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320201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1635.7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号:

CN101591835A

公开日:

2009.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D04B 35/3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变更后: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北三环路丁坝段158号变更后: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北三环路丁坝段15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4B35/32; D04B15/90

主分类号:

D04B35/32

申请人: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永良; 张和中; 海 港; 兰先川

地址: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北三环路丁坝段1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属于针织机械的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一刀杆,在该刀杆的一端构成有弯折的刀头,刀头上具有割纱刃。优点:能方便地将纠缠于夹布套上的废纱割断并且不会在割断废纱时损及挟布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刀杆(7),在该刀杆(7)的一端构成有弯折的刀头(71),刀头(71)上具有割纱刃(7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杆(7)为长条状的扁平体,并且至少有一端构成有一宽度比刀杆(7)的中部狭窄的狭窄体(72),所述弯折的刀头(71)构成于所述狭窄体(72)的末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7)背离所述刀头(71)的一端构成有一压纱头(73),该压纱头(73)的端面为弧形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为7字形弯折,所述的割纱刃(711)构成于7字形的内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为U形弯折,所述的割纱刃(711)构成于U形的腔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杆(7)的一端构成有一挂着槽(74)。

说明书

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的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用于对缠结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牵引装置的挟布套表面的纱线。
背景技术
在针织横编机尤其是全电脑针织横编机上均需配置副罗拉机构,该机构在针织横编机上的位置是对应于一对大体上呈八字形分布的针床的正中的下方,并且尽可能地接近到筒口处,也就是说要求其位置较高,鉴此,业界还称副罗拉机构为高罗拉机构。副罗拉机构具有一对编织物牵引装置。图4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编织物牵引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形式,包括成对配置的并且各具有一罗拉1、一过渡杆2、一过渡杆支撑件3、一挟布套4、一罗拉轴5和一控制板6,罗拉1的一端与动力传动装置传动联结,另一端通过罗拉轴5与支座枢接,过渡杆支撑件3设在罗拉1上,过渡杆2设在过渡杆支撑件3的顶部,挟布套包络在罗拉1、过渡杆支撑件3和过渡杆2上,控制板6固定在罗拉1的端部,控制板6上的啮合齿61与另一编织物牵引装置的控制板6上的啮合齿61相啮合。
当电脑针织横编机进入工作状态,编织机构进行编织,副罗拉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带动一对罗拉1运动,使挟布套4运动,由编织机构编织成形后的编织物引及一对挟布套4之间并且由挟布套4挟出,供后道的卷取机构卷取。然而由于静电的原因,在一对挟布套4周而复始地运动的过程中,源自编织物上的纱线会出现缠绕于挟布套4表面的现象,必须及时清理,否则会影响编织物牵引装置对编织物的牵拉力,进而影响后道的卷取机构的卷取。
已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对缠结于挟布套4上的纱线进行清理,一是用日常生活用所使用的双面刀片(刮胡子器具)将纱线割断或者使用单面刀片将纱线割断,再将被割断的纱线清除,实践证明,这种清理方式是较为有效的,但是,刀片割伤挟布套4的几率极高,在挟布套4的表面留下累累伤痕,影响使用寿命,增加更换的频次;二是不借用任何工具而全凭徒手清理,这种清理方式虽然不会损及挟布套,但清理麻烦,因为清理者的手指很难探入到一对挟布套4之间的隙缝内,只能在挟布套4的顶部逐一将纱线拉断并且清除,可见清理效率低下,而且还存在清理不彻底的问题。
鉴上,有必要设计出结构合理的割纱工具,以便既保障挟布套不被损伤,又能体现理想的清理速度和清理效果,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将纠缠于挟布套上的纱线清除并且还能避免损及挟布套的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包括一刀杆,在该刀杆的一端构成有弯折的刀头,刀头上具有割纱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刀杆为长条状的扁平体,并且至少有一端构成有一宽度比刀杆的中部狭窄的狭窄体,所述弯折的刀头构成于所述狭窄体的末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刀杆背离所述刀头的一端构成有一压纱头,该压纱头的端面为弧形面。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弯折为7字形弯折,所述的割纱刃构成于7字形的内侧。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弯折为U形弯折,所述的割纱刃构成于U形的腔内。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刀杆的一端构成有一挂着槽。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方便地将纠缠于夹布套上的废纱割断并且不会在割断废纱时损及挟布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应用例示意图。
图4为已有技术中的编织物牵引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给出了一枚材料优选为不锈钢制作的刀杆7,该刀杆7呈扁平状并且呈长条形,刀杆7的一端即目前由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构成有一宽度明显小于刀杆7的中部的狭窄体72,也就是说刀杆7的一端构成有一宽度窄于中部的宽度的狭窄体72,该狭窄体72的末端弯折而构成刀头71,在本实施例中,狭窄体72的末端的弯折呈U形弯折,刀头71上的割纱刃711位于U形的腔内,也就是说,由于刀头71呈U形,因此割纱刃711也呈U形。在前述的狭窄体72与刀杆7的交汇处即交界部位构成有一挂着槽74,挂着槽74的方向与刀头71相反,其作用是使刀杆7在非使用状态下挂着。在刀杆7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构成有一压纱头73,该压纱头73的端面为弧形面或称圆弧面。
实施例2:
图略,仅将刀头71的形状改为7字形,割纱刃711位于7字形的内侧,此方案实质上是将刀头71构成为镰刀般的效应,即呈镰刀的形状。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应用例1:
请见图2,给出了编织物牵引装置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是由成对配置的罗拉1、过渡杆2、过渡杆支撑件3、挟布套4、罗拉轴5和控制板6构成,各罗拉1的一端与副罗拉机构的传动轴9传动联结,另一端由罗拉轴5与支座10枢轴连结,过渡杆支撑件3设在罗拉1上,过渡杆2设在过渡杆支撑件3的顶部,挟布套4包络在罗拉1、过渡杆支撑件3和过渡杆2上,控制板6与过渡杆支撑件3固定并且由其下部的啮合齿61与相邻控制板6上的啮合齿61相啮合(图中未示出)。在传动轴9的作用下,一对罗拉1旋转,使挟布套4运动,由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编织成形后的编织物引及一对挟布套4之间并且由挟布套4挟出,供后道的卷取机构卷取。
当出现废纱8纠缠于挟布套4上并且清理时,那么由操作工(挡车工)握持刀杆7,并且使刀头71从一对罗拉1的下部位置插入到挟布套4与废纱线8之间,接着向下拽动刀杆7,由刀头71的割纱刃711将废纱8割断(也可称勒断)。由于刀杆7是与挟布套4呈平行,因此不会使割纱刃711损及挟布套4,从而能保障挟布套4的使用寿命。
应用例2:
请见图3,如业界熟知之理,在编织工作的初始阶段即起针阶段时,通常需要借助于外援即相应的工具将织针20的针钩201处的线圈30压到针钩201的下部,因此,可使用本发明的刀杆7,由刀杆7上的压纱头73将线圈30驱赶到针钩201的下部或称驱赶到针背下部。

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清理缠纱用的割纱刀,属于针织机械的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一刀杆,在该刀杆的一端构成有弯折的刀头,刀头上具有割纱刃。优点:能方便地将纠缠于夹布套上的废纱割断并且不会在割断废纱时损及挟布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