部34的突起。该突起被构造
成在门2L、2R完全关闭时朝向门关闭侧对受压部34加压。
可以从下摆臂25省略辊26,下摆臂25的末端部可以接触下滑轨30L、
30R。
锁定机构40和驱动机构13中的至少一方可以被定位在门2L、2R的下端
部。
塞拉门开闭装置10可以包括使门2L、2R移动的驱动机构13以及不同于
驱动机构13且专门用于锁定的驱动机构。专门用于锁定的驱动机构驱动锁定
机构40以锁定和解锁门2L、2R。
驱动机构13不限于已说明的附图和实施方式。例如,驱动机构13可以包
括代替齿条14L、14R的诸如带轮-带传动设备和链传动设备等的滚动式传动
设备(roll-typetransmissiondevice)。该滚动式传动设备的带被联接到门挂件
15L、15R。带的移动使门挂件15L、15R在前后方向Y上移动。可选地,驱动
机构13可以包括两个丝杠和与丝杠联接的多个马达,来代替齿条14L、14R。
当马达使丝杠转动时,与丝杠联接的门挂件15L、15R在前后方向Y上移动。
可选地,驱动机构13可以包括以上的丝杠、可移动地联接到丝杠的螺母、使
螺母转动的马达以及被联接到螺母的门挂件15L、15R。
塞拉门设备1可以包括一个单独的滑动门。在这种情况下,塞拉门设备1
包括单个摆臂机构,门支撑机构60包括单个联接杆和单个限制构件。
以上说明意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
或多个方面)可以彼此接合使用。可以使用诸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看到以上
说明后能够做出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上详细说明中,各种特征可以
被组在一起以构成(streamline)本发明。这不应当被理解成意在未要求的公
开的特征对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而是,创造性的主题可以比具体公开的
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少。因而,权利要求由此被并入具体的说明书,每个权
利要求自身作为独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应当参考权利要求和权利要
求的等同方案的全部范围一起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