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319205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3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69794.9

申请日:

2008.10.28

公开号:

CN101720875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03申请日:20081028|||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03; A23C9/152

主分类号:

A23L1/03

申请人: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桄宇; 樊启程; 付永刚; 孙超; 张丽媛

地址:

01008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金四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黄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所述的稳定剂组合物包括:λ型卡拉胶和海藻酸钠,并可进一步包括单甘酯,以及蔗糖脂肪酸酯和/或硬脂酰乳酸钠。将本发明的组合物作为稳定剂应用于乳饮料,可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稳定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λ型卡拉胶和海藻酸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λ型卡拉胶与海藻酸钠的重量比为0.08~0.18∶0.1~0.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还包括:单甘酯,以及蔗糖脂肪酸酯和/或硬脂酰乳酸钠。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包括单甘酯与蔗糖脂肪酸酯,所述单甘酯与蔗糖脂肪酸酯的重量比为0.08~1.5∶0.05~1.0;且所述单甘酯与λ型卡拉胶的重量比为0.08~1.5∶0.08~0.18。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包括单甘酯与硬脂酰乳酸钠,所述单甘酯与硬脂酰乳酸钠的重量比为0.08~1.5∶0.08~0.15;且所述单甘酯与λ型卡拉胶的重量比为0.08~1.5∶0.08~0.18。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包括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与硬脂酰乳酸钠,所述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与硬脂酰乳酸钠的重量比为0.5~1.5∶0.3~0.5∶0.08~0.1;且所述单甘酯与λ型卡拉胶的重量比为0.5~1.5∶0.08~0.18。
7: 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稳定剂组合物在生产乳饮料中的应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组合物是以其中λ型卡拉胶的量为乳饮料总重0.08‰~0.18‰的量添加到乳饮料中。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乳饮料的黏度为2~5厘泊。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乳饮料的pH值为6.6~7.0。
11: 一种乳饮料,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乳饮料,其中,所述组合物中的λ型卡拉胶在该乳饮料中的含量为0.08‰~0.18‰。

说明书


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稳定剂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乳饮料用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属于乳品添加剂及乳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且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天然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奶是十分复杂的分散体系,其中主要含有脂肪、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类及维生素等各种成分。正常牛奶的成分大致是稳定的,成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其中脂肪变动量大,蛋白质次之,乳糖的含量则很少有变化。由于牛奶中含有多种物质,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液态乳制品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分散体系,其中既有脂肪类物质形成的乳浊液,又有蛋白质微粒形成的悬浮液,还有以糖类、盐类等形成的真溶液,这就使得液态乳制品不能稳定的长时间保存,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布朗运动、重力和表面张力等物质特性的影响,液态乳制品料液中的微粒会彼此聚集结成更大的颗粒,而导致脂肪会上浮到表面同时整个体系会随之发生改变,蛋白也会产生凝块。

    另外乳品企业为了提高液态乳制品的爽口感,同时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普遍采取降低牛奶含量以生产乳饮料的做法。乳饮料由于口感清爽、品种多样,倍受消费者青睐乳而在液态乳制品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但乳饮料中水分、糖类等物质的添加也使牛奶稳定性体系发生变化,稳定性下降;另外,在含蛋白饮料中,蛋白的稳定机理通常为使蛋白形成空间网络体系或者增加料液黏度,而在乳饮料中,蛋白含量较低(大于等于1.0%小于2.3%),与高蛋白饮料相比,较低含量的蛋白不容易有效地形成空间网络体系,而增加料液黏度对于保持乳饮料的清爽口感是很不利的。因此,乳饮料的稳定性比蛋白含量高的液态乳制品将更难控制。

    为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相关研究人员及目前各大乳品企业大都致力于对乳用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将稳定剂应用于乳制品生产中,以期望能增长乳制品保质期,同时还应考虑稳定剂的添加对液态乳制品风味口感所带来的影响。目前由于乳用食品添加剂发展历史短,发展规模小,真正能起到提高液态乳制品长货架期内的稳定性且对液态乳产品风味、口感无不良影响的稳定剂还很少。目前市场上的长保质期乳饮料在放置3个月左右时就会出现脂肪上浮和不溶性物质沉淀的现象,产品稳定性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长保质期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乳饮料用稳定剂,以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剂组合物,以将该组合物用于乳饮料的生产,提高乳饮料产品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稳定剂组合物的用途,具体是所述组合物作为乳饮料稳定剂的应用,将所述组合物用于乳饮料的生产以提高乳饮料产品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饮料,该乳饮料在较长的货架期内具有良好风味和良好的稳定性。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λ型卡拉胶和海藻酸钠。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在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中,所述λ型卡拉胶与海藻酸钠的重量比为0.08~0.18∶0.1~0.6(除特别说明外,本发明中所述比例和含量均为重量比例和含量)。

    在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中,λ型卡拉胶在β(1→4)-D-半乳糖基上有两个硫酸酯,而在α-键合的半乳糖上4-硫酸盐上有不等量的2-硫酸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中还包括:单甘酯,以及蔗糖脂肪酸酯和/或硬脂酰乳酸钠。在本发明的一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中包括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且所述单甘酯与蔗糖脂肪酸酯的重量比为0.08~1.5∶0.05~1.0,而所述单甘酯与卡拉胶的重量比为0.08~1.5∶0.08~0.18。在本发明的另一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中包括单甘酯和硬脂酰乳酸钠,且所述单甘酯与硬脂酰乳酸钠地重量比为0.08~1.5∶0.08~0.15,而所述单甘酯与卡拉胶的重量比为0.08~1.5∶0.08~0.18。在本发明的另一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中包括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与硬脂酰乳酸钠,所述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与硬脂酰乳酸钠的重量比为0.5~1.5∶0.3~0.5∶0.08~0.1;且所述单甘酯与λ型卡拉胶的重量比为0.5~1.5∶0.08~0.18。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是由卡拉胶、海藻酸钠、单甘酯与蔗糖脂肪酸酯按照重量比为0.08~0.18∶0.1~0.6∶0.08~1.5∶0.05~1.0的比例组成。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是由卡拉胶、海藻酸钠、单甘酯与硬脂酰乳酸钠按照重量比为0.08~0.18∶0.1~0.6∶0.08~1.5∶0.08~0.15的比例组成。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是由卡拉胶、海藻酸钠、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与硬脂酰乳酸钠按照重量比为0.08~0.18∶0.1~0.6∶0.5~1.5∶0.3~0.5∶0.08~0.1的比例组成。

    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可用于乳饮料中,利于乳化和均质等过程中料液中的脂肪和蛋白等微粒在乳饮料中的均匀分布,能防止乳饮料中的微粒彼此聚集结成更大的颗粒而导致脂肪上浮或蛋白沉淀,从而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λ型卡拉胶与其他型号的卡拉胶例如κ型卡拉胶、τ型卡拉胶相比,不能形成双螺旋线的稳定结构,不易与牛奶中的κ-酪蛋白起作用而形成匀相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而在网的内部捕捉水、盐和颗粒等。本案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选用本发明的λ型卡拉胶并配合稳定剂中的其他组分,对于稳定乳饮料中的蛋白和脂肪具有突出的功效。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特别适合用于常温长保质期的乳饮料的生产,能使乳饮料在常温放置6个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稳定剂组合物的用途,具体地说,是所述稳定剂组合物在生产乳饮料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将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用作乳饮料稳定剂时,该组合物是以其中卡拉胶的量为乳饮料总重0.08‰~0.18‰的量添加到乳饮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在应用于所述乳饮料中时,可适当调整其用量,使所述乳饮料的黏度为2~5厘泊(BrookfieldLVDV-III型0号转子,60rpm,室温25℃),该黏度下的乳饮料可具有清爽的口感,并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且能具有良好的货架期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是应用于pH值为6.6~7.0的乳饮料中,即,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是特别针对中性或基本中性的配置型乳饮料而研发设计。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乳饮料,其中包含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本发明的乳饮料中,所述组合物中的卡拉胶在该乳饮料中的含量为0.08‰~0.18‰。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饮料的pH值为6.6~7.0,其黏度优选为2~5厘泊(Brookfield LVDV-III型0号转子,60rpm,室温25℃)。

    本发明中,所述乳饮料是指产品理化指标中的乳蛋白含量≥1.0%且<2.3%的液态乳制品,通常,当原料组成中牛奶含量≥30%,即可满足产品中的乳蛋白含量≥1.0%;当原料组成中牛奶含量<75%,即可满足产品中的乳蛋白含量<2.3%。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原料牛奶是指符合我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6914的鲜奶或还原奶。

    本发明的乳饮料,由于含有本发明所述的稳定剂组合物,而可在常温下储存6个月以上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乳饮料中,除上述对所述牛奶含量及稳定剂的选用说明外,乳饮料配方中的其他组分例如可能需要的糖、香精等可以按照所属领域的常规操作进行;所述乳饮料还允许其料液中含有一定的可提供咀嚼口感的食用颗粒例如果料、蔬菜颗粒等。本发明中所用各原料均可商购获得,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本发明的乳饮料的生产工艺也为所属领域中常规的液态乳制品生产工艺。本发明的乳饮料产品所采用的包装也为所属领域中常见的包装形式。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主要用于乳饮料的生产中,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有效防止乳饮料中的脂肪、蛋白等微粒彼此聚集结成更大的颗粒而导致脂肪上浮或蛋白沉淀等,从而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包含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的乳饮料,与市场上同类型的包含其他稳定剂的乳饮料产品相比,稳定性能更突出,在同等放置条件及放置时间下观察,脂肪上浮更少,料液中颗粒悬浮更均匀,下层沉淀更少,且比市场上同类型乳饮料产品保质期更长(可延长2~3月左右或更长)。另外,相关考察试验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所述稳定剂组合物对乳饮料无不良风味影响,包含本发明的稳定剂组合物的乳饮料,口感更加饱满,产品风味与市场同类型产品基本相当或较市场同类型产品散发更好,既满足了消费者对风味口感的要求,又满足了生产商对产品稳定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图3分别为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实施例1~实施例3的乳饮料奶液中粒径进行分析的粒度分布图;

    图4~图6分别为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对比例1~对比例3的乳饮料奶液中粒径进行分析的粒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所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但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甜味中性乳饮料

    本实施例的乳饮料配方为(以一吨产品计):

    牛奶                        700千克

    白砂糖                      50千克

    稳定剂                      2.31千克

    食用香精                    1.1千克

    水                          余量。

    其中,所用稳定剂由λ型卡拉胶、海藻酸钠、单甘酯、硬脂酰乳酸钠按照0.08∶0.6∶1.5∶0.13的重量比组成。所用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本实施例所用生产工艺为常规乳制品生产工艺,例如,工艺流程可如下:原奶检验→收奶(1℃~8℃)→贮存→净乳(除去原奶中的机械杂质)→巴氏杀菌(85℃±5℃/15s,杀菌后冷却至1℃~8℃)→配料(将配料奶和/或水加热至75℃±5℃,加入稳定剂、糖等辅料,采用具有混合、分散、剪切效果的化料设备,使料液成为均匀混合物,并进行均质(均质压力150~250bar),然后冷却至10℃以下,加入余量奶、水、香精等混匀并定容)→超高温灭菌(137℃~139℃/4S)→无菌灌装(≤25℃)。

    灌装后得到本实施例的乳饮料产品。灌装后的产品经保温实验合格后即可出厂。

    本实施例的甜味中性乳饮料产品特征为:脂肪含量约为2.2%,蛋白质含量约为2.0%,产品黏度约为2.78~3.21厘泊(Brookfield LVDV-III型0号转子,60rpm,室温25℃),pH值约为6.7。该产品在饮用时口感柔滑顺畅,有牛奶的顺滑口感同时奶香释放良好。

    实施例2、草莓味中性乳饮料

    本实施例的乳饮料配方为(以一吨产品计):

    牛奶                            450千克

    白砂糖                          45千克

    稳定剂                          2.08千克

    草莓味食用香精                  1.0千克

    水                              余量。

    其中,所用稳定剂由λ型卡拉胶、海藻酸钠、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按照0.18∶0.1∶1.0∶0.8的重量比组成。所用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所用生产工艺为常规乳制品生产工艺。

    本实施例的草莓味中性乳饮料产品特征为:脂肪含量约为1.4%,蛋白质含量约为1.3%,产品黏度约为2.64~3.22厘泊(Brookfield LVDV-III型0号转子,60rpm,室温25℃),pH值约为6.7。该产品在饮用时口感柔滑清爽,有牛奶的顺滑口感同时草莓风味释放良好。

    实施例3、抹茶味中性乳饮料

    本实施例的乳饮料配方为(以一吨产品计):

    牛奶                            300千克

    白砂糖                          45千克

    稳定剂                          2.15千克

    抹茶味食用香精                1.0千克

    水                            余量。

    其中,所用稳定剂由λ型卡拉胶、海藻酸钠、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按照0.15∶0.4∶1.0∶0.5∶0.1的重量比组成。所用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所用生产工艺为常规乳制品生产工艺。

    本实施例的抹茶味中性乳饮料产品特征为:脂肪含量约为1.1%,蛋白质含量约为1.0%,产品黏度约为3.64~4.22厘泊(Brookfield LVDV-III型0号转子,60rpm,室温25℃),pH值约为6.7。该产品在饮用时口感柔滑清爽,有牛奶的顺滑口感同时抹茶风味释放良好。

    对比例1、市售甜味中性乳饮料

    本对比例的乳饮料配方为(以一吨产品计):

    牛奶                          700千克

    白砂糖                        50千克

    市售乳饮料复配稳定剂(该稳定剂为业界公认的对乳饮料稳定性能较好的稳定剂)                       2千克

    食用香精                      1.1千克

    水                            余量。

    本对比例1的甜味中性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同实施例1,对比例1的甜味中性乳饮料产品特征为:脂肪含量约为2.2%,蛋白质含量约为2.0%,产品黏度约为3.78~4.21厘泊(Brookfield LVDV-III型0号转子,60rpm,室温25℃),pH值约为6.7。该产品在饮用时口感柔滑,有牛奶的顺滑口感同时奶香释放良好。

    对比例2、市售草莓味中性乳饮料

    本对比例的乳饮料配方为(以一吨产品计):

    牛奶                          450千克

    白砂糖                        45千克

    市售对乳饮料稳定性能较好的稳定剂        2.5千克

    草莓味食用香精                          1.0千克

    水                                      余量。

    本对比例2的草莓味中性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同实施例2,对比例2的草莓味中性乳饮料产品特征为:脂肪含量约为1.4%,蛋白质含量约为1.3%,产品黏度约为2.54~3.12厘泊(Brookfield LVDV III型0号转子,60rpm,室温25℃),pH值约为6.7。该产品在饮用时口感柔滑清爽,有牛奶的顺滑口感同时草莓风味释放良好。

    对比例3、抹茶味中性乳饮料

    本实施例的乳饮料配方为(以一吨产品计):

    牛奶                                    300千克

    白砂糖                                  45千克

    市售对乳饮料稳定性能较好的稳定剂        2.17千克

    抹茶味食用香精                          1.0千克

    水                                      余量。

    本对比例3的甜味中性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同实施例3,对比例3的甜味中性乳饮料产品特征为:脂肪含量约为1.1%,蛋白质含量约为1.0%,产品黏度约为3.64~4.22厘泊(Brookfield LVDV-III型0号转子,60rpm,室温25℃),pH值约为6.7。该产品在饮用时口感柔滑,有牛奶的顺滑口感同时奶香释放良好。

    产品口感和风味品尝实验

    取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的产品样品,进行口感风味品尝实验。品尝人数共200人(18~28岁的男性和女性各100人),分别对实施例1~3的中性乳饮料以及对比例1~3的中性乳饮料进行品尝(品尝样品均为一周内生产得到的新鲜样品),采用不记名打分制,每项满分20分,分数高则表示效果好,并对是否喜欢产品程度进行总体评价。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口感饱满度 16分 17分 16分 17分 16分 16分  风味 18分 18分 17分 18分 18分 17分  营养 13分 14分 13分 12分 13分 13分  喜欢 178人 173人 174人 179人 176人 173人  一般 21人 25人 24人 19人 22人 26人  不喜欢 1人 2人 2人 2人 2人 1人

    从该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来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产品在营养与口味上与市场上销售的同类型产品基本无差异,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喜欢。

    产品稳定性测试实验

    以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乳饮料为测试样品在常温(18~25℃左右)放置、37℃烘箱(36~38℃)条件下静置观察,通过对乳饮料的脂肪上浮量以及沉淀量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1)离心破坏实验检测方法:将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的产品使用EBA21型离心机,10ml离心管进行4000转,30分钟的离心实验。

    如果离心产品出现分层或者离心管沉淀量大于2ml,则说明效果不理想,稳定性能不好;反之,则初步认定稳定性良好,留待长时间稳定性观察。

    (2)粒径分析法的方法为:将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的产品使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进行分析,选择颗粒折射率为1.35、颗粒吸收率为0的程序进行测量。

    如果奶液中大颗粒多,说明效果不理想,稳定性能不好;反之,则初步认定稳定性良好,留待长时间稳定性观察。

    (3)目测观察方法为:产品无菌灌装在250ml德国SCHOTT DURAN玻璃中试瓶中,静置放置。在静置状态下透过玻璃瓶目测观察产品中的整体和局部状态,主要注重产品的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状态是否有分层;液面是否有析水现象;产品中是否有凝胶和结块现象。

    (4)脂肪上浮检测方法为:产品无菌灌装在100ml的比色管中,静置放置。在静置状态下隔着玻璃瓶壁用精度为0.5mm的直尺测量奶液表面白色的脂肪层厚度,读数时目光平视。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离心破坏实验检测方法中的离心产品(离心样品为一周内生产得到的新鲜样品)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离心  结果  奶液整体  状态良好,  呈乳浊液  状,离心管  下层沉淀  量约1ml。  奶液整体  状态良好,  呈乳浊液  状,离心管  下层沉淀  量约1ml。  奶液整体  状态良好,  呈乳浊液  状,离心管  下层沉淀  量约1ml。  奶液分层,  上层析水  约1ml,离  心管下层  沉淀约  5ml。  奶液分层,  上层析水  约1ml,离  心管下层  沉淀约  5ml。  奶液分层,  上层析水  约1ml,离  心管下层  沉淀约  5ml。

    使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产品料液(分析样品为一周内生产得到的新鲜样品)进行分析的结果请参见图1~图6,其中,图1~图4为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实施例1~实施例3的乳饮料奶液中粒径进行分析的粒度分布图;图4~图6为对对比例1~对比例3的乳饮料奶液中粒径进行分析的粒度分布图。

    长时间稳定性观察的常温下观察结果如下表(18~25℃,240天):

    实施例表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7天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30天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60天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9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12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15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下层出现少量沉淀  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下层出现少量沉淀  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下层出现少量沉淀  约0.1mm  18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上浮约0.3mm,下层  沉淀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上浮约0.3mm,下层  沉淀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上浮约0.3mm,下层  沉淀约0.2mm  240天  脂肪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脂肪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脂肪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对比例表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7天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3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1mm  6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9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3mm,  下层沉淀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3mm,  下层沉淀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3mm,  下层沉淀约0.2mm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12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150天  脂肪轻微上浮约  0.5mm,下层沉淀约  0.4mm,产品中下部  有絮凝产生  脂肪轻微上浮约  0.5mm,下层沉淀约  0.4mm,产品中下部  有絮凝产生  脂肪轻微上浮约  0.5mm,下层沉淀约  0.4mm,产品中下部  有絮凝产生  180天  产品下层凝冻,脂肪  上浮约0.6mm,已坏  产品下层凝冻,脂肪  上浮约0.6mm,已坏  产品下层凝冻,脂肪  上浮约0.6mm,已坏  240天  ——  ——  ——

    长时间稳定性观察的37℃下观察结果如下表(36~38℃,60天):

    实施例表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7天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15天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组织状态正常,无脂  肪上浮  30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下层出现少量沉淀  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下层出现少量沉淀  约0.1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下层出现少量沉淀  约0.1mm  45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上浮约0.3mm,下层  沉淀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上浮约0.3mm,下层  沉淀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上浮约0.3mm,下层  沉淀约0.2mm  60天  脂肪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脂肪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脂肪上浮约0.4mm,  下层沉淀约0.4mm

    对比例表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7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  肪上浮不明显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上浮不明显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上浮不明显  15天  组织状态正常,脂  肪轻微上浮约  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组织状态正常,脂肪  轻微上浮约0.2mm  30天  脂肪轻微上浮约  0.5mm,下层沉淀  约0.4mm,产品中  下部有絮凝产生  脂肪轻微上浮约  0.5mm,下层沉淀约  0.4mm,产品中下部  有絮凝产生  脂肪轻微上浮约  0.5mm,下层沉淀约  0.4mm,产品中下部  有絮凝产生  45天  产品下层凝冻,脂  肪上浮约0.6mm,  已坏  产品下层凝冻,脂肪  上浮约0.6mm,已坏  产品下层凝冻,脂肪  上浮约0.6mm,已坏  60天  ——  ——  ——

    从以上稳定性实验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的稳定剂所制得的乳饮料(实施例1~实施例3)产品在常温保存8个月和37℃放置2个月后组织状态均匀,只有少量的脂肪上浮现象和轻微沉淀,与市售同类乳饮料产品(对比例1~对比例3)相比,本发明的乳饮料产品稳定性更好,货架期更长。

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剂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包含该组合物的乳饮料,所述的稳定剂组合物包括:型卡拉胶和海藻酸钠,并可进一步包括单甘酯,以及蔗糖脂肪酸酯和/或硬脂酰乳酸钠。将本发明的组合物作为稳定剂应用于乳饮料,可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