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作物立体栽培修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藤本作物的修剪方法,尤其是一种原为葡匐生长,经立体栽培后的藤本作物,通过修剪,促进多发分枝,多长叶子,提高叶面积系数,显著增加薯块产量的修剪方法。
背景技术
修剪技术普遍应用于果树生产中,通常在栽种时和幼年期,就进行定干整形,把植株修剪成一定形状。如桃树的自然开心形,梨树的疏散分层形等。此外,还需要剪去病虫枝、徒长枝等。其中心环节是使树冠受光充足,果实生长发育健康,达到优质高产。
修剪技术也应用于茶叶和苦丁茶等经济林。用材林和生态公益林及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城市森林,近年来也开始实行修剪措施,旨在塑造长冠型和窄冠型兼备的理想树冠冠型,充分发挥乔木树种的高度优势,提高空间效益。
农作物的一些品种也有修剪习惯。例如棉花修剪早就有之。芝麻和大豆摘心时,要摘去主干或分枝梢端,这也是一种修剪方法。
200710147088.X和200810062272.9发明专利申请分别叙述了油菜盛花期和初花期的修剪方法,能使油菜籽的产量显著增加。
甘薯和山药等藤本作物,其藤蔓呈葡匐生长状态,在生长期间一直都不修剪。其中甘薯,只有在种苗培育期、解决扦插用苗时,才进行修剪。但扦插后的整个生长期,均无须修剪。山药,也历来都不修剪。至于立体栽培的甘薯(如公开号CN101073303A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山药,就更不会去修剪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基于甘薯等藤本作物,由原来葡匐生长状态改变为立体栽培后,增产幅度虽然较大,但仍然存在一定空间,叶面积系数仍然不太高的状况,据此提出甘薯等立体栽培作物修剪方法,即在生长期间,经过1~3次剪梢处理,促使其多萌芽、多分枝、多长叶。从而可显著提高叶面积系数,能进一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藤本作物立体栽培修剪方法,其特征是对藤本作物立体栽培并实施多次剪梢,促进多发分枝,多长叶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地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以便在实施时单独的或者任意结合起来应用到上述技术方案:
1个生长周期(如1年)剪梢1~3次。剪梢时每次剪去梢部长度5cm~10cm。所述的藤本作物为自然状态呈葡匐生长的作物。
甘薯在常规制种中即培育扦插用苗时,也是要修剪的。但甘薯、山药等藤本作物,只是近年来才改变为立体栽培的。如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07330A、CN101073304A、CN101073305A。这些专利并未实施修剪技术,而且至今尚无立体栽培修剪的先例。
本发明藤本作物立体栽培修剪方法,与甘薯制种培育扦插苗时所采用的修剪方法,有着原则性区别:
(1)修剪目的不同 本发明的立体栽培藤本作物修剪,旨在提高作物叶面积系数,提高薯块产量;以往的甘薯修剪,只限于制种时应用,为的是培养和取得扦插用苗。
(2)生长状态有别 本发明系对立体栽培藤本作物修剪;现有的甘薯修剪,是对葡匐生长状态藤蔓的修剪。
(3)修剪位置不一 本发明对立体栽培藤本作物的修剪,每次修剪的位置均在藤蔓植株梢端;甘薯(葡匐生长状态)在培育扦插苗时的修剪,位置是在藤蔓植株的基部。
(4)修剪效果差异 本发明对立体栽培藤本作物修剪,增产效果显著;但若在生育期间,对甘薯、山药等葡匐生长状态的藤本作物,实施修剪,势必会造成植株过度庇荫,光照环境恶化,非但不能增产,却会适得其反,造成减产。
本发明藤本作物立体栽培修剪方法,有如下几个优点:
1.能多发分枝,多长叶子,叶面积系数比对照提高1.3~2.0;
2.藤蔓粗壮,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单位面积薯块产量比对照增加19%~33%。
本发明之藤本作物立体栽培修剪方法之所以能增产,其机理是:
光合作用对构成作物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绿叶又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载体和平台。叶面积系数愈高,光合作用效率也愈高,产量也就愈高。甘薯、山药等藤本作物,由葡匐生长状态改变为立体栽培后,叶面积系数从原来的1.0~1.2左右,上升到2.0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发明专利申请号:200710068452.3)。但是,在同样的密度条件下,植株间仍然有较大空隙,叶面积系数仍有继续提升的潜力。采用本发明修剪方法,在作物的生长周期内,分1~3次剪去其藤蔓梢头,可促进甘薯、山药等立体栽培藤本作物,多分枝,多长叶。其中分枝数比对照多一倍以上,叶面积系数可以增加1.3~2.0,即从原先的2.0左右,上升到3.3~4.0左右。从而为产量的显著增加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丰产的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图1:立体栽培甘薯藤蔓未修剪状。
图2:立体栽培甘薯藤蔓修剪后状。
图中:1-分枝,2-主藤,3-叶子,4-第一次修剪处,5-第二次修剪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对甘薯藤蔓立体栽培和修剪。
1.概况
栽植甘薯769品种900株,面积0.3亩。6月底搭建立体栽培支架,7月初薯藤上架(参见图1)。
2.修剪
8月10日,对上架甘薯藤蔓长至50cm~80cm时,实施第一次修剪,剪去主藤梢部的长度8cm~10cm。9月中旬,当藤蔓长至100cm左右时,实行第二次修剪,剪去各分枝梢端长5cm~8cm(参见图2)。
3.培育管理
加强肥培管理,同普通甘薯栽培。
本实施例经修剪的结果,平均每株薯藤分枝数比对照多100%~150%,叶面积系数提高1.5~2.0。在10月下旬收获鲜薯时,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增加29.5%。
实施例二
对山药植株立体栽培和修剪。
1.概况
栽培紫山药200株,藤蔓上架,立体栽培(参见图1)。
2.修剪
藤蔓长至30cm~50cm时,实施第一次修剪,剪去主梢长度5cm左右;当藤长到80cm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修剪,剪去各分枝梢部长度3cm~5cm(参见图2)。
3.培育管理
加强肥培管理,同一般山药栽培。
本实施例经修剪后,山药藤蔓粗壮,无病虫灾害,分枝数量增加80%~121%,叶面积系数提高1.3~1.5。山药平均株产比对照高出19.5%。