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除氯工艺及设备.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32041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7615.4

申请日:

2009.08.13

公开号:

CN101634452A

公开日:

2010.01.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3G 5/027申请公布日:20100127|||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3G5/027; F23G7/12; B01D53/78; B01D53/68

主分类号:

F23G5/027

申请人:

牛 斌

发明人:

牛 斌

地址:

250001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北路6号蓝石商务中心507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苗 峻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HCl吸收工艺及设备,特别是对塑料裂解过程中产生的HCl的预先吸收的工艺及设备。其技术方案先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和挤压输送,然后将物料松散,并同时排出气体后,固体物料送至出料口排出。本发明的采取的方法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将物料压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氯元素与物料的分离,而且,压密的物料在该过程的末端形成密封,实现与下一步骤的隔离,使物料在排气过程中,气体不会回流,从而防止了含有HCl气体的外泄。在上述过程后,再使物料松散,使其中的HCl充分释放,并随之排出。由此可以看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续除氯工艺,其特征是:首先对物料进行加热和挤压输送,然 后将物料松散,并同时排出气体后,固体物料送至出料口排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除氯工艺,其特征是:出料口带有密封机 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除氯工艺,其特征是:松散后对物料再次 进行后置挤压后送至出料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续除氯工艺,其特征是:物料 在后置挤压后通过一段储料腔后排出。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续除氯工艺,其特征是: 所述的挤压输送为螺距变小的螺旋变距输送挤压。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续除氯工艺,其特征是: 排气口排出的气体进行HC l在与碱液通过文氏管进入吸收过程,通过控制碱 液流速将帮助气体进入吸收过程。
7: 一种连续除氯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 构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挤压输送机构(3),挤压输送机构(3)的后方有带 出气口(5)的松散机构(4)。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除氯设备,其特征是:筒体出料口处设置 有密封机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除氯设备,其特征是:松散机构(5)后 方设置有后挤压输送机构(6)。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续除氯设备,其特征是:后挤压输送机构 (6)与出料口之间设有储料腔(7)。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续除氯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的松散机构(4)为单独或同时使用安装在轴上的呈螺旋状排列的至少一 组棒体以及截面积大于挤压输送机构截面积的腔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续除氯设备,其特征是: 所述的挤压输送机构(3)为螺距变小的螺旋推进机构。
13: 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续除氯设备,其特征是: 挤压输送机构(3)、松散机构(4)以及后挤压输送机构(6)设置在同一轴 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续除氯设备,其特征是: 出气口通过文氏管(10)接吸收塔(11),文氏管(10)入口处设置有碱液入 口。

说明书


连续除氯工艺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HCl吸收工艺及设备,特别是对塑料裂解过程中产生的HCl的预先吸收的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有许多化工物料中含有氯元素,在物料受热后,氯元素会与氢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例如,在日常生活塑料等废塑料中含有聚氯乙烯,在对其进行加热处理时,会产生大量氯化氢,这些氯化氢不仅会影响环境、危害身体,还会对设备造成腐蚀。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是首先要将原料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处理,这不仅会增加很多复杂的工序,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混合物料直接、连续去除氯的工艺、并有效防止其外泄的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含氯的物料进行加热,氯元素会生成HCl而混于排出的气体中,然后将HCl气体排出,由此将物料中的氯去除。为促进该过程的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工艺过程为:先对物料进行加热和挤压输送,然后将物料松散,并同时排出气体后,固体物料送至出料口排出。本发明的采取的方法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将物料压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氯元素与物料的分离,而且,压密的物料在该过程的末端形成密封,实现与下一步骤的隔离,使物料在排气过程中,气体不会回流,从而防止了含有HCl气体的外泄。在上述过程后,再使物料松散,使其中的HCl充分释放,并随之排出。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实现了在物料运动过程中的密封,由因而实现了连续除氯过程,并能保证除氯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如果在将物料进行除氯处理后,其下一工序仍然对密封有所要求,则应当在松散后、将物料送入下一工序前再设置密封机构,即在出料口设置密封机构。具体做法,可以使用复杂的密封结构,也可以采用物料本身进行密封,例如:松散后对物料再次进行后挤压输送后送至出料口。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密封效果,可以使物料在后置挤压后通过一段储料腔后排出,储料腔可为单独设置的腔体,也可以是一段通道。储料腔内能够存储一段被压实的物料,而且,在没有后续的物料进入时,这部分物料就会保留在储料腔内,保持密封状态。而在后续的被压实的物料推动下,这部分物料排出出料口,而后续进入储料腔内的物料又形成了密封结构。由此可见,本发明采用了巧妙的结构实现了连续状态下的密封。

    对于物料的挤压和输送,可通过一般的推进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螺距变小的螺旋变距机构实现。而松散过程可以通过给物料一个较大的空间的方式实现,例如:采用简单的扩大腔体截面,使物料自然松散,也可以采用较大螺距的螺杆进行松散,还可以单独或同时采用棒打松散的方式。棒加松散的方式能够使松散过程更加迅速、有效。

    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HCl,可以将其直接进行应用。如果没有这一要求,应当对其用碱液进行吸收。这些气体可以直接或可以通过文氏管进入吸收过程,这样能够通过控制碱液流速将帮助气体进入吸收过程。

    实现本发明上述工艺的一种设备中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构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挤压输送机构,挤压输送机构的后方有带出气口的松散机构。本设备中,设置了与工艺对应的结构,由此达到除氯的目的。

    根据处理的需要,为了防止HCl进入下一工序,筒体出料口处需要设置有密封机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复杂的机械结构,也可以采用简单而实用的方式,例如,在松散机构后方设置有后挤压输送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能够使松散后的物料再次被挤压密实,形成对出料口的密封。为充分保证密封效果,最好在后挤压输送机构与出料口处之间再设置一储料腔。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松散机构为安装在轴上的呈螺旋状排列的至少一组棒体或其它拨动机构。

    本发明中的上述设备中的挤压机构可以是往复运动的推板,或者是螺距变小地螺旋推进机构,它们均可以实现在挤压的同时实现对物料的输送,满足本发明的要求。挤压输送机构、松散机构以及后挤压输送机构可以设置在不同的腔体内;为简化设备的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同一腔体内,并且相应的机构设置在同一轴上,即由同一轴带动挤压输送机构、松散机构以及后挤压输送机构。

    此外,当排出的HCl气体需要进行吸收处理时,排气口可以通过文氏管接吸收塔,文氏管入口处设置有碱液入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设备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其中,1、进料斗,2、热介质出口,3、挤压输送机构,4、松散机构,5、出气口,6、后挤压输送机构,7、储料腔,8、热介质入口,9、加热腔,10、文氏管,11、吸收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工艺过程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和挤压输送,然后将物料松散,并同时排出气体后,固体物料送至出料口排出。

    实现该工艺的设备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构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与筒体内壁相适应的且经过进料口的板式往复挤压输送机构,挤压输送机构的后方有带排气口的搅拌式松散机构。松散机构后方为出料口。

    实现该工艺过程的设备还可为下述结构:它包括带有加热机构的挤压输送腔、与该腔体连接的松散腔。挤压输送腔内装有螺距渐小的变距螺杆,它能够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实现对物料的挤压,在其末端将物料压实,并实现该腔出口的密封。松散腔带有排气口,腔体呈竖向设置,其下端带有出料口。腔体的横截面积大于挤压输送腔物料出口的截面积。松散腔内有固定在竖向轴上的棒体。棒体由电机带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工艺过程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和挤压输送,然后将物料松散,并同时排出气体后,固体物料送至出料口排出。在出料口设置密封机构。

    实现该工艺的设备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构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挤压输送机构,挤压输送机构的后方有带出气口的松散机构,松散机构是固定在筒体上的各种形状的棒体。松散机构后方设置有后挤压输送机构,后挤压输送机构采用与挤压输送机构相关的结构,从而构成密封机构。

    实现该工艺的设备还可为下述结构:它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构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挤压输送机构,挤压输送机构的后方有带出气口的松散机构,松散机构是固定在筒体上的各种形状的棒体。松散机构后方设置有后挤压输送机构,后挤压输送机构采用与挤压输送机构相关的结构,挤压输送机构后方、出料口处设置有储料腔。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工艺过程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和挤压输送,然后将物料松散,并同时排出气体后,固体物料送至出料口排出。出料口带有密封机构。所述的挤压输送为螺距变小的螺旋变距输送挤压。

    实现该工艺的设备可为下述结构:它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构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挤压输送机构,该挤压输送机构采用螺距变小的螺旋变距输送挤压。挤压输送机构的后方有带出气口的松散机构,松散机构是固定在筒体上的各种形状的棒体。松散机构后方设置有后挤压输送机构,后挤压输送机构采用与挤压输送机构相关的结构,挤压输送机构直接出料,或者在其后方、出料口处设置储料腔。

    实现该工艺的设备还可为下述结构:它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构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挤压输送机构,该挤压输送机构采用螺距变小的螺旋变距输送挤压。挤压输送机构的后方有带出气口的松散机构,松散机构是一组或多组固定在轴上的棒体,棒体的排列可为多种形式,例如,可以是由轴向外辐射状的一组棒体,也可以是向外辐射状但整组棒体呈螺旋状排列的棒体,其螺距大于挤压输送机构后部的螺距。松散机构后方设置有后挤压输送机构,后挤压输送机构采用与挤压输送机构相关的结构,挤压输送机构直接出料,或者在其后方、出料口处设置储料腔。

    实现该工艺的设备还可为下述结构:它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构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挤压输送机构,该挤压输送机构采用螺距变小的螺旋变距输送挤压。挤压输送机构的后方有带出气口的松散机构,松散机构是一组或多组固定在轴上的棒体,棒体的排列可为多种形式,例如,可以是由轴向外辐射状的一组棒体,也可以是向外辐射状但整组棒体呈螺旋状排列的棒体,其螺距大于挤压输送机构后部的螺距或其腔体截面大于挤压输送机构后部的截面。松散机构后方设置有后挤压输送机构,后挤压输送机构采用与挤压输送机构相关的结构,挤压输送机构、松散机构、后挤压输送机构设置在同一轴上。经后挤压输送机构后物料直接出料,或者在其后方、出料口处设置储料腔。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工艺过程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和挤压输送,然后将物料松散,并同时排出气体后,固体物料送至出料口排出。出料口带有密封机构。所述的挤压输送为螺距变小的螺旋变距输送挤压。排气口排出的气体进行HCl在与碱液通过文氏管进入吸收过程,通过控制碱液流速将帮助气体进入吸收过程。

    实现该工艺过程的设备可为下述结构:它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装有加热机构的筒体,所述的加热机构筒体外侧带有热介质入口8和热介质出口2的加热腔9。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斗1,筒体中设置有挤压输送机构3,该挤压输送机构3采用螺距变小的螺旋变距输送挤压。挤压输送机构3的后方有带出气口5的松散机构4,松散机构3是一组或多组固定在轴上的棒体,棒体向外辐射状但整组棒体呈螺旋状排列,其螺距大于挤压输送机构3后部的螺距,或者该部分筒体的内径大于挤压输送机构3部分的筒体内径。松散机构4后方设置有后挤压输送机构6,后挤压输送机构6采用与挤压输送机构相关的结构,挤压输送机构3、松散机构4、后挤压输送机构6设置在同一轴上。经后挤压输送机构6处理后,物料直接出料,或者在其后方、出料口处设置储料腔7。出气口5通过文氏管10接吸收塔11,文氏管10入口处设置有碱液入口。

连续除氯工艺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连续除氯工艺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连续除氯工艺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除氯工艺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除氯工艺及设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HCl吸收工艺及设备,特别是对塑料裂解过程中产生的HCl的预先吸收的工艺及设备。其技术方案先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和挤压输送,然后将物料松散,并同时排出气体后,固体物料送至出料口排出。本发明的采取的方法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将物料压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氯元素与物料的分离,而且,压密的物料在该过程的末端形成密封,实现与下一步骤的隔离,使物料在排气过程中,气体不会回流,从而防止了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