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肌肽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以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肌肽的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肌肽是一种存在于动物肌肉中的天然二肽,可抑制由铁、铜、肌红蛋白和脂肪氧化酶引起的脂肪氧化反应,由于其来自于动物的肌肉中,其抗氧化作用在食品保存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此外,肌肽还显示出各种生理作用,如抗神经退化作用、抗癫痫作用、抗麻醉药物上瘾作用、抗蛋白质交联作用、抗动脉硬化以及抗溃疡作用等,作为药物辅助剂在医药上有开发应用价值。
现有的制备肌肽的方法主要有如下的几种:
1、动物肌肉中提取从牛肉、猪肉等哺乳动物的肌肽肉中直接提取肌肽,但由于动物肌肉中含量较少,限制了肌肽的生产。另外,由于肌肽提取液中还含有可以产生超氧化物阴离子、氢过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的铁及铁血红素等混合物,影响了它的抗氧化效果,限制了其应用。
2、化学合成Sifferd等以β-丙氨酸为原料先合成N-苄氧羰基-β-丙氨酸,进而与亚硝酸钠反应生产N-苄氧羰基-β-丙氨酰基叠氮,然后与L-组氨酸甲酯反应,再经水解、氢解得到L-肌肽。该法的中间体涉及剧毒的联氨化合物和易爆的叠氮化合物,生产危险性较大,对生产环境和设备要求较高。Vnick等从β-丙氨酸出发,先合成二氢-1,3-噻唑-2,4-二酮中间体,再与L-组氨酸反应,得L-肌肽。但此法易生成多肽,产品质量不易控制,且有毒硫化物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Skoblik等和张国林等以Boc-β-丙氨酸或N-苄氧羰基-β-丙氨酸为原料,分别与丁二酰羟亚胺反应得到相应的N-羟基丁二酰羟亚胺酯,再与L-组氨酸反应得到二肽,脱去保护基团后得到L-肌肽,该法步骤繁琐,生产成本高,同样难以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L-肌肽地合成方法。
本发明L-肌肽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以L-组氨酸和氰乙酸乙酯为原料,醇钠为催化剂,通过氨解反应合成N-氰乙酰-L-组氨酸。然后该中间体在高压反应釜中用浓氨水和乙醇作溶剂,在氮气保护下,用碳负载的金属催化剂Pd-Rh/C催化剂催化氢化,获得L-肌肽。两步反应总产率可高达72%。
本发明可以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其中,RONa为甲醇钠或者乙醇钠。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步骤1)中间体N-氰乙酰-L-组氨酸制备:以L-组氨酸为原料,摩尔数为L-组氨酸1.5倍的氰乙酸乙酯,加入摩尔数为L-组氨酸1.5倍的醇钠做催化剂,反应溶剂选DMSO,在12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2小时。反应结束后,提取反应物得到N-氰乙酰-L-组氨酸。
本发明以DMSO作为溶剂,反应物的互溶性更好,反应的效率更高,而且DMSO的毒性小,适合于添加剂类物质的生产。
所述的醇钠优选为甲醇钠或乙醇钠。
步骤2)L-肌肽的合成:按照质量比为3∶2配置浓氨水/醇混合溶液,以步骤1)得到的N-氰乙酰-L-组氨酸为原料,在高压釜里面加入其15倍质量的所述浓氨水/醇混合溶液,加入其质量0.08倍5%碳负载的金属催化剂Pd-Rh/C催化剂,先在4×106Pa下通入氮气,排除反应体系中的氧气,再在4×106Pa的氢气压力下,80℃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提取反应产物得到L-肌肽。
所述金属催化剂使用Pd-Rh/C催化剂,催化效率更好,产率更高。Pd-Rh/C催化剂中Pd、Rh的摩尔比为1∶1。
所述的浓氨水/醇体系中选用的醇为甲醇或乙醇。
本发明是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对反应溶剂和催化剂进行了改进性创新,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列实施例将帮助理解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步骤1、N-氰乙酰-L-组氨酸合成
向反应釜中加入50L二甲亚砜、96mol的乙醇钠和64mol L-组氨酸,搅拌并升温到60℃,控制温度,缓慢滴加96mol的氰乙酸乙酯,加完后升温至12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5h,停止反应后冷却到50℃,缓慢加入浓盐酸至pH=2~3,再减压浓缩至反应液约15L,冷至室温后再向浓缩物中加入50L丙酮,降温到-10℃粗产品结晶析出,过滤,将粗品溶于水中,调节pH=5,丙酮重结晶得白色固体12.1kg。
本步骤采用甲醇钠亦可。
步骤2、L-肌肽的合成
按照质量比为3∶2配置浓氨水/乙醇混合溶液,在高压釜中加入75kg所述浓氨水/乙醇溶液和5kg N-氰乙酰-L-组氨酸,然后加入0.4kg质量分数为5%的Pd-Rh/C催化剂(Pd-Rh/C催化剂中Pd、Rh的摩尔比为1∶1)。先通入4×106Pa N2排除溶液中的O2,再通入4×106Pa的H2,加热升温到80℃,保温反应8h,冷却到室温,过滤除去催化剂,减压浓缩,乙醇重结晶得4.4kg肌肽白色固体。肌肽含量99%,熔点252~255℃。
本步骤亦可采用浓氨水/甲醇混合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