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昏迷性中暑的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昏迷性中暑的药,是纯中药。
背景技术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现有药不能根据具体症状施药,治疗效果较差。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昏迷性中暑的药,通过选择合适的中药及其用量配比,达到有效治疗中暑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昏迷性中暑的药,其特征在于:配方如下:黄连3-7份,人参5-15份,知母10-20份,元参15-25份,五味子3-7份,麦冬10-20份;所述的份是指质量份。
优选的组分含量是:黄连5份,人参10份,知母15份,元参20份,五味子5份,麦冬15份。
本发明方剂主要地原料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作用如下:
黄连:性味归经:寒;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疽,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人参:性味归经:微温;甘、微苦;归心、肺、脾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知母:性味归经:寒;苦、甘;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元参:性味归经:微寒;甘、苦、咸;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目赤,咽痛,瘰疬,自喉,痈肿疮毒
五味子:性味归经: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麦冬:性味归经:微寒;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本发明纯属天然中药材配制而成,对于治疗具有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细微症状的中暑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制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取取黄连3份,人参5份,知母10份,元参15份,五味子3份,麦冬10份,混合均匀微波炉加热3分钟。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加水500份,文火煎熬30分钟,趁热过滤,留200份药液即成。所述的份是指质量份。服法:成人每次口服100毫升,儿童口服每次50毫升。昏迷不醒者可灌服。
实施例二
取黄连5份,人参10份,知母15份,元参20份,五味子5份,麦冬15份,混合均匀微波炉加热3分钟。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加水500份,文火煎熬40分钟,趁热过滤,留200份药液即成。服法:成人每次口服100毫升,儿童口服每次50毫升。昏迷不醒者可灌服。
实施例三
取黄连7份,人参15份,知母20份,元参25份,五味子7份,麦冬20份,混合均匀微波炉加热3分钟。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加水500份,文火煎熬50分钟,趁热过滤,留200份药液即成。服法:成人每次口服100毫升,儿童口服每次50毫升。昏迷不醒者可灌服。
效果:以本发明的药治疗具有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细微症状的中暑12例,其中儿童6例,成人6例。患者按上法服用本发明药,2小时内7例解除症状,3小时候恢复正常。5例3小时后解除症状,4小时后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组显效率100%,总有效率100%。全部病例均为2007年6-8月与2008年6-8月莱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