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收纳用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内部收纳蔬果后进行运输或贮藏用的蔬果收纳用容器。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 收获结束的蔬果除了立即上市的情形外, 还有诸如调整上市时间后或 在进行后熟 ( 日文 : 追熟 ) 后上市的情形。
上述蔬果通常收纳在收纳用容器中贮藏, 对于收纳用容器来说, 能尽可能地保持 蔬果的新鲜度、 具有即使堆积也不会破损的一定强度并能廉价制造等是很重要的条件。
作为蔬果收纳用容器使用的纸板箱、 木箱、 发泡树脂制容器等中的任一种都是能 满足上述条件的很好的容器, 作为流通要件经常被使用。
此外, 由于蔬果中存在着作为促进老化和成熟的植物成熟激素的会产生乙烯气体 的激素,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乙烯气体在蔬果收纳用容器中积存, 有必要研究能将气体向容 器外释放的容器构造。
作为上述容器构造, 例如有一种在容器的侧面和上表面设置开口部来防止气体在 容器内积存的构造。
但是, 在具有上述容器构造的蔬果收纳用容器中, 会出现害虫和小动物从开口部 进入容器内部的问题。
因此, 在图 11 所示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0 中, 在容器 100 的侧面 102 上设置开口部 104, 并粘贴无纺布 106 以覆盖上述开口部 104, 由此, 在能防止害虫和小动物进入容器 100 内部的同时, 能可靠地向容器 100 外释放由内部储存的蔬果产生的气体。
但是, 以上述方式在开口部 104 贴上无纺布 106 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0 中, 会出现 无纺布 106 部分的强度显著降低的问题。
此外, 无纺布 106 是一张张通过手工操作贴在上述开口部 104 上的, 效率非常低。
此外, 由于无纺布是由很多纤维组成的, 因而总是会有害虫从纤维的缝隙进入容 器内部的情况发生。
因此, 即使在防止害虫存在的严密监督下培育并收获蔬果, 也容易在运输途中混 入害虫。
另一方面, 由于日本产的蔬果、 特别是苹果等反复经过非常高度的品种改良, 口 味、 外形等非常良好, 因而在海外的需求在日益增加。
进口上述蔬果的国家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处置方式, 以避免害虫从海外携带进入。 这是因为, 在有新的害虫被携带进入时, 上述害虫可能没有天敌存在, 进口国的自然可能会 遭害虫破坏。
因此, 进口蔬果时, 需要使用尽可能密闭的容器, 以避免害虫进入容器内, 但在蔬 果是像苹果那样会产生气体的蔬果时, 相反会存在因气体在上述密闭空间内积存而降低苹 果新鲜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现状,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能防止害虫和小动物进入容器内部的 同时能可靠地向容器外释放由内部的蔬果产生的气体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此外,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价格低廉并且耐冲击性强的蔬果收纳用 容器。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发明的,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是一种 蔬果收纳用容器, 其特征是, 上述蔬果收纳用容器包括 : 容器本体部, 其利用底壁部和在上 述底壁部的周缘竖立设置的侧壁部在内部形成蔬果收纳部, 并且与上述底壁部相对的一侧 开口 ; 以及盖部件, 其构成为将上述容器本体部的与底壁部相对的开口塞住, 在上述容器本 体部和 / 或盖部件上设置有多个微细孔, 其贯通上述容器本体部和 / 或盖部件而成, 用于在 上述蔬果收纳部内储存有蔬果的状态下向外部释放由上述蔬果产生的气体, 上述微细孔的 位于上述蔬果收纳用容器外侧的开孔部的孔径被设定成比位于内侧的开孔部的孔径小。
根据上述结构, 由于只是在容器本体部和 / 或盖部件上设置微细孔, 因此如在制 造时使用注塑成型, 则微细孔也能一次成形, 能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 由于将微细孔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部和 / 或盖部件上, 因此和以往的蔬果 收纳用容器相比耐冲击性强, 例如即使在出口蔬果时等长时间使用容器的时候也能可靠地 保持内部蔬果的品质。
此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上述微细孔以 1 ~ 10 个 /cm2 的密度形 成在上述容器本体部和 / 或盖部件上。
另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上述微细孔形成在上述容器本体部的 底壁部的整个面积的 0.05 ~ 1.00%的范围内的区域中。
此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上述微细孔形成在上述盖部件的主表 面的整个面积的 0.05 ~ 1.00%的范围内的区域中。
另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上述微细孔的位于上述蔬果收纳部外 侧的开孔部的孔径处在 Φ1.00 ~ 1.50mm 的范围内, 上述微细孔的位于上述蔬果收纳部内 侧的开孔部的孔径处在 Φ1.05 ~ 1.55mm 的范围内。
此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相对于位于上述蔬果收纳部外侧的各 开口部的孔径的平均值, 各开口部的变动幅度处在 0.05 ~ 0.10mm 的范围内, 上述变动幅度 相对于上述孔径的比率 ( 变动幅度 / 孔径 ) 处在 3.3 ~ 10.0%的范围内。
利用上述微细孔, 可向容器外部释放由蔬果产生的气体, 将不含上述气体的容器 外部的空气引入容器外部。
而且, 可利用微细孔使容器内的气体流通, 不过, 由于上述微细孔的位于外侧的开 孔部的孔径非常小, 因而能有效地防止来自容器外部的害虫的进入。
因此, 在出口蔬果时, 如收纳在本发明的容器中运输, 则外部的害虫不会进入容器 内, 因而令人满意。
另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在上述微细孔设置在上述盖部件的主 表面和上述容器本体部的底壁部时, 从正上方观察上述容器时, 上述盖部件的微细孔形成 位置和上述容器本体部的微细孔形成位置在位置上有偏移。
如按上述方式使盖部件的微细孔和容器本体部的微细孔在位置上偏移, 则会在容
器内部产生气体流动, 从而能有效地向外部释放由蔬果产生的气体。
另外, 由于容器内的气体与空气相比存在比重差, 能自然通风, 因而在向容器外释 放容器内气体的同时, 能向容器内导入容器外的新鲜空气。
此外, 如按上述方式设置微细孔, 则在蔬果收纳用容器中收纳蔬果后放入预冷箱 时, 冷气可高效地从微细孔流入蔬果收纳用容器内部, 因而能提高冷却效率, 需要进行再冷 却时也能迅速地进行冷却。
另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上述气体是乙烯气体。
上述乙烯气体特别是由苹果产生的气体, 因而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适用于苹 果的运输。
此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上述蔬果收纳用容器是由发泡树脂构 成的。
另外,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特征是, 上述发泡树脂是发泡苯乙烯 ( 日文 : 発 泡スチレン )。
如按上述方式将蔬果收纳用容器用发泡树脂构成, 则能使容器轻量化, 并且隔热 性高, 对外界应力也可产生应力, 因而能保持内部蔬果的新鲜度。此外, 由于能利用模具进 行树脂成型, 因此生产性高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特别是如发泡树脂是发泡苯乙烯, 则材质相对低廉且容易获取, 因而能降低制造 成本。
根据本发明, 由于在容器本体部和盖部件上直接设置微细孔, 因而能提供一种在 能防止害虫和小动物进入容器内部的同时能可靠地向容器外释放由内部的蔬果产生气体 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此外, 能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廉并且耐冲击性强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沿 A-A 线剖切的分解剖视图。 图 3 是表示在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蔬果收纳部内储存着蔬果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 4 是图 3 所示的剖视图中 B 部的放大图。
图 5 是说明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 5(a) 是用于说明将 模具打开后的状态的简略图, 图 5(b) 是用于说明将模具闭合后的状态的简略图, 图 5(c) 是 用于说明使原料泡 ( 日文 : 原料ビ一ズ ) 在模具内发泡后的状态的简略图。
图 6 是说明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 6(a) 是用于说明将 模具打开后的状态的简略图, 图 6(b) 是说明从模具中取出成型好的容器时的状态的简略 图。
图 7 是用于说明在图 6(b) 的工序中盖部件的微细孔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 8 是说明容器本体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 8(a) 是用于说明将模具打开后的 状态的简略图, 图 8(b) 是用于说明将模具闭合后的状态的简略图。
图 9 是说明容器本体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 9(a) 是用于说明使原料泡在模具
内发泡后的状态的简略图, 图 9(b) 是用于说明将模具打开后的状态的简略图。
图 10 是说明容器本体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 10(a) 是说明从模具中取出成型 好的容器本体部时的状态的简略图。
图 11 是以往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简略图。
( 符号说明 )
10 蔬果收纳用容器
12 底壁部
14 侧壁部
16 蔬果收纳部
18 容器本体部
20 盖部件
22a 微细孔
22b 微细孔
24 蔬果
26 主表面
28a 开孔部 28b 开孔部 30 模具 32 上模 34 下模 36 销部件 40 空间 50 发泡树脂 60 模具 62 上模 64 下模 66 销部件 70 空间 L1 孔径 L2 孔径 L3 销径 100 蔬果收纳用容器 102 侧面 104 开口部 106 无纺布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根据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 1 是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沿 A-A 线剖切的分解剖视图, 图 3 是表示在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的蔬果收纳部内 储存着蔬果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 4 是图 3 所示的剖视图中 B 部的放大图。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在能防止害虫和小动物进入容器内部的同时, 能可靠地 向容器外释放由内部的蔬果产生的气体, 此外制造成本低廉, 并且耐冲击性强。
< 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是由容器本体部 18 和盖部件 20 构成的, 容器本体部 18 利用底壁部 12 和在该底壁部 12 的周缘竖立设置的侧壁部 14 在内 部形成蔬果收纳部 16, 并且容器本体部 18 的与底壁部 12 相对的一侧开口, 盖部件 20 用于 将容器本体部 18 的与底壁部 12 相对的开口塞住。
同时, 在容器本体部 18 和盖部件 20 上分别设有微细孔 22a、 22b, 微细孔 22a、 22b 分别贯通上述容器本体部 18 和盖部件 20 而成。
如图 3 所示, 上述微细孔 22a、 22b 用于在蔬果收纳部 16 内储存着蔬果 24 的状态 下向外部释放由蔬果 24 产生的气体。
在蔬果 24 中存在着作为促进老化和成熟的植物成熟激素的会产生乙烯气体的激 素, 如果上述乙烯气体在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中积存, 则蔬果 24 的新鲜度就会加速丧失。 因此, 如在容器本体部 18 和盖部件 20 上设置微细孔 22a、 22b, 则能防止气体在容 器内积存。
此外, 容器本体部 18 和盖部件 20 上设有的微细孔 22a、 22b 可设于任意位置, 但最 好例如像本实施例那样设置在容器本体部 18 的底壁 12 和盖部件 20 的主表面 26 上。
此外, 最好微细孔 22a、 22b 以 1 ~ 10 个 /cm2 的密度形成在容器本体部 18 和 / 或 盖部件 20 上。
此外, 容器本体部 18 上设有的微细孔 22a 最好形成在容器本体部 18 的底壁部 12 的整体面积的 0.05%~ 1.00%范围内的区域中。
而且, 至于盖部件 20 上设有的微细孔 22b, 则最好形成在盖部件 22 的主表面 26 的 整体面积的 0.05 ~ 1.00%范围内的区域中。
如果按上述方式设置微细孔 22b, 则即使容器本体部 18 内储存的蔬果 24 产生气 体, 也能可靠地向外释放, 能保持蔬果的新鲜度。此外, 由于容器 10 的强度不会过度下降, 因而在搬运时耐冲击性强。
此外, 如图 4 所示, 微细孔 22b 的位于蔬果收纳部 16 外侧的开孔部 28a 的孔径 L1 被设定成比位于内侧的开孔部 28b 的孔径 L2 小。
在此, 位于蔬果收纳部 16 外侧的开孔部 28a 的孔径 L1 通常在 Φ1.00 ~ 1.50mm 的范围内, 位于蔬果收纳部 16 内侧的开孔部 28b 的孔径 L2 通常在 Φ1.05 ~ 1.55mm 的范 围内。
如上所述, 在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中, 位于容器 10 外侧的开孔部 28a 的孔 径 L1 形成得比位于容器 10 内侧的开孔 28b 的孔径 L2 小, 从而使害虫或小动物更难进入。
尤其在本发明中, 相对于位于容器 10 外侧的各开孔部 28a 的孔径 L1 的平均值, 各 开孔部 28a 的变动幅度最好在 0.05 ~ 0.10mm 的范围内, 变动幅度相对于上述孔径 L1 的比 率 ( 变动幅度 / 孔径 L1) 最好在 3.3 ~ 10.0%的范围内。
通过按上述方式形成容器 10 外侧的孔径 L1 统一的微细孔 22b, 能实质性完全防止
害虫等的进入。
在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中, 容器 10 外侧设有的开孔部 28a 的孔径 L1 设置 得比内侧设有的开孔部 28b 的孔径 L2 小, 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害虫或小动物的进入。
此外, 微细孔 22a 也和上述微细孔 22b 相同。
如果按上述方式设定微细孔 22a、 22b 的大小, 则害虫和小动物无法进入蔬果收纳 用容器 10 中, 因此例如在出口蔬果 24 时, 只要在容器 10 内没有害虫或小动物等的状态下 密封, 这些害虫或小动物便无法在运输途中或是贮藏中等进入容器 10 内。
此外, 还能防止害虫或小动物使内部装有的蔬果 24 受到损伤。
而且, 按上述方式在容器本体部 18 的底壁部 12 和盖部件 20 的主表面 26 上设置 微细孔 22a、 22b 时, 如图 3 所示, 盖部件 20 的微细孔形成位置和容器本体部 18 的微细孔形 成位置最好有偏移。
如按上述方式形成位置有偏移的微细孔 22a、 22b, 则在容器 10 内会产生气体流 动, 因而能有效地向外部释放蔬果 24 产生的气体。
而且, 在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内收纳蔬果 24 后进行冷却时, 冷气能有效地从微细孔 22a、 22b 流入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的内部, 因此, 能提高冷却效率, 需要进行再冷却时也能迅 速地进行冷却。 此外, 具有上述微细孔 22a、 22b 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可由任意材质制成, 但尤以 发泡树脂制造为佳。
作为上述发泡树脂, 只要是众所周知的发泡树脂则都能使用, 但其中最好采用发 泡苯乙烯。
此外, 使用发泡树脂时, 使用模具能同时形成微细孔 22a、 22b, 能降低制造成本。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的制造方法。
< 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的制造方法 >
上述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在制造方法上最好使用模具 30。
首先说明盖部件 20 的制造方法。
如图 5(a) 所示, 准备用于形成盖部件 20 的由上模 32 和下模 34 组成的模具 30。
接着, 如图 5(b) 所示, 闭合上模 32 和下模 34, 在内部形成用于形成盖部件 20 的空 间 40。
接着, 如图 5(c) 所示, 从箭头部位将作为发泡树脂 50 的原料的原料泡注入上述空 间 40 内, 然后对上述空间 40 内的原料泡加入蒸汽。
这样一来, 原料泡便会膨胀, 发泡后的发泡树脂 50 无隙填充在由上模 32 和下模 34 形成的空间 40 内。
接着, 如图 6(a) 所示, 打开模具 30, 进而如图 6(b) 所示, 从上模 32 中将成为盖部 件 20 的发泡体脱模, 将上述发泡体从上模 32 中取下, 完成如图 1 所示的盖部件 20。
此外, 在成型品的脱模过程中, 在将上模 32 的销部件 36 从成型品中拔出时, 如图 7 所示, 从销部件 36 的前端侧、 即在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中使用盖部件 20 时位于容器 10 外 侧的孔侧依次向位于盖部件 20 内侧的孔侧拔出。
此时, 会稍微产生成型品的热收缩和原料泡的膨胀, 位于盖部件 20 外侧的孔的孔 径 L1 相对于销部件 36 的销径 L3 会有一定的缩小。
此外, 至于位于盖部件 20 内侧的孔的孔径 L2, 由于销部件 36 的拔出最晚, 成型品 的热收缩和泡的膨胀已经结束, 因而孔径与销部件 36 的销径 L3 大致相同。
利用上述现象, 能将盖部件 20 的微细孔 22b 的位于外侧的孔径 L1 设置得比位于 内侧的孔径 L2 小。
在本实施例中, 使用的是销部件 36 的截面形状固定的直销, 例如如使用前端有锥 形的销, 则能使盖部件 20 的微细孔 22b 的位于外侧的孔径 L1 与使用直销时相比进一步减 小, 因此, 最好结合形成的微细孔 22b 的孔径来决定采用何种销部件 36。
接着说明容器本体部 18 的制造方法。
如图 8(a) 所示, 准备用于形成容器本体部 18 的由上模 62 和下模 64 组成的模具 60。
接着, 如图 8(b) 所示, 闭合上模 62 和下模 64, 在内部形成用于形成容器本体部 18 的空间 70
接着, 如图 9(a) 所示, 从箭头部位将作为发泡树脂 50 的原料的原料泡注入上述空 间 70 内, 然后对上述空间 70 内的原料泡加入蒸汽。
这样一来, 原料泡便会膨胀, 发泡后的发泡树脂 50 无隙填充在由上模 62 和下模 64 形成的空间 70 内。
接着, 如图 9(b) 所示, 打开模具 60, 进而如图 10(a) 所示, 从上模 62 中将成为容 器本体部 18 的发泡体脱模, 将上述发泡体从上模 62 中取下, 完成如图 1 所示的容器本体部 18。
此外, 由于盖部件 20 和容器本体部 18 的模具构造基本相同, 因此在容器本体部 18 中, 销部件 66 的拔出方向与盖部件 20 的情况相同, 从容器本体部 18 的外侧向内侧拔出。
因此, 由于在容器本体部 18 上形成的微细孔 22a 和盖部件 20 的微细孔 22b 有相 同的构造, 因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上述的模具构造, 即使是销部件 36 的截面形状固 定的直销, 也能使容器本体部 18 的位于外侧的孔径 L1 形成得比位于内侧的孔径 L2 小。
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在容器本体部 18 和盖部件 20 上直接设置 有微细孔 22a、 22b, 因而在能防止害虫和小动物进入容器 10 内部的同时, 能可靠地向容器 10 外释放由内部蔬果 24 产生的气体, 此外可使用发泡树脂并利用模具进行制造, 因而具有 制造成本低廉并且耐冲击性强的优点。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中的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的最佳实施形态, 但本发明不限于上 述形态, 在不脱离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变化。
( 实施例 1)
经由图 5(a) ~图 6(b) 所示的工序制造图 1 所示的盖部件 20 并将盖部件 20 作为 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使用时, 在 10 处测定盖部件 20 的微细孔 22b 的位于容器外侧的孔径 L1 和位于内侧的孔径 L2。
此外, 在模具 30 中使用的销部件 36 全部是 Φ1.4mm 的直销。
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1
9101941555 A CN 101941560说明书盖部件的内侧位置的孔径 L2(mm) 1.45 1.51 1.48 1.42 1.45 1.48 1.41 1.41 1.50 1.48 1.468/9 页盖部件的外侧位置的孔径 L1(mm) 微细孔 1 微细孔 2 微细孔 3 微细孔 4 微细孔 5 微细孔 6 微细孔 7 微细孔 8 微细孔 9 微细孔 10 平均值
1.32 1.31 1.35 1.31 1.38 1.40 1.38 1.41 1.35 1.38 1.36由表 1 可知, 在 10 个位置上, 盖部件 20 的微细孔 22b 的位于蔬果收纳部 16 外侧 的孔径 L1 都确定比位于内侧的孔径 L2 小。
此外还能确定, 相对于盖部件 20 的外侧位置的微细孔 22b 的孔径 L1 的平均值的 变动幅度为 0.05mm, 孔径 L1 的大小的偏差小。
( 实施例 2)
经由图 8(a) ~图 10(a) 所示的工序制造图 1 所示的容器本体部 18 并将容器本体 部 18 作为蔬果收纳用容器 10 使用时, 在 10 处测定容器本体部 18 的微细孔 22a 的位于容 器外侧的孔径 L1 和位于内侧的孔径 L2。
此外, 在模具 60 中使用的销部件 66 全部是 Φ1.4mm 的直销。
测定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2
由表 2 可知, 在 10 个位置上, 容器本体部 18 的微细孔 22a 的位于蔬果收纳部 16 外侧的孔径 L1 都确定比位于内侧的孔径 L2 小。
此外还能确定, 相对于容器体 18 的外侧位置的微细孔 22a 的孔径 L1 的平均值的 变动幅度为 0.05mm, 孔径 L1 的大小的偏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