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痛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314855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9996.7

申请日:

1994.12.24

公开号:

CN1108570A

公开日:

1995.09.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48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48

申请人:

张有明;

发明人:

张有明; 王宗殿

地址:

230001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晕痛舒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目前治疗晕痛病症药物虽多,其临床疗效有限。现宗各家之长,集平肝、化痰、补虚,化瘀有机结合后进行构思组方。本发明选用潼白蒺莉,京石菖蒲,天麻,泽泻、枸杞子,滁菊,蔓荆子,姜竹茹等中药为原料制成,经临床大量病人应用,取得显著疗效。本药具有效力专宏,适应面广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晕痛舒胶囊,其特征在于: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而成,其方剂的重量配方为:潼白蒺莉各10克,天麻8-15克,京石菖蒲各8-15克,泽泻10-15克,滁菊10-15克,枸杞子10-20克,蔓荆子8-15克,姜竹茹4-1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晕痛舒胶囊,其中特征在于所述地方剂重量配方为:潼白蒺莉各10克,天麻10克,京石菖蒲各10克,泽泻10克,枸杞子15克,滁菊花10克,蔓荆子10克,姜竹茹6克。
3: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晕痛舒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研粉、制粒、干燥、分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晕痛舒胶囊的质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研粉包括:1、将泽泻与天麻研成极细粉末,2、将其余药物提汁。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该药的制备方法,主要适用于眩晕、头痛患者。

    眩晕,头痛两症状均为自觉症状,眩即眼花目眩,晕即头脑运转,头痛泛指头部疼痛,二者有单独出现,亦有同时并存,现代医学包括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颈椎病、高血压、脑震荡后遗症、更年期眩晕、经前期紧张症之眩晕等。晕痛病症其发病机理变化多端,历代诸医家均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论治,采用平肝、化痰、补虚、化瘀四法进行治疗,目前教科书中亦不例外。目前中西药尚无特效疗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性强,适用面广的中成药,对眩晕头痛病有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晕痛舒胶囊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而成,其方剂的重量配方为,潼白蒺莉各8-15克,天麻8-15克,京石菖蒲各8-15克,泽泻8-15克,枸杞子10-20克,滁菊花8-15克,蔓荆子8-15克,姜竹茹4-10克。

    较佳配方为潼白蒺莉各10克,天麻10克,京石菖蒲各10克,泽泻10克,枸杞子15克,滁菊花15克,蔓荆子10克,姜竹茹6克。

    晕痛舒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提取研粉,制粒,干燥,分装,提取研粉工艺中,包括:1、将泽泻与天麻研成极细粉末。2、将其余药物提汁。

    本发明中,采用大多数药物通过浸出药物有效成份,获取提取物,天麻、泽泻晒干研粉并作为赋形剂,加入少量糊精,调匀制成颗粒,干燥剂型,装入成品胶囊即可,本剂型具有运输、保存、服用方便,服用后可掩盖不良异味,减少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降低胃肠道等中的副作用,同时又可以延长药物的疗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本发明配方从晕痛病的发病因素,发病机理出发,宗各家之长,吸收前人治疗大法的精华,把平肝、化痰、补虚、化瘀诸法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中医理法方药进行构思,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获得这一效力专宏,针对性强,组方严谨,用药精炼,构思别致,适应面广泛,治疗效果肯定确切。组方指导思想抓住了眩晕,头痛二大主要症状,兼顾因晕痛伴发的呕吐、恶心等次要症状。首先抓住眩晕,选天麻、潼白蒺莉、泽泻、滁菊、石菖蒲平肝益肾、化湿除痰、伍杞子补肝肾之虚除眩,配杞菊明目荣脑清利头目,其次抓住头痛主症选用潼白蒺莉平肝除眩止痛,伍蔓荆子、滁菊清利头目止痛,配京菖蒲开窍止痛。选用姜竹茹和胃止呕消痰,全方共奏直捣病所,因用药精炼故使晕痛病痰消、虚复、肝阳平、血瘀除、气血和畅,诸症平息,晕痛悉除的显著疗效。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例1:

    汪××,男,38岁,系合肥某厂技术员。于92年12月19日来诊,患者于半年前被小偷用铁棍将头部击伤,当时昏迷被送到省立医院急诊科清创缝合后收住脑外科抢救脱险后,又因血压过高转内科病房医治,经服脑心舒一百余盒,也未消头晕头痛,刻下患者仍晕痛难忍,此时仍在住院,服晕痛舒胶囊,每日二次,每次四粒,患者服药一周,眩晕、头痛明显缓解,半年后症状消除,一月左右便正常上班,随访至今,尚无发现眩晕头痛复发。

    实施例2:

    张××,女,58岁。合肥某公司财务科会计,于93年2月1日就诊,自述头晕头痛,视物昏花,恶心呕吐,耳鸣闭气,腰酸腿痛,脉细弱,舌红,苔薄黄,投晕痛舒胶囊2盒,服药三天后效果显著,患者于93年2月28日在就诊登记表上留言,“吃了三天,效果特好。”

    晕痛舒胶囊制法如下:

    本发明的配方如下,潼白蒺莉各10克,天麻10克,京石菖蒲各10克,泽泻10克,枸杞子15克,滁菊花10克,蔓荆子10克,姜竹茹6克。

    本发明经提取研粉、制粒、干燥、分装四步制作工艺。

    第一步:提取、研粉。

    首先将潼白蒺莉、京菖蒲、石菖蒲、滁菊、枸杞子、蔓靳子、姜竹茹等药组成一组采用以水作为浸出溶剂,用煎煮法充分浸取,把以上药材置提取器内,第一次加水8倍,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5倍煎煮1小时,候浸取完成合并浸液过滤,滤液经低温蒸发浓缩至一定浓度;加入乙醇(95%)等量充分混合均匀,放置24小时,候沉淀物完全沉降,倾出清液,必药时过滤,沉淀用与倾出液同浓度的乙醇少许洗净,洗液滤过后与倾出液合并,蒸馏回收乙醇,再继续蒸发能浓缩至一定的浓度,在冷处放置一定时间,将沉淀完全过滤,再将滤液在低温下蒸发至稠膏状(其含水量约30%)备用。再将天麻与泽泻一组药共研成极细粉末,过筛,采用低温干燥灭菌备用。

    第二步:制粒。

    将浓缩膏状品放置合适的溶器内,加入定量的天麻、泽泻药末及少量的糊精,充分混合均匀,用70%乙醇适量作为湿润剂制成软材,再将软材用颗粒机12-14目筛制成颗粒。

    第三步:干燥。

    将湿颗粒置烘箱内,在低温度下干燥后先用同一筛号的药筛过筛,再用较细的药筛除去细粉粒,使其颗粒均匀,以保持药物含量相对准确。

    第四步:分装。

    最后将制好的干燥颗粒装入空心胶丸中,按疗程用量进行包装,即成。

晕痛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晕痛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晕痛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晕痛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晕痛舒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晕痛舒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目前治疗晕痛病症药物虽多,其临床疗效有限。现宗各家之长,集平肝、化痰、补虚,化瘀有机结合后进行构思组方。本发明选用潼白蒺莉,京石菖蒲,天麻,泽泻、枸杞子,滁菊,蔓荆子,姜竹茹等中药为原料制成,经临床大量病人应用,取得显著疗效。本药具有效力专宏,适应面广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