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脱腥无渣速溶大豆粉包括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279089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3216.7

申请日:

1994.03.26

公开号:

CN1097558A

公开日:

1995.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11; A23L1/20

主分类号:

A23L1/211; A23L1/20

申请人:

吉林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研究中心;

发明人:

李荣和; 隋少奇; 齐斌; 朱振伟; 宛淑芳; 刘蕾; 刘仁洪; 李煜馨

地址:

130022吉林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副1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业中大豆(包括绿豆与红小豆)深加工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蒸或煮的湿法去除豆类腥涩味,同时又将豆渣全部利用的新技术。本发明对大豆(包括绿豆与红小豆)处理采用两种方式:①对整粒大豆(含绿豆或红小豆)通过水煮或水蒸汽蒸,熟化脱腥,然后经干燥,全粒磨粉,生产过程无豆渣生成。②大豆(含绿豆与红小豆)湿磨后,采取高温(高于100℃)熟化脱腥,超微磨浆、均质、乳化,再行干燥成粉,生产过程无豆渣生成。

权利要求书

1: 湿法脱腥无渣大豆粉(包括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其技术特征在于对正粒或磨浆的大豆(包括绿豆与红小豆)采取蒸或煮的措施熟化脱除豆类腥涩味水或水蒸汽温度≥100℃,处理时间根据不同设备以能熟化脱腥并能保持原豆色泽与熟化风味为度。无渣处理采取超微磨粉技术,粒度细于300目,或采取超微磨、胶体磨磨浆、均质、乳化措施使豆粉粒度小于φ50μM,成品含水量应小于7%,干燥方式可采用自然风干或设备干燥。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业中大豆(包括绿豆与红小豆)深加工技术领域。

    我国目前生产的大豆粉状制品,主要有湿法,半湿法和干法三种类型,但原有的湿法,半湿法生产工艺均将含29%蛋白质(人体第一营养素)和20%的纤维素(第七营养素)的豆渣淘汰,产品得率一般不超40%-60%;干法生产豆粉虽然经超微磨粉使豆粉细度细于300目,无豆渣生成,但在重新造粒,糖、水、粉混合,再经过“压力喷雾”或“离心喷雾”过程,均使豆粉吸水膨胀、体积增大,而影响干燥后的复水性和冲调性,尤其做为饮料,在静置时间长,水温下降到60℃以下的环境,易出现分层与沉淀而影响饮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集中当前湿法,半湿法,干法三方面的优点,即利用湿法蒸煮使豆类脱腥熟化;利用干法生产无渣化的豆粉(含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有三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首先对大豆(绿豆或红小豆)进行清洗、去除土、石、磁性物,清选后的物料,在清水中浸泡、软化,再进行水煮或蒸,蒸或煮的时间以物料(大豆、绿豆、红小豆)熟化而又不失去本来色泽、和能保存熟化特有风味为度;熟化脱除豆类腥涩味、保持熟化风味和本色的物料可采取自然风干或设备干燥方式,使含水量低于7%,然后进行超微磨粉,细度应细于300目。

    第二种方式是将第一种方式生产出的超微豆粉,加水、糖进行水、豆粉、糖混合,为使水、豆粉、糖充分混合,可使混合物料通过胶体磨,均质机,混合乳化设备(可通过单机一次处理或往复处理,也可二机或三机连续通过)使粒度小于φ50μM,然后经喷雾干燥,即可成为无豆类腥涩味,而且有豆类熟化香味,无渣速溶的豆粉。

    第三种方式是经清选、水浸软化的大豆(绿豆或红小豆)湿磨在高于100℃的设备内高温熟化脱腥,熟化脱腥的含水物料再加入糖,通过超微磨或胶体磨,再经均质机(或混合乳化设备)处理后再行喷雾干燥,即成无渣速溶大豆粉(或绿豆粉、红小豆粉)。

    利用上述新技术生产的豆粉加水5-15倍可直接冲饮。

    红小豆粉加水0.5-1.5倍,可直接做为复水功能强于目前市售的“红小豆沙”的“快餐红小豆馅”。

湿法脱腥无渣速溶大豆粉包括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湿法脱腥无渣速溶大豆粉包括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湿法脱腥无渣速溶大豆粉包括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法脱腥无渣速溶大豆粉包括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法脱腥无渣速溶大豆粉包括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业中大豆(包括绿豆与红小豆)深加工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蒸或煮的湿法去除豆类腥涩味,同时又将豆渣全部利用的新技术。本发明对大豆(包括绿豆与红小豆)处理采用两种方式:对整粒大豆(含绿豆或红小豆)通过水煮或水蒸汽蒸,熟化脱腥,然后经干燥,全粒磨粉,生产过程无豆渣生成。大豆(含绿豆与红小豆)湿磨后,采取高温(高于100)熟化脱腥,超微磨浆、均质、乳化,再行干燥成粉,生产过程无豆渣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