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辅助排石系统.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320439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013739.8

申请日:

2010.01.15

公开号:

CN101744651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B 17/225申请公布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225申请日:201001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225; A61B19/00

主分类号:

A61B17/225

申请人:

张烨

发明人:

张烨

地址: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中心街250号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踏盘、座椅或卧床、安装在座椅或卧床上且结构与人体背部曲线相对应或者安装在踏盘上且结构与人体脚底部曲线相对应的振动治疗装置、带动振动治疗装置按预设振动模式连续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和对振动驱动机构的振动模式与振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调整的控制单元;座椅或卧床左右两侧或者踏盘前上方均设置有扶手,支撑扶手的支撑件和扶手组成站位治疗装置;座椅或卧床上或者踏盘周侧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相接的控制面板。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治疗成本低且使用简便、操作安全可靠、疗效好,弥补了现有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较大程度提高了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且供患者站立的踏盘(10-3)或者安装在底座(1)上且能够多角度多方位调节患者体位的座椅(10-1)或卧床(10-2)、安装在座椅(10-1)或卧床(10-2)上且结构与人体背部曲线相对应或者安装在踏盘(10-3)上且结构与人体脚底部曲线相对应的振动治疗装置(2)、布设在底座(1)上且相应带动振动治疗装置(2)按照预设振动频率及振动幅度进行连续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4)和与振动驱动机构(4)相接且对振动驱动机构(4)的振动模式与振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调整的控制单元(5),所述振动驱动机构(4)通过传动机构(3)与振动治疗装置(2)相接;所述座椅(10-1)或卧床(10-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3);所述踏盘(10-3)的前上方设置有供患者手扶且通过支撑件(14)进行支撑固定的扶手(13),所述支撑件(14)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且踏盘(10-3)、支撑件(14)和扶手(13)组成站位治疗装置;所述座椅(10-1)、卧床(10-2)或所述站位治疗装置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5)相接的控制面板(12)。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2)上设置有控制按键(6)和显示单元(7),所述控制按键(6)和显示单元(7)均与控制单元(5)相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无线通讯方式与控制单元(5)进行双向通信的遥控器(8)。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治疗装置(2)上铺设有振动垫且所述振动垫上布设有多个对人体背部或脚底部进行滚动按摩的突起物(9)。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座椅(10-1)、卧床(10-2)或踏盘(10-3)周侧且能将患者身体进行相对固定并在振动状态下相应对患者进行保护的固定保护装置。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保护装置为布设在座椅(10-1)或卧床(10-2)左右两侧或者布设在踏盘(10-3)上方周侧且高度可调整的护栏(11)。

7.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2)设置在扶手(13)上。

8.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床(10-2)的前部四周侧均设置有高度可调整的护栏(11)。

9.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设在座椅(10-1)或卧床(10-2)左右两侧的护栏(11)间设置有安全带(15)。

10.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在座椅(10-1)或卧床(10-2)底部前侧的踏板(16)。

说明书

医用辅助排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辅助排石系统。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据首位,其中大部分是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大约90%的上尿路结石都可以通过ESWL来治疗。患者在经过ESWL治疗后,往往还需要通过大量饮水、利尿、倒立以及运动等方式将击碎的结石排出体外。然而,大多上尿路结石患者在ESWL治疗前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绞痛,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辗转不安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休克,根本无法保证有效的饮水量和运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治疗成本低且使用简便、操作安全可靠、疗效好,弥补了现有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较大程度提高了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且供患者站立的踏盘或者安装在底座上且能够多角度多方位调节患者体位的座椅或卧床、安装在座椅或卧床上且结构与人体背部曲线相对应或者安装在踏盘上且结构与人体脚底部曲线相对应的振动治疗装置、布设在底座上且相应带动振动治疗装置按照预设振动频率及振动幅度进行连续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和与振动驱动机构相接且对振动驱动机构的振动模式与振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调整的控制单元,所述振动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振动治疗装置相接;所述座椅或卧床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踏盘的前上方设置有供患者手扶且通过支撑件进行支撑固定的扶手,所述支撑件底部固定在底座上,且踏盘、支撑件和扶手组成站位治疗装置;所述座椅、卧床或所述站位治疗装置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相接的控制面板。
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单元,所述控制按键和显示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接。
还包括以无线通讯方式与控制单元进行双向通信的遥控器。
所述振动治疗装置上铺设有振动垫且所述振动垫上布设有多个对人体背部或脚底部进行滚动按摩的突起物。
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座椅、卧床或踏盘周侧且能将患者身体进行相对固定并在振动状态下相应对患者进行保护的固定保护装置。
所述固定保护装置为布设在座椅或卧床左右两侧或者布设在踏盘上方周侧且高度可调整的护栏。
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扶手上。
所述卧床的前部四周侧均设置有高度可调整的护栏。
所述布设在座椅或卧床左右两侧的护栏间设置有安全带。
还包括布设在座椅或卧床底部前侧的踏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作成本较低且设计新颖合理、使用安全可靠,通过一定模式的振动(按照预设振动频率和震动幅度即振幅进行连续振动),可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2、使用操作简便且振动模式参数控制调整方便。
3、实用价值高,填补了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一项空白,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药物的使用,降低治疗费用。
4、解决了肾下盏结石碎石后的排石难题。
5、通过本发明给治疗患者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定量以及适当振动模式和有效振动时间的运动条件和运动环境,患者可以在输液的同时完成治疗,而无需强拖虚弱病体进行运动,其治疗效果可以远远超过患者主动运动所产生的治疗效果。
6、纯物理治疗,无毒副作用。
7、经济效益显著且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较易形成批量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治疗成本低且使用简便、操作安全可靠、疗效好,弥补了现有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较大程度提高了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振动治疗装置;    3-传动机构;
4-振动驱动机构;5-控制单元;        6-控制按键;
7-显示单元;    8-遥控器;          9-突起物;
10-1-座椅;     10-2-卧床;         10-3-踏盘;
11-护栏;       12-控制面板;       13-扶手;
14-支撑件;     15-安全带;         16-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且能够多角度多方位调节患者体位的卧床10-2、安装在所述卧床10-2且结构与人体背部曲线相对应的振动治疗装置2、布设在底座1上且相应带动振动治疗装置2按照预设振动频率及振动幅度进行连续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4和与振动驱动机构4相接且对振动驱动机构4的振动模式与振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调整的控制单元5,所述振动驱动机构4通过传动机构3与振动治疗装置2相接,所述卧床或座椅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5相接的控制面板12。所述座椅10-1或卧床10-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12上设置有控制按键6和显示单元7,所述控制按键6和显示单元7均与控制单元5相接。同时,本发明还包括以无线通讯方式与控制单元5进行双向通信的遥控器8。所述振动治疗装置2上铺设有振动垫且所述振动垫上布设有多个对人体背部进行滚动按摩的突起物9。所述控制面板12设置在卧床10-2的扶手13上。
同时,本发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卧床10-2上且能将患者身体进行相对固定并在振动状态下相应对患者进行保护的固定保护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保护装置为布设在卧床10-2左右两侧且结构可调整的护栏11。所述卧床10-2的前部四周侧均设置有高度可调整的护栏11;另外,布设在卧床10-2左右两侧的护栏11间设置有安全带15。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布设在卧床10-2底部前侧的踏板16。
实际应用过程中,卧床10-2卧位床可以左右和/或前后进行多角度倾斜,前后倾斜时能实现头低臀高的体位,这样会有利于肾下盏结石的排出,通过通过设置在卧床10-2的前部四周侧的护栏11以及设置在左右两侧护栏11间的安全带15能够有效保证患者在头低臀高位体位进行治疗的时候,肩部有所支撑并且患者身体能够进行牢靠固定。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供患者直坐的座椅10-1且所述座椅10-1上安装有与人体背部曲线相对应的振动治疗装置2,所述控制面板12设置在座椅10-1的扶手13上。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功能和工作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供患者站立的踏盘10-3,并且踏盘10-3安装有结构与人体脚底部曲线相对应的振动治疗装置2,所述踏盘10-3的前上方设置有供患者手扶且通过支撑件14进行支撑固定的扶手13,所述支撑件14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且踏盘10-3、支撑件14和扶手13组成站位治疗装置。所述站位治疗装置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5相接的控制面板12,所述控制面板12具体设置在扶手13上。另外,所述踏盘10-3周侧还安装有能将患者身体进行相对固定并在振动状态下相应对患者进行保护的固定保护装置,并且所述固定保护装置具体为布设在踏盘10-3上方周侧且高度可调整的护栏11,所述护栏11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连接关系、功能和工作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使用治疗过程中,患者只需直接站在踏盘10-3、坐在座椅10-1或躺到卧床10-2上,之后通过设置在扶手13上的控制面板12启动振动驱动机构4,同时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振动驱动机构4的振动模式(包括振动频率和振幅)进行相应选择,之后振动驱动机构4则会通过传动机构3相应带动振动治疗装置2作一定振动模式的连续振动,从而有利于患者体内碎石的及时排出。振动过程中,治疗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面板对振动驱动机构4的振动状态进行随意调整,同时家属、患者本人或医生也可以通过遥控器8对振动驱动机构4的振动状态进行随意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振动状态,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简便、舒适、省时省力的辅助排石环境。同时,振动排石过程中,可通过护栏11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相对固定和保护,以达到安全治疗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医用辅助排石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用辅助排石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用辅助排石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辅助排石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辅助排石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辅助排石系统,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踏盘、座椅或卧床、安装在座椅或卧床上且结构与人体背部曲线相对应或者安装在踏盘上且结构与人体脚底部曲线相对应的振动治疗装置、带动振动治疗装置按预设振动模式连续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和对振动驱动机构的振动模式与振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调整的控制单元;座椅或卧床左右两侧或者踏盘前上方均设置有扶手,支撑扶手的支撑件和扶手组成站位治疗装置;座椅或卧床上或者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